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的谋篇布局
《布局谋篇》九年级作文(精彩10篇)

《布局谋篇》九年级作文(精彩10篇)《布局谋篇》九年级作文篇一窗外,秋风正在翩翩起舞,而树叶也随之慢慢地飘落。
时间似乎就是这样过去了,而你也就是这样的来了。
九年级,因为你,让周末不再是我们疯狂的日子,让那可望不可即的日子悄悄的远离我们。
九年级,因为你,我们成为了大家眼中的焦点。
妈妈的唠叨更像自己的影子一样,无处不在,但是学习归学习,还要照顾好身体呀。
然而,面对老师和父母的苦口婆心,我们只是淡然一笑。
九年级,因为你,我们的思绪也随之飘飞了。
我们都在思考着自己的未来,思考着以后的路要怎样走,同时也在想着该怎么做。
九年级,因为你,和朋友去逛逛街上上网,睡一个美滋滋的懒觉都变成了一个个传说,教室外不再有我们的欢声笑语,林荫道上休闲的步伐不再属于我们。
九年级,因为你,我们每天都踩着朦胧的日光匆匆走进学校,又踏着夕阳的余辉匆匆奔回家园,周而复始地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
九年级了,学习已刻不容缓,玩乐是我们的天性,但是学习更重要。
为了你,我们一定会带着我们的梦想和希期努力展翅飞翔。
布局谋篇初三作文篇二时光荏苒,眨眼间,我们就到了九年级。
或许是还没有做好升入九年级的准备吧,到现在还时常写着八十班。
时常又遥想起十个月后的分别,心里就有一种苦意在翻腾。
九九归一,九是一个特殊的数字,在中华佛教文化中有着特殊的礼遇。
然而就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结束,也标志着一个开始,在这个特别的时段,同学和老师们都在争分夺秒,我也一样,就像蚂蚁觅食,忙碌不息。
在休息的时间里,我就在思考整个初中三年我经历了什么:有欢声笑语,也有辛苦泪水。
在老师的教育下,我把学习当成了自己的责任,记得在七年级时,我就一直在追赶,一直在努力,不论道路的蜿蜒曲折,甚至是对与错,只知蒙头前进,现在忽然刹了车,回头看看,“你是怎么当课代表的,你……”“你就是个__,你以为你还能怎样……”原来自己曾遭遇过这么多否定,但还是坚持了下来。
在其中我找不出苦涩只有回忆的滋味,就像陈年的老酒,越品越甘醇。
作文的布局谋篇

话题作文之布局谋篇谋篇布局其实就是讲结构问题,结构是文章内容的组合构造,是文章思路的外观。
文章的内容要通过组织安排才干表达出来,文章的主题也要通过结构来加以凸现,所以,轻蔑结构的作用,忽视结构训练,是错误的认识和做法,势必会影响作文的质量,影响考试作文的成绩。
结构完整,主要是指作文思路展开有序。
形式上有头有中有尾,先后照应,上下联贯,没有主次不分、残缺不全的毛病;逻辑上线索清晰,层次分明,顺序恰当,段落合理,没有颠倒重复,混乱不清的毛病。
在中考作文中还有很大一部份考生仍然存在着结构上的缺陷,或者有头无尾,或者主次不分,或者详稍不当,或者"三段式"等等。
所以,我们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要注意弄清晰内容的主次、详略,主要内容又如何处理,开头与结尾又如何照应,如何过渡,如何分段等等。
1、开头好的开头能使文章增色,也能引起阅卷老师的兴趣。
如何把文章的开头写好呢,这就要求在写作时,文章的开头要干净利落,不罗嗦,切入正题迅速。
即使为了取得某种表达效果,在稍加修饰后,也必须迅速入题,切忌修饰过长。
开头的方法另开专题讲。
2、过渡过渡,就是指段与段之间的衔接,一篇文章在段与段之间的内容跳跃性很强时,就需要用一两句话过渡一下,这样文章的思路就会很顺畅,没有断裂不衔接的缺陷。
同时也要注意过渡的内容不能太多,多了反而显得繁琐累坠。
过渡主要注意两个问题:(1) 文章哪些地方需要过渡?内容的转换处。
文章的内容由一层意思转入另一层意思,一个部份转入另一个部份,其相邻之间需要过渡。
表达方式的变换。
如由叙转议,由议转叙,由叙议转抒情等。
写作手法的变换处,如由倒叙转顺叙,由顺叙转插叙,往往靠过渡来实现。
如《祝福》 "然而先前所见所闻的她的半生事迹的断片,至此也联成一片了。
"由前文的顺叙过渡到倒叙祥林嫂的一辈子。
(2)怎样过渡?过渡的方法普通有三种:一种是用段落过渡,一种是用句子过渡,还有一种是用词语过渡。
中考作文布局谋篇

中考作文布局谋篇中考作文是语文考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考生来说,掌握作文的布局谋篇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中考作文的布局谋篇。
一、开头和结尾开头和结尾是作文给阅卷老师留下第一印象的关键部分。
好的开头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读者产生阅读兴趣;结尾则可以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因此,考生在写作时应该注重开头和结尾的写作技巧。
1、开头技巧好的开头应该简短明了,能够迅速切入主题,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开头技巧:(1)引用名言或诗句:引用与主题相关的名言或诗句,可以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说服力。
(2)描述场景:通过描述与主题相关的场景,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引出主题。
(3)提出疑问:通过提出与主题相关的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从而引出主题。
2、结尾技巧好的结尾应该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结尾技巧:(1)总结观点:对全文的观点进行总结,加深读者的印象。
(2)强调主题:再次强调文章的主题,让读者对文章的主题有更深刻的理解。
(3)提出建议:针对全文所阐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或展望,让读者对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
二、正文布局正文是文章的核心部分,它应该围绕主题展开,做到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在写作正文时,考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段落安排正文的段落安排应该合理,避免段落过长或过短。
一般来说,每个段落应该包含2-3个句子,这样可以让段落内容更加丰富,也方便阅卷老师阅读。
2、层次感正文内容应该注重层次感,让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文章的思路和结构。
考生可以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让文章从整体到局部,再回到整体。
3、论证充分在写议论文时,考生应该注重论证的充分性。
通过举例子、列数据、引用名言等方式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让读者更加信服。
同时,也要注意论证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三、语言表达和文采语言表达和文采是作文的重要因素之一。
好的语言表达和文采可以让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有说服力。
作文布局谋篇

——————————Fra bibliotek•凤凰涅槃后变美丽,在挫折中绽放成功之花。 她是一个90后的女孩。3岁时候因为药物中毒而 导致高位截瘫。可她没有放弃,在自己人生的 段落中心句 道路上勇敢前行。跌倒了,怕起来,哭过后, 擦干泪水。她从小就像当一名作家。尽管她现 在高位截瘫,可她仍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依 旧在文学的路上缓缓前行。她成功了,她写了 一本《童年无忘三国志》。她还改编了《此地 无银三百两》,都大受欢迎。她面对自己的缺 陷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用坚持成就梦想。她 明白成功的路上少不了挫折和困难,但只要坚 持便能使成功之花绽放。她的成功一如凤凰涅 槃后的美丽,只要我们坚持,我们也能在挫折 中绽放成功之花。在挫折中绽放人生光彩,让 挫折与成功共舞。
•
放下顾虑,勇敢去做,会让不可能变 成可能。 (中心句)缺少经验、资金、技术, 年龄大等问题往往成为许多人创业的阻碍, 已经四十多岁的普通工人曹德旺却没有在 这些困难面前退缩,他放下常人心中的这 些顾虑,勇敢去做,依靠汽车玻璃产业创 造了自己的传奇。他的工厂制造的汽车前 挡风玻璃行销世界,打破了外国对这一行 业的垄断,也使他在短短十几年间获得数 亿资产,成为中国数一数二的富豪。正是 他放下了顾虑,即使年过四十,仍然勇敢 去做,才铸就了这一辉煌的传奇。
—————————
•
人生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但那又 怎样,只要我们不放弃,不退缩,不畏惧,勇 往直前,便一定会在挫折中获得成功,挫折与 成功共舞!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扣紧中心再 次点名主旨
会捉老鼠的狗
• 鲍勃是一只猫,邦德是一只平凡的法国猎犬。邦德为 伯爵看护一座乡村别墅。有一天,当邦德百无聊赖时, 发现一只愣头愣脑的老鼠跑到草坪上来了。邦德想, 闲着也是闲着,就替鲍勃捉了一次老鼠吧。于是,它 猛冲过去,一下子将那只老鼠咬死了。此后,邦德能 捉老鼠的消息不胫而走,邦德成了名狗。 • 一天,伯爵进城去了。一个窃贼摸黑来了别墅。 邦德看见了,可它觉得自己是一条捕鼠名狗,再去管 小贼之类的事情,与自己的身份不太相符。就这样, 窃贼轻而易举地盗走了伯爵家里的很多财物。伯爵回 到家,发现屋里被盗后,十分伤心,于是便找邦德算 账。当看到邦德正聚精会神地盯着一个鼠洞,并发出 得意的怪叫声时,伯爵拔剑刺向了邦德。正在伯爵余 怒未消时,从沙发上传来了鲍勃的鼾声,于是伯爵又 抽刀将鲍勃刺死了。
谋篇布局合理的篇章布局让作文条理清晰

谋篇布局合理的篇章布局让作文条理清晰谋篇布局合理对于一个篇章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它能够让作文的结构更加清晰,内容更加井然有序。
本文将讨论如何合理地进行篇章布局,使作文的条理更加清晰。
一、引言部分引言部分在篇章布局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这部分,我们需要引入主题,提出问题或者给读者做一些背景介绍。
为了达到清晰明了的效果,我们可以用一到两个段落来表达。
而在写作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来开篇,例如,可以使用描述、引用、疑问等方式来引起读者的兴趣,同时将问题引向正文的引入。
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是整篇文章的核心内容,也是篇章布局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在这部分,我们可以选择将内容分成若干个段落或者章节,每个段落或者章节都有一个主题,通过合理的转折和承上启下的方式来展开论述,以此来使整篇文章更加有条理。
在正文部分的布局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时间顺序:按照事件的发生顺序来进行描述和论述。
这种布局方式适合于事件发展的细节描述,可以让读者清晰地了解事件的发展过程。
2.问题-解决:先提出问题,然后进行解决。
这种布局方式适合于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解决方案的提出。
3.因果关系:以因果关系为线索,进行承上启下的布局。
这种布局方式适合于对某个现象或者事件的原因和结果进行论述。
4.对比分析:将事物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这种布局方式适合于对两个或者多个事物进行比较,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分析。
三、结论部分结论部分是整篇文章的总结和回顾,也是篇章布局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这部分,我们可以概括全文的要点,回答引言部分的问题,或者给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等。
结论部分需要简洁明了,突出主题,给读者一个明确的结束感。
四、其他补充部分除了引言、正文和结论部分外,还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其他的补充部分,如前言、后记、附录等。
这些补充部分可以进一步丰富文章的内容,使其更加完整和有趣。
综上所述,谋篇布局合理对于一个篇章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作文如何谋篇布局

作文如何谋篇布局作文如何谋篇布局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作文如何谋篇布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文如何谋篇布局1作文的谋篇布局可以说是文章的骨架,能够吸引人的谋篇布局贵在巧设计、妙安排,关键的是在“巧妙”上做文章。
巧妙不是离奇古怪,也不是异想天开、无中生有不算巧妙,真正的巧妙是来源于对生活的真正体验、深切感悟,来源于对真实生活的高度概括或浓缩,来源于人人心中都有但个个笔下却无的独特和新颖。
考场上常用的巧妙谋篇布局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标题串连法所谓“小标题串连”,就是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点”,用这几个点来作小标题,然后在那个“点”上加以发挥,通过几个“点”所连成的片,就构成了一篇完整的文章。
如一篇《我的“李光头”班主任》的文章,写我们由畏惧老师到领教老师的严厉,再到“威慑:山雨欲来风满楼”喜欢老师,文章以小标题领起老师上任前“示威”而让学生畏“领教: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惧的场景;以小标题领起自己上课迟到受惩的场景;而以“友好:两山排闼送青来”小标题来领起班会课上老师友好可爱、师生和悦的场景。
这样的小标题串连,既交代了故事场景的特点,又使文章散发文化气息,更重要的显示了文章的清晰之美。
在采取这一方法时,也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选点的数量。
一般以三个为宜,或多或少都会或单调,或繁琐。
而三个“点”既符合人们的阅读、欣赏、审美习惯,也比较容易把所要表达的内容表达清楚。
二是点与点之间的联系。
虽然说通过选“点”来写,比较易于操作,但要能注意到,点和点之间,并不是毫无关联的,而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像上一篇作文中,作者就抓住了很有代表性的三个点,透过这三个点我们基本上可以看到领略到我的“李光头”班主任整个的生活全貌和精神状态。
所以选点不能盲目,要使所选的“点”具有“以点代面”的功能。
作文教学——布局谋篇[全文5篇]
![作文教学——布局谋篇[全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c0eee41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46.png)
作文教学——布局谋篇[全文5篇]第一篇:作文教学——布局谋篇作文教学——布局谋篇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理清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的写作思路;2、结合所学课文的讲授,使学生能从感性上理解相关的写作方法;3、使学生通过学习能掌握几种写作的方法;教学重点:结合所学课文,使学生能理解所讲的四种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讲授、训练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
教学用具:CAI课件,相关作文资料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文无定法,而始于文有定法;盲目多练,莫若有规可循。
2、由普遍的作文不良现象引出何谓“布局谋取篇”。
二、主要过程:1、开门见山法:① 教师阐述其概念,使用此法写作的好处;②学生回忆学过的用了此写法的课文,如:朱自清的《春》,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
③看印发的例文,学生赏析,教师引导。
④训练设计:《我多么想------》2、欲扬先抑法:①学生谈谈其所理解的“欲扬先抑”概念,教师补充。
②课文举例:鲁迅《阿长与山海经》③学生阅读课外例文,赏识;④训练设计:《有这样一个老板》3、衔接过渡法:① 教师介绍什么是“衔接过渡法”②需要用此法的位置有:文章内容的转折处;时空、场面的转换处;倒叙,插叙的起止处;总分、分总的衔接处;语言表达方式的变换处。
③ 列举常见的衔接过渡法类型(师生互动,讨论交流):用设问的形式过渡:如《荒岛余生》、《敬业与乐业》;用词语衔接过渡:如《月亮上的足迹》、《大自然的语言》;用句子衔接过渡:如《济南的冬天》、《孔乙已》;用段落衔接过渡: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④训练设计:〈我爱家乡的〉4、曲终奏雅法:①教师讲解“曲终奏雅法”的内涵;② 相关类型(师生互动,讨论交流):总结全文,揭示中心。
如:《伟大的悲剧》、《大道之行也》;饱含哲理,发人深思。
如:《珍珠鸟》;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如:《社戏》;拓展意境,丰富内容。
如:《斑羚飞渡》、《孤独之旅》。
中考作文专题:布局谋篇(方法+例析)

中考作文专题:布局谋篇(方法+例析)布局谋篇的一般方法一、串点所谓“串点”,就是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点”,然后在那个“点”上加以发挥,通过几个“点”所连成的片,就构成了一篇完整的文章。
采用“串点”法,方法也多种多样,如最常见的“日记体”和一些短小精悍的以“小剧本”形式构成的一幕幕情景,都是很好的方式。
在采取这一方法时,要注意两个问题:1.选点的数量。
一般以三个为宜,少则单调,多则会繁琐。
三个“点”既符合人们的阅读、欣赏、审美习惯,也比较容易把所要表达的内容表达清楚。
2.点与点之间的联系及代表性。
虽然说通过选“点”来写,比较易于操作,但要注意到,点和点之间,并不是毫无关联的,而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同时,所选“点”应能代表一个“面”。
如:都德的《最后一课》主要采用了三个点:课前、课中、课后,展现了小弗郎士由无知到强烈爱国思想的产生。
这些点的事例都是为展现他们的爱国思想这一主题;邹韬奋的《我的母亲)选了四个点:元宵夜巡阅、讲故事、背书、做鞋,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作者母亲的性格特征。
二、起兴所谓“起兴”,就是借鉴古典诗歌中“兴”的表现手法,“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言之物也”。
具体来讲,就是在阐述事理前,先说一件事情,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发开去,从而把相关道理阐述透彻。
三、追问所谓追问,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
这在说理文中特别有作用。
任何现象的出现都是有原因的,原因是什么呢?可以展开分析;有因必然导致果,会出现什么结果呢?可以展开分析;呈现出的现象是什么样子呢?可以展开分析;怎样去把握它呢?也可以展开分析。
即围绕“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去设置问题,展开议论思路。
另外正面可以设问,反面也可以设问,多问几个为什么,思路便会开阔起来。
如“说‘机遇’”这个题目,我们可以这样来“设问”展开:1.机遇是什么?2.古今中外有抓住机遇取得成功的人和事吗?3.机遇是成功的唯一因素吗?4.为什么要抓住机遇?5.抓不住机遇会怎样?6.怎样才能抓住机遇?(即自身要具备什么素质?)这样层层设问,步步深入地分析,就较容易把问题讲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爸爸就是这样,不怕官,敢说直话,是个顶天立地
的汉子。(这是本部分的收束句,与开头一段的表述重心 截然不同,显示出作者思维的混乱。)
二 我爸爸对待自己十分严格,生活上十分节俭。 常常是清晨他就出发了。他肩上扛着一大捆,
你知道吧,那实话实说的,就是我的父亲。
二 晨曦初露时分,他已经走在通向车站的路上了,那 急匆匆的脚步声惊不醒小镇的睡梦。你看吧,他肩上扛 着一大捆,一只手向上,手指散开按着它,另一只手提 着一小捆——那是他去县城交给客户的货。 下车了,照例是一个烙饼,吃完后就又扛上大捆提 起小捆快步往前走。任凭大街上“麻木”满街飞,他从 来没有动过心:何必多花那三块钱?直到太阳当空照, 饥肠辘辘的他才急急忙忙赶回家中,吃饱出差当天的第 一顿饱饭。年年如此,次次如此,从不例外。 你知道了吧,那行色匆匆的,也是我的父亲。
其实,我爸爸是最不怕官的,在工作中只要他认准
了,他就敢于顶撞那些当官的。(表述中心转移了,即: 为了工作不怕得罪官员。)那一次,镇里的王书记说要我 爸爸的厂子停下来,叫工人们到别的厂子去帮忙。我爸爸 一接电话,火就来了:“我们厂刚接了一批急活,现在如 果丢了,你让工人们喝西北风啊?王书记的意思?王书记 说理解也得执行不理解也得执行?(这说明通话对方不是 王书记本人,可以在恰当地方点出通话者。)你莫拿官帽 来压我,我不怕官!只要我有理,天官也不怕!” (看
为了将本文的结构理顺,应该将前一部分的两块 内容分开表述,即变成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侧重 于表现父亲对工作(包括对工人)的态度,一部 分侧重于表现父亲为子女作出的牺牲。再加上原 文中已有的写父亲严于律己、节俭待己的内容, 文章就可以从不同侧面刻画父亲的立体形象。另 外,由于是分节表述,节与节之间缺少必要的过 渡,结构上显得联系不够紧密。因此,可以考虑 使用一种句式相同的语言放在各节里的相同位置, 以达到前后呼应、浑然一体的效果,彰显文章的 结构美。
真实的故事(修改稿) “什么,让我们厂停产去支援别的厂生产?
我们好不容易接到一点急活,现在丢了,你让工 人们喝西北风去啊?不行!……王书记的意思? 王书记的意思也不行!谁让我是我们厂的厂 长!……王书记说理解也得执行不理解也得执行? 你莫拿官帽子来压我,我不怕官!‘只要我有理, 天官也不怕!’请你转告王书记,就说这是我亲 口说的!”“啪”的一声,他放下电话,气咻咻 地走到工厂门口:“你们各人做各人的事,莫理 外人!”
容易才找到有决策权的张局长家。他说,整个冬季,他先 后十几次到张局长家里去送礼,请求他接受我姐姐。(这 一句中两个“他”分别指代不同的人,容易带来理解上的 困难,应修改)为了能见上张局长的面,他每次都是一大 早就赶到张局长家门口。冬天天冷,为了驱寒,他不停地 走动着,搓搓双手,哈哈热气。(这个细节,很有生活气 息,写得很形象。)一有人从楼上走下来,他连忙低下头, 侧着身子。(这个细节抓住了送礼者的心理,很典型。) 好不容易等到张局长家开门了,我爸爸连忙走进去。张局 长的爱人看见我爸爸又来了,心里很不耐烦,语气生硬地 说:“老黄,你怎么又来了?有什么事到办公室去找张局 长嘛!”我爸爸嗫嚅着,陪着笑脸,只好把气愤和尴尬吞 到肚子里去。(以上描写扣住了第一段的表达重心。)
评价: 改后,采用镜头组接的方法,分别从对
工作、对自己、对子女三个方面刻画了父亲 的形象,真实而又感人。
对父亲在特定环境下的语言、动作和神 态作了细致的描写,增添了生动形象感。
值得一提的是,采用排比段的形式构架 文章,使得文章结构流转,布局匀称,别具 美感。
病症分析
写作过程中,将已有的材料、观点等组织并构造成
一只手向上,手指散开按着它,另一只手提着一 小捆——他准备去县城给客户交货。
下车后,他总是买一个烙饼,吃完后就又扛
着大捆提着小捆快步往前赶。只要扛得动,他从 不请车,就为节约三块钱。直到中午时,他才急 急忙忙赶回家吃饭——他是不会在餐馆里花钱吃 饭的。(这一段所选材料突出了中心。)
评价
(原稿)是一篇结构混乱的文章。文章的第一部 分,本意是要表达“父亲为了子女不惜抛弃尊严” 的意思,其开头就以转折句点明了此意。但作者 似乎怕别人误解了父亲的为人,在记叙父亲为子 女委曲求全的事情之后,又将段首转折句的前半 句内容(即“为人正直、敢于碰硬”)作为表达 重点,并让本部分落脚于此。由于写作中枝节横 生,逻辑混乱,没有围绕中心安排结构,致使文 章第一部分的表达中心含混不清。另外,文章两 部分内容比例分配失当,相去甚远,给人不匀称、 不协调之感,这也是本文的一大问题。
为一个有机整体,这就是为文章安排结构(即通常所称 的“谋篇布局”)。
一是撇开中心,横生枝节。比如围绕一个中心写作, 中途岔出别的话题;二是恣意妄为,逻辑混乱。事先没 有通盘考虑,写一段想一段,写到哪算到哪,导致言之 无序,思路缺乏条理性;三是层次不清,分段失当。表 现为层次和层次之间内容杂糅交错,在某一个段里硬将 几层意思塞进来;四是缺乏过渡,忽视照应。表现为内 容转换过程中不会用过渡性语句,前面提到的问题在后 面没有着落,后面出现的内容不见前面有铺垫;五是剪 裁不当,头重脚轻。表现为平均使用力量,主次不分, 或者是开头浓墨重彩,后面无尾而止。
让作文的布局精巧起来
——作文复习之结构篇
习作品评
真实的故事(原稿) 一
我爸爸是一个为人正直、敢于碰硬的人, 但他为了他的儿女们却放下自己的面子,不 得不去求人。(这一段指出了爸爸性格中看 似矛盾的两个方面,“但”字说明重心放在 后一方面。本段具有控制这部分内容走势的 作用。)
那一年,为了给我姐姐找个工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到处求人,好不
三 冬日的凌晨,张局长家门外。他不时搓搓双手,哈 哈热气,见门里边还无动静,就点着一根烟吸起来。楼道 上走下来一个人,他连忙面向大门,低着头,生怕别人认 出了他。局长夫人开门了,他忙丢了未吸完的半根烟,提 起放在地上的礼品走了进去。局长夫人头不抬眼不睁: “是你呀,老黄!有什么事到办公室去找张局长,怎么老 到家来!”“我……我……”他嗫嚅着,把气愤和尴尬吞 到肚子里。他知道,他的女儿——我的姐姐工作要安排, 他情愿为此说尽好话、听够气话! 你知道了吧,那低三下四的,还是我的父亲。 噢,父亲,中国人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