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一年级数学教案 得数是6的加法

合集下载

新课标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得数是6、7的加法》教案

新课标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得数是6、7的加法》教案

新课标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得数是6、7的加法》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初步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和是6、7的加法。

2、使学生从小朋友参加植树活动的情境中知道根据一幅图能列出两道加法算式,体会两道相应的加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

3、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渗透简单的函数思想。

教学重点:由一图列出两式,并能正确、合理的计算出两式结果。

教学难点:根据一副图写两个算式。

教学准备:教师:教学光盘、4个红菜椒、3个绿菜椒、。

学生:10根小棒。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奠定基础2+2=3+2=5+0=1+4=3+3=2+4=2+4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

二、运用情境,探索交流(一)创设情境在植树节里,植树小队的小朋友出发了,你们瞧!(教师出示主题图)。

1、观察一下,你看到了什么?(原来有5个小朋友去植树,又来了1个小朋友。

)2、师:你观察的可真仔细。

根据这个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3、师: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加法)(二)学习5+1和1+51、师:好,你怎么列式回答的?(5+1=6)这里的5表示什么意思?(原来有5个小朋友);1表示什么意思?(后来来的一个);那6呢?(一共有6个小朋友)。

师:我们知道了每个数字的意思,那谁能合起来说说这个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呢?(原来的5个小朋友和后来的1个小朋友合起来就是6个小朋友。

)师:哦,你是这样想的呀,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如果不看图,你会算5+1=6吗?(注意:加法与合成有关)(5和1可以合成6。

)师,你们可真会算。

5个小朋友和1个小朋友,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可以列成算式5+1=6,2、师:那么,根据这幅图,我们还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吗?(1+5=6)。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得数是6、7的加法”说课稿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得数是6、7的加法”说课稿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得数是6、7的加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得数是6、7的加法”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运算方法。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加法的意义,学会用加法计算得数是6、7的算式。

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口算、笔算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索发现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数学,对数学概念、运算方法等还没有形成清晰的认识。

他们对加法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加上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在学习这一节内容时,需要教师耐心引导,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加法运算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运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得数是6、7的加法算式。

2.培养学生的口算、笔算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索发现的能力。

4.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运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得数是6、7的加法算式。

2.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培养学生口算、笔算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加法的意义,学会用加法计算得数是6、7的算式。

2.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交流,共同探索加法运算方法。

3.采用口算、笔算训练法,培养学生口算、笔算能力。

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得数是6、7的加法算式,方便学生观察、理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得数是6、7的加法算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讲解新课:讲解得数是6、7的加法运算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加法的意义,学会用加法计算得数是6、7的算式。

3.练习巩固: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口算、笔算,巩固所学知识。

4.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交流,共同探索加法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培智一年级数学教案得数是6的加法

培智一年级数学教案得数是6的加法

培智一年级数学教案得数是6的加法第一篇:培智一年级数学教案得数是6的加法培智一年级数学教案得数是6的加法教案说明:选自《全日制培智学校教科书数学》(第一册)《10以内的加法》这一单元中的《得数是6的加法》(第一课时),适合培智一年级学生。

得数是6的加法教学目标:1.通过情景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得数是6(1+5=6、5+1=6)的加法,初步理解加法意义。

2.通过理解图例初步引导学生理解算式的意思,锻炼看图知意和语言表达能力。

3.能用学具计算加法算式,锻炼动手操作能力。

4.在数学活动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

1.会读、会写所学的加法算式。

2.能根据情境图说简单的句子,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3.在老师的指导下能用学具学着计算,锻炼动手操作能力。

1.能跟读所学的加法算式。

2.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遵守课堂纪律。

教学重(难)点:掌握得数是6的两个加法算式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小朋友们,我们又新学了两个加法算式,还记得吗?(出示学过的加法算式,学生口算。

)二、探索新知 1.情境创设你们知道3月12日是什么节日吗?(植树节)小朋友们去种树呢,你们看。

有几个人去种树?(训练C组的学生数数,并说句子“有5个人种树”)看又来了1个推车的小朋友,现在一共有几个人?(训练C 组的学生数数,并说“一共有6个人“)有5个人种树,又来了1个人,一共有6个人。

你能连起来说说吗?(指导A、B组的学生说)那用加法算式怎么表示呢?(让A组的学生尝试说)是5+1=6,跟老师一起读。

(领读)谁会读这个加法算式的?(关注C、D组的学生)这个5指的是谁?1呢?6呢? 2.动手操作对了,有5个人种树,又来了1个人,一共有6个人。

这个加法算式是5+1=6.我们再一起把这个算式读一读。

(学生齐读)我们来摆一摆这个加法算式,你想怎么摆呢?(请A组的学生试着说)来看老师是怎么摆的?先摆5个,再摆1个,合起来一共是6个,就是5+1=6。

一年级数学上册 得数是6、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教案 北京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 得数是6、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教案 北京版

教学目标:1. 会计算得数是6、7的加法和减法式题。

2. 在动手操作中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初步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3. 培养操作能力、观察和比较能力,培养爱学习和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6、7的合成及用括线表示条件和问题的加减法应用题。

教学难点:用括线表示条件和问题的加减法应用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1. 口算卡:全班口算练习。

2. 复习6和7的分解组合,说说6和7的分解组合。

二、新授:1. 导入:星期天,同学们去栽树,看看图你明白了什么?(生观察:已经栽了5棵,还有2棵没栽)(师将做好的大括号将树括起来)师:现在你又发现了什么?生:发现了问题。

(平时练习学生知道问号的作用性)师:你怎么发现的问题?发现了什么问题?我看到了问号,问没栽的和栽了的一共有多少棵?师:从哪里看出是一共的?(请学生到前面来找一找)师:这叫什么呢?说图意。

(已知2棵树没栽,5棵树栽上了,共有几棵树?2+5=7)师:看图说意思再列式。

(交流算法)2. 白菜图。

生:看图-讨论-汇报(你能把图意说完整吗?)筐外边和筐里边共有6棵白菜,筐外边有4棵白菜,求筐里有几棵白菜?列式:6-4=2(说说你是怎么算这道题的)三、巩固练习:1. 看练一练1题,先说图意再列式计算。

2. 师:游戏猜一猜。

盒里有6个球,拿出4个,里边还有几个?(6-4=2) 盒里有6个球摸出3个,里边还有几个?(6-3=3)盒里有7个球,摸出2个,里边还有几个? (7-2=5)3. 算一算。

4. 比较:看图1师:绿叶比红花多()个?生:绿叶比红花多2个。

师:谁会反过来说,红花比绿叶少()个?生:红花比绿叶少2个(谁能把两句话一齐说)?师:看图2,粉熊比黄熊少几个?生:粉熊比黄熊少1个。

师:反着说:黄熊比粉熊多几个?生:黄熊比粉熊多1个。

四、作业:练一练2题做本上。

最新整理一年级数学教案得数是6、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docx

最新整理一年级数学教案得数是6、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docx

最新整理一年级数学教案得数是6、7的加法和相应
的减法
得数是6、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目标:
1、巩固学过的得数是6、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得数是6、7的加、减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3幅图(图片)
2、生观察图,同桌互相说图意。

3、独立列式计算。

4、同桌讨论:找出3幅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体会整体与部分的联系
5、生汇报。

二、练习
1、独立看图列式,说说你的算式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2、计算比赛。

6+12+43+43+3
7-66-27-46-3
7-16-47-3
3、游戏:摘苹果
学生做摘苹果的游戏,请你认真地算一算
4、做5题
(1)请你观察图,小猴子涂了几个,还有几个没涂上颜色,列式计算(2)请你自己涂色列式计算
5、思考题:
把1、2、3、4、5、6分别填入内,使算式成立。

+=7+=7+=7
三、作业:
做数学课堂练习册
四、课堂小结:说说你学会了什么?
课后反思:学生不理解题意,就不会填空。

最新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得数是6、7的加法》教案.doc

最新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得数是6、7的加法》教案.doc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得数是6、7的加法》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初步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和是6、7的加法。

2、使学生从小朋友参加植树活动的情境中知道根据一幅图能列出两道加法算式,体会两道相应的加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

3、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渗透简单的函数思想。

教学重点:由“一图”列出“两式”,并能正确、合理的计算出“两式”结果。

教学难点:根据一副图写两个算式。

教学准备:教师:教学光盘、4个红菜椒、3个绿菜椒、。

学生:10根小棒。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奠定基础2+2= 3+2= 5+0= 1+4= 3+3= 2+4=2+4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

二、运用情境,探索交流(一)创设情境在植树节里,植树小队的小朋友出发了,你们瞧!(教师出示主题图)。

1、观察一下,你看到了什么?(原来有5个小朋友去植树,又来了1个小朋友。

)2、师:你观察的可真仔细。

根据这个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3、师: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加法)(二)学习5+1和1+51、师:好,你怎么列式回答的?(5+1=6)这里的5表示什么意思?(原来有5个小朋友);1表示什么意思?(后来来的一个);那6呢?(一共有6个小朋友)。

师:我们知道了每个数字的意思,那谁能合起来说说这个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呢?(原来的5个小朋友和后来的1个小朋友合起来就是6个小朋友。

)师:哦,你是这样想的呀,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如果不看图,你会算5+1=6吗?(注意:加法与合成有关)(5和1可以合成6。

)师,你们可真会算。

5个小朋友和1个小朋友,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可以列成算式5+1=6,2、师:那么,根据这幅图,我们还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吗?(1+5=6)那这个式子表示什么意思啊?(后来的一个小朋友和原来的5个小朋友合起来是6个小朋友。

得数是6的加法教学反思

得数是6的加法教学反思

得数是6的加法教学反思《得数是6的加法》这部分内容教学,面对培智三年级的同学,不仅需要孩子能够掌握得数是6的加法,还必须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理解教材从前面的“一图一式”过渡到“一图两式”,相应的两道加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课一开始我复习“+”、“-”代表了什么含义和6的分与合。

安排这样的复习,是想让旧知识成为了新内容学习的扎实基础。

导入的例题是以学生找夏天的景色,三年级的同学容易理解。

由于前面的已学习了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很容易就出现了5+1的答案,5以内的加法含义学生已经初步了解,再教6的加法时还要在进一步加强理解,所以在学生列完算式后,要引导学生会用完整的话说加法算式表示的意思,能结合实际情境来表达出算式的意思,理解含义之后还要能进一步掌握算式的计算方法,让学生通过经验想到加法用合成来算,“想几和几合成6,所以几加几等于6”,学生掌握算式的含义和算法之后,再让学生看图思考,还能列出不同的算式吗?这时候会想到列出1+5=6,让学生明白这道算式的含义及算法,同时比较两道算式的相同地方和不同地方。

在比较时注意问题引导的方式,比如: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这样的两个问题要让学生分开回答,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分成两个问题提问,小朋友更容易发现算式的特点,更能理解有联系算式的特点,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同时强调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有联系的加法算式。

这节课中有几点还需要再改进1、说话要更干脆利落,语言表达流畅,注重语言的逻辑性。

在重点地方加重语气;2、在例题完成和巩固练习时要注意小结,小结时要引导学生跟着一起说。

作为一个低年级老师目前最重要的是能使课堂结构清晰,重难点教学到位,至于更于灵活的教法,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慢慢改进。

3、教学机智不足,在课堂上不能够临场发挥,随机应变。

对低年级孩子而言,表扬是必不可少的。

在进行这堂课之前,我就明白,语言上的赞扬需时时刻刻,而物质上的表扬,对低年级更是一个好的促进方式,也可以进行小组之间的表扬,表现最好,做的最好的一组打勾,这样低年级的课堂会充满竞争力,课堂的秩序会很好组织。

幼儿园大班优秀数学教案《6的加法》

幼儿园大班优秀数学教案《6的加法》

幼儿园大班优秀数学教案《6的加法》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掌握数字6的加法运算方法。

2.能够口算数字6的加法算式。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数字6的加法运算方法。

2.口算数字6的加法算式。

教学准备1.数字6的卡片或其他教具。

2.黑板、白板或屏幕投影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数码卡片,让幼儿们看是否认识这些数字。

2.引导幼儿回忆一下前几次数学课学过的相加方法。

3.抛出问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哪个数字的相加呢?二、讲解(10分钟)1.讲解数字6的相加方法:6+1=7,6+2=8,6+3=9,……,6+9=15。

2.请学生口算其中几个算式。

三、操练(15分钟)1.将数字6写在黑板上,然后请幼儿一起手写数字6并跟随教师口算各种加法算式。

2.老师可提供各种加数进行练习,如6+4、6+7等。

四、拓展(10分钟)1.老师可出示一些数字相加的图形,让幼儿们演算出结果。

2.老师可出示一些加法填空题目,让幼儿独立解答。

五、总结(5分钟)1.请几名同学手写数字6,并到讲台口算几个算式。

2.老师领导学生复习了今天学习的数字6的加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教授数字6的加法运算方法,使幼儿们能够理解运算过程并掌握口算技巧。

在教学中,我使用了数字卡片等多种教具,并采用了多种方式让学生体验数字加法的趣味性,发散了幼儿的思路、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的确在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下次上课中我会更注重幼儿的答案表达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提高他们在数学中的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智一年级数学教案得数是6的加法
教案说明:选自《全日制培智学校教科书数学》(第一册)《10以内的加法》这一单元中的《得数是6的加法》(第一课时),适合培智一年级学生。

得数是6的加法
教学目标:
1.通过情景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得数是6(1+5=6、5+1=6)的加法,初步理解加法意义。

2.通过理解图例初步引导学生理解算式的意思,锻炼看图知意和语言表达能力。

3.能用学具计算加法算式,锻炼动手操作能力。

4.在数学活动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

1.会读、会写所学的加法算式。

2.能根据情境图说简单的句子,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3.在老师的指导下能用学具学着计算,锻炼动手操作能力。

1.能跟读所学的加法算式。

2.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遵守课堂纪律。

教学重(难)点:
掌握得数是6的两个加法算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小朋友们,我们又新学了两个加法算式,还记得吗?(出示学过的加法算式,学生口算。


二、探索新知
1.情境创设
你们知道3月12日是什么节日吗?(植树节)小朋友们去种树呢,你们看。

有几个人去种树?(训练C组的学生数数,并说句子“有5个人种树”)看又来了1个推车的小朋友,现在一共有几个人?(训练C组的学生数数,并说“一共有6个人“)
有5个人种树,又来了1个人,一共有6个人。

你能连起来说说吗?(指导A、B组的学生说)
那用加法算式怎么表示呢?(让A组的学生尝试说)
是5+1=6,跟老师一起读。

(领读)
谁会读这个加法算式的?(关注C、D组的学生)
这个5指的是谁?1呢?6呢?
2.动手操作
对了,有5个人种树,又来了1个人,一共有6个人。

这个加法算式是5+1=6.我们再一起把这个算式读一读。

(学生齐读)
我们来摆一摆这个加法算式,你想怎么摆呢?(请A组的学生试着说)来看老师是怎么摆的?先摆5个,再摆1个,合起来一共是6个,就
是5+1=6。

(课件出示)
现在由我们小朋友摆一摆了,就像老师这样摆,能吗?
先用雪花片摆一摆,摆完以后说说这个加法算式。

(学生动手操作)3.课堂休息
现在我们跟着这些小朋友们一起去植树吧!(儿歌欣赏)
4.加数交换
现在老师要考考小朋友们了。

你能说说这个图的意思吗?(让A组的学生试着说)
你能列一个加法算式吗?(让B组的学生试着说)
你能读读吗?(领读、个别读)(关注C、D组的学生)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得数是6的加法算式,你能读读这两个加法算式吗?(个别读)
我们一起读。

(齐读)
师:1+5=6和5+1=6是一样的算式,只是不同的形式。

5.书写
你们想来写写这两个加法算式吗?(学生书写)三、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两个加法算式,回去读一读、背一背、写一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