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手机行业的SCP分析

合集下载

中国智能手机产业SCP分析

中国智能手机产业SCP分析

中国智能手机产业的SCP分析摘要:2011年,中国智能手机用户数到达1.9亿。

而2013年中国智能手机用户数已达到4.751亿。

可见中国智能手机产业发展迅速。

本文根据中国智能手机产业的发展状况,以SCP分析法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三个方面,对当前中国智能手机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综合阐述。

并就现阶段竞争激烈智能手机市场环境,给出一些相关建议。

关键词:智能手机 SCP分析法市场集中度进入壁垒根据《中国手机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3年第4季度》显示,4季度中国手机(不含水货和山寨机)销量为10683万台,环比增长4.06%,同比增长54.8%。

其中,智能手机销量为9763万台,整体手机市场所占比例达到91.3%。

中国手机市场整体增量现阶段由智能手机主导,从增长率放缓这一现象来看,智能手机市场已呈现出成熟市场的表现。

图一时2011年第二季度到2013年第四季度中国手机整体销量的结构图,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智能手机在中国市场所占的比重。

手机整体销量增长放缓,但智能手机的比重仍将有所上升。

图1. 2011年第二季度到2013年第四季度中国手机整体销量(来自易观智库)在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中,有一些突出的品牌,如三星、苹果、诺基亚。

但是近年来,随着国产手机品牌如小米、联想、华为、中兴、酷派等的迅速发展,中国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有了较大的改变。

一、市场结构1.1市场集中度市场集中度类型图2.2013年第四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来自易观智库)根据图2.的数据显示,排名前四的三星、联想移动、华为、酷派的集中度(CR4)为45.89%,为寡占四型。

可以分析出,虽然近年来市场结构有了较大的变化,但是市场还是一定程度得集中在相对实力强、发展较快的品牌之间。

1.2产品差异2002年,自诺基亚推出了第一款智能手机,诺基亚这一品牌就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市场份额,但是在2012年,中国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几乎被苹果与三星控制。

加之安卓系统的升级发展,塞班系统的诺基亚逐渐走向没落。

对中国智能手机行业的SCP分析_杨寒

对中国智能手机行业的SCP分析_杨寒

对中国智能手机行业的SCP分析西南民族大学杨寒摘要:本文立足于智能手机产业的发展现状,从SCP框架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三个方面,综合阐述了当前智能手机产业在中国市场条件下的发展状况。

在此基础上,文章就中国智能手机需求旺盛、产品价格竞争日益激烈的现状,给出智能手机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智能手机SCP分析市场集中度进入壁垒智能手机进入中国较晚,但近年来由于政府的政策性支持、手机生产商的战略调整以及中国巨大的潜在用户需求,中国智能手机产业发展也相当迅速。

智能手机销量从2002年开始逐年递增,2010年迅速增长到6079.2万台,增长率达到180.9%。

根据《2011年Q4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监测报告》,中国智能手机用户保有量已达2.23亿,占总手机用户的23.2%,并有数据显示,2012年国内智能手机销量将达到1.6亿部。

一、市场结构市场结构反映该产业内的竞争和垄断关系。

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市场集中度、进入和退出壁垒以及产品差异化。

(一)市场集中度市场集中度反映一个产业内部的竞争程度,以及考察最大企业个数的集中度、进入和退出壁垒以及产品差异化。

数据显示,排名前四的三星、苹果、诺基亚、摩托罗拉的集中度(CR4)达到80%以上。

不难看出,中国的智能手机行业是典型的寡占市场。

虽然近一年多来市场结构有所变化,不过都是几大品牌间的洗牌,大体结构没有变化。

(二)产品差别化智能手机的在位企业相对潜在进入者所具有的产品差别化优势:中国第一台本土品牌手机于2000年才诞生,智能机的起步相对更晚,而在位厂商的产品和品牌经过多年的信誉积累和广告宣传,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良好的口碑和较高的知名度,而新厂商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及资金进行研发和促销,以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三)进入壁垒在智能手机领域,在位者相对于潜在进入者所具有的绝对成本优势:一方面,国外厂商拥有成熟的技术,而国产手机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得到的只是终端的少许利润;另一方面,绝对成本壁垒还体现在元件的采购上,随着整个手机产业的急剧发展,当手机元件紧缺时,供应商一般都会优先满足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大厂商的需要,国产品牌需要花更多的采购成本才能满足对元件的需求,在位厂商尚且如此,就更不用说潜在进入者了。

中国手机产业现状的SCP分析

中国手机产业现状的SCP分析

中国手机产业现状的SCP分析【摘要】本文采用产业组织理论中的SCP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结合我国的手机产业相关统计数据以及当前该行业的相关政策,从我国手机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入手,全面分析了我国手机行业的产业组织特征。

【关键词】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国产手机自从移动通信诞生之日起,手机就在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尤其是智能手机。

近年来智能手机发展势如破竹,其市场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了一个更为深入的局面,鉴于Android系统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厂商加入到智能终端这个战场中。

为抢占市场份额,吸引用户的眼球,在手机硬件的开发上厂商们花尽心思,产品性能越来越强大,新品更是层出不穷。

随着操作系统的不断升级和硬件配置的一再革新,各大厂商为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而激烈竞争。

这个过程中,我国手机产业也经历了不同寻常的发展,近年来手机出货量一直高速增长,全球手机产业也逐渐向中国转移。

一、市场结构分析1、市场集中度我国国产手机曾有着辉煌的过去,波导、科健、熊猫、夏新等第一代国产手机品牌经历了一段光辉岁月。

2003年前后,波导、夏新等十余家本土厂商一度拿下国内半壁江山。

国产品牌波导、TCL的销售量分别为969.64万和749.96万,排名第一和第二;迪比特手机曾凭借彩屏机获得最大的市场份额;夏新曾在2002年创下了单款手机盈利超过8亿元的奇迹。

而目前,第一代国产手机波导、科健、首信、夏新等手机品牌已不见踪影,但自2012开年以来,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陆陆续续迎来了十年前的旧面孔,TCL、步步高、金立等传统国产手机高调重现,预示着国产手机在3G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集体回归。

在竞争态势上,这些2G时代的手机厂商开始转攻智能手机,加强与运营商之间的合作。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高端有苹果三星等国际巨头,中档有HTC以及“中华酷联”等国产领头羊,低端市场除了国产一线品牌,还有新入局的互联网厂商。

从我国手机市场品牌关注度对比情况来看,国产手机关注度占据整个中国手机市场品牌关注度的比例最大,但竞争优势并不明显。

基于SCP范式的我国智能手机产业研究

基于SCP范式的我国智能手机产业研究

基于SCP范式的我国智能手机产业研究作者:郭锐来源:《中国市场》2011年第23期[摘要]运用SCP分析框架分析我国智能手机产业的基本环境、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四个方面的内容,全面描述了目前我国智能手机产业的发展状况。

研究表明,我国智能手机的需求旺盛,市场集中度和进入壁垒较高,产品价格竞争激烈,产业整体利润率趋薄。

最后,文章在此基础上给出我国智能手机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智能手机;SCP范式;市场集中度;进入壁垒[中图分类号]F4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3-0178-031 引言SCP范式是由美国哈佛大学乔•贝恩、谢勒等人于20世纪30年代建立的,它遵循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分析框架。

该理论认为市场结构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企业行为又决定市场运行的经济绩效,并通过对市场各方面的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产业组织发展政策。

20世纪60年代崛起的芝加哥学派则强调竞争机制在自由市场中的作用,主张应通过价格理论来研究产业组织中的问题,并且反对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芝加哥学派对产业组织理论的补充,让该理论体系更加完善。

自从1999年摩托罗拉推出第一款智能手机,智能手机在国外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很成熟的产业。

智能手机进入我国较晚,但我国智能手机产业发展迅速,市场需求旺盛。

智能手机销量从2002年开始逐年递增,2010年更是达到惊人的6079.2万台,增长率达到180.9%(见图1)。

但是我国目前关于智能手机产业研究的文章还很少,大多数都是从技术角度分析智能手机未来的发展前景,仅有少数文章提及了智能手机在我国市场格局的变化。

因此,我国智能手机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没有被人们清楚的认识。

本文运用产业组织理论中经典的SCP 分析框架全面分析我国智能手机产业,很好的填补了国内研究的空白。

2 市场环境智能手机产业在我国能够实现快速、稳定的增长,其发展的市场环境至关重要。

我国手机行业的SCP分析

我国手机行业的SCP分析

我国手机行业的SCP分析一、引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我国的手机市场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机遇。

然而,伴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手机行业竞争也日益激烈。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手机行业的现状,本文将采用SCP分析法来对其竞争格局进行探究,以期为手机行业的参与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二、市场结构分析(一)市场构成我国手机行业市场主要由三大类企业组成,分别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

其中,国有企业主要针对高端市场,根据国产而设计的手机厂商。

民营企业较为灵活、创新、适应市场变化较快,由于此类企业产品和技术优秀,在市场上面非常抢手。

而以外资企业为代表的跨国公司,则主要侧重在综合性能好的高端产品上,并在产品研发中强调技术创新。

(二)市场结构市场结构直接决定了企业数量、企业规模、产品定位和价格级别等,是了解市场竞争格局的一个重要方面。

目前,我国手机市场处于寡头垄断格局。

我国的手机生产企业数量较多,但是能够真正打响品牌并有实力与国际品牌竞争的,只有五六家企业。

这些企业包括华为、中兴、小米、三星、苹果等等。

三、市场行为分析(一)市场价格产品价格是市场竞争中至关重要的因素。

在我国手机行业,市场价格水平呈现出波动较大的特点,由于各品牌产品在性能、技术、品质、设计等方面差异较大,价格定位也相应差异。

而且手机市场产品更新快速,市场价格也受产品生命周期的影响在波动。

(二)市场推广策略市场推广是各家手机行业企业比拼市场份额的重要策略之一。

在我国手机行业,广告宣传和口碑传播依然是主流推广策略。

另外,网络市场的发展,也使得各家手机生产企业纷纷加入了网络营销中心,通过各类网络广告、活动和网上口碑等方式,争夺市场份额。

(三)市场竞争策略在市场竞争策略中,手机生产企业主要采取产品升级、创新、自主研发等方式来推动竞争。

其中,华为公司以自主研发、创新为代表,不断推出具有较高性能的产品,成功打响品牌,获得了市场份额。

四、市场绩效分析市场绩效是衡量企业市场竞争成功的一个重要指标,表现为市场份额、收益率等。

SCP市场行为分析(手机行业)

SCP市场行为分析(手机行业)

手机行业SCP中的市场行为分析1价格行为(1)定价行为影响手机定价的因素一、成本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策略还是现在最流行的策略,因为这种策略最为简单和直接。

所谓以成本为基础,对于制造厂商而言是分摊了研发费用的生产成本价,对于中间商而言就是进货价格。

这个时候的零售价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公式就能容易得到。

绝对没有哪个企业想做“活雷锋”,将产品的成本不加一分就销售出去,企业销售产品自然是希望能够从中获利,因此知道产品的成本之后,企业会考虑在这之上增加上自己的获利部分,然后销售出去。

企业到底可以增加多少呢?绝对不是想加多少就加多少,这和企业对产品的定位有关,也会参考行业的平均水平。

成本对价格的影响在手机产品中体现的最明显。

手机是技术更新换代非常快的行业,因此任何一次技术的更新换代或者某种关键器件的普及化都会造成价格的波动。

我们发现自己购买的手机很少有涨价的,只有降价的,无论消费者何时购买手机,事后来看肯定是“吃亏”的,隔一段时间保证降价。

这种更新换代给产品定价带来的影响无疑是相当重要的。

二、消费者价值成本的确非常重要,但消费者的购买期望更加重要,无论产品如何定价,对于消费者而言会有自己购买产品的最低容忍价格,经济学家称之为消费者价值(customer value),就是产品值多少钱。

毫无疑问,任何市场都存在信息不对称,消费者通常很难深入了解到产品的成本,有些消费者更是不会在乎产品的成本。

当消费者愿意花1000元购买产品的时候,却被告知这个产品的价格是500元,他此刻不是惊喜自己捡了一个大便宜就是重新审视自己的购买意愿。

因此定价的目的不在于弥补成本,而在于抓住消费者心中的产品消费者价值。

消费者价值、价格、成本三者组成了四种可能性关系:l 物超所值:消费者价值>价格>成本;l 物有不值:价格>消费者价值>成本;l 物超不值:价格>成本>消费者价值;l 物有所值:价格=消费者价值>成本。

基于SCP范式的中国智能手机产业分析

基于SCP范式的中国智能手机产业分析

基于SCP范式的中国智能手机产业分析摘要:在云产业的背景下,智能手机市场日益成为焦点,本文基于智能手机产业特性,运用scp分析框架系统分析我国智能手机的产业组织特性,并实证分析智能手机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的关联性。

关键词:scp;智能手机;手机操作系统;市场结构;相关性。

如今的手机已不是从前单纯的通讯工具,逐步发展成拥有更丰富网络应用,甚至搭载了智能操作系统的商务、娱乐终端。

3月6日,《2012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年度研究报告》发布,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智能手机用户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截止2012年,中国智能手机用户数达到3.8亿人,较上年同期增长72.7%。

全年中国智能手机累计销量达到1.69亿部,同比增长130.7%。

智能机全民普及,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但2012年对智能手机市场而言也是动荡的一年,在智能机销量方面,三星超越诺基亚成为市场份额第一的手机厂商,在操作系统方面,诺基亚的symbian正式退出,谷歌的android占90%以上的市场份额,苹果的ios也凭借iphone系列智能机的热卖占到6%左右的市场份额,微软的window phone 8作为新型操作系统进入市场,而wp8能否跟ios、android系统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需要市场给出答案。

一、市场结构分析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程度、市场进入和退出壁垒、市场需求的增长率、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短期的固定费用和可变费用的比例等、决定市场结构的上述诸因素是相互影响的,当决定市场结构的某一因素发生变化时,就会导致市场结构中的其他因素也发生相应变化,从而使该产业整个市场结构的特征发生变化。

其中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市场进入壁垒是影响市场结构的三个主要因素,下面我将分别就这三方面进行研究。

(一)市场集中度市场集中度是反映产业市场结构的最重要的指标,衡量市场集中度的指标大体分为两类:绝对集中度和相对集中度,本文是基于简单有效的绝对集中度进行分析的。

SCP市场行为分析(手机行业)

SCP市场行为分析(手机行业)
LOGO
市场行为分析
1 2 3
价格行为 广告 兼并与合作 研发与创新
4

LOGO
1价格行为
成本
营销战略目标
Description of the products
品牌
1. Description of the products 2. Description of the business

LOGO
实例3
联想手机
联想手机虽然定位于中高端,但在产品运作 中应该采取灵活的价格政策,而不是把所有 的产品价格都定位在中高价位,为了紧跟市 场需求,可以对产品进行适当的归类,哪些 产品是树立形象的、哪些产品是获取利润的, 哪些产品是抢占市场份额的等等,制定一系 列的价格体系,而不能采取价格政策一刀切 的策略,没有侧重点,从而丧失了大量的市 场机会。

LOGO
产品定价策略
(一)价格折扣与折让策略 1.现金折扣。购买者如能及时付现或提早付 现,公司则给予现金折扣。手机销售中,一次性 付款可以给予优惠就是这种策略的具体表现。这 种策略可增加买方在付款方式上选择的灵活性, 同时卖方可降低发生呆账的风险。 2.数量折扣。顾客大量购买时,则予以价格 上的优待。这是公司薄利多销原则的体现,可以 缩短销售周期,降低投资利息和经营成本,及早 收回投资。但手机价格高,而且每人所需有限, 公司不可能以鼓励大量购买然后给予折扣的形式 来销售,因此,这里的“数量”则需要慎重确定。 更多数量甚至几台手机一起购买虽然不多见,但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通常可以通过谈判获得更高 的折扣。
诺基亚Lumia 920
¥2300

LOGO
甄别行为
2
有些手机的价格随着时间越来越低,特 别是智能机。这是通过时间来区别愿意 出不同的价格的人,所以这种方法是一 种很有效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手机行业的SCP分析
摘要:用产业组织理论结构主义学派的观点对我国手机行业现状进行分析。

研究表明我国手机市场几乎被国外三大品牌寡占加上进入壁垒等制约国产品牌行业利润下降。

在研究的基础上对国产品牌的发展给出建议。

关键词:手机;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 1 市场结构分析 1.1 市场集中度
市场集中度是反映市场结构的重要指标。

本文所指的集中度是卖方集中度它反映了产业内企业间的竞争或垄断程度。

一般通过主要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来衡量。

下表是我国1999年至20__年上半年度由市场占有率计算出的市场集中度。

从中可以看出20__年以前市场集中度逐年下降05年开始不降反升而且升幅较大。

根据贝恩对市场集中度的分类CR4 30的市场即为寡占市场结构。

显然我国目前手机市场CR3=72.3是典型的寡占市场。

1.2 进入壁垒结构主义学派把进入壁垒定义为:从长期来看一个行业的进入条件是指在位厂商可以持续地把价格提高到最小平均生产和销售成本(最优规模经营成本)以上而又没有达到引起新厂商进入这个行业的程度。

贝恩把进入壁垒归为三类:(1)在位企业相对潜在进入者所具有的产品差别化优势:显然我国2000年第一台本土品牌手机才诞生其起步相对较晚而在位厂商的产品和品牌经过多年的信誉积累和广告宣传在消费者心中产生的较高的美誉度新厂商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及资金进行研发和促销以获得消费者的
认可。

(2)在位者因规模经济相对于潜在进入者所具有的优势:电子产业规模经济壁垒明显厂商只有进行大规模的生产才能享有规模经济带来的各方面的成本节约。

(3)在位者相对于潜在进入者所具有的绝对成本优势:国外厂商的成熟的技术是使其能在20__年后夺回市场份额的主要原因国产手机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得到的只是终端的少许利润;另外绝对成本壁垒还体现在元件采购方面随着整个手机产业的急剧发展当手机元件紧缺时供应商一般都会优先满足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大厂商的需要国产品牌需要花更多的采购成本才能满足对元件的需求在位厂商尚且如此就更不用说潜在进入者了。

虽然手机牌照核准制已经取消但总体来说我国手机行业非制度性进入壁垒还是较高。

2 市场行为分析 2.1 价格策略价格行为仍然是手机市场竞争的手段之一数据显示20__年前三季度手机平均售价比20__年同比下降4到7个百分点。

硝烟四起的价格战让没有核心技术的部分国产厂商不得不纷纷转产或者退出。

然而从开始国产手机的低价进入到20__年的国外厂商的降价竞争到目前各大厂商为了争夺市场份额激烈的价格战国外厂商的暴利时代结束国产品牌遭受一度亏损后的重振目前我国手机市场的竞争已经体现为厂商综合实力的竞争。

但一味通过降价来竞争并不能提高厂商的竞争力反而一度的压缩了利润空间。

2.2 非价格策略中国手机行业的非价格策略体现在产品差异化、促销和合作上。

首先手机市场上各厂商以消费者为导向细分目标市场推出多款式多功能的手机产品音
乐手机、智能机、高像素拍照手机、双卡机、触摸屏手机、游戏手机、商务机、更有个性化定制手机等并行不悖如诺基亚全覆盖式产品线是其产品分布的主要特征从商务系列、娱乐系列、时尚系列、低端系列、运动系列等机型齐备(如图1)。

在款型方面各大厂商也适时推出不同经典机型提高产品差异化程度如
NOKIA6210N、索爱K530C、SO905iCS、三星F110、摩托罗拉
V950、CECT的腕表手机等极大地满足了不同偏好消费者的需求。

其次促销策略方面也各有千秋。

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等国际品牌在我国市场的广告投放一直名列前茅国产品牌近年来也不甘示弱为了提高品牌知名度加大了促销力度波导投入巨资在央视等各大媒体广告轰炸个性的广告词(手机中的战斗机)让消费者铭记于心。

电视直销手段也频频被国内厂商所用CECT待机王、长虹、金立等手机电视销售极大提升了人们对国产手机的认知度。

最后合作策略是企业之间为了共享在采购、制造、销售、技术、资金、管理、研发等各方面的优势说采取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行为。

索尼和爱立信这两家跨国公司在手机业务上的合作成为全球手机业合作策略的典范此外国产品牌和纷纷与跨国公司进行合作如TCL 和阿尔卡特合资波导与西门子合作长虹旗下国虹与因特尔、东芝、三星、飞利浦、比亚迪等不仅在配件供应上而且在前端开发、设计等环节合作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