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室、观察室卫生消毒常规
幼儿园保健室室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幼儿园的卫生管理工作,保障幼儿身心健康,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依据《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特制定本制度。
二、保健室设置与人员1. 幼儿园应设立独立的保健室,并配备专职保健老师。
2. 保健老师应具备医学专业背景,持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3. 保健老师负责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包括幼儿健康管理、疾病预防、健康教育等。
三、保健室设施与设备1. 保健室应具备以下设施:(1)诊疗室:配备基本的诊疗设备,如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等。
(2)观察室:配备观察床、桌椅、消毒灯等。
(3)隔离室:配备专用隔离床、被褥、痰盂等,保证与保健室不交叉污染。
(4)药品柜:存放常用药品、消毒液等。
(5)资料室:存放幼儿健康档案、疾病预防知识、健康教育资料等。
2. 保健室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正常使用。
四、保健室管理制度1. 保健老师应严格执行工作制度,确保保健室工作有序进行。
2. 保健室实行一日工作常规,包括晨检、午检、晚检、观察记录、卫生消毒等。
3. 保健老师应做好幼儿健康档案管理,包括入园体检、定期体检、健康检查记录等。
4. 保健老师应定期开展疾病预防宣传教育,提高幼儿及家长的健康意识。
5. 保健老师应配合幼儿园开展健康教育、体育活动等,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五、保健室工作流程1. 晨检:保健老师对入园幼儿进行体温、口腔、皮肤等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2. 午检:保健老师对午睡后幼儿进行观察,了解睡眠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 晚检:保健老师对离园前幼儿进行体温、口腔、皮肤等检查,确保幼儿健康离园。
4. 观察记录:保健老师对幼儿的健康状况进行观察记录,及时向家长反馈。
5. 卫生消毒:保健老师负责保健室的日常卫生消毒工作,确保室内环境清洁。
六、保健室安全与保密1. 保健室应加强安全管理,确保药品、设备等安全存放。
2. 保健老师应严格执行保密制度,不得泄露幼儿及家长的个人隐私。
七、附则1. 本制度由幼儿园保健室负责解释。
预防保健科消毒隔离制度

预防保健科消毒隔离制度
是为了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保健科消毒隔离措施:
1. 消毒:对预防保健科医疗设备、用具、表面等进行定期消毒,以杀灭病毒、细菌和其他病原体。
2. 隔离:对有传染病症状或疑似感染的患者进行隔离,以防止疾病传播。
3. 个人防护:预防保健科工作人员需要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和防护服,以保护自己和其他人的安全。
4. 洗手:预防保健科工作人员需要经常进行手部卫生,使用肥皂和水或含酒精的洗手液进行洗手,以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5. 空气流通:预防保健科室内保持良好的空气流通,通过开窗通风或使用空气净化器来保持空气质量。
6. 垃圾处理:正确处理医疗废弃物和垃圾,包括正确分类、封装和妥善处理,以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7. 减少人员聚集:控制就诊人数,避免人员聚集,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以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预防保健科消毒隔离制度措施,根据实际情况和疾病传播的特点,可能会有一些额外的措施需要采取。
确保预防保健科的安全和卫生是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健康的重要措施。
第 1 页共 1 页。
观察室、输液室消毒隔离制度

观察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保持病室内清洁、安静、营造舒适的休息环境。
二、怀疑传染病应与普通患者隔开并做好隔离治疗措施,对已确诊的传染病患者应该立即转
院并做好终末消毒。
三、患者用的被褥、草席定期清洗,有污染的要随时拆洗,被褥不准带有血、尿、便痕迹。
四、病室要保持空气新鲜,经常通风换气,床头桌每日用消毒液抹布擦拭,做到一桌一巾,床垫定期暴晒,保持干净,地面每日用0.03%消毒液拖地二次。
输液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保持病室内清洁、安静、营造舒适的休息环境。
二、每日定时开窗通风,每日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俩次,每周用95%酒精擦拭紫外线灯管一
次。
三、地面每日用0.05%533消毒液拖地俩次,座椅每日用消毒抹布擦拭,有污染情况及时擦
拭。
四、操作前后均应洗手,做到一人、一针、一止血带、一洗手。
五、成人和儿童输液时分开,防止交叉感染。
保健室、观察室卫生消毒常规

保健室、观察室卫生消毒常规引言保健室和观察室是任何机构或组织中确保员工和访客健康的重要场所。
为了防止疾病传播和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对保健室和观察室进行定期的卫生消毒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保健室和观察室卫生消毒的常规措施和步骤。
卫生管理计划为了确保保健室和观察室的卫生状况良好,一个有效的卫生管理计划至关重要。
该计划应包括以下方面:1. 清洁和维护时间表制定一个定期的清洁和维护时间表,确保每个区域都得到适当的清洁和消毒。
时间表应包括以下内容:•每日清洁:每天清洁保健室和观察室的常用区域,如桌面、椅子和设备。
•定期清洁:定期对墙壁、地板和其他不常见的表面进行清洁,确保它们没有积累尘埃或污垢。
•设备维护:确保所有设备都按照制造商的指导进行定期维护和清洁。
2. 清洁用品和设备选择适当的清洁用品和设备,以确保对保健室和观察室进行彻底的清洁。
常用的清洁用品和设备包括:•清洁剂:选择具有杀菌和消毒功能的清洁剂,如含氯漂白剂或乙醇溶液。
•擦拭布:使用一次性纸巾或可重复使用的擦拭布对表面进行擦拭和消毒。
•扫把和拖把:用于清扫和湿拖地板的基本清洁工具。
•垃圾桶和垃圾袋:提供足够的垃圾桶和垃圾袋,确保员工和访客可以正确丢弃垃圾。
卫生消毒步骤对保健室和观察室进行卫生消毒应依照以下步骤进行:1. 准备工作在开始进行卫生消毒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这包括:•穿戴适当的个人保护装备,如手套和口罩。
•清空所有可移动的物品,如椅子和设备,以便清洁和消毒表面。
•关闭所有电器设备,并确保插座处于安全状态。
2. 干清洁在进行湿清洁和消毒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干清洁。
这包括:•使用扫帚或吸尘器清理地板和角落的灰尘和杂物。
•使用干净的抹布或纸巾擦拭桌面和其他表面,确保表面已经彻底除尘。
3. 湿清洁完成干清洁之后,进行湿清洁以消除细菌和病毒。
这包括:•在清洁剂(如含氯漂白剂或乙醇溶液)中浸湿擦拭布。
•使用擦拭布擦拭桌面、椅子和其他表面,确保所有表面都被均匀涂抹清洁剂。
预防保健科消毒隔离制度

预防保健科消毒隔离制度
是一种为了防止疾病传播和保护患者、医护人员健康的措施。
该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消毒:定期对科室内的工作区域、设备和物品进行消毒,特别是常接触的物品和表面。
消毒可以采用物理方法(如紫外线照射)或化学方法(如使用消毒剂)。
2. 隔离:对于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科室需要设立隔离区域,确保患者与其他人员的有效隔离。
隔离区域需要做好通风和消毒,医护人员需要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品。
3. 健康检测:对医护人员进行健康检测,包括体温检测和健康调查。
如果医护人员有疑似感染病例的症状,需要及时报告并接受检测。
4. 健康教育:对医护人员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护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个人卫生、手卫生等。
5. 定期检查和评估:科室需要定期对消毒隔离措施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如果有任何不足之处,需要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
预防保健科消毒隔离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疾病传播,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安全。
同时,也可以提高医疗机构的形象和信誉,增加患者对医疗服务的信任和满意度。
第 1 页共 1 页。
学校保健室清洁制度

一、目的为了确保学校保健室的环境卫生,保障师生的健康,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特制定本清洁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保健室及其相关设施。
三、清洁原则1. 保健室应保持清洁、整齐、卫生,为师生提供舒适、安全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2. 清洁工作应做到全面、细致、定期,不留死角。
3. 清洁用品使用规范,分类存放,定期消毒。
四、清洁责任1. 保健室负责人负责监督和指导清洁工作,确保保健室卫生状况符合要求。
2. 保健室工作人员负责日常清洁工作,包括地面、墙面、桌面、门窗、设备等。
3. 学校后勤部门负责提供清洁用品及消毒剂。
五、清洁内容1. 地面清洁(1)每日清扫地面,及时清理垃圾。
(2)每周用消毒液拖地一次,确保地面无污渍、无积水。
(3)每月彻底清洁地面,包括踢脚线、地砖缝隙等。
2. 墙面、桌面清洁(1)每日擦拭桌面,保持桌面干净、整洁。
(2)每周擦拭墙面,清除污渍、蜘蛛网等。
(3)每月彻底清洁墙面、桌面,包括柜子、抽屉等。
3. 门窗清洁(1)每日擦拭门窗,保持清洁。
(2)每月彻底清洁门窗,包括玻璃、轨道等。
4. 设备清洁(1)每日擦拭设备表面,保持设备清洁。
(2)每月彻底清洁设备,包括空调、饮水机、消毒柜等。
5. 卫生间清洁(1)每日清扫卫生间,及时清理垃圾。
(2)每周用消毒液擦拭卫生间地面、墙面、洗手池、马桶等。
(3)每月彻底清洁卫生间,包括下水道、通风管道等。
六、消毒制度1. 保健室工作人员需定期对保健室进行消毒,包括地面、墙面、桌面、门窗、设备等。
2. 消毒剂使用时,需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确保消毒效果。
3. 消毒剂存放需分类存放,防止误用。
七、检查与考核1. 学校后勤部门定期对保健室清洁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清洁制度落实到位。
2. 保健室工作人员需按照清洁制度执行,对未按要求执行者,将进行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
3. 保健室负责人需定期对保健室清洁工作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八、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学校后勤部门负责解释。
预防保健科消毒隔离制度

预防保健科消毒隔离制度一.工作人员的管理:1.上班时要衣帽干净整齐,按规定更衣,戴帽子口罩,严格按照卫生部下发的手部卫生规范洗手。
接触病人或操作前后要洗手。
2.严格执行医院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3.工作人员不许穿工作服进入食堂、饭店、商店。
二.计免室监测管理1. 计免室每日定时通风2次。
每日紫外线消毒一次并登记记录,每次30分钟。
2. 计免室、办公区域地面应湿式清扫,保持清洁。
如遇污染时立即用0.5﹪84消毒液拖洗。
3. 计免室每日用湿式擦拭台面,一周用0.5﹪84消毒液擦拭,如被污染立即用0.5﹪84消毒液擦拭。
4.放有疫苗的冰箱、冰柜内不得存放食物。
5. 免室、办公室分别放置专用拖布,标记明确、悬挂晾干、定期消毒、分开清洗。
三.消毒无菌物品的管理1.无菌物品应放置在指定的柜内,固定位置;待消毒物品应分别放置,不得混放。
2.灭菌物品必须注明有效期或消毒日期,并贴有明显标识。
3.失效物品应及时取出,并重新消毒或更换。
4.无菌物品一经打开,应标明开包日期24小时后重新灭菌或废弃。
四.医疗器械、物品消毒隔离管理。
1.体温表一人一支,每次使用后按规定消毒处理。
2.疫苗注射必须采取一次性注射器,做到一人一针一管。
3.使用后的各种疫苗垃圾,一次性医疗废物应严格与生活垃圾分开,专人负责回收处理。
五.标本的采样监测管理手足口病标本的收集、送检,必须有统一的容器留置,不得外溢和污染,及时送本地医疗卫生中心。
同煤总医院防保科2012年1月10日。
保健室、观察室卫生消毒常规

保健室、观察室日常消毒常规
1、保健室、观察室(隔离)室要独立,门口有标识。
保健室
内有独立的流水设施。
2、传染病发生时,需要临时隔离患病儿童,观察室可改为临
时隔离室
3、保健室、观察室每日空气消毒,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
分钟。
每日用紫外线杀菌灯照射消毒,每次60分钟。
4、地面每日用清水和消毒水拖2遍。
物体表面每日用清水和
消毒液擦拭2遍。
5、医疗器具有定期消毒制度,并有记录、消毒日期。
医疗器
具可采用煮沸或蒸汽消毒方法,每次消毒30分钟。
6、体温计用75%酒精浸泡,作用时间30分钟。
7、床单被褥每被一个观察幼儿用过,必须清洗消毒。
保健室
物品不能外借。
8、污物桶内垃圾要定期焚烧。
每周用消毒液浸泡污物桶,有
效氯浓度为400毫克/升,作用时间为30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健室、观察室日常消毒常规
1、保健室、观察室(隔离)室要独立,门口有标识。
保健室
内有独立的流水设施。
2、传染病发生时,需要临时隔离患病儿童,观察室可改为临
时隔离室
3、保健室、观察室每日空气消毒,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
分钟。
每日用紫外线杀菌灯照射消毒,每次60分钟。
4、地面每日用清水和消毒水拖2遍。
物体表面每日用清水和
消毒液擦拭2遍。
5、医疗器具有定期消毒制度,并有记录、消毒日期。
医疗器
具可采用煮沸或蒸汽消毒方法,每次消毒30分钟。
6、体温计用75%酒精浸泡,作用时间30分钟。
7、床单被褥每被一个观察幼儿用过,必须清洗消毒。
保健室
物品不能外借。
8、污物桶内垃圾要定期焚烧。
每周用消毒液浸泡污物桶,有
效氯浓度为400毫克/升,作用时间为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