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合集下载

2024年第二章古代学前教育思想课件

2024年第二章古代学前教育思想课件

2024年第二章古代学前教育思想课件一、教学内容1. 古代学前教育思想的起源与发展2. 孔子的学前教育思想3. 墨子的学前教育思想4. 孟子的学前教育思想5. 荀子的学前教育思想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各位先秦诸子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以及古代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代学前教育思想的起源与发展,掌握先秦诸子的基本教育观念。

2. 分析各位先秦诸子的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3. 借鉴古代学前教育思想,提高学生对现代教育问题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教育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先秦诸子教育思想的理解与比较。

教学重点:孔子的学前教育思想、墨子的学前教育思想、孟子的学前教育思想、荀子的学前教育思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一个古代教育故事,引发学生对古代学前教育思想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 新课内容讲解:(1)古代学前教育思想的起源与发展。

(2)孔子的学前教育思想:仁爱、礼仪、孝道、教学相长等。

(3)墨子的学前教育思想:兼爱、非攻、尚贤、节俭等。

(4)孟子的学前教育思想:性善论、仁政、民本等。

(5)荀子的学前教育思想:性恶论、法治、教育改造等。

3. 例题讲解: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先秦诸子的教育思想。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题目,检验学生对新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1. 古代学前教育思想的起源与发展2. 孔子的学前教育思想仁爱礼仪孝道教学相长3. 墨子的学前教育思想兼爱非攻尚贤节俭4. 孟子的学前教育思想性善论仁政民本5. 荀子的学前教育思想性恶论法治教育改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孔子的学前教育思想。

(2)分析墨子的兼爱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3)论述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在教育实践中的不同体现。

2. 答案:(1)孔子的学前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仁爱、礼仪、孝道、教学相长等,强调教育的道德性、实践性和个体性。

论述中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论述中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论述中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学前教育是指在学龄前,即0-6岁的幼儿阶段,对幼儿进行的教育活动。

在中国古代,学前教育也是一个重要的教育阶段,其教育原则和方法也有其独特的特点。

一、中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原则1. 尊重幼儿的天性中国古代教育注重人的自然本质,尊重幼儿的天性。

《论语》中有“幼而不学,老而无所”之说,强调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另外,古代教育家孟子也提出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之说,即幼儿的本性相近,但是习惯和环境的影响会导致差异。

因此,在幼儿教育中,要尊重幼儿的天性,让他们在自然的环境中自由发展,不要过度干预。

2. 以德育为先中国古代教育强调德育,尤其在幼儿教育中更是如此。

《大学》中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强调了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在幼儿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品德,让他们从小学会尊重他人、守信用、勤劳勇敢等良好品质。

3. 培养幼儿的兴趣和爱好在中国古代,教育注重培养幼儿的兴趣和爱好。

《论语》中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之说,强调了学习的乐趣和兴趣。

在幼儿教育中,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爱好,提供适当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

4. 以身作则中国古代教育强调以身作则,即教育者要以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幼儿。

孔子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说,强调了教育者要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在幼儿教育中,教育者要做出良好的榜样,让幼儿在模仿中学习。

二、中国古代学前教育的方法1. 游戏教学法在中国古代,游戏教学法是一种常用的教育方法。

《论语》中有“朝闻道,夕死可矣”之说,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在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法可以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看图识字法在中国古代,看图识字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教育方法。

《三字经》、《百家姓》等书就是利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的。

在幼儿教育中,可以利用图片和图画来帮助幼儿认识世界、学习知识。

3. 借物比类法在中国古代,借物比类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教育方法。

《孟子》中有“以天下为一家”之说,强调了人类的共同性。

中国古代家庭学前教育的原则

中国古代家庭学前教育的原则

中国古代家庭学前教育的原则1. 重视早期教育:古人认为,儿童早期是性格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应及早进行教育。

例如,《三字经》中强调:“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在生命的初期,性格和天赋都是相近的,但随着教育和习惯的不同,人们会变得各有差异。

2. 循序渐进:教育应当根据儿童的年龄和接受能力逐步进行。

例如,《论语·学而》中提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句话强调了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循序渐进,从复习旧知识中获得新的理解。

3. 因材施教:每个儿童都有其独特的天赋和能力,教育应根据每个个体的特点进行。

例如,《论语·雍也》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句话强调了应根据儿童的兴趣和爱好进行教育,而不是强迫他们学习不感兴趣的内容。

4. 重视实践与体验:古代家庭教育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还强调实践和体验的重要性。

例如,《礼记·学记》中提到:“教学相长。

”这句话意味着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通过实践和体验,儿童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5. 培养品德:古代家庭教育最强调的是培养儿童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例如,《弟子规》中详细列举了儿童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如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待人以诚等。

6. 倡导勤学苦练:古人认为,学习是一个不断努力和锻炼的过程,只有通过勤奋的学习和刻苦的锻炼,才能取得良好的成绩。

例如,《论语·公冶长》中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这句话意味着学习要勤奋不懈,教育他人要耐心不倦。

7. 强调家庭与学校合作:古代家庭教育不仅注重家庭的教育作用,也重视学校的教育作用,强调家庭与学校的合作。

例如,《论语·卫灵公》中提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这句话意味着,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家庭和学校必须密切合作,共同为儿童的教育付出努力。

8. 崇尚礼仪教育:古代家庭教育注重礼仪教育,认为礼仪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基本规范,也是儿童成长为社会人的必备素质。

总结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总结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总结古代学前教育思想古代学前教育思想是指古代社会对于儿童学前教育的一系列观念和理念。

古代社会在儿童教育方面的思想和实践是深受文化、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

古代学前教育思想的总结如下:首先,古代学前教育思想强调家庭的作用。

在古代,家庭是儿童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是儿童教育的基石。

古代社会重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强调从小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礼仪观念和家庭传统。

父母要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教育孩子尊敬长辈、尊重他人、学会分享和关心他人等社会价值观。

其次,古代学前教育思想注重师德。

古代社会的教师被视为儒学传承者和社会道德的榜样。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引导学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要有爱心和耐心,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同时,古代学前教育思想还提倡教师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不同的学习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古代学前教育思想也强调德育的重要性。

古代社会特别强调德育的意义,将道德教育置于首要位置。

古代教育家认为培养儿童的品德是教育的重要目标,强调让儿童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儿童被要求尊敬长辈,孝顺父母,尊重师长,互敬互爱,与人为善,懂得宽容和尊重他人的权利。

古代学前教育思想还注重启发儿童的思维和创造力。

古代教育家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儿童的智力和创造力,并注重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古代学前教育重视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判断力,注重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他们认为,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和成长至关重要。

最后,古代学前教育思想秉持以玩乐为主的原则。

古代教育家认为,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应该通过游戏和玩乐来获得知识和体验。

他们鼓励儿童在游戏中培养兴趣、发展的能力。

游戏被视为教育的媒介,通过游戏可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总结起来,古代学前教育思想强调家庭教育、师德、德育、思维发展和游戏教育等方面的重要性。

学前教育史古代学前教育思想优质教案

学前教育史古代学前教育思想优质教案

学前教育史古代学前教育思想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学前教育学》教材第四章“古代学前教育思想”,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儒家、墨家、道家等古代诸子百家的学前教育理念及其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代学前教育思想的发展脉络,掌握主要教育家的教育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古代学前教育思想分析现代幼儿教育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为今后的幼儿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古代学前教育思想的内涵及其对现代幼儿教育的启示。

教学重点:儒家、墨家、道家等主要教育家的学前教育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古代幼儿教育的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2. 讲解:详细讲解儒家、墨家、道家等古代诸子百家的学前教育观念,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a. 儒家:孔子、孟子、荀子等人的教育观念。

b. 墨家:墨子的兼爱、非攻、尚贤等教育观念。

c. 道家:老子的道法自然、庄子的自由发展等教育观念。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组讨论,结合现代社会现象,探讨古代学前教育思想在现代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案例一:某幼儿园在教学中过分强调成绩,导致幼儿心理压力大,出现厌学现象。

案例二:某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过于溺爱,导致孩子独立性差,缺乏自主能力。

问题一:如何解决幼儿园过分强调成绩的问题?问题二: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能力?七、板书设计1. 大古代学前教育思想2. 小a. 儒家:孔子、孟子、荀子b. 墨家:墨子c. 道家:老子、庄子3. 核心观念:a. 儒家:仁爱、礼教、中庸之道b. 墨家:兼爱、非攻、尚贤c. 道家: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八、作业设计案例一:某幼儿园教师发现,班上部分幼儿在活动中缺乏合作意识,总是独自玩耍,不愿意与同伴交流。

案例二:某家长反映,孩子在家里总是依赖父母,不愿独立完成作业,家长很担忧。

2. 答案:案例一:运用儒家的教育观念,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学会关爱同伴,培养合作精神,通过举办一些集体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体验合作的重要性。

中国古代学前教育思想总结

中国古代学前教育思想总结

中国古代学前教育思想总结中国古代学前教育思想中国古代的学前教育思想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先秦时期,这一时期对儿童的教育思想充满着智慧和哲理,对后世的教育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中国古代学前教育思想的总结:1. 人性本善与教育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儒家思想认为人性本善,孟子提出了“性善论”,即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需要通过教育加以引导和培养。

这种思想对于学前教育提出了培养儿童的良好品德和道德的要求,注重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

2.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古代中国,家庭是儿童最早接触到的教育环境。

古代儒家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家庭是培养儿童品德和道德的基础。

父母应该起到良好榜样的作用,传递正确的价值观。

3. 游戏教育中国古代的游戏教育思想跳跃了千年,孔子提出了“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观念,认为通过有趣的活动和娱乐可以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这种游戏教育的思想在古代中国的学前教育中被广泛运用。

4. 尊重个性与因材施教中国古代的学前教育思想注重尊重儿童的个性,提倡因材施教。

儒家强调了儿童的自主性和自由发展,认为教育应该根据儿童的特点和能力来进行,注重培养儿童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5. 形成综合素质教育中国古代的学前教育思想强调了综合素质的培养。

罗82强调要培养儿童的智力、体力、美感和道德等多方面的能力,注重全面发展,以培养健全的人格为目标。

6. 培养思维和创造力中国古代的学前教育思想强调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儒家注重琢磨和思考,提倡通过创造性的活动来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让儿童成为有创造力的人才。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学前教育思想强调培养儿童的品德和道德,注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强调游戏教育和培养创造力,注重个性化和因材施教,强调多方面素质的培养。

这些思想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现代学前教育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尽管中国古代学前教育思想在现代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和改变,但其中一些核心思想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中国古代学前教育思想教案

中国古代学前教育思想教案

中国古代学前教育思想-教案第一章:绪论1.1 课程介绍介绍中国古代学前教育思想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探讨中国古代教育与学前教育的联系与区别。

1.2 中国古代学前教育思想的起源与发展分析中国古代社会背景对学前教育思想的影响。

探讨中国古代学前教育思想的历史演变过程。

第二章:儒家学前教育思想2.1 孔子学前教育思想分析孔子的教育理念,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探讨孔子对儿童教育的看法和方法。

2.2 孟子学前教育思想分析孟子的教育理念,强调性善论和环境的影响。

探讨孟子对儿童教育的看法和方法。

第三章:道家学前教育思想3.1 老子的学前教育思想分析老子的教育理念,强调顺应自然和无为而治。

探讨老子对儿童教育的看法和方法。

3.2 庄子的学前教育思想分析庄子的教育理念,强调自由发展和个性培养。

探讨庄子对儿童教育的看法和方法。

第四章:墨家学前教育思想4.1 墨子的学前教育思想分析墨子的教育理念,强调实用主义和兼爱思想。

探讨墨子对儿童教育的看法和方法。

4.2 墨家学派的其他教育思想分析墨家学派其他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如禽滑厘等。

探讨他们对儿童教育的看法和方法。

第五章:法家学前教育思想5.1 荀子的学前教育思想分析荀子的教育理念,强调礼法教育和师道尊严。

探讨荀子对儿童教育的看法和方法。

5.2 韩非子的学前教育思想分析韩非子的教育理念,强调法治教育和严惩教育。

探讨韩非子对儿童教育的看法和方法。

第六章:儒家学前教育实践与案例分析6.1 古代儒家幼儿园的设置与教育实践分析古代儒家幼儿园的设置背景和目的。

探讨古代儒家幼儿园的教育实践方法和内容。

6.2 案例分析:颜回的教育经历以颜回为例,分析其教育背景和成长过程。

探讨儒家教育对其个人修养和思想形成的影响。

第七章:道家学前教育实践与案例分析7.1 古代道家幼儿园的设置与教育实践分析古代道家幼儿园的设置背景和目的。

探讨古代道家幼儿园的教育实践方法和内容。

7.2 案例分析:庄子的思想对儿童教育的影响分析庄子的思想对儿童教育的启示。

2024年学前教育史第二章古代学前教育思想课件

2024年学前教育史第二章古代学前教育思想课件

2024年学前教育史第二章古代学前教育思想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2024年学前教育史第二章的内容,主题为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具体涉及教材的第二节,详细内容为古代希腊、罗马、埃及以及中国古代的学前教育思想和实践。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代希腊、罗马、埃及以及中国古代的学前教育思想和实践。

2. 分析古代学前教育思想的特点,以及其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意义。

3. 探讨古代学前教育思想对现代学前教育的启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古代学前教育思想的特点及其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意义。

教学重点:掌握古代希腊、罗马、埃及以及中国古代的学前教育思想和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古代儿童教育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古代学前教育的好奇心,进而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2. 知识讲解:(1)古代希腊学前教育思想:介绍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对学前教育的看法。

(2)古代罗马学前教育思想:介绍古罗马时期的教育制度,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古代埃及学前教育思想:介绍埃及对儿童教育的重视,以及教育内容和方法。

(4)中国古代学前教育思想:介绍儒家、道家等学派对学前教育的贡献。

3. 例题讲解:以古代希腊学前教育为例,讲解一道关于柏拉图学前教育思想的题目。

4. 随堂练习:让学生针对所学内容,完成一道关于古代罗马学前教育思想的练习题。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古代学前教育思想对现代学前教育的启示。

六、板书设计1. 古代希腊学前教育思想柏拉图:重视音乐、体育教育亚里士多德:注重道德教育、情感培养2. 古代罗马学前教育思想教育制度: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影响:欧洲教育制度的基石3. 古代埃及学前教育思想重视:基础知识、技能培养方法:体罚、启发式教学4. 中国古代学前教育思想儒家:重视道德教育、礼仪规范道家:注重自然教育、个性发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比较古代希腊、罗马、埃及和中国古代的学前教育思想,分析其异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教学内容
上篇 中国学前教育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学前教育 第三课 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 第四课 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胎教的实施与演进,掌握古代 胎教的经验与局限。
2.了解并初步掌握贾谊、颜之推、朱熹以 及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
人性是什么?
拓展影视
•导演:黑泽明 •主演:三船敏郎、京町子 •上映日期: 1950年8月25日
难度与广度均有较大的增加。 第三,学前教育的实施具有浓厚的
功利主义色彩。 第四,儒家思想规范、指导着学前
教育的实施。
第四课 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古代思想家所论之人性
孔子: “性相近也,习古代思想家所论之人性
孟子: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 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 义之端也。”
一、贾谊的早期教育思想
贾谊(公元前200—前168):洛阳 (今河南洛阳)人,汉代杰出的政论家、 思想家、文学家。汉文帝召为博士,曾 先后担任长沙王和梁怀王的太傅。后梁 怀王刘揖因坠马而亡,他自伤未尽太傅 之责,“常哭泣”,竟郁积而死,年仅 33岁。
第二课 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
一、贾谊的早期教育思想
第二课 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
三、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
(一)蒙养教育的意义 (二)论学“眼前事” (三)论慎择师友 (四)论正面教育
第二课 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
朱子读书法
• 循序渐进 • 熟读精思 • 虚心涵泳 • 切己体察 • 着紧用力 • 居敬持志
第二课 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
四、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
劳拉·琳妮 •上映日期:1998年6月1日 •中译名:楚门的世界
拓展影视
•导演:李安 •主演:苏拉·沙玛
伊尔凡·可汗 •上映日期:2012年11月22日
第三课 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
一、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的内容
(一)生活常规的培养
1.行为举止;2.起居饮食; 3.应对进退;4.卫生习惯。
第三课 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
王守仁(1472-1528)字伯 安,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的 哲学家、教育家。自号阳明子, 故学者均称其为阳明先生。王 守仁出身于士大夫家庭,28岁 时举进士出身。
第二课 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
四、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
(一)论反对体罚儿童 (二)论儿童教育应顺应自然 (三)论儿童教育的改革
思考
讨论:虎妈蔡美儿的教育观是中国式的 教育吗?谈谈你对中国传统幼儿教育思 想的理解。
一、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的内容
(二)道德教育
1.孝悌; 2.立志; 3.行善; 4.诚信; 5.崇俭。
第三课 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
一、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的内容
(三)早期的知识教育
1.识字; 2.诗赋; 3.学风;
第三课 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
一、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的内容
(四)身体的养护
1.食勿过饱,穿勿过暖; 2.安全避险,避免惊吓。
二、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一)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的原则
1.及时施教
《尚书•《召诰》》: “若生子,罔不在厥初生,自贻哲命。”
《国语•晋语》: “人生而学,不学不入。”
《大戴礼记•保傅》 : “少成若天性,习贯之为常”。
二、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一)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的原则
2.量资循序 3.严慈相济 4.遇物而教
第四课 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古代思想家所论之人性
荀况: “涂之人可以为禹”。
第四课 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古代思想家所论之人性
墨子:“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毕) 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非 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
第二课 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
背景资料(1)
蔡美儿 (Amy Chua) 1962年(虎年)生 于伊利诺州香槟(Champaign),现任耶鲁法学院 终身教授。
1987年以荣誉毕业生毕业于哈佛法学院, 在校时是《哈佛法律评论》主编。曾供职于华尔 街,并曾在杜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 及斯坦福大学任教,现任耶鲁大学法学院终身教 授。
拓展影视
•导演:米洛斯·福尔曼 •主演:杰克·尼科尔森、
路易丝·弗莱彻 •上映日期:1975年11月19日 •中译名:飞越疯人院
拓展影视
•导演:罗伯托·贝尼尼 •主演:罗伯托·贝尼尼
尼可莱塔·布拉斯基 •上映日期:1997年12月20日 •中译名:美丽人生
拓展影视
•导演:彼得·威尔 •主演:金·凯瑞
二、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
(一)论固须早教 (二)论威严有慈 (三)论应世经务 (四)论环境习染 (五)论学习态度
第二课 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
三、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
朱熹(1130-1200)字元晦, 号晦庵,徽州婺源(今江西婺 源县)人,南宋理学家、教育 家。朱熹出身于书香门第,从 师李侗,同时汲取了理学大家 周敦颐、张载的主张,成为程 朱理学的主要代表。
二、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二)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的方法
1.环境濡染
孔子——“里仁之美” 孟子: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
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之。 墨子: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
变动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 不慎也。
二、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二)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的方法
2.激发兴趣 3.榜样示范 4.警示与示警
第三课 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
三、封建社会的胎教
(一)带有政治胎教学说 (二)趋于科学化的胎教
第三课 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
四、慈幼机构的建立
(一)宫廷慈幼机构 (二)社会慈幼机构
五、封建社会儿童学前教育的特点
第一,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 第二,学前教育的内容大为丰富,
通过自己的育儿经历,她写成《虎妈战 歌》一书,并因此荣登TIME封面。
背景资料(2)
(一)论“早谕教” (二)论保傅教育 (三)论早期教育的内容
第二课 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
二、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
颜之推(531-约595年), 字介,梁朝金陵(今江苏南京) 人,祖籍琅邪临沂。颜之推出 身于士族家庭。他写出了我国 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 庭教科书——《颜氏家训》。
第二课 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