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线路修理规则中的无缝线路知识
无缝线路及无缝道岔养护维修管理实施细则

无缝线路及无缝道岔养护维修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工务专业技术管理,规范无缝线路及无缝道岔技术管理,强化无缝线路维修养护及施工管理等工作,做好无缝线路断轨、胀轨预防及处置,健全无缝道岔修理和管理体系,合理制定无缝线路及无缝道岔修理计划,特制定本细则。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管内无缝线路(含站线)维修、施工及技术管理,未尽事宜应执行总公司、铁路局相关规定。
第二章职责第四条为了规范无缝线路技术标准,便于日常维修养护和检查监控管理,明确无缝线路技术标准的制定、检查监督及考核管理工作,特明确各相关科室职责。
第五条职责第三章无缝线路的养护维修及作业要求第六条做好无缝线路日常维修养护,保证技术状态常态良好。
1.无缝线路维修管理应以一次锁定的轨条为管理单元,无缝道岔应以单组或相邻多组一次锁定的道岔及其间线路为管理单元。
2.扣件及接头螺栓齐全有效、扭力达标。
3.每年春、秋两季应逐公里拨正轨道方向,及时消灭直线方向和曲线正矢超限处所,特别是要拨好曲线头尾、桥头等薄弱环节的线路方向。
4.钢轨及焊接接头应按标准要求保持平直,出现超限及时安排打磨、矫直等修理工作。
钢轨硬弯应在冬季调查并做好标记,夏季轨温适宜时安排矫直;焊缝应做好日常打磨修理。
5.加强胶接绝缘接头养护,做好轨端肥边打磨和捣固工作。
6.道床断面尺寸应符合规定,砟肩设置标准堆高,道床应密实,无溜塌,且排水良好。
脏污道床应有计划及时安排清筛。
7.路基稳定,无翻浆冒泥、下沉、挤出变形等病害,冻害未超出15mm,出现病害及时整修。
8.轨枕状态良好。
混凝土轨枕无连二及以上失效,正线混凝土轨枕失效率不大于4%。
9.轨道高低应平顺,及时消除厚板、坑洼不平和空吊板等病害。
10.正线上钢轨严禁调边使用。
11.曲线上股、岔区前后、列车制动地段、新开通线等薄弱地段应对无缝线路轨道结构及病害进行重点监控,保证技术状态常态良好,且无病害。
12.无缝线路锁定,无显著爬行,固定区累计位移量不超规定。
线路工无缝复习题

线路工(无缝)复习题一、填空题1、钢轨钻孔,两螺栓孔的净距不得小于大孔径的(2)部。
2、扣板(弹片)扣件扭矩应保持在(80—140)N·m。
3、钢轨接头两端各根轨枕应铺设(高弹性)橡胶垫板。
4、允许速度为120km/h(不含)至160km/h的线路应铺设(跨区间)或全区间无缝线路。
5、道口铺面宽度应与道路中面宽度(相同),且不应小于2.5m。
6、160km/h≥Vmax >120km/h正线,高低的作业验收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是(4 )mm.7、Vmax≤120正线及到发线,轨距的作业验收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是(+6,-2)mm。
8、Vmax≤120正线及到发线,轨距的作业全收道岔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是(+3,-2)mm。
9、临时补修是为了保证行李(安全和平衡)。
10、电缆沿路堑顶部埋设时,应在堑顶天沟边(2)m 以外。
11、无缝线路Vmax >160km/h时,道床顶面宽度为(3.5)(m),碴肩堆高0.15(m)。
12、在平交道口(铺面)范围内不应有钢轨接头。
13、弹条扣件的弹条中部前端下颚应靠贴轨距挡振(离缝不大于1mm)或扭矩应保持在(80—150)nm。
14、尖轨跟端直向轨距加宽向辙叉方向递减,距离为(1.5)m。
15、基本轨伤损达到钢轨(轻伤)标准时,应及时更换。
16、跨区间无缝线路铺设的道岔必须设在(固定区)。
17、钢轨头部外侧(50mm)范围内,道口铺面应低于轨面5mm。
18、线路上个别插入的短轨,在站线上不得短于(4.5)m。
19、尖轨非工作边与基本轨工作边的最小距离为(65)m。
20、站线道岔与曲线或道岔与其连接曲线之间的直线段长度不应小于7.5m,因难条件下不应小于(6)m。
21、无缝线路缓冲区一般由(2-4)节标准轨(含厂制缩短轨)组成。
22、无缝线路综合维修计划,宜以(单元轨条)为单位安排作业。
23、160km/h≥Vmax>120km/h正线,高低的临时补修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是(6)。
无缝线路基本理论

任何温度力图都是对应于一定的Δt。现在任取一段
钢轨的温度力图进行分析,如图所示。此处温度力图
为曲线,代表了道床纵向阻力梯度取为变量的更一般
的情况。 由于受有纵向力,则该段钢轨L必存在有受到约束 的,或说未能实现的伸缩量ΔLr 。
而对于单位长度的钢轨来说,必然存在相应的受到约
无缝线路纵向阻力包括接头阻力、扣件阻力及
道床纵向阻力。
பைடு நூலகம்
1.接头阻力
PH 钢轨两端接头处由钢轨夹板通过螺栓拧紧,产
生阻止钢轨纵向位移的阻力,称接头阻力。接头 阻力由钢轨夹板间的摩阻力和螺栓的抗剪力提供。 PH n S 为了安全,我国接头阻力仅考虑钢轨与夹板间的 摩阻力。
接头阻力: PH=n· S 摩阻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螺栓 拧紧后的张拉力和钢轨与夹板之 间的摩擦系数f。接头螺栓拧紧
如果钢轨两端完全被固定,不能随轨温变化
而自由伸缩,则将在钢轨内部产生温度应力。根据虎 克定律,温度应力σt 为: t E t E l E t
l
式中 E——钢的弹性模量,E=2.1×l05MPa; 将E 、α之值代入上式,则温度应力为:
t 2.1105 11.8106 t 2.50t (MPa)
式中 P——一枚螺栓拧紧后的拉力(kN); α——夹板接触面的倾角,tanα=i; i为轨底顶
面接触面斜率,50、75kg/m钢轨: i =1/4;43、
60kg/m钢轨: i =1/3。 当钢轨发生位移时,夹板与钢轨接触面之间将产生 摩阻力F, F将阻止钢轨的位移。
F Nf R cos f 2 sin P cos f
2.扣件阻力 中间扣件和防爬设备抵抗钢轨沿轨枕面纵向位移的 阻力,称扣件阻力。为了防止钢轨爬行,要求扣件阻 力必须大于道床纵向阻力。 扣件阻力是由钢轨与轨枕垫板面之间的摩阻力和扣 压件与轨底扣着面之间的
无缝线路维修作业指导书

无缝线路维修作业指导书第4.8.1条无缝线路地段应根据季节特点、锁定轨温和线路状态,合理安排全年维修计划。
在气温较低的季节,应安排锁定轨温较低或薄弱地段进行维修;在气温较高的季节,应安排锁定轨温较高地段进行维修。
第4.8.2条高温时段不应安排影响线路稳定的作业。
如必须进行维修作业时,应有计划地先放散后作业,并适时重新做好放散和锁定线路工作。
临时补修,可采取调整作业时段的办法进行。
高温季节可安排矫直钢轨硬弯、钢轨打磨、焊补等作业。
在较低温度下,如需更换钢轨或夹板,可采用钢轨拉伸器进行。
第4.8.3条无缝线路维修计划,宜以单元轨节为单位安排作业。
第4.8.4条进行无缝线路作业时,必须掌握轨温,观测钢轨位移,分析锁定轨温变化,按实际锁定轨温,根据作业轨温条件进行作业,严格执行“作业前、作业中、作业后测量轨温”制度,并注意做好以下各项工作:一、在作业地段按需要备足道砟;二、起道前应先拨正线路方向;三、起、拨道器不得安放在铝热焊缝及胶接绝缘接头处;四、扒开的道床应及时回填、夯实。
第4.8.5条胀轨跑道的防治和处理,按《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执行。
第4.8.6条无缝线路作业,必须遵守下列作业轨温条件:一、混凝土枕(含混凝土宽枕)地段无缝线路维修作业轨温条件见表4.8.6-1和表4.8.6-2。
二、混凝土枕(含混凝土宽枕)地段无缝线路,当轨温在实际锁定轨温减30 ℃以下时,伸缩区和缓冲区禁止进行维修作业。
三、木枕地段无缝线路作业轨温按表 4.8.6-1和表4.8.6-2规定减5 ℃,当轨温在实际锁定轨温减20 ℃以下时,禁止在伸缩区和缓冲区进行维修作业。
混凝土枕地段无缝线路作业轨温条件表4.8.6-1作业项目及作业量线路条件连续扒开道床不超过25 m,起道高度不超过30 mm,拨道量不超过10 mm连续扒开道床不超过50 m,起道高度不超过40mm,拨道量不超过20 mm扒道床、起道、拨道与普通线路相同作业轨温范围直线及R≥2000 m +20 ℃+15 ℃-20 ℃±10 ℃800 m≤R<2000 m +15 ℃-20 ℃+10 ℃-15 ℃±5 ℃300 m≤R<800 m +10 ℃-15 ℃+5 ℃-10 ℃—混凝土枕地段无缝线路作业轨温条件表4.8.6-2 序号作业项目按实际锁定轨温计算-20 ℃以下-20 ℃~-10 ℃-10 ℃~+10 ℃以内+10 ℃~+20 ℃+20 ℃以上1 改道与普通线路同与普通线路同与普通线路同与普通线路同禁止2松动防爬设备同时松动不超过25m同时松动不超过25 m与普通线路同同时松动不超过12.5 m禁止3更换扣件或涂油隔二松一,流水作业隔二松一,流水作业隔二松一,流水作业隔二松一,流水作业禁止4 方正轨枕当日连续方正不超过2根隔二方一,方正后捣固,恢复道床,逐根进行(配合起道除外)与普通线路同隔二方一,方正后捣固,恢复道床,逐根进行(配合起道除外)禁止5 更换轨枕当日不连续更换当日连续更换不超过2根(配合起道除外)与普通线路同当日连续更换不超过2根(配合起道除外)禁止6 更换接头螺栓或涂油禁止逐一进行逐一进行逐一进行禁止7 更换钢轨禁止禁止与普通线禁止禁止或夹板路同8不破底清筛道床逐孔倒筛夯实逐孔倒筛夯实逐孔倒筛夯实逐孔倒筛夯实禁止9 处理翻浆冒泥(不超过5孔)与普通线路同与普通线路同与普通线路同禁止禁止1 0 矫直硬弯钢轨禁止禁止禁止与普通线路同与普通线路同1 1 更换胶接绝缘接头禁止禁止拧紧两端各50m范围扣件后,再进行更换禁止禁止四、在跨区间无缝线路上的无缝道岔尖轨及其前方25m范围内进行影响线路稳定的作业时,作业轨温范围为实际锁定轨温±10 ℃。
无缝线路技术要点

铁路电子电报拟稿人:刘长征签发:石亮核稿:高文秀电话:42015主送单位:各车间。
抄送单位:局职教处、工务处,段职工教育科。
报文:关于学习无缝线路防胀技术要点的通知为切实做好线路防胀工作,确保列车安全、平稳和不间断地运行,现将《无缝线路防胀技术要点》予以印发,望各车间、班组利用各种方式加强学习,使干部职工全面掌握无缝线路养护要点,确保无缝线路得到科学、正确地养护。
同时在班前安全教育上,工(班)长在公布当日作业项目的同时,要公布当日作业地点的实际锁定轨温,以便作业人员掌握。
附件:无缝线路防胀技术要点兰工教电〔2011〕69号兰州西工务段二○一一年五月十五日附件:无缝线路防胀技术要点一、加强检查监控,确保线路稳定㈠加强线路薄弱处所和施工地段的检查。
重点地段或线路薄弱处所,应列为车间和班组的防胀关键点,巡道工每天进行检查,做好记录,将检查结果报告线路工区工长。
线路工区工长每周利用高温时段(10:00~16:00)对管内线路全面检查一遍。
车间主任每旬对管内防胀关键点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做好记录。
对一些胀轨易发生地段,必要时可采取措施,安排人员进行监控。
对插入短轨未及时焊复区段要做好标记,在冬季轨温较低时焊复地段要列入重点监控地点,必要时采取应力放散或调整。
加强既有线改建、平改立等施工中防胀工作的检查,对存在防胀隐患处所,要采取果断措施,责令施工单位整改,高温时段严禁立交涵顶进施工。
㈡落实无缝线路长钢轨位移观测制度。
各车间、工区对管内(无缝)线路的爬行位移观测桩全面复查,做到位置正确、标记清晰。
切实加强无缝线路爬行观测工作,规范长钢轨位移观测和记录,提高观测的精确度,准确掌握无缝线路技术状态,为抓好防胀工作提供依据。
无缝线路位移观测要使用配发的专用工具,尤其对观测桩缺损、钢轨标记不符合规定的要及时进行整改,保证标记明显、耐久、可靠,对固定区累计位移大于10mm的单元轨条,要及时上报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普速铁路线路工重点知识点

普速铁路线路工重点知识点一、专业安全1.步行上下工时应做到如下行走要求:①步行上下工时,区间应在路肩或路旁集中走行;②在双线区间,应面迎列车方向走行;③通过桥梁、道口或横越线路时,应“手比、眼看、口呼”,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严禁来车时抢越。
④必须走道心时,应设置专人防护。
进路信号辨认不清时,应及时下道避车。
2.线路上作业设置移动停车信号防护的程序如下:(1)驻站联络员抄录并确认作业调度命令,通知作业负责人;(2)作业负责人通知现场防护员按规定在作业地点设置移动停车信号;(3)按规定设置好移动停车信号后作业负责人发出作业命令。
3.线路上作业撤除移动停车信号防护的程序如下:(1)作业负责人检查确认线路已达到放行列车条件(外单位施工的还需设备管理单位监督检查人员共同检查确认);(2)通知现场防护员撤除作业地段的移动停车信号;(3)通知车站开通线路。
4.线路发生危及行车安全故障或自然灾害时的防护办法如下:(1)应立即使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通知车站值班员或列车司机紧急停车,同时在故障或自然灾害影响地点设置停车信号。
(2)当确知一端先来车时,应急速奔向列车,用手信号(灯)或徒手显示停车信号。
(3)如不知来车方向,应在故障或自然灾害影响地点注意倾听和瞭望,发现来车,应急速奔向列车,用手信号旗(灯)或徒手显示停车信号。
设有固定信号机时,应先使其显示停车信号。
站内线路、道岔发生故障或自然灾害时,应立即通知车站值班员采取措施,防止机车、车辆通往该故障或自然灾害影响地点,同时按规定设置停车信号防护。
二、基本规章、相关规章1.铁路工务系统相关的主要规章制度(普速)包括:《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线路修理规则》、《普速铁路桥隧建筑物维修规则》、《铁路工务安全规则》。
2.《普速铁路线路修理规则》对于铁路工务系统线路修理工作的规范性作用:《普速铁路线路修理规则》共分十一章和八个附录,主要规定了线路设备修理工作内容及工作组织、线路设备标准和修理要求、线路设备修理主要作业要求、线路设备大修设计及预算、线路设备修理标准、线路质量评定、线路设备检查、道口看守、平面和高程控制网、附则等内容。
03三、无缝线路长钢轨折断处理

三无缝线路长钢轨折断处理㈠目的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减少故障延时,及时开通线路。
㈡作业条件⑴发现无缝线路长钢轨(含焊缝、胶接绝缘接头、焊接辙叉)折断时,必须立即采取线路故障防护办法进行防护。
⑵作业人员或检查人员发现钢轨折断影响行车时,立即用红色信号旗或徒手信号沿来车方向防护,拦停列车,通知工区。
⑶巡道工巡查线路发现钢轨折断影响行车时,应立即用短路铜线连接两股钢轨(有轨道电路区段),手持展开的红色信号旗(夜间为红色信号灯)携带响墩向来车方向进行防护,设置停车防护,并用对讲机的行车频道联控司机或车站立即停车。
㈢作业程序⒈信息处理设备所属单位负责人接到线路红光带信息及巡道工或其他人员报告线路钢轨折断时:⑴负责人应立即向车站派驻联络员;⑵负责人应立即组织劳力和安排人员准备T型扳手、活口扳手、臌包夹板、急救器、加力扳手、道锤、捣镐、杠杆叉或叉子等工具前往故障地点;⑶负责人应立即带上对讲机、道尺、钢板尺、钢卷尺(30~50m)前往现场进行调查,根据现场情况按“先通后固”的原则确定处理方案。
⒉断轨处理⑴无缝线路焊缝或母材折断。
①紧急处理。
a.当断缝为垂直断裂且断缝拉开不大于30mm、上下左右无严重错牙时,要迅速用救援人员带来的臌包夹板及急救器或机车上备用的臌包夹板及急救器进行临时加固,将短路铜线或回流线连接在断轨处两端,沟通信号,随即复紧断缝前后50m扣件,限速15~25km/h开通线路。
b.当断缝为垂直断裂且断缝拉开大于30mm小于50mm、上下左右无严重错牙时,要迅速用救援人员带来的臌包夹板及急救器或机车上备用的臌包夹板及急救器进行临时加固,将短路铜线或回流线连接在断轨处两端,沟通信号,随即复紧断缝前后50m扣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限速5km/h开通线路。
在采取有效加固措施后,根据现场情况,适当提高放行列车速度。
经紧急处理开通线路后,现场人员应采取插入短轨的措施,进行临时处理,以正常速度放行列车。
c.如断缝大于50mm、上下左右严重错牙或钢轨揭盖时,严禁盲目放行列车,必须进行插入短轨头或短轨处理。
无缝线路学习课件(课堂PPT)

第二节 无缝线路纵向受力分析
线路阻力
纵向阻力 横向阻力 竖向阻力
接头阻力 扣件阻力 道床纵向阻力 道床横向阻力 轨道框架水平刚度 道床竖向阻力 轨道框架垂直刚度
10
一、无缝线路纵向阻力
无缝线路纵向阻力包括接头阻力、扣件阻力及 道床纵向阻力。
1.接头阻力
钢轨两端接头处由钢轨夹板通过螺栓拧紧,产PH 生阻止钢轨纵向位移的阻力,称接头阻力。接头 阻力由钢轨夹板间的摩阻力和螺栓的抗剪力提供。
钢的摩擦系数一般为0.25,而f =tanφ,则有φ= arctan0.25;又有α=arctani。
相应值代入得到:70、50kg/m钢轨:S=1.03P; 60、43kg/m钢轨:S=0.90P。
15
由以上分析表明:一枚螺栓的拉力接近它所产生的接 头阻力。接头阻力的表达式,可写成: PH=n·P
5
3.无缝线路的基本特点及分类
(1)特点
与普通线路相比,无缝线路在其长钢轨段内消灭了 轨缝,从而消除了车轮对钢轨接头的冲击,使得列车 运行平稳,旅客舒适,延长了线路设备和机车车辆的 使用寿命,减少了线路养护维修工作量,并能适应高 速行车的要求,是轨道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2)分类
1) 无缝线路根据处理钢轨内部温度应力方式的不同, 可分为温度应力式和放散温钢轨及其两 端2~4根标准轨组成,并采用普通接头的形式。
放散温度应力式无缝线路,又分为自动放散式和 定期放散式两种,适用于年轨温差较大的地区。
7
采用伸缩接头 的放散温度应 力式无缝线路
8
2)无缝线路根据钢轨铺设长度划分为:
普通无缝线路 全区间无缝线路 跨区间无缝线路
17
2.扣件阻力
中间扣件和防爬设备抵抗钢轨沿轨枕面纵向位移的 阻力,称扣件阻力。为了防止钢轨爬行,要求扣件阻 力必须大于道床纵向阻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床:
道床厚度标准
五年内年计划通过总重 (Mt) 有垫层的碎石道床 (碎石/垫层) 有碴桥 Vmax≤120km/h 面上的 碎石道 Vmax>120km/h 床 W年≥50 300/200 50>W年≥25 300/200 250 300 25>W年≥15 250/200
第3.9.14条 无缝道岔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1、可动心轨无缝道岔的钢轨接头除绝缘接头采 用胶接绝缘外,其余接头应全部焊接;固定型道岔 除绝缘接头采用胶接绝缘外,辙叉前后4个接头及 曲股接头可采用冻结接头外,其余接头应全部焊接 。 固定型辙叉接头冻结应采用高强螺栓,扭矩应 保持1100~1400N.m。 2、导轨、辙叉、心轨、翼轨的扣件扭矩应保持 120~140 N.m;尖轨及其前后各25m范围内的基本 轨扣件扭矩应保持在60~80 N.m。
Tmax Tmin td t u t中 t k 2 2
六); 式中 [Δtd],[Δtu]——允许温降和允许温升(附录 Tmax,Tmin——当地历史最高、最低轨温; [Δtk]——中和轨温修正值,取0~5℃。
第3.10.4条 曲线半径小于400 m或当地最 大轨温幅度超过《铺设无缝线路允许温差表》 (附录六)中允许铺设无缝线路最大轨温幅 度时,应作特殊设计。 长大坡道、制动地段及行驶重载列车区段 铺设无缝线路时,可采取加强措施。
第十节 无缝线路
第3.10.1条 允许速度为120km/h(不含)
~160km/h的线路应铺设跨区间或全区间无
缝线路,允许速度大于160km/h的线路应铺
设跨区间无缝线路。
第3.10.2条 温度应力式无缝线路,一般由固定 区、伸缩区、缓冲区三部分构成。固定区长度不 得短于50m(无缝线路全长不得短于200m)。伸 缩区长度应根据年轨温差幅值、道床纵向阻力、 钢轨接头阻力等参数计算确定,一般为50~100m。 缓冲区一般由2~4节标准轨(含厂制缩短轨)组 成,普通绝缘接头为4节,采用胶接绝缘接头时, 可将胶接绝缘钢轨插在2节或4节标准轨中间。缓 冲区钢轨接头必须使用不低于10.9的螺栓,螺栓 扭矩应保持在700~1100N.m。绝缘接头轨缝不得 小于6mm。
第3.10.7条 普通无缝线路轨条长度应 考虑线路平纵断面条件及道岔、道口、 桥梁、隧道所处的位置。总长度不足1 km的桥梁、隧道,轨条应连续布置。但 在小半径轨条。 轨条长度不应短于200m,特殊地段不 应短于150m。
桥梁有浅基、孔径不足、偏心超限、载重等级不足或支 座、墩台病害等,铺设无缝线路前必须进行严格检算。 表3.10.5
扣件类型与扭矩 钢轨 最大轨 允许桥 类型 温幅度 梁长度 钢梁桥和混凝土梁 混凝土梁有碴桥 无碴桥 (kg/m) (℃) (m) 60~70 ≤300 钢梁桥:K型扣件 YJ-1 型扣件扭矩: m 71~80 ≤240 混凝土梁无碴桥: 60~80N· 50 弹条Ⅰ型、弹条 WJ-2型扣件 81~90 ≤200 扣 件 扭 矩 : 60 ~ Ⅱ型扣件扭矩: 91~100 ≤160 80N· 与线路上相同 m 60~70 ≤220 加强桥头线路的锁 加强 桥头 线路的 锁定 71~80 ≤200 定 60 81~90 ≤160 91~100 ≤100
第3.10.6条 无缝线路轨道结构应具备的条件: 一、路基。 路基稳定,无翻浆冒泥、冻害及下沉挤出等路基病害。 二、道床。 一级碎石道碴,碎石材质、粒径级配应符合标准,道床 清洁、密实、均匀。跨区间无缝线路道岔范围内道床肩 宽450 mm。 三、轨枕及扣件。 混凝土枕、混凝土宽枕或有碴桥面混凝土枕,特殊情况 可使用木枕。混凝土枕、混凝土宽枕应使用弹条扣件, 木枕应使用分开式扣件。 四、钢轨。 普通无缝线路应采用50 kg/m及以上钢轨,全区间及跨 区间无缝线路应采用60 kg/m及以上钢轨。
混凝土宽枕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正线木枕或II型砼枕地 段,应增加轨枕配置根数,但每千米铺设最 多不超过木枕1920根,II型砼枕1840根。
1、半径为800m及以下的曲线地段;
2、坡度大于12‰的下坡制动地段; 3、长度300m及以上的隧道内。
无缝线路轨枕间距
无缝线路轨枕间距表
轨枕配置根数 (根/km) 1667 1760 1840 1920 轨枕间距 (mm) 600 568.2 543.5 520.8
W年<15 250/200
线路类别
顶面 碴肩 宽度 堆高 (m) 半径 加宽 (m) (m) (m) 3.4 2.9 ≤600 0.10 0.15
曲线外侧道 床加宽
边坡坡度
Vmax≤160km/h 站 线
1:1.75 1:1.50
轨枕: 轨枕类型和配置根数标准
五年内年计划通过总重 (Mt) II型砼枕 轨枕 配置 数量 III型 (根 砼枕 /km) 无缝线路 普通线路 W年≥25 1840 1667 1680 1760 1760 1760 25>W年≥15 1760 W年<15 1760~1680
第3.10.5条 桥上铺设无缝线路应满足下列要求: 一、位于无缝线路固定区的跨度不大于32 m的 简支梁桥。 二、当地最大轨温变化幅度、桥长及其采用轨 枕、扣件符合表3.10.5的规定。 三、无缝线路在桥梁两端路基上每端锁定长度 均不应小于100 m。 不在上述规定之列的桥梁,应对钢轨、墩台的 受力状态、冬季钢轨折断时断缝的大小进行检算。 若各项检算结果未超过允许值则可铺设。
第3.10.3条 无缝线路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铺 设无缝线路应采用标准轨道结构,根据各地轨温幅度 并按《铺设无缝线路允许温差表》(附录六)所列允 许温升[Δtu]和允许温降[Δtd]计算中和轨温,确定设计 锁定轨温。特殊情况需加强轨道结构时,应根据行车 条件和线路平纵断面情况进行强度、稳定性及缓冲区 轨缝检算。中和轨温按下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