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扇》中“桃花”的意蕴
《桃花扇》的桃花意象简析

《桃花扇》的桃花意象简析作者:杨晶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05期《桃花扇》的桃花意象简析杨晶渤海大学辽宁锦州 121000摘要:桃花这一意象在中国诗词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清人孔尚任三次易稿,巧妙地运用了“桃花”这一意象,创作了传奇佳作《桃花扇》。
他赋予桃花以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其有着多种不同的意象。
这里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简析:一、作为美人的意象;二、作为爱情的意象;三、作为桃花源的意象;四、作为忠奸斗争的意象。
关键词:《桃花扇》;桃花;意象;简析;作者简介:杨晶,女(1990-),辽宁盘锦人,学士,籍贯: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3)-5-0-01有人说,《桃花扇》在中国戏剧史上是一朵艳丽奇葩。
“扇面之桃花”,扇面承载着桃花,桃花又以美人之血点染而成,可见,桃花的不寻常、意象的丰富。
那么,在《桃花扇》中的桃花的具体意象都有哪些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一、以桃花作为美人的意象。
她,外表柔弱,内心坚硬;她不仅是外表娇媚的如诗美人,更是具有高洁人格的香草美人。
(一)、美人如诗《诗经·周南·桃夭》首次唱出了以桃花作为美人的意象先声。
美人如诗,以诗来赞美佳人实是历史悠久。
在《桃花扇》中,孔尚任也继承了以桃花喻美人的传统,大量使用桃花意象,来展现李香君的年轻美艳。
如第七回却奁【园林好】“正芬芳桃香李香,都提在宫纱扇上,怕遇着狂风摧荡,须紧紧袖中藏。
”“世兄有福,消此尤物。
香军天姿国色,今日插了几朵翠花,穿了一套绮罗,十分花貌,又添二分,果然可爱。
”“桃李正芬芳”,它点出了花开正艳,香气袭人,也就是在暗示着李香君正值青春美好年华;“尤物”,《说文解字》:“尤,异也。
”尤的意思是异,就是突出的意思,“尤物”一词所指代的是:“容貌艳丽的女子、特别漂亮的女人”。
在这里杨敬友用尤物来描述李香君的艳丽姿色。
美人如诗,以桃花象征美人,实是贴切。
古代文学作品中“桃花”意象的含义及审美特征分析

古代文学作品中“桃花”意象的含义及审美特征分析“桃花”意象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具有深刻的意义和丰富的审美特征。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桃花意象经常被用来表达各种情感、寓意和哲理,展现了古代文化的审美情趣和人们的价值观念。
本文将从含义和审美特征两个方面对桃花意象进行分析。
一、含义1. 爱情和情感桃花常常被用来表达爱情和情感。
在《离骚》中,屈原用“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来形容自己对祖国的爱和关怀,引发了读者的同情和共鸣。
而在《红楼梦》中,则沉浸在林黛玉与贾宝玉的爱情中,以林黛玉手中的粉笔刻画“圆缺两相宜,钟情不移花自知”,颇具诗意和感人之处。
2. 祝福和吉祥桃花也代表着祝福和吉祥。
在《山海经》中,“桃花异兽,身若虎,五色善笑,人见之必吉。
”此外,在中国古代的婚礼上,常常用桃花来示意“鸳鸯相依”,寓意新婚夫妇白头偕老、幸福美满。
3. 季节和自然桃花是春天花卉中最早绽放的之一,同时也代表着春天和新生。
在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之句,以描绘河山大美为主,桃花也被列为唐代花卉之首。
二、审美特征1. 红色的美感桃花通常呈现出一种红色,这种颜色本身造就了桃花的美感。
红色代表着热情、欢乐和生命的活力,这些元素常常被融入到古代文学作品中,成为桃花的精神表达。
2. 细腻的花瓣桃花的花瓣非常细腻,容易引起人们的想象。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写道:“蘂珠红湿夜,微影落斜门”,通过对细节的描绘,营造出一幅诗意独具的桃花图景。
3. 高雅的情趣桃花在古代文学中既有个性化的鲜活生命体现,又有高雅、素朴、清新的精神韵味。
梅尧臣在《桃花扇》中,通过表现柳氏中人的口耳之聚会,以及昆曲艺人的表演,将桃花的审美特征带入故事情节之中,展现了桃花的优美情趣。
综上,桃花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意象,代表着爱情、祝福和吉祥、季节和自然等并表现出红色的美感、细腻的花瓣和高雅的情趣。
这些元素都赋予了桃花独特的审美价值,而且在今天的文学创作中,桃花意象也得到了不少的应用。
《桃花扇》中桃花意象意蕴分析

《桃花扇》中桃花意象的意蕴分析孔尚任在《桃花扇凡例》中说:“桃花扇何奇乎?其不奇而奇者,扇面之桃花也”,作者借桃花扇上的桃花意象刻画人物,叙述故事,反映主题,赋予桃花意象特定的意蕴。
下面就《桃花扇》中桃花意象的意蕴作简单分析。
桃花是美的符号、美的化身,是李香君这个女子的象征。
李香君美丽、聪明,追求个性自由,对爱情执着、忠贞不渝。
她的美丽漂亮、乐歌之才、政治见识以及坚强不屈的反抗精神打动无数人。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李香君不是这样的女子,她坚定顽强,比同时代的精英们更懂得“亡国”之恨。
她在国家大厦将倾之时忧心忡忡,尽力挽救;在国破家亡之后看破红尘,入道而去。
在侯方域送给李香君的扇子上,侯方域写了“定情诗”:“夹道朱楼一径斜,王孙初御富平车。
青溪尽是辛夷树,不及东风桃李花。
”青溪边辛夷树树上的白花远远比不上那娇嫩的桃花,李香君就是那娇嫩的桃花。
但她又有着“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顽强精神,宁愿毁容也不愿屈服于阮大铖的淫威,她守的不仅是作为侯方域妻子的节,更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大写的人的节,真正做到“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骂筵》堂堂列公,半边南朝望你峥嵘。
出身希贵宠,创业选声容,后庭花又添几种。
”“东林伯仲,俺青楼皆知敬重。
干儿义子从新用,绝不了魏家种。
”立场坚定,是非鲜明,妓女骂宰相,骂得义愤填膺,痛快淋漓。
王国维先生在《文学小言》中则说:“以其不顾一己之利害故,使吾人生无限之兴味,发无限之尊敬。
”所以作者选择桃花作为他最爱怜的女主人公的形象,作为他最敬重的忠贞精神的象征。
桃花易落,扇面的桃花暗示着香君前途否测,是李香君悲剧命运的象征。
“【锦上花】一朵朵伤情,春风懒笑;一片片消魂,流水愁漂。
摘的下娇色,天然蘸好;便妙手徐熙,怎能画到。
樱唇上调朱,莲腮上临稿,写意儿几笔红桃。
补衬些翠枝青叶,分外夭夭,薄命人写了一幅桃花照。
”香君历尽艰难险苦,最终与心上人相遇,可是家破了,国亡了,沧海桑田,哪有个人幸福可言,香君只能出家了。
桃花意象简析

《桃花扇》的桃花意象简析中文摘要:桃花这一意象在中国诗词上出现之频繁、含义之丰富、流传之广远,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可谓世界文学画廊中的一大奇观。
清人孔尚任三易其稿,创作《桃花扇》巧妙地运用了“桃花”这一意象。
”剧中“桃花扇”一共出现五次:第一次,是侯方域与李香君的新婚之夜;第二次,是二人新婚第二天,李香君却奁;第三次,是李香君不肯屈服于魏阉余党之下,用桃花扇作防身武器;第四次,是李香君以死显忠贞,血溅桃花扇;第五次,是在栖霞山两人分后又和时,张道士扯碎桃花扇,双双入道。
侯方域与李香君的的爱情源于桃花扇,又破灭于桃花扇。
可见,桃花扇在剧中不仅仅是一个道具,更是一条贯穿剧中无数珍珠的重要红线。
桃花扇扇面承载着桃花,桃花扇作用巨大,那么桃花的意象也不可小觑。
关键词:《桃花扇》;扇面;桃花;意象;桃,很早就成为先民心目中神圣的吉祥物。
在“夸父逐日”的神话中,夸父临死前掷杖化为桃林,给后来寻求光明的人解除饥渴(《山海经·海外北经》),已赋予桃特殊的地位。
而神话传说中西王母的蟠桃,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只要吃一枚就可以长生不老,这是老幼皆知的故事。
早在春秋时期,辟邪祈福又作为桃的又一个化身。
如今,桃花仍被人们作为美丽、喜庆、长寿、幸福的象征。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桃花与人民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也是历代咏花诗的重要题材。
如:“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题都城南庄》);“金鸭香炉起瑞烟。
呈妙舞开筵。
阳春一曲动朱弦。
斟美酒、泛觥船。
中秋五日,风清露爽,犹是早凉天。
蟠桃花发一千年。
祝长寿、比神仙。
(《燕归梁》)这两首诗分别以佳人和长寿写出了各自的桃花的意象。
清人孔尚任历时多年,三易其稿,创作了传奇佳作《桃花扇》。
《桃花扇》在中国戏剧史上是一朵艳丽的奇葩。
那么,说它奇,又奇在了哪里呢?在《桃花扇·小识》中他做了这样的描述:“桃花扇何奇乎?妓女之扇也,荡子之题也,游客之画也,皆事之鄙焉者也;为悦己容,甘剺面以誓志,亦事之细焉者也;伊其相谑,借血点而染花,亦事之轻焉者也;私物表情,密缄寄信,又事之猥亵而不足道者也。
_桃花扇_里看桃花_试论孔尚任的桃花情结汇总

2010年第3期(总第115期)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ofQiqiharJuniorTeachers’College2010No.3,General.No.115《桃花扇》里看桃花———试论孔尚任的桃花情结祖秋阳(广西大学,南宁530004)清代剧作家孔尚任的代表作《桃花扇》集合了桃花这一意象的诸多意蕴,作者承袭了桃花意象摘要:的传统,既以桃花的娇艳暗示香君的美貌,同时也暗合着香君妓女的身份。
而桃花的飘零无疑是香君“桃花源”。
以桃喻人,借桃言情,言桃明旨,作坎坷命运的再现。
作者最终还为两位主人公设置了一个者用生花妙笔展现了香君这支桃花的悲欢离合。
关键词:《桃花扇》;孔尚任;桃花I207.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95803-0056-02中图分类号:(2010)ThePeachBlossominthe"PeachblossomFan"-OnthePeachBlossomofKongShangren ZUQiu-yang(Guangxiuniversity,Nanning,Guangxi,530004,China)Abstract:AsthemasterpieceofKongShangrenoftheQingDynastyplaywrights,"PeachBloss omFan,"isacollectionofmanyimagesofthepeachblossom,theauthorinheritedthetraditionof peachblossomimagery,andmakethepeachblossom'scharmingstandforXiangJun'sbeauty,w hiletheuseofpeachblossomsarealsocoincidetheXiangJunprostitute'sidentity.Thefadeandfa llofthepeachblossomsisthefateoftroubledXiangJun.Intheend,theauthorplanta"dreamworl d"forthetwoleadingcharacters.Thepeachiscomparedtotheman.Thepaperusesthepeachtoex pressemotionandaims.Underthevividpenoftheauthor,thevicissitudesofXiangJunhasbeenp resentedKeywords:peachblossomfan;KongShangren;peachblossom孔尚任在《桃花扇凡例》中说:“剧名《桃花扇》,则桃花扇《桃花扇》之笔譬则龙也。
古代文学作品中“桃花”意象的含义及审美特征分析

古代文学作品中“桃花”意象的含义及审美特征分析
古代文学作品中,桃花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意象。
桃花不仅是一种花卉,而且还是文学
作品中丰富多彩的意象,它既有具体的象征意义,同时也有神秘的审美特征。
在古代文学
作品中,桃花象征着爱情、友谊、纯洁等,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
同时,桃花在审美层面
也具有很多特征,例如婉约、清新、柔美等。
桃花是一种常见的意象,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含义多样。
首先,桃花是爱情的象征,代
表着男女之间的情爱。
在《红楼梦》中,桃花是贾宝玉和林黛玉两人之间感情的象征,代
表着他们之间的纯洁爱情。
在《长恨歌》中,桃花则显现出多情美丽的意象,杨贵妃在看
到盛开的桃花时,即对玄宗萌生了爱慕之情。
其次,桃花也意味着友情,代表着朋友之间真挚的情义。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与
猪八戒、沙僧之间的友情象征着桃花之情,不离不弃、信任彼此。
在《水浒传》中,梁山
好汉之间的义气也以桃花形象被生动地描绘出来。
此外,桃花还象征着纯洁、清新,代表着一种高贵的精神品质。
在唐诗宋词中,诗人
常以桃花为梗概来表达纤细婉约的情感,如宋代苏轼“桃花扇底三千客,惟有青山不改色”便展现出桃花柔和婉约、情感细腻的艺术意境。
《桃花扇》中桃花意象浅析获奖科研报告论文

《桃花扇》中桃花意象浅析获奖科研报告论文摘要:《桃花扇》中的意象桃花,既是女子青春美艳、美好精神的象征,也有薄命和凄美爱情的内涵,此剧借助侯、李爱情为我们展示了南明王朝兴亡的全过程,完美地实现了“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创作意图,透露出浓厚的悲剧意味。
关键词:桃花;悲剧意味00G642 000B 001002-76610014-011-01清代戏剧家孔尚任的《桃花扇》借助侯方域与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我们展示了南明王朝血雨腥风的历史画卷。
《桃花扇》中的重要意象桃花也具有多种内涵。
一、桃花自古就是女子青春美艳的象征。
《诗经•周南•桃夭》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从男性感受的角度写女子的灿烂美好。
之后,以艳丽的桃花比喻女子的美丽馨香和青春气息的例子屡见不鲜,如“艳若桃李”、“面若桃花”。
孔尚任继承了中国文学史上以桃花喻女子的传统,以桃花象征李香君的青春美艳。
在第六出《眠香》中,复社名流侯方域流寓南京,因得阉党余孽阮大铖的资助得以梳栊秦淮名妓李香君,赠宫扇以为定情之物,并在上题诗曰:“夹道朱楼一径斜,王孙初遇富平车。
清溪尽是辛夷树,不及东风桃李花。
”通过“辛夷树”与“桃李花”的鲜明对比来赞美李香君,侯方域“正芬芳桃香李香,都题在宫纱扇上”的感慨也明确的表示出用桃李的芬芳绽放来形容李香君的明艳照人与青春妩媚。
二、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就曾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来赞美李广,可见桃花也是美好精神的象征。
《桃花扇》中的扇面桃花象征着李香君忠贞不渝的爱情追求与是非分明的政治操守。
在《却奁》一出中,聪慧敏锐的香君得知自己的妆奁是阮大铖别有用心的暗中资助时,拔簪脱衣自我表白:“脱裙衫,穷不妨;布襟人,名自香。
”此时的侯方域竟然落入阮大铖的圈套答应为他向复社文人求情,几乎丧失了政治操守和立场,而香君去一针见血的指出:“官人之意,不过因他助俺妆奁,便要徇私废公;哪知道这几件钗钏衣裙,原放不到我香君眼里。
桃花扇中的历史知识点

桃花扇中的历史知识点桃花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件重要艺术品,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桃花象征着吉祥和美好的寓意。
作为一种装饰性的扇子,桃花扇不仅在古代被广泛流传和使用,而且它也蕴含了许多有关历史的知识点。
第一,桃花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汉朝。
在古代宫廷中,扇子是贵族社会流行的一种装饰物品,常用来表示人们的身份和地位。
而桃花扇作为其中的一种,其设计和制作都体现了古代贵族文化中桃花的美好寓意。
第二,桃花扇在中国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寓意。
桃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之一,被赋予了吉祥、美好和幸福的含义。
在桃花扇的设计中,经常使用桃花元素,通过桃花的形象来表达吉祥和美好的祝愿。
这些寓意和祝福给桃花扇赋予了更深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第三,桃花扇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精细。
桃花扇的制作过程需要经历选材、设计、雕刻、上色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工匠们的精湛技艺和耐心细致。
在制作过程中,他们不仅要保持对细节的关注,还要注重整体的和谐与美感。
这种复杂的制作工艺使得桃花扇成为了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中的珍品。
第四,桃花扇在古代文人雅士中有着广泛的喜好。
古代文人雅士对扇子有着特殊的钟爱,他们认为扇子是一种可以表达自己个性和风采的艺术品。
而桃花扇作为一种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扇子,成为了文人雅士们收藏和使用的对象。
他们常常以桃花扇为主题进行创作,并将其作为礼物赠予亲友。
第五,桃花扇在古代的艺术作品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桃花扇作为一种精美的艺术品,常常被绘制在绘画、书法等作品中。
古代的文人雅士喜欢将桃花扇与自己的创作结合在一起,通过绘制桃花扇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境。
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艺术创作的形式,还使得桃花扇的文化内涵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综上所述,桃花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件重要艺术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它不仅代表着桃花的美好寓意,而且在古代的文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桃花扇的制作工艺复杂精细,受到了古代文人雅士的喜爱,并成为了古代艺术作品中常见的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题目《桃花扇》中“桃花”的意蕴姓名韦灵学号064216098院系人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指导教师余松职称教授二〇一〇年三月十日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研究、撰写的成果。
论文中引用他人的文献、数据、图件、资料,均已在论文中加以说明,除此之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毕业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桃花扇》中“桃花”的意蕴【摘要】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桃花已经从一个纯粹的自然物上升为文学中的文化意蕴,备受文人墨客的喜爱。
在我国古代的许多诗歌中,我们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它穿梭于文人墨客的笔下,时而是春天的形象代言人,时而象征容颜美丽的青春女子,时而又代表着美丽的爱情,时而又是悲情的化身。
它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形态是如此的多姿多彩,让我们领略了它丰富而美丽的身姿。
在孔尚任的《桃花扇》中,桃花那丰富而美丽的身姿也依然出现在我们眼前。
孔尚任在继承先人对于桃花种种意蕴的基础上,对桃花的意蕴做了大胆的创新,使得桃花以一个崭新的形象出现于我们眼中,让我们又领略了它的另一种美丽。
那鲜血点染而成的折枝桃花,以一种对爱情的忠贞,对正义的坚持以及飘零身世和悲剧命运的形象展现于我们的视野前,让我们又一次感受到了它伟大的魅力,这种魅力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关键词】《桃花扇》;桃花;显性意蕴;潜在意蕴The peach-blossom fan "in the" feel "of the meaning of the【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human civilization, peach has evolved from a pure natural objects into the cultural meaning in literature, much-loved men. In many poetry in ancient China, we see it anymore, it travels through the writings of scholars, moments of spring's spokesman, sometimes symbol face the beautiful young woman, and represents a beautiful love, and is the embodiment of sadness. It is in the men's writings, form is so colorful, let's appreciate its rich.In the Shang ren "peach blossom fan, the rich and beautiful figure still appear in our eyes. Hole ren in inherited ancestor for the Peach Blossom on the basis of all these implications, the implication on peach made bold innovation, mahogany to a brand new image appears on our eyes, we also appreciate it's another beautiful. The blood of the dianran of created, to a love of loyal, justice insisted, and Blizzard's tragic fate of the image in our vision, we once again feel its great charm, it stirred our soul.【keyword】Peach Blossom Fan; Peach blossom; Dominance intention is accumulated; Lurking intention is accumulated目录一、“桃花”在世人眼中和《桃花扇》中的显性意蕴 (5)(一)“桃花”喻美人 (6)(二)“桃花”喻爱情 (7)二、“桃花”在《桃花扇》中的潜在意蕴 (8)(一)“桃花”喻忠贞正义 (9)(二)“桃花”喻飘零生世和悲剧命运 (10)(三)“桃花”喻入道 (11)注释 (13)考文献 (13)桃花,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意蕴,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桃花,看上去娇媚动人、烂漫大方、生机勃勃、粉嫩恬淡的样子,让人觉得它有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它的这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神态深受骚人墨客的喜爱。
桃花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情感,在中国的文化里,有桃花喻人和桃花喻情的传统。
由于桃花的暧昧与虚无、生长与凋谢、美丽与死亡、庸俗与优雅,这些特点都不是很定性,这就使得桃花的意蕴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在《桃花扇》中,孔尚任巧妙的继承了古人以桃花喻人和桃花喻情的传统,也对桃花的意蕴做了大胆的创新。
而桃花的虚无、生长与凋谢等特征的不定性,给予孔尚任拥有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让桃花的意蕴在文中也更加的多姿多彩。
作者在《桃花扇小识》中说:“桃花扇何奇乎?其不奇而奇者,扇面之桃花也;桃花者,美人之血痕也;血痕者,守贞待字,碎首淋漓不肯辱于权奸者也;权奸者,魏阉之余孽者也;余孽者,进声色,罗货利,结党复仇,隳三百年之帝基者也;帝基不存,权奸安在?惟美人之血痕,扇面之桃花,啧啧在口,历历在目,此则事之奇而奇者,不必传而可传者也。
人面耶?桃花耶?虽历千百春,艳红相映,问种桃之道士,岂不知归何处矣。
”①在这里,作者说得很清楚:桃花扇的奇特之处在于扇面上的桃花,那是美人守贞待字,碎首淋漓不肯辱于全权者的血痕。
扇面是桃花存在的载体,而桃花承载着文章的主题意蕴。
《守楼》一出,李香君为了守住她与侯方域的诺言和他们之间的爱情,面对迫嫁死也不嫁与田仰。
“(小旦替梳头,末替穿衣介)(旦持扇前后乱打介)(末)好厉害,一柄诗扇,倒像把仿生的利剑。
(小旦)草草妆完,抱她下楼罢。
(末抱介)(旦哭介)奴家就死不下此楼。
(倒地撞头晕卧介)(小旦惊介)啊呀!我儿苏醒,竟把花容,碰了个稀烂。
(末指扇介)你看血喷满地,连这诗扇都溅坏了。
”诗扇上的点点血痕,在杨龙友的点染之下,竟成了几笔折枝桃花。
这时,“(旦看扇介)咳!桃花命薄,扇底飘零。
多谢杨老爷替奴写照了。
”直到这里,作为定情之物的诗扇也就成为了桃花扇,扇面上的桃花也就有了特别的意义。
此血此花,此情此志,对比和映衬着昏君的娱乐偷安,奸臣的蝇营狗苟,文士的孱弱恓惶,武将的进退失据。
桃花这一事物经常出现于古诗词中,有着许多的意蕴。
有积极的有消极的,积极的方面桃花咏爱情的美好,生命的美丽和理想的追求,是繁荣、幸福、美满、和谐、喜庆、热闹的象征;消极的方面桃花表达青春易逝,抱负难成和女性不幸命运的感伤,抒发苦难、不幸、孤独、悲愤、幽怨之情。
那么,桃花在《桃花扇》中又蕴含着哪些意蕴呢?一、“桃花”在世人眼中和《桃花扇》中的显性意蕴显性意蕴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桃花”喻美人当桃花盛开时,那挂满枝头的桃花,让人心情为之舒畅。
桃花粉嫩艳丽,数量繁多,看上去一片勃勃生机的景象,这种自然的特征很容易让人想起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青春女子。
人们常常把那些随风飘动的细柳和青春女子美好的身段相比,称青春女子的美好身段做“细柳腰”。
而桃花则与青春女子的亮丽容颜相比,桃花常常被人们用来比喻容颜亮丽的女子,桃花就像影子一样伴随着美人。
用桃花喻美人的开山之作是《诗经》,在《国风·周南·桃夭》里这样写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室人。
”这首诗描写的是在桃花盛开的的时候,有一个象桃花一样美丽的女子容貌美丽,能够生儿育女、能够使新郎的家族子孙象桃树一样的果实累累、枝叶茂盛,是一个对新郎家非常合适的人选。
所以古人在赞美、祝贺婚姻时常说“既和周公之礼,又符桃夭之诗”,就是出典这里。
清代·姚际恒在《诗经通论》中写道:“桃花色最艳,故以喻女子,开千古诗赋咏美人之祖。
”②在后来出现了大量以桃花喻美人的诗词作品,如“美人不是母胎生,应是桃花树长成”,唐代诗人崔护《题都成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人面桃花”也就诞生于此,后来成了家喻户晓的经典组合。
孔尚任在《桃花扇》中也继承了古人以桃花喻美人的传统,文中出现大量描写桃花的句子,都是用来比喻李香君青春美丽的容颜。
在第六出《眠香》里,侯方域因杨龙友的撮合与阉党余孽阮大铖的暗中资助下,得以疏笼秦淮名妓李香君。
侯方域赠送李香君一柄诗扇作为定情之物,并在诗扇上题诗一首:“夹道朱楼一经斜,王孙初遇富平车。
清溪尽是辛夷树,不及东风桃李花。
”这里,用辛夷树和桃李花的对比来赞美李香君的容颜美丽,杨龙友“盛夸李香君妙龄绝色,平康第一。
”③第七出《却奁》里还这样写道:“【园林好】(末)正芬芳桃李香,都题在宫纱扇上;怕遇着狂风吹荡,须紧紧袖中藏,须紧紧袖中藏。
(末看旦介)你看香君上头之后,更觉艳丽了。
(向生介)世兄有福,消此尤物。
(生)香君天姿国色,今日插了几朵珠翠,穿了一套绮罗,十分花貌,又添二分,果然可爱。
(小旦)这都亏了杨老爷帮衬哩”。
这里都是描写李香君的美丽,“芬芳桃李”正是形容李香君的美丽容颜。
灿烂绽放的桃花,香气迷人。
李香君那美丽动人、娇艳妩媚的容颜就如这盛开的桃花。
(二)“桃花”喻爱情爱情是中国文学永恒的主题,也是世界人类最重要的感情活动之一。
许多骚人墨客都用桃花来表现爱情,不论是美好的爱情还是悲情,我们都能见到它的身影,桃花也亦然成了爱情的“代言人”。
1、“桃花”喻美好的爱情桃花盛开于春天,春天万物复苏,到处一片勃勃生机的盎然景象。
春天,青年男女的春情也在悄然涌动,这时节正是他们恋爱的好时光。
桃花因此也就和爱情有了联系。
元稹《离思五首》(其二):“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
闲读道书慵未起,水晶帘下看梳头。
”前两句描写的是青年男女情人相会的幽静环境,后两句描写的是情人之间甜蜜的爱情生活。
相爱的情人相会于“万树桃花”之间的小楼,看着眼前色彩绚烂的桃花,置身于这如同仙境的花海中,这种情形是多么的浪漫和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