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部件验收规范 载物台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竞赛实验课件: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规范

高中生物竞赛实验课件: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规范

细胞分裂和细胞周期
(三)纺锤体的形成 构成纺锤体的纤维是由成束的微管和与微 管相结合的蛋白质组成的。 极纤维和动粒纤维
细胞分裂和细胞周期
纺锤体
细胞分裂和细胞周期
(四)染色体的行为 前期:两染色单体并列排列。 前中期:动粒(在着丝粒外面)出现,纺 锤体形成。 中期:染色体位于赤道板上。 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向两极移动。 秋水仙素:破坏微管的组成,因而阻止染 色体移向两极,结果形成多倍体细胞。
三、染色体观察
观察 制片用显微镜仔细观察,染色体染成紫红 色,细胞质淡红色或无色。蚕豆染色体数 目2n=12,洋葱为2n=16。寻找染色体数目 准确 ,而且染色体分散良好,缢痕清晰的 细胞。 染色体形态
蚕豆染色体组型
(附)细胞分裂和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细胞从一次分裂开始到第二次 分裂开始所经历的全过程。 细胞周期分成四个阶段:间隙期1、合成期、 间隙期2和有丝分裂期。
物镜
安装在镜筒下端,是显微镜的心脏。 其作用是利用入射光线使被检物体形 成放大的实像,而且它还决定显微镜 分辨率的高低。物镜上往往刻有一系 列的参数,如镜口率(NA,其值越大, 分辨率越高)、放大倍数等。
目镜
位于镜筒上端,其作用是将已经被物 镜所放大的物像再次加以放大,使之 便于观察。目镜筒外侧刻有放大倍数。
镜筒 标准长度为160mm,其上接目镜,下接物 镜。 物镜转换器 固定在镜筒下端。其有数个物镜孔,用以安 装物镜。 调焦螺旋 调节物镜与被检物体之间的距离,以获得清 晰的物象。分为粗调焦螺旋和细调焦螺旋。 前者用于在低倍镜下找到被检物体的放大像, 或者观察;后者用于在高倍镜下观察时的精 密调焦。
物镜转换器
(三)晶体和气孔器观察
撕取紫鸭跖草叶下表皮,用刀片取一 小块,然后置载玻片上,滴上一滴甘 油后,用盖玻片封片,在显微镜下观 察。 注意晶体所在的细胞及晶体的类型, 还有气孔器的形态结构以及保卫细胞 与其他表皮细胞在形态结构上的差别。

测量显微镜验收总结

测量显微镜验收总结

测量显微镜验收总结测量显微镜的验收主要分为机械部分安装调试和软件的操作培训两大部分来进行的。

以下是我对两天来在测量显微镜验收过程中的学习总结。

一、测量显微镜安装过程;(1)准备在安装过程中使用的内六角扳手(一套),在整个安装或拆卸过程中几乎都是使用内六角扳手来实现的。

(2)打开包装,将测量显微镜的载物台搬上方钢工作台。

(搬动时使用自带的把手)(3)将载物台上的固定直角片(在运输过程中起保护作用)用内六角扳手卸下。

(4)将旋转台安装在载物台上,通过四个螺栓固定,在旋转台的边缘安装一个旋钮(控制旋转台转动或停止)。

(5)将输出X、Y轴的数据线对准相应的插口连接。

(数据线上有两个防静电的环旋紧)(6)将Z轴操作盒的数据线与Z轴上的插孔连接起来。

(7)通过数据线将电源箱与测量显微镜连接,电源箱再与插座连接。

(8)安装反射光照明器,对准卡槽安装。

(9)安装目镜,与反射光照明器的上方连在一起。

(10)安装物镜,将目镜旋转盘安装在反射光照明器的下方。

(11)安装光源盒,有白光、绿光两种光路。

(12)固定视频接口,在视频接口上安装JVC摄像头。

(13)设置出厂偏差值。

二、测量显微镜机械部分的操作(1)载物台X/Y轴的移动:可以通过旋转手轮在X/Y轴方向移动;也可以打开X/Y的卡扣,两手捏住两个小把手移动(移动范围大)。

(2)光源箱的使用:光源箱上有两个旋钮可以调节光的强度,W/G分别代表白/绿光,白光的光路是从上到下、绿光是从下到上。

(3)开机设置:分别有1-6、9、0几个设置项,根据需要将设置值设为0或1。

(4)Z轴操作盒的使用:可以通过按UP/DOWN按钮实现Z轴的上/下移动;可以通过DATE按钮采集测量点的坐标;按AF stop按钮+灯光按钮可以定Z轴的下限值;可以实现Z轴的微调,四个灯从左到右分别代表没转一圈Z轴的行程为800um、400um、200um、50um 四钟。

(5)使用目镜观察和通过摄像到电脑上观察只能二选一,通过推拉杆控制推进就只能用目镜观察,杆子拉出来就只能通过视频图像采集来观察。

显微镜操作规程

显微镜操作规程

显微镜操作规程一、引言显微镜是一种用于观察微观物体的仪器,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

为了确保显微镜的正常运行和观察结果的准确性,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设备准备1. 确保显微镜放置在平稳的台面上,并与电源连接。

2. 清洁显微镜镜头和物镜,使用干净的镜头纸轻轻擦拭,避免使用手指直接触摸。

3. 准备标本或者样品,并放置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

三、显微镜操作步骤1. 打开显微镜电源,调节照明系统至适当亮度。

2. 调节物镜旋钮,选择合适的放大倍数。

3. 调节目镜,使得视野清晰。

4. 使用聚焦轮,将物镜缓慢下降至与标本或者样品接触,然后通过聚焦轮逐渐提高焦点,直到物镜与标本或者样品之间有适当的距离。

5. 通过挪移载物台和调节聚焦轮,使得所观察的区域位于视野中心。

6. 使用光圈调节器,调节光圈大小以改变视野的璀璨程度。

7. 若需要观察不同深度的样品区域,可以使用调节聚焦轮或者载物台的升降装置。

四、注意事项1. 使用显微镜时,应保持手部和工作区域的清洁,避免灰尘和污染物进入显微镜系统。

2. 在调节物镜和目镜时,应轻轻转动,避免用力过大导致损坏。

3. 避免长期连续使用显微镜,以免过热损坏设备。

4. 使用完毕后,应关闭显微镜电源,并将显微镜清洁干净,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五、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1. 显微镜无法开机:检查电源连接是否正常,确保电源插头插紧。

2. 视野含糊:使用镜头纸轻轻擦拭镜头和物镜,调节聚焦轮使得视野清晰。

3. 光线不足:调节照明系统的亮度,或者更换照明灯泡。

4. 显微镜系统过热:住手使用一段时间,让设备冷却后再继续使用。

六、安全注意事项1. 使用显微镜时,避免将镜头直接对准强光源,以免损坏视网膜。

2. 不要将显微镜暴露在潮湿或者高温环境中,以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3. 使用显微镜时应保持坐姿端正,避免长期弯腰或者低头,以免造成身体不适。

七、维护保养1. 定期清洁显微镜的镜头和物镜,使用干净的镜头纸轻轻擦拭。

金相显微镜操作指导书

金相显微镜操作指导书

金相显微镜操作指导书(ISO9001-2015)一、试验前准备:1、检查电源,是否与设备额定的电压和频率一致,并接好接地电线。

打开右侧的电源开关。

2、在装上或卸下物镜时,必须把载物台升起,防止碰触透镜。

3、试样放上载物台时,使被观察表面置于载物台当中,小试样用压片簧压紧。

4、当使用低倍物镜观察时,旋转粗动调焦手轮,当使用高倍物镜观察时,旋转微动调焦手轮,使在目镜观察到试样的物象达到清晰为止。

5、使用100×(油浸)物镜时,需在试样物镜上滴香柏油。

6、调节双目头的间距至双眼能观察到左右两视场合成一个视场。

7、擦试镜头可用沾酒精/乙醚混合液或二甲苯的镜头纸或脱脂棉花。

每次使用100×物镜后均需把镜头上的油擦干净。

8、擦试涂漆表面,可用纱布除去灰尘,若有油渍污垢,用纱布沾少许汽油去除,不能用有机溶剂(例如:酒精、乙醚和其它稀释剂)擦试涂漆表面和塑料部位。

9、显微镜是精密光学仪器,各零部件切勿随便拆卸,以免损害其操作效果和精度.10、仪器不使用时,应用罩罩好二、显微镜部分1、去掉防尘罩,打开电源。

2、将试样置于载物台垫片,调整粗/微调旋钮进行调焦,直到观察到的图像清晰为止。

3、调整载物台位置,找到关心的视场,进行金相分析。

三、计算机及图像分析系统将金相显微镜上的观察/照相切换旋钮调至PHOT位置,金相显微镜里观察到的信息便转换到视频接口和摄像头,打开计算机,启动图象分析软件,即可观察到来自金相显微镜的实时的图像,找到关心的视场后将其采集、处理。

四、日常维护、保养及注意事项为保证系统的使用寿命及可靠性,注意以下事项:1、试验室应具备三防条件:防震(远离震源)、防潮(使用空调、干燥器)、防尘(地面铺上地板);电源:220V±10%,50HZ;温度:0°C—40°C。

2、调焦时注意不要使物镜碰到试样,以免划伤物镜。

3、当载物台垫片圆孔中心的位置远离物镜中心位置时不要切换物镜,以免划伤物镜。

DYS-325 生物显微镜 期间核查规程

DYS-325 生物显微镜 期间核查规程

生物显微镜期间核查规程
一、核查目的
保证生物显微镜的正常运作,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实验室内部IE089-12生物显微镜的核查。

三、核查方法
3.1 参照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3.1.1外观要求:目镜、物镜、聚光镜等部件完好无损。

显微镜上所有刻度和刻
字均须明显、清晰。

3.1.2光路核查:将样品放置于载物台上,打开光源并对准中心,然后照明光进
入光路,调整孔径和视场光阑到合适程度,用粗细调节钮对样品聚焦能观
察到清晰且光线均匀的物象为止。

3.1.3载物台中心:把样品放置于载物台上,在目镜筒中看到物象,然后调节X
轴及Y轴移动手轮,载物台前后左右各个方向移动应顺畅无阻。

3.1.4显微镜功能:逐一对明视场、暗视场进行观察,均能达到其应有的效果。

四、评定依据
产品《使用说明书》
五、核查周期
期间核查周期为12个月,时间安排在设备两次校准周期中间进行。

六、期间核查结果处理
对以上核查结果,应填写仪器设备期间核查记录,统一归档。

在期间核查过程中若发现仪器工作不正常或评定指标未能达到规定要求,应及时通知设备管理员,由设备管理员组织有关人员确定,并组织维修或送检,维修后的仪器经检查或校准达到技术性能要求后方能投入使用。

编制人:审批人:日期:
第1页/ 共1 页。

[新版]显微镜部件验收标准物镜

[新版]显微镜部件验收标准物镜

显微镜部件验收规范物镜1.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共轭距离为185mm、195mm和无限远的明场观察的生物显微镜物镜,不适合于偏光显微镜物镜和体视显微镜物镜。

2.基本参数2.1 放大率应符合应符合下数系:……3.2、4、5、6.3、8、10、12.5、16、20、25、32、40、50、63、80、100……2.2 共轭距离规定为185mm、195mm和无限远,物镜的像距为无穷远的光学系统,其镜筒透镜的焦距应在160、200、250中选用。

2.3 共轭距离为185mm、195mm的物镜,其机械筒长规定为160mm。

2.4 物镜齐焦距离不包含盖玻片时为35mm、45mm,包含盖玻片时为35.06mm、45.06mm。

2.5 物镜的数值孔径不应小于表1的规定。

2.6 物镜螺纹为WJ4/5”×1/36”。

2.7 外表应美观,具体要求如下:a.仪器的外表面不应有毛刺、划痕、锐边应倒棱,接合处应齐整,螺钉起子槽不应有拧伤现象。

b.涂、镀层应牢固,不应有褪色、剥落和锈斑。

相同的涂、镀层颜色应均匀一致。

c.光学系统成像应清晰,无妨碍的杂光。

光学零件不应有明显的麻点、划痕、气泡、灰尘和沉积物。

d.光路转换装置应灵活可靠,重复性良好。

e.仪器的固定连接机构应紧固可靠。

f.可转动、滑动和倾斜的部位应稳定可靠。

有定位时,定位应准确。

g.操作部位不应有因自重和添加附件而引起的位移。

h.制动限止机构应有效、可靠。

3 技术要求3.1 各类物镜应校正好相应的像差。

消色差物镜应校正好球差、色差和慧差。

半平场消色差物镜除了必须达到消色差物镜的要求外,还应适当校正物镜的场曲。

平场消色差物镜除了必须达到消色差物镜的要求外,还应很好地校正物镜的场曲。

平场半复消色差物镜除了必须达到平场消色差物镜的要求外,还应较好地校正物镜的二级光谱。

平场复消色差物镜除了必须达到平场消色差物镜的要求外,还应很好地校正物镜的二级光谱和色球差。

对于A型物镜应校正垂轴色差。

生物显微镜操作规程

生物显微镜操作规程

生物显微镜使用操作规程为加强实验室管理,保证实验室质量体系正常有效运转,规范仪器设备的操作,特制定《生物显微镜使用操作规程》,我实验室在使用该仪器设备时要遵守本规程规定。

1适用仪器型号BX40F42工作环境2.1显微镜应置于坚固、水平的台面上使用。

2.2避免日光直射显微镜。

2.3避免在高温多湿、多尘及多振的地方使用。

2.4使用环境为:温度0-40℃、湿度30-90%。

3操作步骤3.1将主电源开关置ON,通过调光钮来设定适当的光亮度。

3.2将滤光器从光路中移开。

(1)单片滤光器;(2)镜基内装滤光器。

3.3转动转换器,将所需倍数物镜放入光路。

(转动转换器应听到“喀嚓”一声进入到卡锁内为止)3.4在载物台上放置标本。

3.5转动X轴及Y轴调节手柄,使标本移入光路。

3.6将镜筒的光路转换钮设定到双眼部100%的地方。

3.7通过右眼在窥视右侧的目镜的同时转动粗准焦钮,大体对准焦点后,再通过微准焦钮进行微调。

3.8通过左眼,只调动左侧目镜的能见度调整环,对准标本焦点。

3.9调整目距。

3.10调整聚光器的定心与聚光器的位置。

3.11将使用的物镜放入光路,将光量度再调节到最适观察的程度,然后对准焦点。

3.12将使用的滤光器放入光路。

3.13调节视野光圈。

3.14调节开口光圈。

3.15按上述步骤调整后即可对标本进行观察。

4注意事项及维护保养4.1搬移显微镜时,两手握臂梁处谨慎搬移,勿用手抠载物台,粗、细准焦钮或灯房等物,否则将可能损坏显微镜。

4.2显微镜电源要确保有可靠接地。

4.3更换灯泡及保险丝时,先将电源开关置OFF,再拔下电源导线,进行更换。

4.4镜头类的清洗,要用纱布等轻轻地拂试;对留有指纹或油污的地方要用纱布沾上少量的乙醚(7):酒精(3)的混合液或用纱布沾少许混合二甲苯液等擦试。

(擦试时勿必关闭电源)4.5各部件的清洗勿使用有机溶剂,特别是塑料部件请用中性洗涤剂擦试。

4.6绝对不要对各部件进行拆御。

4.7在不使用时,要盖上防尘罩进行保管。

显微镜部件验收规范 照明系统

显微镜部件验收规范  照明系统

显微镜部件验收规范照明系统1.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生物显微镜、金相显微镜的照明系统部件,不适合于体视显微镜、偏光显微镜。

2技术要求2.1 工作时,聚光镜前镜面对镜管(座)安装基面的垂直度:数值孔径≤1.25的聚光镜应不大于20′;数值孔径>1.25的聚光镜应不大于15′。

2.2工作时,聚光镜中心对显微镜镜管中心位置偏差应不大于表1的规定。

表12.3照明灯座孔轴线对显微镜镜管轴线的中心位置偏差应不大于表2的规定。

表22.4 当聚光镜上升到最高位置时,聚光镜顶端应低于载物台表面0.03mm~0.4mm。

2.5 工作时,整个视野内照明应均匀一致,不应有肉眼能发现的明暗差,无一边亮一边暗或拦光现象。

2.6 柯勒照明时,照明系统的孔径光阑应位于聚光镜的可变光阑,视场光阑应成像于显微镜物面。

2.7 临界照明时,不应在显微镜工作时看见照明灯灯丝的痕迹。

2.8 当采用大功率照明光源时,应考虑隔热、散热措施。

显微镜内部装有光源的仪器表面操作部位温度与室温的差值不得大于25℃。

长期工作时在显微镜载物台工作物面处的温度升高应不超过2°C/h(?)。

2.9显微镜的电气安全性能2.9.1带有电气设备的显微镜在试验电压升至如表4所示的规定值时保持1min,无击穿和飞弧现象。

2.9.2显微镜在常温常湿条件下的泄漏电流不应大于1mA。

2.9.3带有电源输入插口的显微镜,在插口中的保护接地点与保护接地的所有可能及金属部件之间的阻抗不超过0.1Ω。

带有不可拆卸电源软电线的设备,网电源插头中的保护接地脚和已保护接地的所有可触及金属部件之间的阻抗不超过0.2Ω。

2.10 外表应美观,具体要求如下:a.外表面不应有毛刺、划痕、锐边应倒棱,接合处应齐整,螺钉起子槽不应有拧伤现象。

b.涂、镀层应牢固,不应有褪色、剥落和锈斑。

相同的涂、镀层颜色应均匀一致。

c.光学系统成像应清晰,无妨碍的杂光。

光学零件不应有明显的麻点、划痕、气泡、灰尘和沉积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显微镜部件验收规范载物台
1.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生物显微镜、金相显微镜的载物台部件,不适合于体视显微镜。

2.技术要求
载物台工作面对镜管(座)安装基面的垂直度,对于低倍普及型应不大于10′;对于高倍普及型及实验室显微镜应不大于7′;对于研究用显微镜应不大于5′。

固定式载物台通孔中心与显微镜镜筒轴线应一致,偏离量不得大于0.2mm(?)。

使用机械式载物台或标本移动尺使标本在5mmX5mm范围内移动时标本像不应模糊,如需要重新调焦时,其调节量:
a) 普及显微镜,不大于0.012mm;
b) 实验室显微镜及研究用显微镜,不大于0.008mm。

机械式双向移动载物台相对于显微镜光轴的移动量为:纵向不小于±12mm,横向不小于±20mm。

2.5 载物台装压簧和移动尺用孔的尺寸和位置应符合下图的规定:
注:1. 4-φ4H11为用于装压簧的孔;2-φ3H11和M4-6H螺孔用于装移动尺的孔。

2. 对偏光显微镜移动尺的孔的位置可不按图中规定。

3.对普及显微镜,如果不需要移动尺,装移动尺的孔可以省去。

4.装压簧的孔可以为两个或四个孔;对于生物显微镜以外的其他类型的显微镜装压簧的孔可采用螺孔的形式,螺纹尺寸规定为M3。

5.载物台形状不作规定。

6.在特殊情况下(如载物台尺寸限制),有※记号的尺寸可不按本标准的规定。

2.6 外观和感官
a.外表面不应有毛刺、划痕、锐边应倒棱,接合处主尖齐整,螺钉起子槽不应有拧伤现象。

b.涂、镀层应牢固,不应有褪色、剥落和锈斑。

相同的涂、镀层颜色应均匀一致。

c. 仪器的固定连接机构应紧固可靠。

d.可转动、滑动和倾斜的部位应稳定可靠。

有定位时,定位应准确。

e.操作部位不应有因自重和添加附件而引起的位移。

f.制动限止机构应有效、可靠。

3试验方法
3.1 载物台工作面对镜筒轴线的垂直度:
3.1.1试验工具
a.自准直望远镜;
b.平面反射镜(上下二面平行度1′);
c.专用镜架(带标准镜筒)。

3.1.2试验程序
将被测载物台装上专用镜架,在标准镜筒内,插入自准直望远镜,被检载物台工作面上安放平面反光镜。

观察反射回来的十字线影像和望远镜十字线的偏离值即为对镜管(座)安装基面的垂直度。

3.2 固定式载物台通孔中心与显微镜镜筒轴线一致性
3.2.1 试验工具
a. 标准镜架(带标准镜管);
b. 专用载物台中心校具;
c. 通用量具厚度规
3.2.2 试验方法
将被测载物台装上专用镜架,在标准镜筒上装上专用载物台中心校具,移动粗调,将专用载物台中心校具头部插入载物台中心孔内,用通用量具测量载物台中心的偏离量。

3.3 标本移动时物平面的离焦量:
3.3.1 试验工具
a)SY-2型血球检验标本片;
b)标准镜架(带标准镜筒、10X观察目镜、40X标准物镜、转换器、照明系统)
c)分度值为0.001 mm的量仪。

3.3.2试验程序
以40×物镜及10×目镜对标本片进行调焦,当标本片像清晰时,记下此时量仪上的读数及标本片的坐标位置(X向或Y向),然后沿X向或Y向移动标本5mm,如像的清晰度有改变,则用微调手轮重新调焦清晰,读取量仪上的读数,计算出前后二次读数差。

检验时X 向及Y向应分别进行检定,同时每个方向应在2~3个位置进行测量,选择最大读数差为测定值。

3.4 移动载物台相对于显微镜光轴的移动量
3.4.1 试验工具
a. 标准10X物镜;
b. 标准镜架(带工作台托架、标准镜筒、转换器、照明系统);
c.十字分划尺;
d. 十字分划目镜;
3.4.2 试验程序
在标准镜架装上10X物镜、十字分划目镜,装上被检载物台,其工作面上放置十字分划尺。

按显微镜正常操作规程使分划尺成像清晰,并使分划板十字线像与目镜分划板十字线重合。

以此为准,用常规量具测出前后左右四个方向载物台的移动值。

3.5 载物台装压簧和移动尺用孔的尺寸和位置:用常规量具检查。

3.6 外观要求:目视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