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口语教案第3章朗读训练
普通话与幼儿教师口语课程教案项目三 朗读训练:重音与语调课程教案

重音与语调一、重音(一)重音的含义朗读中,为了准确地表达语意和思想感情,需要加重加强部分读音,以强调文本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词句,使文章的重点内容听起来更清晰、更突出。
被强调的那些词句就称作重音。
朗读过程中,在同一句话中,由于重音位置不同,句子的意思会发生巨大变化。
【经典案例】①我请你吃饭。
(请你吃饭的不是“别人”)②我请你吃饭。
(怎么样,给面子吧?)③我请你吃饭。
(不请“别人”)④我请你吃饭。
(不请你“唱歌”)(二)重音的确定朗读前,要熟悉作品内容,分析出词语在表达意义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而明确每一句话中应该进行强调和突出的音节或词语。
注意“重音”与“非重音”是相对存在的一对概念。
确定重音时要遵循“少而精”的原则。
重音的确定没有固定模式和方法,只能在理解作品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朗读的目标,才能准确地进行确定。
1.依据语法结构而确定的语法重音对于普通的句子,通常没有特殊的感情色彩,也没有要特别强调的用意,重音就需要依据语法结构去确定,这类重音叫做语法重音。
通常包括短句中的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代词等。
朗读时,对于语法重音不必过分强调,只要读得略重一点就可以。
2.依据语意感情而确定的逻辑重音作品中经常会有一些句子,情感特殊、结构复杂、意义曲折,重音的确定必须在特定的语境中,联系上下文加以观察和推敲,这类重音叫逻辑重音。
任何语句都是由语法、逻辑、感情三方面组成的,因而都具有语法重音和逻辑重音。
朗读是用有声语言进行表达的动态过程。
在实际朗读中要综合使用语法重音和逻辑重音。
逻辑重音同语法重音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
当二者不一致时,语法重音必须服从逻辑重音。
(三)重音的类型1.并列性重音在段落、语句中有并列关系的词或短语,通常用并列连词或者顿号体现,为了使事物的特征突出,需要并列性重音。
【经典案例】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呈给你拥抱过我的直伸着的手,呈给吻过我的唇,呈给你泥黑的温柔的脸颜,呈给你养育了我的乳房,呈给你的儿子们,我的兄弟们,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呈给爱我如爱她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
幼师口语幼儿教师教育口语训练学习教案

幼师口语幼儿教师教育口语训练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教师教育口语训练》教材第三章“幼儿教师的口头表达技巧”,内容涉及幼儿教师在不同教育场景下的口语表达要领,包括日常沟通、故事讲述、游戏引导、问题解决等,重点学习如何运用恰当的语调、词汇及非语言手段与幼儿有效沟通。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幼儿教师在不同教学环节中的口语表达技巧。
2. 学会运用正确的语调、词汇组织教学活动,提高与幼儿的沟通能力。
3. 增强实践操作能力,能够在实际教学场景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幼儿教师的口语表达技巧在不同教学场景的应用。
难点:如何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口语表达技巧,与幼儿建立有效沟通。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视频、PPT、口语训练场景卡片。
2. 学具:记录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幼儿教师与幼儿互动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口语表达在幼儿教学中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10分钟):介绍幼儿教师口语表达技巧的相关知识,包括日常沟通、故事讲述、游戏引导等。
3. 案例分析(15分钟):展示具体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教师的口语表达技巧。
4. 实践演练(10分钟):每组选取一个教学场景,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教学中的口语表达,其他组员观摩并给出建议。
6.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场景卡片,让学生即兴模拟相应场景的口语表达,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幼儿教师教育口语训练2. 内容:口语表达技巧1)日常沟通2)故事讲述3)游戏引导4)问题解决口语表达要点1)语调2)词汇3)非语言手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选取一个教学场景,编写一段教师与幼儿的对话。
2. 答案示例:场景:日常沟通教师:小朋友们,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户外玩吧!幼儿:老师,我想玩滑滑梯!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在实际演练中,部分学生的口语表达仍需加强,教师应多关注这部分学生的进步与问题,给予个别指导。
幼儿教师口语教案

幼儿教师口语教案表达能力的培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教师口语教材第三章《幼儿教师口语表达技巧》第二节,内容主要包括语音语调的把握、面部表情与肢体语言的运用、以及日常教学活动中的口语表达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语音语调的运用,提高口语表达的自然流畅性。
2. 培养学生运用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辅助口语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运用口语表达技巧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语音语调的把握、面部表情与肢体语言的运用、日常教学活动中的口语表达技巧。
难点:如何将语音语调与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相结合,使口语表达更具生动性和感染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视频、口语表达实例。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幼儿教师与幼儿互动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口语表达在幼儿教学中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10分钟)讲解语音语调的把握、面部表情与肢体语言的运用、日常教学活动中的口语表达技巧。
3. 实践演练(1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教学场景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口语表达。
其他学生观察并给予评价。
4. 例题讲解(10分钟)分析实例,讲解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口语表达技巧。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自选一个教学场景,编写口语表达稿并进行展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春天来了”为主题,编写一段幼儿教学活动中的口语表达稿。
2. 答案:(示例)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绿油油的草地,听到了小鸟的欢唱,闻到了鲜花的香气。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春天的美好吧!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日常教学中,多观察、多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同时,推荐学生阅读相关书籍,拓宽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语音语调的把握2. 面部表情与肢体语言的运用3. 日常教学活动中的口语表达技巧4. 实践演练环节的设计与实施5. 课后作业的设计与反馈详细补充和说明:一、语音语调的把握1. 发音准确:确保每个音节的发音准确无误,避免方言或错误的发音影响幼儿的学习。
教师口语朗读训练教案

教师口语朗读训练教案教师口语朗读训练教案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掌握朗读的技巧及各种文体的朗读。
授课内容:新课导入:朗读是口语交际表达的基础。
练好朗读有利于我们掌握口语交际的语言表达。
第一课时:一、朗读训练基本要领1.规范化的朗读需要符合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语音标准规范,语意内涵明晰。
语气轻重相宜,语调变化有致。
速度快慢合体,节奏和谐协调。
停顿长短恰当,情感鲜明适度。
2.不同文体,朗读风格不一:政论性文字材料——庄重(语音发音饱满,以中音区为主)。
记叙文体——逼真、生动、绘声绘色、入情入景。
议论文体——立场鲜明、褒贬色彩鲜明、语言铿锵有力、表达简洁利落。
说明文体——关键词、中心词加重分量。
二、朗读的技巧训练1.外部技巧:重音运用:重音在生活中必不可少,可分为语法重音、逻辑重音和感情重音。
重音有重重音和轻重音,体现方式包括加大音量、拖长音节、一字一顿和夸大调值。
停连掌握技巧:a。
语法停顿:一个词中间不能停顿,停顿时间长短由标点符号决定。
b。
逻辑停顿:根据要强调的内容停顿,表达感情的需要。
教学重点:朗读的技巧。
教学难点:各种文体的朗读。
教学时间分配:朗读的技巧及各种文体的朗读3课时,朗读检测1课时。
感情停顿是一种微妙而复杂的心理感受,它为感情服务,逻辑停顿则为理智服务。
特殊停顿是为了加强某种特殊效果或应付某种需要而作的停顿。
停顿可以变含糊为清晰,可以变平淡为突出,可以变平直为起伏。
通过停顿,有些排比句变得很美,节奏很好。
停顿不是中断,只是声音的消失,它绝对是气流与感情连起来的,有停就有连,而且某种激烈、紧张的情况下需要连接。
连接就是在书面上标有停顿的地方赶快连起来,不换气、不偷气,一气呵成。
连接的作用是渲染气氛,增强气势,能表达激情推进内容。
表现停连技巧有三:一是气息要调解,比较大的停顿地方要换气,小的停顿要偷气(不明显的换气),另外要就气(一气呵成);第二,接头要扣“环”,即两个内容相联的句子,第一句的节尾压低,第二句的起音也要低,这样两个句子中的音位差就小,给人感觉环环相扣;第三,层次要“抱团”,句子的末尾音节不要往下滑,每层的意思要有鲜明的起始感、整体感。
(幼儿教师口语课件)任务1朗读训练

任务 1 朗读训练
朗读表达的外部技巧——停连 区分性停连 (冬天/快到了,他们/买了一坛子猪油/准备过冬吃。老
鼠说:“猪油/放在家里,我嘴馋,不如/藏到远一点的地方去,到冬天 /再取来吃。”猫说:“行啊。”他们/趁天黑,把这坛子猪油/送到离 家十里的大庙里/藏起来。)
呼应性停连(开始还伴着一阵儿小雨,不久/就只见^大片大片的雪
任务 1 朗读训练
朗读表达的外部技巧——停连
训练二:冰心《绿的歌》
我的童年是在大海之滨过的,眼前是一望无际的湛蓝湛蓝的大海,身后是一抹浅黄的田地。 那时,我的大半个世界是蓝色的。蓝色对于我,永远象征着阔大,深远,庄严…… 我很少注意到或想到其他的颜色。 离开海边,进入城市,说是“目迷五色”也好,但我看到的只是杂色的黯淡的一切。 我开始向往看到一大片的红色,来振奋我的精神。 我到西山去寻找枫林的红叶。但眼前这一闪光艳,是秋天的“临去秋波”,很快的便被朔风吹落了。 在怅惘迷茫之中,我凝视着这满山满谷的吹落的红叶,而“向前看”的思路,却把我的心情渐渐引 得欢畅了起来! “落红不是无情物”,它将在春泥中融化,来滋润培养它新的一代。 这时,在我眼前突兀地出现了一幅绿意迎人的图画!那是有一年的冬天,我回到我的故乡去,坐汽 车从公路进入祖国的南疆。小车在层峦叠嶂中穿行,两旁是密密层层的参天绿树:苍绿的是松柏,翠绿 的是竹子,中间还有许许多多不知名的、色调深浅不同的绿树,衬以遍地的萋萋芳草。“绿”把我包围 起来了。我从惊喜而沉入恬静,静默地、欢悦地陶醉在这铺天盖地的绿色之中。 我深深地体会到“绿”是象征着:浓郁的春光,蓬勃的青春,崇高的理想,热切的希望…… 绿,是人生中的青年时代。 个人、社会、国家、民族、人类都有其生命中的青年时代。 我愿以这支“绿的歌”献给生活在社会主义祖国的青年们!
幼儿教师口语教案

幼儿教师口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依据幼儿教育课程标准,选取《幼儿口语表达》教材第三单元“有趣的象声词”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并学习常用的象声词,如“汪汪”、“喵喵”、“轰隆隆”等;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让幼儿运用象声词进行口语表达,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并运用常用的象声词,提高幼儿的词汇量。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在口语表达中运用象声词的能力,增强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口语表达的兴趣,培养幼儿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在口语表达中灵活运用象声词。
教学重点:掌握常用的象声词,并能在口语表达中正确使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卡片、故事书、多媒体设备。
2. 学具:彩笔、画纸、口语表达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象声词,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象声词的定义和作用,让幼儿对象声词有初步的认识。
3. 示范:教师展示如何在口语表达中使用象声词,让幼儿模仿学习。
4. 实践:组织幼儿进行口语表达练习,如:描述一个场景,要求运用象声词。
5. 互动:设置游戏环节,让幼儿在游戏中练习使用象声词。
7.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幼儿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象声词进行口语表达练习。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象声词》2. 板书内容:(1)象声词的定义与作用(2)常用的象声词:汪汪、喵喵、轰隆隆等(3)口语表达练习:场景描述,运用象声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象声词,描述一个你喜欢的动物。
2. 答案示例:我最喜欢的动物是小狗。
它长得毛茸茸的,跑起来“汪汪”叫,非常可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观察幼儿对象声词的掌握程度,针对幼儿在口语表达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教学调整。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周围的声音,学会用象声词进行描述,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幼儿教师口语教案

教案本
课程名称:教师口语(二)
任课教师:**
专业班级:二年级
2012年9月
课程教学进度表)
2.写好讲稿
演讲稿要事、理、情有机结合。
没有事实的议论和抒情是苍白的,
没有抒情和议论的事实是呆板的。
选材要典型表达要口语化语言要优美
【演讲稿示例】
3.熟记讲稿
“中心词记忆法”
从各部分中选出重要的有代表性的一个词,组成便于记忆的词并组成句子。
“历
5.临场应变
去忘却法
插话衔接、重复衔接、跳跃衔接
除失误法
“刚才这种观点对不对呢?”、“刚才这种观点明明是错误的思想,偏偏有个别人信奉其为真理”。
应冷场法
幽默法、提问法、删减法
【试讲训练2】
第二课时
一、什么即兴演讲
即兴演讲是指演讲者对眼前的事物、场面、情景有所感触,自发或者是应别人要求即时进行的演讲,是一种无充分准备且无文字底稿依托的口语交际活动。
二、即兴演讲的类型
命题式即兴演讲
带有训练、测试和比赛的性质
生活场景式即兴演讲
用于欢迎、欢送、祝贺、哀悼、竞选、就职、联欢、答谢等场合
三、即兴演讲的技巧
1.保持警觉,选准话题
全神贯注、把握主题、做好准备
以“物”为点
抓住某物在特定场合、时间下的象征意义借题发挥。
以“环境”为点
借用会场的环境、氛围点明其象征意义从而表现演讲主题。
以前者讲的内容为点
从前面演讲者的内容里捕捉话题加以引申、发挥讲出新意给人启迪。
《幼儿教师口语》朗读训练

《幼儿教师口语》朗读训练•幼儿教师口语的基本认知•幼儿教师口语朗读技巧•幼儿教师口语朗读训练实践•幼儿教师口语朗读训练中的情感交流•幼儿教师口语朗读训练的评估与提升目录01幼儿教师口语的基本认知幼儿教师口语是指幼儿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与幼儿沟通、进行教学活动时所使用的口头语言和表达方式。
定义幼儿教师口语是幼儿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之一,它直接影响到与幼儿的沟通效果和教学活动的质量。
重要性幼儿教师口语的定义与重要性特点幼儿教师口语具有简单易懂、生动有趣、表达形象、贴近生活、富有情感等特点,这些特点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基本原则幼儿教师口语应遵循规范性、准确性、生动性和互动性的基本原则,以更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幼儿教师口语的特点及基本原则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幼儿教师口语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未来的幼儿教师口语将更加注重语言表达的互动性、情境性和有效性。
未来展望未来的幼儿教师口语将更加注重语言表达的个性化和多元化,注重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同时,幼儿教师口语的教学和研究也将得到更广泛的重视和推广。
幼儿教师口语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02幼儿教师口语朗读技巧朗读是一种通过声音将文字作品转化为口头语言的方式,它要求朗读者运用恰当的语音、语调、语速和节奏等技巧来表达文本的意义和情感。
朗读的定义朗读是幼儿教师必备的技能之一。
通过朗读,幼儿教师可以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提高幼儿的语音和语感,促进幼儿的语言和思维发展。
朗读的重要性朗读的基本概念及重要性语音技巧幼儿教师需要掌握正确的发音和拼读规则,以及准确的声调和音变。
同时,还需了解方言和口音对朗读的影响,并能够纠正自己的发音缺陷。
语调技巧语调是表达情感和意义的重要手段。
幼儿教师需要掌握不同的语调,如升调、降调、平调等,并根据文本中的情感和意义使用恰当的语调。
朗读技巧之语音、语调表达方式技巧幼儿教师需要掌握不同的表达方式,如叙述、描述、议论、说明、抒情等,并根据文本类型和幼儿年龄选用适合的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