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廊火灾特点及感温电缆火灾探测技术分析

合集下载

《2024年城市综合管廊电缆舱室火灾特性及通风排烟研究》范文

《2024年城市综合管廊电缆舱室火灾特性及通风排烟研究》范文

《城市综合管廊电缆舱室火灾特性及通风排烟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综合管廊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运行对于城市发展至关重要。

电缆舱室作为管廊内部的关键部分,其火灾特性的研究及通风排烟系统的设计,直接关系到管廊的安全运行及灾害防控。

本文将就城市综合管廊电缆舱室的火灾特性及通风排烟技术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二、城市综合管廊电缆舱室火灾特性1. 火灾发生的原因电缆舱室火灾主要由电气故障、外部火源、过载、短路等引起。

其中,电气故障是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电缆长期运行,绝缘层老化、接触不良等问题易引发火灾。

2. 火灾蔓延的特点电缆舱室内部电缆密集,火灾发生后,火势蔓延迅速,烟雾大,能见度低,给救援带来困难。

同时,由于电缆舱室通常位于地下或半地下,火灾产生的有毒烟气不易散去,易造成人员伤亡。

3. 火灾对环境的影响电缆舱室火灾不仅对管廊内部设备造成损害,还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高温和有毒烟气会破坏管廊结构,影响周边建筑的安全。

此外,火灾还可能造成供电中断,影响城市正常运行。

三、通风排烟技术的研究针对电缆舱室火灾特性,有效的通风排烟系统对于减少火灾损失、保障人员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为几种主要的通风排烟技术:1. 自然排烟技术自然排烟技术利用热压和风压的原理,通过设置排烟口和进风口,使烟气自然排出。

该技术成本低、维护方便,但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2. 机械排烟技术机械排烟技术通过设置排烟风机和排烟管道,强制将烟气排出。

该技术排烟效果好,可控制性强,适用于各种环境。

3. 组合式通风排烟技术组合式通风排烟技术结合了自然排烟和机械排烟的优点,既可以利用自然力量排烟,又可以通过机械装置进行强制排烟。

该技术具有灵活性强、适应性好等特点。

四、通风排烟系统的设计及优化建议针对电缆舱室的特点,设计合理的通风排烟系统至关重要。

以下为几点建议:1. 合理设置进风口和排烟口的位置和数量,确保烟气能够迅速排出。

《城市综合管廊电缆舱室火灾特性及通风排烟研究》

《城市综合管廊电缆舱室火灾特性及通风排烟研究》

《城市综合管廊电缆舱室火灾特性及通风排烟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综合管廊(UTCC)已成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电缆舱室作为管廊的核心部分,其安全运行对于保障城市供电系统稳定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电缆舱室火灾事故频发,给城市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因此,对城市综合管廊电缆舱室火灾特性的研究以及通风排烟措施的探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分析电缆舱室火灾特性,并探讨有效的通风排烟策略,为城市综合管廊的安全运行提供理论支持。

二、城市综合管廊电缆舱室火灾特性1. 火灾发生原因及特点电缆舱室火灾的成因多种多样,包括电气故障、外部火源、过载等。

由于电缆舱室内通常存在着大量的电缆和电气设备,其火灾具有突发性强、火势蔓延快、烟雾大等特点。

此外,电缆舱室内部空间狭小,氧气供应有限,容易形成低氧、高烟环境,对人员的逃生和救援带来困难。

2. 火势蔓延规律电缆舱室内的火灾往往由一个点火源开始,迅速向周围蔓延。

由于电缆之间的紧密排列,火势极易通过电缆传导蔓延至其他区域。

此外,高温烟气在舱室内上升,可能引发舱室顶部的结构性破坏,进一步加剧火势的蔓延。

三、通风排烟策略研究1. 通风系统设计针对电缆舱室的特殊环境,应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

首先,要保证通风系统的可靠性,确保在火灾情况下仍能正常运行。

其次,要合理布置送风口和排风口,以实现均匀的空气流通和烟雾排放。

此外,还应考虑设置过滤装置,以减少外界污染物对舱室内环境的影响。

2. 排烟系统设计排烟系统是电缆舱室通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采用高效的排烟设备,如排烟风机、排烟管道等,以迅速将舱室内的烟气排出。

同时,要合理设置排烟口的位置和数量,确保烟气能够迅速、有效地排出。

此外,还应考虑设置烟雾探测器,及时发现火灾并启动排烟系统。

3. 通风排烟系统运行策略在火灾发生时,应立即启动通风排烟系统。

首先,通过送风口向舱室内输送新鲜空气,降低烟气浓度。

然后,通过排烟口将烟气迅速排出。

《2024年城市综合管廊电缆舱室火灾特性及通风排烟研究》范文

《2024年城市综合管廊电缆舱室火灾特性及通风排烟研究》范文

《城市综合管廊电缆舱室火灾特性及通风排烟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综合管廊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运行对于城市发展至关重要。

电缆舱室作为管廊内部的关键部分,其火灾特性的研究及通风排烟系统的设计,直接关系到管廊的安全运行和人员的生命安全。

本文旨在探讨城市综合管廊电缆舱室火灾特性及通风排烟系统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

二、城市综合管廊电缆舱室火灾特性1. 火灾起因及发展过程城市综合管廊电缆舱室火灾多由电缆短路、过载、接触不良等原因引起。

火灾初期,由于电缆舱室内部空间封闭,火势发展较慢,但产生的热量和有毒烟气会迅速积累。

随着火势的进一步发展,热量和烟气将逐渐扩散至整个舱室,对人员和设备造成严重威胁。

2. 火灾特性分析(1)热释放速率高:电缆舱室火灾具有较高的热释放速率,短时间内可产生大量热量。

(2)烟气毒性大:电缆舱室火灾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大量有毒成分,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对人员造成严重危害。

(3)火势蔓延迅速:由于管廊内部空间封闭,火势易在电缆舱室之间迅速蔓延。

三、通风排烟系统设计原则及要求针对城市综合管廊电缆舱室火灾特性,通风排烟系统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和要求:1. 安全性:确保系统在火灾情况下能迅速、有效地排出烟气和有毒气体,为人员疏散和灭火救援创造条件。

2. 可靠性:系统应具备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正常工作。

3. 智能性: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实现系统的自动监测、报警和联动功能。

4. 经济性:在满足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系统成本,提高系统的性价比。

四、通风排烟系统设计及实施1. 系统设计(1)排烟系统设计:根据电缆舱室的布局和火势蔓延特点,合理设置排烟口和排烟风机,确保烟气能迅速排出舱室。

同时,排烟系统应与消防系统联动,实现自动排烟。

(2)通风系统设计:为防止火灾时烟气倒灌,通风系统应采用正压送风方式,保持电缆舱室的空气流通。

同时,通风系统应具备智能调节功能,根据舱室内外空气质量自动调节风量。

关于综合管廊的消防灭火系统比较与分析

关于综合管廊的消防灭火系统比较与分析

关于综合管廊的消防灭火系统比较与分析当前我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我国城市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大大加快了我国综合管廊的建设进程,为城市电力、通讯、给排水等方面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综合管廊是城市中的重点设施,其内部的电力系统、给排水系统、燃气系统等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安全性与稳定性非常重要。

因此,文章对我国综合管廊的消防灭火系统进行了研究,简单分析了综合管廊火灾原因、火灾机理及火灾带来的损失,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并且根据这些因素,結合我国综合管廊的现状,设计出更加合理、科学、安全的消防灭火系统,以便为我国城市安全建设提供保障,营造和谐社会。

标签:综合管廊;消防灭火;火灾;措施1 综合管廊火灾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无论是在军事上,还是经济上,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因此,城市综合管廊设施建设也相对完善,具备诸多功能,为城市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城市综合管廊是集多种设施、系统于一体的城市地下隧道,其内部的任何设施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

而且内部拥有电力、燃气、通讯等易燃易爆物质,一旦发生火灾,将会对整个城市造成巨大的损失。

为了保证综合管廊内部系统能够正常地运行,防止出现火灾问题,就必须清晰地了解综合管廊出现火灾的各种因素。

1.1 引起火灾的因素要想设计出合理、科学、有效的综合管廊消防灭火系统,就必须了解火灾隐患及引起火灾的原因:(1)接触不良引起的火灾。

综合管廊中存在电力系统,电力系统中的电缆之间会进行连接。

如果两根电缆之间连接出现松动的现象,就会导致局部电路接触不良,导致电路电阻增大,连接处就会越来越热,当热量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爆炸和燃烧,从而发生火灾。

(2)电力系统中出现相间短路会引起火灾。

电力系统中的电缆是由不同的芯线组成的,不同相位的芯线存在着电位差。

如果电缆中芯线的绝缘体出现损坏、破裂,就会产生放电,从而使破裂处温度升高,出现火灾。

地下综合管廊火灾蔓延及探测实验研究

地下综合管廊火灾蔓延及探测实验研究
修改时间:2019 年 08 月 30 日 10:55:47
电脑
XF-E
排图文
gcn
校对
消防设备研究
地下综合管廊火灾蔓延及探测实验研究
李陈莹 1 ,陈
杰 1 ,李鸿泽 2 ,胡丽斌 1 ,曹京荥 1
(1.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1103;2.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一旦起火,

内分别对称设置 5 层电缆支架,
如图 1 所示。管廊内共设
但会烧毁大量电缆造成大面积停电事故 ,
还给社会生活带
置图像型火灾探测器、点式感烟火灾探测器、分布式光纤
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感温火灾探测器和感温电缆火灾探测器。
目前,
国内外有关电缆燃烧实火蔓延和探测方面的研
在管廊狭长区域布置 1 个图像型火灾探测器,
department of the battery swapping station.
Key words: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swapping station; security ar⁃
chitecture design; traction battery; fire risk;
要 :通过搭建 1∶1 模拟管廊实验平台,
开展了电缆隧道火灾过程进行了模
舱的火灾蔓延动力学模拟实验和探测方法验证实验。对比分析了
拟,
认为电缆火灾具有发展迅速、严重损伤隧道结构、烟气
感温电缆火灾探测器、
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
分布式光纤感温火灾
量大、有害气体浓度高、扑救困难等特点 ;
台,
开展了管廊电力舱的火灾蔓延动力学模拟实验和探测

综合管廊火灾预警技术

综合管廊火灾预警技术
改进方向
根据问题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和优化方案,包括改进传 感器性能、优化算法模型、提高系统稳定性等。
06
结论与展望
Chapter
研究成果总结
火灾预警技术体系
构建了综合管廊火灾预警技术体系,包括传感器网络、数据处理 与分析、预警模型等关键组成部分。
实验验证与性能评估
通过实验验证了火灾预警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评估了不同预警 算法和模型的性能差异。
工程。
地下空间利用
综合管廊有效利用地下空间,避免 道路反复开挖,提升城市形象。
智能化管理
综合管廊采用智能化管理系统,实 现对管线安全、环境等实时监控。
火灾预警技术重要性
01
02
03
预防火灾事故
火灾预警技术能够及时发 现火源,采取有效措施, 避免火灾事故发生。
减少损失
火灾预警技术能够减少火 灾对综合管廊及周边设施 的损害,降低经济损失。
传感器类型及原理
1 2
温度传感器
监测综合管廊内温度变化,当温度超过阈值时触 发报警。常用原理包括热敏电阻、热电偶等。
烟雾传感器
检测空气中烟雾颗粒浓度,当浓度超过阈值时触 发报警。常用原理包括光电式、离子式等。
3
气体传感器
监测综合管廊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如CO、 CH4等。当浓度超标时触发报警,保障人员安全 。
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
无线传感网络
0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将传感器网络连接成网络,实现数据的实时
采集和传输。
有线传输技术
02
通过电缆等有线媒介将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具有
传输稳定、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技术解读丨电缆隧道及综合管廊火灾特点及探测技术浅析

技术解读丨电缆隧道及综合管廊火灾特点及探测技术浅析

技术解读丨电缆隧道及综合管廊火灾特点及探测技术浅析电缆隧道及综合管廊火灾特点及探测技术浅析目前,电缆隧道是电力传输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由于电缆隧道环境恶劣,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很难控制,损失严重,因而电力传输安全问题已经引起高度重视。

据有关资料统计,近20年来我国火电厂发生电缆火灾140多次,有24个电厂发生过两次及以上电缆火灾,70%以上的电缆火灾损失严重。

电缆火灾严重威胁经济发展,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对隧道结构的安全也有巨大的破坏力。

那么,电缆火灾的发生原因主要有哪些呢?根据火源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隧道电缆接地或相间短路引起的火灾;电缆隧道附属设施(如照明系统、通风设施电源等)电气故障引起的火灾;隧道电缆接头故障引起的火灾;电缆制造缺陷及设计施工违规引发的火灾或因各种保护装置调节不当失灵引发的火灾;隧道施工等采用明火引起的火灾。

同时,电缆隧道及综合管廊电力舱火灾具有以下特点:(1)起火迅速,火势猛烈,不易控制。

电缆隧道及综合管廊电力舱中电缆密集且数量巨大,一旦某根电缆起火,会很快波及相邻电缆,造成电缆的成束延燃,并引起短路造成火灾快速蔓延,火势猛烈,难以控制。

(2)高温有毒烟雾积聚,严重威胁人员生命安全。

由于隧道或管廊是地下建筑物,隧道内横截面窄而狭长,电缆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热浓烟(主要是氯化氢气体),并使隧道中温度普遍升高,强烈的剧毒烟雾、燃烧气化的金属粉尘会给火灾救援人员造成严重的伤害。

(3)抢险救援十分困难,损失严重。

隧道或管廊空间狭小,能见度差,火灾时烟雾弥漫,很难发现着火点,扑救困难,火灾危害性和破坏性大;且火灾后恢复运行时间长,难度大,造成企业大面积停产,损失惨重。

感温电缆在电缆隧道火灾探测中有何优势?隧道或管廊一般情况下是空间较小的狭长结构,两侧分布电缆桥架,情况较为复杂。

电缆过热火灾是阴燃或者火焰被电缆桥架遮挡,且电缆隧道内烟尘大,温度高,湿度大,通常不使用感烟类或感光类探测报警系统进行电缆隧道火灾探测。

电缆廊道火灾特点及扑救对策分析

电缆廊道火灾特点及扑救对策分析

电缆廊道火灾特点及扑救对策分析摘要:电缆廊道作为重要的电力、通信和数据传输基础设施,承载着大量的电缆和线路。

然而,由于电缆廊道内部密集布置着电缆,一旦发生火灾,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包括财产损失、人员伤亡以及对社会运行造成的影响。

因此,对电缆廊道火灾的特点及扑救对策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实践和理论意义。

本文分析了电缆廊道火灾的特点,提出了电缆廊道火灾的扑救对策,以期为电缆廊道火灾防控的决策制定和相关技术的改进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电缆廊道;火灾特点;扑救对策0引言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和工程实践对电缆廊道火灾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索,已有的研究成果包括电缆廊道火灾的起因和发展过程、火灾特点分析、火灾预防措施、火灾探测技术和扑救手段等方面。

然而,由于电缆廊道内电缆的特殊性质和大量的电能传输,电缆廊道火灾的发生频率较高且具有较大的破坏力。

因此,本文通过对电缆廊道火灾特点的深入分析,可以帮助工程师和设计者更好地了解电缆廊道火灾的危害程度和发展趋势,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1电缆廊道火灾特点分析1.1火灾发生频率高由于电缆廊道内存在大量的电缆和电气设备,以及复杂的电力传输和通信系统,火灾的发生概率相对较高。

电缆廊道内的电缆线路和电气设备长时间运行,容易产生电气故障,例如短路、过载等问题,这些故障可能导致电缆过热或电气设备起火,从而引发火灾。

电缆廊道通常位于建筑物或地下,检修和维护电缆需要一定的操作空间和条件,一些电缆可能长时间未经检修或维护,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增加了火灾的发生风险。

此外,电缆廊道内的环境条件复杂多变,通常与其他管道和设备相交,可能存在引起火灾的外部因素,如氧气供应不足、可燃物质泄漏等,这些外部因素与电缆廊道内的电缆和设备相互作用,使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增加。

1.2火势蔓延快电缆廊道内通常存在大量的电缆,携带着高能电力和信号传输,一旦火源点燃了电缆,电缆内的绝缘材料和导体将会迅速燃烧,释放出大量的热能和有害烟气,这些热能和烟气将迅速扩散并引燃周围的可燃材料,如电缆护套、绝缘材料以及周边结构材料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管廊火灾特点及感温电缆火灾探测技术分析
城市综合管廊又称共同沟,它是在城市地下建造的市政公用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供水等市政公用管线,根据规划的要求集中敷设在一个构筑物内,实施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

地下综合管廊对满足民生基本需求和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5年已经公布了关于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到2020年,我国计划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地下综合管廊并投入运营。

为了稳步推进综合管廊的建设应用,确保管廊消防安全、及时发现火灾隐患至关重要。

一、电缆隧道及综合管廊电力舱火灾具有以下特点:
(1)起火迅速,火势猛烈,不易控制。

电缆隧道及综合管廊电力舱中电缆密集且数量巨大,一旦某根电缆起火,会很快波及相邻电缆,造成电缆的成束延燃,并引起短路造成火灾快速蔓延,火势猛烈,难以控制。

(2)高温有毒烟雾积聚,严重威胁人员生命安全。

由于隧道或管廊是地下建筑物,隧道内横截面窄而狭长,电缆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热浓烟(主要是氯化氢气体),并使隧道中温度普遍升高,强烈的剧毒烟雾、燃烧气化的金属粉尘会给火灾救援人员造成严重的伤害。

(3)抢险救援十分困难,损失严重。

隧道或管廊空间狭小,能见度差,火灾时烟雾弥漫,很难发现着火点,扑救困难,火灾危害性和破坏性大;且火灾后恢复运行时间长,难度大,造成企业大面积停产,损失惨重。

二、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在综合管廊火灾探测中的应用
综合管廊内部环境条件恶劣,存在大量的电磁干扰、工业尘埃,且湿度较高,一般的火灾探测器在安装、维护、环境适应方面存在极大劣势。

GB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中规定:无外部火源进入的电缆隧道应在电缆层上表面设置。

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可能有外部火源进入的电缆隧道,在电缆层上表面和隧道顶部均应设置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

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应采用接触式敷设方式对隧道内的所有动力电缆进行探测;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应采用“S”形布置在每层电缆的上表面,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应采用一根感温光缆保护一根动力电缆的方式,并沿动力电缆敷设。

相对其他火灾探测器而言,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更能适合综合管廊内部的复杂环境,以感温电缆JTW-LD-SF500/85A为例,具有如下优势:
1. 感温线缆结构稳定,抗干扰性及抗拉、抗挤压性能强。

2. 采集模拟量信号综合判断。

3. 满足GB16280-2014 中
4.18 条小尺寸高温响应性能试验要求和GB50116-2013 中12.3.3 条响应火焰规模不大于100mm 的要求。

4. 在安全温度范围内探测器报警后不损坏感温线缆,感温线缆可重复使用。

5. 具有开路、短路两种故障报警。

6. 微电脑处理器和终端盒外壳采用阻燃材料,抗腐蚀、抗老化。

7. 带手动火警和故障模拟功能。

8. 探测器抗干扰能力强,采用隔离检测以及软件抗干扰技术,可应用于强电磁场干扰的场所。

9. 探测器安装方便、维护简单,工程造价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