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氧化膜电阻器检验规范

合集下载

电阻器检验标准

电阻器检验标准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文件编号
文件名称
电阻器进料检验标准
文件版本
密级
发行日期
共2页1页
一、目的:为了使电阻器品质要求明确制定该标准
二、检验工具:数字电桥、卡尺、等
三、检验判定标准:GB2828-2003 AQL CR=0 MA=0.4 MI=1.5
四、检验项目及判定标准:
检验项目
规格要求
检查水平
检验方法
银(K)
本色(M)

数字电桥
MA
允许偏差
5%
10%
20%
高温测试
在105º环境下烘烤30分钟,恢复常温后电阻值与原电阻值误差在5%范围内。误差公式为:(R高温后阻值-R原阻值)/R原阻值。
S-4
数字电桥、烤箱
MA
耐压
220K-- 510K电阻器在常温下,施加交流电压0.5kV单个漏电流设置为2.5mA,10秒不损坏,电阻不冒烟、不变色。
品质判定
引线弯
曲强度
将电阻的一端引线引出端处弯曲或与电阻体成90°来回弯折3次,引无松动和断裂等现象发生。
S-4
弯曲
MA
ROHS
有害物质含量须符合本公司内部控制值(订单未要求时此项免检)
S-1
ROHS仪
CR
包装
每一包装箱及最小包装袋上均应贴有产品标签卡,且标签卡上应标有供应厂商、规格型号、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检验人员及RoHS标志,并要有保存期限的说明。
品质判定
外观
色环均匀,易于识别,断环不得大于60°;电阻体均匀,表面有光泽,无气孔,无起泡,无起皱,无露头;引线不得发黄,不得露铜,应无油污,引线根部不允许有长度超过1mm的漆。

电阻器安全检验实施细则

电阻器安全检验实施细则

电阻器安全检验实施细则电阻器是电子元器件中常见的一种,其作用是供给固定阻值的电阻。

在工业和生活中,电阻器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电力设备和照明装置中。

由于电阻器的作用极其紧要,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检查措施。

本文将重点介绍电阻器安全检验实施细则,以帮忙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确保电阻器的安全使用。

一、检查电阻器的电气性能电阻器的电气性能是最紧要的检查项之一、在进行实际测试之前,首先应依照生产厂家供给的数据表或标识标牌上标明的电气参数来检查电阻器的电气性能。

在检查电气性能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万用表来测试电阻器的电阻值和温度系数。

此外,还需要检查其功率、电压和容差等参数,确保电阻器的电气性能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并且充足使用要求。

二、检查电阻器的外观质量除了检查电阻器的电气性能外,还应检查其外观质量。

外观质量包括电阻器的尺寸、颜色、表面加工、标识标牌等方面。

假如发觉电阻器的外观存在异常,例如表面不平或显现破损、变形或颜色变化,应立刻停止使用,并找到原因。

假如发觉标识标牌上的参数有误,应适时解决。

三、检查电阻器的绝缘性能电阻器的绝缘性能也是紧要的检查项之一、在进行测试之前,需要先将电阻器和测试仪连通,并对电阻器进行电阻测试,确保电阻器的绝缘性能达到行业要求。

如存在异常,应停止使用,并找到原因。

四、检查电阻器的耐压性能除了检查电阻器的电气性能、外观质量和绝缘性能,还应对其进行耐压测试。

在进行耐压测试之前,需要将电阻器与高压测试仪相连,并渐渐递增电压,察看电阻器的耐压性能。

假如发觉电阻器在测试过程中显现异常,例如发出噪音或冒烟等,应停止测试并找寻原因。

五、检查电阻器的耐热性能电阻器在使用中会产生热量,因此其耐热性能也是紧要的检查项目之一、在进行测试之前,需要测试电阻器的温度系数和最高使用温度,以确保其能够长时间安全使用。

同时,还需要检查电阻器的散热性能,并确保其安装在适当的环境下。

六、结语电阻器作为电子元器件的紧要构成部分,其使用安全极为紧要。

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MOV)工作寿命的鉴定和维护评定程序和方法

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MOV)工作寿命的鉴定和维护评定程序和方法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工作寿命的鉴定和维护评定程序和方法A.1 概述MOV 的工作寿命评定,包括三个方面:a) 在最高工作温度和最大连续工作电压(U/T 应力)下的失效前平均时间(MTTF )。

实验证明,在最高工作温度和最大连续工作电压下,MOV 的失效率()t λ接近常数,因此可以采用“失效率抽样方案和程序”(GJB2649A-2011)进行MTTF 的初始鉴定,以及失效率等级的维持和升级。

寿命年限按市场需要,优先值确定为5、10、15、20、30年。

b) 脉冲电流寿命MOV 的脉冲电流寿命,以电流峰值(P I )、脉冲等效方波宽度(τ)和能够耐受的次数(n )三者的数量关系来表达, (),P I fn τ=。

依据实际使用要求,若无特别规定,τ的数值范围是17.5 μs ~10 ms , n 的数值范围是1~106次。

实验证明,MOV 在脉冲电流应力下的失效分布是Weibull 分布,从这个分布函数,可以计算出“特征寿命”,“平均寿命”,“中位寿命”和最小寿命。

若无特别规定,寿命次数n 是指中位寿命med n ,在必要时可以规定最小寿命min n 。

c) 脉冲寿命次数转换到MOV 在安装地点的寿命年限。

A.2 U/T 应力下,失效前平均时间(MTTF )的评定程序和方法 A.2.1 鉴定试验 A.2.1.1 鉴定试验抽样表依据要求的寿命(年)或MTTF 值,置信度,和允许试验失效数,从表D.1,确定试验的累积元件-小时数【NH 】。

表A.1 MTTF 鉴定试验抽样表A.2.1.2 试验装置U/T试验装置图见图C.1。

说明:VS——可调直流电源,稳定度0.5%,交流文波<1%,输出电流能力≥100 mA;VR——被试验压敏电阻器; TCC——恒温试验箱,±2 K;J——样品超流切断继电器; DISP——显示屏;CM——电流/功率测量电路; CON——超流检测电路;RY——电流测量电阻(若无特别规定,RY=100 Ω~500 Ω)。

金属氧化膜电阻规格书

金属氧化膜电阻规格书

将供试电阻器本体固定,于导线末端负重 0.5Kg,使用电阻器本体与导线成 90°弯曲,然后灰复为水
受控文件
禁止复印
金属氧化膜电阻规格书
文件编号 ZL- QW- 002 版 本 A 发行日期 2008-3-28 页 次 9~7
平状,此操作一次约 5 秒种为 1Cycle,依上述方法共试 2Cycles 试验后导线不断裂或松弛等现象。
100KΩ以下:
±(5%+0.05Ω)
100KΩ(含)以上: ±(10%+0.05Ω)
±(1%+0.05Ω)
±(1%+0.05Ω)
±(1%+0.05Ω
±350 PPM/℃
不燃烧、不熔化
400V 250V
试验方法
5.7.8 如图二 5.7.2
5.7.3
5.7.4 5.7.5 5.7.6 5.7.12 5.7.7 5.7.9
文件编号 ZL- QW- 002 版 本 A 发行日期 2008-3-28 页 次 9~5
G
表二 Size
0207 0309 0309 0512 0512 0616 0616
(图五)
成型 Type PU PUG PFK PUG PFK PUG PFK
P
10±1 12.5±1 7.5±1 15±1 10±2 20±1 10±2
3.6 绝缘电压:在连续工作条件下,在电阻器的各个引出端与任何导电安装面之间可以施加的最大峰值电
压。
3.7 电阻温度系数:两个规定温度之间的阻值相对变化除以产生这个变化的温度之差。
4、职责
本规格书执行标准 GB/T5729—2003/IEC60115-1:2001
5、程序内容

电阻器安全检验实施细则

电阻器安全检验实施细则

电阻器安全检验实施细则
一、资料
产品说明书、安全性关键元器件或原材料一览表(材料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厂名称、安全认证证书号)。

二、受检范围
适用于电网电源供电的家用和类似一般用途的电子及有关设备用的有安全要求的隔离电阻器、线绕电阻器。

隔离电阻器:对于连接在带电元件与可触及金属件间的电阻器在过载情况下,应有足够稳定的电阻器;
线绕电阻器:指有阻燃要求的线绕电阻器;
三、检验依据及检验项目
1.检验依据:SJ3272-90《电阻器的安全要求》
2.检验项目:
隔离电阻器:标记、爬电距离或间隙、湿热试验、电涌试验。

线绕电阻器:标志、爬电距离或间隙、过载试验。

四、试样
每种型号、功率的最大阻值、最小阻值,临界阻值各30只。

五、安全性能的判据
各检验项目试验合格则判定为产品安全检验合格。

有一个项目出现不合格,则判为不合格。

金属氧化膜检验指导书

金属氧化膜检验指导书

金属氧化膜检验指导书1. 检验目的本指导书旨在提供金属氧化膜检验的方法和步骤,确保产品质量和可靠性。

2. 检验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所有金属制品,包括但不限于钢材、铝材、铜材等。

3. 检验方法3.1 外观检验3.1.1 检查金属制品表面是否有氧化膜,包括颜色、厚度等。

3.1.2 使用目视或放大镜进行检查,确保检验的准确性。

3.2 化学分析3.2.1 选择合适的化学分析方法,例如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法等。

3.2.2 采集金属制品样本,进行化学分析,确定氧化膜的成分。

3.3 物理性能检验3.3.1 使用适当的测试设备进行物理性能检验,例如硬度测试仪、拉力试验机等。

3.3.2 测试金属制品样本的硬度、强度等物理性能指标,以评估氧化膜的质量。

4. 检验记录和报告4.1 检验记录4.1.1 检验员应详细记录每项检验的结果和相关数据。

4.1.2 检验记录应包括检验日期、检验员签名、样品标识等信息。

4.2 检验报告4.2.1 检验员应根据检验记录撰写检验报告。

4.2.2 检验报告应包括检验结果、检验方法、样品信息等内容。

5. 审核和存档5.1 审核5.1.1 检验报告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审核,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5.1.2 审核人员应对检验过程和结果进行评审,并记录审核意见。

5.2 存档5.2.1 检验记录和报告应按规定进行存档,便于日后查阅和追溯。

5.2.2 存档期限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和法规要求确定。

6. 附则6.1 本指导书的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操作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6.2 在操作过程中,应遵循安全操作规范,确保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

以上为金属氧化膜检验指导书的简要内容,具体操作细节和指导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补充。

金属氧化膜电阻检验规范

金属氧化膜电阻检验规范

文件制修订记录
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金属氧化膜电阻器的检验要求和检验方法。

2、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
2.1外观和标志:技术要求:表面不应有锈蚀、裂痕、压痕和其它机械性损伤,标志应清晰、正确、牢固。

检验方法:目测。

2.2外形尺寸:符合检验卡片要求。

游标卡尺测量。

2.3 电气性能
2.1.1 电阻阻值:符合产品规格书规定的阻值和容许偏差。

用LCR表进行测量。

2.1.2 耐压:用耐压仪测量,施加产品规格书规定的电压而无击穿或飞弧现象。

2.1.3 耐焊接热:技术要求:无可见损伤、标志清楚。

2.1.4 耐久性:技术要求:温度125C,放入高温箱中,调至规定温度,保持高温。

2.4 可焊性:上锡率≥90%。

3、检验流程
仓库管理员对进料货物进行产品名称、型号、数量及其他随货相应文件进行收料确认(暂存),在物料接收确认后立即开《送检单》通知品质部,IQC接送检单后应对产品初步核对,若不合格产品直接做退货处理,如实对检验状况进行记录,开立品质异常通知单交送各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4、环保检查:若有需要,供方应提供具有权威性检测机构出示的有效期内的环保资料证书。

5、交收检验:按GB/T2828.1-2012 (AQL:主0.065 次0.65)抽样标准进行随机抽检。

6、缺陷分类
6.1重缺陷:混料,电阻裂、变形,电性能不符合,引脚不上锡。

6.2轻缺陷:尺寸略超差,但不影响使用;外观轻微缺陷,但不影响使用。

7、金属氧化膜电阻检验。

原材料检验规范--电阻器

原材料检验规范--电阻器
外形有明显损伤及阻值变化不在规定范围内n≥1
Major
AC=0
当研发认可规格书有要求时才做此试验
耐温负荷:在相对湿度为90-95%,温度为40度的环境下,通1/10额定功率电压500小时,1小时通,0.5小时断,试验后电阻外观无明显损伤,阻值变化在±(5%+0.1Ω)以内
外形有明显损伤及阻值变化不在规定范围内n≥1
阻值变化不在规定范围内n≥1
Major
AC=0
当研发认可规格书有要求时才做此试验
不燃性试验
把电阻用普通明火灯烧15秒,停15秒,如此5次循环后,电阻外观应无明显损伤及破裂
外观有明显损伤及破裂
Major
AC=0
每批来料
环保测试
环保试验
环保抽检:按公司《高风险&低风险材料环保抽样计划表》送实验室检测,符合我司管控要求为合格,反之为不合格;当测试值为临界值时送第三方检测机构确认
委托测试不符SEC: n≥1
Major
AC=0
每批/料商/年
焊锡试验
焊盘及引针焊锡性试验
温度:260±5℃,时间:3S,电路板焊盘上锡率大于95%,光亮无毛刺,饱满光亮。
上锡率<95% n≥1
Major
AC=0
每批来料
普通电阻(16001类至16005类)试验指导书
序号
项目
检测项目

目测
字唛内容:色环标示法或字唛
4
性能测性能测试
静态阻值
1、测试温度25±2℃
2、用电阻表直接夹在电阻两引脚测量
测试静态阻值必须符合承认书或我司特殊要求
按ANSI/ASQ1.4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
5
额定负载测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轻缺陷:尺寸略超差,但不影响使用;外观轻微缺陷,但不影响使用。
金属氧化膜电阻器检验规范
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源自期修订记录修订状态
修改内容
修改人
批准人
日期
1、主题:本标准规定了金属氧化膜电阻器的检验要求和检验方法。
2、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
2.1外观和标志
2.1.1技术要求:表面不应有锈蚀、裂痕、压痕和其它机械性损伤,标志应清晰、正确、牢固。
2.1.2检验方法:目测法。
2.3.3耐焊接热
a、技术要求:无可见损伤、标志清楚;△R≤±(1%R+0.05Ω)。
b、检验方法:锡炉温度调至260±5℃,浸入时间10±1秒。
2.3.4耐久性
a、技术要求:温度125℃,持续时间1000小时,△R≤±(5%R+0.1Ω)。
b、检验方法:放入高温箱中,调至规定温度。
2.4可焊性
a、技术要求:上锡率≥90%。
2.2外形尺寸
2.2.1技术要求:符合规格书的规定尺寸。
2.2.2检验方法:用游标卡尺测量。
2.3电气性能
2.3.1电阻阻值
a、技术要求:符合产品规格书规定的阻值和容许偏差。
b、检验方法:用LCR表进行测量。
2.3.2耐压
a、技术要求:施加产品规格书规定的电压而无击穿或飞弧现象。
b、检验方法:用耐压仪测量。
b、检验方法:锡炉温度调至235±5℃,浸入时间2±0.5秒。
3、检验规则
交收检验。按GB2828—87《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中一次正常抽样方案进行,检查水平Ⅱ级。
合格质量水平AQL值分别如下:
重缺陷:0.065轻缺陷:0.65
4、缺陷分类
4.1重缺陷:混料,电阻裂、变形,电性能不符合,引脚不上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