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经济学原理解释占座现象
占座的概念

占座的概念占座是指在公共场所或集体学习生活区域中,个人或少数人为了保留座位而无理占据座位、排队位置或使用其他手段阻止他人合理使用座位的行为。
该行为常见于图书馆、教室、电影院、公交车等地方。
占座的概念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它与人们对资源的分配有关。
当人们面临资源有限、供不应求的情况时,为了获取资源,人们就会采取占有资源、排他性使用的方式。
对于公共场所或集体学习生活区域而言,资源有限意味着每个人都希望能获得一个座位,而在座位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占座的行为就出现了。
占座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会给其他人带来困扰和不便。
首先,占座会导致其他人无法获得自己应有的座位,造成座位资源的浪费。
特别是在学习场所如图书馆和教室中,占座会让失去座位的人无处安排学习和工作,影响他们的效率。
其次,占座行为也可能引发矛盾和冲突。
当有人发现自己的座位被占用时,可能会因此与占座者发生口角或争执,破坏了公共场所的秩序和和谐。
占座现象的出现一方面与人们的行为意识、道德素质、公德心等相关。
一些占座者由于个人利益或其他原因,忽视了其他人的权益和需求,不顾他人感受。
这种行为对他人形成伤害,背离了社会性的公共资源分配原则。
另一方面,占座行为也与场所管理、监督和规范不到位相关。
如果在公共场所没有明确的座位管理制度和相应的执法制度,占座行为就会变得不可避免。
为了解决占座问题,各地采取了不同的措施。
一些地方通过制定法规来明确座位管理规定,例如规定长时间占座需付费、在一定时间段不能占用座位等,以此来减少占座现象的发生。
此外,加强场所的管理和监督也是解决占座问题的关键。
场所管理者应加强维护秩序的意识,对占座行为进行制止和警示,加强对座位资源的合理分配。
此外,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和道德素质也是减少占座行为的有效途径。
学校和家庭应该加强对个人行为规范的教育,使人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
只有通过广泛宣传并加强个人道德建设,形成全社会共同努力的氛围,才能减少占座行为的发生,维护公共场所的和谐与秩序。
用微观经济学分析大学生占座现象资料讲解

用微观经济学分析大学里的“占座”现象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012级思政三班曹旭宇学号:201202010412用微观经济学分析大学里的“占座”现象摘要: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当我们假设所有的人都是理性人时,理性人追求利益最大化,制度本身不涉及道德问题,一项制度的指定如果能够满足理性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既实现了普遍意义上的公平正义,即是一项合理的制度。
关键词:占座;理性人;机会成本;微观经济学在大学校园里,“占座”现象司空见惯。
无论是三九严冬还是烈日酷暑,总有一帮“占座族”手持书本忠诚的守候在教室门口,教室门一开,争先恐后的奔入教室,忙不迭地将书本等物置于桌上,方才松了一口气,不无得意地守护着自己的“殖民地”。
后来之人,只能望座兴叹,屈居后排。
上课的视听效果大打折扣,因而不免牢骚四起,大呼“占座无理”。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当我们假设所有的人都是理性人时,理性人追求利益最大化,制度本身不涉及道德问题,一项制度的指定如果能够满足理性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既实现了普遍意义上的公平正义,即是一项合理的制度。
下面我将运用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些原理对占座行为的合理性予以分析。
“占座”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可以拥有令你满意的座位,可以不必伸长脖子穿过重重障碍捕捉老师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可以不必端起眼镜费神地辨认黑板上的板书,可以不必伸长耳朵生怕漏听了什么,而这一切都意味着当你和你的同学同样用心时,你比他们更容易集中精神,获得更好的听课效果,最终得到更优异的成绩,而这一切都仅仅是因为你占了个好座位。
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你需要为占座付出一定的代价。
你可能无法在床上多躺一会儿,可能无法吃顿悠闲的早餐,它们是你为占座付出的机会成本,关键在于机会成本与收益比较孰轻孰重。
对于一个学生而言取得好成绩的意义是不言自明的,而上述的机会成本,当你用积极的态度看待它们时完全可以被压缩到很小,甚至为负值---早起有益于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而把时间浪费在早饭上是没有必要的。
占位现象经济学分析

占位现象经济学分析首次分享者:天使已被分享1次评论(0)复制链接分享转载删除摘要:大学的连年扩招,造成了大量教学基础设施的沉重的压力。
其中图书馆的现象尤其的突出。
占位现象的存在,给本来资源已经不足的图书馆造成更大的压力和浪费。
为什么大学生对图书馆的座位情有独钟呢?我将从供给与需求,混合物品,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博弈论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供给与需求混合物品先发制人博弈研究背影:自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校录取人数由1998年的108万增至2001年的260万、2002年的290万,直至今年,报考人数已经突破1000万。
这对广大考生来说无疑是件天大的喜讯。
但事实表明,高校扩招不能太猛。
如果在学校设施及师资等方面未做好充分准备的话,种种弊端便会接踵而至。
现在社会上已出现文凭贬值,就业率不高等现象;校园内部也会出现种种矛盾,而大学生自习占位现象无疑是高校所存在的最普遍的现象之一。
此外,占座现象的出现,跟学校硬件设施不足有很大关系,同时也受宿舍环境的影响。
因为大学生自由时间较多,而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宿舍里,但宿舍人多事杂,并非学习之地。
在西南和桂桂庙的自修室,同学们在埋头苦学的同时,外面却时而嘈杂,再加人没有人为因至少的压制,造成有些学生在自修室大声说话,严重的影响了学习者的效率。
而图书馆因为有管理人员的约束以及在人们心里面已形成的保持安静的理念,因此图书馆为学子们提供了相对安静的环境,这是学生之所以对图书馆情有独钟的原因。
具调查,70%的同学对图书馆自修情有独钟,80%的同学有过占位的现象,75.3%的同学都认为虽然觉得占位是不太道德的,但也是迫不得已。
占位现象一直存在,造成一方面座位资源的稀缺,而另一入面是占位对资历源的浪费严重。
几点假设前提:1.假设人都是理性的自我利益追求者。
2.人们都是机会主义倾向,即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总是尽最大能力保护和增加自已的利益,自私且不惜损人,只要有机公就会损人利已。
经济学经典案例

经济学经典案例1、机会成本:关于占座现象的经济学分析“占座”这一现象在生活中时有发生,在大学校园里更是司空见惯。
无论是三九严冬,还是烈日酷暑,总有一帮“占座族”手持书本忠诚地守侯在教学楼或图书馆门前,大门一开,争先恐后地奔入,瞅准座位,忙不迭地将书本等物置于桌上,方才松了一口气,不无得意地守护着自己的“殖民地”。
后来之人,只能望座兴叹,屈居后排。
上课的视听效果大打折扣,因而不免牢骚四起,大呼“占座无理”。
问题:1)大家为什么要提前花费这么多的时间占座?结合经济学的基本假设进行分析,并以此分析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否合理和必要。
替他人占座怎样从经济学角度解释?2)分析占座是否符合经济效率,如果不是,如何改进?30如何规制占座行为?防止长期“以本占座”行为?2、供求原理:歌星的高收入合理吗某歌星一场演唱会的出场费的收入是几十万元人民币,是普通人几年或几十年的收入,老百姓难免有不平衡之感,歌星的收入主要来源是门票的收入。
我们分析演唱会门票的价格,如果想听演唱会的人增加了,而歌手的供给不变,则门票的价格就会上升,由于演唱会举办方与歌手都能从高价格的门票中得到更多的收益,他们还增加演唱会的场次;同理可以推出,如果没有那么多歌迷,需求减少,门票的价格必然下降,他们会减少演唱会的场次。
如果歌手增加,门票的价格也会下降,演唱会的场次增加;同理可以推出,歌手减少,门票的价格也会上升,演唱会的场次会减少。
这就是经济学分析的供求规律。
讨论题:1. 什么是供求规律?2. 为什么歌星的高收入是合理的?3、弹性理论:“旧帽换新帽律八折”在市场上各商家之间“挥泪大甩卖”、“赔本跳楼价”的价格人战从未仔细考虑过究竞是为什么,只是觉得很开心,因为在可以节省大量金钱,有一次我路径一家安全帽专卖店,看到它打出这样的广告—“旧帽换新帽一律八折”。
店家的意思是,如果你买安全帽时交一顶旧安全帽的话,当场退二成的价格;如果直接买新帽,对不起只能按原定价格买。
图书馆占座情况的经济学分析

图书馆占座情况的经济学分析——以图书馆中自助图书馆为例许艺锋(厦门图书馆福建厦门361021)摘要:图书馆是社会公共资源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该文简略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座位的性质,从制度经济学和囚徒困境模型两个角度着手,对当前公共图书馆占座的经济学原理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以图书馆中自助图书馆为例,明确了公共图书馆占座现象出现的成因,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优化策略,旨在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进而缓解当前公共图书馆占座行为所激化的矛盾。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占座情况经济学分析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2)04(b)-0196-03 Economic Analysis of Library Seat Occupation—Taking Self-service Library in Library as an ExampleXU Yifeng(Xiamen Library,Xiamen,Fujian Province,361021China)Abstract:Library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social public resources.This paper briefly expounds the nature of seatsin public libraries.Starting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nd prisoner's dilemma model,it mak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economic principles of current public library seat occupation,takes the self-service library inthe library as an example,defines the causes of the phenomenon of public library seat occupation,and puts forward some optimization strategies,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levant researchers,so as to alleviate the contradic‐tion intensified by the current public library seat occupation behavior.Key Words:Public library;Seat occupancy;Economics;Analysis占座这一行为是在图书馆座位资源紧缺情况下所产生的,其产生存在着一定的必然性,但其背后则还存在着公民道德欠缺的问题,基于此,有必要对其成因和相应的优化策略展开更加深层次的分析。
图书馆占座的经济学解释

一、关于图书馆的座位——公共产品?公共资源?萨缪尔森在1954年发表的《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一文中给出的公共产品的定义。
按照萨氏的定义,纯粹的公共产品是指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导致其他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
就这一点来看,图书馆的座位并非纯粹的公共产品,因为每个同学对座位的使用都会导致其他同学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
那么图书馆的座位到底是什么呢?经济学家提出了“非排他性”(Non-exclusiveness)与“非竞争性”(Non-rival ness)两个概念来界定公共产品和公共资源。
图书馆的座位对于每位同学来说具有非排他性,但具有竞争性。
因此是一种公共资源。
当对图书馆座位的“需求”增加,即现阶段英语四、六级考试前(12月考研前夕),座位成了“稀缺”产品。
这种“竞争性”表现得尤为强烈。
二、关于图书馆“占座”——博弈后的理性选择利用博弈论(Game Theory),主要看一看同学们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
在博弈论里,个人效用函数不仅依赖于他自己的选择,而且依赖于他人的选择,个人的最优选择是他人的选择的函数。
在这场图书馆“占座”大战属于非合作博弈,每个人强调的是个人理性,个人最优决策,其结果可能是有效率的,也可能是无效率的。
言归正传,用博弈论来解释公共资源效率低下(最高峰仍有30%空座)的原因。
为了简化分析,以两个同学之间的博弈为例,当A同学和B同学都到图书馆占位子,两个同学都有位子;当A同学占位子而B同学不占(他8:30之后到图书馆),那么A同学有位子坐,而B同学没有;当B同学占位子而A同学不占(他8:30之后到图书馆),那么B同学有位子坐,A而同学没有;当两个同学都不占位子,两个同学也都有位子。
具体分析如下:A同学占座不占座B同学占座不占座A同学的最优选择是“占座”,即不管B同学是否占座,A同学都会有位子。
B同学选择占座也是这个道理。
这就是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即个人理性的结果不一定导致集体的理性或者集体最优。
高校学生占座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以山东大学2010级经济学院高数课为例

[7]陆炜妮,庞竣.基于Internet的计算机网络虚拟实验环境架构[J].计算机工程,2007,33(13):283-285.[8]谢慧,聂峰,周大伟.网络实验室虚拟实验系统的规划与设计[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6,(2):86-88.基金项目:2012年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基于中外合作办学的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鲁教高字(2012)7号),2012年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2012033),山东科技大学教育教学研究群星计划项目(qx0801167)作者简介:朱志强(1967-),男,山西大同人,博士,教授,从事移动计算机网络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在高校,学生占座是一个经常性问题:上课占座、自习占座;教室占座、图书馆占座。
一些著名教授的课堂上占座和一些重要课程占座的现象尤为突出。
以前,这一问题常被归结为学生道德问题、学校管理问题、教学条件问题,很少有研究者从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
因此,笔者不避浅陋,以学生非常重视的高数课为例,冒昧地利用一些经济学理论对占座问题进行分析,希望得到大家指正。
一、问题的提出高数课对经济类大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2010级4~7班数学课的教室在中心校区理综楼,教室的前排座位(这里定义为前五排)由于其特殊的“区位优势”,被大多数学生认为能有更好的听课效果。
于是在上课时,出现了学生争先占座的现象。
一部分学生因占到座位而一劳永逸,余下学生则只能“望座兴叹”。
针对这种现象,2010级学生管理委员会开展了“文明上课,不贴条占座”活动。
规定“任何不文明的占座行为将一律无效”,并强调“概率统计课也不例外”。
这一新制度的实行,最初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然而,好景不长,新问题出现了。
一些学生很早到教室,却发现前排依然没有座位,原因是,一些更早到来的同学帮助其好友占了座位。
对此,学生无奈而又不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和结果呢?本文尝试用经济学理论进行分析和解释。
校园占座的经济学分析

校园占座的经济学分析一、占座现象概述校园占座现象在当下校园内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在本质上是对资源的一种抢占现象,是在共有资源配置中的抢占问题。
二、占座现象成本收益分析三、成本收益是影响人们决策的重要因素,在学生占座的过程中,我们假定同学们占座的行为无论成功与否必定有最基本的体力和精力的付出,我们将其定为固定成本C1,另一方面占座还有另一部分可变成本包括,为了加大自身竞争力所采取的早起等行为,占座物品的丢失,以及占座失败所遭受的损失等,我们将其定义为C2。
就收益而言,我们看到作为对消费者的效用是不同的,对注重学习的同学来说越是接近黑板的座位听课的效率越高,所愿意支付的成本越高,对不想上课而选择睡觉的同学来说,越是教室后面的座位其所愿意支付的成本越高,同时看到,对于不想上课的人来说,上课睡觉并不是他们想做的事,只是被迫上课的条件下所采取的行为,因而占座的欲望较前一类较弱。
而对于自习的人群来说,由于所有的座位对自习来说效用是相同的。
所以每个人都会把成本控制在所有人的平均成本上。
这三种人群工程了三个独立的市场。
(1)完全竞争模型在一人占一座的情形下,需求量等于消费者数量Q,教室座位的最大供应量为Q0虽然所有人付出的实际成本各有所不同,我们假定所有人的成本都接近于一个平均成本,而平均成本的大小有很大程度上有竞争程度决定,在座位数量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数量Q 的增加会引起平均成本的上升,而每个人都是平均成本的接受者,根据收益最大化原则,边际收益曲线即为需求曲线。
三类人的需求曲线如下:图(a)学习型人群(曲线变化较快)图(b)睡觉人群(曲线变化较慢)图(c)自习人群三类人群的成本曲线基本相同:在自由竞争条件下,学生能够自由进出课堂零利润点确定了占座的数量,同时受到最大座位数的限制然而,实际情况下,对爱学习的人来说,只要得到座位,其收益必然大于成本,而对于不爱学习的人来说,即使收益低,也必须承担寻找座位所需的固定成本而不是退出占座(这一点,涉及到非完全竞争的强制因素),设课程总人数为Q1<Q0四、对占座影响的思考由于抢占行为的竞争性,导致就座成本的上升,所有人福利下降,但由于个人按自己所需抢占不同性质的座位,使座位的属性得到充分使用,座位数量得到最大程度的占用,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在实际情形中,由于为他人占座的边际收益明显大于多占座位的边际成本,会出现一人占多座的情况,此时,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经济学原理解释占座现象
姓名:刘志颖学号:201330300106 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占座”这一现象在生活中时有发生,在大学校园里更是司空见惯。
无论是三九严冬,还是烈日酷暑,总有一帮“占座族”手持书本忠诚地守候在教学楼前,大门一开,争先恐后地奔入教室,霸占座位。
后来之人,只能“望座兴叹”,上课的视听效果大打折扣,因而不免牢骚四起,大呼“占座无理”。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考研一族的身上,本来就寥寥无几的自修教室,由于占座事件的存在,竞争显得格外的激烈。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当我们假设所有的人都是理性人时,理性人追求利益最大化,制度本身不涉及道德问题,一项制度的指定如果能够满足理性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既实现了普遍意义上的公平正义,即是一项合理的制度。
占座是否“违法”。
无论是自己占自己的座位后走人还是帮别人占座位,这个“违法”么?个人觉得不“违法”。
座位是公共资源,提供给大众,本身没有规定如何使用才算合法。
座位的使用权和所有权相分离,这是你拿那些占位者没有办法的原因。
另外占位在某些时刻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
类似与“抢占市场份额”,别人不仅为自己抢,还创造条件给别人抢,因为他们是合作关系。
作为竞争者,你尽管早到了,但对于那些更早的到达的,你还是晚到了。
难道要竞争对手手下留情?没办法的事。
我们可以看到,首先,座位作为一种资源,它的存在是稀缺的,而占座——理性人的选择,“占座”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当你和你的同学同样用心时,你比他们更容易集中精神,获得更好的听课效果,最终得到更优异的成绩,而这一切都仅仅是因为你占了个好座位。
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你需要为占座付出一定的代价,关键在于机会成本与收益比较孰轻孰重。
你为占座付出的机会成本是很小的,而得到的收益却大得多,那么占座无疑是理性人的最佳选择,从管理学的角度说这可以说是效果和效率的结合,充分利用了自身的资源,实现了最优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