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能源与利用状况
浙江清洁能源发展情况汇报

浙江清洁能源发展情况汇报浙江省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能源消费大省,为了应对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的问题,浙江省积极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
下面就浙江清洁能源发展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浙江省在清洁能源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通过多年的努力,浙江省逐步建立了以风能、太阳能、水能等为主要代表的清洁能源体系,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同时,浙江省还大力推动清洁能源技术的创新和应用,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推动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其次,浙江省在清洁能源利用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浙江省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项目,不断扩大清洁能源发电规模,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效率。
同时,浙江省还积极推动清洁能源与传统能源的混合利用,提高能源利用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有效缓解了能源供应压力。
再次,浙江省在清洁能源政策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浙江省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清洁能源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加大清洁能源项目的资金支持、提高清洁能源发电的上网电价补贴、鼓励清洁能源技术创新等,为清洁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最后,浙江省在清洁能源建设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浙江省大力推动清洁能源项目的建设,加快清洁能源发电设施的建设速度,不断提高清洁能源的装机容量,为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保障。
综上所述,浙江省在清洁能源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清洁能源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如清洁能源技术成本高、清洁能源发电波动性大等问题。
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对清洁能源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强清洁能源技术研发和应用,不断完善清洁能源政策体系,推动清洁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能源安全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浙江省可再生能源的现状和发展战略

可 再 生 能 源 已 成 为 优 化 能 源 结 构 、 少 温 室 减
气体 排放 和促进 经 济转 型 发 展 的 重要 举 措 , 观 纵
国 际 上 可 再 生 能 源 发 展 的 数 十 年 历 史 , 了 消 除 为 可 再 生 能 源 的 各 种 障 碍 , 国政 府 采 取 目标 引 导 、 各 政 策 扶 持 的 方 法 , 有 力 地 推 动 可 再 生 能 源 的 发 强 展 ,至 2 0 年 底 全 球 至 少 有 8 09 5个 国 家 制 定 了 可
第 1 第 1 卷 期
2l O 1年 1月
电 力 与 能 源
1 5
浙 江 省 可 再 生 能 源 的 现 状 和 发 展 战 略
黄 东风
( 江 省 能 源研 究所 , 州 3 0 1 ) 浙 杭 1 0 2
摘 要: 介绍了国内外可再生能源发展最新动态和政策实践经验, 分析了浙江省可再生能源的资源条件、 发展
va i n. to
Ke rs e e bee e g ywo d :r n wa l n r y;d v lp n ;p l is z ein r vn e e eo me t oi e ;h ja g p o ic c
2 0 年 浙 江 省 的 能 源 消 费 总 量 已 经 达 到 09
n wa l n r yi h j n o ic ,whc n ld ss in i cpa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n e bee e g nZ ei gPrvn e a ih icu e ce t i ln ig,p l ys p o t n e h oo ia n o f oi u p r dtc n lgcl n — c a i
浙江省发展改革委、浙江省能源局关于印发《浙江省节能降耗和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浙江省发展改革委、浙江省能源局关于印发《浙江省节能降耗和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能源局•【公布日期】2021.05.29•【字号】浙发改规划〔2021〕209号•【施行日期】2021.05.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节能管理正文浙江省发展改革委、浙江省能源局关于印发《浙江省节能降耗和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浙发改规划〔2021〕209号省级有关单位,各市、县(市、区)发展改革委(局),宁波市能源局:现将《浙江省节能降耗和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能源局2021年5月29日浙江省节能降耗和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十四五”规划能源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
节能降耗和能效提升是全球公认的“第一能源”,是加强能源安全、实现经济脱碳和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十三五”期间,我省能效水平持续提升,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7.3%,能源资源市场化配置、制度化建设和精细化管理水平走在全国前列,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十四五”时期是我省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重要时期。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
省委十四届八次会议提出节能减排要保持全国先进水平,绿色产业发展、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清洁能源发展居全国前列。
本规划旨在通过统筹推进节能降耗和能源资源优化,推动能源资源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宜。
本规划根据《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浙江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和国家《“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等编制,是指导“十四五”时期我省节能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浙江新能源发展文献综述

浙江省新能源发展文献综述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1001 学号:201002060109 姓名:孔令冲【摘要】浙江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是全国岛屿最多的省份,全省陆域山区面积占70. 4%,平原占23. 2%,河流和湖泊占6. 4%,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长期以来,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瓶颈、发展空间不足等制约。
本文首先对浙江新能源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后重点介绍浙江省风能资源的分布发展,以及风电效益的评价,然后对浙江核能产业的发展做了分析,最后分析浙江新能源发展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浙江新能源风能产业引言能源一直是浙江经济发展的“瓶颈”。
浙江既是典型的一个能源穷省,也是一个能源消费大省。
2008 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5117 万吨标煤,其中一次能源自产率仅占能源消费总量的3.5%,大部分的能源依靠外省输入顺应全球产业发展新趋势,加快新能源发展,解决能源之困,促进经济转型,浙江迫在眉睫。
1.浙江新能源概况2008年12 月,省政府咨询委向省委省政府递交了浙江省能源结构优化和布局调整研究总报告,报告显示,浙江自家后院里蕴藏着巨大的宝藏---相当丰富的新能源资源。
1800公里的海岸线使地处东南沿海的浙江拥有丰富的风能资源,目前已勘明的风能经济可开发量约 1020万千瓦,其中陆上约130 万千瓦,近海(5--15米)约 890万千瓦在太阳能方面,仅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光伏发电两项,我省就有近 200万吨标煤的开发潜力因为近海港湾港道多潮差大,浙江潮汐能等海洋能储量丰富,可装机容量达880万千瓦,其中潮汐能就占全国总量的40%以上凭借我省多年积累的核电发展的成功经验,核电也被列为我省最具发展潜力的新能源。
因为存在应用技术的短板和非规模化,一直以来,浙江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仍处于低水平阶段新能源消费量(不含核电、水电)仅占全省消费总量的1.2%,但这同时也在昭示,在浙江,新能源开发潜力十分巨大,这将是一个带动新能源研发利用、新能源生产设备制造新增大量就业促进减排降耗的新兴产业。
2024年浙江省能源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浙江省能源市场规模分析引言本文旨在对浙江省能源市场的规模进行分析。
首先将介绍浙江省的能源产量和消费情况,然后对浙江省主要能源市场的发展进行详细描述,并综合浙江省的能源需求和供应,对浙江省能源市场的规模给出具体分析。
浙江省的能源产量和消费情况浙江省是中国东部沿海的一个发达地区,能源产量和消费规模较大。
根据相关数据,浙江省的主要能源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等。
1.煤炭:浙江省虽无煤矿,但依然是煤炭的主要消费地之一。
浙江省通过进口煤炭满足其能源需求,煤炭的消耗量较大。
2.石油和天然气:浙江省沿海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石油和天然气是浙江省能源消耗的重要组成部分。
3.可再生能源:浙江省在可再生能源开发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不断提高,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浙江省主要能源市场的发展浙江省的能源市场发展迅速,包括煤炭市场、石油市场和可再生能源市场等。
1.煤炭市场:浙江省的煤炭市场是一个主要的进口市场。
浙江省通过港口和贸易渠道进口大量的煤炭,满足了本地的能源需求。
2.石油市场:浙江省的石油市场也比较活跃。
根据数据,浙江省是中国重要的石油消费地之一,石油进口量较大。
3.可再生能源市场:浙江省在可再生能源市场的发展方面表现出色。
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等领域的项目不断涌现,可再生能源市场不断扩大。
浙江省能源市场的规模分析根据浙江省的能源消耗情况和市场发展情况,可以对浙江省能源市场的规模进行分析。
1.能源需求:浙江省作为一个经济发达地区,其能源需求量较大。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浙江省对能源的需求呈现上升趋势。
尤其是工业和交通领域对能源的需求量较大。
2.能源供应:浙江省主要通过进口满足能源需求。
煤炭和石油的进口量较大,能源供应相对充足。
而可再生能源的供应也在不断增加,占浙江省能源结构的比重逐渐提高。
3.市场规模:根据上述的分析,可以得出浙江省能源市场规模较大。
浙江省能源概况

第一篇基本情况一、浙江省基本概况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因境内最大的河流钱塘江(又称浙江)江流曲折而得名。
浙江素有“鱼米之乡、丝茶之府、文物之邦、旅游胜地”之称。
全省现辖2个副省级城市,9个地级市,36个县、22县级市和32个市属城区。
全省常住人口4613多万。
山海并利,物产丰富。
浙江属于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
全省陆地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为全国面积的1.06%,是我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其中,山地和丘陵占70.4%,平原和盆地占23.2%,内有耕地面积161.38万公顷,人均0.55亩,河流和湖泊占6.4%,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说。
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937亿立方米,按单位面积计算居全国第4位。
浙江是我国高产综合性农业区,茶叶、蚕丝、水产品、柑桔、竹制品等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海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有3061个,是全国岛屿最多的省份,其中面积495.4 平方公里的舟山岛为我国第四大岛,海岸线总长6486.24公里,居全国首位,其中大陆海岸线2200公里,居全国第5位。
岸长水深,为港口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全省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深水岸线105.8公里。
目前全省有万吨级以上泊位55座,已初步建成宁波、舟山、温州、海门、乍浦五大港口为主体的港口群,其中宁波北仑港是中国四大国际深水中转港之一,可停靠30万吨级货轮,年吞吐量居全国第2位。
东海大陆架盆地有着良好的石油和天然气开发前景。
2008 年,浙江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全省全民生产总值为21486.92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95.43 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11580.33 亿元,增长9.4%;第三产业增加值8811.16 亿元,增长11.8%。
三次产业结构从上年的5.3:54:40.7 调整为5.1:53.9:41。
浙江省天然气利用现状与前景展望

江省天然 气需求近 3 0亿 m。其 中 ,燃 气 电厂 和热 电 0 。 厂 用 气 占需求 的 6 ,城 市燃 气 和工 业用 气 占需 求 O
的 4 。 0
浙江经 济发达 ,增长强劲 而资源 短缺 ,能源对 外 依存度 高达 9 %,能源 消费 以煤 炭和石油 为主 ,能源 6 及 电力供 应 未 能满 足 巾场 的旺 盛 需求 和 长 期增 长 趋 势 ,能源瓶颈和 环境J 玉力对浙江 经济可 持续发展 的制 约 日益 突现 。天 然 气作 为一种 清洁 高 效 的优质 能源 , 在令球 范 围内得到广泛 利刚 , 占全球一 次能源 消费 的 2 . ,2 0 , 天然气 在 中困一 次能源 消 费中的 比蕈 38 07{ - i 为 3 3 ,在浙江 省仅为 1 5 ,见表 1 . . 。根据相 关规
能源 消 费的 15 ,见表 2 . 。 表 2 广 东 省 天 然 气 用 气 需 求汇 总
2 0年 20 年 06 2 0 芷 04 0 5 20 缸 0 7 消费量 ( ) 03 . 23 . 1. 1 . 19 81 占 ‘ 次能源 消费 的比 重 () O0 O2 % .4 . 11 . 1 5 .
天然气 叮广泛应 用于发 电、热 电联产 、工业和 城 I燃 气领 域 ,根据 相 关规 划和 调研 ,到 2 2 l 0 0年 ,浙
省人规模利 用天然气 的序幕 ,2 0 年 东海天然气登 陆 06 浙 江 。近年 来浙江省 天然 气市场快速 发展 ,消费量逐 年提 高 ,经过 4年 的发 展 ,天然 气 2 0 0 7年 已占全 省
到 22 00年 ,天然 气将 占仝 圉一 次 能源 消 费 的 l 。 O
表 1 广 东 省 天 然 气 用 气 需 求汇 总
浙江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建议

建材 、 造纸 、 味精 、 印染 、 皮革 、 电镀等行业
的 落 后 产 能 。2 0 0 9年 , 江 最 后 两 座 水 泥 浙
对 气 候 变 化 的 日益 关 注 , 界 各 国对 于 建 世 设 低碳 经济 以应对 全球 变暖 的共识 也不 断得到加强。 向低 碳 经 济 转 型 已经 成 为 世
三 期 ,省 内 核 电 总 装 机 容 量 3 7万 千 瓦 , 0 占到 了 全 省 电 力 总 装 机 容 量 的 58 , .% 远 高 于 全 国 1 %的 平 均 水 平 。三 是 大 力 发 _ 3 展 可 再 生 能 源 。 随着 慈 溪 、 岭 等 沿 海 一 温 批 风 电 发 电 机 组 相 继 投 产 ,0 9年 浙 江 20
比 20 0 5年下降 4 %至 4 %,并将 减排 目 0 5
标 作 为 约 束 性 指 标 纳 入 国 民 经 济 和 社 会
发 展 的 中 长 期 规 划 。 江省 作 为 全 国经 济 浙
优化 , 为浙汀实现低碳 发展奠
定 了 良好 的 用 能 基 础 。
— —
图 1 99 2 0 1 9 — 0 8年 浙 江 省 能源 消 费 总 量 及增 长 速 度
是 积极 引 进 天 然 气 。2 0 0 4年 西 气 和 2 0 06 年 东 海 天然 气 入 浙 以来 , 然 气 利 用 速 度 天
目的发 展 。 加 快 高 能 耗 行 业 并 内部 的结 构调 整 , 出抓 好 钢 突 铁 、 色金 属 、 有 电力 、 工 、 化 建 材 、 染 、 纸 、 革 等重点耗 印 造 皮
浙江 经济 Z JA C HE I NG E ONOMY
2 pt mbe 10 5 Se e r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浙江省能源与利用状况》白皮书
9月21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省经信委和省统计局联合发布《2010年浙江省能源与利用状况》(白皮书),并通报全省节能降耗工作情况。
一、2010年浙江能源状况
(一)能源生产与供应
浙江省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为1490万吨标准煤(等价值),比上年增长20.3%。
净调入和进口能源15211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9.0%。
1.一次能源
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共调入和进口煤炭13985万吨,比上年增长6.6%;原油2826万吨,比上年增长12.2%;天然气31.8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66.6%。
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基本依靠外省调入和进口。
核能与水能:全省核电总装机容量37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1.9%;年发电量25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7.1%。
水电装机容量66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0%;年发电量19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7.4%。
2.二次能源
电力生产:全省电力总装机容量572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0%。
总发电量256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4.1%,其中6000千瓦及以上发电机组发电量250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3.4%。
热电联产:地方热电联产企业年发电量172亿千瓦时,比上年减少16.1%;年集中供热量3.2亿吉焦,与上年持平。
原油加工生产:全省加工原油2832万吨,比上年增长13.2%。
生产各类成品油及石油制品2965万吨,比上年增长18.1%。
3.可再生能源
风能利用:全省已建成投产风力发电总装机容量24.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9.7%。
风力发电量4.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2.0%。
太阳能利用:全省已建成投产的光伏利用示范项目装机容量2.9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7倍,累计推广太阳能热水器92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5%。
垃圾焚烧发电:全省已建成投产的垃圾焚烧发电机组装机容量33.3万千瓦,
比上年增长2.3%。
年发电量约20.1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5.7%。
农村生物质能:全省农村地区生产、生活用能中,秸秆和薪柴消费折合标准煤57.8和95.6万吨。
沼气用户14.4万户,大中型沼气工程7240处,年产沼气1.7亿立方米,折合标准煤10.3万吨。
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已达66.0%。
(二)能源消费
全省能源消费总量16865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8.3%。
其中,煤炭消费13950万吨,比上年增长5.1%;石油及制品消费2518万吨,比上年增长8.9%;天然气消费31.8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66.7%;电力消费2821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4.1%,其中水、核、风电消费48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2.5%。
能源品种消费结构仍以煤炭为主。
煤炭占61.3%,比上年下降1.9个百分点。
石油占22.1%,比上年上升0.4个百分点。
天然气占2.4%,比上年上升0.9个百分点。
水、核、风电占8.8%,比上年上升0.9个百分点。
其他能源品种占5.4%,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
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中,第一产业占2.2%,消费369万吨标准煤;第二产业占72.8%,消费12280万吨标准煤;第三产业占15.1%,消费2543万吨标准煤;生活能源占9.9%,消费1674万吨标准煤。
全省1311家重点工业用能企业能源消费4510万吨标准煤,占工业用能的37.8%。
总用电553亿千瓦时,占工业用电量的25.5%。
各市能源消费增速普遍较上年有所提高,增速均超过7%。
其中,增速在8%以下的有温州、宁波、绍兴和台州;增速在8%~9%的有丽水、湖州、杭州、舟山、嘉兴和金华;衢州增速最高,为10.5%。
二、2010年浙江能源利用状况
(一)单位GDP能耗(电耗)水平
全省万元GDP能耗0.72吨标准煤(按2005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3.2%。
单位GDP能耗水平位居全国第四位,继续保持领先,圆满完成年度节能目标和国家下达的“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0%的节能目标。
其中,第一产业万元增加值能耗0.35吨标准煤,比上年上升4.2%;第二产业万元增加值能耗0.99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4.6%;第三产业万元增加值能耗0.25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0.1%。
万元GDP电耗1200千瓦时,比上年上升2.0%。
(二)能源利用效率
初步测算,全省能源利用效率40.3%,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累计提高4.3个百分点。
“十一五”期间,我省能源消费总量增幅总体呈下降态势,年均增长6.96%,低于全省GDP年均11.8%的增幅,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全省累计节约3500万吨标准煤。
(三)人均能源消费水平
全省人均能源消费3.1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3.1%。
其中,人均生活用能308千克标准煤,比上年增长5.5%。
人均用电5183千瓦时,比上年增长8.6%。
其中,人均生活用电586千瓦时,比上年增长8.2%。
(四)各市单位GDP能耗水平
各市均完成节能目标,其中宁波、嘉兴、台州和丽水单位GDP能耗降幅超过4%;杭州、温州、湖州、绍兴和金华的降幅在3%~4%之间,衢州和舟山的降幅在2%~3%之间。
(五)重点用能企业能耗水平
全省1311家重点用能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2.07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5.5%。
(六)重点用能行业能源利用水平
全省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重点用能行业监测的32种高耗能产品中,25种产品的单位能耗比上年下降。
炼油、火电、钢铁、合成氨、电解铝等高能耗产品单耗继续保持国内同行领先水平。
“十一五”期间,水泥综合能耗累计下降29.8%,平板玻璃综合能耗累计下降23.6%。
火电厂供电标煤耗累计下降12.6%,热电供电标煤耗累计下降26.9%,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炼油综合能耗累计下降25.4%,成为国内率先进入能耗小于50千克标油/吨的千万吨级炼油厂,炼油综合能耗位居国内中石化同类型装置第一。
三、浙江省“十一五”节能降耗工作情况
“十一五”以来,浙江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节约能源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落实责任、健全法制、强化监管、依靠科技、加大投入、强力推进,节能降耗工作稳
步推进。
(一)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
我省将节能降耗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考核,制定出台了《浙江省单位GDP能耗考核体系实施方案》、《浙江省节能目标考核奖惩暂行办法》等配套措施,对年度节能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予以奖惩。
(二)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装备制造业等重点产业转型升级和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
至“十一五”末,全省第三产业比重由2005年39.9%提升至43.5%,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3%和35%。
(三)推广应用先进节能技术
先后发布六批《浙江省节能技术、产品推广导向目录》,连续举办两届“中国(宁波)节能环保技术与产品博览会”。
组织实施《浙江省节能降耗重点项目计划》,积极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省工业领域累计完成省级重点节能降耗项目987个,水泥、玻璃、钢铁、硫酸等生产过程中低温余热、余压发电利用广泛应用。
同时,积极推进建筑、交通等领域的节能技术及项目应用。
(四)完善节能激励和约束机制
省级财政共安排节能与工业循环经济专项资金3.75亿元,支持的省级重点节能项目涉及的总投资达到125亿元。
设立建筑节能专项资金,对建筑节能重点项目进行专项补助。
同时,对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烧碱、水泥、钢铁等高耗能产业的企业进行甄别,对淘汰类、限制类企业实施差别电价。
用市场手段开展发电权交易。
(五)实施项目节能评估审查评价制度
制定并实施《浙江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办法》。
对年耗3000吨标准煤以上(或年用电300万千瓦时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未进行节能审查或未能通过节能审查的项目一律不得审批、核准,不得开工和通过验收。
(六)推进新能源开发和清洁能源利用
至2010年底,全省核能、天然气、水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的总装机容量约占全省电力总装机容量的25.8%。
目前,我省在垃圾、污泥焚烧发电、低温余热、余压发电设备研发制造、大型潮汐发电机组及大中型轴流水电机组、非晶微晶薄膜电池生产与装备制造、1.5MW以上风机研发制造等领域,多项能源科技水平已处国内领先水平。
四、“十二五”节能目标与工作思路
“十一五”时期,我省节能降耗取得瞩目成效。
但是,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浙江目前正处在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复杂多变,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明显。
“十二五”期间,我省要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8%的节能目标,面临着比“十一五”更为严峻的挑战。
“十二五”时期,我省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节能优先、结构多元、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十一五”积累的节能工作经验基础上,用统筹的理念、协调的方法来谋划和推进。
坚持把降低能源消耗强度与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相结合,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动力机制;把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与推动节能技术进步和加强节能管理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使用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