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知识案例
报考民航安全员、空警必学知识国际三大民航公约案例集锦

国际公约案例集1、劳文斯廷案1928年,比利时银行家劳文斯廷乘坐自己的私人飞机(在比利时登记),从英国的克罗伊登机场起飞,到法国巴黎附近的勒波尔热机场降落。
在飞行中,他忽然失踪了。
经调查,最后在英吉利海峡发现了他的尸体,证明他是在英国领空坠机的。
作为发生在英国领水上空的事件,按照属地管辖原则,英国当局有权审理此案。
作为飞机降落地国法国,也支持这一观点。
但比利时当局也提出了管辖权利,比利时当局宣称,死者为比利时公民,只有比利时才有权审理此案,反对英国的裁决。
围绕此案的管辖权问题,出现了争议。
2、美国诉科多瓦案1948年8月2日,美国一家航空公司的飞机从波多黎各的胡安飞往纽约。
当飞机飞行于公海上空时,旅客科多瓦与桑塔诺两个人发生争吵。
乘务员进行劝解,两人非但不听劝阻,反而大打出手。
其他旅客也纷纷拥向后机舱围观。
由于重心忽然后移,使飞机陡然失去平衡,机长紧急采取措施,才使飞机得到控制。
机长把操纵飞机的权利交给另一名驾驶员,走进客舱来制止这起事件。
桑塔诺听从机长劝阻罢手不打了,而科多瓦却反过来欧打机长和乘务员,并把女乘务员打成重伤。
众旅客上前将其制服。
飞机降落后,向纽约南区法院提起诉讼。
纽约南区法院虽然完全相信科多瓦犯有暴力行为的证据,应当裁定他有罪,但却做不出定罪的判决。
因为该犯罪是发生在公海上空,美国法律缺乏惩治该犯罪的管辖权。
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只好把在押的科多瓦释放了。
3、英王诉马丁案1955年,在英国登记的一架民航飞机在从波斯湾的巴林飞往新加坡的途中,发现机组人员马丁携带贩运鸦片。
当该飞机返回英国本土后,检察官将马丁逮捕并起诉,其罪名是贩运鸦片违犯了英国《危险毒品条例》所规定的贩运毒品罪,并根据1949年英国《民用航空法》第六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在英国飞机上发生的任何犯罪,为赋予管辖权的目的,均应视为发生的犯罪人当时所在地的犯罪”。
于是,将其提交英国法院。
被告律师抗辩称,马丁没有在英国犯罪,应该由其在飞行中被发现贩运鸦片的当地法院来判断贩运鸦片是否构成犯罪?英国公诉人依据的英国《危害毒品条约》只能对英国本土有效,没有域外效力。
民航法律新闻案例(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2018年6月,原告李某乘坐被告某航空公司(以下简称“航空公司”)的航班前往北京。
然而,航班因天气原因延误,导致李某未能按时到达目的地。
根据《民用航空法》的规定,航空公司应向乘客支付延误赔偿。
然而,航空公司以种种理由拒绝赔偿,导致李某与航空公司产生纠纷。
二、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航空公司是否应当向李某支付延误赔偿?如果应当支付,赔偿金额如何确定?三、法院判决1. 航空公司应当向李某支付延误赔偿。
根据《民用航空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航班延误,航空公司应当向乘客支付延误赔偿。
延误赔偿的标准按照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的规定执行。
”因此,航空公司应当向李某支付延误赔偿。
2. 赔偿金额的确定。
根据《民用航空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延误赔偿的标准为:延误时间超过2小时,每满1小时支付旅客票价5%的赔偿,最高赔偿金额为旅客票价的20%。
本案中,航班延误时间为4小时,因此航空公司应向李某支付旅客票价20%的赔偿。
四、案件评析1. 航空公司延误赔偿的义务。
《民用航空法》明确规定,航空公司有义务向乘客支付延误赔偿。
这是为了保护乘客的合法权益,确保航班正常运行。
航空公司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支付延误赔偿。
2. 航空公司延误赔偿的计算方法。
《民用航空法》对延误赔偿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明确规定,即按照延误时间计算赔偿金额。
这一规定有助于乘客明确自己的权益,也有助于航空公司依法履行赔偿义务。
3. 航空公司延误赔偿的举证责任。
在航班延误赔偿纠纷中,航空公司负有举证责任。
即航空公司需要证明延误是由于不可抗力等原因造成的,且已尽到合理措施。
如果航空公司无法提供相关证据,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五、启示1. 乘客应了解自己的权益,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航班延误的情况下,乘客应了解《民用航空法》的相关规定,依法要求航空公司支付延误赔偿。
2. 航空公司应依法履行赔偿义务,提高服务质量。
航空公司应严格遵守《民用航空法》的规定,及时向乘客支付延误赔偿,提高服务质量。
民航服务真实案例和解决方案

民航服务真实案例和解决方案案例一:航班延误引发的旅客不满。
有一次我在机场工作,遇到一个航班因为天气原因延误了。
候机大厅里有一位大哥,脾气特别火爆。
他本来是要赶去参加一个很重要的商务会议的,这下被延误了,就特别生气。
他在值机柜台前大声嚷嚷着:“你们这什么航空公司啊,说好了时间的,现在让我怎么办?我的会议可不能耽误啊!”周围的旅客也都被他这一闹弄得有些烦躁不安了。
我赶紧走上前去,脸上堆满笑容,对大哥说:“大哥,您先消消气儿。
我知道您着急,这天气就像个调皮的孩子,突然就耍起小脾气来了,航空公司也不想这样的呀。
咱现在有几个办法,我先给您看看有没有其他航班能让您尽快赶到目的地。
要是实在没有合适的航班,我帮您联系一下您会议那边,给他们解释一下情况,您看行不?”然后我就迅速地查询其他航班信息,同时安排同事给大哥拿了一杯水和一些小点心。
幸运的是,发现一个临近机场有一班飞机可以转机到达目的地,虽然会稍微折腾一点,但是能赶得上会议。
我详细地给大哥说明了转机的流程和时间安排,大哥的脸色这才慢慢缓和下来,还一个劲儿地跟我道歉说刚刚太冲动了。
案例二:特殊餐食的乌龙事件。
有位旅客在订票的时候就特意预定了一份素食餐,因为他是素食主义者。
结果飞机上餐食发放的时候,乘务员却给他发了一份正常的含肉餐食。
旅客当时就很不高兴,他对乘务员说:“我都提前预定好素食餐了,你们怎么还能弄错呢?”乘务员也有点懵,不知道怎么就出了这个差错。
乘务长听到这个情况后,立马过来给旅客道歉:“这位先生,真是对不住您啦。
这肯定是我们哪个环节出了岔子,就像一场接力赛,有人不小心掉棒了。
您看这样行不,我们飞机上还有水果和蔬菜沙拉,我再给您拿一些面包,先凑合吃点儿。
下了飞机之后,我们一定会好好调查这个事情,给您一个满意的答复。
”然后乘务长亲自去准备了一份临时拼凑起来的素食餐食给旅客,还送了一小盒精美的巧克力作为补偿,旅客的情绪也就慢慢好了起来,还笑着说:“行吧,谁还没个犯错的时候呢,你们这处理态度还不错。
民航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18年8月,原告李某与被告某航空公司签订了一份国内航班机票购买合同,约定原告于2018年8月20日乘坐被告航班从北京飞往上海。
然而,由于被告原因,航班延误了8小时。
原告认为被告未能按照合同约定提供正常航班服务,侵犯了其合法权益,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支付延误赔偿金。
二、案件事实1. 航班延误情况2018年8月20日,原告李某按照航班时刻表到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办理了登机手续。
然而,由于被告某航空公司的原因,航班延误了8小时。
在此期间,原告未能得到被告提供的合理食宿和交通服务。
2. 原告索赔要求原告认为,被告未能按照合同约定提供正常航班服务,侵犯了其合法权益。
根据《民用航空法》第一百一十七条规定,旅客在航班延误的情况下,有权要求航空公司支付延误赔偿金。
原告要求被告支付延误赔偿金人民币1000元。
三、法院审理1. 被告辩称被告某航空公司辩称,航班延误是由于天气原因造成的,属于不可抗力因素。
根据《民用航空法》第一百一十七条规定,因不可抗力导致航班延误的,航空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
因此,被告请求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2. 法院审理意见法院认为,被告某航空公司作为承运人,在航班延误的情况下,有义务为旅客提供必要的食宿和交通服务。
根据《民用航空法》第一百一十七条规定,旅客在航班延误的情况下,有权要求航空公司支付延误赔偿金。
被告未能按照合同约定提供正常航班服务,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权益。
法院认为,本案中,航班延误是由于被告某航空公司的原因造成的,不属于不可抗力因素。
因此,被告应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民用航空法》第一百一十七条规定,法院判决被告某航空公司支付原告李某延误赔偿金人民币1000元。
四、案件启示1. 航班延误赔偿制度的重要性本案中,原告李某通过法律途径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体现了航班延误赔偿制度的重要性。
航空公司作为承运人,在航班延误的情况下,应按照法律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保障旅客的合法权益。
民航案例分析

案例一 网上订票个人信息输错 ,无法修改
旅客在网上订购某航空公司机票,网上操作时, 由于对流程不够熟悉,付款后发现姓名中名字的 部首出错,立即联系航空公司要求更改,遭到拒 绝。航空公司称只能退票后重新购买机票。
【案例评析】
旅客在网上订票过程中一般都有请核对订 票信息的提示,旅客姓名输入出错应承担 责任。《中国民用航空旅客、行李国内运 输规定》第八条第一款规定:“客票为记 名式,只限客票上所列姓名的旅客本人使 用,不得转让和涂改,否则客票无效,票 款不退。”航空公司称只能退票后重新购 买机票是符合规定的。旅客由于对流程不
案例三 未告知机票有效期,机 票作废引纠纷
方某2009年3月4日在湛江市某机票代售处购 买1张湛江至广州机票,因个人原因误机, 且在一年内未改乘其他航班,也未办理退 票。2010年3月14日方某向售票处提出退票 ,工作人员以超过一年有效期为由,不予 办理退票退款。方某认为,航空公司机票 代售处在其购票时没有告之机票有效期限 ,机票上也没有标注说明,航空公司也未
【案例评析】
机票超售系国际航空界通行的一种销售方式,近年来逐渐被我国各航空运输企 业所运用,其目的是为了减少航班中的座位虚耗、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为 更多旅客提供便利,同时提高航空收益。近年来,由于超售引发的消费者投诉 频频上升,引起民航局的高度重视。民航局于2007和2011年先后两次下发通知 ,对规范客票超售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航空公司办理航班座位超订或 超售业务,应当充分考虑航线、航班班次、时间、机型、衔接航班等情况。二 是航空公司应制定航班座位超订、超售实施办法,实施办法应包含旅客享有权 利、优先登机规则和补偿办法等内容。三是航空公司应将实施办法在公司网站 、售票场所及办理乘机手续柜台等处予以公告。四是当出现超售时,航空公司 应首先寻找自愿放弃座位的旅客,并与旅客协商给予一定的奖励或补偿。五是 航空公司制定的优先登机规则不得带有歧视性。当没有足够的旅客自愿放弃座 位时,航空公司可以根据优先登机规则拒绝部分旅客登机。六是航空公司应为 被拒绝登机的旅客提供相应的服务并给予一定的补偿。补偿的数额由航空公司
民航法律法规的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2019年8月,旅客李某计划乘坐某航空公司航班前往国外旅游。
在办理行李托运时,李某发现自己的行李重量超过了航空公司规定的免费行李额。
由于李某已经购买了行李超重服务,但航空公司工作人员在办理行李托运时未明确告知李某行李超重的具体费用,导致李某在支付行李超重费用时产生纠纷。
二、案例经过1. 行李超重情况李某在办理行李托运时,行李总重量为30公斤,超过了航空公司规定的免费行李额(20公斤)。
根据航空公司规定,超重行李需要支付额外的行李费用。
2. 纠纷产生在办理行李托运时,航空公司工作人员未明确告知李某行李超重的具体费用。
李某在支付行李超重费用时,对费用产生质疑,认为航空公司未履行告知义务,导致其权益受损。
3. 争议解决李某与航空公司工作人员发生争执,要求航空公司退还行李超重费用。
航空公司工作人员表示,行李超重费用已按规定收取,不予退还。
李某遂向航空公司客服投诉,要求解决此纠纷。
三、案例分析1. 案例涉及的法律法规本案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民航旅客、行李国内运输规则》。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旅客的行李,包括托运行李和自理行李,不得超过航空公司规定的免费行李额。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规定:“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信息,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
”(3)《民航旅客、行李国内运输规则》第二十二条规定:“行李超重,旅客应当支付超重行李费。
”2. 案例分析(1)航空公司未履行告知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航空公司作为经营者,有义务向消费者提供有关行李超重的真实信息。
在本案中,航空公司工作人员在办理行李托运时未明确告知李某行李超重的具体费用,违反了法律规定。
(2)行李超重费用收取合理。
根据《民航旅客、行李国内运输规则》第二十二条规定,行李超重,旅客应当支付超重行李费。
民航客舱设备操作与管理教学案例库

民航客舱设备操作与管理教学案例库
案例一:座椅调整机构故障
案例二:紧急出口故障
在一次模拟飞行中,一名乘客在紧急撤离演习时发现一个紧急出口无
法打开。
机组成员利用紧急工具箱中的工具进行修理,并成功打开了紧急
出口。
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应对紧急情况,以及使用紧急设备进行故障排除。
案例三:客舱加热故障
在飞行过程中,一名乘客投诉客舱内温度异常低。
机组成员检查了客
舱加热系统,并发现一个故障的加热元件。
他们立即更换了故障元件,并
确保客舱温度恢复正常。
这个案例突出了对客舱设备进行维护和修理的技能。
案例四:电子设备操作问题
一名乘客在飞行中遇到了电子设备的操作问题,他无法调节座位背部
显示器的亮度。
机组成员迅速解决了问题,向乘客展示了正确的操作方法。
这个案例强调了对电子设备进行操作和故障排除的技能。
案例五:空气质量监测故障
在飞行中,机组成员接收到了一条关于空气质量的报警信息。
他们立
即检查了客舱空调系统,并发现一个故障传感器。
他们更换了传感器,确
保了客舱内空气质量的正常运行。
这个案例强调了对空气质量设备进行监
测和维修的能力。
通过学习和实践这些案例,学生可以提高他们在民航客舱设备操作与管理方面的技能和知识。
这些案例库可以作为教师教学的重要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内容。
在实际运用中,学生也可以根据案例进行模拟演练,提高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
中国民航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张某,男,35岁,某科技公司员工。
2018年10月,张某计划乘坐某航空公司的航班前往北京参加一个重要会议。
然而,由于该航空公司航班延误,张某未能按时到达目的地,导致会议未能参加,给其工作带来了严重影响。
张某认为,航空公司延误航班侵犯了其合法权益,要求航空公司赔偿因其延误造成的损失。
双方就赔偿事宜协商未果,张某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争议焦点本案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航空公司是否应当承担航班延误责任?2. 航空公司是否应当赔偿张某的损失?3. 赔偿金额如何确定?三、案件事实2018年10月15日,张某通过某航空公司官网预订了该公司10月16日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飞往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航班。
张某按照航班规定的时间到达机场,办理了登机手续。
然而,在登机前,航空公司工作人员宣布航班延误,原因系飞机机械故障。
张某在机场等待了约3个小时后,航空公司再次宣布航班延误,预计延误时间为2小时。
张某表示无法接受延误,要求航空公司提供解决方案。
航空公司表示,可以安排张某改签其他航班,但无法赔偿其损失。
张某表示不同意改签,认为航空公司的延误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
此后,张某在机场滞留了约7个小时,最终未能按时参加会议。
张某认为,航空公司应当赔偿其因延误造成的损失,包括误工费、住宿费、交通费等。
四、法院判决1. 航空公司是否应当承担航班延误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一百零九条的规定,承运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时间运输旅客、货物或者邮件。
本案中,航空公司未能按照约定的时间运输旅客,构成航班延误。
因此,航空公司应当承担航班延误责任。
2. 航空公司是否应当赔偿张某的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一百一十条的规定,因承运人原因造成旅客延误的,承运人应当赔偿旅客因此受到的损失。
本案中,航空公司因飞机机械故障导致航班延误,侵犯了张某的合法权益,应当赔偿张某因此受到的损失。
3. 赔偿金额如何确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的规定,赔偿金额按照旅客实际损失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案例
案例1
在某机场安检现场,一名外籍妇女带着一名婴儿手持一张登机通过安检验证时,将其婴儿放入筐内背在后身,上面盖有一个帘子,从验证岗位来说,无法看到其婴儿,于是盖章让其妇女进入。
当其妇女进入通道后,其前传人员以为是包袱,让其妇女拿下来放入传输带上,后发现一小孩就让其妇女抱着进入人身检查,未跟前面验证人员进行核实。
该机场验证与前传相差七八米远,验证人员无法得知后面的情况,前传人员也没发现任何疑意,就将其放入隔离区,后当此妇女登机时,被监护人员发现该小孩为未买婴儿票。
思考:
1、你怎样看待该乘客的做法?
2、你认为该事件应有谁承担责任?
案例2
三亚国际凤凰机场实施优质服务,一次在机场发现一坐着轮椅的老爷爷,破衣烂衫,身边没有亲人,非常可怜。
几位机场工作人员上前帮忙,按照规定老人的轮椅只能托运,可是老人不同意,提出自己行动不便,要求把轮椅带上飞机,工作人员上前解释民航规定,不能携带,老人说服务态度不好,最后通过协调,机场同意特殊处理将轮椅带上飞机,谁知在通过安检时发现轮椅的空心杆里藏有违禁物品。
点评:
三亚国际凤凰机场安检人员不仅做到了文明执勤,优质服务,同时还能够坚持制度,区别对待。
在检查的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真正把安检工作的原则落实到了实处。
案例3
3月19日王旅客在A机场乘坐7:50的航班至成都,7:25左右王旅客通过身份证验证后进行机场安检区,即将随身携带的一个黑色旅客箱和一个中型纸袋放在安检传送带上,并将外衣和贵重物品放入一个塑料筐内,再登上旁边的小圆台进行安检,完毕后穿上外衣,随即发现纸袋不见了,纸袋内有化妆品及眼镜等随身用品。
他马上告诉旁边的安检员,因时间关系,在他的再三要求下安检员才开始过问此事,也没有提醒他报警。
当他快到登机时安检员才放录像,他登机后安检员告诉他,通过录像发现拿包的人了,等他回到A地后到机场安检处领取。
拿走纸袋的人乘坐的7:55飞B地的航班。
当王旅客到达成都时,A机场安检电告其物品无法追回,原因是拿他物品的人所乘坐的航班已经起飞,无法联系,这时才告诉他报警。
他向机场报警后,机场派出所的警察讲报警太晚,与B机场派出所联系不上。
王旅客再与A机场安检联系要拿走纸袋人的联系方式,安检说不知道,王旅客提出可通过定座系统查找,安检回答没有这个权利。
旅客对机场安检的秩序和安全不满,提出对其丢失物品必须赔偿。
思考:
1、安检工作人员是否有义务与航空公司及相关部门联系和沟通,追回所丢物品?
2、如所丢失的物品不能追回,A机场安检是否要承担赔偿责任?
案例4
在安检工作岗位上,检查员小张检查一位旅客液态物品——饮料,按照规定旅客随身携带液态物品需亲自品尝,旅客按照要求品尝了一小口,就在旅客准备盖上瓶盖通过安检时,小张隐隐约约闻到一种特殊的味道,于是要求旅客重新把饮料拿出来,小张打开瓶子,经过仔细检查,发现饮料里掺有易燃物质汽油。
点评:
安检员小张在检查物品时能够做到认真细致,一丝不苟,检查程序符合安全检查规则,这正是作为一名安检人员应该具有的工作作风。
如果每一个安检人员都能像小张一样,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再狡猾的犯罪份子也不可能把违禁物品带上飞机。
案例5
2010年1月2日晚上,新年刚过包头机场航空安保部旅检一队的X光机检查员,在检查一位中年男性乘客的电脑包时,首次查获一个手机式电击器。
当时,检查员通过安检仪器检查电脑包时,判断图像有些可疑,经进一步排查,发现一个外型和普通手机一样的电击器,其隐蔽性极强,从图像中看这种电击器非常类似手机或剃须刀,当时该男子包里还有照像机和好几部手机,如果不仔细辩认很难被发现,而且这种电击器其电压在瞬间升到1万伏以上,可以轻松的造成人体伤害。
据了解,该乘客准备乘座HU7126前往北京, 电击器是一位朋友送给他防身用的,因为觉得他外型独特不易被发现,就放在电脑包内希望能带上飞机,随后,安检部门将其移交了机场派出所进行处理。
点评:
根据《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除国务院另有规定的外,乘坐民用航空器的乘客,禁止随身携带或者托运下列物品:枪支、弹药、军械、警械;管制刀具;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放射性物品;国家规定的其它禁运物品。
违反规定者应移交给机场公安机关处理。
案例6
一名7旬老大爷把他的水果刀藏在了他的鞋子里,因此被取消了登机,具了解他是听别人说安检检查不严格,只要把东西藏好,安检是找不到的。
大家可以去想一下问题的关键在哪里?是大家对安检的检查的轻视还是他们安全意识不够,我们的宣传不到位吗?
思考:
1、你都是通过哪些方式了解到乘机物品携带规定的?
2、你认为机场应该通过哪些方式加强乘客的安全意识?
案例7
当天晚上19:50,白云机场A区国内出发厅像往常的一样紧张繁忙。
这时,拟乘坐3U8742航班前往重庆的旅客梁某以一身时髦打扮来到16号安检通道,当她通过安全门接受人身检查时,小陈在其前后裤口袋共搜出打火机7只,这引起了小陈的警觉,于是报告上级领导,并继续严查该旅客。
此时,梁某却趁忙乱之际将一只打火机塞到胸口内衣里,谁知,她这一动作却被眼尖的小陈注意到,于是将该旅客带去通道后脱鞋严查。
谁知,该旅客又在检查员拉屏风之际迅速将胸口的打火机吞进口里,她没想到的是,小陈一直在盯着她,于是叫她吐出来。
该旅客实在没办法,居然当场吐出一只方形并且体积不小的金属打火机!这一举动让旁边的其他旅客都不禁惊呆。
点评:
安检作为机场服务窗口之一,一直力臻为旅客提供更真更善更人性化的服务,我们为旅客免费提供暂存30天的服务,隔离区里面也有设置电子打火器,希望广大旅客不要为了一只打火机而给自己的行程造成任何不必要的麻烦。
案例8
当晚7时40分,汕头外砂机场(简称“汕头机场”)安检员雷鹏正在执行乘机旅客安检任务。
在检查到乘坐CZ3853航班前往上海的一名12岁小男孩时,他刚把手持探测器接触到小男孩的左裤腿,小男孩的腿马上像触电般猛地一收,但手指仍紧紧地拽着裤兜口。
雷鹏发现小男孩的左裤兜鼓起,便询问为何物,小男孩回答称是纸巾。
但他却看到小男孩的裤兜中有东西在动,随即要求他将裤兜中的东西拿出来检查。
小男孩迟疑了一会儿,才把东西拿出,令人吃惊是那个会动的东西竟是一只长约20厘米的宠物小兔!见此情形,男孩及其随行家人才说出实情:因为小孩太喜欢这只兔子,就自作聪明想出将小白兔藏匿于身上,以为可以蒙混过关。
小男孩不断哀求雷鹏让他把小兔子带上飞机。
在被告知小动物不能带上飞机时,小男着急得大哭起来,最后在雷鹏的安抚下,他才让送行的亲人把小兔子带走。
点评:
根据民航局相关规定,旅客携带的活体动物(宠物),除经承运人特许外,一律不能放在客舱内运输,只能作为托运物品办理相关手续。
旅客运输小动物,必须在定座或购票时提出,并提供动物检疫证明,经承运人同意后方可托运。
托运人托运属于国家保护的动物,应提供国家有关部门出具的准运证明。
如果查出非法携带国家级保护动物上飞机的,公安机关还可对当事人进行治安处理甚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