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复习模拟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复习模拟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复习模拟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复习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诗经》的诗歌创作年代为西周初至春秋中期。

2、先秦历史散文发展第二阶段的代表著作是有较高文学价值的编年史《左传》和国别史《国语》。

3.《家璇长句与短句》是辛弃疾的词集。

4、《西厢记》塑造了崔莺莺和(张君瑞)这两个封建礼教叛逆者的形象。

5、“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是陆游《书愤》中的名句。

6、被誉为“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是(王昌龄)。

7、龚自珍的《海上杂诗》(九州怒,风雷相依)以“清词”的形式表达了对神灵的拥抱。

8.《诗经》中的《简家》中可以看到“所谓的伊拉克人在水面上”?秦峰。

9.“坤鹏展翅”的典故来自庄子的文章(游记)。

10.大力倡导“人性善”的先秦思想家是(孟子)。

11、“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见于“谢灵运《(登池上楼)》一诗。

12、《水经注?三峡》:“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3、杜甫《春望》抒发国忧家愁的名句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4.刘玉玺《西塞山怀旧》的最后一副对联是怀旧的,在今天感叹:“从现在起,我们将是全世界的家,(老基地在秋天沙沙作响,芦苇丛生)。

”15.“三十功名,尘土,八千里云月”出自岳飞之词(红河)(怒)。

16.杨万里的诗清新、自然、生动。

他们有自己的家庭,在世界上被称为(城宅)风格。

17.这部小说的作者是俞欣。

18、欧阳修《醉翁亭记》称“宴酣之乐,非丝非竹”,这里的“乐”是指(众人之乐)。

19、北宋(苏洵)与其子轼、辙皆当时著名文人,世称“三苏”。

20.吴伟业著名的一句话“哭,六军平平,红冠一怒红脸”,“红脸”指的是(陈元元)。

2、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1、《氓》:“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淇,指淇水,在今(a)a.河南省b.河北省c.山西省d.山东省2、陶渊明的下列作品中,悲愤豪放之作是(b)a、 B.吟诵荆轲B.饮酒C.重返花园D.桃花的故事3、王维《山居秋暝》:“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中国古代文学史模拟试卷和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模拟试卷和答案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模拟试卷一注意: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

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北宋中叶的诗文革新运动,起着文坛盟主的领袖作用并提出“词穷而后工”的是:()。

[A] 欧阳修[B] 范仲淹[C] 王安石[D] 苏洵2、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专门为剧作家树碑立传的戏剧史着作是:()。

[A] 《曲品》[B] 《录鬼簿》[C] 《太和正音谱》[D] 《南词叙录》3、宋代最早提倡继承杜甫、白居易现实主义传统的优秀诗人,自称“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的是:()。

[A] 王禹偁[B] 姚铉[C] 苏舜钦[D] 柳开4、论诗主张“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的是:()。

[A] 林逋[B] 杨亿[C] 姜夔[D] 梅尧臣5、曾以“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堕风絮无影”及“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等词句,被传为“三影郎中”的是:()。

[A] 晏殊[B] 晏几道[C] 张先[D] 吴文英6、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中说“当为元人第一”指的是:()。

[A] 马致远[B] 关汉卿[C] 白朴[D] 王实甫7、下列剧本敷衍王昭君出塞和亲故事的是:()。

[A] 《汉宫秋》[B] 《梧桐雨》[C] 《墙头马上》[D] 《望江亭》8、下列剧本是演述春秋晋灵公时(赵盾)和(屠岸贾)两个家族的矛盾斗争,歌颂(程婴),公孙杵臼等义士的形象的是:()。

[A] 《赵氏孤儿》[B] 《单刀会》[C] 《西蜀梦》[D] 《鲁斋郎》9、提出“童心说”的是:()。

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4. 简答题 5. 论述题 6. 阅读理解单项选择题1.“张三影”指宋代词人( )A.张先B.张炎C.张孝祥D.张元?正确答案:A2.《苏幕遮》(碧云天)中化用江淹《别赋》句意的是( )A.碧云天,黄叶地B.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C.黯乡魂,追旅思D.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正确答案:C解析:C项化用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句意,点出离别词旨。

3.《正气歌》的作者是( )A.张元?B.苏轼C.文天祥D.范成大正确答案:C4.从体裁上看,苏轼的《荔枝叹》一诗属于( )A.七言律诗B.七言古诗C.七言绝句D.七言歌行体正确答案:B5.下列词句中用了象征这一表现手法的是( )A.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B.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C.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D.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正确答案:A解析:A项中词句选自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似写夜景,但与后面日暮时间不合,实非眼前之景,连同后面“桃源望断无寻处”,应是象征一种美好理想的消失,有前途渺茫之意。

6.“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是谁的词句( )A.张元?B.辛弃疾C.刘克庄D.张孝祥正确答案:D7.《简斋集》的作者是( )A.陈亮B.贺铸C.黄庭坚D.陈与义正确答案:D8.范成大的号是( )A.石湖居士B.白石道人C.清真居士D.易安居士正确答案:A解析:白石道人为姜袭的号,清真居士为周邦彦的号,易安居士为李清照的号。

9.下列辛弃疾词作中,哪一首被梁启超评为“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 )A.《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B.《贺新郎》(老大那堪说)C.《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D.《沁园春》(叠嶂西驰)正确答案:C10.《东山词》是谁的词集( )A.张先B.贺铸C.王沂孙D.吴文英正确答案:B解析:张先的词集为《张子野词》,贺铸的词集为《东山词》,王沂孙的词集为《花外集》,吴文英的词集为《梦窗词》。

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模拟试卷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模拟试卷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模拟试卷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名词解释 4. 简答题 5.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1.“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

”这一关于原始歌舞的著名记载出自【】A.《礼记.郊特牲》B.《吕氏春秋.古乐》C.《毛诗大序》D.《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正确答案:B2.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A.《乐府诗集》B.《文选》C.《诗经》D.《老子》正确答案:C3.商周铭文的文体大都类似于【】A.《尚书》B.《春秋》C.《左传》D.《国语》正确答案:A解析:商周铭文的文体与《尚书》相像,多为散文。

4.产生于战国中期的诸子散文是【】A.《论语》B.《墨子》C.《孟子》D.《荀子》正确答案:C解析:《论语》、《墨子》产生于春秋未至战国初;《荀子》产生于战国后期。

5.《汉书.艺文志》著录屈原作品的篇数为【】A.16B.11C.5D.25正确答案:D6.在《九章》的作品中,一般认为写作时间最早的一篇是【】A.《怀沙》B.《涉江》C.《橘颂》D.《哀郢》正确答案:C解析:《九章》中作品并非一时一地之作。

比较一致的观点是:《橘颂》最早,当作于屈原仕途得意之时;《惜诵》、《抽思》、《思美人》次之,可能写在屈原被怀王疏远之后;《涉江》、《哀郢》、《悲回风》、《惜往日》、《怀沙》最晚,作于屈原流放江南时。

7.指出秦刻石文在内容上多为“颂秦德”的是【】A.贾谊《新书》B.司马迁《史记》C.董仲舒《春秋繁露》D.刘勰《文心雕龙》正确答案:B8.《论衡》的作者是【】A.王充B.仲长统C.桓谭D.王符正确答案:A解析:《论衡》是王充最重要的作品,今存85篇。

9.《汉书》采用的编写体例是【】A.本纪、世家、表、书B.本纪、列传、表、书C.本纪、传、表、书D.本纪、传、表、志正确答案:D解析:《汉书》的体例基本继承《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又取消“世家”并入“传”。

古代文学史复习题带答案(完整版)

古代文学史复习题带答案(完整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第一编先秦文学一、填空题1.《弹歌》见于东汉人赵晔《》卷九。

2.我国上古神话十分丰富,但是未能完整保存下来。

现有文献中,的神话学价值最大。

其余的零星片段则散见于各种载籍。

3.较详细地记载了“女娲补天”的神话的书籍是《》。

4.神话流为寓言,就是神话化的主要表现。

5. 解释“黄帝四面”神话为:“黄帝取合已者四人,使治四方”。

6.《诗经》原名或,《诗经》的名称始自代。

从内容上分为、、三部分。

关于其成书,历史上有说、说和说。

7.《诗经》中的“风”包括了周南、召南、邶风、等国风,共有篇。

其中以诗最为精彩。

8.《诗经》章法最明显的特色是:。

9.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是《诗经·小雅·采薇》一首中的诗句。

10.在汉代,《诗经》的传本有今文的齐、鲁、韩诗,合称三家诗,它们的作者分别是鲁人、齐人和燕人;此外有古文的毛诗,由鲁人、赵人毛苌所传。

后来三家诗相次亡逸,毛诗独传。

我们今天看到的《诗经》便是毛诗。

11.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是《》,第一部收集乐府诗最为完备的诗歌总集是宋朝人郭茂倩编纂的《》。

第一部文学选集是《》。

12. 我国最早的记言记事的文字是和,它们是我国散文的源头。

13. 《汉书·艺文志》说:“……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言为《______》。

”它们被称为我国记言、叙事文之祖。

14.《左传》是____________的简称。

15.《__________》被后人称为“春秋外传”。

16.《国语》和《战国策》都是体的史书。

17.《战国策》的说辞最显著的特点是18.《战国策》是由汉代学者编辑成书,主要记载了战国时代以为主的游士说客的活动,包括他们的谋议与说辞。

19.《战国策》善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述抽象道理,其主要手法是巧于比喻,善用和博引史事。

20. 儒家的代表人物有和;道家的代表人物有;法家的代表人物有和。

2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的下一句是:。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模拟试卷与标准答案.doc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模拟试卷与标准答案.doc

精品文档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模拟试卷一注意: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

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 100 分,答题时间为 90 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作品是:()。

[A] 《山海经》[B] 《楚辞》[C] 《淮南子》[D] 《左传》2、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是:()。

[A] 《春秋》[B] 《左传》[C] 《战国策》[D] 《国语》3、主张兼爱、非攻的是下列哪个诸子流派:()。

[A] 墨家[B] 法家[C] 道家[D] 儒家4、汉代传授《诗经》的“四家诗”是()。

[A] 齐、鲁、韩、马[B] 齐、鲁、韩、王[C] 齐、鲁、韩、毛[D] 齐、鲁、韩、郑5、《战国策》在编纂体例上属于()。

[A] 国别体[B] 纪传体[C] 编年体[D] 纪事本末体6、谢灵运的五言诗被评为:( )。

[A] 铺锦列绣,雕缋满眼[B] 初发芙蓉,自然可爱[C] 雕藻淫艳,倾炫心魂[D] 锦工机锦,玉人琢玉7、“初唐四杰”的审美追求是:()。

[A] 提倡纤巧绮靡[B] 提倡刚健骨气[C] 主张体物精巧[D] 主张竞为雕琢8、被誉为唐人七律的压卷之作的是:( )。

[A] 《出塞》[B]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C] 《黄鹤楼》[D] 《登高》9、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的文学主张是:()。

[A] 文以明道[B] 文从字顺[C] 气盛言宜[D] 不平则鸣10、下面诗句所评对象为陶渊明诗的是:( )。

[A]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完人[B]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思是吾师[C]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D]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复习模拟试题(附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复习模拟试题(附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复习模拟试题(附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产生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年间),分风、雅、颂三类,其中《氓》、《七月》属于(风诗)。

2、屈原在民间歌谣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形式,因为作品都是“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所以汉代人把这种文体称为(楚辞),后世又称(骚体)。

屈原的代表作是《离骚》,这是我国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抒情)诗。

3、《史记》中为避免重复,让人物传记相互配合的方法称作(互见法)。

4、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王粲)。

5、元杂剧前期最优秀的作家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窦娥冤》。

6、代表清代剧坛最高成就的是洪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

7、“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是(谢灵运)的写景名句。

8、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一部是晋代干宝的《搜神记》,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9、《庄子》善于运用大量的比喻和寓言故事来论说极为抽象的哲理,《庄子.逍遥游》中以(鲲鹏)变化为喻,与蜩、鸴鸠、斥鷃等作对比,引出一系列比喻,说明眼光短浅、志量狭小是不能理解伟大境界的。

10、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最出色的后两句为(“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1、(范成大)晚年创作了《四时田园杂兴》组诗六十首,反映了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艺术成就很高,使他在文学史上赢得了“田园诗人”的称号。

12、“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13、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14、“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

”15、“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16、(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17、清代柳泉居士的《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代表了我国古代文言小说的最高成就。

18、唐传奇《霍小玉传》的作者是(蒋防)。

19、“初唐四杰”是(卢照邻、骆宾王、杨炯)和王勃。

2023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模拟试卷一

2023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模拟试卷一

2023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模拟试卷一1. 【单项选择题】(江南博哥)《迢迢牵牛星》的主旨是( )A. 写牛郎织女故事B. 写七夕民间风俗C. 写女子离别相思之情D. 写男子离别相思之情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迢迢牵牛星》借用神话传说,描写牵牛织女隔河相望无法相聚的痛苦,抒发人间思妇的离愁别恨。

2. 【单项选择题】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中,以怀古慨今概括全诗主旨的一联是( )A. 王溶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B.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C.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D.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这首七律,前四句侧重怀古。

第一句从西晋水军进攻落笔,具浩荡的声势,后三句专写大军压境之下东吴的苦心防御,却只如摧枯拉朽,一雄壮,一惨淡,力量强弱对比不言自明,几个动词的运用更增加了对比的力度。

后四句侧重慨今,总结历史教训。

“人世”句的议论,由东吴推扩到六朝兴亡,“山形”句的写景,归结到题目中西塞山。

末两句以怀古慨今概括诗旨,收束全诗。

3. 【单项选择题】下列作品中,选自《诗经·秦风》的是( )A. 《氓》B. 《君子于役》C. 《采薇》D. 《蒹葭》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氓》选自《诗经·卫风》,《君子于役》选自《诗经·王风)。

《采薇》选自《诗经·小雅》。

4. 【单项选择题】《庄子·逍遥游》下列文意中,体现了庄子“圣人无名”思想的是( )A. 许由不受天下B. 鹏扶摇而上C. 藐姑射神人的神奇D. 樗树不夭斤斧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B项说明世间一切皆有凭借,CD两项分别体现了庄子“神人无功”“至人无己”的思想,以许由不接受天下,说明"圣人无名"。

5. 【单项选择题】《苏秦始将连横说秦》中,苏秦之嫂前倨后卑的举止反映了( )A. 崇尚富贵、亲情淡漠的炎凉世态B. 贫富分化、阶级对立的社会现实C. 反对连横、赞成合纵的政治态度D. 苏秦远离亲人、落魄他乡的窘态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苏秦潦倒时和得势后,家人的表现“前倨而后卑”,形成鲜明的对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诗经》中的诗歌创作年代是从( 西周初年) 至春秋中叶。

2、先秦历史散文发展第二阶段的代表著作是有较高文学价值的编年史《左传》和国别史《国语》。

3、《稼轩长短句》是( 辛弃疾)的词集。

4、《西厢记》塑造了崔莺莺和( 张君瑞) 这两个封建礼教叛逆者的形象。

5、“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是陆游《书愤》中的名句。

6、被誉为“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是( 王昌龄)。

7、龚自珍《已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借祭神的“( 青词)”的形式而抒发怀抱。

8、“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见于《诗经?秦风》中的《( 蒹葭) 》。

9、“鲲鹏展翅”的典故出于庄子《( 逍遥游) 》一文。

10、大力宣扬“人性善”的先秦思想家是( 孟子)。

11、“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见于“谢灵运《( 登池上楼) 》一诗。

12、《水经注?三峡》:“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3、杜甫《春望》抒发国忧家愁的名句是:“(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4、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的尾联怀古慨今:“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15、“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出自岳飞的词《(满江红)》(怒发冲冠)。

16、杨万里的诗清新、自然、活泼,自成一家,世称( 诚斋) 体。

17、《拟咏怀》的作者是( 庾信)。

18、欧阳修《醉翁亭记》称“宴酣之乐,非丝非竹”,这里的“乐”是指( 众人之乐)。

19、北宋( 苏洵)与其子轼、辙皆当时著名文人,世称“三苏”。

20、吴伟业名句“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红颜”指的是( 陈园园)。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1、《氓》:“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淇,指淇水,在今(A )A. 河南省B. 河北省C. 山西省D. 山东省2、陶渊明的下列作品中,悲愤豪放之作是(B )A.《咏荆轲》B.《饮酒》C.《归园田居》D.《桃花源记》3、王维《山居秋暝》:“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所用典故出自(B )A.《诗经》B.《楚辞》C.《论语》D.《庄子》4、《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岱宗”指(C )A. 华山B. 嵩山C. 泰山D. 恒山5、下列作品中不属于新乐府诗的是(D )A.《卖炭翁》B.《琵琶行》C.《长恨歌》D.《钱塘湖春行》6、《前赤壁赋》:“壬戌人秋,七月既望。

”“既望”是指阴历(B )A. 十五B. 十六C. 十七D. 十八7、“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寄奴”是指(D )A. 孙权B. 刘备C. 周瑜D. 刘裕8、《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并序》最早见于(B )。

A.《乐府诗集》B.《玉台新咏》C.《文选》D.《古诗源》9、诗句“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的作者是(D )。

A. 曹操B.曹植C.曹丕 D.王粲10、《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黄发”指(D )。

A.儿童 B.青年 C.壮年 D.老年11、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贯串全诗的中心景动是( B )。

A.江B.月C.花D.夜12、苏轼《前赤壁赋》:“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窈窕之章”所指的作品见于( A )A.《诗经》B.《楚辞》C.《汉乐府》D.《古诗十九首》13、汤显祖的名作《牡丹亭》属于( A )。

A.传奇B.南戏C.杂剧 D.院本14、下列成语中,出于《邵公谏弭谤》的是( D )。

A、门庭若市B、高枕无忧C、退避三舍D、道路以目15、按照班固的解释,“离骚”的意思就是( A )A、遭受忧患B、离别的忧愁C、发牢骚D、被离间骚扰16、“建安”这一年号属于( A )A、汉B、魏C、蜀D、吴17、陶渊明《读山海经》(孟夏草木长)一诗抒发的感情,如用一个字概括就是( A )A、“愤”B、“怨”C、“乐”D、“哀”18、从诗歌体裁上看,李白最不喜欢写( D )。

A、七绝B、乐府C、古风D、七律19、杨万里诗句“中流以北即天涯”中的“中流”指的是当时宋金的分界( B )。

A、长江B、淮河C、泗水D、桑乾河20、为孟尝君市义并营建三窟以留退路的是( C )。

A、邹忌B、邵公C、冯谖D、烛之武21、代表汉代文人五言诗最高成就的是( B )。

A、汉乐府民歌B、《古诗十九首》C、永明体诗歌D、山水田园诗22、曹操《短歌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所用典故出自( A )。

A、《诗经》B、《楚辞》C、《论语》D、《庄子》23、“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 A )。

A、王粲B、陈琳C、孔融D、刘桢24、王粲《七哀诗》“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中的“霸陵”埋葬的是( C )。

A、秦始皇B、汉高祖C、汉文帝D、汉武帝25、著名组诗《咏怀诗》八十二首的作者是( A )。

A、阮籍B、嵇康C、鲍照D、庾信26、晚唐文人中,涌现出一批以填词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作家,其最著名的代表是( C )。

A、张志和B、白居易C、温庭筠D、刘禹锡27、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中所用修辞手法为( B )。

A、比喻B、互文C、夸张D、谐音28、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韵》“,蚩尤塞寒空,蹴踏崖谷滑”中的“蚩尤”是指( D )A、人名B、地名C、动物D、大雾29、高适《燕歌行》“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离别后”中,“玉箸”是指( C )。

A、玉做的筷子B、白色的筷子C、比喻思妇的眼泪D、人名三、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1.曹操《短歌行》开头两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经常被一些人引用来表达一种消极颓废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全诗说说这样引用是否符合作者的本意。

答:本诗抒写了作者渴望招纳贤才以统一天下的急切心情表现了作者宽广的胸怀。

作者的远大抱负和开阔胸襟奠定了本诗激越高昂的基调,但他是在对人生短暂的感伤和不得贤才的忧思中来表现自己的抱负和胸襟的,所以笔调显得沉郁顿挫,形成了慷慨悲凉的风格,并非表达一种消极颓废的人生态度。

诗人一面饮酒听歌,一面凭空作想,想出诗中这许多曲曲折折,絮叨说来,似连贯,似不连贯,却围绕着一个中心——思得贤才。

先写人生短暂的忧思,为什么忧思,因为没有贤才的辅助,不能在有生之年统一天下。

次写思贤若渴的心情,反复抒写不得的忧思和即得的欢乐。

最后写延揽人才的态度,还是思贤。

一条线索,贯穿全诗,所以作者思绪的流动看似随意而毫不散乱。

2、简要分析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

答:陶渊明的田园诗是他脱离污浊的官场,走上归因道路后写下的。

所以他在诗中尽情抒发了对淳朴幽美的田园风光和田园生活的喜爱,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自由恬静的心境。

并通过对田园风光和田园生活的描写来映衬官场的黑暗。

例如《饮酒[其五]》3、《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的曲文是如何体现莺莺送别恋人时的情感波澜的?答:这折戏主要写崔莺莺不忍离别的心理。

(1)先写她赴长亭别宴途中的内心伤感。

(2)次写他在离宴上哀婉悱恻的离愁别绪。

(3)再写她对张生离别后要善自珍重和不要移情别恋的叮咛嘱咐。

(4)最后写张生走后她流连低徊不忍离去的悲痛心情。

在表达自己的离别之痛中,莺莺对封建礼教、不合理的婚姻制度和门第观念给予了有力的控诉。

作者抓住“暮秋天气”、“离人伤感”加以生发,以暮秋天气渲染离人伤感,把离愁别恨写得层次井然,细腻感人。

4、请根据《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告子下》)一文,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意思准确地说出来。

答:句意为:无论是个人或者国家,在忧愁祸患中才知奋发,得以生存发展,而沉湎于安逸欢乐中就会衰败灭亡。

本文先以六个人的事例来证明,有作为的人都是曾历经挫折磨难的。

然后联系到对一个国家来说,如果没有外患的忧惧,上上下下高枕无忧,就会有亡国的危险。

在以上两层意思的基础上,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

5、解释苏轼《前赤壁赋》中的句子:“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造物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所共适。

”答:且夫:况且。

造物:指天,大自然。

无尽藏:这里指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

适:享受、满足。

况且天地之间的东西都各有主人,如果不属于自己所有,即使一丝一毫也不能索取。

只有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可以随意耳听眼看,取用不完。

这才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啊,我和你且来共同享用。

四、分析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举例分析李白作品的浪漫主义特色。

李白的诗歌,继承了前代浪漫主义创作的成就,以他叛逆的思想,豪放的风格,反映了盛唐时代乐观向上的创造精神以及不满封建秩序的潜在力量,扩大了浪漫主义的表现领域,丰富了浪漫主义的手法,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

这些成就,使他的诗成为屈原以后浪漫主义诗歌的新的高峰。

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本诗通过由梦游仙境到复归现实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名山仙境的向往,表现了他的自由和理想境界的渴求,以及不满黑暗现实、蔑视封建权贵的叛逆精神。

本诗突破了一般留别诗伤离惜别的常调,在艺术构思、表现手法和语言运用上都体现了浪漫主义的特色。

</FONT< 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