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优势与特色
综合考核目标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疗效的相关指标

综合考核目标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疗效的相关指标中医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
作为一种以整体观念为基础的医学体系,中医药注重综合考虑患者的身心健康状况,强调疾病的防治和调理,具有不可忽视的特色优势。
提高中医疗效是当前一个重要的目标,下面将从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疗效的相关指标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首先,中医药具有独特的特色优势。
中医药注重综合分析,通过望、闻、问、切的四诊方法来判断病情,因此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中医药理论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系统,强调平衡、调理和预防疾病。
中医药强调个体差异性,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此外,中医药还注重治疗原因,追求治本而不只是治表,从而提高疗效。
要进一步提高中医疗效,可以从以下几个相关指标入手。
首先,加强中医药的科学性认可。
要提高中医疗效,需要更多的科学研究来支持中医药的疗效。
要加强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结合,积极探索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模式,在临床实践中验证中医药的疗效,并通过科学研究来深入探究其中的机理,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
其次,加强中医药师的培训和素质提高。
中医药的治疗方法较为复杂,需要中医药师具备扎实的中医药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因此,要加强对中医药师的培训和考核,保障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医疗能力。
此外,还要加强中医药师的素质培养,包括沟通能力、诊断能力、判断能力等方面的提高,以提高中医药师的综合服务能力。
另外,加强中医药的标准化建设。
中医药的治疗方法较为复杂,标准化建设可以规范中医药的临床实践过程,保证中医药的质量和疗效。
要加强中医药的诊疗规范化,建立中医药的核心技术和标准。
同时,还要完善中医药的管理制度,加强对中医药师和中医药机构的监管,提高中医药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最后,加强中医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中国的传统医学,中医药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中医药文化在养生保健方面有哪些独特优势

中医药文化在养生保健方面有哪些独特优势在当今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和养生。
中医药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养生保健领域有着独特的优势,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中医药文化强调的是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脏腑、经络、气血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这种整体观念在养生保健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像现代医学那样仅仅关注某个局部的病变,而是从全局出发,综合考虑人体的身心状态。
比如,当一个人出现失眠的症状时,中医不会仅仅给予镇静催眠的药物,而是会通过调理脏腑功能、平衡气血阴阳来解决根本问题。
因为在中医看来,失眠可能是由于心脾两虚、肝郁气滞、阴虚火旺等多种原因引起的,只有找到病因,进行全面的调理,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中医的辨证论治也是其养生保健的一大特色。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收集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信息,然后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出患者的证型,再根据证型制定个性化的治疗和养生方案。
这种因人而异的养生方法,能够更好地适应每个人的体质和健康状况。
比如说,同样是想要增强体质,体质偏阳虚的人可能需要多食用一些温热性的食物,如羊肉、桂圆等,同时要注意保暖;而体质偏阴虚的人则应该多吃一些滋阴的食物,如百合、银耳等,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
中医药在养生保健方面还非常注重预防为主的理念。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中医的重要思想,强调在疾病尚未发生之前,就采取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
这包括了顺应自然、调摄情志、合理饮食、起居有常、适度运动等多个方面。
例如,按照四季的变化调整生活起居,春天晚睡早起,秋天早睡早起;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的喜怒哀乐;饮食有节,不过饥过饱,不偏食挑食等。
通过这些日常的生活方式的调整,可以增强人体的正气,提高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中药在养生保健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许多中药具有滋补强身、调理气血、平衡阴阳的功效。
比如,人参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的作用;枸杞能够滋补肝肾、明目;黄芪可以益气固表、托疮生肌。
中医发展之优势、劣势、机遇、威胁

一、中医院发展之优势1、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有开拓进取精神的领导班子。
2、系统完整的中医药理论,辨证论治和天人合一的整体发展观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3、以草药为主,无明显的毒副作用,比较安全。
4、中医对一些疑难疾病、慢性病等有很好的疗效,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5、中医药诊疗简便,成本低,价格便宜。
6、中医药在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方面有优势。
7、服务态度好。
二、中医院发展之劣势1、中医医院起步较晚,底子又薄,基础设施又不完备,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与广大患者日益增高的需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2、没有中医中药特色,未走专科专病之路。
3、只重视医疗技术,忽略了医疗营销。
4、中药口苦、起效慢、疗程长、服用不方便。
5、名中医成才周期长,且要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
6、影响中医疗效的因素太多,疗效不稳定、重现性差。
三、中医院发展之外部机遇1.经济的全球化加快了海内外中医医疗资源的配置,关税的下降和非技术壁垒的消除,以及市场准入的放开,必将促进中医药的国际发展。
2.人们日益重视生存质量和养生保健,健康的观念正在发生着巨大的转变,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对传统医药需求增加。
3.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为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科学技术支撑。
4.现代医学对医源性和药源性疾病问题日益突出,对一些疾病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客观需要中医药。
5.国家逐步完善中医药的法律法规,加强投入,规范管理,维护患者利益,保障和促进中医药的发展。
6、国家越来越重视中医的发展,加大投资力度,重视中医人才的培养。
四、中医院发展之威胁1.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对传统医学形成冲击,中医原有的一些优势逐步丧失。
2.以数理化为基础的现代教育,造成人们对现代医学的诊疗方法更容易接受;而对中医诊疗理论难以理解,客观上影响了人们对中医医疗服务的需求。
3.在卫生部门的一些同志,由于对中医药的地位及作用认识不足,对中医药存在一些偏见。
4.中医药管理体制不顺,中医管理体制“高位截瘫”和中药多头管理。
中医学的特点、特色和优势

中医学的特点、特色和优势中医学的特点、特色和优势引言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特点、特色和优势,对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和民族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从中医学的特点、特色和优势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医学的独特之处。
一、中医学的特点1. 以整体观念为基础中医学强调人体的整体性,将人体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中医学家们认为人体的各个器官和部分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形成了一个动态平衡的整体。
中医学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都是从整体出发,注重了解病人的整体情况,而不仅仅局限于病灶本身。
2. 以阴阳学说为指导在中医学中,阴阳学说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理论基础。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上的万物都是由阴阳两个互补的方面构成的。
在人体中,阴阳的平衡和不平衡直接决定了人体的健康状态。
中医学家通过调整阴阳的平衡,来治疗和预防疾病。
3. 以五行学说为依据五行学说是中医学中另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
五行学说认为自然界和人体都可以用木、火、土、金、水这五个元素来描述。
这些元素彼此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以保持整体的平衡。
中医学家通过对五行关系的理解,可以揭示疾病的病因和转归,从而提供相应的治疗措施。
二、中医学的特色1. 注重疾病的预防中医学不仅仅关注疾病的治疗,更注重通过调整人体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心理状态等方面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中医学家认为只有在人体的整体平衡和阴阳的平衡得到维持的情况下,才能远离疾病的困扰。
2. 个体化的治疗方法中医学强调每个人体质和疾病表现在某种程度上都是独特的。
中医学家会根据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这就意味着同样一种疾病可能会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因为治疗需要根据病人的个体差异来进行调整。
3. 综合治疗的方法中医学鼓励多种治疗方法的综合应用。
除了中药治疗,中医学还包括针灸、推拿、气功等多种治疗方法。
中医学家根据病情和病人的具体需求,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相互结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中医科SWOT分析

中医科SWOT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进展,健康观念的变化,医疗保健支付能力的提高,医疗保健需求服务的多样化与多层次化日趋突出。
医院内各科分工细化,设备现代化,技术现代化,各科建设迅速发展,医疗市场竞争日趋加剧。
更新办医理念,力求长期稳定,不断获得新竞争优势,发挥妇幼保健院和中医科诊疗、保健优势,中西资源优势互补,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卫生医疗服务,发挥医疗资源潜力,拓展医疗市场,是我们目前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为了给我们科室发展明确定位,利用现阶段各种机遇,加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强化经营意识,发展专科特色,用SWOT分析如下:一.中医科优势(S):1.中医学是中国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根据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五运六气学说,按照阴阳五行所揭示的生命运动的规律,以经络学说、脏腑学说为基础,运用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诊断,借用简便易行的方法和自然界万物的偏性来纠正人体偏性,使之恢复到和谐平衡状态,从而保障人们健康的医学。
中医理论与现阶段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相契合,在治疗上强调“天人合一”整体医学模式,并论证个性化治疗,重视养生保健,强调人体自身的自我平衡功能,用综合调理治疗模式治其所痛,使人体恢复动态平衡的健康状态。
2.中医具有简、便、廉、验特点。
中药是天然植物药,低毒,无耐药性。
中医治疗方法多样化(药物治疗、针灸、刮痧、导引、推拿、气功等),治法简单、方便,易于掌握,疗效确切,价格便宜。
在目前医疗费高涨,“看病难,看病贵”的局面下,易于推广。
可满足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
3.中医药的养生保健、简便廉验和人性化服务等代表了未来的医学发展方向。
中医主张: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
也就是说,中医首重养生保健。
中医养生保健理论可以说每个人都知道一点,如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这就是一种养生方法。
过去讲:要想小孩安,三分饥和寒——要求小孩不要过饱和过暖,甚至要求成人吃饭也不要过饱。
中医药优势特色

中医药优势特色第一课我国中医药优势特色中医药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并且对世界的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要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的有是特色,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一、中医药药的特色和优势我国传统医药之所以历经数千年而不衰,至今在医疗保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在世界传统医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是由自身理论的科学性和优势所决定的。
随着疾病谱的变化,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健康观念的转变,中医药学的优势越来越显现出来,其科学性和先进性越来越被学术界、产业界所重视。
进一步认识这些特色和优势,并在实践中加以发挥极为重要。
1、中医药对生命活动的认识,提供了人类认识和把握人体复杂体系的有效途径。
中医药学整体观念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是机体在内外环境的作用下,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维持的一种动态的相对平衡过程。
而健康则是人体阴阳维持相对平衡的状态,即“阴平阳秘”。
平衡失调,就会导致器质性和功能性的疾病状态。
中医学不是机械地孤立地看待人患的“病”,而是把“病人”看作是一个整体,把“病”作为人体在一定内外因素作用下,在一定时间的失衡状态。
治疗上,既要怯邪、又要扶正,强调机体正气的作用,通过调整机体功能状态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这一健康观念目前已被人们普遍接受。
2、中医药学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认知方法及其个体化诊疗体系,反映了整体医学的特征。
中医学认为,人和自然是“天人合一”的关系,人体本身是形神统一的整体:人体的功能状态是肌体对内外环境作用的综合反应,掌握人体的功能状态就可以有效地掌握人体生命活动的变化规律。
因此,中医通过“望闻问切”以外测内归纳为证侯,作为临床诊疗的依据,构成中医药因人、因事、因地的个体化诊疗体系。
这是中医药的一大特点和优势,符合现代临床医学发展的趋势。
3、中医药丰富的治疗手段和灵活的方法,符合人体生理病理多样性的特点。
耳鼻喉中医诊疗的特点和优势有哪些

耳鼻喉中医诊疗的特点和优势有哪些在现代医学高度发展的今天,中医诊疗在耳鼻喉领域依然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并展现出许多显著的特点和优势。
中医对耳鼻喉疾病的认识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耳鼻喉与脏腑经络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例如,耳与肾的关系密切,肾开窍于耳;鼻与肺相关,肺开窍于鼻;咽喉则与肺、胃等脏腑有关。
这种整体观念使得中医在诊疗耳鼻喉疾病时,不仅仅关注局部的症状,更注重从整体上调理人体的脏腑功能,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诊疗耳鼻喉疾病的一大特点是注重辨证论治。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收集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信息,综合分析判断疾病的病因、病机、病性和病位,然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比如,同样是耳鸣,可能由于肝郁气滞、肾精亏虚、气血不足等不同原因引起,治疗方法也会因人而异。
对于肝郁气滞者,可能会采用疏肝理气的方法;肾精亏虚者,则着重补肾填精;气血不足者,以益气养血为主。
这种因人而异的治疗方法,能够更精准地针对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在耳鼻喉诊疗中还善于运用多种治疗手段。
中药治疗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药有汤剂、丸剂、散剂等多种剂型,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进行选择。
此外,针灸也是中医治疗耳鼻喉疾病的常用方法。
通过针刺耳部、鼻部、咽喉部的相关穴位,如耳门、听宫、迎香、天突等,能够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从而缓解症状。
推拿按摩对于一些耳鼻喉疾病也有一定的疗效,如按摩耳部周围的穴位可以促进耳部的血液循环,缓解耳部疼痛和耳鸣。
与西医相比,中医治疗耳鼻喉疾病的优势之一在于副作用相对较小。
中药大多来源于天然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经过合理的炮制和配伍,一般不会对人体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
而且,中医治疗注重调理人体的自身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自愈能力,从而减少疾病的复发。
例如,对于慢性鼻炎患者,长期使用西药可能会导致鼻腔黏膜萎缩、耐药等问题,而中医通过调理肺脾肾功能,改善体质,往往能够取得较好的长期效果,减少复发。
中医优势病种总结

1.中医的治疗优势都有什么中医、西医各有优势,其文化渊源不同,发展变化各异,已为世人所共识。
那么,中医的临床治疗优势在哪里?中国中医研究院从2007年12月始开始了第三批中医优势病种的研究,综合了近年来多位专家提出的中医药临床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的病种,并将遴选出30个临床疗效好、有中医药特色优势的病种。
这样,有助于中医认清自我,集中“优势兵力”,不断提高临床疗效,并逐渐扩大临床擅长范围,努力增加在医疗市场上的竞争力。
同时,也能帮助广大患者在临床就医时作出正确的选择。
中医临床治疗优势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类:1.病毒感染性疾病:流感、慢性病毒性肝炎等。
2.功能性疾病:心脏及胃神经官能症、肠道激惹综合征、习惯性便秘、慢性消化不良、头晕目眩、疲倦乏力、心悸、失眠、健忘、无名发热等。
3.慢性病和老年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肺气肿、肺心病、慢性胃炎、慢性肾炎、慢性泌尿系感染、中风后遗症、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贫血、耳目失聪等。
4.原因不明或病因复杂性疾病:艾滋病、癌症、戒毒及防止复吸、更年期综合征、低血压。
5.神经精神科疾病:头晕、头痛、失眠、健忘、狂躁、抑郁、神经官能症、面瘫等病症。
6.结缔组织疾病: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7.骨科疾病:骨折、骨病、骨肿瘤、骨关节畸形、股骨头坏死等。
8.皮肤科疾病:湿疹、神经性皮炎、脱发、银屑病、白癜风等。
9.妇科疾病:月经不调、经前期、更年期综合征、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女性不孕、阴冷、妊娠及产后疾病(如严重的妊娠反应、产后回乳、无乳、乳腺小叶增生等)。
10.男科疾病:阳痿、遗精、少精、死精、前列腺炎、男性不育等。
11.儿童疾病: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如上感、腮腺炎、病毒性肺炎、小儿反复发作性上呼吸道感染、婴幼儿腹泻、小儿厌食及营养不良等。
12.大病初愈和亚健康:对病后的康复期中出现全身疲乏、头晕、失眠、没有食欲、消化不良、盗汗、低热等不适以及亚健康状态的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的优势与特色所谓优势就是我能做的事你做不了,这是我的优势;我做不了你能做的,那是你的优势;或者咱俩都能做,我做的比你好,那我有比较优势。
这就是优势。
特色是什么呢?我做事的方法和你不一样,这就是我的特色。
所以特色和优势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我们研究的结论是:“只有保持中医的特色,才能发挥中医的优势”。
首先我们看看中医有哪些优势。
我们总结了几项,当然,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总结出十项二十项或更多。
我们认为主要是以下几项:第一个优势是可以预测疾病。
中国过去有两句老话,一句叫做“司岁备药”,一句叫做“司岁备种”.就是说我们要根据五运六气来预测来年到底是旱还是涝,是过干还是过潮,是过热还是过寒。
据此可以确定明年需要种何种庄稼。
如果来年雨水大,可能要涝,我们就需种高秆作物,像高粱;如果来年偏旱,我们就需要种低秆的作物.根据五运六气,也可以预测会出现什么样的疾病及其发展趋势.第二个优势是养生保健。
中医主张: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也就是说,中医首重养生保健。
中医养生保健理论可以说每个人都知道一点,如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这就是一种养生方法。
过去讲:要想小孩安,三分饥和寒——要求小孩不要过饱和过暖,甚至要求成人吃饭也不要过饱。
这也是中医的养生方法。
早晨起来打打太极拳,同样是中医养生的方法。
西方的体育活动,象百米跑、跳栏、跳高等,虽然有的运动员可以获得世界冠军,可我们大多数运动员是一身伤、一身病。
这样的运动于养生无益。
我们的古典音乐,像宫廷音乐,是养生音乐。
你们看现代的音乐,像流行音乐,老年人都觉得比较烦。
我是受不了的.流行音乐是不适合养生的。
书法是适合养生的。
从事中医的人寿命都比较长。
中医研究院岳凤先教授过去从事西药研究,后来他转行从事中药研究。
他说他看到中医大夫一个个红光满面,鹤发童颜,而西医大夫一个个象豆芽菜似的,所以改做中药研究。
西医把传统医学称为替代医学,也有称传统医学为补充医学,就是西医治疗效果不好可让中医等治疗.其实,西医才是真正的补充医学和替代医学。
我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西医是补充医学和替代医学的——四肢不行了换四肢,心脏不行了换心脏,肝脏不行了换肝脏.傅彪不就换了两次肝吗?结果又如何?又多活了一年,差两天一年,这就是现代医学主张的替代。
人体所有的器官都可以替代,现在除了大脑什么都可以替代。
另一个就是补充。
现在电视上天天可以见到补钙的广告,难道咱们中国人都缺钙?!难道咱们13亿人都缺钙?!那么我们从古到今是如何过来的?!补充了钙就能解决问题吗?钙多了儿童的器官会发生钙化,体内血钙过高,想降低也降低不了。
人体缺钙是人体机能出了问题,人体吸收运化不了食物中的钙,应该解决的是机能问题。
所以有些骨质疏松患者服钙以后器官发生钙化,骨头还是疏松.补钙的方法实际上是一种错误做法。
1999年我在甘肃某地考查。
有一次恰巧某农学院的几个学生同我一起吃饭,我就随便问了问他们是什么专业的,他们说是营养学的。
我问他们:你们学习的营养学主要讲什么内容?他们说缺什么补什么。
我说:不对吧,中医我不太懂,但是按照中医的说法应该是四性五味、升降沉浮平衡才最佳,而不是缺什么补什么.我随便就我所了解的举了几个实例。
结果此后我走到哪他们就跟着问到哪.我说我真不太懂,你们可以请教请教中医。
回到刚才的话题。
骨质疏松症按西医的理论单纯补钙是解决不好的,要解决的主要是钙的吸收转化问题。
电视里曾报道某人服用蛋白粉后出现反复胃出血,医生查不出什么原因,于是问了他的饮食情况,那人说最近食用了二三个月的蛋白粉.医生让他暂时不要服用蛋白粉,果然二三个月后他痊愈了。
所以人体不是越补越好,还是要讲究平衡的。
中医理论讲究的是养生保健。
中医的养生保健就像消防办公室,工作人员四处检查一遍,看似没什么功劳.西医就像消防队员,哪里失火哪里忙,个个烧得鼻青脸肿,功劳看似很大。
有句成语: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是上宾.现实符合某些人的心理:中医“曲突徙薪无恩泽”,西医“焦头烂额是上宾"。
可是如果平时重视养生保健,何苦非要进医院的急救室?!第三个优势是中医擅长于治疗老年病慢性病疑难病.这是中医的绝对优势之一。
美国总统的医疗顾问方励培先生去年年底到科技部时讲过:慢性病西医没办法,中医治得好。
他说下一届美国总统竞选时谁能提出解决美国的医疗保健财政问题的方案谁就可以任总统.现在美国医疗保健费用直线上升,很快可能使得美国财政崩溃。
美国当前每年的卫生事业费达三万亿美元——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是3.5万亿美元—-美国几乎把我国一年的生产总值全用在医疗保健上,而美国人口才2.8亿(编者按,美国人口现已过3亿)。
所以美国如果坚持原来的医疗保健体系,国家财政很快就会崩溃。
方励培先生说,在美国应用中医的情况表明,中医介入以后,住院时间缩短一半,医疗费用也缩减一半.这是美国人自己讲的。
有许多疑难杂症西医看不好只好看中医,最后还是中医解决问题。
美国人33年时间、花费了2000亿美元研究肿瘤,共发表了156万篇学术论文。
可到现在美国人5年的肿瘤存活率只有62%.而我们知道的一名山西农村的中医师已治疗了5万名肿瘤患者,患者5年存活的10年存活的20年存活的大有人在。
他的疗效高于美国.一些大医院不治疗那些没有钱进行心脏搭桥或更换心脏的患者。
丰台六里桥一中医师把大医院推出不治的200多心脏病患者都治愈了,治疗费用仅2万元上下。
而心脏搭桥至少得3万。
所以我们说慢性病疑难病中医治疗效果好,是中医一大优势。
第四个优势是中医不仅有中药,中医有许多非药物疗法,如气功、导引、砭石、针、灸等等,简单易行,足以解决诸多常见病多发病,甚至急性病。
而且这些非药物疗法以前几乎家家都会。
我记得小时候肚子疼我爷爷给我揉揉肚子就好了.可是我到艾滋病村去考查的时候,发现现在不是那样了。
十几岁的孩子如果肚子疼,不打吊针就是大夫没有给他看病。
我到那个村卫生所时,就有六个人在输液。
我问了问情况,没有一个人需要输液。
如果人人会中医的非药物疗法就用不着输液了.我们可以想一想,我们受点凉就会感冒,输进去那么多凉的液体,对人有好处吗?中医最大的优势是治疗外感热病。
所谓外感热病,按西医的说法就是病毒性传染病.1995年法国电视二台采访我时,记者询问的问题是中医只能治慢性病西医能治急性病,对不对?我说不对,中医治疗慢性病是优势,中医治疗急性病也是优势。
我说中国历史上自西汉以来发生了几百次瘟疫,然而没有一次瘟疫像西班牙流感那样一次死亡几千万人。
为什么?因为我们有中医。
1924年昆明发生的瘟疫也是靠“一根针一把草”解决的,你可以查一查你们法国驻人数最多的一次是在崇祯年间,三年内死亡人数达100万。
然而那是天灾人祸造成的.1956年石家庄发生乙脑大流行,死亡率达30%。
周总理让请教蒲辅周老先生。
蒲老说可用白虎汤治疗。
果然应用以后临床效果非常好,死亡率降到10%以下。
蒲老先生治疗167例乙脑患者没有一例死亡。
有关人员却说这样的治疗效果不能算医疗成果。
原因很简单,167例患者用了98个方子,平均每个方子用不到两个人,没有统计学意义,所治疗的患者都是个案。
我们现在看新闻上报道某某手术摘除一块大肿瘤,我想这也是个案。
我们所一位同志的父亲患癌症,经外科治疗后手术非常成功,可患者几天后就不在了。
中医大家谢海洲患直肠癌,好几位老中医劝他千万不要手术治疗。
他自己也不同意手术治疗。
可是有话语权的家人非要他手术治疗,手术后一个星期就逝世了。
演员傅彪的医疗小组曾到天津中医学院找哈教授商量能否保守治疗。
哈教授说行,结果人家来了两次之后还是要相信“科学"。
最后傅彪花了200万做肝脏移植手术,还不到两年就走了。
中医最后一个优势就是简便廉验。
刚才我讲过傅彪的保健医生找过天津中医学院哈教授,哈教授说只须二三万元就可以帮他解决问题。
可是没办法,人家愿意花那二百万。
现在用中医治疗一个癌症大概需要一两万元,西医光一个手术恐怕就需要二三十万,更甭说再放疗化疗了。
所以说,中医确实简便廉验。
而且如果人人都掌握了中医养生保健的方法,非药物疗法,可以说相当多人的疾病是不需要进医院的。
这些就是中医的优势,我大致归纳出这几项,也不一定对.下面再谈一谈中医的特色。
中医有辨证论治、整体观两大特色。
所谓特色就是办事的方式。
中医讲究的是辨证论治。
如肿瘤,中医讲的是“见瘤不治瘤".真正的中医大夫治疗时不是直接治疗肿瘤,去杀死癌细胞,而是辨证诊治。
中医是把人体作为一个整体,诊治时不是仅仅盯着局部的问题。
我们现在是凭着双眼识人,一见面就知道你是张三,下次再见面也识得.如果把人脸放大一百倍,你一点一点地去看,看看鼻子这部分,再看看眼睛这部分,谁还认得这是张三还是李四?在澳门开“哲学与中医"会议时,有人问:中医是不是太模糊?我说模糊可能是一种更高级的科学,像人的大脑的判断看来不如计算机那么精确,可是是人发明了计算机。
不是说只有量化的东西才是科学。
所谓科学是某一类知识的集合。
用西方的方法看世界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并不是唯一的。
用中国的办法来认识世界,也是一种办法,这是中国的科学。
1840年以后我们受西方的影响太大了,不少同胞产生了“民族虚无主义”。
我可以举两个例子。
2003年,科技部拨款5000万元研究SARS防治,其中仅拨出500万经费给中医。
在科技部一再要求下,又给中医拨款300万;与西医费用相比,中医费用实在太少。
可中医界马上有人提出:我们要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
当时我就感到奇怪:你们不是“中西医结合"研究院,为何非得同西医结合治疗SARS?怎么就那么没有底气?!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是完全用中医的方法治疗SARS的。
广东省中医院后来也都用中医的方法.为什么非要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这是没有自信心的表现,总觉得自己不行,人家的东西好.2004年,科技部曾拨款搞省部联动治疗艾滋病,专款是直接给中医的。
马上又有人提出:我们要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
为何又非提中西医结合呢为何如此没有自信?!上海肿瘤医院的俞云大夫曾在西班牙呆了20多年。
在那里他是个针灸师,用针灸的办法治疗癌症,治疗艾滋病,用于戒毒,治疗各种各样的疾病。
为什么我们有些同志反倒没有这个底气呢?!要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要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只能说这些同志太没有自信。
另一方面,这是帝国主义文化侵略所造成的.解放前我们国家主要的大学基本上都是帝国主义资助办起来的,从协和到清华,从湘雅医学院到华西医科大学到圣约翰大学医学院,都是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创建的。
帝国主义在中国搞教育,搞慈善机构,搞文化宣传,都是文化侵略的一种方式。
所以我们去年的研究报告就提出:我们现在振兴中医,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一场复兴中华文化、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