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学习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心得体会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心得体会篇一:谈学习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心得体会谈学习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心得体会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一段时间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有一定的了解了,特别最近学习了唯物辩证法,有一些心得体会,故写此文表达一下。

首先,说一下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认识:引用教材概念: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统一,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式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

理解这一概念,可以联系实际,我们从事理工科学习研究的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这方面理论。

例如:高等物理是从高中物理延伸而来,这一理论中的经典力学部分主要解决的是物体在平衡状态下,受哪些力作用,以及这些力是如何作用的问题。

这些物体本身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不受人的主观意识影响,也就是说,不管你抑或别人承认与否,它是存在的。

而我们在力学的角度研究,这是他们相互联系的形式之一,可能有其他方式,如颜色、性质的联系,但这些都不是力学所研究的,我们可以在其他学科加以研究。

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规律。

理解这个概念对我们理工科学生不免有点勉为其难了,虽然主观辩证法运用更多的可能在历史或文学领域,不过我们也不妨一试,人类认识事物是有其规律的,例如最早的时候,我们认识打雷下雨这些自然现象的时候,可能认为是鬼神的杰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认识能力的提高,打雷下雨是有其规律的,如,在此以温带为例,在季风气候区,每年的夏半年的雨水较多,而冬半年的雨水较少。

而打雷大家也许已经很熟悉了,雨天打雷多已经被作为常识而被大家认知。

二、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唯物辩证法是一种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思维方法,运用它能够科学的认识世界,因而它是自然、社会、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读后感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就像是一把超级无敌的智慧宝剑,在我接触它之后,感觉自己看世界的眼睛都像被擦亮了一样。

唯物辩证法强调世界是物质的,这一点初听起来好像是句大白话,可仔细一琢磨,那是相当深刻。

就好比说,那些神神鬼鬼的东西,在唯物辩证法的世界里就没了立足之地。

没有什么是脱离物质而存在的神秘力量,这就像我们不能指着空气说那是一个超级魔法精灵变出来的,一切都有它物质的根源。

比如说我们看到的高楼大厦,那是建筑材料、工人的劳动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构建起来的,不是什么神仙大手一挥就冒出来的。

然后说到辩证法的矛盾观,这可太有趣了。

矛盾不是我们平常吵架那种矛盾,而是事物内部或者事物之间的一种关系。

就像一个硬币有两面,好与坏、长与短、高与低都是相互依存的。

比如说一个人吧,可能他有很聪明的头脑,但同时可能又有点小懒惰,这就是矛盾在人身上的体现。

而且矛盾还能推动事物发展呢。

就像手机这个东西,以前的手机又大又笨,功能还少,这就是当时手机发展中的矛盾。

然后制造商们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不断研发改进,才有了现在小巧又功能强大的智能手机。

这就像是矛盾在背后推动着手机这个事物不断向前发展。

还有联系的观点,这让我觉得世界就像一张超级大的蜘蛛网,每个事物都是网上的一个节点,彼此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比如一只小小的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可能会在美国引起一场龙卷风,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应。

从生态系统来说,一种植物灭绝了,可能会导致依赖它的昆虫没了食物,然后吃这些昆虫的鸟类也跟着遭殃,一环扣一环。

我们人类社会也是这样,一个国家的经济危机可能会影响到全球的贸易和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

在发展的观点里,世界就是一个永远在变化、永远在进步的大舞台。

没有什么东西是一成不变的,今天流行的东西明天可能就过时了。

就像我们以前用的那种老式的胶片相机,当时觉得很先进,现在数码相机和手机拍照已经基本取代了它。

而且发展不是直线式的,而是曲折的。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读后感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就像一把超级智慧的钥匙,打开了我看世界的新大门。

以前看事情那叫一个片面,就像盲人摸象,摸到个大腿就以为大象是根柱子。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就好比我们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你以为你和街边卖早点的大叔没啥关系,其实关系大着呢。

他提供的早点给你能量,让你能精神抖擞地去上班或者上学,你给他钱,这钱又会在社会经济的大循环里转起来,可能变成他孩子的学费,或者用来进更多的原材料。

这一环扣一环的,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把我们都网在里面。

再说说发展这个事儿。

唯物辩证法强调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我就想起我小时候玩的那些玩具,那时候觉得四驱车超级酷炫,现在呢,电子游戏啥的花样百出。

社会也是这样啊,从以前的写信交流,到现在一个视频通话就能见到大洋彼岸的人。

这发展的速度就像火箭一样,而且是朝着一个又一个新的方向。

要是不明白这个发展的道理,就会像那些守着旧规矩不肯变的人一样,被时代的浪潮拍在沙滩上。

矛盾这个概念也特别有趣。

我以前觉得矛盾就是两个人吵架,互不相让。

可唯物辩证法里的矛盾是事物内部或者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就像白天和黑夜,看似对立,白天阳光灿烂,黑夜漆黑一片,但没有黑夜哪来的白天呢?它们是相互依存的。

在我们的生活里,工作中的压力和放松也是矛盾的。

压力太大人会垮掉,没有压力又容易变得懒散,所以得找到那个平衡的点,就像走钢丝一样,在矛盾中找到和谐共处的方式。

唯物辩证法还让我知道看事情得全面。

不能光看表面,得透过现象看本质。

比如说那些网红产品,外表包装得花里胡哨的,看着可吸引人了。

但有些其实就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

我们得像个精明的侦探一样,深入挖掘,看看它的成分、质量、口碑这些本质的东西,不能被表面现象迷惑了双眼。

总之呢,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就像是一个超级实用的生活指南。

它让我不再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乱撞,而是能更加理性、全面、深刻地去理解这个世界,处理生活中的各种事情。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读后感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就像是一把超级神奇的思维钥匙,打开了我看世界的新大门。

以前看事情总是片面得很,就像盲人摸象,摸到腿就说大象像柱子,摸到耳朵就说大象像扇子。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事物是一个整体,有着复杂的多面性。

比如说一个人吧,不能只看到他的某一个行为就给这个人定性。

也许他在工作上很严厉,你可能觉得他不好相处,但他可能在家庭里是个超级温暖的家长,在朋友面前又是个特别仗义的哥们儿。

这就像辩证法里说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每个人都有普遍的人性,又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而且这唯物辩证法还让我明白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就像小时候玩的弹珠,它一开始是崭新的、亮晶晶的,但是在地上滚来滚去,磕磕碰碰,慢慢就会有划痕,颜色也可能会变黯淡。

人也是这样啊,我们不是一成不变的。

今天我可能是个数学小白,但是通过不断学习,明天就可能变成数学小达人。

所以千万不能用老眼光看自己或者看别人。

还有那联系的观点,真是让我惊掉下巴。

我以前觉得自己和世界上很多东西都没啥关系,我就管好自己的小生活就行了。

但是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联系网。

我早上喝的一杯咖啡,这背后就联系着咖啡豆的种植者、运输者、烘焙者、咖啡店老板等等一大串的人和事。

就像有一条无形的线,把看似不相干的东西都串在一起。

这就提醒我,做任何事都不能只看眼前,因为一个小小的举动可能会在这个巨大的联系网里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这唯物辩证法还特别擅长“揭露真相”。

就像侦探破案一样,它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比如说那些广告,看起来特别吸引人,什么用了这个产品就能立马变美变帅变聪明。

唯物辩证法就会让我冷静下来思考,这背后的本质可能就是商家为了赚钱而夸大其词。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就像一个智慧的老友,在我脑袋里不断提醒我要全面、发展、联系地看待世界。

让我不再稀里糊涂地过日子,而是更清醒、更理智地去理解周围的一切,就像给我的大脑装上了一个超级清晰的镜头,看啥都更透彻了呢!。

唯物辩证法的心得体会

唯物辩证法的心得体会

唯物辩证法的心得体会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分析事物及其发展的方法论,对于理解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和理解唯物辩证法,我深刻感受到了它的科学性、实践性和对人类历史进步的指导性。

首先,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通过对事物本质、现象和发展过程的深入研究,揭示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矛盾。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不是偶然的、无序的,而是具有客观规律性的。

它关注事物的内在矛盾,并通过对矛盾的分析和解决,推动事物的进步与发展。

这种科学性使我意识到,认识事物必须立足于实际,深入观察和研究,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趋势。

其次,唯物辩证法的实践性给我带来了深刻的体会。

唯物辩证法强调实践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和动力,只有通过实践验证和不断完善认识,才能逐步接近真理。

实践是个人和社会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我在实践中体悟到,只有通过与事物的直接接触和实际操作,才能获得深入的认识和体验,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

唯物辩证法的实践性启示我,在学习和工作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注重实践环节的设计和实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际行动来推动工作和事业的发展。

最后,唯物辩证法对人类历史进步的指导性给我以极大的启迪。

唯物辩证法认为,社会历史是一种客观存在,它具有内在的发展规律和动力,人类社会的演进是由各种矛盾的不断运动和解决推动的。

这使我认识到,人类社会是不断前进的,实现社会进步的关键在于正确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并将其转化为有利于人民群众的实践。

唯物辩证法教导我,要结合社会实际,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理论和实践上寻求改造社会的正确方向和方法。

总之,学习唯物辩证法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感悟和思考。

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性、实践性和对人类历史进步的指导性深深地影响了我。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深入研究和应用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和方法,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进步作出积极的贡献。

唯物辩证法心得体会

唯物辩证法心得体会

唯物辩证法心得体会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据。

我在学习和实践中,逐渐领悟到唯物辩证法的精髓在于辩证思维的运用和对矛盾的认识。

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

辩证思维是一种超越一切的形式和工具,它能够让我们从多个角度来看待问题,不再被片面的观点所束缚。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面临着复杂而矛盾的情况,这时候如果只是从一个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就难免会陷入思维的狭隘和僵化。

而辩证思维则能够帮助我们从全面、多角度的角度出发,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其次,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矛盾。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而且矛盾的性质又是不同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是事物内部的矛盾和事物之间的矛盾的统一,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因此,正确地认识和处理矛盾十分重要。

当我们面临矛盾时,要善于抓住其矛盾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既要维护矛盾的统一性,又要处理好矛盾之间的关系,以实现矛盾的转化。

再者,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要善于运用辩证发展观。

辩证发展观认为,事物的发展是持续、不断的,是呈螺旋形上升的发展过程。

在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进退两难的问题,此时要以辩证发展观为指导,放眼未来,以整体的眼光来思考问题,避免只看到眼前的困难和问题,而忽视了发展的必然性和潜力。

同时,在进行工作安排时,也要善于将这种辩证发展的思维方法运用到工作上,既要顾及到当前的任务完成情况,又要注重未来的长远发展,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最后,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要注重实践和实事求是。

唯物辩证法强调实践的基础和决定性作用,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实践是检验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我们要立足于实际,不能脱离实践去研究问题,更不能只停留在空洞的理论上。

只有通过实践来验证和检验我们的思想观点,才能够获取真实可靠的知识和真理。

学习唯物论辩证法的心得体会

学习唯物论辩证法的心得体会

学习唯物论辩证法的心得体会学习唯物论辩证法的心得体会1一、新颖的教学模式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这门课程的学习,老师改变了一贯的“老师讲,学生听”的老式教学,采取了一种新的自主教学方式。

自主教学内容分为“课件展示”和“我看外国人看中国”两个部分,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各班分为3—4组进行展示和相互间的比拼。

在“课件展示”和“我看外国人看中国”这两个环节中,学生自己通过前期的团队分工、收集资料、制作课件、查找习题、阅读并翻译外国文章以及现场上台进行讲课的方式,不仅让同学们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离开了老师进行自主的学习,而且还深刻体会到团队合作的力量,在学习中增强了团队成员的感情。

我认为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很值得提倡,只有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才能真正的从实践中学到知识,而不是老师一味的填鸭。

二、成绩测评的特殊性在我所接触到的学科里,基本上所有科目的最终成绩都是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决定的,但是大多数学科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分别占30%和70%,意味着期末笔试成绩的好坏对最终成绩的高低有很大的影响。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这门课程的两项成绩各占50%,这就意味着这门学科将平时的表现与期末的笔试放在同样重要的位子,考试成绩并不能决定同学们的最终成绩。

更加特别的是,这门课程设置了免考这一政策,如果平时的作业完成较好,分数能够达到规定目标,再加之全勤的话就可以获得免考的资格了。

不管是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各占50%的比例分配,还是期末的免考政策,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同学们的负担,降低了大家期末的压力,也让大家更加注重平时的学习和知识的积累,而不仅仅着眼于期末两三天的临时抱佛脚。

三、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相信很多同学和我一样,还不能很好的适应这种新型的自主学习方式。

由于在高中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只是被动的去接受老师所传递给我们的知识,在思维和意识上养成了对老师或者他人的依赖,所以在这种完全依靠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课程要求中,我们难免会显得手足无措。

学生学习唯物辩证法的心得体会1300字

学生学习唯物辩证法的心得体会1300字

学生学习唯物辩证法的心得体会1300字简略写出自己浏览过的书籍或文章的内容,然后写出自己的意见或感想。

明确的说,就是运用自己的话语,把读过的东西,浓缩成简略的文字,然后加以评论,重点的是(侧重)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意见。

下面是作者带来的有关学习唯物辩证法的心得体会,期望大家爱好学习唯物辩证法的心得体会1唯物辩证法总说唯物辩证法即“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样规律为研究对象。

是辩证法思想发展的高级形状。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不断运动变化的统一整体;辩证规律是物质世界自己运动的规律;主观辩证法或辩证的思维是客观辩证法在人类思维中的反应。

是最全面、最丰富、最深入的发展学说。

它包括三个基本规律(对峙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必定与偶然、可能与现实、情势与内容等一系列基本范畴,而对峙统一规律为核心。

它是宇宙观,又是认识论和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和辩证唯物论的区分1 内涵不同辩证唯物论是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学说、关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学说,它采取辩证法的观点研究世界的本质,所要说明的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类思维领域发展最一样规律的科学,它在坚持唯物论观点的基础上,研究世界的运行状态、形状和发展规律,进一步回答客观世界究竟“怎么样”的问题。

2 二者所对应的哲学范畴不同唯物论是与唯心论相对峙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者对峙的根源在于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凡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成心识,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的观点都是唯物论的观点;反之,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先成心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意识第一性的观点则属于唯心论。

辩证法是与形而上学相对峙的世界观,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峙的焦点在于对“世界究竟处于怎样一种状态”所做出的不同回答。

其中,承认矛盾,坚持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的回答属于辩证法;否认矛盾的存在,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的回答则属于形而上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学习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心得体会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一段时间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有一定的了解了,特别最近学习了唯物辩证法,有一些心得体会,故写此文表达一下。

首先,说一下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认识:
引用教材概念: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统一,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式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

理解这一概念,可以联系实际,我们从事理工科学习研究的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这方面理论。

例如:高等物理是从高中物理延伸而来,这一理论中的经典力学部分主要解决的是物体在平衡状态下,受哪些力作用,以及这些力是如何作用的问题。

这些物体本身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不受人的主观意识影响,也就是说,不管你抑或别人承认与否,它是存在的。

而我们在力学的角度研究,这是他们相互联系的形式之一,可能有其他方式,如颜色、性质的联系,但这些都不是力学所研究的,我们可以在其他学科加以研究。

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规律。

理解这个概念对我们理工科学生不免有点勉为其难了,虽然主观辩证法运用更多的可能在历史或文学领域,不过我们也不妨一试,人类认识事物是有其规律的,例如最早的时候,我们认识打雷下雨这些自然现象的时候,可能认为是鬼神的杰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认识能力的提高,打雷下雨是有其规律的,如,在此以温带为例,在季风气候区,每年的夏半年的雨水较多,而冬半年的雨水较少。

而打雷大家也许已经很熟悉了,雨天打雷多已经被作为常识而被大家认知。

二、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唯物辩证法是一种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思维方法,运用它能够科学的认识世界,因而它是自然、社会、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只说概念未免太高、太大、太远,我们不妨把这些方法展开,选取思考较多的部分,加以实际的事例,以便更好的理解。

联系的观点,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这种联系体现在:联系的客观性,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在《水浒传》中,宋江包庇劫取生辰纲的晁盖一干人等,后来被揭发,宋江逃窜,官府拿不到人,因而去找其父,其父出示一张断绝父子关系的文书,以示与宋江无关系。

这张文书虽然在契约(暂且如此定义)上断绝了与宋江的关系,却改变不了他是宋江生父的事实。

从宋江与其父在自然伦理的联系来说,联系客观存在,无论承认与否。

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普遍性有几层含义,一是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好比一个公司内部的各个部门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相互协作,完成公司分配的任务;二是任何事物都同其他的事物处在相互联系之中,如果把我们人看做一个事物的话,人有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需要,需要同社会中的其他人和事物相互联系来满足;三是整个世界处在相互联系之中,当今时代,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驱动下,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互联系日益紧密,这个概念已被世人广为认同。

联系的多样性,事物之间的联系多种多样,可以是本质的,也可是现象之间的,总之不一而同。

发展的观点,事物总是处在发展变化之中,好比人的生老病死、气候的四季变化、天气的阴晴冷暖。

全面的观点,即矛盾的对立统一,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这一概念较难理解,举个不好的例子,在一些经典动画片中,会有此类剧情,当主人公为一个问题矛盾时,会跳出一个天使和一个恶魔,可以把他们当做矛盾的双方或者矛盾的两个方面吧。

三、唯物辩证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在这个问题上,可以分宏微观来看:
在微观上,他们有相通之处,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等这些思维方法在两者中各有体现,这对于我们进行科学研究有很有用的指导意义。

在宏观上,这个问题可能有较大的争议,有观点认为:唯物辩证法是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思维方法,而现代科学更多的是运用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思维方法,如果运用唯物辩证法,考虑的因素过多,不利与认识问题。

对此观点,不能妄下结论,暂作参考,只要有利于科学研究,都可以加以利用。

由于精力有限,对于唯物辩证法的学习只能达到此程度,感觉对于本学科的学习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如有时间精力,会加以深入研究,以便更好地为学习研究提供更好的思维方法的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