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学思想录教案

合集下载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第一章:创造与创造学1.1 教学目标了解创造的定义与特点掌握创造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1.2 教学内容创造的定义与特点创造学的发展历程创造学的研究方法与应用1.3 教学活动导入:讨论创造的定义与特点讲解:介绍创造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实践: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创造学方法解决问题第二章:创造性思维2.1 教学目标了解创造性思维的定义与特点掌握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2.2 教学内容创造性思维的定义与特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与技巧2.3 教学活动导入:讨论创造性思维的定义与特点讲解:介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与技巧实践:小组讨论,让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第三章:创造性人格3.1 教学目标了解创造性人格的特点与培养掌握创造性人格的评估方法3.2 教学内容创造性人格的特点与培养创造性人格的评估方法与技巧3.3 教学活动导入:讨论创造性人格的特点与培养讲解:介绍创造性人格的评估方法与技巧实践:学生自我评估,分析自己的创造性人格特点第四章:创造性培养与环境4.1 教学目标了解创造性培养的重要性掌握创造性培养的方法与技巧4.2 教学内容创造性培养的重要性创造性培养的方法与技巧创造性培养的环境因素4.3 教学活动导入:讨论创造性培养的重要性讲解:介绍创造性培养的方法与技巧实践:小组讨论,分析创造性培养的环境因素第五章:创新实践与应用5.1 教学目标了解创新实践的定义与特点掌握创新实践的实施方法与应用5.2 教学内容创新实践的定义与特点创新实践的实施方法与应用5.3 教学活动导入:讨论创新实践的定义与特点讲解:介绍创新实践的实施方法与应用实践: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创新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第六章:创意思维技巧6.1 教学目标理解创意思维的内涵与价值掌握常用的创意思维技巧6.2 教学内容创意思维的内涵与价值头脑风暴法思维导图法六顶思考帽法SCAMPER 方法6.3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实际案例展示创意思维的价值讲解:详细介绍每种创意思维技巧的原理与步骤实践:分组练习,让学生应用这些技巧进行创意第七章:创意激发与转化7.1 教学目标学会如何激发创意掌握创意转化的方法7.2 教学内容创意激发的策略,如:多样化经验、跨界合作、问题驱动创意转化的步骤,包括:收集、筛选、发展、评估创意转化的工具,例如:创意日志、思维导图7.3 教学活动导入:分享成功的创意激发与转化的案例讲解:详细阐述创意激发与转化的方法和工具实践: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练习,实践创意激发与转化的过程第八章:创意领导与团队创新8.1 教学目标理解创意领导的重要性学会构建创新团队和激发团队创造力8.2 教学内容创意领导的特点与重要性创新团队的构建原则,如:多样性、互补性、信任激发团队创造力的策略,包括:建立安全环境、鼓励实验、提供反馈8.3 教学活动导入:讨论创意领导在组织中的作用讲解:介绍构建创新团队和激发团队创造力的方法实践:角色扮演或模拟练习,让学生体验创意领导的过程第九章:创新管理9.1 教学目标掌握创新管理的基本原则了解创新管理的实践流程9.2 教学内容创新管理的基本原则,如:客户导向、快速原型、持续创新创新管理的实践流程,包括:机会识别、创意选择、商业计划、资源配置9.3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创新管理的重要性讲解:详细讲解创新管理的原则和实践流程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创新管理的模拟练习第十章:创新与创业10.1 教学目标理解创新与创业的关系学会如何将创新转化为创业机会10.2 教学内容创新与创业的关系,如:创新是创业的源泉创业机会的识别,包括:市场需求、技术变革、社会趋势10.3 教学活动导入:分享创新成功转化为创业机会的案例讲解:阐述创新与创业的关系以及创业机会的识别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提供了《创造学思想录》的全套教案,涵盖十个章节。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10创造学思想录》word教案 (4)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10创造学思想录》word教案 (4)
1.朗读、扫清字词障碍。
俨然声誉卓著一筹莫展
2.请学生起来尝试复述小标题及课文内容。
学生准备复述、补充
1.放松(猴子痒痒——表情严肃)
2.造就你自己的规则(亚历山大)
3.多问几个假若。
4.使用你的想象力
5.以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第一个锯末—燃料;牡蛎-吃)
6.从你的箱子里走出来(打破固定思维)。
7.看到画面之外(火车-广阔市场)
五、研读课文,归纳总结
1.思考:根据课文内容说说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讨论归纳: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创造性思维如下的特点:
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洞察力,创造性的想象,活跃的灵感。
是在思维领域追求“独到”和“最佳”,在前人、常人的基础上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新的突破的思维。
2.总结“随录式”文体的语言特点。
明确:文章自由灵活,短小隽永,充分发挥出语录体的特点,形式不拘一格,有的用小故事和创造者的实例,有的引用名人富有哲理的名言,有的直接说出自己的生活感受,生动形象,有生活气息。
板书设计:
放松(猴子痒痒——表情严肃)【保持乐观态度】
造就你自己的规则(亚历山大)【善于打破常规】
多问几个假若。【要有怀疑精神】
使用你的想象力【想象力】
以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第一个锯末—燃料;牡蛎-吃)【发散思维】
从你的箱子里走出来(打破固定思维)。【突破思维定势】
看到画面之外(火车-广阔市场)【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顺其自然(道路自然形成)【按自然规律办事】
布置作业:
完成导学练上《创造学思想录》作业
了解作者
简略复述课文
朗读课文
思考问题
分条讨论每则中论述的内容
精读课 文 扫描细节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介绍介绍《创造学思想录》课程的目标和意义。

解释创造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1.2 创造与创新的概念解释创造和创新的含义。

探讨创造与创新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1.3 创造力的培养讨论如何培养个人的创造力。

分享一些提高创造力的小技巧和练习。

第二章:创造学理论2.1 头脑风暴介绍头脑风暴的概念和原理。

练习头脑风暴技巧,以产生创意和想法。

2.2 SCAMPER技巧介绍SCAMPER技巧(Substitute, Combine, Adapt, Modify,PUT, Eliminate, Rearrange)的概念和应用。

使用SCAMPER技巧进行创意和问题解决。

2.3 TRIZ理论介绍TRIZ(理论推理创新区域)的概念和原则。

探讨TRIZ在问题解决和创新中的应用。

第三章:创意思维方法3.1 思维导图介绍思维导图的概念和制作方法。

练习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创意思考和信息组织。

3.2 六顶思考帽介绍爱德华·德·波诺的六顶思考帽理论。

练习使用六顶思考帽进行团队讨论和决策。

3.3 设计思维介绍设计思维的概念和流程。

通过案例研究了解设计思维在实际中的应用。

第四章:创造学案例分析4.1 苹果公司分析苹果公司的创造力和创新策略。

讨论苹果公司如何将创造力转化为成功的产品和服务。

4.2 谷歌分析谷歌的创造力和创新文化。

探讨谷歌如何鼓励员工创新和提出新想法。

4.3 丰田分析丰田公司的创造力和持续改进哲学。

讨论丰田如何通过创造性和改进来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

第五章:创造力的实践与应用5.1 个人项目创意开发指导学生如何开发个人项目创意。

提供练习和工具,以帮助学生实现他们的创意。

5.2 团队创新挑战介绍团队合作进行创新挑战的概念。

提供一个团队创新挑战案例,让学生参与并解决问题。

5.3 创造力与职业发展讨论创造力在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探索如何将创造力应用于不同职业领域。

第六章:创意思维技巧6.1 强制联系法介绍强制联系法的概念和应用。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创造学思想录》的基本内容,掌握其中的核心观点和理论。

2. 培养学生对创造学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创造学的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创新实践。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创造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创造学的概念与内涵创造学的发展历程创造学的重要人物和理论2. 第二章:创造思维与创新意识创造思维的定义和特点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培养创新意识的方法和技巧3. 第三章:创造性思维方法与技巧头脑风暴法思维导图法六顶思考帽法其他创造性思维方法与技巧4. 第四章:创造性问题解决与创新实践问题的定义和分类创造性问题解决的过程和方法创新实践的步骤和注意事项5. 第五章:创造学的应用领域与案例分析创造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创造学在企业领域的应用创造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与讨论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创造学的理论知识和相关概念。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创造学的实际应用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解决方法和创新实践,促进学生互动和合作。

4.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和创新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价: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提问中的积极程度。

2. 创造性思维训练评价:评估学生在创造性思维训练中的表现和成果。

3. 创新实践项目评价:评估学生创新实践项目的质量和效果。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创造学思想录》及相关辅助教材。

2. 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白板等。

3. 网络资源:相关创造学的研究论文和案例资料。

4. 创新实践材料:相关创新实践的项目和工具。

六、教学章节: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训练了解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训练的重要性掌握常用的创造性思维训练方法学习如何通过日常练习提升创造性思维能力2.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理论基础。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练习。

《创造学思想录》文本分析教案设计

《创造学思想录》文本分析教案设计

《创造学思想录》文本分析教案设计。

一、《创造学思想录》文本简介《创造学思想录》是一本名为阿瑟·考斯特尔以及他的学生乔治·布隆德在1969年所编写的一本书。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围绕着创造性思维和创新学习展开,提出了实用的创造性思维工具和方法。

本书以其简单明了、实用性强的特点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成为了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必备读物。

二、针对《创造学思想录》的教案设计思路1.课程目标及教学重点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到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了解创造性思维的基本套路和原则,并通过案例分析和思维练习,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水平。

教学重点包括:(1)认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学习的本质特征。

(2)掌握创造性思维的基本原则和工具。

(3)通过案例分析和思维练习,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水平。

2.教学内容及安排(1)引入环节:老师可以通过展示与创新学习和创造性思维相关的近期新闻,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2)基础知识讲解:老师可以通过课件、教材或影片的方式,简要介绍创造性思维和创新学习的基本概念以及其重要性。

(3)案例分析:老师可以挑选几个创新案例进行详细分析,让学生了解创新的策略和秘诀。

(4)思维练习:在本节课的最后部分,老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思维练习来帮助学生提高创新能力和思维水平,例如让学生分组进行头脑风暴,让每组学生给出一个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3.教学方法及手段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有所不同。

针对初中生和高中生,我建议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互动式教学:老师应该注重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问、讨论和发表意见。

(2)案例分析式教学:教师可以准备多个创新案例,通过讨论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创造性思维和创新学习。

(3)游戏式教学:老师可以把一些创新思维训练器材和游戏引入到课堂中,鼓励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进行创新和思维训练。

(4)多媒体辅助教学:老师可以采用投影仪、电子白板等多媒体手段,将课件、教案投射到大屏幕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介绍解释《创造学思想录》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强调创新思维在个人和社会中的重要性。

1.2 创新思维的定义解释创新思维的含义和特征。

探讨创新思维与传统思维的区别。

1.3 创新思维的培养介绍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法和技巧。

强调个人和团队在创新过程中的合作与交流。

第二章:创新思维的基本原则2.1 创新思维的五个基本原则介绍创新思维的五个基本原则。

解释每个原则的重要性和应用。

2.2 原则一:好奇心强调好奇心在创新思维中的作用。

探讨如何培养和激发好奇心。

2.3 原则二:开放性解释开放性在创新思维中的重要性。

探讨如何培养开放性思维和接受新观念。

第三章:创新思维的技巧与策略3.1 创新思维的十个技巧介绍创新思维的十个技巧。

解释每个技巧的作用和应用。

3.2 技巧一:问题发现与定义强调问题发现与定义在创新思维中的重要性。

探讨如何发现和定义问题。

3.3 技巧二:思维导图解释思维导图在创新思维中的应用。

探讨如何制作和运用思维导图。

第四章:创新思维的实践与应用4.1 创新思维在个人生活中的应用探讨创新思维在个人生活中的应用。

举例说明创新思维如何改善生活质量。

4.2 创新思维在企业中的应用解释创新思维在企业中的重要性。

探讨企业如何运用创新思维进行创新和管理。

4.3 创新思维在社会中的应用强调创新思维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探讨创新思维如何推动社会进步和变革。

第五章:创新思维的评估与反馈5.1 创新思维的评估方法介绍创新思维的评估方法和指标。

解释如何进行创新思维的自我评估和团队评估。

5.2 创新思维的反馈与改进强调反馈在创新思维改进中的重要性。

探讨如何接受和利用反馈进行创新思维的改进。

第六章:创意思维的训练方法6.1 头脑风暴法介绍头脑风暴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探讨如何在团队中有效地进行头脑风暴。

6.2 六个思考帽子解释爱德华·德·波诺的“六个思考帽子”概念。

探讨如何在解决问题和创意思考时运用这一方法。

第10课《创造学思想录》教案(苏教版初三上)5doc初中语文

第10课《创造学思想录》教案(苏教版初三上)5doc初中语文

第10课《创造学思想录》教案(苏教版初三上)5doc初中语文学习目标1、学会留心生活,从生活中发觉哲理2.培养自己的制造性思维能力课文分析:放松人们对重大的情况态度严肃,但事事都板着脸孔那么无此必要。

猴子完全能够作出一副俨然像声誉卓著的学者一样的严肃表情,然而猴子之因此看上去严肃,是因为它觉得痒痒。

造就你自己的规那么按照古代寓言书的记载,谁能解开奇特的高尔丁死结,谁就注定成为亚洲王。

所有试图解开那个复杂怪结的人都失败了。

后来轮到亚历山大来试一试。

他想尽方法要找到那个结的线头。

结果依旧一筹莫展。

后来他讲:〝我要建立我自己的解结规那么。

〞他拔出剑来将结劈为两半。

他成了亚洲王。

多咨询几个假假设经常咨询自己离奇的咨询题。

假如如何如何样,会如何如何着。

假如动物变得比人的聪慧还要高,会如何如何样?假如高速公路依不同车速限制分不做成蓝色、红色而不是清一色的黑色如何样呢?假如男人一辈子小孩会如何样呢?这类咨询题能够扩展你的思路并导致新的观念。

使用你的想象力幼年时,不论讲故事,依旧做游戏,都在培养激发你的想象力。

慢慢地你长大了,人们会讲:〝你差不多长大了,不要再有那么◆形象细致的描画,猴子那种严肃的形象与下文的猴子觉得痒形成了鲜亮的反差,让人在轻松中明白事事板着面孔是没必要的。

◆简短的语言中作者关于亚历山大大帝如何解开结的过程言之甚详,而对造就自己规那么的结多妄图,要踏踏实实地把双脚放在地上。

〞正如毕加索所讲:〝每个小孩差不多上艺术家,咨询题在于你长大成人之后如何能够连续保持艺术家的灵性。

〞以不同的方式摸索咨询题科学家埃尔伯特·森特·格奥尔基讲:〝制造性思维确实是以不同于人的方式看同样的情况。

〞第一个看到无用的锯末想到能够用它压制成引火燃料的人,获得了与众不同的成功。

第一个看到块状焙烧苏打想到用它做冰箱除臭剂的人,也成功了。

第一个看到牡蛎就想到吃的人也成功了。

从你的箱子里走出来每一种文化、工业和机构都有自己看世界的方式。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19课《创造学思想录》教案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19课《创造学思想录》教案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19课《创造学思想录》教案一、教材分析1.1 课本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创造学思想录》一文,并围绕这篇文章学习和了解文学创作的思维过程,通过分析作者在创作《一棵桃树》时所采取的方法,引导学生探讨作家如何创作和表现作品,并学会运用这些思维方法来创作自己的文章。

1.2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如下:•了解文学创作思维的过程;•学习如何使用文学创作思维的方法,来创作自己的文章;•通过阅读和分析《创造学思想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和写作能力。

1.3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学习文学创作思维的方法,探讨作者在创作《一棵桃树》时的思路和表现方法;•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中的隐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并学会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二、教学流程设计2.1 开始篇1.教师口头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2.通过提问,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你们有什么经历或者见过什么事情,觉得可以拿来写一篇文章的吗?有哪些困难?这些困难可以怎么解决?2.2 学习篇2.2.1 阅读《创造学思想录》1.教师让学生阅读文章《创造学思想录》,介绍文章背景和作者;2.学生可以自主阅读,或者老师指定部分阅读,读完后,学生可以回答一些问题:–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文章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有什么特点?–什么是作者所遇到的“失重”问题?2.2.2 创作自己的文章1.教师通过分析《创造学思想录》,介绍作者在创作《一棵桃树》时所采取的方法和思维过程;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创作的经验,如何运用作者的方法来创作自己的文章;3.让学生动手写作,完成一篇短文,内容可以围绕自己的生活、学习、爱好等方面。

2.3 总结篇1.教师让学生分享自己写作的心得体会,并相互交流学习;2.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教学要点,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3.教师布置下一课的学习任务,并提前告知学生需要准备的材料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的教学方法有:1.阅读解析法:通过阅读和分析文章,帮助学生掌握文学创作思维的过程,以及运用这些方法写作的技巧;2.互动讨论法:通过讨论和交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3.个案讨论法:通过讨论和分析不同学生的写作内容和方法,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写作风格和优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顺其自然
一位建筑师设计了位于中央绿地四周的办公楼群。竣工后园林管理局的人来问他,人行道应该修在哪里“在大楼之间的空地上全种上草,”他回答。夏天过后,在大楼之间的草地上踩出了许多小道。这些踩出来的小道优雅自然,走的人多就宽,走的人少就窄。秋天,这位建筑师就让人们沿着这些踩出来的痕迹铺设人行道。这些道路的设计相当优美,同时完全满足了行人的需要。
第10课创造学思想录
学习目标
1、学会留心生活,从生活中发现哲理
2.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课文分析:
放松
人们对重大的事情态度严肃,但事事都板着脸孔则无此必要。猴子完全可以作出一副俨然像声誉卓着的学者一般的严肃表情,但是猴子之所以看上去严肃,是因为它觉得痒痒。
造就你自己的规则
??按照古代寓言书的记载,谁能解开奇异的高尔丁死结,谁就注定成为亚洲王。所有试图解开这个复杂怪结的人都失败了。后来轮到亚历山大来试一试。他想尽办法要找到这个结的线头。结果还是一筹莫展。后来他说:“我要建立我自己的解结规则。”他拔出剑来将结劈为两半。他成了亚洲王。
看到画面之外
?1866年,一个衣荷华州的农民望着紧挨他的田边正在修建的横跨美洲大陆的铁路,看见铺好的铁轨和驶过的火车,他想,所谓铁路不过就是铁轨和火车。他没有看见什么呢他的产品可以更快地得到更多的市场,他们从此就要全力与来自外地的产品竞争,在一星期之内人们就可以从东海岸到达西海岸。人们可以分享知识,不同地域的人们可以相聚,可以结婚。他看见了钢铁和车轮,但是他没有看见随后将会发生的事情。
◆形象细致的描绘,猴子那种严肃的形象与下文的猴子觉得痒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让人在轻松中明白事事板着面孔是没必要的。
◆简短的语言中作者对于亚历山大大帝如何解开结的过程言之甚详,而对造就自己规则的结果一带而过,详略得当。
◆形象生动
◆用身边的事实来说话
◆品味含义深刻的语言,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什么是“创造性思维”
5
组织交流
交流、评价
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
课堂学习
第2课时
创设情境激发旧知鲁班创造的故事。
聆听
2
说说你所知道的创造的故事
讲述
3
结合故事,谈谈你所理解的创造
结合所听所讲的故事谈谈自己的看法
精读课文
1
选择文章中你所感兴趣的一则故事,尝试给它换换标题,并说说它的含义
选择、思考
2
组织交流
交流、评价
道理蕴藏在描写之中,不必多说
板书设计
放松
(猴子痒痒——表情严肃)
造就你自己的规则
(亚历山大大帝砍开本该解的结)
多问几个假若
(经常问自己离奇的问题)
以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留心生活,勤于思考
(第一个锯末—燃料;牡蛎-吃)
从你的箱子里走出来
(打破固定思维)
看到画面之外
(火车-广阔市场)
顺其自然
(道路自然形成)
多问几个假若
??经常问自己离奇的问题。如果怎么怎么样,会怎么怎么着。如果动物变得比人的智慧还要高,会怎么怎么样如果高速公路依不同车速限制分别做成蓝色、红色而不是清一色的黑色怎样呢如果男人生孩子会怎么样呢这类问题可以扩展你的思路并导致新的观念。
使用你的想象力
??幼年时,不论讲故事,还是做游戏,都在培养激发你的想象力。渐渐地你长大了,人们会说:“你已经长大了,不要再有那么多梦想,要踏踏实实地把双脚放在地上。”正如毕加索所说:“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问题在于你长大成人之后如何能够继续保持艺术家的灵性。”
3
短文的内容是怎样体现标题的
思考
4。
组织交流
交流、评价
课后学习:选择文章中别的故事加以品味,模仿文章思考生活中的创造性事例
第3课时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思考复习
2
组织讲述生活中的创造性故事,并用一句话概括出故事的主题
讲述概括
3
引导、评价
交流、评价
4
模仿文章,整理自己的故事
整理、写作
以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
?科学家埃尔伯特·森特·格奥尔基说:“创造性思维就是以不同于人的方式看同样的事情。”第一个看到无用的锯末想到可以用它压制成引火燃料的人,获得了与众不同的成功。第一个看到块状焙烧苏打想到用它做冰箱除臭剂的人,也成功了。第一个看到牡蛎就想到吃的人也成功了。
从你的箱子里走出来
?每一种文化、工业和机构都有自己看世界的方式。新的观念、好的主意常常来自拦腰截断那些经训练而成的思维疆界,把目光投向新的领域。正如新闻记者罗伯特·怀尔特所说:“任何人都能在商店里看时装,在博物馆里看历史。但是具有创造性的开拓者在五金店里看历史,在飞机场上看时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