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科学化学方程式

合集下载

华师大版科学九上1.4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共38张PPT)

华师大版科学九上1.4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共38张PPT)

2H2 + O2 点燃
4
32
100Kg X
2H2O
4
32
100Kg
X
X= 800Kg 答:需填充800Kg液氧供液氢反应
(4)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
例四 已知某反应:A+B=C+D,其中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A:B:C:D=38 :
67:137:56。如果恰好与B完全反应完恰好生成280克D,则生成的C的质量 为多少?
1. 设未知量。
CH4 + 2O2 点燃 2H2O + CO2
16
44
3.00x108 kg
x
16
44
3.00x108kg
x
X= 8.25×108kg 答:可以产生 8.25×108 kg二氧化碳。
2. 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3. 标出有关物质的式量比和已知量、 未知量。 4. 列比例式,求解。
5. 简明地写出答案。
● 1.在工业上,人们利用石灰石制取生石灰:
高温

CaCO3
CaO+CO2 ↑
● 若生产含氧化钙25.2吨的生石灰,则至少需要含碳酸钙90%的生石灰 405 吨?
● 2.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是因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 D )
● A.质量守恒
B.元素种类不变
● C.总质量不变
D.存在固定的质量比
● 3.写出碳在高温时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并计算要使 80g 氧化铜完全还原,需要碳的质 量至少是多少?
2H2O + CO2
2(1×2+16) 12+16 ×2
36
44
( )g
( )g

华师大版科学九上1.1化学方程式(共48张PPT)

华师大版科学九上1.1化学方程式(共48张PPT)
比较这两种表达方式,思考为什么说化学方程式可以更准确地表示 化学反应的变化过程?
2 新课讲解
文字表达
化学反应表达的意义:
(1)表示反应前后的反应物与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2)表示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的质量


关系(质量比);

(3)表示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粒
方 程
子数量的关系(化学计量数比);
2 新课讲解
实验一 2.然后取下锥形瓶,加微热,使白磷燃烧,观察瓶内出现
的现象,发生的变化。
现象:剧烈燃烧;发出黄光;生成白烟; 这个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2 新课讲解
实验一 3.等锥形瓶冷却到室温后,再把它放回左托盘上,观察到天平的
平衡 保持不变 。这说明在化学反应前后,总质量 保持不变 。
2 新课讲解
2 新课讲解
五个一定不変
宏观 微观
反应前后总质量
元素种类 原子数目 原子种类 原子质量
两个一定改变
宏观:物质种类一定改变 微观:构成物质的粒子一定改变
一个可能改变:分子数目可能改变
2 新课讲解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驳伪科学
在一项科学实验中,某科学学者利用一些化合物经过一系列十分复杂的 化学反应,制造出人类现还未知的物质X。该学者的科学成果说明报告中提 到“我们制造出了一种新元素X”。
2 新课讲解
思考讨论
当白磷在锥形瓶中燃烧时,如果不用橡皮塞塞紧瓶口,天平是否 仍然保持平衡?为什么?
2 新课讲解
思考讨论
当白磷在锥形瓶中燃烧时,如果不用橡皮塞塞紧瓶口,天平是否 仍然保持平衡?为什么?
答:天平不能保持平衡。白磷在锥形瓶中燃烧, 当没有塞紧锥形瓶瓶口时,一部分生成物质从瓶口跑 到空气中,造成了锥形瓶内的质量减少,所以天平不 再保持平衡。

最新(新)华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上册1《化学方程式》教案优秀名师资料

最新(新)华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上册1《化学方程式》教案优秀名师资料

(新)华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上册1.1《化学方程式》教案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课题化学方程式单元化学反应学科化学年级九年级情感态度和价1、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值观目标 2、让学生了解并学会化学最基础的东西,为以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1、培养学生从不同的方面认识物质性质的能力。

学习能力目标 2、练习学生通过实验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目标 3、学会书写、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知识目标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以及关键词。

2、在元素、物质、分子、原子的基础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3、学习怎么书写化学方程式和怎么配平化学方程式。

重点 1. 通过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2.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内容。

3. 学习如何书写化学方程式。

难点 1、通过实验具体的实例怎么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2、了解清晰、透彻质量守恒定律3、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要求与具体方法,并应用于具体方程式。

学法上课学习和课下找资料学习;实验帮教法分析法、举例法、实验法、映射法、助理解和记忆。

反推法、情景教学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师:我们从今天开始就要进入化学的世界了,我们学生通过自己提出问题,留下先来了解化学最基础的化学方程式吧~化学方程式的想象来回悬念,让学生更就是用元素符号和分子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答,不一定正加有学习的动是描述化学变化的科学语言。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确但一定要思力。

时,生成了新物质,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考。

跟反应后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比较,是增加,减少,还是相等,(待学生回答后)师:在我们今天学习了这一课大家就会知道了。

了解这一课的先让我们来了解这一课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掌有利于帮助学生1. 通过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握学习重点。

有重点的学习,2.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内容。

才能够了解得更3. 学习如何书写化学方程式。

加清楚。

知晓了目标之后,我们就开始我们的学习之旅了讲授新课我们先来了解一个非常重要的定律:质量守恒定学生通过ppt 律,下面是对它的验证: 来了解或者通实验一: 过实验来记住实验步骤:(实验图片见ppt或者教师动手操作) 验证质量守恒 1.在底部铺有一层干燥细砂的锥形瓶中,放进一粒的实验,通过火柴头那样大的白磷,用橡皮塞塞紧瓶口,把瓶子观看视频巩固通过两个实验的放在天平的左托盘上,在右托盘上加砝码并调节游记忆。

华师大九年级(上)化学方程式

华师大九年级(上)化学方程式

九年级(上)化学方程式(一)酸+ 金属单质----盐+氢气稀盐酸和铁反应: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现象稀硫酸和铁反应: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现象稀硫酸和镁反应: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现象稀盐酸和锌反应: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现象稀硫酸和铝反应: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现象(二)酸+ 金属氧化物-------- 盐+ 水硫酸和氧化铜反应: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现象盐酸和氧化铁反应: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现象盐酸和氧化钠反应: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盐酸和氧化镁反应: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硫酸和氧化铜反应: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现象硫酸和氧化铁反应: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现象硝酸和氧化钠反应: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盐酸和氧化铝反应: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三)酸+ 碱-------- 盐+ 水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现象盐酸和氢氧化镁反应: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现象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硝酸和氢氧化钠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酸+ 盐-------- 盐+ 酸盐酸和碳酸钙反应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现象盐酸和碳酸钠反应: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现象硫酸和碳酸钠反应: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现象盐酸和硝酸银反应: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现象硫酸和氯化钡反应: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现象(五)碱+ 非金属氧化物-------- 盐+ 水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氢氧化钾和二氧化碳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氢氧化钠和三氧化硫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氢氧化钾和二氧化硅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可溶)碱+ (可溶)盐-------- 盐+ 碱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现象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氢氧化钾和氯化铁反应: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现象氢氧化钙和碳酸钾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氢氧化钡和碳酸钠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氢氧化钡和硫酸钠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可溶)盐+ (可溶)盐-------- 盐+ 盐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现象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现象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现象硝酸钙和碳酸钾反应: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现象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现象氯化钾和硝酸银反应:____________ _______ ___ ____;现象_(八)活学活用现有:二氧化碳、锌粒、水、稀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溶液7样物质,写出8条化学方程式:附:物质俗名及其对应的化学式:(1)生石灰:CaO (2)熟石灰(或消石灰):Ca(OH)2 (3)石灰石:CaCO3(4)食盐:NaCl (5)干冰:CO2(6)纯碱:Na2CO3(7)烧碱(或苛性钠、火碱):NaOH(8)胆矾:CuSO4·5H2O。

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新版)华东师大版1

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新版)华东师大版1

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新版)华东师大版1第一篇: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 (新版)华东师大版1化学方程式1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2.质员守恒定律的本质分析。

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2学情分析本节通过精心设疑,实验探究,刘不同化学反应进行观察、测定、分析、推理得出质量守恒定律,然后分析实质,深化认识,并联系实际,在应用中加探理解,为学习化学方程式准备理论依据,为学好化学用语奠定基础。

3重点难点1.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2.难点:应用多媒体教学从化学反应的实质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3.疑点:(1)从微观角度分析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总和相等?(2)联系实际,在应用中加深理解,如“镁条燃烧质量增加;蜡烛燃烧后完全消失”,以上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4.解决办法:增加学生探索性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边操作,边观察,组织讨论,总结规律。

以理论为指导理解定律的本质,提高思维、分析推理能力。

4教学过程 4.1 一.知识教学点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质量守恒一.知识教学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2.质员守恒定律的本质分析。

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二.重、难、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2.难点:应用多媒体教学从化学反应的实质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3.疑点:(1)从微观角度分析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总和相等?(2)联系实际,在应用中加深理解,如“镁条燃烧质量增加;蜡烛燃烧后完全消失”,以上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4.解决办法:增加学生探索性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边操作,边观察,组织讨论,总结规律。

以理论为指导理解定律的本质,提高思维、分析推理能力。

三.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二)整体感知本节通过精心设疑,实验探究,刘不同化学反应进行观察、测定、分析、推理得出质量守恒定律,然后分析实质,深化认识,并联系实际,在应用中加探理解,为学习化学方程式准备理论依据,为学好化学用语奠定基础。

初中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1章《1 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 (2)

初中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1章《1 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 (2)

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响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响中,反响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3.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定量实验,探究化学反响中的质量关系,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2.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作出解释,培养学生分析及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树立学生的科学的物质观、物质粒子观、初步形成“守恒〞意识2学情分析学习该课题之前,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化学反响,能用微粒的观点从质变的角度分析一些化学变化的实质,但对于化学反响中物质的质量是否改变还缺乏认识。

从量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响的观念有待建立。

3重点难点【重点】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响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响中,反响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难点】1.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理解,尤其是对“参加〞、“总和〞的理解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引入1.引入:各种变化的图片引入师:自然界的物质都在不断运动变化中,我们可以把物质的变化分成哪两类?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师:在你接触过的化学变化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几个?生:水电解;红磷燃烧;铁丝燃烧。

师:你能将这些变化用文字来表达出来吗?生:说出文字表达式教师书写在黑板上师:点评并追问:你为什么认为它们属于化学变化?生:有新物质生成师:也就是说化学变化中是有‘质’的变化的,那么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量有没有变化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一问题。

活动2【讲授】讲授师:在文字表达式的左端是反响新生成的物质,右端是参加反响的物质,你有没有想过新生成物质的质量和参加反响的物质质量会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生:应该会相等师:你说的相等是是某一种物质相等还是质量总和相等?生:质量总和相等。

第一章化学方程式2——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科学

第一章化学方程式2——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科学
等 将短线改为等号
注 注明反应条件/生成物状态
(加热 △、催化剂、通电…… /气体↑、沉淀↓)

检查以上四项是否正确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一、观察法
这种方法对一些简单的方程 式很有效,凑数进行配平。
S + O2 C + O2
点燃 SO2 点燃 CO2
2 C + O2 点燃 2 CO
2 H2O 通电 2 H2 + O2
3、写出化学方程式
1、细铁丝燃烧 2、铝箔燃烧
点燃
3Fe+2O2
Fe3O4
4Al +3O2 点燃 2Al2O3
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
2H2O2MnO2 2 H2O+O2
2 C2H2 + 5O2 点燃 4 CO2 + 2H2O
遇到原子团:一般作为整体考虑。
2 NaOH + H2SO4
Na2SO4 + 2H2O
Na2CO3 + Ca(OH)2
CaCO3 + 2NaOH
Na2CO3 + 2 HCl
2 NaCl + H2O + CO2
H2CO3
2 KMnO4 △ K2MnO4 + MnO2 + O2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二、最小公倍数法
P + O2
P2O5
P + 5O2
2P2O5
4P + 5O2
2P2O5
点燃
4P + 5O2
2P2O5
①找出关键元素——反应前、后原子数 最多的原子。 ②取该元素右下角标的最小公倍数,分 别约去角标数,将得到的数字作为所在 化学式的计量数。 ③配平其他原子的数目。

华东师大版初中科学九上化学方程式

华东师大版初中科学九上化学方程式
• 解(1)设未知量 设:32克的甲烷完全燃烧可以生成x克的二氧化碳,需 要消耗氧气y克
•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6
64
44
36
• (3) 写出相关物质的质量比
32克
y克
x克
和已知量、未知量
• (4)列出比例式,求解
16 =
64
16 = 44
+ 2H2O = 36 2(1×2+16×1)
• 宏观上:表示甲烷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微观上:表示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的分子个数比为

1: 2:1:2
• 量上:表示每16份质量的甲烷与64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

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和36份质量的水。
32克的甲烷完全燃烧可以生成多少克的二氧化碳 气体?消耗多少克的氧气?

32克
y
32克
x
X=88克

y=128 克

• (5)简明地写出答案
• 答32克的甲烷完全燃烧可以生成88克的二氧化碳,需要消耗氧气128克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
• 1) 设未知数 • 2) 写出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 3) 标出有关物质的质量比、已知量和未知量 • 4) 列比例式,求解 • 5) 简明地写出答案
• A + 3B= 2C +2D
• 14 48
• 28 3y • 14:48=28:3y 得y=32 • 故选B
分组讨论; 你在利用化学方程式解 题过程中.应该注意哪 些方面?重点放在什么 地方?如何做到?
强调: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注意事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与讨论:
1、当白磷在锥形瓶中燃烧时,如果不用橡皮塞塞紧瓶 口,天平是否仍能保持平衡?为什么?
答:天平不能保持平衡。因为白磷在锥形瓶中燃烧时, 如果不用橡皮塞塞紧瓶口,会有一部分物质从锥形瓶口 跑到空气中,造成锥形瓶内质量变小,故天平不能保持 平衡。 2、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是否仍然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如何解释?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2
2

4
4
水的电解实验说明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 类 保持不变 (发生变化或保持不变),各种原 子的数目 保持不变 (发生变化或保持不变) 分子的种类 发生变化 (发生变化或保持不变)
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保持不变,原子的 数目保持不变,原子的质量也保持不变,只是原 子进行了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即分子种类发 生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 然相等.
即元素种类不变
1、据报道,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月球制氧机”, 这种“月球制氧机”可利用聚焦太阳能产生的高 温加热月球土壤,制取氧气。据此推测月球土壤 中一定含有( D ) A、氧化物 B、氧气 C、水 D、氧元素
2、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高效多功能水处理 剂,它与水反应不可能生成( C )
A、氧气(O2)
变).
结论:
在化学反应前后,总质量 保持不变 (发生变化 或保持不变).
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 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不是指反应前的各 物质的质量,因为有可能反应物有剩余;质量守 恒定律仅适用于所有的化学变化,而不适用于物 理如变 果化 用表达式 3A+B=2C+D 表示物质A和B反应 生成C和D,则当9克A和12克B恰好完全反应, 可生成14 克C和7克D;当反应有14克D生成时, 参加反应的B是 24 克
B、氢氧化钾(KOH)
C、碳酸钾(K2CO3) D、氢氧化铁[Fe(OH)3]
某物质在氧气(O2)中完全燃烧,生成物只有水 (H2O)和二氧化碳(CO2),则该物质的组成元 素肯定有 碳 元素和 氢 元素,可能有 氧 元素。 根据反应式2R+7O2=6H2O+4CO2,试确定R的化学式。
质量守恒定律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生成了新的物质,参加反 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跟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比相较,是增加、减少还是相等呢?
观察白磷燃烧前 后的质量变化14. 白磷燃烧前后质 量测定.flv
现象: (五化学 (化学 或物理)变化。 2、天平的平衡 保持不变 (发生变化或保持 不变)。
结论:
在化学反应前后,总质量 保持不变 (发生变化 或保持不变)。
氢氧化钠(NaOH)溶液和硫酸 铜(CuSO4)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 比较
现象:硫酸铜和氢氧化钠的反应现象
1、观察硫酸铜(CuSO4)溶液的颜色蓝色 和氢氧化 钠 (NaOH)溶液的颜色 无色 . 2、瓶内出现了 蓝色絮状沉淀 ,发生了 化学 (化 学或物理)变化 3、天平的平衡 保持不变 (发生变化或保持不
答:仍然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因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 加反应的蜡烛和空气中的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二 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总和。由于生成物二氧化碳和水是气态 的,散发空气中去了 ,所以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
3、你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现象吗? (1)钢铁制品在空气中锈蚀后,固体质量增加; (2)铁丝、镁带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加; (3)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后,质量减少,只剩下少 量的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