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定刺激法与差别阈限

合集下载

恒定刺激法测差别阈限

恒定刺激法测差别阈限

感觉阈限的测量报告二弓欣(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教育系心理1401班,山西临汾,041000)摘要:本实验是通过恒定刺激法测量被试对声音频率的差别阈限。

被试采用心理1401班48名同学,平均年龄20岁。

实验时被试需头戴耳机,在及其安静下环境下,对电脑给出的声音频率进行分辨。

之后记录个人数据,用直线内插法算出单个被试的差别阈限。

关键词:恒定刺激法差别阈限1.前言恒定刺激法又叫正误法、次数法,它是心理物理学中最准确、应用最广的方法。

是费希纳提出的测量阈限的三种方法之一。

主试依照理论以及前人经验选出5-7个比较刺激,所选定的刺激最大强度被感觉到的可能性应不低于95%,最小强度被感觉到的可能性应不高于5%。

刺激随机呈现50-200次不等。

根据实验要求被试可以做出的回答有两种,二类回答与三类回答。

两类回答,要求被试做出判断后回答高或低。

三类反应则是要求被试回答高、低与相等。

结果需要用直线内插法来计算。

直线内插法,是将刺激作为横坐标,以正确判断的百分数作为纵坐标,画出曲线。

然后再从纵轴的50%或75%处画出与横轴平行的直线,与曲线相交于a点,从a点向横轴画垂线,垂线与横轴相交处就是两点阈,其值就是绝对阈限。

2.方法2.1 被试选用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心理1401班48名同学为被试,平均年龄20岁,男7人,女41人。

2.2 仪器与材料仪器采用PsyTech-EP2009心理实验台(包括计算机),和与其配套的1号反应盒与耳机。

实验材料为电脑播放的频率为1000Hz的声音为标准刺激,分别与985Hz、990Hz、995Hz、1010Hz、1015Hz进行比较。

刺激出现的顺序随机。

其余参数设置相同。

2.3 实验过程被试将1号反应盒与耳机安装好后进入实验,屏幕将出现预备,提醒被试集中注意力后,之后计算机先后发出任意两个频率的声音(频率可能相同可能不同)两个声音之间有短暂间歇。

之后屏幕出现请判断两个声音的提示,若被试认为第二个频率高于第一个,则按反应盒上的+,反之,则按-,若认为两个声音频率一致,则按=。

恒定刺激法测定频率的差别阈限

恒定刺激法测定频率的差别阈限

恒定刺激法测定频率的差别阈限费希纳(G..T.Fechner,1860)提出的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有三种:恒定刺激法、平均差误法和极限法。

恒定刺激法又叫正误法或次数法。

是测量绝对阈限、差别阈限和其他一些心理值的主要方法之一。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的方法是让被试将比较刺激与标准刺激加以比较,比较刺激可在标准刺激上下一段距离内确定,一般选5~7个作为比较刺激,随机呈现每对刺激(一个标准,一个比较)。

用此方法测定差别阈限时,要求被试以反应按键来表示“高于”、“等于”和“低于”,分别对应于“+”、“=”和“-”键。

这样就得到一个是从感到比较刺激低到相等的差别阈限下限,一个是从感到相等到高的差别阈限上限。

一般是用直线内插法求得上下限,再求出差别阈限DL。

本实验以频率为 1000Hz 的声音为标准刺激,分别与 985Hz、990Hz、995Hz、1000Hz、1005Hz、1010Hz、1015Hz共7个频率的比较刺激作比较。

一、目的1.通过对频率差别阈限的测定,学习如何用恒定刺激法测量差别阈限。

2.掌握直线内插法计算差别阈限的方法。

二、仪器与材料1.仪器:PsyTech-EP2009型心理实验台。

2.材料:标准刺激为 1000Hz 频率纯音,比较刺激声音频率为 985Hz、990Hz、 995Hz、1000Hz、1005Hz、1010Hz和1015Hz共7个。

三、方法1.双击桌面“心仪心理实验平台”图标,弹出登录窗口。

对首次登录者请先注册用户;对已做过实验者用已有用户名和密码登录。

双击“电脑实验”,打开PsyTech-EP2009型心理实验台主界面。

选中左侧实验列表中的“恒定刺激法测定频率的差别阈限”,右边呈现实验说明。

单击“进入实验”,弹出“指导语”窗口。

实验者可进行参数设置(或使用默认值)、练习等,也可以单击“开始实验”按钮直接进行实验。

2.指导语是:这是一个用比较声音频率高低来测定差别阈限的实验。

每次实验计算机将先后发出两个频率的声音(频率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恒定刺激法与差别阈限

恒定刺激法与差别阈限
“ ”

上 了 个 爽 约 罪 名 类似的例子太 多 举不 胜举 这
,




可是 四 个 月后 当俄 方 交货时 由
, , ,
类 案例 失误 的根撅在 于 时 间错 位
, ,

制 约 者 们犯 了 一
, ,
于 卢 布的急 剧跌值 只 能 买 两 台 半 卡 玛 斯


,
俄方公
” ,
个 共 同 的错 误 他 们 忽视 了 这样 一 个 事实 从 制 约 到
,
仍要 求 被 试 用 第二 个 重 量去 比
, ,
刺激 的反 应 基本 上 是 正 常的

,
但其感受 性 也 存在着
,
, ,
第一 个 重 量 记 录 同 前 但 在 整 理 记 录 材料时 则把
它转 换 一 下 每 比 较 时保 持 同 一 位置
,
一 定程度的 随 机 变化 实 验 观 察 其原 因 其 一 是 与
隔 个 秒
”、“

秒 两次 比较 至 少 间

关 通 过 实验 得到证 明 实验 心理 学给 差 别阔限所下
整 个 实 验 主 试 的指 导 语 只 有

,
开始

休息

其它 只 是 手 的操 作


第 二 个 被 试实验 的材 料 方法 同 上
三 结果与讨论

— 那个 刺 激 强 度 之 间 的 差 别
,

二 材料 高

直径
的 铁合
种 古典 方 法 但现在 仍被
,
追地运 用 它 们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感官分析的技术。

该技术能够测定人们能够感知到的两个差异重量之间的最小值即阈限值。

在食品、化妆品、药品和其他各种消费品的感觉评价中,该技术都是一个重要工具。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

1. 什么是恒定刺激法?恒定刺激法又称为“三角测量方法”,是评估感官特性的一种经典方法,它主要用于测定人们可以感知的两个差异重量之间的最小值即阈限值。

该方法通常涉及三个样品,其中两个重量相同,另一个比前两个轻或重。

参与者将需要根据他们的感受力识别不同之处,并判断哪个是轻或重。

该方法具有可重复性和可信度,且时间和成本相对较低。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重量差别会影响阈限值,因此使用正确的重量差别至关重要。

2. 恒定刺激法的步骤- 步骤一:选择三个相似的物品–通常,这三个物品都具有相似的大小,形状和材料。

建议使用立方体或球形的物品。

其中2个物品应该具有相同的重量,而第三个物品应该比前两个轻或重。

- 步骤二:在参与者面前以随机顺序呈现这3个物品,并允许他们接触/观察它们。

此外,根据需要提供适当的练习,以确保所有参与者都理解这项任务。

- 步骤三:请参与者识别轻或重–参与者需要识别哪个物品与另外两个物品的重量不同,并确定它是轻还是重。

可以使用以下两种相似的部署方法进行调查:- 两场试验法:在第一幅图中,提供2个相同重量的物品,在第二幅图中,提供一个相同的物品和一个比其他物品重或轻的物品。

- 单场试验法:在一张照片上同时提供所有物品。

这种方法更快,但可能缺乏准确性。

- 步骤四:重复多次–这样做会减少由环境因素和个体差异引起的变异,从而提供更准确的结果。

- 步骤五:计算阈值–通常使用统计技术计算阈值值,以确定平均阈值及其置信度区间等。

3. 用于恒定刺激法的工具以下是用于恒定刺激法的工具:- 样品袋:为了确保参与者无法看到或接触到不同物品,应该将它们放在一个不透明的样品袋或容器中。

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

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

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心理系10300730025摘要恒定刺激法是测定重量差别阈限的典型心理物理法。

本实验运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了解重量差别阈限与不同出示重量的关系。

结果发现重量差别阈限与标准刺激强度的比值基本符合韦伯分数,即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韦伯定律。

关键字:恒定刺激法重量差别阈限韦伯分数1.引言恒定刺激法是由费希纳(G.T.Fechner,1860)提出的测量感觉阈限的三种方法之一。

该法的特点是只用少数的几个刺激,而且它们在测定过程中是固定不变的,恒定刺激法也因此而得名。

用该法测定差别阈限要呈现两类刺激:一个标准刺激和几个比较刺激。

一般情况下,经常确定一个能被感觉的某一个刺激强度为标准刺激。

比较刺激的确定,要视所研究的具体问题和所确定的反应变量指标来确定。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时,一般要求被试在比较标准刺激和比较刺激后作“正”、“等”或“否”的判断。

这样在总的反应系列里就可以得到两个感觉上的转折点,它们分别就是差别阈限的上限Lu和下限Ll。

上限和下限可以用直线内插法求得,并进一步计算差别阈限DL。

重量差别阈限是指刚好(或有50%的实验次数)能让被试产生重量差异感受的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重量差异值。

Weber(1834)通过对最小可觉差(jnd,即差别阈限)与物理刺激强度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发现,对于作用于同一感觉通道的刺激,其差别阈限与当前的刺激强度之比为一个定值(即韦伯分数)。

用公式表示为:ΔΦ/Φ=C其中,ΔΦ表示差别阈限,Φ表示刺激的强度水平,C代表韦伯分数。

韦伯定律适用于中等强度范围内的刺激。

对于重量不同的物理刺激,能引起被试的重量差异感受所需的重量变化值(即重量差别阈限)不同,而且二者比例恒定。

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之前一些的教科书上,关于标准刺激和比较刺激的前后顺序是这样规定的:前70次标准刺激在前,后70次比较刺激在前。

在本实验中对此处采取了改进,对于每组标准刺激和比较刺激的前后顺序均采用随机数序排序拟定的。

实验三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

实验三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

实验三用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刘蓓100940091引言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值或最小可觉差。

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恒定刺激法又叫正误法,它是心理物理学中最准确、应用最广的方法,是测量感觉阈限三种方法之一。

通常由恒定不变得5~7个刺激组成,刺激的最大强度要大到它被感觉的概率达到95%左右,刺激的最小强度要小到它被感觉的概率在5%左右。

用该法测定差别阈限要呈现两类刺激:一个标准刺激和几个变异刺激。

一般情况下,经常确定一个能被感觉的某一个刺激强度为标准刺激。

变异刺激的确定,要视所研究的具体问题和所确定的反应变量指标来确定。

本次试验的目的是通过用恒定刺激法来测定差别阈限,以更好掌握如何使用恒定刺激法。

2 实验方法被试:一名21岁女大学生试验仪器:重量鉴别器,白纸若干,眼罩一只。

实验程序:1取重量为100g 的圆柱体为标准刺激,取88g,92g,96g,100g,104g,108g 和112g 的圆柱体作为比较刺激。

用白纸制作出七张标签,分别标上1、2、3、4、5、6、7,依次代表上述重量。

让被试随机抽取350次,并保证每张签被抽取的次数均为50次。

2 将被试抽取的标签编制成顺序列表,并在之后的实验中将比较刺激按照此顺序呈现给被试,以保证刺激出现的随机性。

3 让被试坐在桌边,手心朝上,同时要求被试带上眼罩,给予被试指导语:“稍后你的手上会同时放上两个物体,请你比较两物体的重量,然后告诉我哪个更重或是二者重量相等”。

将变异刺激按照之前的顺序列表与标准刺激同时逐次放入被试左右手中,并注意平衡位置误差,例如代表88g比较刺激第一次出现时可置于被试左手,标准刺激置于右手,那么88g 第二次出现时就要置于被试右手。

4 记录被试比较结果,主试将被试报告感觉到的刺激比标准刺激重、轻、相等等情况分别记为“+”、“—”、“=”。

5 根据数据结果计算被试的重量感觉阈限。

3结果从实验数据看,无论比较刺激是重于还是轻于标准刺激,被试对比较刺激的评价结果几乎包含了所有可能结果,认为88g等于或重于100g,112g等于或轻于100g的情况也有出现,根据被试观点得出的实验数据用平均z分数法计算,统计被试“+”栏成绩,,由P-Z转换表得,刺激S/g P Z值88 8 -1.4192 26 -0.64 92g的平均Z, 0.9296 46 -0.1100 62 0.31104 72 0.58108 70 0.52 108g的平均Z ,1.81112 76 0.7192g所对应的平均Z分数为-0.72,108g所对应的Z值为0.91,则108 – 92 = 0.91 SD - ( -0.72 SD)得到SD=9.8,则MD = 92 + 0.72 * 9.8 = 99.1,由此,被试的感觉上限为99.1g.根据同样方法可得被试的感觉下限为92.7,所以(1)被试的重量感觉阈限为92.7~99.1,(2)不肯定间距=上限—下限= 99.1 – 92.7 = 6.4(3)差别阈限= 1/2不肯定间距= 3.2具体结果详见表1:表1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的结果频数频率频数频率频数频率比较刺激(/g)+ + ——= =88 4 0.08 34 0.68 12 0.2492 13 0.26 26 0.52 11 0.2296 23 0.46 17 0.34 10 0.20100 31 0.62 15 0.30 4 0.08104 36 0.72 10 0.20 4 0.08108 35 0.70 11 0.22 4 0.08112 38 0.76 7 0.14 5 0.104 讨论从实验过程来看,用恒定刺激法测定被试的感觉阈限由于恒定刺激法要求的刺激数量较少,且被试事先并不会知道刺激的类型,这样就不会产生期望误差和习惯误差,增加了实验的准确性。

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

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

方法
被试 每组两名 仪器与材料 形状一样的圆柱体7个,分别重101克, 101±5克,101±10克,101±15克。 一张白纸(遮眼用)。
实验程序
被试坐在桌边,不可看比较刺激和标准刺激, 比较时,将优势手的前臂放在桌上,用拇指和 食指拿住圆柱的上端,轻轻向上提起,使圆柱 离开桌面0.5cm,2秒后放下,紧接着换第二个 主试指导语要说清,分清楚要求被试用第二个 来比第一个,要求被试判断标准尽量保持一致 主试设置好比较刺激和标准刺激的前后,记录 时要分清楚 主试要把圆柱体呈现在同一个位置上,被试的 前臂在桌上的位置保持不变,主试可把位置用 粉笔分别标出 每比较10次后适当休息
记录
本次实验标准刺激为101克 记录表
刺激 呈现顺序 1 2 3 先 95 104 101 后 101 101 107 被试反应(“+”、“-”或 “=”)

整理记录时,将标准刺激在后时呈现时被试的判断转换成 为比较刺激在后的判断
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
重量差别阈限
恒定刺激法
又称次数法、常定刺激差别法以及正误示例法, 是测量感觉阈限的三种方法之一 特点: 1.只用经常被感觉到和经常不被感觉到这一感觉 过度地带的5~7个刺激 2.这几个刺激在整个测定阈限的过程中是固定不 变的 恒定刺激法因此而得名
选取刺激范围
在实验之前,需要选定刺激,并随机确定各个刺 激的呈现顺序;选定刺激可以用最小变化法。 所选刺激最大的强度:每次呈现几乎都能为被试 感觉到的强度 ,被感觉的可能性不低于95% 所选刺激最小的强度:每次呈现几乎不能为被试 感觉到的强度,被感觉的可能性不高于5%
确定刺激强度及序
选定好刺激范围后,在这个范围内选出5~7个距离 相等的刺激 每种刺激强度呈现的次数不能小于20次 各刺激呈现的次数要相等 呈现的顺序要随机排列 随机排列可以用随机数字表,或者用抽签的方法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1.引言恒定刺激法又叫正误法,次数法,是测量感觉阈限的三种方法之一。

该法的特点是只用少数的几个刺激,而且它们在测定过程中是恒定不变的,恒定刺激法也因此得名。

用该法测定可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

用该法测定差别阈限时要呈现两类刺激:一个标准刺激和几个变异刺激。

一边情况下经常确定一个能被感觉到的某一个刺激强度为标准刺激。

变异刺激的确定要视所研究的具体问题和所确定的反应变量指标来确定。

这里测定重量差别阈限的变异刺激的选取要做预备试验,从预备实验中选取少数刺激一般5~7个而且它们在测定过程中是恒定不变的,要特别注意的是选定的刺激最大强度为每次呈现几乎都能为被试感觉到的强度,它被感觉到的可能性不低于95%。

选定的刺激最小强度为每次呈现几乎都不能为被试感觉到的强度,它被感觉到的可能性不高于5%。

选定的呈现刺激的范围之后,再在这个范围内取距离相等的刺激。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时,一般要求在比较标准刺激和变异刺激后作“正”“等”或“否”的判断。

这样在总的反应系列就可以得到两个感觉上的转折点,它们分别就是差别阈限的上限Lu和下限Ll。

上限和下限可用直线内插法求的,并进一步计算差别阈限DL。

公式如下:DL=(Lu-Ll)/2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测定来重量差别阈限来学习恒定刺激法。

2.方法2.1被试本实验的被试为徐州师范大学本科生一名,19岁,女生,2.2材料高2厘米,直径4厘米的圆柱体一套,8个。

圆柱体的重量规格如下:100克2个,88克,92克,96克,104克,108克,112克各一个。

2.3程序(1)预备实验选定标准刺激为100克的圆柱体,然后在重88克,92克,96克,100克,104克,108克,112克圆柱体里选比较刺激五个,方法为;分别把重88克,92克,96克,100克,104克,108克,112克圆柱体与标准刺激100克的圆柱体做比较各20次,选出不低于95%感觉到比标准刺激100克的圆柱体重的和不高于5%感觉到比标准刺激轻的,为最强和最弱的刺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引言
值定刺徽法是费希纳提出的三种测定感觉阔限的方法之一,它们虽被称为三种古典方法,但现在仍被普遍地运用它们来研究心理量和物理最之间对应关系的方法。

由于此方法运用数学方法和测盘技术,所以它给心理现象的定量研究以及精确表达提供了有利条件。

差别阈限是心理学的羞本概念之一。

在一些心理学教科书上,把差别阈限定义为刚刚能感觉出刺激的最小差别量,在实验心理学中.又把它定义为: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差别感觉的那个刺激强度之间的差别.本实验试图验证哪种定义更具体、易于操作,同时,比较恒定刺激法与最小变化法在侧定差别阈限方面各自的优势;最后考察心理学教师在重量变异刺激下差别阈限值是否符合韦伯定律,哪些因素影响差别阈限的变化。

二、方法
(一)对象:本实验的被试是自愿的两位被试均是师专的心理学教师,男女各一人。

主试一人,记录一人。

(二)材料:高2cm、直径8cm的铁合一套.除标准刺激一合(100克)外,其它七个变异刺激的重量依次是:88克、92克、96克、100克、104克、108克、112克。

另外,每位被试者各备遮眼罩一付。

(三)方法:实验是在实验室中进行,未径预备实验而直接进行正式实验。

实验开始前主试排出各对刺激呈现的顺序,使七个变异刺激与标准刺激各比较10次,为了消除时间误差,其中有五次先给标准刺激,五次先给变异刺激,全套重量共比较70次。

七对刺激呈现的顺序,按
随机原则排列。

被试坐在桌边,戴上遮眼罩,当被试听到“开始”后,主试把标准刺激放在桌边约20cm处正对被试的地方。

被试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拿住铁合,慢向上提,使它离开桌面约2cm左右,2秒后就放下。

然后主试再呈现变异刺激,被试仍然用右手提起后并报告第二个重量比第一个重量是轻、重、还是相等。

记录人分别用“-”、“+”、“=”三种符号记下来。

以下按排好的顺序进行。

当标准刺激后呈现时,仍要求被试用第二个重量去比第一个重量,记录同前,但在整理记录材料时,则把它转换一下,每比较10次,休息2秒。

主试呈现重量时保持同一位置.第一个重量被放下后,主试立即换上第二个重量,时间不超过1秒,两次比较至少间隔5秒。

整个实验主试的指导语只有“开始”、“这个”、“休息”,其它只是手的操作。

第二个被试实验的材料、方法同上。

三、结果与讨论
表l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的结果
根据表1的数据,我们可以从两方面的对比中,即判断次数的百分之几一纵的方向;还有横的方向----七种变异刺激,然后用直线内插
法求取被试甲(男性)的三类反应的心理测量的值,即:上差别阈DLu=103一100=3克,下差别阈限DLI=100一100=0克,差别阈限DL 二(3十0)/2二1.5克。

由此就可得出它的函数曲线(略)
表2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的结果
根据表2的数据,我们同样从横、纵两个方向,用直线内擂法求取被试乙(女性)的三类反应的心理测量的值,即:上差别阈DLu二103.5一100二3.5克,下差别阈DLI=100一99.5=0.5克,差别阈限=(3.5+0.5)/2=2克。

也可用函数曲线表示(略)。

从上面的表1、表2不难看到,被试对七对变异刺激的反应基本上是正常的,但其感受性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随机变化。

实验观察,其原因:其一,是与被试者对实验的任务的注意程度以及态度有关,其二,与被试者的感受性哲时出现不稳定的摇摆有关。

通过实验得到证明:实验心理学给差别阈限所下的定义—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差别感觉的那个刺激强度之间的差别,是比较直观、易于测定的,被试亲自实验后,就能容易理解阈限或差别阈限这一概念。

所以说,差别
阈限的操作定义是更具体,更便于操作的定义。

通过实验我们知道,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是只用少数(本实验只用7个变异刺激)刺激,并且这几个刺激在整个测定过程中是固定不变的。

刺激的选定,顺序的排列、刺激的量、刺激的次数都是实验前确定好的,因此整个实验容易控制、易于操作,由于刺激是采取随机性,这就防止了任何系统性顺序出现,这不象最小变化法那样按渐增和渐减系列呈现,所以它能避免期望和习惯。

这是恒定刺激法的优点之一,另外,运用恒定刺激法考察差别阈限,虽然要求较大量的实验次数,但每次实验只用很短的时间,因此也比最小变化法节省时间,并测得的阈限也比较准确,总之,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是简便、易行的有效方法.尤其适于高师公共心理学实验教学。

实验结果还显示出被试(两位心理学教师的差别阈限值。

他们的差别阈限值是符合韦伯定律的,但两位的差别阈限值显示出他们重量变异刺激的感觉灵敏度是比较高的。

我认为这与两位被试者均是心理学教师有关,这也说明了差别感受性可以通过训练而提高。

参考文献
1.《基础实验心理学》,主编杨治良,甘肃人民出版社。

2.《心理物理学》,杨治良编著,甘肃人民出版社。

3.《基础心理实验手册》,华东师大心理系杨治良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