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梁精神与照金精神之比较研究

合集下载

2024南梁精神及其时代启示主题观后感

2024南梁精神及其时代启示主题观后感

2024南梁精神及其时代启示主题观后感南梁精神是一种深厚的文化内涵,是南梁时期文化繁荣的时代特点,也是对后世有着持久影响力的思想和精神遗产。

观看《2024南梁精神及其时代启示》后,我深深感受到了南梁精神的卓越品质和时代价值。

以下是我对该主题观的简单感悟和启示。

首先,南梁精神体现了南梁人民勇于创新和超越自我的精神品质。

在观看中,我看到了南梁人民不畏艰难困苦,积极发展经济、推动文化繁荣的精神状态。

他们对于学问的崇尚和追求,尤其是对于文化艺术的倾慕和追求,令我感到震撼和钦佩。

南梁人民勇于创新,勇于开拓进取,不仅在文化上有重要贡献,而且在经济、农业、科技等方面都表现出强烈的进取心和创新意识。

这种创新精神的推动力和态度是我们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也是我们应该向南梁人民学习的地方。

其次,南梁精神强调了人文关怀和社会公正的重要性。

观看中,我看到了南梁人民对于患者的关心和照料,他们积极倡导医学的发展和医疗实践的精进,不仅为了治病救人,也是出于对人体和生命的尊重和保护。

此外,南梁还提倡公正和法治,努力维护社会秩序和个人权益。

这种人文关怀和社会公正意识是我们现代社会中必不可少的品质,它提醒我们要在关心他人的同时强调公正和法治,使社会更加和谐和稳定。

再者,南梁精神注重内心修养和人格塑造。

观看片中,我看到了南梁人民对于内心修养和人格塑造的重视,他们强调儒家思想和道德教育,鼓励人们养成良好的品德和习惯。

这种注重内在修养的精神态度提醒我们要更加注重个人素质和内心的培养,不仅要注重外在的成就和物质追求,更要关注内心的修养和精神追求。

最后,南梁精神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

观看片中,我看到了南梁人民对于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无论是对于学问的追求,还是对于艺术的热爱,南梁人民始终坚持着进取的精神,倡导人生的真谛和价值。

他们的精神传承和舍我其谁的担当给予了我很大的鼓舞和启示,告诉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应该坚定信念,不懈追求,并且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南梁精神及其时代启示心得体会(精选8篇)

南梁精神及其时代启示心得体会(精选8篇)

南梁精神及其时代启示心得体会(精选8篇)南梁精神及其时代启示篇1此时,我感到了一种力量,一种因历史而越发令人臣服的力量,我感谢那些长征中的先辈们,感谢他们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坚持到底,永恒的长征精神。

长征为人类历史写下了最壮丽的一页:永恒的英雄、永存的信念、永远的丰碑!喇叭声仍咽,战鼓声犹响,马蹄声还鸣。

若要问在长征精神中学到了什么?我会回答,学到红军永存的信念!时间不会磨平记忆的棱角,我们不会忘记这段历史,只要心中依然永存信念,希望之火就不会灭;只要心中依然永存信念,胜利其实就在不远处!因为:信念永存!让我们接受新的长征。

南梁精神及其时代启示心得体会篇2翻开中国革命历史,有这样一支英雄队伍,他们舍生忘死,坚守信念,他们为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徘徊在生死存亡的边界,却从未退缩,勇往直前,他们就是中国红军。

由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中共长沙市委出品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伟大的转折》于8月26日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播出。

该剧讲述了中国红军在遭受湘江惨败后,四渡赤水,粉碎敌人围追堵截,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带领下走向胜利的故事。

该剧一经播出,引起极大反响,历史已随时间渐行渐远,由之产生的情愫却始终无法消隐,在历史这一伟大的课堂面前,所有的经验教训和丰功伟绩都将是永恒的教科书。

影片中,从红军波浪壮阔的历史斗争中,我看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红军的领导人,是如何在中国革命最危急的关头,一步又一步地挽救了中国革命,一次次的绝地逢生,一次次的转危为安。

记得在影片的开头,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战胜这看似强大的敌人。

是啊,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正是各路红军的互相策应,相互配合,才形成了“生死相依,同舟共济”的合力,才使蒋介石围歼红军的计划得以破灭。

最后的胜利是属于我们的!中国红军的一声声呐喊响遏行云,穿云裂石。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永远也无法想象硝烟弥漫的战场是何等的悲壮,在无数个本该月明风清的日子里,有的却是枪林弹雨,血染天空,背水一战,置死地而后生。

南梁精神永放光芒

南梁精神永放光芒

5
南梁精神形成背景、原因及内涵
• 首先,它同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品德有渊源关系。
可编辑ppt
6
南梁精神形成背景、原因及内涵
• 其次,南梁精神又是对我党我军光荣传统的丰富和发展。 我军初创时期,在困苦的条件下,开辟农村根据地,扩大 革命武装,开展对敌斗争,形成了井冈山精神、洪湖精神、 大别山精神等等。在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 指战员发扬大无畏的革命主义精神,斩关夺隘,克服无数 艰难险阻,粉碎了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胜利地完成了 战略大转移,又有了长征精神。南梁精神和这些精神是一 脉相承的。特别是延安和陕甘宁边区时期,我们党逐渐成 熟起来,摆脱了以前照搬外国经验,把自己的胜利寄托在 国际斗争的胜利上或依赖外国援助的状况,确立了独立自 主、自力更生的方针。这就使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更加丰 富、更加完备了。
可编辑ppt
7
南梁精神形成背景、原因及内涵
• 其次,南梁精神成熟于革命领袖的倡导和抗日军民的实践 。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 为指导,分析抗日战争将必定是一个艰难的持久战,因而 从抗战一开始,就要求我党我军以艰苦的努力来赢得胜利 。抗大根据毛泽东的建议,把“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作为 校风和很重要的教育内容,从理论上提高各级干部坚持艰 苦奋斗精神的自觉性。解放区军民在党中央和毛泽东领导 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和首创精神,积极实践,开拓拼搏, 在军事、政治、经济斗争中全面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使 南梁精神日趋完善成熟。
可编辑ppt
11
南梁精神内容
• 从土地革命到全国解放,南梁根据地的华池县为
人民军队送去3360名战士,其中有160多人献出
了宝贵的生命。当然在这3360多名子弟兵中,也
涌现了一些高级将领和党的高级人才。如由放羊

关于南梁的观后感

关于南梁的观后感

关于南梁的观后感最近了解了南梁这个地方,那可真让我开了不少眼界,心里就像被猫爪子挠了似的,不吐不快啊。

南梁,就像一本厚厚的历史书,你一翻开,满是传奇色彩。

它虽然在历史的长河里只是一个地域的概念,但这个地方所承载的故事,那可都是沉甸甸、响当当的。

刚了解南梁的时候,我就感觉自己像是发现了一个被岁月尘封的宝藏盒子。

这里是红色革命的一片圣地呢。

你想啊,在那个战火纷飞、动荡不安的年代,南梁就像是一盏明灯,在黑暗中倔强地亮着。

当时的人们啊,为了理想,为了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就聚集在这片土地上。

他们那种坚定的信念,真的就像吃了秤砣铁了心一样,不管遇到多少艰难险阻,都绝不放弃。

南梁的革命者们,那可都是一群超级有魅力的人。

他们可能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吃着粗茶淡饭,但是眼睛里却透着炽热的光芒。

这光芒,就是对未来的希望,对自由平等的向往。

就好比我们现在追明星似的,他们就是那个时代最闪亮的明星,不过他们追的不是名利,而是革命的胜利,是人民的幸福。

我就想啊,如果我能穿越回那个时代,站在南梁的土地上,肯定能感受到那种热血沸腾的气氛,说不定也会被他们的热情感染,跟着一起闹革命呢。

而且啊,南梁的山水似乎都被赋予了革命的灵魂。

那些山脉连绵起伏,就像是革命的脊梁,坚强而又不屈;河流潺潺流淌,仿佛在诉说着当年的故事,把革命的精神传递给每一个经过的人。

走在南梁的土地上,感觉脚下踩的不是普通的泥土,而是历史的沉淀,是无数革命先烈的血汗和梦想。

现在的南梁呢,虽然已经没有了当年的硝烟弥漫,但它的精神却像一颗种子,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还传播到了更远的地方。

它提醒着我们这些后人,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就像那句老话说的,“吃水不忘挖井人”。

我们可不能光享受着先辈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与繁荣,而忘记了背后的艰辛。

总之呢,南梁就像一个无声的老师,用它的历史、它的故事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课。

这堂课,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也让我对那些为了理想而奋斗的人充满了敬意。

南梁精神心得体会

南梁精神心得体会

南梁精神心得体会南梁,这个词可能对很多人来说还比较陌生,但是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却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南梁是南朝梁王朝的简称,南朝梁是我国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朝代,而南梁精神则是指南梁王朝在精神文化方面的一种特质和风格。

南梁精神具有独特的思想情怀和品格特点,给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

通过学习南梁精神,我深深感悟到,南梁精神的核心是品格和人文关怀。

南梁精神的第一核心是品格。

南梁王朝重视人的品质修养,而不仅仅是追求功名利禄。

他们强调“君子者,能令于风,德日新,乡人之美则美,乡人之文则文。

以俭德育民,其国家乐固矣。

”南梁王朝通过德教育、素质教育来培养人的品质,追求人的道德完善和自身的精神境界。

他们提倡仁爱、恭敬、诚实、勤劳等优良品德,强调为人处世的原则。

南朝梁文学巨匠萧统曾写道:“仁义千条,而首为君子。

”这就是南梁王朝所倡导的品格道德观念。

通过学习南梁精神,我认识到一个人的品质对于一个人的成就和人生境界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不断提高和修养自己的品质,才能在今后的人生成就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南梁精神的第二核心是人文关怀。

南梁王朝注重培养文人,重视人的文化素质和人文关怀。

他们认为文化的成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盛的重要标志。

南朝梁时期文化繁荣,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人墨客,如谢灵运、檀道渊等。

他们不仅在文学艺术方面有所造诣,而且对人类社会、自然界等问题也有着深入的思考和洞察。

南梁王朝通过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和对人文的关怀。

通过学习南梁精神,我明白了文化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只有注重培养人的文化素质,才能提高整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和国家的软实力。

南梁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以品格和人文关怀为核心,强调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的提高。

在今天这个物质发达但精神贫乏的时代,我们应该通过学习并弘扬南梁精神,重视自己的品质和人文关怀,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和素质。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东北抗联精神、照金精神、太行精神、吕梁精神

东北抗联精神、照金精神、太行精神、吕梁精神

!"#$%&'()%&'*+%&',-%&◇河南省郑州市外国语中学 陈 艳(整理)一、东北抗联精神2020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就在白山黑水间奋起抵抗,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同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社会动员之广泛,民族觉醒之深刻,战斗意志之顽强,必胜信念之坚定,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白山黑水间,茫茫林海中,东北抗日联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长期与凶恶敌人斗争,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壮丽篇章。

有统计显示,从1932年至1940年,包括东北抗日联军、抗日义勇军在内的东北抗日武装共出击154761次,平均每天出击52次。

鼎盛时期,东北抗日联军共组建成11个军、3万余人,活动范围遍及东南满、吉东、北满70余县的广大地区。

“革命就像火一样,任凭大雪封山,鸟兽藏迹,只要我们有火种,就能驱赶严寒,带来光明和温暖。

”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曾发出这样的誓言,“一个忠实的共产党员,为民族解放事业,头颅不惜抛掉,鲜血可以喷洒,而忠贞不贰的意志是不可动摇的,最后胜利的决心是坚定的。

”“如果没有强大的信仰信念信心作支撑,恐怕任何人都难以在这种环境下生存。

”黑龙江省委史志研究室主任何伟志说,东北抗日联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树立起驱逐日本侵略者、取得民族独立和解放的信念,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殊死决战,为全国抗战的最后胜利建立了不朽功勋。

孤悬敌后,面对日军的残酷“围剿”、诱降和经济封锁,东北抗日联军遭受严重损失。

到1940年2月,东北抗日联军锐减为1800余人,但旗帜始终不倒,继续在长白山区、小兴安岭、松花江下游等地浴血奋战。

1945年4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回溯抗日战争历史时指出:“国民党政府采取了不抵抗政策。

如何弘扬照金精神,培塑优良作风研讨材料

如何弘扬照金精神,培塑优良作风研讨材料

如何弘扬照金精神,培塑优良作风研讨材料燃烧照金精神的火种,铸就时代新风貌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种精神熠熠生辉,那便是“照金精神”。

它承载着革命先辈们的热血与坚韧,是我们在新时代培塑优良作风的重要指引。

本文将围绕如何弘扬照金精神,培塑崭新的优良作风进行深度研讨。

首先,我们需要深入挖掘和理解照金精神的内涵。

"照金精神"源于上世纪30年代的陕甘边区革命斗争,它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依靠群众、敢于胜利的精神瑰宝。

如同火炬照亮黑暗,我们应当将这种信念如磐石般坚定,无论面临何种困难挑战,都能坚守初心,矢志不渝;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不怕艰难困苦,始终保持昂扬斗志;紧密联系群众,深深扎根人民之中,汲取力量;勇往直前,面对逆境也要敢于突破,勇于取得胜利。

为了使照金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我们需要通过创新教育方式,让其深入人心。

例如,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制作VR体验馆,再现那段烽火岁月,使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身临其境地感受照金精神的力量。

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比如红色之旅、志愿服务等,引导人们在实践中领悟照金精神,让优良作风在日常生活中落地生根。

不仅如此,弘扬照金精神更应体现在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上。

我们要以照金精神为镜,对照自身,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无论是党政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都要把照金精神融入到日常工作和管理之中,严明纪律,廉洁奉公,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此外,对于社会各行各业来说,都应当积极倡导并践行照金精神。

企业家要秉持艰苦创业、诚信经营的理念,科研人员要保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决心,教育工作者要传承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共同构建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社会环境。

感叹!照金精神犹如一面旗帜,引领我们在新时代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让我们携手共进,用心去点燃每一颗心中的照金之火,用行动去熔铸出新时代的优良作风,使之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总而言之,弘扬照金精神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个长期且持久的过程,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实践、探索和创新。

南梁精神的十六字

南梁精神的十六字

南梁精神的十六字南梁精神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种文化传承,它是南梁时期的一种精神内涵,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南梁时期,南朝梁武帝刘义隆创办了南梁,他提倡儒家思想,也十分注重文化建设。

在南梁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一种固有的精神内涵,即南梁精神。

这种精神内涵可以用“十六字”来概括,即“博闻、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敬慎、明理、修身”。

首先,南梁精神的第一要素是“博闻”。

博闻意味着广泛涉猎各种知识,不只是局限于一种学问。

南梁时期,人们注重全面发展,追求多元化的知识。

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其次,“审问”和“慎思”是南梁精神的关键要素。

只有通过审问和慎思才能够正确地认识事物,洞察问题的本质,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南梁人提倡深入思考,不断探索事物本质,不轻易陷入表面现象的迷惑。

南梁精神的第四要素是“明辨”。

明辨意味着要有清晰的头脑,能够准确地识别事物的真假,对是非曲直有明确的判断。

这对于一个成熟的人来说尤其重要,因为只有明辨是非,才能够为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

南梁精神之所以被称为南梁精神,还在于南梁人的“笃行”。

“笃行”意味着要真正实践所学的知识,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不仅仅停留在纸面上,更要践行于行动之中。

只有真正地落实于行动中,才能够充分地发挥知识的作用。

其次,“敬慎”是南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梁人讲究谨慎,尊重他人,不轻率地妄加评论,做事情认真仔细,试图做到尽善尽美。

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做事情的准确性和周全性,同时也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南梁精神的第七要素则是“明理”。

南梁人注重理性思考,尊重客观事实,不受情绪和偏见的影响。

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切实解决问题。

最后,“修身”是南梁精神的最后一个要素。

修身意味着要塑造良好的品德,注重精神修养,努力达到内外合一的境界。

南梁人认为,只有做到内外合一,才能够做到真正的人格高尚。

综上所述,南梁精神是一种全面而深刻的文化传承,它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梁精神与照金精神之比较研究
作者:白颖超
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26期
摘要:南梁精神与照金精神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血与火的斗争中铸就的革命精神,是西北地区卓越的精神财富,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将两者进行比较研究,可以避免继承弘扬过程中的混淆和雷同,有利于实现其时代意义,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精神动力。

关键词:南梁精神;照金精神;比较研究
南梁精神与照金精神同属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精神,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陕甘边革命斗争中产生。

[1]两种精神之间存在着众多的相似之处,两者也存在着差异,各有其独特的时代价值。

在继承弘扬时要避免两者的混淆和雷同,以便更好地发挥革命精神的现实意义,服务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一、南梁精神与照金精神的相通之处
(一)两种精神都体现了信念坚定、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在照金时期,自1927年10月清涧起义打响西北革命武装发抗的第一枪,陕甘地区接连爆发了大大小小七十多次起义,如旬邑起义、靖远兵变、两当兵变等,但起义大多都以失败告终。

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而是立即召开包家寨会议,决定成立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改变之前单打独斗的作风,与农民运动相结合,建立并扩大革命根据地,形成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使陕甘革命的历史顺利地过渡到南梁时期。

南梁时期,革命力量受到了国民党的严重打击和“左倾”错误影响。

在孤军奋战情况下,老一辈革命者始终坚信革命必定会取得胜利,根据地开创者刘志丹还以“干革命还能怕失败!失败了再干嘛。

”来安慰同为领导者的习仲勋。

[2]他们发展南梁游击队,合编西北反帝同盟军,壮大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建立西北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形成燎原之势积蓄力量。

(二)两种精神都彰显了勇于探索、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
照金革命根据地早期,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陕北和关中地区开始了独立探索革命道路的艰苦历程,逐步建立党团组织,形成革命队伍,建立学校,发展教育,成为了革命思想、革命力量的发源的摇篮,有效地在关中西部、陕北地区进一步宣传了马克思主义,扩大了共产党的影响力。

进而又接连发起兵变以寻求突破。

照金兵变模式失败,南梁革命根据地则吸取之前孤军深入、以软碰硬的失败教训,借鉴毛泽东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模式;习仲勋提出了“梢林主义”,发展游击队,刘志丹则建立安定、南梁、照金为中心的陕北,陇东、关中三个游击战略区,用“狡兔三窟”之法,壮大革命根据地的力量,把点连成线、以线构成面建立西北革命根据地,保存红军实力,此番实践创新为以后共产党重心转移陕北提供了后备基地,补充了后备力量。

(三)两种精神都包含着信念坚定、爱国为民的奉献精神
照金革命根据地建立过程中,一次次失败与站起,绝不仅仅是数字的简单累加,而是西北革命党人为了革命胜利抛头颅、洒热血、不惧牺牲、坚毅向前的过程。

1928年渭华起义、旬
邑起义中都牺牲了众多的革命者,以及1933年又因叛徒出卖,导致众多共产党人被抓,他们
宁死不屈,结果被残忍杀害,酿成著名的“无定河畔六烈士”惨案,虽然他们早早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他们信念坚定,爱国为民的奉献精神却将永远地活在每一个中国人民的心里。

[3]
南梁革命根据地的发展扩大是陕甘共产党人的披荆斩棘之路,也是众多英雄人物为国献出宝贵生命的一曲壮丽高歌。

这其中不只是共产党的战士们还有为革命提供帮助的贫苦百姓们,仅南梁荔园堡、金岔沟地区就有40多名共产党员和群众被杀害。

1934年,谢子长在清涧县河口镇战役中受伤,因伤势过重不幸逝世,年仅38岁。

1936年,刘志丹也在三交镇战役中献出了年仅33岁的生命。

二、南梁精神和照金精神相区别的独有价值
(一)照金精神体现了结合实际、教育引领的理性精神
关中地区作为全国较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地区,照金革命根据地便借助这一先天条件立足教育,1922年王尚德建立私立赤水小学,并于1923年进一步创办私立赤水职业学校,成为我党第一所高校、陕西省第一个青年团组织、关中第一个党组织和农协会的诞生地,实现了对革命者思想精神的理性引领,体现了对教育的重视,这是老一辈革命家的高瞻远瞩之计,也是领导人卓越才智的体现。

[4]
(二)南梁精神彰显了实事求是、立足当下的求实精神
1927到1933年间,陕甘地区大大小小70多次兵变多数都以失败告终,并最终导致照金革命根據地失守。

但是随即召开的包家寨会议,决定成立以南梁革命根据地为核心的西北革命根据地,拉开了实事求是、立足当下、进行革命斗争的序幕,革命者也改变来过往军事行动鲁莽、硬拼的模式,转而将军事运动与农民运动相结合,与革命根据地相关联,采取武装割据、游击战争的模式。

(三)照金精神包含了百折不挠、快乐奋斗的进取精神
照金时期与南梁时期相比,处于革命探索的早期,不可避免出现了众多问题。

如兵变失败、队伍实力减弱等。

老一辈革命家们以百折不挠、快乐奋斗的进取精神再一次救队伍于危难。

队伍意志消沉,谢子长便告诉大家,“失败是成功之母。

老子不行交给儿子,儿子不行交给孙子,有志者事竟成嘛!”也正是这样的精神,终使得革命队伍走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处境。

[5]
(四)南梁精神蕴含了忠诚于党、无私奉献的大局精神
一支队伍要想取得胜利,不仅要考虑一时一己的得失,更要把握全局。

1935年,党内曾出现过一段错误“肃反时期”,当时刘志丹得到逮捕某些党内同志的消息,他没有立即执行也没有逃避,反而为了保护前线同志,维护革命力量,毅然前往党组织说明情况。

这种对党、对革命忠诚、坚定维护大局、注重团结的意志,对于长久的革命道路而言也是最关键的。

三、南梁精神与照金精神的时代价值
南梁精神与照金精神作为老一辈革命家在战火中历炼而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加强我党建设的重要历史借鉴。

对其深入学习有利于唤醒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事业的热情;有利于在新时代依然不忘初心、艰苦奋斗;有利于在当今复杂的国内国外环境中,始终保持乐观进取的劲头;有利于在脱贫攻坚的决胜期,始终践行与人民群众紧密相连的优良传统,从而在应对挑战时,始终发挥我党的先进性。

南梁精神与照金精神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在精神层面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南梁精神与照金精神是革命时期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一部分。

通过研究和学习,有利于社会主义价值观深入人心,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南梁精神与照金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良成果,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法宝。

我国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面临着全面小康、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立的艰巨任务。

只有始终坚持坚定信念、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勇于探索、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百折不挠、快乐奋斗的进取精神;实事求是、不尚空谈的求实精神,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的坚定而有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