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第1阶段练习题

统计学第1阶段练习题
统计学第1阶段练习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统计学》第1章至第5章(总分100分)

学习中心(教学点) 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HJ3HDjr。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1、运用样本数据得统计量来推断总体得特征、变量得关系属于:

A描述统计 B推断统计 C科学统计 D经验统计

2、根据无锡市1000个家庭得调查数据,推断无锡市居民家庭订阅《江南晚报》得比例属于:

A描述统计 B推断统计 C科学统计 D经验统计

3、根据样本调查数据,制作统计数据分布直方图属于:

A描述统计 B推断统计 C科学统计 D经验统计

4、一家研究机构从IT从业者中随机抽取5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60%得人回答她们

得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50%得回答她们得消费支付方式就是使用信用卡。这里得“月收入”就

是:

A 分类变量

B 顺序变量

C 数值型变量

D 离散变量

5、要反映我国工业企业得整体业绩水平,总体单位就是:

A 我国每一家工业企业

B 我国所有工业企业

C 我国工业企业总数

D 我国工业企业得利润总额

6、一项调查表明,在所抽取得1000个消费者中,她们每月在网上购物得平均消费就是200

元,她们选择在网上购物得主要原因就是“价格便宜”。这里得参数就是:

A 1000个消费者

B 所有在网上购物得消费者

C所有在网上购物得消费者得平均消费额

D 1000个消费者得平均消费额

7、一名统计学专业得学生为了完成其统计作业,在《统计年鉴》中找到得2006年城镇家庭得人均收入数据属于:

A分类数据 B顺序数据

C截面数据 D时间序列数据

8、一家公司得人力资源部主管需要研究公司雇员得饮食习惯,改善公司餐厅得现状。她注意到,雇员要么从家里带饭,要么在公司餐厅就餐,要么在外面得餐馆就餐。她收集数据得方法属于:

A访问调查 B邮寄调查

C个别深度访问 D观察调查

9、下面哪一项属于连续性变量

A学生得籍贯 B保险公司雇员数

C奶牛24小时得产奶量 D某杂货店一天销售得牛奶件数(箱)

10、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得主要区别就是( )

A作用不同 B组织方式不同

C灵活程度不同 D选取调查单位得方法不同

11、调查时限就是指( )

A调查资料所属得时间 B进行调查工作得期限

C调查工作登记得时间 D调查资料得报送时间

12、统计整理阶段最关键得问题就是( )

A对调查资料得审核 B统计分组

C统计汇总 D编制统计表

13、调查项目( )

A就是依附于调查单位得基本标志 B与填报单位就是一致得

C与调查单位就是一致得 D就是依附于调查对象得基本指标

14、为了反映商品价格与需求之间得关系,在统计中应采用( )

A划分经济类型得分组 B说明现象结构得分组

C分析现象间依存关系得分组 D上述都不正确

15、下面得哪一个图形最适合描述结构性问题( )

A条形图 B饼图 C对比条形图 D直方图

16、下面得哪一个图形适合比较研究两个或多个总体或结构性问题( )

A环形图 B饼图 C直方图 D折线图

17、将全部变量值依次划分为若干个区间,并将这一区间得变量值作为一组,这样得分组方法称为( )

A单变量值分组 B组距分组 C等距分组 D连续分组

18、下面得哪一个图形最适合描述大批量数据分布得图形( )

A条形图 B茎叶图 C直方图 D饼图

19、由一组数据得最大值最小值中位数与两个四分位数5个特征值绘制而成得,反映原始数据分布得图形,称为( )

A环形图 B茎叶图 C直方图 D箱线图

20、有10家公司得月销售额数据(万元)分别为72,63,54,54,29,26,25,23,23,20。下面哪种图形不宜用于描述这些数据( )

A茎叶图 B散点图 C条形图 D饼图

二、判断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 共计20分)

1、对问题“您最近3个月去过公园几次”得回答就是离散变量。

2、根据样本计算得统计量值通常就是总体参数得一个估计值。

3调查时间就是所调查得资料所属期间或时点而不就是调查工作得开展时间。

4、按调查对象包括得范围不同,调查可分为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

5、普查就是针对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重要得国情、国力等社会经济现象得总量专门组织得一次性全面调查。

6、样本容量就是指样本中包含得总体单位数。

7、抽样框误差就是指具体抽样得范围与实际得研究对象总体范围之间得偏差所造成得误差,属于系统性误差。

8、抽样误差就是由于抽样得随机性而产生得误差,属于系统性误差。

9、箱线图中包含数据得五个特征值:最大值、最小值、中位数、上四分位数与下四分位数。

10、组距分组中,每一组得单位数称为频数,所占得比例成为频率。

三、多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一家具制造商购买大批木材,木材不干会影响家具得尺寸与形状。家具制造商从每批货中随机抽取5块木材检验湿度,如果其中任何一块木材得湿度超过标准,就把整批货退回。这个问题中:

A样本就是从所有木材批次中随机抽取得部分批次木材

B样本就是从每批木材中随机抽取得5块木材

C总体单位就是从所有木材批次中随机抽取得部分批次木材

D总体单位就是购买得每一块木材

E总体就是购买得全部木材

2、下列属于定性变量得有( )

A职业 B居住区域 C体重 D身高 E汽车产量

3下面得分组数列属于( )

身高(厘米) 人数比重(%)

150~155 40 20

155~160 100 50

160~165 60 30

合计200 100

A变量数列 B品质数列 C等距数列

D异距数列 E闭口数列

4、变量数列中,各组变量值与频数得关系就是( )

A 各组变量值作用得大小由各组频数得多少反映

B 各组变量值作用得大小由各组变量值得大小反映

C 频数越大得变量值对总体一般水平得影响也越大

D 频数越大得变量值对总体一般水平得影响越小

E 频数越大,变量值也越大

5、应该用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平均数得有( )

A 已知各组职工工资水平与各组职工人数,求平均工资

B 已知各组职工工资水平与各组工资总额,求平均工资

C 已知各组计划完成百分数与各组计划产值,求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数

D 已知各组计划完成百分数与各组实际产值,求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数

E 已知各组职工得劳动生产率与各组职工人数,求平均劳动生产率

四、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1、求下列25个测量值得全距方差与标准差:

2 1 7 6 5

3 8 5 2

4 5 6 3 4 4 6 9 4

3 4 5 5 7 3 5

2、根据某班级学生身高分组资料,计算平均值、方差与标准差。

150名学生身高方差计算表

身高人数(i f)

150-155 1

155-160 16

160-165 42

165-170 57

170-175 27

175-180 6

180-185 1

合计150

3、某信息传呼机服务台两名接线员5天中每天接呼次数资料如下: A接线员:120 108 76 184 165

B接线员:94 68 113 55 99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分别计算A、B两个接线员接线次数得全距与标准差,并从日均次数得代表性接线次数日分布得均衡角度作出简要评价与分析。

应用统计学_第二阶段练习

应用统计学_第二阶段练习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第二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应用统计学》第章至第章(总分100分)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 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单选题 (共20题 ,总分值40分 ,下列选项中有且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 1、抽样平均误差与样本容量的关系就是( ) (2 分)A A、样本容量越大,抽样平均误差越小 B、样本容量越小,抽样误差越小 C、样本容量越大,抽样平均误差越大 D、前述三个都不对 2、下列描述正确的就是 (2 分)C A、点估计比区间估计需要更大的样本容量 B、点估计相对于区间估计更加准确 C、点估计无法给出参数估计值的置信度与误差大小 D、区间估计无法给出参数估计值的置信度与误差大小 3、根据以往的生产数据,某种产品的废品率为2%。如果要求95%的置信区间,若要求边际误 差不超过4%,应抽取多大的样本?() (2 分)A A、47 B、48 C、24 D、25 4、在同等条件下,重复抽样与不重复抽样相比较,其抽样平均误差( ) (2 分)B A、前者小于后者 B、前者大于后者 C、两者相等 D、无法确定哪一个大 5、对于分层抽样,以下说法正确的就是( ) (2 分)A A、不同类别的单位被抽中的概率可能不相等 B、分层抽样误差只受层间方差的影响,不受层内方差的影响 C、分层抽样在分层时应使各层之间的差异尽可能小 D、由于在分层时使用了一些辅助信息,因此分层抽样违背了随机原则 6、抽样平均误差(μ)与抽样极限误差(Δ)的关系就是( ) (2 分)D A、Δ大于或等于μ B、Δ小于μ

统计学第1.2.阶段测试题 -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2年上半年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统计学》第0 章至第4 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简答题 1、简述统计一词有几种的含义。 统计有三种理解: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三者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统计过程与活动成果的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学是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统计工作先于统计学。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统计研究所要认识的客体。 2、简述什么是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并说明两者的关系。 描述统计学研究如何取得反映客观现象的数据,并通过图表形式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和显示,进而通过综合概括与分析得出反映客观现象的规律性数量特征。 推断统计学则是研究如何根据样本数据去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方法,它是在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对统计总体的未知数量特征做出以概率形式表述的推断。 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是统计方法的两个组成部分。描述统计是整个统计学的基础,推断统计则是现代统计学的主要内容。由于在对现实问题的研究中,所获得的数据主要是样本数据,因此,推断统计在现代统计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已成为统计学的核心内容。当然,这并不等于说描述统计不重要,如果没有描述统计收集可靠的统计数据并提供有效的样本信息,即使再科学的统计推断方法也难以得出切合实际的结论。从描述统计学发展到推断统计学,既反映了统计学发展的巨大成就,也是统计学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 3、什么是参数,什么是统计量? 参数: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它是研究者想要了解的总体的某种特征值。 统计量:统计量是统计理论中用来对数据进行分析、检验的变量。 4、什么是统计规律? 统计规律:对大量偶然事件整体起作用的规律,表现这些事物整体的本质和必然的联系,而个别事件的特征和偶然联系退居次要地位。统计规律是自然科学和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普遍规律之一。 5、统计数据有哪几种计量类型。 在统计学中,统计数据主要可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定类数据,定序数据,定距数据,定比变量。 1.定类数据(Nominal):名义级数据,数据的最低级,表示个体在属性上的特征或类别上的不同变量,仅仅是一种标志,没有序次关系。 2.定序数据(Ordinal):数据的中间级,用数字表示个体在某个有序状态中所处的位置,不能做四则运算。 3.定距数据(Interval):具有间距特征的变量,有单位,没有绝对零点,可以做加减运算,不能做乘除运算。例如,温度。 4.定比变量(Ratio):数据的最高级,既有测量单位,也有绝对零点,例如职工人数,身高。一般来说,数据的等级越高,应用范围越广泛,等级越低,应用范围越受限。 不同测度级别的数据,应用范围不同。 等级高的数据,可以兼有等级低的数据的功能,而等级低的数据,不能兼有等级高的数据的功能。

统计学第一章练习题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 1、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 A只有有限总体具有 B只有无限总体具有 C有限总体与无限总体都具有 D有限总体与无限总体都不具有 2、”统计”得基本含义就是() A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B统计分析、统计推断、统计描述 C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D统计分组、统计指标、统计分析 3、研究生招生目录中,201为英语、202为俄语、203为日语。这里语种属于() A定类数据 B定序数据 C定距数据 D定比数据 4、电视观众对收费频道就是否应该插入广告得态度为不应该、应该、无所谓。这里“不应该、应该、无所谓”就是() A定类数据 B定序数据 C定距数据 D定比数据 5、学生得智商等级就是() A定类数据 B定序数据 C定距数据 D定比数据 6、下列表述正确得就是() A定序数据包含定类数据与定距数据得全部数据 B定类数据包含定序数据得全部信息 C定序数据与定类数据就是平行得 D定比数据包含了定类数据、定序数据与定距数据得全部信息 7、用部分数据去估计总体数据得理论与方法,属于() A理论统计学 B应用统计学 C描述统计学 D推断统计学 8、了解学生得学习情况,要调查足够多得学生,这个方法称为() A大量观察法 B统计分组法 C综合指标法 D相关分析法 9、了解居民得消费支出情况,则()

A所有居民得消费支出额就是总体单位 B所有居民就是总体 C某个居民得消费支出额就是总体 D所有居民就是总体单位 10、统计学得数量性特点表现在它就是() A一种纯数量得研究 B利用大量得数字资料建立数学模型 C在质与量得联系中来研究现象总体得数量特征 D以数学公式为基础得定量研究 11、统计学得总体性特点就是指() A研究现象各个个体得数量特征 B研究由大量个别事物构成得现象整体得数量特征 C从认识总体入手开始研究现象得数量特征 D从现象量得研究开始来认识现象得性质与规律 12、统计研究中得大量观察法就是指() A一种具体得调查研究方法 B对总体中得所有个体进行观察与研究得方法 C收集大量总体资料得方法 D要认识总体得数量特征就必须对全部或足够多个体进行观察与研究13、对全市工业企业职工得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就是() 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B该市全部工业企业得职工 C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 D该市工业企业得每一个职业 14、某年全国汽车总产量就是() A随机变量 B连续变量 C离散变量 D任意变量15、要反映我国工业企业得整体业绩水平,总体单位就是()

统计学_第二阶段练习复习过程

统计学_第二阶段练习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二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统计学》第6章至第9章(总分100分)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1.根据概率的统计定义,可用以近似代替某一事件的概率的是 ( A )。 A 大量重复试验中该随机事件出现的次数占试验总次数的比重 B 该随机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数占样本空间中基本事件总数的比重 C 大量重复随机试验中该随机事件出现的次数 D 专家估计该随机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大小 2.下列事件中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随机事件的是 ( D )。 A 从一大批合格率为90%的产品中任意抽出的一件产品是不合格品 B 从一大批合格率为90%的产品中任意抽出的20件产品都是不合格品 C 从一大批优质品率为15%的产品中任意抽出的20件产品都是优质品 D 从一大批合格率为100%的产品中任意抽出的一件产品是合格品 3.假设A B为两个互斥事件,则下列关系中,不一定正确的是 ( B )。 A P(A+B)=P(A)+P(B) B P(A)=1-P(B) C P(AB)=0 D P(A|B)=0 4.同时抛3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巧合有2枚正面向上的概率为 ( C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A 0.125 B 0.25 C 0.375 D 0.5 5.下列由中心极限定理得到的有关结论中,正确的是 ( D )。 A 只有当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时,样本均值才会趋于正态分布 B 只要样本容量n充分大,随机事件出现的频率就等于其概率 C 无论样本容量n如何,二项分布概率都可以用正态分布近似计算 D 不论总体服从何种分布,只要样本容量n充分大,样本均值趋于正态分布 6.在同等条件下,重复抽样与不重复抽样相比较,其抽样平均误差( B ) A前者小于后者 B前者大于后者 C两者相等 D无法确定哪一个大 7.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平均误差( B ) A随着抽样数目的增加而加大 B随着抽样数目的增加而减少 C随着抽样数目的减少而减少 D不会随抽样数目的改变而变动 8.允许误差反映了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 D ) A抽样误差的平均数 B抽样误差的标准差 C抽样误差的可靠程度 D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 9.根据组(群)间方差的资料计算抽样平均误差的抽样组织方式是( D ) A纯随机抽样 B机械抽样 C类型抽样 D整群抽样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统计学第一章练习题19785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 1.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 A只有有限总体具有 B只有无限总体具有 C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都具有 D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都不具有 2.”统计”的基本含义是() A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B统计分析、统计推断、统计描述 C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D统计分组、统计指标、统计分析 3.研究生招生目录中,201为英语、202为俄语、203为日语。这里语种属于() A定类数据 B定序数据 C定距数据 D定比数据 4.电视观众对收费频道是否应该插入广告的态度为不应该、应该、无所谓。这里“不应该、应该、无所谓”是() A定类数据 B定序数据 C定距数据 D定比数据 5.学生的智商等级是() A定类数据 B定序数据 C定距数据 D定比数据 6.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定序数据包含定类数据和定距数据的全部数据 B定类数据包含定序数据的全部信息 C定序数据与定类数据是平行的 D定比数据包含了定类数据、定序数据和定距数据的全部信息 7.用部分数据去估计总体数据的理论和方法,属于() A理论统计学 B应用统计学 C描述统计学 D推断统计学 8.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要调查足够多的学生,这个方法称为() A大量观察法 B统计分组法 C综合指标法 D相关分析法 9.了解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则() A所有居民的消费支出额是总体单位 B所有居民是总体 C某个居民的消费支出额是总体

D所有居民是总体单位 10.统计学的数量性特点表现在它是() A一种纯数量的研究 B利用大量的数字资料建立数学模型 C在质与量的联系中来研究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 D以数学公式为基础的定量研究 11.统计学的总体性特点是指() A研究现象各个个体的数量特征 B研究由大量个别事物构成的现象整体的数量特征 C从认识总体入手开始研究现象的数量特征 D从现象量的研究开始来认识现象的性质和规律 12.统计研究中的大量观察法是指() A一种具体的调查研究方法 B对总体中的所有个体进行观察和研究的方法 C收集大量总体资料的方法 D要认识总体的数量特征就必须对全部或足够多个体进行观察和研究13.对全市工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 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B该市全部工业企业的职工 C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 D该市工业企业的每一个职业 14.某年全国汽车总产量是() A随机变量 B连续变量 C离散变量 D任意变量 15.要反映我国工业企业的整体业绩水平,总体单位是() A我国每一家工业企业 B我国所有工业企业 C我国工业企业总数 D我国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16.统计总体的特点是() A同质性、大量性、可比性 B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 C数量性、总体性、差异性 D数量性、综合性、同质性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

统计学练习题最新版

第一章 一、判断对错 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2、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3、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但它在具体研究时也离不开对现象质的认识。 4、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中的各个单位在所有标志上都相同 5、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 文字表现,所以品质标志不能直接转化为统计指标。 6、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特征,质量指标反映现象 的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二者都不能用数值表示。 答案?????? 二、单项选择题 1、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A、调查总体 B、标志值 C、品质标志 D、总体单位 2、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 3、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 96分,“学生成绩”是()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标志值 D、数量指标 4、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 指标两种。其中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 A、绝对数 B、相对数 C、平均数 D、百分数 5、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A、男性是品质标志 B、人的年龄是变量 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 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 6、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要调查足够多的学生, 这个方法称为() A、大量观察法 B、统计分组法 C、综合指标法 D、相关分析法 答案D B B A B A 三、多项选择题 1、要了解某地区全部成年人口的就业情况()ABD 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 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 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 D、某人职业是教师是标志表现 E、反映每个人特征的职业是数量指标 2、下列各项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有()ACD A、2010年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B、某台机床使用年限 C、某市年供水量 D、某地区原煤生产量 E、某学员平均成绩 3、在工业普查中()BCE A、工业企业总数是统计总体 B、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C、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指标 D、机器台数是连续变量 E、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 4.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 BDE A、工资总额 B、单位产品成本 C、出勤人数

统计学第1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013年上半年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统计学》第0章至第4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_______________ 习中心(教学点)批次:___________ 层次: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 1、简述统计一词有几种的含义。 统计有三种理解: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三者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统计过程与活动成果的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学是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统计工作先于统计学。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统计研究所要认识的客体。 2、简述什么是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并说明两者的关系。 描述统计学研究如何取得反映客观现象的数据,并通过图表形式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加工 处理和显示,进而通过综合概括与分析得出反映客观现象的规律性数量特征。 推断统计学则是研究如何根据样本数据去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方法,它是在对样本数据进行描 述的基础上,对统计总体的未知数量特征做出以概率形式表述的推断。 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是统计方法的两个组成部分。描述统计是整个统计学的基础,推断统计则 是现代统计学的主要内容。由于在对现实问题的研究中,所获得的数据主要是样本数据,因此, 推断统计在现代统计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已成为统计学的核心内容。当然,这并不等于说描述统计不重要,如果没有描述统计收集可靠的统计数据并提供有效的样本信息,即使再科学的统计推断方法也难以得出切合实际的结论。从描述统计学发展到推断统计学,既反映了统计学发展的巨大成就,也是统计学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 3、什么是参数,什么是统计量? 参数: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它是研究者想要了解的总体的某种特征值。统计量:统计量是统计理论中用来对数据进行分析、检验的变量。 4、什么是统计规律? 统计规律:对大量偶然事件整体起作用的规律,表现这些事物整体的本质和必然的联系

统计学1-3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统计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属于统计总体的是() A.某县的粮食总产量 B.某地区的全部企业 C.某商店的全部商品销售额 D.某单位的全部职工人数 B 2.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A.调查单位 B.标志值 C.品质标志 D.总体单位 D 3.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 B 4.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D 5.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A.男性是品质标志 B.人的年龄是变量 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 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 B 6.总体的变异性是指()。 A.总体之间有差异B.总体单位之间在某一标志表现上有差异 C.总体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D.总体单位之间有差异 B 7.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学生成绩”是()。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标志值 D.数量指标 B 8.某年级学生四门功课的最高考分分别是98分、86分、88分和95,这四个数字是() A.指标 B.标志 C.变量 D.标志值

D 9.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A.社会总产值 B.产品合格率 C.产品总成本 D.人口总数 B 10.下列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A.产品的产量 B.产品的出口额 C.产品的合格品数量 D.产品的评价 D 11.下列属于离散型变量的是() A.职工的工资 B.商品的价格 C.粮食的亩产量 D.汽车的产量 D 12.标志的具体表现是指() A.标志名称之后所列示的属性或数值 B.如性别 C.标志名称之后所列示的属性 D.标志名称之后所列示的数值 A 13.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A.抽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 C 14.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种。其中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 A.绝对数 B.相对数 C.平均数 D.百分数 A 15.以产品的等级来衡量某种产品的质量好坏,则该产品“等级”是() A.数量标注 B. 品质标志 C. 数量指标 D. 质量指标 B 16.设某地区有670家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 A.每个工业企业; B.670家工业企业; C.每一件产品; D.全部工业产品 C 17.某机床厂要统计该企业的自动机床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是()。 A.二者均为离散变量 B.二者均为连续变量 C.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 D.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D 18.下列哪个是连续型变量() A. 工厂数 B. 人数 C. 净产值 D.设备台数 C

统计学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统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统一体。 2、统计学是一门研究现象总体_____________方面的方法论科学。 3、要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____________,总体单位是____________。 4、标志是说明___________特征的名称,它分为__________标志和__________标志。 5、统计指标是反映____________的数量特征的,其数值来源于___________。 6、按反映的数量特征不同,统计指标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A 现象总体的质量方面 B 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C 现象总体的质量和数量方面 D 现象总体的质量或数量方面 2、要了解某市国有企业生产设备的使用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A 该市所有的国有企业 B 该市国有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 C 该市每一个国有企业 D 该市国有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 3、要了解全国的人口情况,总体单位是() A 每个省的人口B每一户 C 每个人 D 全国总人口 4、反映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是() A 指标 B 指标值 C 标志 D 标志值 5、某地四个工业企业的总产值分别为20万元、50万元、65万元、100万元。这里的四个“工业总产值”数值是() A 指标 B 指标值 C 标志 D 标志表现 6、已知某企业产品单位成本为25元,这里的“单位成本”是() A 指标 B 指标名称 C 标志 D 变量 三、多项选择题 1、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 A 大量观察法 B 统计分组法 C 综合指标法 D 回归分析法 E 因素分析法 2、统计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的,其特点有() A 数量性 B 综合性 C 具体性 D 重复性 E 差异性 3、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A 全国人口数是总体 B 每个人是总体单位 C 人的年龄是变量 D 人口的性别是品质标志 E 全部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 4、要了解某地区所有工业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那么() A 总体单位是每个企业 B 总体单位是每件产品 C “产品总产量”是标志D“总产量1000万件”是指标 E “产品等级”是标志 5、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 A 资产负债率B股价指数 C 人均粮食产量 D人口密度E商品库存额 6、总体、总体单位、标志、这几个概念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 A 没有总体单位也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也离不开总体而存在 B 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 C 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 D 指标说明总体特征,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特征 E 指标和标志都能用数值表现 四、简答题 1、什么是统计?统计的职能有哪些? 2、举例说明什么是总体和总体单位? 总体有哪些特征? 3、什么是指标和标志?指标和标志的关系如何?

统计学_第三阶段练习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三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统计学》第10章至第13章(总分100分)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1.方差分析所要研究的问题是( A ) A 各总体的方差是否相等 B 各样本数据之间是否有显著差异 C 分类型自变量对数值型因变量的影响是否显著 D分类型因变量对数值型自变量是否显著 2.组间误差是衡量因素的不同水平(不同总体)下各样本之间的误差,它( C ) A 只包含随机误差 B 只包含系统误差 C 既包含随机误差也包含系统误差 D 有时包含随机误差,有时包含系统误差 3.组内误差( C ) A、只包含随机误差 B、只包含系统误差 C、既包含随机误差也包含系统误差 D、有时包含随机误差,有时包含系统误差 4.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各次实验观察值应(A ) A、相互关联 B、相互独立 C、计量逐步精确 D、方法逐步改进 5.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若因子的水平个数为k,全部观察值的个数为n,那么( A ) A SST的自由度为n B SSA的自由度为k C SSE的自由度为n-k-1 D SST的自由度等于SSE的自由度与SSA的自由度之和。 6.当变量x按一定数值变化时,变量y也近似地按固定数值变化,这表明变量x和变量y 之间存在着( A )

A完全相关关系B复相关关系 C直线相关关系D没有相关关系 7.单位产品成本与其产量的相关;单位产品成本与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的相关( D ) A前者是正相关,后者是负相关 B前者是负相关,后者是正相关 C两者都是正相关D两者都是负相关 8.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 B ) A--∞ < r < + ∞B--1 ≤r ≤+1 C--1 < r < +1 D0 ≤r ≤+1 9.当所有观测值都落在回归直线y = a + bx上,则x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 B ) Ar = 0 Br = 1 Cr = --1 D│r│= 1 10.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在是否需要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的问题上( A ) A前者勿需确定,后者需要确定 B前者需要确定,后者勿需确定 C两者均需确定D两者都勿需确定 11.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有( B ) A一个B两个C三个D三个以上 12.直线相关系数的绝对值接近1时,说明两变量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是( D ) A完全相关B微弱相关C无线性相关D高度相关 13.年劳动生产率x(千元)和工人工资y(元)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10+70x,这意味着年劳动生产率每提高1千元时,工人工资平均( B ) A增加70元B减少70元C增加80元D减少80元 14.下面的几个式子中,错误的是( D ) A.y=40+1.6x r=0.89 B.y=-5-3.8x r=-0.94 C.y=36-2.4x r=0.96 D.y=-36+3.8x r=0.98 15.相关系数r与回归系数b的关系可以表达为( C )

应用统计学_第二阶段练习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第二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应用统计学》第章至第章(总分100分)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 (共20题,总分值40分,下列选项中有且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 … 1. 抽样平均误差与样本容量的关系是()(2 分)A A. 样本容量越大,抽样平均误差越小 B. 样本容量越小,抽样误差越小 C. 样本容量越大,抽样平均误差越大 D. 前述三个都不对 2.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2 分)C A. 点估计比区间估计需要更大的样本容量 B. 点估计相对于区间估计更加准确 C. 点估计无法给出参数估计值的置信度和误差大小 D. 区间估计无法给出参数估计值的置信度和误差大小 《 3. 根据以往的生产数据,某种产品的废品率为2%。如果要求95%的置信区间,若要求边际误 差不超过4%,应抽取多大的样本()(2 分)A A. 47 B. 48 C. 24 D. 25 4. 在同等条件下,重复抽样与不重复抽样相比较,其抽样平均误差( ) (2 分)B A. 前者小于后者 B. 前者大于后者 C. 两者相等 D. 无法确定哪一个大 | 5. 对于分层抽样,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2 分)A

A. 不同类别的单位被抽中的概率可能不相等 B. 分层抽样误差只受层间方差的影响,不受层内方差的影响 C. 分层抽样在分层时应使各层之间的差异尽可能小 D. 由于在分层时使用了一些辅助信息,因此分层抽样违背了随机原则 6. 抽样平均误差(μ)和抽样极限误差(Δ)的关系是()(2 分)D A. Δ大于或等于μ B. Δ小于μ C. Δ大于μ D. 两者不存在必然关系 ) 7. 在简单重复随机抽样条件下,欲使误差范围缩小1/2,其他要求保持不变,则样本容量必 须( ) (2 分)B A. 增加2倍 B. 增加到4倍 C. 减少2倍 D. 减少3倍 8. 对于正态分布变量X,若为(2 分)A A. B. C. D. % 9. 下列由中心极限定理得到的有关结论中,正确的是 ( )。(2 分)D A. 只有当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时,样本均值才会趋于正态分布 B. 只要样本容量n充分大,随机事件出现的频率就等于其概率 C. 无论样本容量n如何,二项分布概率都可以用正态分布近似计算 D. 不论总体服从何种分布,只要样本容量n充分大,样本均值趋于正态分布 10. 同时抛3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巧合有2枚正面向上的概率为 ( )。(2 分)C A. B. C. D. 。 11. 根据概率的统计定义,可用以近似代替某一事件的概率的是 ( )。(2 分)A A. 大量重复试验中该随机事件出现的次数占试验总次数的比重 B. 该随机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数占样本空间中基本事件总数的比重 C. 大量重复随机试验中该随机事件出现的次数 D. 专家估计该随机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大小 12. 假设A B为两个互斥事件,则下列关系中,不一定正确的是 ( )。(2 分)B A. P(A+B)=P(A)+P(B) B. P(A)=1-P(B) C. P(AB)=0 D. P(A|B)=0 —

统计学第一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的含义有三种,其中的基础是() A.统计学B.统计方法 C.统计工作D.统计资料 2.对30名职工的工资收入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A.30名职工B.30名职工的工资总额 C.每一名职工D.每一名职工的工资 3.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某人的年龄B.某人的性别 C.某人的体重D.某人的收入 4.商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商品销售额是() 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 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5.了解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的情况,下列哪个是统计指标() A.该地区每名职工的工资额B.该地区职工的文化程度 C.该地区职工的工资总额D.该地区职工从事的工种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可概括为() A.数量性B.同质性 C.总体性D.具体性 E.社会性 2.统计学的研究方法是() A.大量观察法B.归纳推断法 C.统计模型法D.综合分析法 E.直接观察法 3.下列标志哪些属于品质标志() A.学生年龄B教师职称C企业规模D企业产值 4.下列哪些属于离散型变量 A年龄B机器台数C人口数D学生成绩 5.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这几个概念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 A.没有总体单位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也离不开总体而独立存在 B.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 C.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 D.指标是说明统计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E.指标和标志都能用数值表现 6.指标和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是指() A.在同一研究目的下,指标和标志可以对调 B.在研究目的发生变化时,指标有可能成为标志

统计学第一章 绪论习题

第一章绪论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政治算术派产生于世纪资本主义的英国,代表人物就是,代表作就是。 2.国势学派产生于世纪的德国,创始人就是。 3.数理统计学派的创始人就是比利时学者。 4.按照统计方法的类型,可将统计学分为与。 5.总体就是由许多具有的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总体单位就是的组成单位。 6.统计总体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即, , 与。 7.标志就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按表现形式不同分为与两种。 8.统计指标按其所说明的总体现象内容的不同,可分为与。 9、指标与标志的主要区别在于:(1)指标就是说明特征的,而标志则就是说明特征的;(2)标志有不能用表示的与能用表示的 ,而指标都就是能用的。 10、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11、样本就是从中抽出来,作为代表的部分单位组成的集合体。 12、推断统计学研究的就是如何根据去推断的方法。 13、统计学自身的发展,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形成与。 14、数学研究的就是数量规律,而统计学则就是研究、数量规律。 15、统计指标就是说明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与的统一体。 16、理论统计学就是以为中心建立统计方法体系,而应用统计学就是以为中心应用统计方法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总体的同质性就是指( ) A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B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C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D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2、设某地区有800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就是( ) A该全部工业企业 B 这800家工业企业 C每一件产品 D 800家工业企业的全部工业产品生产情况 3、要了解全国的人口情况,总体单位就是( ) A每个省的人 B每一户 C全国总人口 D全国的每一个人 4、有200家公司每位员工的工资资料,如果要调查这200家公司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为( ) A 这200家公司的全部员工 B 这200家公司 C 这200家公司职工的全部工资 D 这200家公司每个职工的工资 5、要了解某班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就是( )

统计学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统计是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 的统一体。 2、统计学是一门研究现象总体 __________________ 方面的方法论科学。 3、要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 总体是 _________________ ,总体单位是 ________________ 4、标志是说明 ______________ 特征的名称,它分为 _______________ 标志和 _____________ 标志。 5、统计指标是反映 _______________ 的数量特征的,其数值来源于 _________________ 。 6、按反映的数量特征不同,统计指标可分为 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 。 、单项选择题 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 A 现象总体的质量方面 B 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C 现象总体的质量和数量方面 D 现象总体的质量或数量方面 2、要了解某市国有企业生产设备的使用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 A 该市所有的国有企业 B 该市国有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 C 该市每一个国有企业 D 该市国有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 3、要了解全国的人口情况,总体单位是( ) A 每个省的人口 B 每一户 C 每个人 D 全国总人口 4、反映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是( ) A 指标 B 指标值 C 标志 D 标志值 5、某地四个工业企业的总产值分别为 20 万元、 50 万元、 65 万元、 100 万元。这里的 四个“工业总产值”数值是( ) A 指标 B 指标值 C 标志 D 标志表现 6、已知某企业产品单位成本为 25 元,这里的“单位成本”是( ) A 指标 B 指标名称 、多项选择题 C 标志 D 变量 1、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 ) A 大量观察法 B 统计分组法 C 综合指标法 D 回归分析法 E 因素分析法 2、统计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的,其特点有( ) A 数量性 B 综合性 C 具体性 D 重复性 E 差异性 3、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 ) A 全国人口数是总体 B 每个人是总体单位 C 人的年龄是变量 D 人口的性别是品质标 志 E 全部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 4、要了解某地区所有工业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那么( ) A 总体单位是每个企业 B 总体单位是每件产品 C “产品总产量”是标志 D “总产量 1000 万件”是指标 E “产品等级”是标志 5、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 A 资产负债率 B 股价指数 D 人口密度 E 商品库存额 6、总体、总体单位、标志、这几个概念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 A 没有总体单位也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也离不开总体而存在 B 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 C 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 D 指标说明总体特征,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特征 E 指标和标志都能用数值表现 四、简答题 1、什么是统计?统计的职能有哪些? 2、举例说明什么是总体和总体单位 ? 总体有哪些特征? 3、什么是指标和标志?指标和标志的关系如何? ) C 人均粮食产量

应用统计学_第一阶段练习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统计学》第1章至第5章(总分100分)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1.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图表展示以及运用数据的特征值来反映统计数据的分布规律属于:A A描述统计B推断统计C抽样分析D经验统计 2.根据样本调查数据,制作统计数据分布直方图属于:A A描述统计B推断统计C抽样分析D经验统计 3.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单位组成的集合称作:B A总体B样本C参数D统计量 4.根据从无锡市随机抽取1000个家庭组成的样本,得到订阅报纸的家庭数位868个,那么样本比例86.8%被称为?C A总体B样本C参数D统计量 5. 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分类数据:D A 年龄 B 工资 C 汽车产量 D 购买商品的支付方式(现金、信用卡、支票) 6.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顺序数据:D A 年龄 B 工资 C 汽车产量 D 员工对企业某项制度改革措施的态度(赞成、中立、反对) 7.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据此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统计量是:C A 2000个家庭 B 200万个家庭 C 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 D 200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

8.了解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则:B A 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是总体 B 所有居民是总体 C 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是总体单位 D 所有居民是总体单位 9.统计学研究的基本特点是:B A 从数量上认识总体单位的特征和规律 B 从数量上认识总体的特征和规律 C 从性质上认识总体单位的特征和规律 D 从性质上认识总体的特征和规律 10.出于海洋环境保护的需要,广东省出台一个税种。现在想了解居民对于税收政策的反应,那种数据搜集方式比较合适:C A设计一个实验B通过查阅出版刊物C随机抽样D观测数据 11.下面哪一项属于离散型数据:D A上证综合指数B大坝排出水的体积C一辆汽车的行驶里程D某保险公司的雇员人数 12.从含有N个元素的总体中抽取n个元素作为样本,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相同的机会(概率)被抽中,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 A ) 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 13.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从全校抽取4个班级的学生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 D ) 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 14.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将全校学生的名单按拼音顺序排列后,每隔50名学生抽取一名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 C ) 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 15.在一项调查中,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 D ) A无区别,是一致的B有区别,是不一致的 C无区别,是人为确定的D有区别,但有时是一致的 16.对家用电器的平均寿命进行调查,应该采用( D ) 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

统计学考试题库

一、判断题(4个) 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总体现象的质量方面。(×) 2.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根据当前工作的重点来确定的。(×) 3.对于连续型变量,其组限是按照“上限不包括在内”的原则进行汇总的。(√)4.平均数是测定总体各单位的离散程度。(×) 5.在时间序列的乘法合成模型中,季节变动成分S通常是季节的个数(F) 6.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时间序列的直线趋势方程Y=a+bt时,若0≤b≤1则该时间序列的趋势为逐步上升的趋(T) 7.从计算方式看,综合评价指数是一种算术平均指数(F) 8.特殊原因偏差表示过程中固有的偏差,这些偏差随机或偶然出现。(F) 9.当样本量给定时,置信区间的宽度随着置信系数的增大而增大;而当置信水平固定时,置信区间的宽度随着样本量的增大而减小。(√) 10.置信区间是一个随机区间,它因样本量的不同而不同,而且所有的区间都包含总体参数的真值。(×) 11通常是在控制犯取伪错误概率的条件下,尽可能使弃真错误的概率小一点。(×) 12抽样单位既可以是一个简单的个体,也可以是一组个体。(√) 13. 第一类错误是假设检验中出现的第一种错误,是将不真实的现象检验为真实的现象(错误) 14. 正态分布总体有两个参数,即均值与方差,当这两个参数确定以后,一个正态分布也就确定了。(正确) 15. 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回归模型的标准差等于随机干扰项的标准差。(正确) 16. 根据最小二乘估计,可以得到总体回归方程。(错误) 17.单纯依靠相关与回归分析,无法判断事物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 答:对,因果关系的判断还有赖于实质性科学的理论分析。 18.圆的直径越大,其周长也越大,两者之间的关系属于正相关关系。 答:错。两者是精确的函数关系。 19.X2检验不适用于定类变量和定序变量的相关统计。(错) 20.多样本计量资料的比较,当分布类型不清时选择H检验。(对) 21在多元回归分析中,多重共线性是指模型中因变量与一个自变量相关。(×) 22对回归模型y=β0 +β1X1 +β2X2+…+βpXP+ε的假定有自变量X1 ,X2,…,XP 相互之间不存在较强的线性关系。(√) 23如果经检验所有回归系数都是显著的,则可以判定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24.DW 值越接近2, t 序列的自相关性就越小。(√) 二、选择题(4个) 1. “统计”一词的三种涵义是(B )。 A、统计调查、统计资料、统计分析 B、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C、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 D、大量观察法、分组法、综合指标法 2. 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D )。

统计学第2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二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统计学》第6章至第9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简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什么是样本统计量的抽样分布? 2、简述中心极限定理。 3、解释独立样本和匹配样本的关系。 4、在对两个总体均值之差的小样本估计中,对两个总体和样本都有哪些假定? 5、简述在参数估计中准确性和可靠性的辨正统一的关系。 6、什么是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两类错误之间存在什么样的数量关系? 7、假设检验依据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8、卡方统计量期望值准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二、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同时抛3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巧合有2枚正面向上的概率为( C )。 A、0.125 B、0.25 C、0.375 D、0.5 2、下列由中心极限定理得到的有关结论中,正确的是( D )。 A、只有当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时,样本均值才会趋于正态分布 B、只要样本容量n充分大,随机事件出现的频率就等于其概率 C、无论样本容量n如何,二项分布概率都可以用正态分布近似计算 D、不论总体服从何种分布,只要样本容量n充分大,样本均值趋于正态分布 3、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置信度(1–α)越大,则区间估计的( A ) A、误差范围越大 B、精确度越高 C、置信区间越小 D、可靠程度越低 4、某企业最近几批产品的优质品率分别为88%,85%,91%,为了对下一批产品的优质品率进行抽样检验,确定必要的抽样数目时,P应选( A ) A 、85% B、87.7% C 、88% D、90% 5、某橡胶厂生产汽车轮胎,根据历史资料统计结果,平均里程为25000公里,标准差为1900公里。现在从新批量的轮胎中随机抽取400个做试验,求得样本平均里程25300公里。试按5%的显著性水平判断新批量轮胎的平均耐用里程与通常的耐用里程有没有显著的差异,或者它们属于同一总体的假设是否成立?( A ) 这时采用:(甲)双侧检验问题;(乙)单侧检验问题。 原假设表述为:(丙) 25000公里;(丁) 25300公里。 A 甲丙 B 甲丁 C 乙丙 D 乙丁 6、假设检验和参数估计的不同和联系:(甲)都是对总体某一数量特征的推断,都是运用概率估计来得到自己的结论;(乙)前者需要事先对总体参数作出某种假设,然后根据已知的抽样分布规律确定可以接受的临界值;(丙)后者无须事先对总体数量特征做出假设。它是根据已知的抽样分布规律作出恰当的区间,给定总体参数落在这一区间的概率。上述表述正确的是( A ) A 甲 B 甲丙 C 甲乙 D 乙丙 7、按设计标准,某自动食品包装及所包装食品的平均每袋中量应为500克。若要检验该机实际运行状况是否符合设计标准,应该采用( 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