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阿甘正传》的线索看美国社会的种族问题

合集下载

从《阿甘正传》看美国文化

从《阿甘正传》看美国文化

从《阿甘正传》看美国文化从《阿甘正传》看美国文化《阿甘正传》是一部经典的美国电影,它通过讲述主人公阿甘的故事,展现了美国文化的许多特征。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通过分析电影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展现出美国的社会价值观、个人主义、机会平等、多元文化以及乐观向上等特点。

首先,美国文化中的社会价值观体现在电影中深深地扎根在人们的心中。

阿甘是一位智商低下,但心地善良的人,他从小就受到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歧视和排斥。

然而,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最终成为了一位成功的企业家。

这种通过努力和毅力可以改变命运的信念是美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价值观。

其次,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阿甘正传》的一个主要主题。

电影中的阿甘一直坚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而他的命运取决于自己的决定和行动。

无论是在越战的战场上还是在创业的过程中,阿甘都是以自己的方式行事,追求自己的梦想。

这种个人主义的精神在美国文化中非常普遍,每个人都被鼓励追求自己的利益和幸福。

机会平等是美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也是《阿甘正传》所强调的。

电影中的阿甘生长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他从小就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然而,美国社会给予了他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不论阶层和背景如何,只要有足够的努力和能力,每个人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这种对机会平等的追求反映了美国文化的价值观。

此外,《阿甘正传》还展示了美国社会的多元文化特点。

电影中描绘了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美国社会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和社会变革。

阿甘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和互动,包括战友、明星、政客等,展示了美国社会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在这个国家里,不同的文化、种族、宗教和背景的人们可以和谐地共处,并共同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

最后,乐观向上是美国文化中的一种精神,也是《阿甘正传》所倡导的。

电影中的阿甘面对种种困难和逆境,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

他从不放弃,总是相信明天会更好。

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是美国人民的共同特点,无论遭遇什么困境,都相信通过努力和坚持可以改变命运。

从《阿甘正传》透视美国文化

从《阿甘正传》透视美国文化

从《阿甘正传》透视美国文化第一篇:从《阿甘正传》透视美国文化从《阿甘正传》透视美国文化文化作为一国实力的象征,开始越来越受到更多国家的关注,尤其是像我国这样正处于发展上升起的崛起大国,于是软实力开始进入我国公众的视野。

但是令人感到不安的是,国人至少很大部分青年并未意识到属于文化分支的影视文化对国人思想的影响。

无疑美国作为世界头号强国在这方面做得十分出色。

一部《阿甘正传》可以反映美国很长一段历史,折射出美国人的心理,尤其是文化。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巨擘鲁迅曾以他的《阿Q正传》对传统中国“国民性”的深刻反思为现代中国竖立起了一块文化经典的丰碑。

《阿甘正传》能够被称为当代美国文化经典的原因之一,也正在于它对当代美国历史意味深长的回顾和反思。

当阿甘飞奔着穿过抗议种族歧视的校园,穿过越南的丛林,跨过中美隔绝的屏障,当他在白宫的客厅中与肯尼迪握手,当他在演播室里与列农并肩而坐,当他“洞穿”了尼克松的“水门”以及当他从东向西几乎跑遍全美之时,他不仅在跑过一部长达30多年的美国当代的历史,也在代表着一代美国人对他们所走过那一段难忘的历史进行着反思。

一片羽毛,在风中飘曳,它划过汽车,落到某人肩头,最后停在阿甘的脚下,被他夹进书里。

“跑,福雷斯,快跑!”这句话可以说是解释了整个影片,阿甘确实在不停地跑,跑过孩子的追赶,跑过橄榄球,跑过死亡,跑过全美国。

可以说跑是阿甘所能做的最拿手的事。

上帝给了一个孩子75的智商同时也给了他一双好腿。

跑给他带来的巨大的荣誉,战争英雄,明星球员。

跑着前进是一种精神,面对命运,他从没担心过自己的智商只有75,他所做的,所关注的,只是做他能做到的最好的事。

披着白袍的三K党,拉开了阿甘的历史之旅。

第一个向我们走来的时代人物是猫王,留着长鬓角弹着吉他的猫王,阿甘从那里学来了独到的舞步。

在街边的电视里,伴随着猎狗这首猫王的经典歌曲,猫王肆无忌惮的扭摆着自己的屁股,这是那个时代最过分的举动,也是猫王的招牌动作,然而阿甘却偷偷学习,即便是儿童不宜。

《阿甘正传》中呈现的美国文化分析

《阿甘正传》中呈现的美国文化分析

《阿甘正传》中呈现的美国文化分析作者:赵涛来源:《大观》2014年第09期摘要:电影《阿甘正传》成功塑造了阿甘这一经典形象,电影本身更是荣获1995年奥斯卡6项大奖,在世界影坛中的影响力巨大。

在电影内容和人物角色介绍的基础上,笔者对影片当中呈现出来的美国文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阿甘正传》;人物角色;美国文化;分析《阿甘正传》(英文名:Forrest Gump),是一部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美国电影,该电影荣获1995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等6项大奖。

电影情节及其所刻画的人物角色精彩饱满,成为经典,给影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影片不仅涵盖了美国自二战之后的重要历史时刻,还呈现出了那个时代的美国文化,体现了美国人当时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一、《阿甘正传》概述该影片大量采用合成技术,使得影片中的主人公阿甘几乎参与了美国自二战之后发生的所有重大事件,成功的拍摄手段使得电影的可看性大大增强。

阿甘先天智商低下,在学校里为了躲避其他孩子的欺侮,听从朋友珍妮的话而开始“跑”。

他通过不停的奔跑来躲避别人的捉弄,结果却有幸“跑”进了大学,阿甘被破格录取,并成了橄榄球巨星,受到了肯尼迪总统的接见。

大学毕业后,阿甘又应征入伍去了越南。

在那里,他认识了两个朋友:丹中尉和布巴。

这时,珍妮已经堕落,过着放荡的生活。

阿甘一直爱着珍妮,但珍妮却不爱他。

战争结束后,阿甘作为英雄受到了约翰逊总统的接见。

在一次和平集会上,阿甘又遇见了珍妮,两人匆匆相遇却又很快分手。

在接下来的生活中,他告发了水门事件的窃听者,作为美国乒乓球队的一员来到中国,为中美建交立下了功劳。

最后,阿甘通过捕虾成为了一名成功的企业家。

为了纪念在战场死去的布巴,他成立了布巴·甘公司,并把公司的一半股份给了布巴的母亲。

闲下来的日子,他很是思念珍妮,而这时的珍妮早已误入歧途,生活堕落,对未来丧失信心。

终于有一天,珍妮回来了,她和阿甘共同生活了一段日子,一天夜晚,珍妮投入了阿甘的怀抱,之后却又在黎明悄然离去。

透过《阿甘正传》浅谈美国文化

透过《阿甘正传》浅谈美国文化
新 思想 、 主 义 的幻 灭 后 成 为 潮流 的生 活 方 式 的牺 牲 品 。 新
参 考文 献 :
天 又 赐予 了她 一 个 残 疾 智 障 的儿 子 ,然 而 这 一 切 的不 幸 似 乎 又 是 幸 运 的— — 造 就 了一 位坚 强 , 智慧 的伟 大 母 亲形 象 。 是 阿 甘 正
版 社 .99 1 8.
[ ] 力 燕 , 铭 .阿 甘 正 传 》 的 成 功 哲 学 . 教 资 料 4董 刘 《 中 文
《 甘正 传 》 19 阿 于 9 4年 上 映 之后 , 们 开 始 了 对 于 影 片 有关 人 的二 战 后 五 十 年 代 至 七 十 年 代 美 国历 史 与 文 化 的重 新 思 考 , 使 得 这 部 电 影 成 为 当 代 电影 中 最 受 欢 迎 也 是 最 受 争 议 的 电 影 之

方 式 。 她 的叛 逆 一 样 不 可逆 转 的性 格 就是 她 的逃 避 , 一 开 与 她
自 己 , 边 却 不 断 的否 定 自己 。 时候 和 阿 甘 一起 逃 进 田里作 祷 一 小
始 逃 避 暴 力 与 伤 害 , 来 却 逃 避 着 幸福 与爱 ; 一 边追 求 真 正 的 后 她 告 是 她 的第 一次 逃 避 ,然 而在 两 人 的成 长 过 程 中 则发 展 为 逃 避
繁 荣 , 非 依 赖 于特 定 的 社会 阶级 和 他 人 的援 助 。 而
作 为 一 部 时 代 感 相 当 浓厚 的影 片《 甘 正 传 》 乎 涉 及 美 国 阿 几
从 战后 到 8 0年代 的所 有 大 事 , 其 中尤 其 以 6 而 O年 代 为 主线 , 回 顾6 0年 代 , 们 常 说 那是 一个 充 斥 着 “ 力 ” “ ” “ 品 ” 时 人 暴 、性 、毒 的 代 ,青 春 与 代 沟 ” “ 掉 的一 代 ” “ 、垮 ,影 片 中珍 妮 则 是 这 一 时 代人 物 的 典 型代 表 。 的 童 年 是痛 苦 的 , 许 这 也 正是 她 当时 能 够理 她 也 解 并 接 纳 阿 甘 的 原 因 ,在 父 亲 的怒 吼 声 中祈 祷 上 帝 帮 助她 变 成

电影《阿甘正传》的美国文化解读

电影《阿甘正传》的美国文化解读

电影《阿甘正传》的美国文化解读电影《阿甘正传》的美国文化解读《阿甘正传》是一部深受全球观众喜爱的经典电影,它通过讲述一个智商低下但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主人公阿甘的故事,展现了美国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

在这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社会的多元性、机会平等和社会进步的主题。

首先,这部电影向我们展示了美国的多元性。

《阿甘正传》中的角色来自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社会背景。

从阿甘的白人母亲到他的黑人朋友巴巴,从战争英雄贝恩斯中校到阿甘的足球队友索尔,电影中的每个角色都代表了美国社会中不同种族、阶层和背景的一部分。

通过这些角色,电影向观众传达了对多元性的尊重和包容。

其次,电影中关于机会平等的主题是美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阿甘虽然智商低下,但他通过努力、毅力和幸运逐渐实现了自己的成功。

他参军、成为橄榄球明星、成立了盈利丰厚的跑步事业,最终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富有的人之一。

电影通过阿甘的故事告诉我们,美国社会是一个充满机会的地方,只要你有努力实现自己梦想的决心,无论你的出身如何,你都有机会获得成功。

此外,电影中的社会进步也是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阿甘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的美国,他经历了种族歧视、越南战争、感染艾滋病等社会问题。

然而,电影也展示了美国社会在这些问题上的进步。

阿甘与巴巴的友谊超越了种族隔阂,他们一起战斗,一起庆祝胜利。

电影中的角色对抗不公正,努力争取平等和自由。

这些细节体现了美国社会进步的历史。

此外,电影还呈现了美国文化中的其他一些特质,如对军队和战争英雄的尊重,对竞争和成功的追求,对家庭和友谊的重视。

所有这些都是构成美国文化的重要元素。

总之,电影《阿甘正传》通过一个智商低下但坚毅不拔的主人公的故事,展示了美国文化的多元性、机会平等和社会进步。

这部电影深入揭示了美国社会和人们的核心价值观,它鼓舞人们相信,只要努力奋斗,无论出身如何,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一美国精神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成为一种激励和启发人们追求成功的力量总而言之,电影《阿甘正传》通过展示一个智商低下但坚毅不拔的主人公的故事,揭示了美国文化的多元性、机会平等和社会进步。

阿甘:推动美国社会和谐的力量——从意识形态角度解读影片《阿甘正传》

阿甘:推动美国社会和谐的力量——从意识形态角度解读影片《阿甘正传》

[摘要]荣获67届奥斯卡六项大奖的美国影片《阿甘正传》讲述的是智障人阿甘经历了二战后美国将近四十年的风雨激荡的历史,成为商业巨贾的故事。

阿甘以他坚韧不拔的精神、传奇般的人生和事业上的成功成为推动分崩离析的美国社会走向和谐的感召力量,在美国主流文化和亚文化之间,在不同种族和民族之间,在人和神之间冲破障碍,架起相互沟通的桥梁,促进美国多元文化的融合和发展。

[关键词]社会和谐;主流文化;亚文化;融合进入21世纪,神州大地上龙的传人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创建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

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东方人的愿望.也是西方人的理想。

1994年,以美国本土3亿美元票房创造奇迹的好莱坞大片《阿甘正传》就表达了美国民众对回归传统道德价值观的渴望、对和平稳定的社会生活的向往,也间接地反映出在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下的政府不可能从上而下成功地推动社会和谐,而只能寄希望于英雄人物的出现和感召。

阿甘就是这样一位应时出世的英雄。

戴锦华先生认为《阿甘正传》及时地出现在当代美国文化四分五裂并丧失了稳定的价值观念的时刻,为美国社会提供了一种社会融合和想象性拯救的力量。

”[1]( P198)确实如此,导演将阿甘刻画成一个道德完善的。

救世主”。

他的生活经历贯穿美国50年代到80年代这段社会动荡、风雨飘摇的历史。

当时美国民众仍然没有走出政治谋杀。

三K党对黑人的迫害、惨痛的战败、性虐待及毒品泛滥带给他们的伤痛。

阿甘让人从另外一种眼光看这个千疮百孔的社会,对社会热点和敏感问题提供了新的解读方法,弱化了人们心中的哀痛。

作为社会矛盾的协调员,人类精神危机的救赎者,他提供了解决社会矛盾的总体思路——达成多元文化下的“和解”。

即通过他固守的传统美德和保守主义行为去解决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矛盾造成的种种社会危机和人类生存困境中的精神危机,实现主流文化和亚文化的融合、种族和解、民族和解、人与神的和解等多元文化语境下的融合。

进而促进美国社会的和谐和发展。

一、美国主流文化和亚文化的融合文化是一个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具有纷繁的种类和深广的内涵。

从电影《阿甘正传》的线索看美国社会的种族问题

从电影《阿甘正传》的线索看美国社会的种族问题

Famous Works 名家名作south wind 南风 15电影《阿甘正传》1995年获13项奥斯卡提名,最终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剪辑、最佳特技效果6项奥斯卡大奖,1998年被评为美国最伟大的百部电影之一,而且时至今日它也没有像其他影片一样或被打入冷宫销声匿迹,仍然是观众和影评界津津乐道的话题,足以说明它的魅力所在。

电影《阿甘正传》是一部包容广博、意味隽永的影片,有人把它当作爱情片欣赏,有人把它理解为政治片,有人把它视为励志片,也有人说他只是一部轻如鸿毛的娱乐片,总之它就像一盒什锦巧克力,只要用心品尝,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以及来自不同的诠释角度的心灵震撼。

《阿甘正传》是一部“反智电影”,是对美国历史的调侃式反思,更是对美国本土文化的全面展示。

借助对这部影片进行的文化解读,有助于读者领悟美国本土文化。

影片三条线索中第二条线索是黑人布巴,他(种族主义的消解)所代表的群体即黑人种族。

片中没有出现种族主义政治或许是主人公的能力所致,他心思单纯,没有能力“看到”种族的差别,不过《阿甘正传》确实要面对种族问题。

种族歧视是美国社会中一道深深的裂痕,缘于历史造成的原因以及白人深刻的种族优越感。

《阿甘正传》站在白人的主流立场上对种族歧视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和解读,并试图弥合这一裂痕。

阿甘的家族从始至终与黑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影片以阿甘的名字的来源揭开了这个话题,阿甘被设定生在亚拉巴马州,这是美国南方种族矛盾最为突出的一个州,马丁•路德•金领导的黑人民权运动在此兴起。

阿甘被以臭名昭著的3K 党创始人福雷斯特的名字命名,但他一贯采取平等友爱的态度对待黑人,他与黑人巴布成为最好的朋友,他积极参与黑人的社区活动。

阿甘在不知不觉中扮演了美国根深蒂固的种族冲突的调节者和终结者的角色。

在种族问题处理上,影片贯穿了3K 党、黑人入学事件、黑人民权运动等历史事件,整体上以美国南方为背景,最终以白人、黑人的和谐的现状消解了种族歧视的历史。

从电影《阿甘正传》透视美国文化

从电影《阿甘正传》透视美国文化

作者: 王丽丽
作者机构: 中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河南郑州450044
出版物刊名: 电影文学
页码: 111-112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4期
主题词:�阿甘正传》;美国文化;个人奋斗
摘要:电影是了解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镜子,是反映并传播本土文化的一种主要形式,电影《阿甘正传》通过对一个智商为75的智障者——阿甘“奔跑的一生”的讲述,使观众体会到了美国的文化内涵,感受到了美国人崇尚自由、崇尚个人奋斗,善良诚信、忠于爱情和友情,注重个人修养,乐善好施,能够追逐财富,但又能平和面对的心态和行为。

通过对这部影片的欣赏可以帮我们更好地了解美国社会生活,认识美国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amous Works 名家名作
south wind 南风 15
电影《阿甘正传》1995年获13项奥斯卡提名,最终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剪辑、最佳特技效果6项奥斯卡大奖,1998年被评为美国最伟大的百部电影之一,而且时至今日它也没有像其他影片一样或被打入冷宫销声匿迹,仍然是观众和影评界津津乐道的话题,足以说明它的魅力所在。

电影《阿甘正传》是一部包容广博、意味隽永的影片,有人把它当作爱情片欣赏,有人把它理解为政治片,有人把它视为励志片,也有人说他只是一部轻如鸿毛的娱乐片,总之它就像一盒什锦巧克力,只要用心品尝,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以及来自不同的诠释角度的心灵震撼。

《阿甘正传》是一部“反智电影”,是对美国历史的调侃式反思,更是对美国本土文化的全面展示。

借助对这部影片进行的文化解读,有助于读者领悟美国本土文化。

影片三条线索中第二条线索是黑人布巴,他(种族主义的消解)所代表的群体即黑人种族。

片中没有出现种族主义政治或许是主人公的能力所致,他心思单纯,没有能力“看到”种族的差别,不过《阿甘正传》确实要面对种族问题。

种族歧视是美国社会中一道深深的裂痕,缘于历史造成的原因以及白人深刻的种族优越感。

《阿甘正传》站在白人的主流立场上对种族歧视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和解读,并试图弥合这一裂痕。

阿甘的家族从始至终与黑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影片以阿甘的名字的来源揭开了这个话题,阿甘被设定生在亚拉巴马州,这是美国南方种族矛盾最为突出的一个州,马丁•路德•金领导的黑人民权运动在此兴起。

阿甘被以臭名昭著的3K 党创始人福雷斯特的名字命名,但他一贯采取平等友爱的态度对待黑人,他与黑人巴布成为最好的朋友,他积极参与黑人的社区活动。

阿甘在不知不觉中扮演了美国根深蒂固的种族冲突的调节者和终
结者的角色。

在种族问题处理上,影片贯穿了3K 党、黑人入学事件、黑人民权运动等历史事件,整体上以美国南方为背景,最终以白人、黑人的和谐的现状消解了种族歧视的历史。

在《阿甘正传》中,种族地位的差异被解读为经济地位的差异,并以个人致富的“美国梦”作为解答的方法。

巴布家世代捕虾为生,巴布的妈妈、奶奶都为白人煮虾。

当阿甘发了财,成立起捕虾公司并依照自己的承诺把巴布的一份钱交给巴布的妈妈后,情况改变了,巴布的妈妈转而雇佣白人为自己煮虾。

这一解答轻松娱乐,融合了“美国梦”的奇迹,能够使大多数观众满意。

一直以来,美国社会都没有解决好黑人与白人之间的种族关系。

美国于1776年7月4日建国,但直到1862年,当时的总统林肯在南北战争中,发表了《解放黑奴宣言》,宣布黑人奴隶获得自由;1865年,美国国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奴隶制在美国才最终废除。

但是从美利坚合众国建立的第一天开始。

直到今天,黑人还没有获得政治经济的最终胜利。

影片的女主人公珍妮在越战后与阿甘重逢,此时的珍妮已经成为一位社会活动家。

她的一位同伴很激动地对阿甘说:“Our purpose here is to protect our black leader from the racial onslaught of the pig who wishes to brutalize our black leaders,rape our women and destroy our black communities.”(我们的目的是要保护我们的黑人领袖免遭种族袭击,那些白人只会伤害我们的领袖,强暴妇女,以及摧毁黑人社区。

)由此可见,美国黑人与白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已经成为美国政府面l 瞄的重要社会问题。

时至今日,黑人的权利在社会地位与权利、文化与教育、经济地位方面仍受到种种限制,白人的种族优越感尚带有普遍性。

尤其是在贫富差距这个层面,美国黑人与白人之间的差距非常明显。

据沃尔夫统计:在1995
年,美国黑人中等家庭的积蓄为7400美元,而美国白人中等家庭的家庭积蓄为61000美元,相当于黑人的8.24倍。

影片表现60年代种族问题的方式与表现此后二十年历史的方式截然不同。

《阿甘正传》清楚地断定,在60年代,仅对政治极端主义分子而言,种族问题的确至关重要。

而从70年代至今,种族问题实际上从主人公——因此也从影片的——视野中消失了。

在对七八十年代的描绘中,美国黑人只在镜头的边缘出现——像在卡曼飓风中失去自己船只的捕虾人,在阿甘的教堂中组成唱诗班的福音歌手,或是侍奉福雷斯特母亲的忠实女仆。

《阿甘正传》对60年代后美国黑人进行的视觉上的社会边缘化处理似乎要给观众一个机会来评论对美国黑人及其事务的经济、社会边缘化。

这种对20世纪后期的种族政治见解的阐明可能说明民权法案运动的使命并没有全部完成,可以为全民更加关注白人种族歧视和种族不平等提供有力的论据。

如果种族主义仍然存在,那也是因为美国黑人和自由主义者支持了后期民权运动的种族议程以及将种族问题政治化。

参考文献
[1] J. 海兰. 旺[美],吕奇营译.《阿
甘正传》中关于种族、性别以及政治的回忆[J].电影杂志,2000(3).[2] 毕磊菁.影视评论学初探[M].北
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3] 端木义万. 美国社会文化透视[J].
京大学出版社,1999.
[4] 马琼.《阿甘正传》的文化解读[J].
大学英语(学术版),2007(9).[5] 熊薇.电影《阿甘正传》的美国文
化解读[J].电影文学,2009(15).
作者单位
青岛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
从电影《阿甘正传》的线索看美国社会的种族问题
文/方洁
万方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