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叶打顶抹杈留叶技术
不同打顶时期及杈烟留叶数对白肋烟上部烟品质的影响

不同打顶时期及杈烟留叶数对白肋烟上部烟品质的影响【摘要】白肋烟是一种重要的烟叶种类,其上部烟品质受打顶时期和杈烟留叶数的影响较大。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打顶时期和不同杈烟留叶数对白肋烟上部烟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打顶时期和杈烟留叶数均会对白肋烟的烟叶品质产生显著影响。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在一定范围内,适当的打顶时期和合适的杈烟留叶数能够提高白肋烟的上部烟品质。
这一研究为优化白肋烟栽培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有助于提高白肋烟的经济效益和烟叶质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推广价值。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入探讨白肋烟上部烟品质的影响因素,为白肋烟的生产发展提供更多的科学支撑。
【关键词】白肋烟、打顶时期、杈烟留叶数、上部烟品质、影响、研究、背景、目的、意义、结论、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白肋烟是一种重要的烟叶作物,其上部烟品质直接影响着烟叶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
白肋烟的上部烟品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打顶时期和杈烟留叶数。
打顶时期是指在烟草生长期间对烟草的顶部进行处理,以控制烟叶生长和发育的时间和速度。
杈烟留叶数则是指在烟草生长过程中保留的叶片数量。
研究表明,不同打顶时期和杈烟留叶数对白肋烟上部烟品质有着不同的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影响因素,可以有效地指导烟农在种植和管理过程中的决策,提高白肋烟的品质和产量。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打顶时期和杈烟留叶数对白肋烟上部烟品质的影响,为烟叶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研究背景的明确阐述将有助于读者对本研究的意义和目的有更清晰的了解,也为接下来的正文内容铺垫了重要的基础。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不同打顶时期及杈烟留叶数对白肋烟上部烟品质的影响。
通过对比不同处理组的烟叶质量和烟叶化学成分的差异,深入分析打顶时期和杈烟留叶数对白肋烟生长和品质形成的影响机制。
通过实验数据的支撑,为生产实践提供科学依据,为提高白肋烟上部烟的品质和产量提供参考和指导。
烤烟打顶抹杈技术要点

烤烟打顶抹杈技术要点打顶抹杈是烤烟生产调节养分平衡关键的环节,要达到适宜的产量和质量必须根烟株长势与气候条件适时打顶,彻底抹芽,确保中片内营养成分不向花芽和烟杈转移,又利于烟叶的正常成熟。
一、烟株打顶技术要点1、生长正常的烟株待田间50%的烟株中心花开放时打顶,打顶时连同花芽上着生的2-3片无效叶一并打掉,单株留叶南江3号、遵烟6号22-24片,K326、云烟系列20-22片,严禁低打顶。
2、生长较旺,叶色浓绿的烟田,实行盛花打顶,单株留叶22-26片,同时选择在烟株倒数第2-3叶位处留一根烟杈,烟杈再进行打顶留2-4片叶。
3、长势较差的烟田采取现蕾打顶的方法,将花蕾上着生的2-3片小叶随花蕾一并打掉,留叶18-20片。
4、早花发生较重(叶片数不足14片)的烟田,可采取扣心打顶留杈的方法,即待烟株现蕾时,将花蕾以下2-3片小叶随同花蕾打掉,然后在倒数2-3叶位处留芽一个,抹掉其他腋芽,视烟杈芽的长势留4-6片叶,同时根据烟株长势补施适量追肥,并及时培土。
二、彻底抹杈抹芽要求:为防止烟芽消耗烟株养分,提高烟叶质量和产量,打顶后采用化学抑芽剂进行抑芽。
化学抑芽操作方法详见《抑芽剂说明书》。
抑芽剂使用说明为正确使用抑芽剂,提高化学药剂抑芽效果,现将2011年用抑芽剂使用方法下发各站,请各站认真组织烟农开好抑芽剂使用培训会,合理用药,提高抑芽效果和药剂使用效率一、36%仲丁灵乳油仲丁灵为触杀兼局部内吸性抑芽剂,属于低毒性的二硝基苯胺类烟草抑芽剂,对抑制腋芽的生长效力高,药效快。
在施药后2小时内不下雨其药效便可发挥。
主要产品的剂型为36%的乳油,只能采用杯淋法或涂抹法进行施药,不能进行喷雾。
使用方法:用杯淋法或涂抹法施药时,每亩用36%的仲丁灵乳油150-200毫升,加水15-20千克(稀释100倍),在烟株中心花开打顶后24小时内用药。
施药前将长度在2.5厘米以上的腋芽全部抹去,每烟株用15~20毫升稀释液顺烟株主茎淋下或用毛笔、棉球等将稀释液涂在每个腋芽上。
烟站打顶抹叉新闻稿

烟站打顶抹叉新闻稿
中国江西网/抚州头条客户端讯通讯员邹海莉报道:目前,烤烟生产已进入大田后期管理阶段,宜黄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积极组织烟农做好烟叶打顶抹叉工作,根据烟株长势进行科学打顶、合理留叶、彻底抑芽,切实提升烟叶质量。
为提高烟叶质量,确保烟叶生产提质增效。
近日,江西乐安县烟草局组织烟叶人员根据烟株长势、烟田肥力、气候条件等因素,指导烟农适时进行打顶抹杈,合理留叶。
一是技术培训做细做好。
采取“集中培训+一对一指导”的方式,对烟叶打顶抹杈化学抑芽技术要点进行现场讲解,确保实地走访到每一户烟农、每一块烟田,切实把打顶抹杈化学抑芽工作做细、做好。
二是适时打顶科学留叶。
根据烟株长势、烟田肥力、品种特性、气候条件等因素,指导烟农适时进行打顶抹杈,科学合理留叶,重点加强排水防涝、病虫害防治、优化结构等方面的管理。
三是抓好防治确保质量。
采取先健株后病株的方式,选择晴天上午进行打顶抹杈工作,确保烟株伤口迅速愈合,合理使用化学药剂抑芽,将打下的烟芽及时清除田间,保持烟田清洁卫生。
四是严格考核规范管理。
成立检查组,通过实地检查、走访烟农等方式,对技术指导、科学管理、防病措施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技术落实到位、管理规范标准。
优化烟叶结构把握10技术

优化烟叶结构把握10技术优化烟叶结构,处理田间不适用鲜烟叶,提高上等烟比例,降低下低次烟比例,生产出等级结构和部位结构合理、烟叶质量特色明显的优质卷烟原料,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满足知名卷烟品牌配方需要,是转变烟叶生产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是增加烟农收入的重要途径,是当前烟叶生产新亮点。
优化烟叶结构,涉及面广,环节多,要求高,须要技术作保障。
种好是关键,清除田间不适用鲜烟叶是重点。
要遵循优质烟株生产发育规律,使烟株充分生长发育,延长有效生育期,增加有效叶,后期分层落黄好,提高烟叶烘烤质量。
根据广西百色烟区当前生产实际情况,必须切实把握好10项关键技术措施。
(一)优化烟田生产布局自然生态条件是烟叶特色风格、优质形成的决定因素。
要本着“生态优先,条件优先,合理轮作、适度规模”的原则,择优生产布局,要从地貌、土壤、气候等自然生态优势着眼,把生产布局重点放在最适宜区和适宜区,充分利用和挖掘百色生态资源优势,建立品牌导向型特色优质生产原料基地。
一般地说,一是选择排灌方便、通风向阳的地块,特别是田烟要注重旱能灌、涝能排的条件;二是选择土壤理化性状适合的地块,烟叶生长所需的土壤,以质地疏松、土层深厚、熟化程度高、通透性好、肥力中等、呈微酸性为宜(PH值)。
坚持净土种烟、好地种烟,杜绝瘦薄地、陡坡地、边角地、石窖地、背阴地、低洼地以及村脚肥地种烟;三是合理轮作。
烟草与其他作物轮作,有利于控制和减轻多种病虫害,提高产量,保证质量,增加效益。
一般要1-2年轮作谷类作物为佳,不能与茄科作物或葫芦科作物(如蕃茄、辣椒、瓜类等)轮作;四是相对集中连片,这样有利于加强管理和普及先进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水平。
(二)选用良种选用良种,这是奠定优质、香气的基础。
要根据卷烟工业品牌对原料需要,选择又适宜当地自然条件的品种。
百色种植云烟85已多年,且单一化种植高,目前已显露出品种退化和抗逆性下降的现象,当前要扩大种植云烟87、云烟97的比例,并加强新品种的筛选、引进试验、示范工作。
8、封顶打杈

4、注意事项
(1)同一地块通常要进行2-3次打顶,最后一 次要把生长不整齐或未现蕾的烟株顶芽打去。 (2)打顶要选晴天上午进行,以利伤口迅速愈 合。打顶时,必须注意所留花梗要比顶叶略高, 以免伤口离顶叶太近,影响顶叶保持水分。打下 的花芽花梗不可抛在烟田内,以减少病虫害的传 播。 (3)正常烟株和感病毒病的烟株要分开打顶,注 意消毒,打下的花芽花梗要带出烟田,集中处理 。
生长正常的烟株在中心花开放时打顶较为适宜。 若全田烟株长势整齐一致,营养合理,已有50% 烟株的第一、二朵中心花开放,此时可进行一次 性打顶。打顶时去掉花蕾下3-4片花叶;生长正常 但不整齐的烟田可分两次打顶,分别在烟株第一 、二朵中心花有50%和25% 开放时打顶。同时要 打除短于10-15厘米的顶部小叶。K326和云烟87 留有效叶20~22片。
二、化学抑芽
烟株每个叶腋都有3-4个腋芽,通常在 打顶前受烟株顶端优势影响处于潜伏状态 。烟株打顶后,由于人为去除了顶端生长 素对腋芽的抑制作用,这些潜伏腋芽便会 自上而下快速萌发,生长成杈烟,将大量 消耗叶片养分和水分,降低烟叶产量和质 量。因此,打顶后及时进行抑芽是在烟株 生长后期调节烟株营养和改善烟叶质量性 状的一项有效措施。
1.扣心封顶:该方法适用于瘦薄的山地、旱地,以及肥水条件 差,植株矮小,生长势弱的烟株。 2.中心花开封顶:一般生长正常的烟株均采用此方法封顶。 3.盛花封顶:该方法比较粗放,养分消耗多,只适用于土壤肥 力过高,肥水条件好,生长势过强的烟株。
封顶打杈
中心花开封顶
封顶打杈
50%的中心花开放状态
(1)正常烟株的打顶留叶方法
(2)长势弱的烟株打顶留叶方法 对于土质瘦薄的旱地,以及肥水条件差 、植株较为矮小、生长势较弱的烟株可 在现雷期打顶,以促使顶叶开展,提高 烟叶质量。在花蕾刚长出4-6㎝,花蕾与 嫩叶能截然分开时,将花蕾、花梗连同 附着的2-3片花叶(小叶)一齐打去。
不同打顶时期及杈烟留叶数对白肋烟上部烟品质的影响

不同打顶时期及杈烟留叶数对白肋烟上部烟品质的影响白肋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其上部烟叶是制作高档烟丝的主要原料之一。
而不同的打顶时期及杈烟留叶数对白肋烟上部烟品质的影响一直是烟叶生产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不同打顶时期及杈烟留叶数对白肋烟上部烟品质的影响,并探讨这些影响的原因和可能的改善措施。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打顶时间对烟叶生长的影响。
打顶是指在烤烟生长过程中及时去除茎尖,以促进叶片生长,改善烟叶品质的一项重要农艺措施。
打顶时间的选择直接影响着上部烟叶的产量和品质。
一般来说,打顶时间越早,烟叶的上部生长期就越长,产量也会相应增加。
打顶时间过早可能会导致烟草丛生和叶片粗壮,影响烟叶的质地和口感。
杈烟留叶数也是影响上部烟叶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杈烟留叶数是指在采收烟叶时,留下的每棵烟草上部叶片的数量。
过多的留叶数会导致烟草植株吸收养分过多,造成叶片厚重,口感粗糙;而过少的留叶数则会导致烟叶产量降低,发黄早熟。
合理的杈烟留叶数选择对于提高上部烟叶品质至关重要。
那么,不同打顶时期及杈烟留叶数对白肋烟上部烟品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影响上部烟叶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叶片的色泽和口感。
通过合理选择打顶时间和杈烟留叶数,可以使得上部烟叶的颜色鲜艳,叶片质地细腻,口感柔和。
合理的打顶和留叶措施还可以提高白肋烟上部烟叶的营养成分含量,增加烟叶的香气和口感,提高烟叶的商业价值。
合理控制打顶时期和杈烟留叶数还可以影响烟叶的烟碱含量和品质调配特征,对烟叶的卫生指标和物理指标有着重要的影响。
那么,根据不同打顶时期及杈烟留叶数对白肋烟上部烟品质的影响,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改进和提高烟叶品质呢?我们可以根据烤烟生长的不同阶段,合理选择打顶时期,结合地区和气候的特点,提前或推迟打顶时间,以获得更好的上部烟叶品质。
通过合理控制杈烟留叶数,及时修剪属于打顶期的无益牙手,提高烟草植株的养分利用效率,增加上部烟叶的产量和品质。
烤烟不同生育期雹灾打顶留杈技术研究

我国是世界上冰雹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因冰雹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几亿元至几十亿元[1-2]。
烟草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极易受外界条件影响其产量和品质。
南方烟区冰雹一般发生在2~5月,此时正值烟叶生产移栽至旺长期,其主要对烟草的茎、叶造成机械损伤,轻则造成减产降质,重则造成绝产。
打顶与留杈对烤烟品质的影响已引起越来越多烟草行业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3-5]。
在正常情况下生长的烟株尽量避免留杈,对于像雹灾之类的破坏性损伤可以通过留杈来保证残损烟叶一定的利用价值。
本试验采用打顶留杈的方式来探明烟叶在不同时期的中度雹灾后可利用价值的最大限度,以指导烟农烤烟雹灾后科学合理留杈,减少经济损失。
通过不同留杈方式对烤烟雹灾后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以期探寻出适合烟区最有利的留杈方法,为减少雹灾损失、提高烟叶品质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点和材料试验时间和地点选择:2019年在郴州市嘉禾县广发镇水头岭村选取有代表性、土壤肥力均匀、地面平整、排灌方便、肥力中上等水平的地块进行试验。
烤烟品种:云烟87。
1.2田间设计生育期在移栽后20d 、40d 、60d 这3个时期,分别设计1个、2个、3个留杈高度(表1),按照杈烟栽培进行管理。
设置3次重复,共27个小区,每小区面积为30~50m 2,每小区株数为60株(小区大小尽量按照此标准设置,确保每个小区株数一致),株行距按当地烤烟生产规范化要求的(1.1~1.2)m ×0.5m 确定。
区组和小区尽量考虑“方形区组,长形小区”,做到同一重复内地力相同,合理安排设置保护行。
1.3雹灾留杈烟田间管理措施1.3.1及时清理烟田及时将断头、断株及无经济价值的残叶清除,以避免残叶在烟田腐烂引起病害,同时做好清沟排水。
清除断烟叶时不要伤及烟株茎皮,以减少烟叶感染发病概率;对叶片全部损坏的烟株,也要保留适当数量的叶片,以维持烟株的光合作用。
烟田打顶技术要点

烟田打顶抹杈技术要点
一、打顶
(一)打顶方法
全面采用二次打顶技术,在烟田盛花期打顶,只打掉花枝,使烟株充分拔节,增加节距,保证烟株高度,利于通风透光,达到烟株整齐一致。
看烟株长势一周内进行二次打顶,调整顶叶开片整齐度,烟株达到筒型或微塔型。
(二)打顶要求
杜绝在现蕾初期打顶,禁止低打顶留叶过少。
根据烟株长势和土壤肥力确定留叶数,一般情况下,正常烟田留叶20-24片。
对高肥力烟田或干旱天气时要晚打顶多留叶;低肥力烟田或多雨天气时可适当早打顶少留叶。
打顶后及时采用化学抑芽剂抑芽或人工摸杈,打掉的花枝和烟杈及时清出烟田集中处理,做到无烟杈、无残体。
(三)注意事项
打顶要选择睛天上午进行,利于伤口愈合;先健株后病株;所留花梗与顶叶平齐或略高;同一块烟田打顶2-3次结束。
二、抹杈
(一)时间
打顶后每3-5天抹杈一次,掌握烟杈不能超过3-4 cm。
(二)方法
1、人工抹杈。
要早抹,勤抹,彻底抹,以防养分流失。
2、药剂抑制。
在打顶后,用人工方法彻底抹杈一次,然后使用烟草抑芽剂用毛笔涂在叶腋处或用喷雾器自顶叶茎基处喷淋,从而抑制腋芽。
(三)使用化学抑芽要注意
1、使药液均匀接触每一腋芽处;
2、烟田施肥量过大、烟叶黑暴等烟株生长旺盛的烟田禁止施用,否则不宜落黄。
3、视叶片多少决定药剂用量。
4、打顶之后间隔半天时间用抑芽剂为易,否则易出现病害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烟叶打顶抹杈留叶技术
摘要打顶抹杈是烟叶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能有效控制顶端生长优势,提高烟叶产量和质量。
介绍烟叶打顶的方法、打顶高度的留叶数及抹杈的具体操作方法,以为烟叶生产提供指导。
关键词烟叶;打顶;抹杈;留叶
中图分类号 s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6-0068-01
广福镇是广东省蕉岭县传统的烤烟种植大镇,每年种植烤烟面积达333.3 hm2以上,是广大农民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烤烟种植的产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经济收入。
因此,为了实现烤烟的稳产、高产,在烤烟种植中每个环节都很重要。
烟草移栽后50~60 d,主茎顶端的顶芽就会现蕾开花[1-2]。
在花蕾出现后,营养物质大都流向植株顶部,中下部分叶片营养物质加速向顶端输送,养料消耗剧增,会导致上部叶片营养不足,叶片小而轻,中下叶片变薄,重量减轻,基部叶片很快变黄枯死,降低烟叶的产量和品质。
因此,在烟草栽培过程中,打顶抹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可控制顶端生长优势,促进根系发育,集中营养物质供应叶片生长,扩大叶片,增加干物质积累,调控烟株的长势、长相,减轻病虫危害,使烟叶产量、质量同步提高。
烟株每个叶腋都有腋芽,在打顶前,主茎保持顶端生长优势,主茎和叶腋的顶芽都产生抑制下部腋芽的激素,打顶后激素平衡,
腋芽自上而下萌发,抹去后会有第一、二副芽萌发[3]。
副芽生长很快,并能长出叶片和开花结果,消耗大量养分,影响主茎上部顶叶的生长开片,中下部叶片营养物质都向腋芽生长点流转,腋芽迅速生长,而下部叶片变黄枯萎,中下部叶片变薄,油分少,降低了产量和质量。
因此,打顶后要及时抹杈。
现将烟叶打顶抹杈留叶的技术措施总结如下,以为实现广东省烟草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1 打顶技术
1.1 打顶方法
打顶方法有扣心打顶、现蕾打顶和初花打顶3种方式,但目前一般提倡初花打顶,这样可使烟株增加高度,使中下部烟叶能有较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从而提高中下部叶片的质量,提高上中等烟的比例。
初花打顶的具体方法如下:当烟田的烟株有40%~50%的中心花蕾开花时,用人工一次摘除花序,并连顶部几片花叶一并摘除。
如施氮肥过多,烟叶生长过旺,可采用2次打顶。
第1次打顶在烟田有50%以上烟株第1朵中心花开放时一次性摘除全田烟株的花蕾,经过四五天后,进行第2次打顶,摘除顶部花叶和茎杆。
1.2 打顶高度的留叶数
打顶高度要适宜,留叶要适当,应根据品种特性、气候条件、土壤肥力、栽植密度和栽培条件等确定,一般留叶18~20片为宜,如烟株长势旺,烟田肥力足,又是晴天,可多留2~3片叶,反之,
则少留叶,应尽量克服过去打顶过早、留叶过少而出现的盖帽烟现象,但如果留叶过多,上部叶片不能充分伸展,也会影响质量[4]。
打顶后4~7 d内进行观察,如发现留叶过多,不能伸展开面的烟叶,应进行第2次打顶,将不能伸展开面的小叶1~2片打掉,这样有利于集中养分供给有效叶片,减少低次烟叶数量,从而达到优质高效的目的。
1.3 打顶时应注意的问题
烟叶打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打顶要选择晴天上午进行,以利于伤口愈合。
二是打顶后所留花梗应与顶叶齐平或略高,以免伤口离顶叶太近而影响顶叶生长。
三是打顶抹杈时如有花叶病发生,应先打先抹无病的烟株,然后再打病株,并拔除重病株,以免人为地传播病毒,致使全田发病,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四是应将打下的花蕾、叶、芽等清出田间,不能散放在田间,以防病毒、病菌传播[5-6]。
2 抹杈方法
过去用人工抹杈,费工费时。
现在用灭芽灵300~400倍液剂进行抑芽。
在烟株打顶时连同3.33 cm长的腋芽打去,打顶后立即抑芽,把药液从烟株顶部淋下,使每个叶腋都有药液为止,每株施药液15~20 ml。
如果用塑料瓶注射,每片叶腋注射3~5滴200~300倍液即可,这样效果更佳,抑芽面积比杯淋多3~4倍。
注意:在抹杈的过程中,药液不要滴在嫩叶上,防止药害。
施药时要带塑料
手套,施药后用洗水液洗手。
中午太阳大时不要用药,避免气温过高而影响烟株伤口的愈合[7-9]。
3 参考文献
[1] 汪琳.烟叶打顶抹杈技巧[j].乡村科技,2012(7):18.
[2] 周冀衡.烤烟生产中的打顶抹杈技术[j].专业户,1995(10):14-15.
[3] 潘和平,杨天沛,王定斌.烤烟不同打顶时期·留叶数对产质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11):5588-5589,5599.
[4] 张钟煊,王鑫,邱铭生,等.打顶时间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14):37-38.
[5] 莫静静,陈晓明,刘国顺,等.打顶时期对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11(1):56-57.
[6] 林建枫,魏星.打顶方式对烤烟农艺性状及产量和质量的影响[j].甘肃农业科技,2011(1):20-23.
[7] pape h d,朱显灵.运用打顶和控制腋芽技术调节烟叶可用性[j].烟草科技,1997(1):39-41.
[8] 江豪,陈朝阳.打顶、留叶对k326烟叶产量及质量的影响[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001,30(3):329-333.
[9] 李家俊,田维强,王丰.留杈、打顶方式和施氮量对烟叶品质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4):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