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组胺药在过敏性皮肤病中的使用

合集下载

抗组胺药怎么用

抗组胺药怎么用

抗组胺药怎么用抗组胺药针对组胺介导的过敏性疾病有明确疗效,临床上使用十分广泛。

但是,抗组胺药物依然有诸多不良反应,如嗜睡、心脏毒性、致畸等。

因此,正确合理地掌握抗组胺药物的使用,对提高疗效和维护患者健康非常必要。

抗组胺药物的分类临床应用注意事项1. 用药时间要求对于慢性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的治疗应首选第二代抗组胺药,一般用药原则是初始用量要足,维持用药时间要长,连续服用且不间断。

当症状、皮疹消失并维持用药 4 个月后,可缓慢减药。

而对于物理性荨麻疹和伴有自体血清实验阳性者至少维持治疗 6 个月或更长时间。

药物减量一般采用隔日服药至间断服药等降阶梯方式逐渐停药。

如果病情有反复,则需重复治疗。

2. 联合药物使用单纯第二代抗组胺治疗无效时,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应成为联合治疗的首选。

研究发现,H1 和 H2 抗组胺药物主要通过相互竞争肝脏药物代谢酶 CYP3A4,提高抗组胺药物在血中的浓度,从而提高疗效,并非通过协同拮抗 H1 和 H2 受体而起作用,因此不依赖肝脏代谢的 H1 受体拮抗剂,如左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等,与 H2 受体拮抗剂联用无法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特殊人群的用药选择1. 儿童患者的合理应用由于第一代抗组胺药有肠道外剂型(氯苯那敏、苯海拉明等)且可用于 2 岁以下婴儿,其中羟嗪是英国批准用于 1 岁以下儿童唯一的抗组胺药,所以目前为止氯苯那敏仍是常用的抗过敏药物。

异丙嗪可致 2 岁以下儿童呼吸抑制,甚至死亡,故 2 岁以下儿童禁用,2 岁及 2 岁以上儿童慎用。

第二、第三代抗组胺药在治疗儿童过敏性疾病、缓解临床症状方面具有确切的效果,其安全性优于第一代抗组胺药,美国 FDA 即批准西替利嗪可用于 2~5 岁儿童,现国内已应用于 12 岁以下儿童。

2. 孕妇、哺乳期患者的合理应用美国 FDA 对氯苯那敏的妊娠安全性分级为 B 级,孕妇慎用。

异丙嗪孕妇用药可诱发新生儿黄疸和锥体外系症状,美国 FDA 对本药的妊娠安全性分级为 C 级,孕妇临产前 1~2 周应停用本品。

抗过敏药缓解过敏症状的西药适应症及使用方法

抗过敏药缓解过敏症状的西药适应症及使用方法

抗过敏药缓解过敏症状的西药适应症及使用方法过敏是一种免疫系统对外界物质过度反应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皮肤瘙痒、鼻塞、喷嚏、眼痒、哮喘等。

抗过敏药物是治疗过敏症状的有效方式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西药及其适应症,以及正确的使用方法。

一、适应症1. 手术用药:手术前预防或治疗麻醉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

2. 过敏性皮炎用药:治疗因食物、药物、化妆品等引起的过敏性皮炎,如异位性皮炎、荨麻疹等。

3. 过敏性鼻炎用药:缓解因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引起的鼻塞、喷嚏、流涕等鼻炎症状。

4. 过敏性结膜炎用药:治疗因花粉、灰尘等过敏原引起的眼痒、红肿、流泪等结膜炎症状。

5. 过敏性哮喘用药:缓解因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引起的哮喘症状,如气喘、咳嗽等。

二、常见抗过敏药物及使用方法1. 双氯芬酸钠:该药物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具有镇痛、退热和抗过敏等作用。

常见的品牌包括泰诺林、消炎痛等。

使用时,根据医生建议服用适当剂量,并遵循说明书上的用药禁忌和注意事项。

2. 氯雷他定:该药物是一种抗组胺药,能够有效缓解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结膜炎引起的眼鼻症状。

常见的品牌有舒尔得、泰尔敏等。

成人一般每天口服一次,剂量为10毫克,使用前应阅读说明书,儿童用药请咨询医生。

3. 氯雷他定和伊托必利片:氯雷他定和伊托必利片是一种联合用药,能够同时缓解鼻炎和胃肠症状,常见的品牌为扑尔敏。

使用时应按照医生的指示服用,一般成人每天口服一次,剂量为10毫克氯雷他定和30毫克伊托必利。

4. 氯化钠鼻腔喷雾剂:该药物是一种局部抗过敏药,可缓解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鼻塞、喷嚏等症状。

常见的品牌有鼻哮喘得和鼻塞宁等。

使用时需按照说明书上的指导使用,一般每次喷雾2-3次,每天2-3次。

5. 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该药物是一种局部类固醇激素,能够缓解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鼻塞、喷嚏等症状。

常见的品牌有鼻炎康和速效喷等。

使用时需先将鼻腔清洗干净,然后按照说明书上的指示使用。

6. 沙丁胺醇:该药物是一种支气管舒张剂,可缓解过敏性哮喘引起的哮喘症状。

第二代抗组胺药在治疗过敏性疾病中的作用和效果

第二代抗组胺药在治疗过敏性疾病中的作用和效果

第二代抗组胺药在治疗过敏性疾病中的作用和效果
赵文丽
【期刊名称】《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年(卷),期】2005(032)004
【摘要】第二代抗组胺药选择性地与外周组胺H1受体结合,使大多数变态反应性疾病的病人组胺介导的症状得到满意的缓解.非索非那定可能提供最佳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全面平衡,此药适合大多数轻中度过敏症状的病人,可作为首药或替换药治疗.西替利嗪是现有最强的抗组胺药,临床研究较多,此药适合对其他抗组胺药无反应的病人和症状最严重的病人,使这些病人能从最大强度的抗组胺治疗中得益,因为此药能滴定剂量到最大强度.
【总页数】4页(P261-264)
【作者】赵文丽
【作者单位】太原市妇幼保健院皮肤科,山西,太原,0300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92.8
【相关文献】
1.第二代抗组胺药及其心脏毒性作用 [J], 王平;张玉环
2.第二代抗组胺药的药代学、药效学特性及不良反应 [J], 白秋香
3.玉屏风散联合第二代抗组胺药对比第二代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J], 田梦菲;李文林;杨丽丽;黄莹;连紫宇;曹青青;马妍婷;王雅洁;陈涤平
4.3种抗组胺药抗组胺及抗花生四烯酸作用的比较研究 [J], 付萌;李小强;樊平申;赵小东;孙林潮;廖文俊;王刚;王志鹏;刘玉峰
5.第二代抗组胺药临床应用中的若干问题 [J], 郝飞;叶庆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抗过敏药治疗过敏症的西药及使用说明

抗过敏药治疗过敏症的西药及使用说明

抗过敏药治疗过敏症的西药及使用说明过敏症是一类常见的免疫反应性疾病,由于环境中存在的过敏原物质引发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导致炎症反应和过敏症状的出现。

抗过敏药物是治疗过敏症的主要药物之一,其作用机制是抑制过敏反应引起的炎症反应,缓解过敏症状。

本文将重点介绍几种常用的抗过敏药物及其使用说明。

一、抗组胺药1.1 双氢氯苯海因(Diphenhydramine)双氢氯苯海因是一种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常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肤病等过敏症状。

其作用机制是竞争性地与组胺H1受体结合,阻断组胺的作用,从而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

一般情况下,成人每次口服剂量为25-50毫克,每日2-3次;儿童剂量根据年龄和体重而定。

1.2 美曲凯(Cetirizine)美曲凯是一种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对H1受体有选择性阻断作用,可缓解过敏症状,且不易引起嗜睡等副作用。

成人每次口服剂量为10毫克,每日1次;儿童剂量根据年龄而定。

二、抗氧化药2.1 维生素C(Vitamin C)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减轻炎症反应引起的过敏症状。

建议成人每日口服维生素C的剂量为1000-2000毫克,分2-3次服用;儿童剂量根据年龄而定。

2.2 山梨酸钾(Potassium iodide)山梨酸钾是一种抗氧化药物,具有缓解过敏症状的效果。

成人每次口服剂量为60-120毫克,每日3-4次;儿童剂量请咨询医生。

三、抗炎药3.1 双氯芬酸钠(Diclofenac Sodium)双氯芬酸钠是一种常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能够有效地缓解过敏炎症反应引起的症状。

成人每次口服剂量为50毫克,每日3次;儿童剂量请咨询医生。

3.2 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苯巴比妥是一种抗癫痫药物,同时也具有抗炎作用。

常用于治疗过敏性紫癜等过敏症状。

成人每次口服剂量为30-60毫克,每日2-3次;儿童剂量请咨询医生。

四、抗过敏药的使用注意事项4.1 遵医嘱使用使用抗过敏药物前,应咨询医生并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遵循合理用药原则。

抗组胺药在皮肤科的应用

抗组胺药在皮肤科的应用

目前以进入临床应用的第二代抗组胺药 主要有:特非那定,阿斯咪唑,阿伐斯
丁,西替利嗪,氯雷他定,依波斯汀, 曲普利定,咪唑斯汀,非索那定等
特非那定(Terfenadine)
商品名敏迪,是第一个合成的第二代抗 组胺药,有较强H1R阻断作用,基本上 无镇静,抗胆碱和抗5-HT作用,适用于 急慢性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变态反应 性疾病。80年代后期,陆续发现它对心 脏有一定毒副作用,1997年美国开始禁 用此药。
抗组胺药的作用机理
H1受体拮抗剂对H1受体具有高度选择性, 在低浓度时能够竞争性阻滞组胺与其受 体结合,从而显示出抗过敏作用,有些 第二代抗组胺药在高浓度时还显示非竞 争性抑制作用。大多数H1受体拮抗剂与 H1受体结合是可逆的,但有些第二代抗 组胺药与H1受体结合后不易分离
抗组胺药可干扰炎性介质从肥大细胞, 嗜硷性粒细胞释放,还可作用于白三烯,
赛庚定(cyproheptadine)
抗组胺作用是扑尔敏的5倍,并有抗5-羟 色胺和抗胆碱作用,中枢镇静作用较弱。 主要治疗急性荨麻疹尤其是寒冷性荨麻 疹。并可用于寒冷性多型红斑,
成人口服剂量2-4mg/次,每日2-4次。常 见的副作用主要有嗜睡,头晕,口干, 食欲减退。
多塞平(doxepine)
脑溢嗪(cinnarizine)
又叫桂利嗪,具有抗组胺和钙通道阻滞 作用,可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和 改善脑循环,尤其适用于老年人,除了 各种皮肤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尚可 用于血管痉挛,微循环障碍等皮肤病如 寒冷性多型红斑 ,冻疮,雷诺氏病。少 数人有嗜睡,偶有胃肠道反应。成人口 服25-50mg/次,每日3次。
前列腺素。或产生抗血小板活化因子而 抑制变态反应
体内代谢
第一代抗组胺药在胃肠道吸收后15-30分 钟发生作用,扑尔敏口服给药生物利用 度只有静脉给药的60%,血清峰浓度在13小时之间出现。大多数药物半衰期为36小时,但有些作用时间较长,如安太乐 半衰期约20小时。肝脏是生物转化的主 要部位,此类药物很少以原形从肾脏排 出

氯雷他定作用原理

氯雷他定作用原理

氯雷他定作用原理
氯雷他定是一种抗组胺药物,其作用原理是通过阻断组胺H1受体来缓解过敏症状。

组胺是一种在过敏反应中释放的化学物质,它可以结合到人体组织上的H1受体上,引起过敏症状,包括鼻塞、打喷嚏、流涕、瘙痒和眼部症状等。

氯雷他定通过竞争性地结合到H1受体上,阻断组胺与受体的结合,从而抑制过敏反应的发生。

另外,氯雷他定还具有抗胆碱能和抗5-羟色胺能的作用。

它可以阻断乙酰胆碱的作用,减少胆碱能神经的兴奋,从而缓解过敏症状。

此外,它还可以抑制5-羟色胺的释放和作用,进一步减轻过敏反应的症状。

氯雷他定以口服剂型广泛应用于过敏性疾病的治疗,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和荨麻疹等。

它具有较长的半衰期,可提供长效的缓解效果,且常见的副作用较轻。

但需要注意的是,氯雷他定可能会引起嗜睡,对某些患者可能产生影响,尤其是在驾驶车辆或操作机器时需要警惕。

总之,氯雷他定通过阻断组胺H1受体和具有抗胆碱能、抗5-羟色胺能的作用来缓解过敏症状,为治疗过敏性疾病提供有效的药物选择。

抗组胺药在皮肤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抗组胺药在皮肤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阻断组胺与之结合而产生上述生物效应 。 近年来 的研究发现 ,第 二代抗组胺 药不仅有抗组胺 作用 ,而且会通过 多种机制 产生非特 异性的抗变态 反应 性炎症作用 ] 括能经稳定肥大细胞 和嗜碱性粒 细胞 ,包
1 分类及药理作用
抗组 胺药是一类 能通过 与组胺 竞争性地 结合组胺受 体 ,从而拈抗组胺作用 的药物 。

l 床 旨导 临

抗组胺药在皮肤科疾病治疗 中的应用
窦侠 陈连军 ( 复旦 大学附属华 山医院皮肤科 上海 2 04 00 0)
中图分类号 :R 8 96

文献标识 码 :C
文章编号 :1 0 — 3 (0 )4 0 3 0 6 1 32 1 0 — 1 — 3 0 5 0 5 药的基本药理作用是 与组胺竞争靶细胞膜上 的 H. 一受体 ,
的细 胞膜而抑 制炎症介 质释放 ,能够抑 制嗜酸性粒 细胞 等炎 症细胞 的游走 、趋化 和激活过 程及 能够抑制血 管 内 皮 细胞 黏附分 子 的表达 ,减轻 炎症 细胞 在局部 的 黏附 , 进而 减轻炎症 反应。对抗组 胺药抗炎作 用机制 的研 究将 有助于提高其治疗效果 ,扩大其临床适应证:
2 皮 肤 科 适 应 证 21 荨麻 疹 . 各种 急 、慢 性荨 麻 疹是 抗组 胺 药 的主要 适应 证 。 抗组胺 药治疗能有 效减少荨 麻疹患 者风团的数量 、大小
及风 团持续 的时问 ,并能减 轻瘙痒症状 ,这在成人患者
便秘 等副作用 ; 同时药物半衰期亦短 ,需每天多次服药 , 限制 了其临 床应 用 。代表性 药物有氯 苯那敏 ( 尔敏 ) 扑 、 苯海拉明 、羟嗪 、异丙 嗪 、赛庚 啶和酮替芬 等。2 0世纪 8 0年代起 问世 的第二代抗组 胺药与 H 一 体的亲和力更 受 高 ,但分子结构 较大 ,有 一长 的侧链 ,脂溶性差 ,故对 血脑屏障 的穿透性低 ,中枢镇静作 用相对较小 。大部分 第 二代抗 组胺 药经肝 脏 代谢后 形成有 活 性 的代谢产 物 , 半 衰期长 ,具长效 作用 ,代表性 药物有 氯雷他定 、咪唑

抗过敏药缓解过敏症状的西药及正确用药指南

抗过敏药缓解过敏症状的西药及正确用药指南

抗过敏药缓解过敏症状的西药及正确用药指南过敏症状是人体对特定物质产生过度反应的表现,常见症状包括喷嚏、鼻塞、眼痒、喉咙发痒和皮肤红肿等。

针对过敏症状,现代医学发展了一系列的抗过敏药物,能够有效缓解这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抗过敏药物,并提供正确的用药指南。

一、抗组胺药物抗组胺药物是最常用的抗过敏药,其作用机制是阻断组胺与组胺受体的结合。

常见的抗组胺药物有以下几种:1. 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和苯海拉明。

这类药物广泛应用于过敏性鼻炎和荨麻疹等疾病的治疗,但其副作用包括嗜睡和口干等,一般已不作为首选治疗药物。

2. 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和去甲乙酰氯苯那敏。

这类药物没有显著的镇静作用,且持续时间较长,因此更适用于长期治疗。

副作用轻微,但可能出现口干和咽干等。

二、类固醇药物类固醇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来减轻过敏症状。

常见的类固醇药物是鼻腔喷雾剂,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

使用时需要遵循以下指南:1.正确使用喷雾剂:将药瓶摇均匀后,将喷嘴放入鼻腔,轻按药瓶使药液喷入鼻腔,同时轻吸一口气,避免使药液流到喉咙。

2.注意用量:按照医生的建议用药,避免过量使用。

3.定期复查:长期使用类固醇喷雾剂需要定期复查鼻腔黏膜情况,以避免潜在的副作用。

三、抗白细胞介素药物抗白细胞介素药物可以有效抑制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对于严重的过敏反应症状较为有效。

常见的抗白细胞介素药物包括:1.奥美拉唑:主要用于控制重度过敏性哮喘,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气道狭窄和气喘。

2.帕珠单抗:用于治疗严重的过敏性鼻炎和慢性荨麻疹等疾病。

用药指南如下:1.需要医生处方:这类药物严格需要医生开具处方,患者不宜自行购买和使用。

2.定期复查:使用抗白细胞介素药物需要定期复查免疫功能和肝肾功能等,以监测潜在的副作用。

四、使用抗过敏药物的注意事项1.遵循医嘱:在使用抗过敏药物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正确按照用药剂量和使用频率,切勿自行增减剂量或更改用药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