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与区别
中考 _ 最全标点符号用法,附例句、解析!

标点符号的使用,一直是困扰中小学生的一大难点,小编为学生整理了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
句号(。
)是个小圆点,用它表示说话完。
逗号(,)小点带尾巴,句内停顿要用它。
顿号(、)像个芝麻点,并列词语点中间。
分号(;)两点拖条尾,并列分句中间点。
冒号(:)小小两圆点,要说话儿写后边。
问号(?)好像耳朵样,表示一句问话完。
叹号(!)像个小炸弹,表示惊喜和感叹。
引号(“”)好像小蝌蚪,内放引文或对话。
话里套话分单双,里单外双要记牢。
省略号(……)六个点,表示意思还没完。
破折号(——)短横线,表示解说、话题转。
书名号(《》)两头尖,书、刊名称放中间。
圆括号(),方括号[],注解文字放里边。
学标点,并不难,多看多练才熟练。
二、标点符号的使用(一)句号句号是最常用的符号,小学一年级就要认识它。
句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
用句号的句子语调平缓。
例如:01. 太阳暖烘烘的。
(小学《语文》第四册《丑小鸭》)02. 原来池底长着许多石笋,有的像起伏的丘陵,有的像险峻的山峰,有的像矗立的宝塔,有的像成簇的珊瑚。
(小学《语文》第七册《五彩池》)03.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桂林山水》)04. 眼看你们的身子一天比一天衰弱,只要哪一天吃不上东西,说不定就会起不来。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金色的鱼钩》)例1非常简单,讲太阳给人们的感觉,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用句号。
例2 是一个较长的句子,它用四个“ 有的” 把几种池底石笋的形象连在一块,句末用句号标示。
例3是个长句子,实际是并列的三句话,讲了漓江水的三个特点:静、清、绿。
因为三个句子作用相同、形式一样,联系紧密,放在一个大的句子中,中间用分号隔开。
例4是一个带有关联词语的句子,“只要……就……”是连接构句的纽带,所以仍算为一个句子。
在阅读过程中,句号标志着停顿较大,即停顿的时间较长,例2 例4 中的逗号和例3 中的分号,它们所标志的停顿时间都不能超过句号。
中考语文专项集训标点符号的用法

中考语文专项集训标点符号的用法标点符号是语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我们清晰地表达意思,使文章更易读、易懂。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考语文中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和注意事项。
一、句号(。
):句号的作用是表示陈述句的结束。
在语文考试中,句子结尾处必须使用句号,否则会扣分。
二、问号(?)和感叹号(!):问号用于疑问句的结尾,表示疑问或询问。
感叹号用于感叹句的结尾,表示强烈的感情或意愿。
在语文考试中,问号和感叹号的使用要恰当,不可滥用。
三、逗号(,):逗号的使用是最常见的标点符号之一、它用来表示一个简单句中的停顿,分隔并列词语、词组或短语,以及分隔并列句或分句。
逗号可以使句子更加流畅,但也要避免使用过多,以免句子结构不清晰。
四、顿号(、):顿号用于列举事物或成分。
它多用于句子中的分隔和补充,与逗号的作用有些类似。
五、分号(;):分号常用于分开句子中的长句和短句,或在列举中用于表示分隔。
分号可用于替代逗号和句号,使句子更加连贯。
六、冒号(:):冒号一般用于引出下文、解释说明、列举或示例,也可用于提示或指示。
冒号的使用要掌握恰当,不可滥用。
七、引号和破折号:引号用于引述和援引,可以用于表示直接引语、书名、文章名、篇章名、对话、俗语等。
破折号常用于表示插入语、对比、强调等。
八、括号((、[]、{}):括号用于补充说明,表示插入成分,以及表示分音符、类别符号等。
括号内的内容是不影响句子的主干结构的,可以省略括号内的内容,不影响整个句子的完整性。
九、省略号(…):省略号用于表示省略、暗示或引起思考。
它可以表示语句中的省略,也可以表示句子中的延续或暗示。
在文章中,省略号的使用应该掌握适度。
十、疑问号和感叹号的重复:疑问号和感叹号在特殊情况下可以重复使用,以强调或表达强烈的情感。
例如:“你真的不知道?”、“你竟然敢这样对我!”以上就是中考语文专项集训标点符号的用法,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在实际写作中,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运用标点符号,使文章更加准确和生动。
中考语文专题六 标点符号的使用

(7)三个以上词语并列,最后两个词语之间用“和”“与”“及”等连词,连 词前不再用顿号。如果出现“以及”,“以及”前可用逗号。如:“春雨惊春 清谷天”,点出了春天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六个节气。 3. 逗号与句号 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不用句号。如:卢沟桥亦作芦沟 桥,在北京市丰台区,跨永定河上(旧时称卢沟河,亦作芦沟河),始建于金大 定二十九年(1189年)。
五、冒号和破折号的用法辨析 1. 冒号是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的提示,若分说部分是总说部分的分项叙述, 应用冒号。若分说部分是对总说部分的注释或补充说明,则应用破折号。如:这 次职工代表大会有三项议程:审议奖惩条例,通过三年规划,选举职工代表大会 理事。(分项叙述) 如:我国古代秀才四艺——琴、棋、书、画对文化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注释 说明) 2. 凡是用破折号表示注释的,可以把注释删去,句子的内容与形式仍是完整 的;而用冒号的则不行。如上面的第二个例子可以说成:我国古代秀才四艺对文 化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而第一个列子中的冒号则不能删去,否则意思就不明确 了。
二、引号与书名号的用法辨析 1. 引号与书名号的使用 (1)组织机构、奖品奖状、主题比赛等不能滥用书名号,一般用引号。如:中 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将组织完成以“健康生活”为主题的电视活动。 (2)表示电视节目、书名、篇名、卷名、刊物名、报纸名、文件名等用书名号, 但若电视节目与第几届或年度连用则用引号。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2019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3)书名号内还有书名时,外用双书名号,内用单书名号。如:《读〈石钟山 记〉有感》 《〈中国工人〉发刊词》。
Hale Waihona Puke (4)“××说”后面的标点的变化 ①“××说”位于引文之前时,其后要用冒号。如:老师再三给我们说: “在考场上千万别慌,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答题要完整。” ②“××说”位于引文中时,用逗号。如:“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再 三给我们说,“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答题要完整。” ③“××说”位于引文之后时,用句号。 如:“在考场上千万别慌,做题 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答题要完整。” 老师再三给我们说。
中考语文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中考语文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在语文写作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使文章结构更加清晰,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内容。
然而,中考语文考试中,很多考生在标点符号使用上存在一些错误。
下面是一些中考语文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方法,希望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一、句号(。
)句号用来表示陈述句或命令句的结束,一般放在句子的最后。
例如:“今天天气很好。
”“请大家遵守校规。
”二、问号(?)问号用来表示疑问句的结束,一般放在句子的最后。
例如:“你们明天要去哪里?”“你会游泳吗?”三、感叹号(!)感叹号用来表示感叹句的结束,一般放在句子的最后。
例如:“太棒了!”“真的吗!”同时,感叹号也可以用在祈使句末,表示强调和加强语气。
例如:“不要打扰我!”“好好听讲!”四、逗号(,)逗号的使用非常广泛。
它可以表示句子中的停顿、列举事物、进行表语、状语和插入语等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使用情况:1.表示成分之间的并列关系。
例如:“他喜欢吃苹果,还喜欢吃橙子。
”2.表示句子中的状语、插入语和关系状语从句。
例如:“昨天,我去了图书馆。
”“小明,你在干什么?”3.在列举事物时,逗号用于隔开每个事物。
例如:“他学会了游泳,跳舞,弹吉他。
”五、分号(;)分号的使用情况比较特殊。
它主要用来连接两个意思相近的句子,起到衔接、过渡的作用。
例如:“我喜欢运动;我每天都去操场锻炼。
”六、冒号(:)冒号的使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用于引出或解释前面的内容。
例如:“他有一个习惯:每天都要读书。
”2.用于表示列举的内容或引导下文的开头。
例如:“下列城市有哪些:北京、上海、广州。
”“那个人说:‘我可以帮助你。
’”七、引号(‘’、“”)引号主要用于引用别人的话,用于表示直接引语和引文。
例如:“他对我说:‘你好!’”“他说:“请不要打扰我。
””八、括号(())括号主要用于插入附带的说明或说明的补充。
例如:“他是我最好的朋友(邻居)。
”“我喜欢读书(除了数学)。
”九、破折号(,)破折号用于表示语气的突然转变或句子的中断,常用于对话中的表达。
中考语文标点符号专题复习

中考语文标点符号专题复习中考语文标点符号专题复一、知识综述1.标点符号分为标号和点号。
2.点号分为句末点号和句中点号。
①句末点号:包括句号、问号和感叹号三种,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一个较大的停顿。
②句中点号:包括顿号、逗号、分号和冒号四种,表示句中的停顿和结构关系。
3.标号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包括引号、破折号、括号、省略号、着重号、书名号、连接号、间隔号和专名号九种。
二、具体用法一)顿号和逗号1.表示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但表示确数的地方必须有顿号。
例①:他三十六七岁。
他的年龄不确定,所以“六七”中间不能用顿号。
)例②:今天做值日的是四、五组。
做值日的对象是确定的,就是四组和五组,所以“四五”中间要用顿号。
)2.并列词语间用逗号,不是并列词语的不能用顿号。
例:新建小区内的住宅共24幢、396套,绿化率达到45%。
24幢和396套是包容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所以中间的顿号应去掉。
改为:新建小区内的住宅共24幢396套,绿化率达到45%。
)3.较长的并列成分间可以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例: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大雁的歌唱,使年轻人深深陶醉了。
(并列成分不是词而是短语了,一般用逗号。
)4.并列成分间已有问号和叹号,不应再用顿号,也不用其他点号。
例: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研究!”“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
(两个并列成分间已用了叹号,所以不应用任何标点符号。
)5.并列成分内部还有并列时,小并列间用顿号,大并列间用逗号。
例:上海的越剧、沪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汇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上海、安徽、河南属于大并列,中间用逗号,越剧和沪剧属于小并列,中间用顿号。
)二)分号分号:表示并列复句内部分句之间的停顿,停顿比逗号要长。
如果分句内部已经用了逗号,并列分句之间必须用分号。
只有一重关系的复句(非并列关系),分句间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
在句中凡用逗号不能很清楚地表达并列分句关系的地方就用分号。
中考标点符号的运用

中考标点符号的运用
中考标点符号的运用如下:
标点符号的用法:
1.句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
2.问号:表示一个问句完了之后的停顿。
3.感叹号:用在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表示强烈的感情。
感叹句和语气很重的祈使句才用感叹号。
4.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5.顿号:表示句中较短的、并列的几个词语或短语之间的停顿。
6.分号:表示一个并列复句中并列的分句之间的停顿。
7.冒号:一种是用在总括语之后(提示下文)。
一种用总括语之后(总结上文)。
8.引号:第一种表示引用。
第二种表示特定称谓。
第三种表示着重指出或强调的内容。
第四种表示讽刺和反语。
9.括号:表示括起来的语句是对前边词语或句子的注释或补充说明。
10.破折号:第一种表解释或补充说明的话。
第二种表示后面是跳跃或转折的话。
第三种表示语音的中断、延长。
第四种表示递进。
11.连接号:第一种表示时间、地点、数目等的起止。
第二种连接相关的名词,表示一个独立的意义单位。
第三种表示事物的发展。
12.省略号:第一种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
第二种表示说话断续。
第三种表示话未说完或语意未尽。
13.着重号:标出需要读者注意的重要词语。
14.间隔号:第一种表示文字间的间隔。
第二种表示外国人名字和姓氏的音界。
15.书名号:表示书籍、篇章、报刊、剧作、歌曲等名称。
用书名号时,不要把后面的普通名词引进去。
中考语文知识点顿号逗号分号问号的使用

中考语文知识点顿号逗号分号问号的使用顿号、逗号、分号、问号在中文写作中都是标点符号,用于标示句子的停顿、语气、关系等。
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使用规则和作用。
下面将分别介绍它们的使用方法。
一、顿号(、)顿号又叫短顿号,用于表示顿停或短暂的停顿。
它通常用于以下情况:1.表示列举关系例如:我喜欢吃苹果、橙子、葡萄等水果。
2.表示对比或转折关系例如:他是一个聪明、机智的人。
3.表示省略关系例如:我给你带来了新鲜的水果(西瓜、苹果)。
二、逗号(,)逗号是一种常见的标点符号,用途广泛。
它通常用于以下情况:1.表示同位关系例如:母亲,于会见了久别的儿子。
2.表示插入语例如:我们班的语文课,老师讲得非常生动。
3.表示分隔短句例如:他喜欢唱、跳、rap、篮球。
4.表示并列关系例如:他喜欢读书,喜欢写作,喜欢旅行。
5.表示对等的意义例如:大自然有时带来惊喜的工作,有时带来春的气息。
6.表示补充说明例如:他手里拿着一本书,捧着一张画。
三、分号(;)分号是一种较长的标点符号,用于表示相对较重的停顿。
它通常用于以下情况:1.表示分句之间的关系例如:她知道自己错了;她主动地向他道歉。
2.表示长句内的分隔例如:明天是星期六;天气晴朗;我们一起去郊游吧!3.表示并列分句,但句内还有逗号例如:他又会弹钢琴,会画画;唱歌,还会跳舞。
四、问号(?)问号是一种表示疑问或反问的标点符号,用于表示句子的语气。
它通常用于以下情况:1.表示问句例如:你是谁?2.表示反问例如:你真的愿意帮助我吗?3.表示疑惑或怀疑例如:他怎么会答应这么快?以上就是顿号、逗号、分号、问号在中文写作中的使用方法和作用。
正确地运用这些标点符号可以增强句子的表达力和流畅性,提高文章的质量和逻辑性。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中考复习之常见标点符号的使用

顿号是句中最小的停顿,一般用来隔开并列的词或者
并列的短语。 1.约数之间不用顿
例1:全文共六个部分,就有三、四个部分意思含混不清。 注意:相邻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约数时不用顿号,但表示 确数时用顿号。(如:这项任务由三、四两个班共同完成。)
2.集合词语不用顿
相对固定的短语,尤其是一些约定俗成的词语无须停顿,
3.倒装问,全句末尾才用问。 ? 例3: 这本书多少钱?先生。 ,
先生,这本书多少钱?
(倒装问)
4.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有的句子虽然有疑问词,但只充当整个句子的一个 部分(通常是主语或宾语),整个句子的语气是陈述语 气,句末不用问号。
例4.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 (作宾语)
牛刀小试: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D ) , A.“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同志们 。 ”厂长问。 ? , B.你是临场害怕呢 ?还是身体不舒服? , C.谈到怎样教育下一代 ?这位教育家有独到的见解。 D.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
冒号的正确使用
冒号用来表示提示语后的停顿或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
一、冒号的用法 (一)提示下文:
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二)总结上文:
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 :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二、注意事项 (一)一管到底:
冒号不论是表提示还是表总括,都应该管到句末(句号、问号、 感叹号)。如果只管其中的一部分,就只用逗号、破折号或不用。 本市文坛三位女杰
牛刀小试: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的一项是( D ) A.温家宝总理指出:“公平与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 B.成品图书的质量标准分为二级,即:合格品、不合格品。 C.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 等,也将在各大城市放映。 D.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总之,想和做是紧密 : 地联系在一起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与区别一、顿号、逗号、分号的使用1.顿号是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分句之间不能用顿号)。
例如:有一条溪流静静流淌,将它的谐趣、灵气、真情奉送给大地,也奉献给人们。
但并列性的谓语、补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
例如:这个省今年的水利建设,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并列补语)你要不断地进步,识字,生产(同一主语可以同时执行多个谓语)。
的故事讲得真实,感人。
(并列补语)2.带语气词的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
例如: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熟悉的。
3.并列词语中已使用连词“和、或、及、与”等,不能再用顿号。
例如:我国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
(一般情况下,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使用连词而不用顿号)4.相邻的数字表示约数,不用顿号。
例如:他已经走了有三四里的路了。
[注意] 要区别于表示两种并列的情况。
例如:国内的大学要求学生在一、二年级时都必须选修一门外语。
5.集体词语之间关系紧密,不用顿号分隔。
例如:公安干警,中小学生,大专院校,男女老少等。
6.表并列性的引号、书名号之间不用顿号,一定要用,只能使用逗号。
例如:近期我观看了许多出色的电影,如《英雄》《无间道》《美丽人生》等。
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
7.并列词语注意分类,小的用顿号,大的用逗号;分句间小的用逗号,大的用分号,甚至句号。
例如:我国许多图书馆年经费仅一二万元,除去工资、办公费用,购书费可以想见还有多少。
一个漂亮的姑娘,个儿要高,又不能太高。
脸要白,又不能太白;要白里透红,又不能太红。
8.分号一般是用在复句内部的并列分句之间,但如果分句之间没有逗号,不可以直接使用分号。
例如: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建筑的美感是朦胧的,但又可以是明确的;建筑的美感是抽象的,但又可以是具体的。
西湖之美在于精致而大气,她宛如江南女子尽显柔美情怀;又像热血男儿袒露宽阔胸怀。
二、问号的使用1.有的句子虽然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但是全句并不是疑问句,句末不用问号。
例如:她什么时候走,坐哪趟车,我都打听清楚了。
我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2.选择问句中无论有多少个选择项,都只能在句末使用一个问号,其他各句之间均用逗号。
例如:你是坐飞机来呢,还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轮船来呢?请尽快给我一个答复。
3.如果连续几个问句不是表示选择关系,而是各自发问,那么有多少问,就要用多少个问号。
例如:这个问题该由谁来解决呢?该怎么解决呢?4.倒装句中,问号放在句末。
例如:“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同志们?”厂长问。
怎么啦,你?[注意] 倒装句中,感叹号具有相同的情况。
如:你放着罢,大嫂!5.反问句,设问句(正常使用问号)。
例如:当个性成为一种气质,成为一种高尚的人生品质时,你能不快乐地接受并享有吗?既然大自然赐予我们无比高贵的大脑,为何不带着希望,登上峰顶,去迎接朝阳呢?三、冒号的使用1.用在总括的话后面,表示后面的要分项说明或表示冒号前面的话引起后面的话。
例如: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2.用在提示的词(如说、想、证明、宣布、指出、决定、透露、发现、反映、例如、如下等)的后面,引出具体内容。
例如: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近年来中小学生的劳动观念越来越淡薄了。
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等,也将在各大城市放映。
[注意] 这些表提示性的词的后面,也可以直接使用逗号引出下文。
例如:大量事实证明,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要经常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用在总括性的句子前,表示总结上文。
(前面常常是几种并列的情况)例如: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4.冒号的提示作用要发挥到句子的末尾,不能管到句中。
如果只管其中的一部分,就只用逗号、破折号或不用。
例如:本市文坛的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
5.表领起的插入语后面不能用冒号。
例如:考文科各系的人数,据不完全统计,中文系已达1230人,历史系已达986人。
6.“XX说”的形式放在句首,用冒号;放在句中,用逗号;放在句末,用句号。
例如:鲁迅先生连忙掉转话头,亲切地问:“你真个姓唐吗?”“真个姓唐,”我说。
“哦,哦,”他看定我,似乎十分高兴,“我也姓过一回唐的。
”转述的不能用冒号。
(人称发生变化)老师说,他今天不舒服,不来给同学们上课了。
7.冒号不能放在表示提示性的词(就是、即等)之前。
例如:这位老“巴尔干”同意本报记者的看法:即协议虽签,维和部队开始“维和”,但科索沃的危机并没有消除。
(冒号应改为逗号)四、引号的作用1.引文独自成句,意思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且引号前用冒号。
例如:我联想到了唐朝贾岛的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我们应当选取那些有益于我们思想、启迪我们智慧的书籍来读。
笛卡儿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2.引文不完整,或引文虽然完整,但只作为整句话的一部分,句末点号放在后引号的外面,且前面不用冒号。
例如: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市政府对西溪湿地综合保护二期工程设计方案提出“生态化、差异化、功能化”的要求。
3.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面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的一层用单引号;如果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则又用双引号,以此类推。
例如:他走上前来问:“老师,‘有条不紊’的‘紊’字是什么意思?”4.只把别人的话的大意说出,不是直接引述,不用引号。
例如:她跑过来告诉我说,会议改在了下午四点钟召开。
5.一般的专有名词上不用引号,但含有概括性的、有特定含义的名词要加上引号例如:三峡工程、京广铁路“三个代表”“一国两制”“四化”建设。
五、书名号的使用1.表示书名、篇名(文章、规章制度等)、报刊、文件名、戏曲名、歌曲、电影剧作、绘画作品等。
2.电视节目、报刊栏目、主题等不能滥用书名号。
例如: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04年“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
(书名号应改为引号)3.注意书名号的统管范围。
例如:1933年到1934年间,鲁迅先生经常在《申报副刊》的《自由谈》上写稿,攻击时弊。
(《申报副刊》应改为《申报》副刊,《自由谈》应改书名号为双引号)4.书名号内还有书名时,外用双书名号,内用单书名号。
例如:《读〈石钟山记〉有感》《〈中国工人〉发刊词》5.书名和篇名连用,或词牌曲牌名与题目连用时,中间用间隔号,外面用书名号。
例如:《荀子·劝学》《念奴娇·赤壁怀古》六、省略号的使用1.省略号不能与“等、等等”连用。
例如:第二代无绳电话采用了数字技术,主要有泛欧数字无绳电话、个人便携式电话、个人接入通信系统……等,具有双向互呼和越区切换性能。
(要删去省略号)2.一般情况下,句末的省略号连同标点符号一同省略。
例如: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型建筑材料、生物医药……,这些新兴产业在中国的“硅谷”勃发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逗号应省略)标点符号错用因素归纳1.概数中间乱加顿号。
根据《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邻近的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其间不能用顿号隔开。
如“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句中“三四”是个概数,不能用顿号。
2.并列词语之间未用顿号。
如“小道理,是指站在个人的立场,局部的立场,眼前的立场上看有道理;而大道理,是指站在大多数人的立场,整体的立场,长远的立场上看有道理”。
句中“个人的立场”“局部的立场”“眼前的立场”这三个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下句中的“大多数人的立场”“整体的立场”“长远的立场”之间也应用顿号。
3.非疑问句乱用问号。
如“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该句是陈述语气,因而该句的前一问号应为逗号,后一问号应为句号。
从问号的概念可知,整个句子有疑问才用问号,即须要人问答(或反问中)才用问号,上述句子虽有疑问,但整个句子表达的是陈述语气,句末就应该用句号,而不应用问号。
4.选择问句用多个问号。
如“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实在拿不定主意。
”这是一个选择问句,句中虽然包含两个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因而只能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应用逗号。
5.“某某说(道、讲、问、答)”后标点滥用。
其滥用的情形有以下两种类型:一是在引用话语间插入动作神态,其后错用冒号。
如“他说得到做得到,”拿依嚷道:“先生,你一生一世总得讲一次理吧。
”在一个人的话语间插入说话人的动作神态(说、道、问、答)后要用逗号,不能用冒号。
二是在话语的最后错用逗号等。
如下面的对话:他(霍永诚)问:“有事?”“有事。
”高旭初答,这两个字吐得很重,像两块石头,砸得霍永诚有些发蒙。
在引用的话语结束后,在“说”(道、讲、问、答)之后的标点只能用句号,不能用逗号及其他标点符号。
6.引用的话语结束后.句号位置不对。
有两种情形:一是全引句,句号应放在引号内。
如: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
这是全引句,句号应在引号内部。
二是部分引用句,句号应放在引号外,如:抽签的结果,辩题为“儒家思想是‘亚洲四小龙’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这是部分引用句,句号应放在引号外部。
还需注意的是:句末是问号或感叹号,都应放在引号内。
7.倒装成分之间错用句末点号。
如:①多美啊!济南的冬天!(主谓倒装)②树缝里也漏着—两点路灯。
没精打采的。
(定语和中心语倒装)③你到哪儿去了?今天上午。
(状语和中心句倒装)倒装句虽然有句子成分的倒置,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全句只能用一个句末点号,倒装成分之间应用逗号。
所以①中第一个叹号改为逗号,②中前一个句号改为逗号。
③中的问号改为逗号,句号改为问号。
8.误将标点与同它功能相同的字词并用。
有两种情形:一是省略号与“等”“等等”并用,如“参加这次献爱心活动的有公务员、警察、教师……等社会各界人士。
”省略号和“等”“等等”都可以表示列举的省略,但两者不能同时使用。
二是破折号与“即”“就是”等词语并用,如“生长在人迹罕至的雪线以上的灵花异草,据说是稀世之宝——即一种很难求得的妇科良药。
”破折号“即”“就是”等词语都可以表示解释说明,但两者不能同时使用。
9.随意加引。
常见的有两种情形:一是加引范围不清。
如: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此题两处错误:一处是加引范围不清,一般情况下,引号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一些特定的称谓、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或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