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电影观后感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范文400字(通用4篇)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范文400字(通用4篇)《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范文400字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
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精心整理的《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范文400字,欢迎大家分享。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1我看着这篇电影,就仿佛来到这位男孩身边,与他同生共死。
这篇电影就是讲述了一位名叫约翰·布鲁诺的小男孩是一位德国人,它的爸爸是一位军官。
有一次,他爸爸升职了,被派到乡下去管理犹太人。
于是,布鲁诺只好离开了他心爱的伙伴,跟随爸爸来到乡下,但是在那里没有伙伴,他的妈妈只让他在院子里玩,布鲁诺很喜爱探险,经常院子探险。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找到了一位正在修车的军官,向他要一个轮胎做秋千,他跟着一名穿条纹睡衣的犹太人,来到后花园的储藏室里拿到了一个轮胎,并且发现只用爬出窗户,就可来到一片树林。
这片树林正是布鲁诺探险的好地方。
可仅有八岁的布鲁诺怎么会知道,穿过这片树林就是犹太人的集中营。
他趁大人不注意的时候进了树林,穿过小溪,看到了犹太人的集中营。
正巧一位叫萨廖尔的男孩坐在那。
不久就成了朋友,都把自己的心事告诉对方。
后来,布鲁诺知道了萨廖尔的爸爸已经失踪三天了,希望布鲁诺帮忙来找。
第二天,布鲁诺也穿着条纹睡衣进了集中营。
布鲁诺与萨廖尔万万没想到的是这堪称集中营的地方,竟是一座“杀人工厂”烟囱里的黑烟却是毒气。
后来,布鲁诺的爸爸命令把犹太人关在一间屋子里,往里面放毒气,他和犹太人都死在这间屋子里。
八岁的布鲁诺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凶手竟是自己的爸爸。
这位布鲁诺的爸爸是多么无情、冷酷,布鲁诺的死应该就是对他爸爸的报复。
战争是多么可怕,不仅摧毁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还让那么多的孩子无家可归,甚至失去生命,请杜绝战争!远离战争!《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2这是一部描写战争的电影。
影片一开头,醒目的希特勒标志和一大批军官气势汹汹的押着犹太人,迅速与小主人公布鲁诺把自己当做飞机,快乐的跑回家的场景形成鲜明的对比。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优秀观后感(精选5篇)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优秀观后感(精选5篇)品味完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优秀观后感(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1我看着这篇电影,就仿佛来到这位男孩身边,与他同生共死。
这篇电影就是讲述了一位名叫约翰·布鲁诺的小男孩是一位德国人,它的爸爸是一位军官。
有一次,他爸爸升职了,被派到乡下去管理犹太人。
于是,布鲁诺只好离开了他心爱的伙伴,跟随爸爸来到乡下,但是在那里没有伙伴,他的妈妈只让他在院子里玩,布鲁诺很喜爱探险,经常院子探险。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找到了一位正在修车的军官,向他要一个轮胎做秋千,他跟着一名穿条纹睡衣的犹太人,来到后花园的储藏室里拿到了一个轮胎,并且发现只用爬出窗户,就可来到一片树林。
这片树林正是布鲁诺探险的好地方。
可仅有八岁的布鲁诺怎么会知道,穿过这片树林就是犹太人的集中营。
他趁大人不注意的时候进了树林,穿过小溪,看到了犹太人的集中营。
正巧一位叫萨廖尔的男孩坐在那。
不久就成了朋友,都把自己的心事告诉对方。
后来,布鲁诺知道了萨廖尔的爸爸已经失踪三天了,希望布鲁诺帮忙来找。
第二天,布鲁诺也穿着条纹睡衣进了集中营。
布鲁诺与萨廖尔万万没想到的是这堪称集中营的地方,竟是一座“杀人工厂”烟囱里的黑烟却是毒气。
后来,布鲁诺的爸爸命令把犹太人关在一间屋子里,往里面放毒气,他和犹太人都死在这间屋子里。
八岁的布鲁诺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凶手竟是自己的爸爸。
这位布鲁诺的爸爸是多么无情、冷酷,布鲁诺的死应该就是对他爸爸的报复。
战争是多么可怕,不仅摧毁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还让那么多的孩子无家可归,甚至失去生命。
请杜绝战争!远离战争!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2一个德国军官的孩子—八岁,叫布鲁诺。
一个生活在如牢笼般集中营的孩子—也是八岁,叫希姆尔。
两个身份迥然不同的人,因缘巧合之下,命运竟奇迹般交集了。
豆瓣电影Top250《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影评与观后感

豆瓣电影Top250《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影评与观后感在豆瓣电影Top250的榜单中,一部影片《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引人深思。
这部由马克·赫尔曼执导的电影,根据爱尔兰作家约翰·伯恩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讲述了一段在二战背景下,两个立场“敌对”的男孩间纯真的友谊。
该片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主题,成功吸引了观众的目光,并让人在观影过程中深感震撼。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成功地构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一个是纳粹军官的儿子布鲁诺所生活的舒适、优越的世界,充满了温暖的家庭氛围和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另一个是犹太男孩什穆尔所处的集中营世界,充满了压迫、痛苦和死亡。
这两个世界通过两个孩子的友谊产生了交集,使得观众得以更深入地了解战争背景下的人性、纯真与残酷。
影片中,角色的塑造立体且饱满。
布鲁诺的天真无邪和好奇心,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未经世事的孩子对世界的探索。
而什穆尔的成熟、懂事,则是战争环境下被迫成长的典型代表。
两个孩子的友谊超越了立场、种族的界限,展现了人性中最纯真、最善良的一面。
然而,在战争的残酷背景下,这份友谊终究无法逃脱悲剧的命运。
视觉效果方面,导演巧妙地运用色彩和画面构图,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呈现得淋漓尽致。
布鲁诺的世界色彩明亮、画面构图开阔,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而什穆尔的世界则色彩阴暗、画面构图局促,充满了压抑和绝望。
这种鲜明的对比,不仅让观众直观地感受到了两个世界的差异,也进一步凸显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和扭曲。
观后感方面,《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让我深感震撼。
首先,这部电影让我对战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孩子的视角下,战争的残酷和荒谬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尽管布鲁诺和什穆尔都还是孩子,但战争却无情地摧毁了他们的友谊和未来。
这让我意识到,战争不仅仅是成人的游戏,更是无数无辜生命的悲剧。
其次,该片让我反思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在战争背景下,人性的光明与黑暗都被放大。
布鲁诺的纯真和善良,与周围成年人的冷漠和残忍形成了鲜明对比。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这电影,怎么说呢,看完心里闷闷的,像堵了块棉花。
它讲的是二战时期,一个纳粹军官的儿子布鲁诺和集中营里一个犹太男孩舒穆尔的故事。
布鲁诺,一开始就是个天真烂漫的小少爷,成天想着探险。
搬家到波兰后,他觉得无聊透顶,周围也没什么朋友。
透过房间的窗户,他看到远处有个“农场”,里面的人都穿着“条纹睡衣”。
好奇心爆棚的他,偷偷溜出去,就认识了铁丝网另一边的舒穆尔。
舒穆尔,瘦瘦小小的,永远穿着那件蓝白条纹的囚服。
他总是很安静,眼神里透着一种说不出的悲伤。
说起来,两个孩子,一个在围墙外,一个在围墙内,却成了朋友。
他们每天都在铁丝网边见面,分享彼此的故事,虽然他们对彼此的世界都一知半解。
这电影最妙的地方,就在于它用孩子的视角去看待战争的残酷。
布鲁诺不明白为什么舒穆尔总是穿着“睡衣”,也不明白为什么“农场”里的人看起来都那么不开心。
他只是单纯地把舒穆尔当作朋友。
这种天真与残酷的对比,真的让人心里五味杂陈。
画面处理上,电影用了很多冷色调,营造了一种压抑的氛围。
配乐也恰到好处,烘托了剧情的发展。
特别是舒穆尔每次出现,背景音乐总是低沉而悲伤,像是在预示着什么。
电影的节奏有点慢,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有点闷。
但我觉得这种慢节奏反而更能让人沉浸其中,去感受人物的情感变化。
导演用一些象征性的手法,比如那件条纹睡衣,象征着犹太人的身份和苦难;高高的铁丝网,象征着战争造成的隔阂和不公。
这些细节处理得都很到位,让人回味无穷。
说起来,布鲁诺的爸爸,那个纳粹军官,他代表了战争的施暴者。
他冷酷无情,对犹太人充满了偏见。
但他也是一个父亲,他爱自己的儿子。
这种矛盾的性格,也让这个角色更加复杂和立体。
影片的结尾,可以说是相当震撼了。
我就不剧透了,只能说,看完之后,我久久不能平静。
它让我思考,战争究竟给人们带来了什么?人性在战争面前,又会展现出怎样的一面?如果你想看一部发人深省的电影,我强烈推荐《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它不像其他战争片那样血腥暴力,却更能触动人心,让你在看完之后,还能留下长久的思考。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说起来,这部电影看完真是让人心里堵得慌。
它讲的是二战时期,一个纳粹军官的儿子布鲁诺,和集中营里的犹太男孩什穆埃尔的故事。
整部电影色调灰蒙蒙的,就像笼罩在战争阴霾下的人们的心情。
布鲁诺一家从柏林搬到了乡下,他超级无聊,因为新家附近啥也没有,连个能一起玩的小伙伴都找不到。
他偶然发现远处有个“农场”,里面的人都穿着“条纹睡衣”。
好奇心爆棚的布鲁诺偷偷溜了过去,认识了穿着“条纹睡衣”的什穆埃尔。
他们隔着一道铁丝网成了朋友。
布鲁诺完全不知道什穆埃尔是个犹太囚犯,“农场”其实是集中营。
他天真地以为,大家只是穿着一样的衣服玩游戏。
他经常给什穆埃尔带吃的,和他聊天,就像对待任何一个普通朋友一样。
两个小男孩的友谊,纯真又脆弱,在残酷的战争背景下显得格外让人心疼。
布鲁诺的妈妈一直试图掩盖集中营的真相,她告诉布鲁诺那些人是“坏人”。
布鲁诺根本不理解这些,他只知道什穆埃尔是他的朋友。
什穆埃尔的爸爸失踪了,布鲁诺决定帮他寻找。
他换上“条纹睡衣”,钻进了集中营……电影的结局,怎么说呢,真是让人意想不到,又让人无比悲伤。
我就不剧透了,大家自己去看吧。
反正看完之后,我半天缓不过神来。
这部电影最打动我的地方,是它用孩子的视角展现了战争的残酷。
布鲁诺和什穆埃尔,他们都只是孩子,对战争、对种族仇恨一无所知。
他们之间的友谊,就像黑暗中的一点微光,却又如此轻易地被战争的巨轮碾碎。
电影的画面很美,虽然大部分场景都是灰暗的,但一些细节的处理非常到位,比如布鲁诺透过窗户看到的集中营,就像一个巨大的牢笼。
音效也很棒,压抑的配乐让人感到窒息。
电影的节奏有点慢,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有点闷。
而且,有些情节的设计也略显刻意。
但瑕不掩瑜,这仍然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
这部电影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的善与恶。
它让我们思考,战争究竟带给人们什么?是仇恨,还是毁灭?我们又该如何守护人性的光辉,不让悲剧重演?如果你想看一部让人深思的电影,我强烈推荐《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20120915电影《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

1、刘夏宇纳粹,犹太,人性,生命——观《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有感犹太人和普通人有什么区别?民族不同罢了,就像汉族人和回族人的区别一样。
世界上所有人都是相同的,大家都有终其天年的权利,只要你的良心不坏。
二战时期,德国的奥斯维辛集中营里,有600万犹太人遭到屠杀,被结束了生命。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讲的就是这件事情。
一个叫布鲁诺的小男孩的父亲升官了,他们全家都搬到了奥斯维辛集中营旁住下。
布鲁诺由于孤独,无意间发现了一条通往后面的通道。
他来到了一巨大的电网前,电网后面有一个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名叫希姆尔,他们成了好朋友,布鲁诺经常来这儿送东西给希姆尔吃。
布鲁诺的妈妈有一天无意中知道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秘密,于是大骂他爸爸没人性,残忍。
他们决定搬离这个地方。
这时希姆尔的爸爸已失踪三天了,布鲁诺决定穿上睡衣,化装成犹太人进去帮他找爸爸。
可是,无情的命运跟这个九岁的小男孩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他的生命也从此画上句号。
正巧在这一天,希姆尔所在的这个宿舍的人遭到屠杀,布鲁诺也不能幸免。
当黑色毒气齐克隆B从天上喷洒下来后,两个好朋友的手紧紧地握到了一起……妈妈跪在电网前,抱着布鲁诺换下的衣服放声大哭。
爸爸和姐姐噙着眼泪,站在凄风苦雨中,……讽刺,这就是讽刺。
希特勒认为,犹太人使这个世界不得安宁。
所以,犹太人一定要杀。
那位军官,当你的儿子被当做犹太人处死时,你醒了吗?你体会到亲友儿女的痛苦了吗?你看见了自己的残忍狠毒了吗?当你以那种表情站在天地之间时,我知道你领悟了。
任何人都不应该遭到屠杀。
即使他们是十恶不赦的犹大的后代,也不应该受到如此对待。
人性是不会遗传的,生命是不会重来的。
法西斯永远是法西斯,纳粹永远是纳粹,屠杀者永远也看不到被屠杀者的内心,但被屠杀者时时刻刻都能看到屠杀者的内心。
布鲁诺的经历告诉我们,屠杀者的人性实际上已经被被屠杀者杀死了。
当纳粹的人性活过来,犹太人的生命也就活过来。
2、蒋逸兴《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这个周末看了一部电影——《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这部电影讲了主人公布鲁诺一家搬到了纳粹集中营的地居住,因为是孩子只有9岁,许多人间的事情他并不懂,孩子非常天真,将许多事情想得非常简单。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影评3篇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影评3篇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影评1影片中还是有点杂了。
反而让我觉得孩子的视角不够突出。
其他角色没有真正进入到布鲁诺的主线里,只是零碎的影响,就显得剧情很松散了甚至有点多余。
集中营的画面也没有很大的冲击,还不如开头布鲁诺在接到游玩的时候各种长镜头所展示的柏林街头令人印象深刻。
那个犹太小孩也很不对劲,他都体验了集中营的可怕了还叫布鲁诺进来和他找爸爸?就算这是童真,那也是可怕的童真。
布鲁诺童真无知还可以说是大人的隐瞒和欺骗,这犹太小孩也这样那算什么?联想到犹太小孩被布鲁诺背叛过,结局确实能感到犹太小孩恶意,能让人哪怕联想到丁点这恶意,那么这个结局这个电影就是极大的失败了。
这样的一个悲剧倒是还会让我沉闷感叹一下的。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影评2【作为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没有比这部小说更适合改编成电影的了,在众多反应二战的题材中,或激烈,或偏执,视角各异,有的以宏大著称,有的以奇诡出位,但如论及故事的浑然天成,对人性冲击的独辟蹊径,以及无法释怀的过失,这部围绕奥斯维辛犹太人集中营但并无任何超凡申要却足以震撼人心的文学作品当之无愧,原作以绝妙的机巧在08年脱颖而出,不足五万(译文)字白描却引发了极为深刻的思考,本片作为改编电影完美再现了那种阴差阳错与极端平和,不动声色,触动每个人的心弦。
本片在改编的时候增加了几场戏,主人公布鲁诺这样的儿童角色在尊重原著的同时更显张皇与世故,但很遗憾,影像没有能够如文字般营造更多无因的想象,所以如果仅限于小说中的情节,纵使长达80分钟的铺垫也略显平淡,并不能让观众完全认同布鲁诺在片尾进而想要同铁丝网内犹太朋友的转变,为了令故事更加合理,编剧添设了一场关于布鲁诺的军官父亲捏造集中营纪录片的戏,纪录片中饶有生活情趣的假象给了布鲁诺接下来令观众无比绝望与揪心的冒险以充分动因,布鲁诺也因自己在之前关键时刻的背叛而心存愧疚,但这一切在他隐约察觉到自己可能走进一个并不如自己想象的陌生世界时灰飞烟灭,他开始慌乱、惊惧、惶然不知所措,并试图搪塞离开,但承诺终于令他走向毁灭。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优秀6篇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优秀6篇《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精选篇1我们无法躲避黑暗的降临,在尤为艰难的岁月里,只有纯真的童年,教会了你什么是最纯的爱。
尽管害怕胆小尾随而来,但我们分辨世界的好坏是靠着我们最纯最的感情。
剧中小男孩儿布鲁克由于父亲的工作搬迁到了关押犹太人营地的附近公寓中,父亲的纳粹党角色在剧中出演是较为成功的,他把纳粹党的心狠手辣演出来了,加之在他的中尉身上他也没有放过,而男孩儿对于这样的父亲全然不知,只知父亲是他心目中伟大的士兵,是为着祖国而存在的士兵。
不过无论他怎样的心狠手辣,他的父爱还是存在的甚至是伟大的。
布鲁克由于乔迁新居,又由于父亲的工作特殊,所以他不可以出去玩不可以出去上学,甚至不能出大门一步,对于一个童年时代的人来说这无疑是最大的痛苦了。
但是他透过房间的窗户看到了一群穿条纹睡衣的人,布鲁克的梦想一直都是当一名探险家,这无疑使他全身上下都充满了求知欲,于是机缘巧合的他发现了后门可以通往那里,他偷偷的跑了出去,一直跑着跑着,就像一名探险家一样,终于跑到了那里,那是一个被铁栅栏禁锢的地方,那里的人们都穿着条纹睡衣,布鲁克看到了一个和他年龄相仿的男孩儿希姆尔,他非常惊喜,他们透过栅栏每天交流玩耍,但是每次警报声一响,希姆尔就不得不推着小车回去,希姆尔的条纹睡衣上还有一串号码,布鲁克则认为这是他玩游戏的号码,但希姆尔说这不是游戏,这里的每个人都有。
两个单纯的小男孩儿成为了好朋友,但这里发生的一切他们却全然不知。
布鲁克的父亲请来了家庭教师来教布鲁克和姐姐上课,老师教的是历史,而布鲁克只对冒险感兴趣,在这里他就不如姐姐说的津津有味了。
有一次布鲁克找姐姐,说着条纹睡衣的神奇故事,姐姐告诉布鲁克说,他们是犹太人,他们是最坏的人,布鲁克却不愿意相信这些,希姆尔不是,他家的佣人帮他包扎伤口也不是,但是老师却和姐姐的说辞一样,他不知道该相信谁,可是他看到的绝不是像他们说的那样。
布鲁克带着疑问来找希姆尔了,希姆尔说他不喜欢士兵,而布鲁克说他觉得士兵很伟大,因为他的父亲就是一名士兵,希姆尔说父亲都是伟大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电影观后感
电影《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是以一个德国男孩的视角反映二战时期纳粹集中营的优秀作品。
影片中的男主角,小男孩布鲁诺,在他八岁的时候举家搬迁到了柏林郊区,原因是他的军官父亲调遣到了新的工作岗位。
在新的环境中布鲁诺郁郁寡欢,直到后来在无意中发现了他家的后院通往“农场”的路,结识了穿条纹睡衣的希姆尔,两个同龄人,一个是纯正的日耳曼人,纳粹军官的儿子,一个是犹太人,推着小推车干活的囚犯,隔着铁丝网,开始交往。
布鲁诺带给希姆尔面包,希姆尔教他下棋,给他讲铁丝网里的事情。
后来布鲁诺的母亲知道了铁丝网的真相,她要带着儿女离开,布鲁诺想在离开前为朋友希姆尔做点事情,于是换上了希姆尔带来的条纹睡衣,用铁锹在铁丝网下挖开一个洞,他混进了关押无数犹太人的集中营,这天,纳粹军官强迫犹太人脱掉条纹睡衣去“洗澡”(其实是毒气杀人),布鲁诺和希姆尔也在其中,在毒气室,布鲁诺紧紧握住希姆尔的手,成为主人公最后的定格。
影片《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结尾,布鲁诺的父亲站在儿子最后走进的那扇铁门前,镜头向后拉伸,只有无数肮脏的睡衣,向他昭示着儿子的去处。
身为纳粹军官的父亲,
最终以失去爱子为代价为他的屠杀赎罪
影片《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自始至终没有提及“集中营”,但观众不难看出,影片中的“农场”映射的就是奥斯维辛集中营。
(因为只有奥斯维辛集中营才有焚尸炉)所谓的条纹睡衣,就是纳粹分子给犹太人穿上的囚服;布鲁诺闻到的难闻气味,其实是焚尸炉大烟囱中的散发出来的。
父亲请来的“家庭教师”,也充当着纳粹用来宣传种族优劣论煽动民族复仇情绪的“工具”。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这部影片用孩子童真的眼睛,替我们见证了纳粹大肆屠杀犹太人的罪行,结尾部分无数脱光衣服的犹太人,在毒气室挤在一起等待杀戮,那种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人震撼!影片的结局,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毫不避讳的说,我为布鲁诺的死惋惜,甚至强于希姆尔。
布鲁诺那双湛蓝的眼睛清澈无比,没有掺杂任何成人世界的是非恩怨,在这双眼睛里,成人的杀戮是多么不可思议。
影片的结局令我久久不能平静,坐在椅子上,我的眼角湿润了人类没有种族优劣,放在道德的天平上来衡量,德国法西斯犯下的罪行固然不可饶恕,在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杀害的犹太人不少于600万!然而二战后德国两位总理先后跪倒在波兰犹太人死难纪念碑前谢罪,德国民众也从不回避这段历史,德国中小学生参观反法西斯纪念场所甚至成为他
们的历史必修课,比起战后日本人试图掩盖历史的做法,前者真的令人肃然起敬!
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过去大半个世纪。
影片的拍摄,让我们重新审视这段历史,揭开重重伤疤,我们直面历史,反思历史。
应该承认,战争一旦伤及无辜平民,它便更多的显示丑陋和狰狞的一面,此时,任何标榜为了国家利益和人类幸福的战争,都赤裸裸地显示出它的欺骗性、残酷性,也都让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所鄙视和唾弃!
谨以此文,为战争中死难的无辜平民默哀,为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们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