心态比能力更重要
能力和态度哪一个更重要

能力和态度哪一个更重要如果硬要拿能力跟态度进行比较,究竟是一个人的能力重要还是态度重要?很多人肯定认为能力比态度重要。
正因为普遍有这种认识,所以才有“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之说。
不过,我却认为,态度比能力更重要。
有个寓言,说主人有一只猫和一只狗,狗跟着主人出去打猎,而猫则在家里守家。
渐渐地,猫对主人和狗有了怨言,主人到哪去都带狗,有好吃的也先给了狗。
猫气得眼睛发绿,就任由着老鼠在家里蹿来蹿去。
有一天,主人跟狗没出去,都在家里休息,那些老鼠出来东咬咬、西啃啃,狗一下子惊醒了,马上去捉老鼠,可是狗的身体太大了,碰倒了主人的许多瓶瓶罐罐。
主人起来查看是什么原因,猫说:“是狗笨,不会捉老鼠,却偏去捉,把主人的东西打烂了好多。
”主人勃然大怒:“有老鼠不去捉,我养你干什么的?”于是便把猫轰出了家门。
故事中的猫在抓老鼠这方面能力可谓比狗强多了,然而,它却偏偏输在了自己的能力上。
为何?就是因为猫对待自己工作的问题。
其实,世上有能力的人挺多的,但也有很多像故事中的猫一样的人,他们自恃能力强,不仅许多该做的事不做,还等着看别人出笑话,然后在旁边说风凉话。
能力是在工作中显示出来的,你做好了工作,人家看得见,自然知道你是能干之人。
有能力的人,不应该只会夸夸其谈,向上级诉说着别人的无能,而是应该把自己的能力展示出来,把事情做得漂漂亮亮,即便是遇到一些麻烦,也会比别人有办法解决。
像那只猫,不做事反而批评做事的人,那是非常可耻的。
你有能力,不做事,你的能力又有何用?还有一些人,就像那只狗一样,他们忠于自己的事业,时时在努力,也不怕别人讥笑他们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尽管这样的人在工作中有这样那样的失误,也犯一点错误,但这样的人,可以在工作中得到锻炼而不断地提高自己。
正所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种人就像一块海绵,能时刻吸收着让自己逐渐得到提高的营养,最后在工作中成长起来。
他们把每一次的任务,都当做是砸在自己头上的机遇,努力地去做到尽善尽美。
心态比能力更重要的例子

心态比能力更重要的例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心态比能力更重要这一真理。
比如说,在学习中,很多人能力都很强,但是因为缺乏自信心和恒心,所以最后成绩却不如期望。
另一方面,
有些人能力一般,但是他们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因此最后取得了了不错的成绩。
这也就说
明心态比能力更重要。
此外,在工作中,心态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些人虽然有丰富的知识和聪明的头脑,但是缺乏责任心和动力,所以无法发挥出自己的能力。
相反,有些人能力虽然不强,但是态度端正,坚韧不拔,最后也能够完成自己的任务。
这也就证明了心态比能力更重要。
总之,心态比能力更重要,这一真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有着深刻的体现。
在遇到
挫折时,我们要有自信和毅力,才能够一次又一次的挑战自我,最终获得成功。
在职场上,态度永远比能力更重要!

在职场上,态度永远比能力更重要!在职场上,态度永远比能力更重要!在当今竞争激烈的职场环境中,人们往往会追求高学历、丰富工作经验和出色的技能。
然而,尽管这些都是成功的重要因素,我坚信态度比能力更重要。
态度决定了一个人的工作效率、团队合作能力和面对困难时的意志力。
在以下几个方面,我将阐述态度比能力更重要的理由。
首先,态度决定了工作效率。
追求完美并努力去实现工作目标的积极态度,可以鞭策员工以更高的效率完成工作。
能力固然重要,但人们常常忽视了能力在积极态度下的发挥。
想象一下,一个有着优秀能力但态度消极的员工,他或许可以很好地完成工作,但也极可能将自己的消极情绪转嫁给他人,甚至拖慢整个团队的进度。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个乐观积极的员工,尽管能力有限,但在工作中却可以表现出极高的效率。
一个积极的态度能够产生广泛的积极影响,鼓舞他人追求卓越。
其次,态度影响了团队合作能力。
在如今的工作环境中,很少有工作可以由一个人完成。
相反,大多数工作都需要与其他人进行密切的合作。
在这种情况下,拥有优秀能力的个人也需要有良好的态度才能在团队中发挥作用。
一个与人为善、乐于合作的员工往往能够与其他团队成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他们懂得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并且愿意为团队的共同目标而奋斗。
与此相反,一个能力突出但心态不合作的人,常常成为团队合作的短板。
他们倾向于独断专行、不愿意听取他人的建议,这使得整个团队的协作效果大打折扣。
此外,面对困难时的态度决定了一个人的成功与否。
职场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难题,态度强大的员工能够以乐观的心态面对这些挑战并从中吸取经验。
他们愿意面对困难,并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法。
相反,一个老练但消极的员工会对困难不屑一顾,甚至放弃挑战,这会阻碍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
有时候,一项工作所需的能力可以通过培训和学习来提升,但一个积极乐观的态度则可以鼓舞人们克服挫折迎接新的挑战。
最后,一个积极的态度有助于提升雇主对员工的评价。
态度比能力更重要攻辩例子

态度比能力更重要攻辩例子
假设一个人有很高的能力,比如他可以非常快速地完成一项任务,但如果他的态度不好,比如他经常发脾气、不合作等,那么他的能力就不能完全发挥出来。
他可能会在团队中引发紧张气氛,让大家都不愿意和他合作。
这样一来,他虽然拥有出色的能力,但他却无法与别人合作,无法实现更大的目标。
另一个例子是一个销售人员。
假设他非常有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销售任务,但他的态度却很差。
比如说他经常不尊重客户,不关心客户的需求,而只是为了快速完成任务而推销产品。
那么客户可能会感到不愉快,对他的产品也没有什么信任感。
这样一来,他虽然有很高的能力,但他却无法在市场上获得客户信赖,无法实现更高的销售额。
因此,态度比能力更重要,因为一个人的态度可以影响他在团队中的合作效果,以及在市场中的信誉度和业绩表现。
即使他有很高的能力,但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态度,他也无法实现更大的成功。
最新工作中,态度比能力更重要所需立论陈词

工作中,态度比能力更重要所需立论陈词工作中,态度比能力更重要立论陈词主席、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各位同事,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方的辩题是:工作中,态度比能力更重要。
在这里我们所说的工作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从业者具备开展工作所必须的能力。
西点军校有句名言:“态度决定一切。
”没有什么事情做不好,关键是你的态度问题,事情还没有开始做,你就认为不可能成功,那它当然也不会成功,或者你在做事情的时候不认真,那么不会有好的结果。
接下来将从三个方面阐述我方观点:首先,态度决定能力的发挥与提升。
工作需要能力,而开启能力的钥匙,则是态度。
一个人的能力再强,假如没有正确的态度来驾驭,那么他的能力就像一匹野性不羁的马,这匹马能跑得很远,但是却不能创造价值,甚至还会造成危害。
工作中的单调、重复、挫折等会消磨你的激情,磨灭你的斗志,使你的执行变得被动而无力。
而唯有积极的态度能驾驭能力这匹快马,充分发挥和提升其能力,驰骋万里。
其次,态度决定工作的成功或失败。
成败往往就在一念之间。
一项工作能否成功,就看对工作的态度;一项事业能否成功,就看对待事业的态度。
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的区别就是:成功者始终用最积极的思考、最乐观的精神和最老练的经验去解决问题、开启人生;失败者刚好相反,他们则被过去的失败、疑虑和消极所支配。
再者,态度决定个人的前途和未来。
心有多高,天空就有多高;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如果我们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每一项工作,就可以燃起心灵引擎无穷的能量,继而激发自己的进取心和创造力。
即使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工作,也会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生活如同一面镜子,它让我们看到了我们展示给它的自己。
我们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怎样对待我们;我们怎样对待工作,工作就怎样回报我们;我们怎样对待未来,未来就怎样召唤我们。
刚开始时的态度,决定了最后的成功,这比任何其他因素都重要!我们承认,工作中态度和能力是两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因素,但态度决定能力的发挥与提升,工作的成败与否及个人的前途和未来。
工作中态度比能力更重要四辩整理稿

谢谢主席,对方辩友,各位观众大家好:感谢对方四辩的精彩陈述,不过从刚才的辩论中,我们发现对方辩友犯了如下几个错误:1,2,3,我再次重申下我放观点:工作中态度比能力更重要态度,一种激发自我的力量,微软老总比尔盖茨曾经说过“工作本身没有贵贱之分,而对于工作的态度却有高低之别,收获成功还是失败,在于你拥有怎样的态度”在态度这一内在力量的驱动下,我们常常会激发自身的无限潜能,而这种潜能如果被正确地用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结果会远远超出我们最美好的构想。
有人说,就算我们到最后什么都失去了,但至少我们还能以踏实的态度去生活。
的确,态度永远是你成功的基石,它永远能够承载能力,也永远可以为能力导航。
在美国有一位颇负盛名、被称为传奇人物的教练——伍登。
他在全美12年的篮球联赛当中,替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赢得10次全美总冠军。
如此辉煌的成绩,使伍登成为人们公认的有史以来最成功的篮球教练之一。
曾经有记者问他:“伍登教练,你在赛场上总是精力充沛,是什么力量支持你取得今天这么辉煌的成就呢” 伍登很愉快地回答道:“每天我在睡觉以前,都会提起精神告诉自己:我今天的表现非常好,而且明天的表现会更好!” “就只有这么简短的一句话吗”记者有些不敢相信。
伍登坚定地回答:“简短的一句话这句话我可是坚持了20年!重点和简短与否没关系,关键在于你有没有持续去做的态度,如果无法持之以恒,就算是长篇大论也毫无帮助。
”积极的态度可以激发出人体内最大的“快乐因子”,让你在面对一切问题时都可以保持最乐观的心态,永远看到积极的一面。
一位心理专家曾经说过:生活的状态、人生的方向完全受控于个人生存态度的牵引。
我们在生活中所秉持的最重要的态度有如一股无形的力量,左右着我们的每一次选择,最后也决定了我们的一生。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认为:一个人的成功,85%是因为他具备积极主动的态度,15%是因为他的智力知识。
当我们没有更多更明显的优势时,正确的工作态度就是我们最大的资本。
态度有时比能力更重要的职场故事

态度有时比能力更重要的职场故事在人们眼中,能力一直被视为成功的关键因素。
然而,在我职场生涯的一次经历中,我发现态度比能力更重要。
这个故事让我深刻地意识到,良好的态度可以帮助我们克服挑战、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从而取得更大的成功。
几年前,我加入了一家跨国公司担任市场营销经理。
当时,我对市场营销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我自认为在这个岗位上能发挥出色的能力。
然而,我很快发现这个职位的挑战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
首先,我发现公司的团队合作氛围并不理想。
不同部门之间存在着很大的沟通障碍,导致项目无法顺利进行。
我意识到,要想在这个环境中取得成功,仅仅依靠我的专业能力是远远不够的。
于是,我开始积极主动地与其他部门的同事进行沟通和合作。
无论是通过电子邮件还是面对面的会议,我都尽量保持积极的态度和友好的表达方式。
我努力成为一个可以信任和合作的伙伴,并通过分享知识和经验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这种态度很快得到了其他同事的赞赏和尊重,也成功地改善了团队之间的合作氛围。
然而,更大的挑战还在后头。
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和客户需求的快速变化,公司的市场营销策略需要不断调整和改进。
作为市场营销经理,我需要快速的适应变化,并及时做出决策。
然而,在这个繁忙和压力巨大的环境中,我常常面临抉择,不确定要选择哪种策略。
于是,我决定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
我努力学习市场营销相关的课程和新的行业知识,透彻理解市场的趋势和客户需求。
我还主动请教同事和行业专家,寻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在此期间,我发现了一位在市场营销方面非常出色的同事。
他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知识,是我学习的榜样。
于是,我主动向他请教,希望能够从他那里获得宝贵的经验和建议。
然而,当我向他提出请求时,他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我。
他告诉我,他已经很忙了,没有时间帮助我。
我感到非常失望和沮丧,因为我本以为他会很乐意分享他的知识和经验。
然而,我没有放弃。
我反思自己的请求方式,找到了不足之处,并决定以一种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再次请求他的帮助。
销售:心态比能力更重要

销售:心态比能力更重要调整好心态是销售的第一步大多数人会认为,销售的业绩主要就是看能力。
但我却不这么认为,给我感觉销售员的心态比能力更重要,尤其对刚开始做销售的朋友。
为什么这么说呢?先讲一段我自己销售的经历。
起初,大学刚刚毕业,由于就业压力,我无奈选择了销售的工作。
那时,感觉身边同事的销售能力比我强好几倍。
但我的性格又非常好强,不想被同事落下,所以特别听主管的话,每天都虚心学习。
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我的业绩并不比同事差,甚至比一般的同事业绩还好,那时候我还在暗中窃喜自己的运气比较好。
可是过了半年后,自己感觉经验和能力都有了,恰恰相反,业绩却每况愈下,那时我还抱怨自己的运气太糟糕了。
后来,我做了销售主管,发现了同样一个问题:在我们的团队里,能力很强的销售员业绩一般,刚刚大学毕业的销售员反而业绩高。
这时我才明白,不是运气差,而是工作的心态不对,才导致业绩不高。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投入的热情很高,思想也比较单纯;但是有了工作经验后,就有了懈怠心理,遇到的问题多了以后,思想就越来越复杂了(怀疑自己的工作,怀疑产品,怀疑公司的运做,怀疑……),所以导致业绩滑坡。
前段时间,我和同事去参加2006国际车展,让我更加意识到心态对销售员的重要性,但是很多人却意识不到这一点。
那么作为销售员,应该具备什么样最基本的心态,下面谈谈我的看法:首先,要发自内心地热爱你的工作。
有的人觉得销售工作不体面,经常被客户拒绝,不得以才做销售。
其次,就是非常喜欢你所从事的行业。
有的人可能热衷于做销售,但是可能不喜欢他所从事的行业。
还有,就是非常认可你的产品。
先把自己当成客户,只有先说服自己,才能有信心去说服客户买你的产品。
最后,就是把自己当成老板去经营。
每个人都是为自己工作,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了自己的成长和财富。
不要老认为自己是在为别人打工。
只有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好,才会让自己有很高的工作状态,才能迅速的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迅速积累自己的财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态比能力更重要》读后感
当今社会,人们普遍认为能力比心态更重要,因为如果没有能力,即使有再好的心态,也不会有很大的成就。
然而,通过读这本书,全书的宗旨就是告诉我们心态比能力更重要。
本书通过很多实例让我们说明了心态比能力更重要。
比如说在汶川地震中,如果一个人的心态好,求生意识强的话,就有可能等到救援队伍。
但是如果一个人的心态不好,求生能力很弱的话,只想着:完了,出不去了。
那么则可能不会等到救援队伍,自己就把自己推向了死亡了。
通过读这本书,我觉得心态和能力同样重要。
如果一个人能力很强,有敏锐的视角和出色的才华,但如果没有很好的心态,这些优点也显示不出来。
如果一个人的心态很好,但是没有很好的能力的话,只能说他会活的很快乐,但是不会有太大的成就。
举个例子来说,张某和朋友李某,同时应聘到一家企业,无论在以后的发展还是公司的待遇方面都很好。
所以两个人都很想留下来。
由于两个人的才华都很出众,但公司只能留下一个人,所以公司决定给两个人一个月的试用期,先让两个人去车间锻炼,通过这一个月的试用期来全面考察两个人,最后决定录取谁。
所以,二人搬到了车间宿舍。
每天两个人很早的去工作,认真的完成每一个操作不走。
很快的,在不知不觉中,一个月过去了,再离最后期限的前一天,经理找到两个人,把这个月的工资发给了两个人,并且说;“真的很抱歉,你们两个都没通过人事部和领导等的考察,这是你们这个月的工资,上完今天的夜班,明天你们就可以离开了。
”听完经理的话,两个人都很沮丧,回去收拾了一下东西,准备明天离开。
上班时间到了,张某准备和李某一起去车间。
然而李某却不耐烦的说:“反正明天就离开了,工资也开了,为什么还要去上这班啊。
还不如今天好好休息一下,明天再从新找工作呢。
”张某说:“正因为经理把工资给我们了,我们更应该去工作啊。
要不然我们白拿这份工资了啊。
虽然我们明天就要离开了,我们也得完成今天晚上的工作啊。
”“要去你自己去吧,反正我不去。
”李某坐在电脑上开始浏览招聘信息。
于是张某自己一个人去了车间,像往常一样,认真的完成每一项工作,最后把机器都擦拭了一遍,很晚才离开了车间。
第二天,当两个人拿着东西准备离开的时候,经理突然来到了他们的宿舍,对这张某友好的伸出了右手,并说:“恭喜你小张,你被正式录用了。
等一下去人事部领取公司分配的工作。
明天开始正式上班吧。
”张某和李某都感到很惊讶,昨天不是说都没录取吗?经理知道两个人都很疑惑,于是开口说道:我知道你们都会感到疑惑,的确我昨天是说你们都没通过,但是我们的期限是一个月,所以说昨天晚上也在这一个月内。
也就是说昨天晚上你们
的表现也在考察的范围之内,确实你们都很优秀,但是我们公司不仅仅注重一个人的能力,同样的,我们也注重一个人的心态,在面对问题时,如果没有良好的心态,那么我想他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算很好。
我们公司的理念是能力和心态共存。
所以说,很抱歉,小李,即使你的能力和小张相差不了多少,但是从昨天晚上看来,你的心态在相比于小张来说还是有点欠缺的。
所以你没有通过这一项的考验。
”
通过这件事,我们很清晰的感觉到一个人的心态和能力同样的重要。
同样面对的是半杯水,心态好的人则会想:我还有半杯水呢。
心态不好的人则会想:我只有半杯水了啊。
所以也就产生了积极和消极之分。
对待问题,我们只有积极的去面对,才有可能想到最优的解决方法,通过很好的解决问题,才能体现出来我们卓越的能力。
相反的,如果我们消极的处理问题,当遇见问题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这怎么可能解决呢?那么即使有很好的能力,也体现不出来我们的价值啊。
又怎么来表现我们的能力呢。
以前看过有一个很有哲理的故事,说的是一个老太太整天的郁郁寡欢,她的邻居就问她怎么会每天都不开心呢。
于是老太太就把她的想法告诉了邻居。
原来老太太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卖布鞋的,小儿子则是卖雨伞的。
于是老太太每天就想,如果是下雨天的话,大儿子的布鞋就卖不出去了。
但如果是晴天的话,小儿子的雨伞就卖不出去了。
所以无论这天是下雨还是晴天,老太太都不开心。
邻居听后想了想说:“如果天气不好,下雨的话,你就想太好了。
这样小儿子的雨伞就卖出去了啊;如果天气很好,是晴天的话,你就想太好了,这样大儿子的布鞋就卖出去了啊。
这样你就不会每天的因为担心儿子的生意而不高兴了啊。
”老太太想了想说:“也对啊。
如果像你说的那样想的话,无论下雨还是晴天,我儿子都有生意做了啊。
”
这是一个很有哲理的故事,面对同样的一件事情,如果我们用不同的心态就面对,那么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就不同了。
通过这件事情,可以看出,遇见问题的时候,心态是很重要的。
往往心态会决定一切。
离开学校,开始工作也有三个多月了,刚开始踏入社会,还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同样的,我们还会遇见很多问题,这样就是考察我们心态的时候了。
社会上本来就存在着很多不公平的事情,这样就需要我们有很好的心态就面对问题,只有这样才会很好的处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