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便利店社会实践报告

合集下载

大学生暑假便利店打工社会实践报告5篇

大学生暑假便利店打工社会实践报告5篇

大学生暑假便利店打工社会实践报告5篇篇1报告人:[姓名]学校:[学校名称]专业:[专业名称]实践时间:XXXX年XX月XX日至XXXX年XX月XX日实践地点:[便利店名称]一、实践背景与目的作为大学生,暑假期间我选择在便利店进行打工,旨在通过社会实践,深入了解社会生活和工作环境,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通过本次实践,我希望能够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践经历与过程1. 培训与学习在便利店打工之初,我接受了店内的相关培训,包括便利店的管理流程、商品的陈列、收银操作等。

通过与老员工的交流和学习,我逐渐掌握了便利店的基本操作技能。

2. 工作内容在打工期间,我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商品陈列、收银、客户服务以及补货等。

在工作过程中,我积极向老员工请教,不断学习和掌握各种技巧,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3. 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在打工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问题,如与顾客的沟通问题、商品管理问题等。

面对这些问题,我积极向同事请教,寻求解决方案,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

通过与同事的协作,我逐渐克服了这些问题,提高了自己的工作能力。

三、实践收获与感悟1. 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通过本次实践,我深入了解了便利店的管理流程和操作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面对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

2. 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在便利店工作期间,我与同事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学会了如何与同事沟通、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这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 增强了社会责任感通过本次实践,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社会做出贡献。

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了劳动者的艰辛,更加珍惜自己的生活。

四、实践反思与建议1. 反思本次实践让我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如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还有待提高。

同时,我也认识到自己在面对问题时的应对能力还有待加强。

便利店社会实践报告范文精选5篇_社会实践报告_

便利店社会实践报告范文精选5篇_社会实践报告_

便利店社会实践报告范文精选5篇社会实践对于在校大学生具有加深对本专业的了解、确认适合的职业、为向职场过渡做准备、增强就业竞争优势等多方面意义。

小编精选了一些关于社会实践的优秀范例,一起来看看吧。

便利店实践报告年终岁末,紧张繁忙的一年即将过去,新的挑战又在眼前。

沉思回顾,在便利店这个大家庭里使我得到了更多的锻炼,学习了更多的知识,交了更多的朋友,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当然也通过不少深刻的教训发现了自身的种种不足。

这一年是充实的一年,我的成长来自便利店这个大家庭,为便利店明年更好的发展尽自已的全力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现将自己20xx的如下:一、积极主动学习业务知识我今年工作调动后,更加认真熟悉每种商品的功能、价格,积极向向店长、组长请教,努力提高使自己的业务能力,更好的干好本职工作。

同时认真的参加便利店组织的各项培训,深入领会,真正把所需的知识消化贯通再运用到工作中。

二、端正态度认真工作,积极做好本职工作今年刚调到日化组的时候,一切对我来说都是新鲜的,也是陌生的。

许多东西都需要老员工教,我感觉自己需要学习的太多了。

于是,他们做什么我都仔细的看,耐心的学,从商品的陈列到缺货的补报。

从商品的促销到新品的开发……一点一滴的学,一点一滴的记。

半年多年的工作,使我得到了锻炼,日常工作逐渐得心应手。

我的工作于细节处见真功,所以必须认真仔细。

因此,我认真了解每种商品的功能、价格,随时检查商品的生产日期,及时了解同类商品的市场信息,并向领导汇报……我始终坚持:做什么事情,做了就一定把它作好。

对工作抱以热情,对同事抱以关心,用积极的行动来感染周围的人,带动周围的人这是我在便利店感受到的,也是希望我能够切切实实做到的在。

日常的工作中,对工作认真负责,态度端正,积极主动多干,少说多做,说到做到,对顾客热情积极,对工作团队严谨仔细。

积极善于和同事领导沟通、协调,与同事们处理好关系,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注重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积极改正。

大学生暑假便利店打工社会实践报告6篇

大学生暑假便利店打工社会实践报告6篇

大学生暑假便利店打工社会实践报告6篇第1篇示例:大学生暑假便利店打工社会实践报告一、前言暑假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宝贵的时间,许多大学生选择在暑假期间找一份兼职工作来锻炼自己、提升能力。

在今年的暑假,我选择在一家便利店打工,学习更多有关销售、服务等方面的知识,并且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

通过这段时间的实践,我收获颇丰,下面就从工作内容、遇到困难以及心得体会等方面做一个详细的报告。

二、工作内容三、遇到困难在便利店打工期间,我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首先是对商品的认识不够深入,导致在服务顾客时无法有效推销商品。

其次是在高峰期服务顾客需要快速反应,有时候遇到一些不满意的顾客也需要耐心沟通,这对我的心理承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长时间站立和高强度的工作内容也让我感到疲惫。

但是在实践中,我逐渐克服这些困难,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积极应对各种挑战。

四、心得体会通过这段时间的便利店打工实践,我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首先是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在与顾客交流中学会倾听和理解顾客需求,提高了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其次是培养了自己的责任心和细心仔细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最后是磨练了自己的抗压能力和适应能力,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气馁,勇敢面对、积极应对。

这段时间的便利店打工实践为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成长平台,让我更加成熟、自信,让我认识到了努力工作的重要性。

五、结语暑假便利店打工实践结束了,但是在这段时间里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将会伴随我一生。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希望通过这次实践报告,能够对其他大学生在暑假期间选择兼职工作有所启发,让大家都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

愿我们都能成长为更加优秀、坚强的人。

第2篇示例:大学生暑假便利店打工社会实践报告一、引言暑假是大学生们放松心情,锻炼能力,实践自己所学知识与技能的绝佳时机。

我的便利店社会实践报告8篇

我的便利店社会实践报告8篇

我的便利店社会实践报告8篇第1篇示例:在这个繁忙的社会中,便利店被人们称为“24小时不打烊的小超市”,也成为许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选择了实践于一家便利店,体验其中的工作和生活,发现了其中的乐趣和挑战。

便利店是一个集合了日常生活用品、食品饮料、快餐等多种商品的小型零售店。

在我参与实践的这家便利店中,每天清晨五点就开始营业,一直到深夜十一点才结束营业。

便利店的工作人员负责商品陈列、收银、服务客户等工作,整个工作环节需耐心和细心。

在便利店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最大的收获在于学会了如何与不同类型的顾客进行交流和沟通。

有的顾客是常客,对商品的需求十分清晰,有的则是临时客户,对商品的选择有所犹豫。

对于不同类型的顾客,我学会了用亲切的笑容和耐心的态度来对待,解答他们的疑问,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商品。

通过这样的交流,我感受到了服务的乐趣和成就感,也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为人处事的技巧。

便利店还是一个快节奏、高强度的工作环境。

在繁忙的时段,收银台前总是人流如织,需要快速地将商品扫描、结算、找零。

同时需要密切地注意商品的陈列和货架的整理,确保顾客购物的顺利进行。

在这样的高压环境下工作,让我学会了沉着冷静、高效执行任务的能力。

同时也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服务行业的辛苦和不易。

在便利店实践中,我还了解到了商业运作的一些规律和技巧。

比如商品的陈列和摆放是影响销售的因素之一,合理的布局和橱窗设计可以吸引顾客的注意,帮助提高商品的销售率。

了解商品的进货渠道和价格情况,可以帮助店铺更好地控制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这些商业知识和技巧,让我对商业运作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也为以后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基础。

参与便利店社会实践活动,让我收获颇丰。

通过与顾客的交流和沟通,我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服务技巧;在快节奏的工作环境下,我锻炼了自己的应变能力和执行力;通过学习商业知识和技巧,我对商业运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便利店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我感受到了服务的乐趣和成就感,也让我在实践中不断地成长和进步。

便利店社会实践报告8篇

便利店社会实践报告8篇

便利店社会实践报告8篇便利店社会实践报告1一、地点:自己经营实践中的小食杂店----小超便利店为了锻炼自己,丰富社会阅历,积累经验,我们筹划并开张了自己的小食杂店,取名为:小超便利店,取小超市的意义,并且给周围带来便利之意。

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

二.小超便利店的三部曲:起初我们在三楼上的一个平台上,租的个人住宅20多平方米,每月租金300元,现在我们在楼下租了一个40平米的车库,有门市房的门,600元每月的租金,马上我们将选取一个更加理想的地方重整旗鼓,雇佣别人来经营,自己抽出更多的时间学习和总结经验,积累社会知识:三.社会实践对我们的重要性1、我们认为应该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不能闭门读书, 必须敞开大门, 走向社会,。

2、我们认为社会实践能萌生责任意识, 只有到实践中去, 才能迸发出炽热的社会责任感来, 才能为社会做贡献。

3、我们认为社会实践是我们学习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巩固所学知识、吸收新知识、发展智能的重要途径, 它不受教学大纲的限制, 我们可以在这个课堂里自由驰骋, 发挥自己的才能, 开创自己的基业, 充分利用在校期间的以学习为主、学好和掌握科技知识的有力条件, 在社会实践中磨炼自己, 真正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和适应能力。

小超便利店简介小超便利店位于佳木斯大学四学区东门对面佳大尚都小区内,颐和物业正对面门洞后身,面积40平米,为车库改造,为学生创立,证件齐全,经营项目有:烟酒,食杂,水果蔬菜,代缴手机话费等等主要针对的人群为:楼上三栋楼居民、新华花园居民和在外租房子的学生,对面为23小学。

左侧为向阳区办事处所在位置。

主要由本人和一位同学经营和管理,上课时关业,主要是晚上时销售商品,目前人流量不是很理想针对小超便利店我们做了哪些工作在经营本店(小超便利店)之初,我们做了相当多的准备工作,我们曾经组织过新生服务社、江燕高知创业平台等学生团队,在每一次的成功与失败中不断探索,我们忍受了许多大学生无法想象的困难,我们也吃了很多大学生没有吃到的苦,在烈日炎炎的夏天自己去金三角上货,一路打听市场价一路背着货回来(舍不得打车),也许就在那时有很多情侣在树荫下吃着冰淇淋,可是我们却不能,到了后期,没有啤酒可卖却成为了我们最害怕的事,因为我们要把啤酒一箱一箱背到三楼,没有人帮助我们,因为实在太高,也实在太重,太累了!十几箱啤酒搬完后我们都不想在和任何人说话了,也许这只是冰山的一角,我们所经历的,我们为此而自豪,我们所做的也许我们大学毕业后会给我们提供宝贵的经历经验,经过一次一次的锻炼,从中我们磨砺出了坚韧不拔的精神,以下是我们经营期间所作的努力的几个方面。

我的便利店社会实践报告9篇

我的便利店社会实践报告9篇

我的便利店社会实践报告9篇第1篇示例:我的便利店社会实践报告一、实践背景二、实践内容在城市的一条繁华街道上,我选择了一家知名连锁便利店进行我的社会实践。

我主要观察了便利店的日常运营情况、销售数据、员工服务态度以及消费者的购物体验等方面。

1. 日常运营情况我首先观察了便利店的日常运营情况,包括商品陈列、货架整理、库存管理等方面。

我发现,该便利店的商品摆放整齐,货架清洁整齐,各类商品种类繁多,基本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便利店还配备了带有防护罩的监控摄像头,保障了店内商品的安全。

2. 销售数据我通过与店员交流和观察POS机的数据统计,了解了便利店的销售数据。

我发现,该便利店的日常销售额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其中饮料、零食和常用日用品是销售额较高的商品类型。

3. 员工服务态度我在便利店停留了一段时间,观察了员工的服务态度。

我发现,店内员工服务热情,对顾客的询问有耐心解答,而且在繁忙时段也能保持高效率、快速服务。

4. 消费者购物体验我还观察了消费者在便利店的购物体验。

大多数消费者都能够在短时间内找到自己需要的商品,并且能够得到员工的周到服务。

整体来看,消费者购物体验良好。

三、实践收获通过这次便利店社会实践,我收获了很多有价值的经验和知识。

我也加深了对便利店服务的认识。

便利店的服务理念是“方便快捷”,因此服务的高效性和周到性非常重要。

这次实践让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在便利店的服务中,快速、便利、亲切是关键词。

我也意识到了便利店在城市生活中的重要性。

便利店不仅是为人们提供日常所需商品的地方,更是一个城市的“生活小站”,给人们带来了方便和温暖。

这也让我更加珍惜便利店这样的服务场所,同时也意识到了自己更应该为他人的生活创造更多的便利与舒适。

四、实践体会此次社会实践让我受益匪浅,我深刻认识到了便利店在城市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也明白了便利店经营需要综合考虑商品种类、库存管理、服务态度等方面。

在未来的社会实践中,我也会更加重视对便利店等零售行业的观察和了解,期望能够在实践中对这一行业有更加深入的认识,为我将来从事相关行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便利店社会实践报告(通用6篇)

便利店社会实践报告(通用6篇)

便利店社会实践报告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

一听到写报告马上头昏脑涨?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便利店社会实践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便利店社会实践报告篇11月8日,是我们启程奔赴社会的第一天,对于我来说,能够亲身体验社会实践是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韧性,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1月11日,是我们正式开始上班的第一天,我们接触了我们生活中会常常,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些东西,在十足便利店里是应有必有,有零食、日常用品、玩具等等。

我们刚去第一天在店里就是先熟悉店里的陈列,检查货架上的物品的保质期,在刚开始的几天里,我们接触的就是擦货架和看保质期,慢慢熟悉了之后,就学着收银了,其实收银也是一门很大的学问,跟钱打交道是最细心的工作,我本来就是一个比较粗心的人,在收银的工作中我也学会了很多小细节的东西,但是我的收银溢缺也让我觉得无论干什么事情都要学会专心、耐心、细心;在接待顾客的时候要随时保持微笑,进门时高唱“欢迎光临”,出门时高唱“欢迎下次光临”,这样会使顾客有一种亲切感、一种尊重感,虽说“十足”的东西比一般超市东西都贵上一、二块钱,但是顾客还是愿意到“十足”来买东西,究其原因,就是服务态度好。

在实践的这段时间内,我们接触了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有厌恶的,喜欢的,同时也交到了很多新朋友,有我们陕西的,还有外省的,甚至还有一个外国人,他们给予过我许多帮助,让我懂得了朋友的重要性,“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朋友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会无条件的给予你帮助,朋友就是雪中的碳,雨中的伞,黑夜中的一盏明灯。

在学校,只有学习的氛围,毕竟学校是学习的场所,每一个学生都在委屈的更高的成绩而努力,工作中,则不同,因为你要给别人分担工作的压力,但是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存在着竞争,在竞争中就要不断的学习别人先进的地方,也要不断学习别人怎样做人,其实在学校里我们不仅要学会理论知识,最重要的一点也要学会做人,不论在什么地方,都要汲别人之所长,补自己之所短,是自己早日成为一个知识面广泛的人。

便利店社会实践报告

便利店社会实践报告

便利店社会实践报告篇一:24小时便利店社会实践报告24小时便利店社会实践报告便利店最早的定义就是:"一种运用超级市场经营管理技术和销售方式的食品杂货店"。

它是一种既有食品杂货店供应的便利,又使用超级市场的销售方式和经营管理技术的零售商业组织,是以"便利"作为吸引顾客的主要手段,来满足顾客简单购物和应急之需的一种零售业态。

现在的便利店则是指以专门出售便利性商品和服务的商店。

超级市场的多种业态模式的阶段性发展促进了现代便利店的产生。

1927年,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南陆冰公司(Southland Ice Corporation)创立了世界上第一家便利店--Tote'm ,1946年正式改名为7-Eleven(7-11),藉以标榜该店营业时间由早上7时至晚上11时。

此后便利店便在美国和世界范围内快速发展。

1957年,美国只有500家便利店,然而到了XX 年,美国便拥有便利店124,500家,销售额达到了2830亿美元。

因此当时有人认为便利店是西方零售业的"爆发户"。

随着中国经济的平稳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目前我国的上海、北京和深圳等少数发达都市中服务多元化的便利店行业已发展迅速,甚至一些便利店日营业额已高达万元以上。

首先,中国的便利店很有发展潜力,我看好中国的便利店。

我把一切与民生相关的小店都叫做“便利店”。

便利店是最适合本土化发展的零售业态。

中国的消费者非常注重生活的便利性,大卖场虽然便利了顾客的综合性购物,但也给顾客造成了购物的不便利。

所以,应该大力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便利店,在比大卖场更广泛的区域内发展“生鲜型”、“时尚型”、“服务型”等多样化的便利店业态。

根据国外的便利店行业发展经验,便利店行业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地区人均收入达到3000美元。

目前我国人口数超过500万的一线城市上海、北京、广州等,以及二线城市深圳、苏州、无锡、杭州等,人均GDP均已超过了3000美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小时便利店社会实践报告便利店最早的定义就是:"一种运用超级市场经营管理技术和销售方式的食品杂货店"。

它是一种既有食品杂货店供应的便利,又使用超级市场的销售方式和经营管理技术的零售商业组织,是以"便利"作为吸引顾客的主要手段,来满足顾客简单购物和应急之需的一种零售业态。

现在的便利店则是指以专门出售便利性商品和服务的商店。

超级市场的多种业态模式的阶段性发展促进了现代便利店的产生。

1927年,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南陆冰公司(Southland Ice Corporation)创立了世界上第一家便利店--Tote'm ,1946年正式改名为7-Eleven(7-11),藉以标榜该店营业时间由早上7时至晚上11时。

此后便利店便在美国和世界范围内快速发展。

1957年,美国只有500家便利店,然而到了2001年,美国便拥有便利店124,500家,销售额达到了2830亿美元。

因此当时有人认为便利店是西方零售业的"爆发户"。

随着中国经济的平稳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目前我国的上海、北京和深圳等少数发达都市中服务多元化的便利店行业已发展迅速,甚至一些便利店日营业额已高达万元以上。

首先,中国的便利店很有发展潜力,我看好中国的便利店。

我把一切与民生相关的小店都叫做“便利店”。

便利店是最适合本土化发展的零售业态。

中国的消费者非常注重生活的便利性,大卖场虽然便利了顾客的综合性购物,但也给顾客造成了购物的不便利。

所以,应该大力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便利店,在比大卖场更广泛的区域内发展“生鲜型”、“时尚型”、“服务型”等多样化的便利店业态。

根据国外的便利店行业发展经验,便利店行业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地区人均收入达到3000美元。

目前我国人口数超过500万的一线城市上海、北京、广州等,以及二线城市深圳、苏州、无锡、杭州等,人均GDP均已超过了3000美元。

这就是说,上述城市具备了大规模发展便利店的大环境,并且市场空间非常大。

非常可惜,三亚显然不符合以上条件。

就好比走遍整个三亚市区都找不了一两件干洗店。

便利店具有如下四个"便利性"业态特征:一距离的便利性便利店与超市相比,在距离上更靠近消费者。

业内人士认为,一般情况下,便利店的商圈范围在500米左右,其主要顾客只需步行5至7分钟便可到达店面。

二购物的便利性便利店商品突出的是即时性消费、小容量、急需性等特性,品种一般在2000种至3000种左右。

与超级市场相比,便利店的卖场面积小(国内一般是100平方米左右)、商品种类少,而且商品陈列简单明了,货架比超市的要低,使顾客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所需的商品,同时实行进出口同一的服务台收款方式避免了超级市场结帐大排长龙的现象。

据统计,顾客从进入便利店到付款结束平均只需三分钟的时间。

三时间的便利性一般便利店的营业时间为每天16至24小时,全年无休。

因此便有学者称便利店为为消费者提供"Any Time"式的购物方式。

四服务的便利性很多便利店将其塑造成社区服务中心,努力为顾客提供多层次的服务,例如:速递、存取款、发传真、复印、代收公用事业费、代售邮票、代订车票和飞机票、代冲胶卷等等。

对购物便利的追求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这就决定了便利店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要“集中式发展”,集中力量进入现在就有购买力的城市,在这个城市发展也要集中主要区域,然后密集开店,形成区域优势,这样也便于配送。

广州的人口密集程度很高,购买力也很强,能在这里拿下店铺可是要费不少劲。

三条开发店铺的基本原则:一是抢占街角位置;二是集中区域,密集开店;三是宁可租金贵一点也要位置好一点。

这三条原则是店铺先天质量的基本保证。

主要挑选人口高度集中,如住宅区,从多商品楼房区域。

就像我当时送外卖的时候,某栋大厦某座房号,时常搭电梯送上二三十楼。

小便利店就是针对这些顾客。

又或者上班下班的人流,只要是工作日,店里日销售额都有将近二万。

今年的暑假,活最重的就是整理冰库。

酷暑难耐,饮料挺好销售。

每天都会进货,大概上午九点多的时候会有批发商送到。

种类有二三种牌子的矿泉水,可乐,果汁,啤酒,合计大大小小十五箱。

饮料很重,都会拆开,一瓶一瓶摆上架子,这是不冰的。

如果要冰冻的,就整箱搬进冰库。

所以在便利店做临时工都是体力活。

收银员一个就足够了,因为它采用的是电脑扫描。

再说回来那个冰库,大约只有十平方米。

因为我只是一个临时工,所以在冰库摆饮料也就是跟着前人就好了。

二三升就摆架子底下,分类地逐步往上递减。

虽说只是个小小的便利店,但在摆放方面很下功夫,如何在几十平方的地方摆上生活日用品,饮料,杂七杂八的等等。

我所工作的便利店的管理制度挺严格的。

打卡上班,有个打卡机,室内还装摄像头,这是必须的,可以防止盗窃行为,也可以用来监视员工有没有偷懒。

规定我们是不能坐的,要站着,一天站足七八个小时。

在这里值得一提是我所工作的这家艾肯便利店是24小时营业的,我们店里八个员工会上早中晚三个班。

第一种是传统型便利店。

是一种依附于住宅的邻里小店,主要经营的商品是:烟酒、饮料、冷饮,加上公用电话。

现在人人有手机,可能就是没有公共电话了,买手机充值卡还不错。

像在上海的每一个弄堂口、居住区、商业街,反正是有人的地方就有这种“烟杂店”。

这种店在近代已经有了,现在依然活得好好的。

靠什么?靠的是就近便利、亲和力强和经营成本低。

第二种是标准型便利店。

是在学习借鉴7-Eleven、罗森、OK、全家等便利店的模式发展起来的,倡导“便利、时尚、即食”等概念。

即时、即食、卫生、方便,是其吸引顾客的亮点,而要做到这些,就要依靠强大的物流与信息技术的支撑。

在我工作的便利店斜对面是有一家7-Eleven,装修很好,会买一些小吃,比如很弹牙的鱼蛋,鸡腿,熟食等。

印象十分深刻是里面有很多杂志,封面很精美,如果平时爱看八卦杂志的朋友都会考虑下掏钱。

其外店里也会卖些市场不多见的进口零食,台湾韩国的,个人认为,其实7-Eleven很有小资情调的。

提到服务型,其实老板还有开了一家冲印店也是跟便利店连在一起,便民这个词就很突出了。

成功是战略的成功,失败也是战略的失败。

自身条件决定战略目标,战略目标决定发展模式,经营便利店必须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心理素养和应变能力,没有持之以恒的发展决心,没有承受巨额亏损的心理准备,没有随需应变的调整改进,思想上就会动摇,战略上就会多变,营运上就会落后,就不可能实现有效的发展.便利店每天都会有个人写要货单,哪种饮料,哪种饼干,甚至细微到哪个牌子的卷纸。

如果没有敏锐的观察力,没有熟悉的渠道,没有及时的把握,很有可能要回来的货不好售,囤积到明年也说不定,一来损失了金钱,二来浪费了地方。

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卖怡宝水,无论大中小支,其实每瓶的成本只是2毛。

其次要在经营思路上要改变过去以经营“过路客”为主的思维,而应以培养“熟客、回头客”、创造顾客忠诚度为主。

特点之一:独立,没有加盟连锁。

小杂货店加盟连锁公司要看情况,实际上这也是一个定位问题。

如果你的定位是弄堂口的邻里店,只要有稳定的货源、即时付款,也许比连锁公司能拿到更便宜的商品,这样就没有必要加盟,一个人管理一个店,也根本没有必要用什么电脑。

现在,有些加盟主不是很守信,这在西方发达国家的20 世纪60 年代也出现过,后来到70 年代有了特许加盟法律,情况才得以改善。

但在中国,法律是法律,实际是实际,夫妻店也是不能违背法律的。

所以,我的建议是:能单干就尽量单干,不要迷信连锁会给你带来什么财富。

没有把重点放在规模扩张上,而是集中精力积累本土化经验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可能没什么宏图,这家店两人合股的,属于亲戚合作生意,在市内还是有点名气的。

因为和明治雪糕有着合作,只有凭券都可以来店内取雪糕。

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有用的介绍:在便利店行业,大家通常以7-Eleven 为样板,但实际上,由于各地的影响因素不同,发展模式也会有较大的差异。

如美国的便利店行业协会(NACS)就把便利店分为六大类:(1)购物厅式便利店(Kiosk),面积小于75 平方米;(2)迷你型便利店(Mini CVS),70-110 平方米;(3)限择型便利店(Limited Selection CVS),140-200 平方米;(4)传统型便利店(Traditional CVS),220-230 平方米;(5)扩展型便利店(Expanded CVS),260-330 平方米;(6)超大型便利店(Hyper CVS),370-460 平方米。

按照消费类型,可以将便利店划分为“步行消费型”(A 型)与“驾车消费型”(B 型)两种。

当然,也有部分以旅游为主导的地区是发展“旅游消费型”(C 型)的便利店。

现今的发展现状是:美洲以 B 型为主导,欧洲与亚洲以A 型为主导,而印度则以设在旅游景点处的 C 型为主,B 型为辅。

实际上,便利店的发展类型与营运主体也有密切的关联性。

在北美行业分类体系(NAICS)中,A 型便利店属于“零售贸易”(Retail Trade)——“食品饮料商店”(Food and Beverage Stores)中的一个分支,就是CVS(Convenience Stores)。

A 型便利店的主要营运商是大型商业集团,如法国的家乐福、荷兰的阿霍德等。

B 型便利店属于“零售贸易”(Retail Trade)——“加油站”(Gasoline Stations)类型中“带有便利店的加油站”(Gasoline Stations with Convenience Stores),它属于加油站系列。

从国际便利店的发展类型来看,便利店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问题,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会发展出特定的模式,我们既不能简单套用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也不能用一种模式来推进各地便利店的发展,更没有必要将便利店划分为“传统模式”与“现代模式”,凡是适应消费需求的模式就是好的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