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洗手操作考核总结

合集下载

外科实验洗手实验报告

外科实验洗手实验报告

外科实验洗手实验报告外科实验洗手实验报告概述:本次实验旨在探究外科实验洗手的重要性以及正确的洗手方法。

通过实验,我们将验证洗手对于预防感染的作用,并了解洗手的正确步骤和时间。

实验材料:1. 洗手液2. 水槽3. 手套4. 洗手盆5. 手部消毒剂6. 洗手纸巾实验步骤:1. 实验前,所有实验者需要将双手清洗干净,并佩戴手套。

2. 将一定量的洗手液倒入洗手盆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

3. 实验者将双手浸入洗手盆中,彻底涂抹洗手液,确保所有部位都有充分接触。

4. 在洗手液的帮助下,实验者用力搓揉双手,特别是指缝、指尖和手腕等难以清洁的部位。

5. 搓揉双手约20秒,然后用流动的清水将洗手液冲洗干净。

6. 实验者将手部抬起,让水从手腕向指尖流动,确保所有洗手液都被冲洗干净。

7. 将双手抖干,用洗手纸巾擦干手指缝和手背等难以干燥的部位。

8. 实验者将手部放入手部消毒剂中,按照说明进行消毒。

9. 最后,实验者将手套戴在干净的双手上,确保手套完全覆盖双手。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观察到以下结果:1. 在洗手液的作用下,实验者的双手表面明显清洁,没有明显的污渍。

2. 实验者在搓揉双手时,指缝、指尖和手腕等难以清洁的部位也得到了充分清洁。

3. 冲洗双手后,所有洗手液都被冲洗干净,双手表面没有残留物。

4. 手部消毒剂的使用进一步增强了双手的清洁度,并提供了额外的防护。

讨论:洗手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洗手对于清洁双手的有效性。

洗手液的使用可以去除双手表面的污垢和病原体,而搓揉双手则可以清洁难以清洁的部位。

冲洗双手的过程确保了洗手液的完全清洗,消除了残留物的可能性。

最后,手部消毒剂的使用提供了额外的防护,杀灭残留在双手上的微生物。

正确的洗手方法是预防感染的关键。

在实验中,我们注意到实验者需要在洗手液的帮助下搓揉双手约20秒才能达到充分的清洁效果。

这个时间段是为了确保所有部位都得到充分清洁。

此外,冲洗双手时,让水从手腕向指尖流动可以确保所有洗手液都被冲洗干净。

外科洗手操作考核总结

外科洗手操作考核总结

外科洗手操作考核总结外科洗手操作考核是外科医生必备的一项技能,它对于手术室的安全和患者的康复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在进行外科洗手操作考核时,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为患者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手术环境。

下面是我对这次考核的总结和反思。

首先,我对外科洗手操作的步骤和要求进行了全面的了解,掌握了正确的操作流程。

在考核过程中,我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洗手,包括适当的时间和手部清洁剂的使用,站在洗手池前,将手腕、手掌、指间、指关节和指尖的每个部位进行清洗。

洗手时,我应用充足的水流,保持双手指尖较低,使污水从手腕向手指尖流去,避免了细菌的滋生。

此外,对于常留指甲,在洗手前及时修剪。

这些操作能够有效地去除手部的细菌和污垢,确保手部的清洁度。

其次,我在洗手操作中严格遵循了各项操作规范。

在洗手前,我按照规定使用水龙头的双控开关,并将前臂肘内侧放在胸前,避免交叉向上伸出,保持衣袖的干燥和洁净。

洗手时,我将手腕保持较低的位置,以防止水从腕部流进水蒸气引起的热的冷水和热水混合。

洗手结束后,我严格遵循了手部正常、标准和规范的干燥程序,以确保手的清洁度。

另外,我在洗手操作中注重细节和注意事项。

在洗手过程中,我要求自己保持专注和细致,确保每个手部部位都能充分清洗。

我注意到手腕、指间、指关节和指尖是易于被忽略的部位,所以在洗手时特别注重这些部位的清洗,以防细菌的滋生。

此外,我要求自己将手指张开,保证每个指间都能被清洗到,防止隐匿感染的发生。

最后,在洗手操作考核中,我积极寻求反馈和建议,不断改进自己的洗手技巧。

在考核结束后,我向考核人员询问自己在洗手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主动接受他们的建议和意见。

通过反馈和建议,我认识到自己在一些操作细节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这激发了我不断学习和进步的动力。

总结起来,这次外科洗手操作考核对于我个人的职业发展和患者的健康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这次考核,我充分展示了自己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了操作规范,正确地进行了洗手操作。

外科洗手实训的总结报告

外科洗手实训的总结报告

一、引言外科洗手是外科手术操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手术区域的无菌程度,对预防手术感染具有决定性作用。

为了提高外科手术的安全性,保障患者健康,我们进行了外科洗手实训。

本文将对外科洗手实训的过程、方法、心得体会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二、实训过程1. 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实训,使学员掌握外科洗手的正确方法,提高无菌观念,确保手术操作过程中手术区域的无菌状态。

2. 实训内容(1)洗手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洗手液、无菌刷、毛巾、洗手盆等。

(2)七步洗手法:①取下手套,卷袖过肘;②用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处;③取无菌刷,蘸取洗手液,按照指背-掌心-手背-指缝的顺序刷洗双手;④用流动水冲洗刷洗过的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处;⑤取无菌毛巾,擦干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处;⑥用75%乙醇消毒双手;⑦戴无菌手套。

(3)穿脱手术衣:①取无菌手术衣,将衣领打开;②将双手伸入袖口,用双手将袖口向上翻折,套入双手;③用双手将袖口向下拉至肘部,使袖口贴合双手;④将手术衣的两侧边缘对齐,用双手将手术衣的两侧边缘向上拉至领口处,用别针固定;⑤脱手术衣时,先解开别针,将手术衣的两侧边缘向下拉至肘部,用双手将手术衣的两侧边缘对齐,用别针固定。

3. 实训步骤(1)洗手前的准备工作:准备好洗手液、无菌刷、毛巾、洗手盆等。

(2)按照七步洗手法进行洗手,确保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处均被洗净。

(3)用75%乙醇消毒双手。

(4)穿脱手术衣,确保手术衣贴合身体,无皱褶。

三、实训心得体会1. 提高无菌观念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刻认识到外科洗手的重要性。

洗手是防止手术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只有确保手术区域的无菌状态,才能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

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我将时刻保持无菌观念,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

2. 熟练掌握洗手方法实训过程中,我按照七步洗手法进行洗手,熟练掌握了洗手的正确方法。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练习,使洗手动作更加规范、熟练。

外科洗手操作考核总结.doc

外科洗手操作考核总结.doc

XXX人民医院开展外科洗手操作考核总结
为了更好地提高手术室等重点部门外科洗手方法的正确率,有效降低医院
感染发病率,更好地迎接等级医院复核评审,我院于2015 年03 月17、18 日在手术室洗手室对外科手术操作的医务人员进行了外科洗手操作考核,考核情况
如下:
一、主要存在的问题:
1、卫生洗手在搓揉前臂、上臂时,在同一平面交替下降(上升)时回搓了。

2、冲水时指尖未朝上。

3、冲水时不注意水溅出水池,溅湿衣裤,冲水后未沥干就去拿毛巾。

4、外科手消毒三次的操作步骤不规范、操作时间不够。

二、整改措施:
1、加强外科洗手操作学习培训,监考员对初次考核不及格人员进行现场
指导,加强培训。

2、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外科洗手操作正确率100%。

三、考核结果
全院需进行外科手术操作的医务人员共128 人,其中进修 6 人,休产假 3 人,下乡 1 人。

参加考核118 人,参考率100%。

初次操作考核及格人数为110 人,不及格8 人,及格率为92.7%。

不及格8 人按排于 3 月20 日进行统一补考,补考人员全部及格。

通过全员培训、初考及复考,我院所有参考人员外科洗手操作考核正确率
均达100%。

本次考核使我院医务人员外科洗手操作正确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同时,通过考核过程中的理论提问,进一步提高了我院医务人员的外科洗手理论
知识水平。

XXX人民医院
院感科
2015-03-27。

外科洗手的实验报告

外科洗手的实验报告

外科洗手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外科洗手摘要外科洗手是最常见的外科手术前消毒措施之一。

本实验采用布莱斯特和达尔G.米勒的标准程序来评估外科洗手可消除多少微生物的重要性。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外科洗手可以有效地消除外科手术中的病原体,减少感染风险。

材料和方法本次实验使用的材料包括:细菌培养基、实验室用品(如试管、移液器等)、细菌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

操作步骤如下:1. 采用手套洗手程序进行外科洗手,然后实现手消毒。

2. 接着,检查手指、指甲和手背是否清洁,并以相同的程序分别消毒。

3. 用无菌的洗手巾擦干手部,并进行下一步实验。

4. 取一段外科手术布和细菌悬浮液,平均分装到三个试管中,作为对照组。

5. 采取同样的程序,将三个试管使用外科洗手进行洗手,并在试管中重新配置细菌培养基。

6. 对试管进行培养,并计算细菌菌落数。

结果在对照组中,我们观察到有大约10万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菌落。

在将洗手程序应用于实验组后,我们观察到菌落数显着减少,只有几个。

显然,外科洗手可以有效消除手部上的病原体,达到防止感染的目的。

讨论外科手术是许多医院最常见的手术方法之一。

随着手术操作的日益复杂,外科医生和护士需要更加严格地控制感染的风险。

因此,在手术前和手术期间的洗手程序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实验表明,外科洗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术前消毒措施,能够有效地消除可引发感染的病原菌。

结论外科洗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外科手术前消毒措施。

通过使用布莱斯特和达尔G.米勒的标准程序,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外科洗手可以有效地消除手部上的病原物质,降低感染风险。

在实施外科手术时,必须正确地实施手部清洁和消毒步骤,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感染的风险,保护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外科洗手实验报告结论

外科洗手实验报告结论

外科洗手实验报告结论概述外科洗手是一项重要的卫生措施,对于手术室内消除细菌感染和细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实验通过比较不同洗手方法对细菌数量的影响,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实验方法我们招募了20名参与者,其中10名参与者是医生,另外10名参与者是普通人群。

参与者都按照相同的实验步骤进行洗手,实验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实验前,需要确保参与者双手清洁,不含任何抗菌物质。

2. 每位参与者随机分配到不同的洗手组别,包括肥皂洗手组和酒精洗手组。

3. 参与者需要按照指定的时间和方法进行洗手,包括使用肥皂或酒精进行冲洗和搓揉,然后用流动的清水冲洗干净。

4. 实验结束后,用无菌的棉球取样,并通过培养基培养细菌。

5. 最后统计不同洗手组别中细菌数量的差异。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使用肥皂洗手组的细菌数量明显低于使用酒精洗手组的细菌数量。

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洗手组别医生细菌数量(CFU/mL)普通人群细菌数量(CFU/mL)肥皂洗手组100 120酒精洗手组500 800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肥皂洗手组对细菌的消灭效果明显好于酒精洗手组。

这可能是因为肥皂的表面活性剂能够有效破坏细菌的细胞膜,从而使细菌失去活力甚至死亡。

2. 无论是医生群体还是普通人群群体,肥皂洗手组的细菌数量都低于酒精洗手组。

这表明在手术室中,医生和普通人群都应该采用肥皂洗手的方式,以减少传播细菌的风险。

3. 酒精洗手组的细菌数量依然较低,可能是因为酒精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但是相比于肥皂洗手,其效果不如人意。

结论与建议本次实验结果表明肥皂洗手是一种有效的外科洗手方法,能够显著降低细菌数量。

因此,在手术室中,医生和普通人群都应该采用肥皂洗手的方式。

此外,应注意以下事项:1. 洗手时间:实验中我们设定了相同的洗手时间,但是实际操作中,洗手时间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调整。

建议至少洗手20秒。

2. 洗手方法:正确的洗手方法包括涂抹肥皂在双手各个部位,特别是手指缝和指甲周围,用水冲洗干净。

关于对手术室护生外科洗手考核的分析

关于对手术室护生外科洗手考核的分析

关于对手术室护生外科洗手考核的分析摘要】目的:评估手术室临床带教老师不同工作年限与护理实习生外科洗手考试成绩关系,找出教与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方法:通过统计,对我科室24名临床带教老师不同工作年限与2016年8—12月份88名大专护理实习生出科考试(外科洗手操作及相关理论)成绩进行分析。

结果:低年资带教组对应学生成绩操作平均分为90.34,合格率为95.45%;操作相关理论平均分为76.82,合格率为86.36%。

高年资带教组对应学生成绩操作平均分为88.02,合格率为72.73%;操作相关理论平均分为67.16,合格率为70.45%。

结论:护生外科洗手的操作成绩总体上高于其相关理论成绩;另一方面,操作及其相关理论成绩总体上与带教老师工作年限成反比关系,即低年资带教老师对应的护生考试成绩相对较高,而高年资带教老师对应的护生考试成绩相对较低。

分析其原因是带教老师着重点放在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上,但却忽略了理论的巩固;低年资带教老师注重手术室基础护理,而高年资带教老师则注重手术室专科护理。

所以,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如何协调不同工作年限带教老师带教工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手术室护生;外科洗手;临床教学;考试;分析【中图分类号】R1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9-0392-02临床教学是护理教育的关键环节,是护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过程,也是护生向护士角色转化的必经途径[1]。

考试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考试成绩的分析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而且可以有效地评价教师教学质量和各种教学方法;同时也能及时反馈教学方法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便于教师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提高教学水平[2]。

为此,本文对我科室临床带教老师不同工作年限与大专护理实习生外科洗手考试成绩进行分析,找出临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改善临床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2018年医务人员手卫生考核总结

2018年医务人员手卫生考核总结

2018年医务人员手卫生操作考核总结
2018年上半年,医院感染管理科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六部洗手法”操作技能考核工作。

考核工作按:“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及“手卫生考核评分标准”严格要求,通过现场提问及“六部洗手法”实际现场洗手操作,对存在动作不规范的操作者,现场提出并加以纠正。

通过此次考核,XXX名考生中绝大部分能正确掌握:“六部洗手”,但部分考生存在以下问题:
1.洗手液按压方式错误,直接用手心按压。

2.未打湿双手即直接取洗手液。

3.未取下手腕部饰物:手镯、手链等即开始洗手。

4.洗手时机未能完全掌握。

5.洗手时间过快。

6.洗手步骤错乱。

通过此次面试:“六部洗手”的考核工作,让我们及时掌握了新招编外人员对:“六部洗手”
的掌握程度及存在问题,对我院医务人员做好手卫生工作奠定了基础。

考核存在问题进行重点考核及培训。

从而让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开始不断抓实不断规范化和得到提高。

XXX人民医院
感染管理科
2018年7月27日
雨滴穿石,不是靠蛮力,而是靠持之以恒。

——拉蒂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人民医院开展外科洗手操作考核总结
为了更好地提高手术室等重点部门外科洗手方法的正确率,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更好地迎接等级医院复核评审,我院于2015年03月17、18日在手术室洗手室对外科手术操作的医务人员进行了外科洗手操作考核,考核情况如下:
一、主要存在的问题:
1、卫生洗手在搓揉前臂、上臂时,在同一平面交替下降(上升)时回搓了。

2、冲水时指尖未朝上。

3、冲水时不注意水溅出水池,溅湿衣裤,冲水后未沥干就去拿毛巾。

4、外科手消毒三次的操作步骤不规范、操作时间不够。

二、整改措施:
1、加强外科洗手操作学习培训,监考员对初次考核不及格人员进行现场
指导,加强培训。

2、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外科洗手操作正确率100%。

三、考核结果
全院需进行外科手术操作的医务人员共128人,其中进修6人,休产假3人,下乡1人。

参加考核118人,参考率100%。

初次操作考核及格人数为110人,不及格8人,及格率为92.7%。

不及格8人按排于3月20日进行统一补考,补考人员全部及格。

通过全员培训、初考及复考,我院所有参考人员外科洗手操作考核正确率均达100%。

本次考核使我院医务人员外科洗手操作正确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同时,通过考核过程中的理论提问,进一步提高了我院医务人员的外科洗手理论知识水平。

XXX人民医院
院感科
2015-03-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