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培养计划

合集下载

口腔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培养计划

口腔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培养计划

口腔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培养计划本专业属于医学学科门类中的二级类(口腔医学类)本专业代码:100401一、专业培养目标及业务培养要求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初级口腔医师,这种素质确保其毕业后作为口腔医生时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从事安全有效的医疗实践,保证他们有适当的基础能够进行终身学习和在口腔医学某一学科领域内进一步深造。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系统掌握口腔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职业态度,为毕业后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的态度、知识和技能:态度目标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愿为医学科学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2.树立关爱病人观念,尊重病人人格,保护病人隐私;坚持以预防疾病发生、减轻和驱除患者的病痛为己任,认识到提供临终关怀的道德责任。

3.充分认识医患沟通与交流的重要性,并积极与病人及病人家属进行交流,使其充分理解和配合诊疗计划的制订与实施。

4.树立成本效益观念,注重合理用药,选择合理的诊治方案,充分掌握公平有效分配和合理使用有限资源的原则,充分利用可用资源达到康复的最大效益。

5.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充分认识到不断自我完善和接受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6.树立正确的医学伦理观念,尊重个人信仰,尊重每一个人,理解其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

7.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超出自己的业务能力而不能有效安全处理的医疗活动,主动寻求其他医师的帮助。

8.始终将病人及社区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9.具有创新精神和敢于怀疑、敢于分析批判的精神,具有为新知识产生、新技能的发现做出贡献的意识。

10.尊重同仁,增强团队意识。

11.树立依法行医的观念,学会用法律保护病人和自身的权益。

知识目标1.基本掌握生物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关知识和方法,并能够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

2.掌握口腔合、颌、面的正常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3.掌握口腔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原因,认识到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及行为心理因素对疾病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2024口腔医学学习计划

2024口腔医学学习计划

2024口腔医学学习计划2024年,将是我口腔医学学习的关键一年。

在这一年里,我将全身心投入学习和进步,为自己的未来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下是我在2024年的口腔医学学习计划。

一、学科知识学习1.1 扎实基础知识:口腔医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基础知识相当重要。

我将认真学习口腔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基础学科知识,打好扎实的基础。

1.2 临床能力提升:在2024年,我将注重临床实践的学习。

通过参与临床实习,我将积累宝贵的临床经验,提升自己的临床技能和诊断能力。

1.3 学科前沿研究:口腔医学领域的研究发展日新月异,我将关注学科前沿的研究进展,积极参与科研课题和学术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

1.4 转化应用能力:口腔医学不仅是一门学科知识,更是一门服务性的医学专业。

我将注重学科知识与实际医疗服务的结合,提高自己的转化应用能力,为将来的临床工作做好准备。

二、技能培训2.1 牙科技能训练:在2024年,我将加强对口腔医学技能的训练,包括洗牙、充填、拔牙等基本技能的练习。

同时,我还将学习牙齿修复、牙齿矫正等专业技能,为将来的临床工作做好准备。

2.2 医疗器械使用:口腔医学涉及大量的医疗器械使用,我将认真学习各种医疗器械的使用方法,熟练掌握其操作技巧,确保将来的临床工作顺利进行。

2.3 治疗方案设计:口腔医学治疗方案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我将学习如何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效果。

三、学习方法3.1 多方学习:口腔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我将多渠道获取知识,包括课堂学习、实践实习、科研学术等多种途径。

3.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口腔医学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将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加强临床实践,确保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3.3 持续学习:口腔医学领域的知识更新速度很快,我将保持持续学习的状态,不断跟进学科发展,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四、自我管理4.1 时间管理:充分利用时间,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计划,确保学习任务的完成。

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4
64 32 32
总:428 28.5 30.6 11 3 8
4.5 64 48 16
理:305
3
48 32 16
实: 94
3
48 48 0
外: 29
0.5 8 8 0
1.5 23 12 0 11
1.5 36 24 0 12
2
36 0 30 6
4.5 50 50 0
3
39 39 0
1
12 12 0
2.5 42 28 14
总:317 20 18.6 7 4 3
4
63 40 23
理:212
3
48 48 0
实: 99
0.5 8 8 0
外: 6
2
36 0 30 6
4
56 56 0
4
64 32 32
2.5 36 26 10
总:461 30.5 27.1 11 3 8
2
29 20 9
理:311
1
28 0 28
实:144
4.5 56 56 0
外: 6
5
61 61 0
1.5 39 0 39
0.5 8 8 0
5
80 64 16
2
36 0 30 6
4.5 56 56 0
2
32 20 12
0.5 8 8 0
总:359 24.5 21.1 10 5 5
2
20 20 0
理:216
3.5 58 28 30
实:137
4
52 52 0
外: 6
2
48 0 48
学生应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 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 掌握口腔医学各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 掌握口腔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 掌握口腔修复工作的基本知识和一般操作技能; 掌握医学文献检索、资料调查的基本方法,具有口腔医学科学研究的初步能 力。

口腔医学生培训计划

口腔医学生培训计划

口腔医学生培训计划一、前言口腔医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口腔疾病和口腔健康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预防和治疗口腔疾病,维护口腔健康。

口腔医学的发展对于保护和促进人民的口腔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为了培养具备德才兼备的口腔医学人才,领导着眼当前,着力未来,制定了以下口腔医学生培训计划。

二、培养目标1. 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掌握各项口腔医学技术。

2. 希望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临床能力,能够科学、规范、安全地从事口腔医学工作。

3. 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职业操守,能够独立承担口腔医学工作,并有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具备较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在工作中能够更好地与患者、同事和其他医疗人员合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口腔医疗服务。

三、培养内容1. 理论课程(1)基础医学知识: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

(2)口腔医学基础知识:包括口腔解剖学、口腔生理学、口腔病理学、口腔医学基础理论等。

(3)临床医学知识:包括口腔诊断学、口腔内科学、口腔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种植学等。

(4)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包括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医学法律等。

2. 实践课程(1)临床实习:学生在临床实习中进行口腔医学临床工作,熟悉各种检查仪器的操作,掌握各项临床技能。

(2)技能培训:学生参加口腔医学技能培训,包括洗牙、刷牙、拔牙等。

(3)科研实践:学生进行科研实践,包括参与口腔医学科研项目、发表论文等。

3. 临床实践学生在临床实践中,要根据患者的口腔健康情况和口腔疾病种类,进行相应的诊断、治疗和护理,同时学习如何与患者交流,并能够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

四、培养方式1. 课堂教学采用基础医学、口腔医学和临床医学三个阶段的教学体系,其中基础医学阶段以授课为主,口腔医学阶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临床医学阶段以临床实习为主。

2. 实践教学学生在专业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和技能训练,同时参与临床实习,学习现代口腔医学的临床操作和技能。

口腔医学专业培养方案

口腔医学专业培养方案

口腔医学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口腔医学专业培养目标是为了培养具备扎实基础知识、系统专业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口腔医学高级人才,以适应当前和未来社会对口腔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培养要求1.知识与能力要求:(1)具备扎实的医学、生物学、化学等基础知识;(2)掌握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3)了解相关学科的研究进展,具备科学研究能力;(4)掌握各类口腔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5)了解口腔医学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具备跟踪学习的能力。

2.专业素养要求:(1)具备医学伦理和法律意识;(2)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尊重患者权益;(3)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善于沟通协作;(4)具备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5)具备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内容和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1)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2)细胞生物学(3)解剖学与组织学(4)生理学(5)口腔颌面外科学(6)影像学(7)病理学(8)药理学2.专业核心课程:(1)口腔诊断学(2)口腔内科学(3)口腔颌面修复学(4)口腔颌面正畸学(5)口腔病理学(6)口腔种植学(7)口腔预防保健学(8)口腔医学基础实验3.临床实践课程:(1)口腔内科临床实践(2)口腔颌面修复学临床实践(3)口腔颌面正畸学临床实践(4)口腔疾病诊断与治疗技术实践(5)口腔预防保健技术实践四、实践教学环节1.临床实习:(1)在口腔医院或相关医疗机构进行系统的临床实习;(2)通过临床实习,提高临床实践能力,掌握常见口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技术。

2.科研实践:(1)参与科研项目,进行科学研究;(2)培养科学研究思维和创新能力;(3)撰写科研论文,积累科研经验。

五、毕业要求1.毕业论文:(1)撰写符合学术规范的口腔医学相关毕业论文;(2)能够独立开展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

2.学位授予:(1)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所有课程和教学任务;(2)达到毕业要求,经评审合格;(3)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六、培养效果评价1.学业成绩:(1)考试成绩评定;(2)课程作业评价;(3)科研成果评价。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培养方案范文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培养方案范文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培养方案范文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口腔医学技术领域从事口腔修复、口腔正畸、口腔预防保健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要求1.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医德医风,尊重生命,关爱健康。

2. 掌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适应口腔医学技术领域的发展需要。

3.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4. 具备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够适应口腔医学技术领域的发展和变化。

三、主干课程1. 基础医学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等。

2. 口腔医学课程: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内科学、口腔外科学、口腔正畸学、口腔修复学、口腔预防医学等。

3. 专业拓展课程:口腔材料学、口腔设备学、口腔工艺学、口腔护理学、口腔放射诊断学等。

四、实践教学环节1. 实验课程: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实验课程包括基础医学实验、口腔医学实验和专业实践实验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

2. 实习课程:实习课程包括口腔内科实习、口腔外科实习、口腔正畸实习、口腔修复实习等,旨在培养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

3. 实践基地:实践基地包括口腔医院、口腔诊所等,旨在培养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

五、毕业要求1. 知识要求:掌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 能力要求: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职业素养,具备较高的临床操作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

3. 素质要求: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具备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口腔医学专业培养的方案

口腔医学专业培养的方案

口腔医学专业培养方案Stomatology Department(专业代码:100401 )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备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医学知识,掌握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和临床操作技能,能在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修复和预防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二、基本要求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毕业时应掌握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思想品德与职业素质目标: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荣辱观。

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优良的医德医风,并将提供口腔预防与保健作为自己的道德责任。

有强烈的团队精神,终身学习的观念,较强的法律意识。

重视医疗伦理和与病人及其家属的沟通、交流;2.知识目标:掌握与医学相关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有坚实的基础医学理论知识,扎实的临床医学理论知识,掌握口腔医学基本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掌握口腔相关的健康教育、预防医学的基本知识;3.能力目标:有较强的临床思维、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具有对口腔及颌面部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的能力。

掌握口腔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掌握口腔修复工作的基本知识和一般操作技能;具有社区口腔卫生服务及对公众进行口腔健康教育的基本能力。

能够顺利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获得口腔医学科研能力的初步训练,具有大学生应有的文化修养;基本具备独立自学、独立思考和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的实际能力;4.身体素质:身心健康,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能够适应承担艰苦工作的要求,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三、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四、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临床诊断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解剖生理学、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口腔预防医学五、学制、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本专业学制5年,弹性修业年限5~7年,符合郑州大学授予学士学位规定,授予口腔医学学士学位。

口腔医学专业培养方案

口腔医学专业培养方案

口腔医学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具备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医学知识,掌握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和临床操作技能,毕业后能在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口腔、颌面部常见病、多发病诊治、修复和预防保健、防治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二、基本要求主要学习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口腔及颌面部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方面的训练,具有从事口腔、颌面部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修复和预防保健、防治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与技巧,训练科学的思维方式与方法。

具有基本的人文、科学和艺术素养及伦理道德的价值判断能力、人际沟通与表达能力;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掌握口腔医学各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和医疗技能;具有口腔及颌面部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能力;具有口腔修复工作的基本知识和一般操作技能;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独立思考和开展口腔医学科研和实际工作的初步能力。

三、标准学制、毕业最低学分、学位标准学制:5年毕业最低学分:210学分学位:医学学士第二课堂:2学分四、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由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组成。

第一课堂主要由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及个性课程组成。

第二课堂由学校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负责,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创新创业能力训练、职业生存能力培养、身心健康素质提升四大类。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解剖病理学、口腔基础实验、口腔材料学、口腔放射学、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预防及儿童牙病学、口腔正畸学五、各类课程学分比例(一)通识课程1、I类通识课程(二)学科基础课程(六)必修课程名称按学期排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有较熟练的临床工作能力和初步科研工作能力的口腔医学临床工作高级专门人才。

基本培养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

热爱口腔医学事业,遵纪守法,勤奋务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

2、掌握基础医学理论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掌握口腔专业各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诊治口腔及颌面部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能力,口腔修复工作的基本知识和一般操作技能,富有创新精神;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够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培训,并具有较强的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掌握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身心健康。

二、学制及时间分配
学制五年,按256周安排:教学134周;实习57周;考试16周;入学毕业教育2周;社会实践及军训5周;假期36周;机动6周.详见表1
表1 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时间分配表(按周计算)
三、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内科学、外科学、口腔局部解剖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材料学、口腔颌面影像诊断学、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口腔预防医学、儿童口腔病学。

四、课程设置
1、课程设置与授课时数,详见“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必修课程教学进程表”。

必修课总学时2950;平均周学时:21.8(不包括临床实习时数)
2.课程设置说明:
共设置七大类课程,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社科类6门,公共基础课4门,医学基础课21门,临床基本技能 3 门,临床医学课程3门,口腔医学课程15门。

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说明:
(1)口腔局部解剖学由基础医学院解剖教研室承担教学。

(2)口腔生物学由基础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承担教学。

(3)口腔组织病理学由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承担教学。

(4)口腔内科学由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粘膜病学三门学科组成,教学由口腔内科教研室承担。

3.课程分类时数统计,详见表2。

表2 五年制口腔专业课程分类表
五、教学要求
1、入学教育:
(1)通过对学生校风、校规、校纪和学籍管理条例的学习,加强学生的规范化管理;
(2)邀请教研室老师和高年级学生介绍学习方法和经验,使学生尽快适应大学教学形式和学习方法;
(3)介绍口腔医学专业情况,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特点,稳定专业思想。

2、国防教育及体育教育:
国防教育(军训)两周,集中在新生入校后两周内进行,包括18学时军事理论课。

体育教育:第一学年按照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标准组织教学,增进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技巧,以后采取自主选项学习。

3.社会人文学科教育
主要开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想品德修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代史纲要》以及其他社会人文学科选修课。

通过本类课程培养,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具有崇高的理想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高尚的医德医风、刻苦学习、身体健康、遵纪守法的医务工作者。

4.专业教育
(1)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专业课程的教学应根据社会需要合理设置课程和课程内容体系,精炼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在奠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

(2)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临床实践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见习和实习的机会,加强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临床工作的能力。

5.能力培养:
以英语、计算机、人文素质教育、以及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四个方面
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英语教学采取分级教学的形式,因材施教。

英语必修课程分三学期开设,以授公共英语为主,在通过了学校的考试后,可选修高级英语和专业英语课,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中部份章节采用双语教学。

计算机教育:第1学期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同时通过开设计算机相关的系列选修课,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人文素质教育: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贯穿素质教育,并开设系列人文素质选修课和讲座,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6.实习
实习共57周:其中第四学年临床实习12周,第五学年毕业实习45周。

毕业实习45周含:口腔内科15周,口腔修复15周,口腔颌面外科15周,着重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及操作技能。

7.选修课程:
为扩大学生知识面,了解学科技术的新进展,开设任意选修课和专业限定选修课。

详见附录“全校任意选修课教学安排表”和附表2“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限定选修课程教学进程表”。

任意选修课修读按《重庆医科大学任意选修课管理办法》执行。

专业限定选修课程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及学生个人发展方向确定,要求选修5 学分。

8.毕业教育;通过就业指导、就业咨询、形势教育、毕业典礼等活动使毕业生尽快在思想上、心理上、行动上作好准备,在就业过程中找准目标,摆正位置,为毕业后迅速适应工作岗位和继续教育打好基础。

六、成绩考核、毕业及学位授予
成绩考核按学分制管理办法执行。

全部修读课程达到规定的 226 学分(必修课162学分,实习57学分,专业限定选修课5学分,毕业考试2学分)准予毕业。

根据学位管理条例规定,符合条件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