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新学案》2012高三一轮地理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课件湘教版选修6-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讲 主要环境问题与保护课件 湘教版选修6

分类
分类 世界总需 水量增长 很快
人为 原因
水资源的 不合理开 发与利用
具体原因 人口增加,导致用水量增 加 工农业生产发展,导致需 水量增加 其他社会用水量增加 浪费现象普 遍 加剧了淡水 水体污染严 资源的短缺 重
学以致用
1.(2010· 高考福建卷)苏州河是上海
的一条城市内河(贯穿城区的河流), 其沿岸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河流 水质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下图示意苏 州河沿岸土地利用类型和水质的变化
趋势(水质污染综合指数高表示污染严
重)。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
各题。
(1)指出1989~2006年苏州河水质变
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原因。 (2)简述改善城市内河水质的主要措施.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1989~
2006年,苏州河水质污染综合指数有
所下降,水质整体上有所好转。结合 苏州河沿岸土地利用类型可知,苏州 河沿岸工业用地面积减少,污染源减 少;同时绿地面积增加,改善了水质。
第(2)题,要改善城市内河水质,可从
雨水多,带走了悬浮颗粒;夏季植物
茂密,吸烟滞尘作用强。冬季居民取 暖燃煤增加了大气悬浮颗粒数量;冬 季风频频南下带来沙尘;冬季冷锋天 气可能造成逆温,污染物不易扩散。
(3)B
C
A
考点3 水资源和土地资源
1.世界淡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措
施
(1)原因:淡水资源短缺的实质是供与
需的不平衡问题。其产生既有自然原 因,也有人为原因。
学以致用
2.(2012· 江西莲塘一中检测)读“我国
北方某地区平均月混浊天气日数等示 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a中混浊天气日数最多的月份是
________月,最少的月份是 ________月。 (2)简析产生图a中混浊天气特征的原 因。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 环境保护课件 环境问题概述课件2

专 题
(2)分析图 1,说明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开发利用将带来哪些
栏 目
环境问题?
开 关
(3)导致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出现这些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
是什么?
自我检测区
第二节 课时1
解析 寻找关键词和明确某项人类活动的过程是正确回答关联
图式问题的前提;分析某地开发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应从当地
的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植被、土壤等)和人类活动方式进行分
题,属于次生环境问题。
自我检测区
第二节 课时1
3.四幅图片描述的地理事象带来的环境问题是由科学技术
进步造成的是
( D)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第 3 题,计算机显示器等是淘汰的电子产品形成的
本
垃圾,属于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环境问题。
专
题 栏
4.四幅图片描述的地理事象会导致沿海低地减少的是
目 开
本 第(2)题,赤潮是由人类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向海水中排
专 题
放大量含磷、氮的废水导致的。
栏 目
答案 (1)C (2)D
开
关
互动探究区 课堂小结
本 专 题 栏 目 开 关
第二节 课时1
自我检测区
读下列图片,完成 1~4 题。
本 专 题 栏 目 开 关
第二节 课时1
自我检测区
第二节 课时1
1.四幅图片描述的地理事象产生的环境问题属于原生环境
本
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
专 题
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
栏 目
2.分类
开 关
(1)依据:② 产生原因 。
(2)分类:原生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和
金版学案人教版地理选修课件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三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H2SO4、HNO3和HCl等酸性物质,并随雨雪降落到地面。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和燃料燃烧过程中排 放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亚洲(yà zhōu)的印度、日本、中国、东南亚地区
Image
第四十页,共40页。
第三十二页,共40页。
[思维拓展] 1.怎样治理可吸入颗粒物污染 (1)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燃煤。 (2)制定汽车尾气排放标准,达标排放。 (3)扩大绿化面积,建筑工地控制扬尘。 (4)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治理力度,减少污染物排放, 达标排放。
第三十三页,共40页。
2.酸雨的防治 针对我国的酸雨问题,国家建立了“两控区”(酸雨 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实施了一系列与能源生 产和消费相关的战略措施,如限制高硫煤的开采,积极 发展清洁燃煤技术和煤炭脱硫技术,调整能源结构等, 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下图是我国防治酸雨采取的具体措 施: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2)减少城市酸雨产生的最佳途径是( ) A.提倡使用无铅汽油 B 工厂把烟囱建高 C.工业上将生石灰与含硫煤混合使用 D.大力推广使用煤气作生活燃料
第三十七页,共40页。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酸雨的形成原因及其解决措施。 城市中酸雨的形成主要是含硫煤燃烧和汽车尾气排放的 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所致,因此,工业上将生石灰与含硫 煤混合使用,减少酸雨的产生。
答案:(1)工业生产排放,能源消费中煤炭使用比重 高,冬季用煤炭取暖等使固体尘埃排放量多,机动车增 多,大气中污染物排放增多等。
(2)转变生产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煤炭在生 活中的使用;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优化能源消费 结构,大力使用清洁可再生能源等。
第三十一页,共40页。
[反思归纳] 图解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途径
生活污染 源
Image
第四十页,共40页。
第三十二页,共40页。
[思维拓展] 1.怎样治理可吸入颗粒物污染 (1)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燃煤。 (2)制定汽车尾气排放标准,达标排放。 (3)扩大绿化面积,建筑工地控制扬尘。 (4)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治理力度,减少污染物排放, 达标排放。
第三十三页,共40页。
2.酸雨的防治 针对我国的酸雨问题,国家建立了“两控区”(酸雨 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实施了一系列与能源生 产和消费相关的战略措施,如限制高硫煤的开采,积极 发展清洁燃煤技术和煤炭脱硫技术,调整能源结构等, 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下图是我国防治酸雨采取的具体措 施: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2)减少城市酸雨产生的最佳途径是( ) A.提倡使用无铅汽油 B 工厂把烟囱建高 C.工业上将生石灰与含硫煤混合使用 D.大力推广使用煤气作生活燃料
第三十七页,共40页。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酸雨的形成原因及其解决措施。 城市中酸雨的形成主要是含硫煤燃烧和汽车尾气排放的 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所致,因此,工业上将生石灰与含硫 煤混合使用,减少酸雨的产生。
答案:(1)工业生产排放,能源消费中煤炭使用比重 高,冬季用煤炭取暖等使固体尘埃排放量多,机动车增 多,大气中污染物排放增多等。
(2)转变生产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煤炭在生 活中的使用;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优化能源消费 结构,大力使用清洁可再生能源等。
第三十一页,共40页。
[反思归纳] 图解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途径
生活污染 源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环境保护课件 湘教版选修6

下图为我国华北平原某沿海地区景观剖面示意图,图中海 岸为沙质海岸。读图回答问题。
(1)分别说明图中甲、乙、丙三处植被的主要生态功能。 (2)近年来,该地区的荒草地不断开垦为农田,指出可能产 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剖析】 分析图像获取信息,调动并运用相关地理原 理、规律推断答案:
【答案】 (1)甲: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乙:降低风速, 阻挡风沙;丙:
2.图解水土流失
危害:直接后果是破坏土地资源,使耕地的表土流失,带走 大量营养物质,降低土地肥力,最终导致土地生产下降。长期效 应:造成河湖淤积,引发洪涝灾害。
3.简说土地荒漠化 荒漠化是各种自然、人为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自然地理条 件是形成荒漠化的重要因素,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则加速了荒 漠化的进程,成为荒漠化的主导因素。 沙尘暴的发生和形成需要有三个必备的条件,即强风、沙源 和不稳定的天气。
(2)合理灌溉;修建排水工程;禁止盲目垦荒,退耕还草。 (答对两点即可)
类 水体富营养
型
化
生物所需的 污 氮、磷等营 染 养元素大量 过 进入水体, 程 引起的水质
恶化现象
污 生产和生活 染 污水中所含 来 的氮、磷等 源 营养物质
重金属污染
各类重金属( 汞、镉、铅、 铬等)进入水 体经动植物生 物链逐渐积累 ,造成人畜伤 害
(2)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盐碱化;水污染(答出两点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考向:森林保护生态环境的生 态功能,不同区段植被生态保护功能的差异。人类不恰当活动 引起的环境问题。考查学生读图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警示: 植被的生态功能在不同的区域表现不同,多雨的坡地地区,保 持水土;河流上游段起到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作用;干旱的 沙漠地区以及农牧交错地带具有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功能;沿 海地区防风浪。不断开垦农田,不合理灌溉、使用无机肥、农 药、杀虫剂会引起环境问题。
《金版新学案》2012高三一轮地理 第二章 环境污染与防治课件 湘教版选修6

一、水污染及其成因 1.天然水的自净作用 .
物理 化学 生物
净化 污染
2.水污染现象 . (1)水体富营养化:因___和___等营养物引起, 水体富营养化: 氮 和 磷 等营养物引起 等营养物引起, 水体富营养化 形成“水花(水华 水华)” 赤潮” 形成“水花 水华 ”、“赤潮”。 (2)海洋水体污染:石油泄漏等造成重金属污染。 海洋水体污染: 海洋水体污染 石油泄漏等造成重金属污染。
主要污染 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 物 自然 火山喷发、 污染 火山喷发、地震等自然活动放出的酸性气体 源 生活 人们为满足生活需要,燃烧化石燃 人们为满足生活需要, 污 污染 料排出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 固定 源 染 污染 物 人为 工业 源 来 工业、 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和燃料燃烧 污染 污染 源 过程中排放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 源 源 交通工具行驶过程中排放的尾气含 移动污染源 有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
近海石油的开 采、加工和运 输过程中的石 油泄漏
陆地水体:称为“ 陆地水体:称为“ 水花(水华 水华)” 表 水花 水华 ”又称 各种重金属引起 海洋上漂浮大 藻花” 现 “藻花”;海洋水 的人畜病症 量油膜和油块 称为“赤潮” 体:称为“赤潮”
①水体中植 物死亡; 物死亡;② 鱼类死亡; 危害 鱼类死亡; ③湖泊演变 为沼泽
由硫氧化物缓慢氧化形成硫 酸 硫酸型酸雨 酸随降水落到地面形成的 雨 类 型 硝酸型酸雨 由氮氧化物缓慢氧化形成硝 酸随降水落到地面形成的
①使河湖水酸化,危害水生生物 使河湖水酸化, 使土壤酸化,危害土壤生态, ②使土壤酸化,危害土壤生态,农作物减 对环境的 产 腐蚀树叶, 影响 ③腐蚀树叶,毁坏森林 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铁轨、 ④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铁轨、 桥梁和文物古迹损坏 酸雨的主 欧洲;北美东部和加拿大南部; 欧洲;北美东部和加拿大南部;亚洲的印 要分布地 日本、中国、 度、日本、中国、东南亚地区 区
南方新课堂金牌学案高中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人教版课件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

⑥便于宿舍楼区的合理布局 A.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⑥ C.①③⑤⑥ D.①②③④ 答案D
第十九页,共25页。
一二
知识(zhī shi)精要
典例精析
迁移 (qiānyí)应
用
垃圾填埋处理,填埋场选址原则及注意事项 (1)远离生活区和水源地。 (2)避开城市上风向和水源上游。 (3)自然地理条件要不适宜污染物漂浮、扩散。 (4)填埋场必须进行严格的防渗漏处理,以免垃圾中有害物质受雨水、地表径 流冲刷而渗漏,污染地下水和相邻地区土壤。 (5)城市生活垃圾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填埋后垃圾经过发酵,产生的甲烷等可燃 性气体须排出,否则遇明火(mínghuǒ)可能爆炸。因此,垃圾填埋场要设置通 畅的排气管网系统,填埋场使用期满,表面覆土后,排气管网出口的位置与高度 应科学合理,以确保安全。
第十一页,共25页。
一二
知识(zhī shi) 精要
典例精析
迁移(qiānyí) 应用
(2013·课标全国Ⅰ)阅读图文(túwén)资料,完成下题。
某企业在甲地(下图)开采锰矿并建有电解锰厂,生产过程中需用硫酸和
铅;在附近山坡上建有尾矿矿渣库。
分析该尾矿矿渣库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并说明为防止这种危害应采取的 措施。
说明废弃的快递外包装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解 决措施。
思路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治理(zhìlǐ)措施 。快递外包装主要以纸箱、塑料包装袋和胶带为主,属于固体废 弃物污染,不可降解的塑料还会带来水和土壤等方面的污染。解 决措施可从如何实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等方面进行思考。
第二十三页,共25页。
(3)自觉自治(zìzhì)。社区和居民,包括企事业单位,逐步养成“减 量、循环、自觉、自治(zìzhì)”的行为规范,创新垃圾分类处理模式, 成为垃圾减量、分类、回收和利用的主力军。
第十九页,共25页。
一二
知识(zhī shi)精要
典例精析
迁移 (qiānyí)应
用
垃圾填埋处理,填埋场选址原则及注意事项 (1)远离生活区和水源地。 (2)避开城市上风向和水源上游。 (3)自然地理条件要不适宜污染物漂浮、扩散。 (4)填埋场必须进行严格的防渗漏处理,以免垃圾中有害物质受雨水、地表径 流冲刷而渗漏,污染地下水和相邻地区土壤。 (5)城市生活垃圾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填埋后垃圾经过发酵,产生的甲烷等可燃 性气体须排出,否则遇明火(mínghuǒ)可能爆炸。因此,垃圾填埋场要设置通 畅的排气管网系统,填埋场使用期满,表面覆土后,排气管网出口的位置与高度 应科学合理,以确保安全。
第十一页,共25页。
一二
知识(zhī shi) 精要
典例精析
迁移(qiānyí) 应用
(2013·课标全国Ⅰ)阅读图文(túwén)资料,完成下题。
某企业在甲地(下图)开采锰矿并建有电解锰厂,生产过程中需用硫酸和
铅;在附近山坡上建有尾矿矿渣库。
分析该尾矿矿渣库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并说明为防止这种危害应采取的 措施。
说明废弃的快递外包装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解 决措施。
思路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治理(zhìlǐ)措施 。快递外包装主要以纸箱、塑料包装袋和胶带为主,属于固体废 弃物污染,不可降解的塑料还会带来水和土壤等方面的污染。解 决措施可从如何实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等方面进行思考。
第二十三页,共25页。
(3)自觉自治(zìzhì)。社区和居民,包括企事业单位,逐步养成“减 量、循环、自觉、自治(zìzhì)”的行为规范,创新垃圾分类处理模式, 成为垃圾减量、分类、回收和利用的主力军。
《金版新学案》高三一轮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课件 湘教版选修6

[思路导引] 本题主要考查人类面临的重要环 境问题的形成原因、带来的危害及其解决措 施。解答该题关键把握以下几点: (1)
(2)
(3)
(4)
[尝试解答] (1)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土壤盐 碱化 土地荒漠化 (2)部分沿海地区被淹 地下水质量下降 研 究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加强城市规划;提高 防洪排涝能力、加高加固堤防、疏浚河道增 加泄洪能力、消除内涝威胁等相应的防御措 施和对策。
1.根本原因 环境问题产生的实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 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 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另一方面是人类向 环境排放的废弃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2.主要表现 环境问题产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人为原因更为重要,具体表现为以下几对矛盾的 冲突。
矛盾冲突
个人行 个人的行为也会影响整体环境,个人 为和大 行为的不负责任,最终会影响大众的 众利益 利益
当代的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下图是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影响示意图,读 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A表示________,B表示________, C表示________。 (2)全球气温上升对江苏沿海地区带来的危害有 ________、________等,为了预防海平面上升 所产生的危害,可采取哪些措施?
2.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 (1)可持续发展:既满足_______ 当代人 的需求,又不 对_______ 后代人 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 展。
鼓励_____ 增长 经济 基本 保证_____ 资源 用和良好的_____ 生态 环境 (2) 思想 社会 的全面进步 谋求_____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都是人们所追求 的目标,但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 过程中,往往出现以损害环境为代价, 换取眼前经济效益的短期行为,不少 地区在短期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置资 源破坏与环境污染于不顾,造成严重 的环境问题
南方新课堂金牌学案高中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人教版课件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第二十一页,共28页。
一二
知识(zhī shi)精要
典例精析
迁移(qiānyí) 应用
像粮食、石油等商品一样,二氧化硫的排放指标在我国已开始成为合法 (héfǎ)交易的商品。迄今为止已有250 000吨二氧化硫的排放权在我国4省3市 (江苏、山东、河南、山西、上海、天津、柳州)进行了交易,交易额超过2 000万美元。专家评价,这一举措是“用最小的代价减少最多的污染物”有益探 索。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③我国的酸雨。 20世纪80年代酸雨多出现在西南地区,90年代扩大(kuòdà)到了长 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目前,其分布已扩展到华北和东北地区。
第六页,共28页。
目标 (mùbiāo)导
航
预习(yùxí) 导引
一二
二、大气污染防治 1.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能源生产和消费。 2.防治途径:节能和提高能源效率、开发洁净煤技术、开发新能源、利用可 再生能源、控制机动车污染、工业污染控制等。 3.我国治理酸雨的措施:建立(jiànlì)“两控区”,即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 控制区,限制高硫煤的开采,积极发展清洁煤燃烧技术和煤炭脱硫技术、调整 能源结构等。
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4)酸雨的危害有 。
第十二页,共28页。
一二
知识(zhī shi) 精要
典例精析
迁移 (qiānyí)应
用
思路分析大气中的硫主要有SO2、H2S等,主要来源从图甲可以看出 有化石燃料、无机硫、硫化物;图示三省SO2的排放量与产量关系不大, 主要取决于煤炭消费量,煤炭消费量越多,SO2排放量也就越多;我国北方 地区降水时间短,土壤呈碱性,而南方地区雨季长,降水多,土壤呈酸性;酸 雨的危害主要从对水源(shuǐyuán)、鱼类、土壤、植物、建筑物及人体 的危害等方面考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陆地水体:称为“
表 水花(水华)”又称 各种重金属引起 海洋上漂浮大
现 “藻花”;海洋水 的人畜病症
量油膜和油块
体:称为“赤潮”
①海洋生物大量
①水体中植 重金属元素 死亡;②阻碍海
物死亡;② 通过食物链 藻光合作用;③
危害 鱼类死亡; 放大,最终 影响海洋底栖动
③湖泊演变 危害人畜身 物;④石油氧化
主要污染 物
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
自然
污染 火山喷发、地震等自然活动放出的酸性气体
源
污
染
固定
物 来 源
人为 污染 源
污染 源
生活 污染 源
人们为满足生活需要,燃烧化石燃 料排出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
工业 污染 源
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和燃料燃烧 过程中排放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
移动污染源
交通工具行驶过程中排放的尾气含 有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
自然渠 道
降水量较少,植被覆盖率低,土地荒漠化加剧
污染物来
源
人为渠 建筑工地多、汽车尾气排放量大且缺乏标准或
道
不达标
有利影响
对
人
类
影 响
不利影响
少量吸入可刺激并锻炼人的免疫机能
吸入过多或颗粒物中含有毒有害成分时,就可 能出现免疫功能障碍,危害健康,如传染病、 “尘肺病”、恶性病变等
(2)酸雨
酸雨是一种全球性的大气污染现象。关于酸 雨的有关问题,见下表:
各类重金属(汞、镉、近海石油的开采、
铅、铬)等进入水体,加工和运输过程中,
经动植物生物链逐 大量石油流失到海
渐积累,对人畜造 洋中造成范围极广
成伤害
的污染现象
污 染 源
生产和生活污水中 所含的氮、磷等营 养物质
工业生产中含重 金属的污水排放 和固体垃圾中重 金属的淋溶污水
近海石油的开 采、加工和运 输过程中的石 油泄漏
赤潮是海洋中一种或多种微小浮游植物、原生动 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迅速增殖 或聚集,引起一定海域范围在一段时间内变色的 生态自然现象。通常水体颜色因赤潮生物的数量、 种类而呈红、黄、绿和褐色等。它发生的条件有: 纬度较低,水温高;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排 放;静水环境。
二、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及其危害
1.城市垃圾的特点:_数__量__大、_品__种__多、 变化大。
2.当代垃圾产生的环境问题
对_大__气__
对_水__环境的影响
对人
对占 严_用 重土__大 影壤__量 响环土 环境地 境的卫影生响危体害的
造成海洋污染
城市垃圾应采用回收、分拣、处理加工、焚烧 和综合利用等方法,实现垃圾的减量化、无害 化和资源化,使垃圾尽可能被再生利用,创造 财富。
3.大气污染防治
节约能源,提高利用效率
使用_新__能__源___ 洁净煤技术 控制机动车污染、工业污染、地面扬尘
水体污染的类型、成因及危害
1.根据污染物的差异,可以把水体污染分成不同类型,具体对 比分析如下:
类型 水体富营养化
重金属污染
海洋石油污染
含义
生物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氮、磷 等营养元素大量进 入水体引起的水质 恶化现象
大气污染及防治
1.大气污染的内涵 大气污染发生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大气圈 中的原有成分被改变,有毒有害物质增加,大气质 量恶化;二是影响了原有生态平衡,严重威胁着人 体健康和工农业生产,并对建筑物及各种设备设施 造成损害。
2.主要污染物类型及其影响
(1)可吸入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是空气质量播报中的一个重要 参数,是指空气中悬浮的粒径在10微米以下 的固体颗粒。其主要来源及影响见下表:
酸
硫酸型酸雨
由硫氧化物缓慢氧化形成硫 酸随降水落到地面形成的
雨
类
型
硝酸型酸雨
由氮氧化物缓慢氧化形成硝 酸随降水落到地面形成的
①使河湖水酸化,危害水生生物 ②使土壤酸化,危害土壤生态,农作物减 对环境的 产 影响 ③腐蚀树叶,毁坏森林 ④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铁轨、 桥梁和文物古迹损坏
酸雨的主 要分布地
污染
对大气环 ②垃圾分解,释放有害气体
境的影响 ③垃圾填埋处理中逸出沼气
④焚烧法处理时造成大气二次污
染
①垃圾倾倒污染水体,危害水生生物生
对水环境的 影响
存,缩减水面有效面积,降低排洪、灌 溉能力 ②露天堆放和简单填埋,渗滤液造成地
表水和地下水污染
①风化、淋溶、径流侵蚀,破坏土壤生
对土壤环境 态环境。
处理方法
优势
缺点
填埋法
投资少,处理量大, 永久性占地面积大,
技术要求不高
造成污染的潜力大
堆肥法
焚烧法 (热处理)
通过微生物发酵,可 无法处理不可分解垃
将病原菌杀死,使垃 圾,露天堆放造成大
圾变成有机肥
气污染、水污染
回收热能和垃圾减量 最彻底,消灭各种病 原菌体
耗资巨大,焚烧后所 剩的灰烬是难以处理 的部分;大气污染严 重
第二章 环境污染与防治
1.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2.环境污染事件形成的过程、原因及危害。
3.针对某类环境污染的主要防治措施。
一、水污染及其成因 1.天然水的自净作用
物理 化学 生物
净化 污染
2.水污染现象
(1)水体富营养化:因_氮__和_磷__等营养物引起, 形成“水花(水华)”、“赤潮”。
(2)海洋水体污染:石油泄漏等造成重金属污染。
为沼泽
体健康 分解会大量消耗
水中的溶解氧
案例
太湖的富营 养化现象
日本的水俣 瓦尔迪兹号油轮
病
泄漏事件
2.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建立污水处理厂,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排放;防治石 油泄漏。
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危害及治理
1.固体废弃物的危害
影响方面
主要影响
①细微颗粒随风飘逸,造成大气
的影响 ②有害成分通过土壤在动植物体内积蓄,
最终危及人体健康
其他影响方 面
①占用耕地,加剧耕地短缺 ②影响环境卫生,传播疾病 ③有害废物危害人类健康
2.城市垃圾的处理
对城市垃圾的处理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常见 的有堆肥法、填埋法和热处理(焚烧)法,目前 在世界上应用较普遍的是填埋法。目前我国 城市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是垃圾填埋和焚烧 两种方法。
三、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1.大气污染现象:大气质量恶化,影响了原 有的生态平衡,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和正常 的_工__农__业___生产,并对_建__筑__物___及各种设备 设施造成损害。
2.大气 污染物
可吸入颗粒物 酸雨对主环要境污造染成物多有方_硫_面_氧_的_化__影物__响_和_氮__氧__化__物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