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霉菌(黑曲霉、根霉、青霉)形态观察图片
实验7-霉菌的形态观察_图文

实验八霉菌的形态观察一、实验原理霉菌的营养体是分枝的菌丝体。
霉菌在潮湿条件下生长繁殖长出丝状、绒毛状或蜘蛛网状的菌丝体。
菌丝分为营养菌丝与气生菌丝,营养菌丝匍匐于培养基的表面或生于培养基内吸收养料,从营养菌丝上长出伸于空中的菌丝为气生菌丝系,可分化出产生孢子的结构。
菌丝的直径一般比细菌和放线菌大得多。
菌丝在显微镜下观察呈管状,有的有横隔膜将菌丝分割为多个细胞,有的菌丝无横隔膜整个菌丝体为1个单细胞。
霉菌的菌落形态较大,质地较疏松,颜色各不相同。
霉菌无性繁殖或有性繁殖可形成不同类型的孢子。
菌丝、孢子及菌落等特征,因霉菌的种类而异,因而为种类鉴定非常重要的依据。
由于霉菌的菌丝体较粗,而且孢子容易飞散,若在水中溶易变形,显微测量时与实际值存在人为偏差,故观察时将其置于棉蓝乳酚油中,既有保持其正常的形态、使细胞不易干燥及杀菌防腐作用,还因棉蓝染料的存在而对菌丝与孢子具有染色作用,真菌的显微观察时常用棉蓝乳酚油作为浮载剂。
二、主要仪器及设备曲霉(Aspergillus sp.),青霉(Penicillium sp.),根霉(Rhizopus sp.);棉蓝乳酸油染色液,载玻片,盖玻片,解剖针,滤纸,显微镜等。
三、操作步骤1、取95%酒精浸泡的载玻片1块,火焰烧去酒精;2、冷却后在载玻片中央滴棉蓝乳酚油1滴;3、以解剖针从霉菌菌落上挑少许菌丝体置于染液中;4、以解剖针使菌丝体在染液中充分展开;5、将1洁净的盖玻片盖于染液上,以滤纸吸去盖玻片边缘过剩的染液;6、显微镜下20X、40X物镜观察绘图。
四、注意事项1、菌丝体在浮载剂中必须充分展开;2、盖盖玻片时必须斜着缓慢放下,否则在盖上异形成气泡。
五、实验报告1、绘制有隔菌丝与无隔菌丝图2、绘制青霉菌及曲霉菌的分生孢子梗图。
3、霉菌显微观察制片与细菌有何不同?II 四大类细胞型微生物的菌落特征比较观察一、实验原理菌落形态是指某种微生物在一定的培养基上由单个菌体形成的群体形态。
实验二显微镜的使用细菌三型的观察霉菌的形态观察刘 ppt课件

镜头上的油,然后再用擦镜纸沾取少量二甲苯擦去 残留的油,最后用擦镜纸擦去残留的二甲苯,后将 镜体全部复原。 注意:油镜使用完毕后一定要用二甲苯擦拭镜头
用油镜观察细菌三型永久装片。
实验二显微镜的使用细菌三型的观察 霉菌的形态观察刘
实验二显微镜的使用细菌三型的 观察霉菌的形态观察刘
先用 10x 物镜直接观察生长在培养皿盖上的根霉菌丝, 因菌丝是立体形态,观察时应将显微镜载物台上下 移动,以便看清菌丝全貌。
再取一载玻片,滴一滴蒸馏水,解剖针挑取少量根霉 菌丝浸入水滴中,用解剖针将菌丝拨散、分开,盖 上盖玻片。10x 物镜观察菌丝、假根、孢子囊。
❖ 在霉菌的制片过程中,你觉得要注意哪些环 节才能制得好的片子?
实验二显微镜的使用细菌
三型的观察霉菌的形态观
实验目的
察刘
❖ 学习并掌握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油镜的 使用技术及维护的基本知识
❖ 初步认识细菌的基本形态
使用细菌三型的 观❖显1察.光微学观霉部镜分察菌:的目镜刘的构、形造物镜态、
照明装置(聚光镜、虹彩光圈、 反光镜等)。它使检视物放大, 生成物象。
5.显微镜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以免镜片滋生霉菌而腐 蚀镜片。
实验二显微镜的使用细菌三型的 观察霉菌的形态观察刘
❖ 绘制细菌三型。
❖ 思考题: P47:1、3
观察刘
用细菌三
❖ 属于半知型菌的亚门观, 察菌丝有隔, 细胞多核霉;菌部分的气形生菌丝细
胞形 足细
成胞特,态化由观的足厚细察壁胞刘的、中膨
大的 间稍
呈垂直地向上延长,形成分
生孢子梗。
微镜的使 用细菌三 型的观察 霉菌的形 态观察刘
实验二-显微镜的使用-细菌三型的观察-霉菌的形态观察-刘演示文稿

四、实验步骤:霉菌水浸片的制作和观察:
1、黑曲霉、青霉的水浸片的制作
取一块干净的载玻片,滴加50%的乙醇一滴
→用解剖针挑取少量有孢子的霉菌菌丝(注意
曲霉和青霉需要适当挑取一点培养基)浸入 乙醇洗涤
→于另一干净载玻片上加一滴蒸馏水,再将洗
涤后的菌丝置于蒸馏水中,用解剖针将菌丝 尽量分散,
→盖上盖玻片,用橡皮或塑料请轻轻敲击。
认孢子囊、包囊梗、
假根)
.
12
五、实验结果
❖绘制青霉 (40x)、黑曲霉 (40x)、根霉 (10x)的形态,注明各部分名称。
.
13
六、思考题
❖ 你认为在显微镜下,细菌和霉菌的主要区别 是什么?
❖ 在霉菌的制片过程中,你觉得要注意哪些环 节才能制得好的片子?
.
14
实验(二) 油镜的使用
实验目的
实验三 显微镜的使用、霉菌的形态 及细菌三型的观察
主讲人:刘 涛 李开
.
1
实验(一) 霉菌的形态观察
一、实验目的
❖ 观察霉菌的形态结构特征 ❖ 学习掌握霉菌水浸片制作的基本方法P74
.
2
霉菌:凡在营养基质上形成绒毛状、棉絮状或蜘蛛网形 丝状菌体的真菌,统称为霉菌。霉菌包括分类学上许多 不同纲或类的真菌,它们分别属于藻状菌纲、子囊菌纲、 担子菌纲和半知菌类。霉菌菌丝分为有隔菌丝和无隔菌
❖ 学习并掌握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油镜的 使用技术及维护的基本知识
❖ 初步认识细菌的基本形态
.
15
实验原理
❖显微镜的构造
1.光学部分:目镜 、物镜 、 照明装置(聚光镜、虹彩光圈、 反光镜等)。它使检视物放大, 生成物象。
2.机械部分:镜座、镜臂、镜筒、
实验二-显微镜的使用-细菌三型的观察-霉菌的形态观察-刘

四、实验步骤:霉菌水浸片的制作和观察:
1、黑曲霉、青霉的水浸片的制作
取一块干净的载玻片,滴加50%的乙醇一滴 →用解剖针挑取少量有孢子的霉菌菌丝(注意
曲霉和青霉需要适当挑取一点培养基)浸入 乙醇洗涤 →于另一干净载玻片上加一滴蒸馏水,再将洗 涤后的菌丝置于蒸馏水中,用解剖针将菌丝 尽量分散, →盖上盖玻片,用橡皮或塑料请轻轻敲击。 →镜检:10x ,40x物镜观察。
二、实验原理
第二页,共21页。
黑曲霉
❖ 属于半知菌亚门, 菌丝有隔,细
胞多核;部分气生菌丝细胞形成 特化的厚壁、膨大的足细胞,由 足细胞的中间稍呈垂直地向上延 长,形成分生孢子梗。
第三页,共21页。
青霉
❖属于半知菌亚门,分 生孢子梗基部无足细 胞,孢子梗顶端不膨 大成囊,而是多次分 枝形成扫帚状,小梗 末端形成分生孢子。
第四页,共21页。
根霉
❖ 横向生长的菌丝产生 假根,附着在基质上。
❖ 菌丝无隔、无性生殖 产生孢囊孢子,有性 生殖产生接合孢子。
第五页,共21页。
三、实验材料
❖ 真菌培养物
1. 黑曲霉、根霉、青霉的培养物。 2. 黑曲霉、根霉、青霉示范片。
❖ 显微镜、载玻片、接种环、解剖针、酒精灯、镊子 等。
❖ 50%酒精、蒸馏水等。
浸没油与玻璃的折射率相近
很多原来由于在透镜及载片表面的反射和折射而损失的 光线可以进入物镜,使照明亮度提高,改善观察效果。
第十七页,共21页。
二、显微操作
现场演示
1.低倍镜观察:粗调、细调。依次再进行中倍、高倍观 察
2.油镜观察:高倍镜下找到清晰的物象后,在标本中 央滴一滴香柏油,使油镜镜头浸入香柏油中,细调 至看清物象为止。
实验二-显微镜的使用-细菌三型的观察-霉菌的形态观察 PPT

倒立的虚像
图1-1-2 光学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油镜使用的原理
油浸接物镜。当光线由反光镜通过玻片与镜头之间的空气时, 由于空气与玻片的密度不同,使光线受到曲折,发生散射, 降低了视野的照明度。若中间的介质是一层油(其折射率 与玻片的相近),则几乎不发生折射,增加了视野的进光 量,从而使物象更加清晰。
1、黑曲霉、青霉的水浸片的制作
取一块干净的载玻片,滴加50%的乙醇一滴 →用解剖针挑取少量有孢子的霉菌菌丝(注意
曲霉和青霉需要适当挑取一点培养基)浸入 乙醇洗涤 →于另一干净载玻片上加一滴蒸馏水,再将洗 涤后的菌丝置于蒸馏水中,用解剖针将菌丝 尽量分散, →盖上盖玻片,用橡皮或塑料请轻轻敲击。 →镜检:10x ,40x物镜观察。
根霉
❖ 横向生长的菌丝产生 假根,附着在基质上。
❖ 菌丝无隔、无性生殖 产生孢囊孢子,有性 生殖产根霉、青霉的培养物。 2. 黑曲霉、根霉、青霉示范片。
❖ 显微镜、载玻片、接种环、解剖针、酒精灯、镊子 等。
❖ 50%酒精、蒸馏水等。
四、实验步骤:霉菌水浸片的制作和观察:
实验二-显微镜的使用-细菌三型的观察-霉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一) 霉菌的形态观察
一、实验目的
❖ 观察霉菌的形态结构特征 ❖ 学习掌握霉菌水浸片制作的基本方法P74
霉菌:凡在营养基质上形成绒毛状、棉絮状或蜘蛛网形
丝状菌体的真菌,统称为霉菌。霉菌包括分类学上许多
不同纲或类的真菌,它们分别属于藻状菌纲、子囊菌纲、
五、实验结果
❖绘制青霉 (40x)、黑曲霉 (40x)、根霉 (10x)的形态,注明各部分名称。
青霉,黑曲霉,黑根霉

青霉,⿊曲霉,⿊根霉霉菌(molds) 霉菌形成分枝菌丝的真菌的统称。
不是分类学的名词,在分类上属于真菌门的各个亚门。
构成霉菌体的基本单位称为菌丝,呈长管状,宽度 2~10微⽶,可不断⾃前端⽣长并分枝。
⽆隔或有隔,具1⾄多个细胞核。
在固体基质上⽣长时,部分菌丝深⼊基质吸收养料,称为基质菌丝或营养菌丝;向空中伸展的称⽓⽣菌丝,可进⼀步发育为繁殖菌丝,产⽣孢⼦。
⼤量菌丝交织成绒⽑状、絮状或⽹状等,称为菌丝体。
菌丝体常呈⽩⾊、褐⾊、灰⾊,或呈鲜艳的颜⾊,有的可产⽣⾊素使基质着⾊。
霉菌繁殖迅速,常造成⾷品、⽤具⼤量霉腐变质,但许多有益种类已被⼴泛应⽤,是⼈类实践活动中最早利⽤和认识的⼀类微⽣物。
霉菌是丝状真菌的俗称,意即“发霉的真菌”,它们往往能形成分枝繁茂的菌丝体,但⼜不象蘑菇那样产⽣⼤型的⼦实体。
在潮湿温暖的地⽅,很多物品上长出⼀些⾁眼可见的绒⽑状、絮状或蛛⽹状的菌落,那就是霉菌。
霉菌的菌丝。
构成霉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是菌丝。
菌丝是⼀种管状的细丝,把它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很像⼀根透明胶管,它的直径⼀般为3-10微⽶,⽐细菌和放线菌的细胞约粗⼏倍到⼏⼗倍。
菌丝可伸长并产⽣分枝,许多分枝的菌丝相互交织在⼀起,就叫菌丝体。
根据菌丝中是否存在隔膜,可把霉菌菌丝分成两种类型:⽆隔膜菌丝和有隔膜菌丝。
⽆隔膜菌丝中⽆隔膜,整团菌丝体就是⼀个单细胞,其中含有多个细胞核。
这是低等真菌所具有的菌丝类型。
有隔膜菌丝中有隔膜,被隔膜隔开的⼀段菌丝就是⼀个细胞,菌丝体由很多个细胞组成,每个细胞内有1个或多个细胞核。
在隔膜上有1⾄多个⼩孔,使细胞之间的细胞质和营养物质可以相互沟通。
这是⾼等真菌所具有的菌丝类型。
为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和更有效地摄取营养满⾜⽣长发育的需要,许多霉菌的菌丝可以分化成⼀些特殊的形态和组织,这种特化的形态称为菌丝变态。
吸器。
由专性寄⽣霉菌如锈菌、霜霉菌和⽩粉菌等产⽣的菌丝变态,它们是从菌丝上产⽣出来的旁枝,侵⼊细胞内分化成根状、指状、球状和佛⼿状等,⽤以吸收寄主细胞内的养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