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学与相关课程的关系探讨

动物营养学与相关课程的关系探讨
动物营养学与相关课程的关系探讨

动物营养学与相关课程的关系探讨

摘要:《动物营养学》是动物科学、水产养殖及观赏水族等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其课程内容与饲料学等多门课程的理论及实践知识密切相关。本文简要探讨了《动物营养学》与饲料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四门相关课程的关系。

关键词:动物营养学;相关课程;关系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50-0215-02

《动物营养学》是动物科学、水产养殖及观赏水族等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均较强的学科,也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它一方面阐明动物生存或生产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研究确定不同生产形式下动物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适宜需要量,评定各类动物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阐明各种营养物质在动物体内的消化、吸收、代谢特点、动态平衡、动物生产效率及生产特性之间的关系,寻求和改进动物营养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动物营养学》的课程内容与饲料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饵料培养学、数学、物理学等十多门课程的理论及实践知识密切相关。通过这门课程

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营养学特性及其对动物的营养作用,营养物质缺乏或过量对动物健康和生产的影响,不同种类、不同生理状态和生产水平的动物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适宜需要量以及影响其需要量的因素,从而掌握提高动物对营养物质利用效率的理论基础,具备分析和解决动物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饲养问题的能力。动物营养学不仅是经营养殖业成败的关键,也与人的健康和素质关系密切。由于动物营养学涉及的学科繁多,内容庞杂,再加上近年来各个学科日新月异的发展,明晰动物营养主要相关学科的教学内容和研究进展及其与动物营养教学的相互关系,可提高和促进动物营养学的课程教学效果。

一、动物营养学与饲料学关系探讨

饲料和营养是动物营养学的姊妹学科。饲料是动物养殖最为重要的物质基础之一,其成本占整个养殖生产成本的60%左右,饲料的品质会直接影响养殖收益。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的发展,在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养殖大国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水产养殖、水族科学和动物科学专业的学生,掌握动物营养学和饲料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是为以后从事动物生产和动物营养及饲料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动物营养学侧重介绍营养学原理族科学和动物营养研究和试验方法,偏理论较多。饲料学主要介绍饲料的种类、来源、营养价值及其评定,动物饲

粮的配制,加工处理方法等,是紧密联系生产又直接为养殖业和饲料工业服务的应用科学。动物营养的应用研究是配合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只有在深入研究营养的基础上,才能研制出高质量的配合饲料。动物营养学的相关知识和理论为饲料学学习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二、动物营养学与动物生理学关系探讨

动物生理学是生物科?W的一个分支,是研究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动物生理学的任务是阐明正常动物的各种生命现象(或生理功能)及其活动规律。动物生理学是水产养殖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之一,也是一门实验科学,其核心内容讲述各器官、系统的机能特征和变化规律,着重介绍神经、血液、呼吸、消化、排泄、内分泌等系统的生理活动,以及它们对内外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这些知识的学习为动物营养学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知识。动物生理与动物营养学一样是水产养殖专业知识结构体系中一个重要

的组成部分,它对学生完成水产养殖专业学习和从事水产专业相关的技术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动物生理学课内容掌握牢固以后,再学习动物营养学的专业基础知识,面对实际生产或行业发展提出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才能有效和及时地解决或应对。在讲授消化和吸收这部分内容时,我们首先把不同食性鱼类的消化道结构及其消化酶活性进行对比,同学们就比较容易理解,肉食性鱼类通常都有胃,且其胃蛋白

酶和胰蛋白酶活性比较高,因此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比较高;而草食及杂食性鱼类一般大多胃不发达或没有胃,其消化道蛋白酶活性也比较低,因此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也比较低。在上述分析讲解的基础上,再联系到实际养殖生产中,配合饲料中蛋白质需求水平肉食性鱼类应比杂食性和草食

性鱼类高。把生理知识同解剖与组织学知识及养殖生产中有关应用相联系,使知识具有连贯性,形成点、线、网的知识体系,加深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讲糖类营养时引入“糖尿病”,并指出鱼类都是先天性胰岛病患者,鱼类在投喂葡萄糖以后,无论是血糖耐糖量曲线还是胰岛素变化情形与糖尿病患者都极为相似,这也是鱼类对碳水化合物利用率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将生理学临床典型病例引入动物营养学糖类营养的教学中,既可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又可开阔学生的思路和视野,扩充相关学科知识。

三、动物营养学与动物生物化学关系探讨

动物生物化学主要讲解蛋白质、核酸、糖、脂肪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以及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调控等。动物生物化学与动物营养学紧密相关,是动物营养学阐明营养物质在体内代谢转化和评定动物对营养

物质需求量的理论依据。动物生物化学的发展对动物营养学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推动作用,是揭示营养作用机制的基本知识。我们讲授营养学相关知识的时候通常先回顾这部分内

容和生物化学所涉及到的有关知识点,通过营养生理作用和有关生化代谢机理的结合以加深对该知识点的理解。例如讲述蛋白质营养时,我们回顾了氨基酸的脱氨作用和脱羧作用,脱氨基又分为氧化脱氨、转氨作用和联合脱氨作用;回顾了尿素的代谢即鸟氨酸循环;回顾了α-酮酸的三条代谢途径,即再合成氨基酸、进入三羧酸循环或转化成糖及脂肪。通过对氨基酸分解代谢机制的复习,同学们更清晰地理解了三大营养有机物蛋白质、糖类和脂类的相关转化关系。理解了非必需氨基酸和糖的转化是可逆过程,而必需氨基酸转化为糖是不可逆的。因此,机体可以利用糖类来合成体内某些非必需氨基酸,而不能合成体内全部的氨基酸。而生酮氨基酸多数是必需氨基酸,也就是说脂肪很少或不能用来合成氨基酸。脂类营养学习时,我们先指出淡水鱼的必需脂肪酸有四种,即亚油酸、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而海水鱼和甲壳动物只需要后面两种。接着,我们结合生物化学高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所需的脂肪酸去饱和酶和碳

链延长酶活性的差异阐明水产养殖动物脂肪源选择上需要

关注的营养学问题。把脂类的营养需求和供应与脂类的生化合成知识点串联起来,加深了有关知识点的理解。

四、动物营养学与分子生物学关系探讨

分子生物学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通过研究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和生物合成等

方面来阐明各种生命现象的本质。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实验技术将有助于动物?I养学从根本上阐明营养物质的摄入、利用和生命活动之间的关系。动物营养学与之结合产生了分子营养学,推动动物营养学在多方面获得了重大突破。分子营养学主要是研究营养素与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探讨营养素的种类和数量如何影响动物基因表达和蛋白质的合成;二是研究基因的表达与营养成分代谢途径和代谢效率之间的关系,从而决定动物的需要量。所谓基因表达,是指DNA转录为mRNA,mRNA再翻译为蛋白质的过程。营养素对基因表达的调节有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种方式。直接调控是指营养素可与细胞内转录因子作用,影响基因的转录及mRNA的丰度和翻译;间接作用是指营养素的摄入可激活信号传导系统、激素和细胞分裂素等。研究显示,从DNA到RNA再到蛋白质的每一个环节和步骤,基因表达都可以被调控,这包括转录调节、RNA修饰调节、RNA转运调节、mRNA稳定性调节、翻译调节以及翻译后调节,在每一个调节位点上营养素均可以不同方式对其起作用,进而调控代谢的整个过程,影响营养需要和疾病的发生。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动物营养学研究中的应用促进了动物营

养学研究逐渐从宏观层次延伸到微观水平。分子生物学与动物营养学互相结合,互相渗透,使得我们能够从分子水平上弄清各营养素在动物体内的代谢过程和机理,准确掌握个体

的营养需求,促进动物健康生长,并为以后揭示和解决各种营养学的相关问题提供基础。

Abstract:"Animal Nutrition" is a necessary course for students majored in animal science,aquaculture and ornamental aquarium. The course content of animal nutrition is closely related many correlated curriculums. The article discus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imal Nutrition "and its correlated four curriculums such as feed science,animal physiology,animal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Key words:animal nutrition;correlated curriculum;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复习题

《动物营养学与饲料学》复习题A 一、填空题 1、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包括、、。 2、动物体获取水的来源有、、三种途径。 3、国际饲料分类中,青绿饲料指天然水分含量≥的新鲜饲草、人工牧草等。 4、生产上常用的合成氨基酸主要有、和。 5、通常将乳脂含量为的乳称为标准乳。 6、谷实类饲料的营养特性有,无氮浸出物含量,粗纤维含量低,蛋白质含量且 品质差。 7、反刍动物瘤胃分解脂肪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主要有、和三种形式。 8、皮肤不全角化症、青草痉挛症、夜盲症和脂肪肝分别是缺乏、、 和。 二、选择题 1、下列对青绿饲料描述正确的是()。 A、干物质含量高 B、粗纤维含量高 C、蛋白质含量较高,品质较好 D、胡萝卜素含量较低 2、动物在氧化供能时,三大能源物质的利用顺序为()。 A、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 B、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 C、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 D、三大物质同时被利用 3、下列缺乏可造成鸡的滑腱症的是()。 A、VB4 B、VB11 C、Mn D、泛酸 4、下列属于体内消化实验方法的是() A、全收粪法 B、尼龙袋法 C、消化道消化液法 D、人工消化液法 5、饲料青贮过程中,乳酸菌繁殖最适宜的含水量是()。

A、65-75% B、30-40% C、80-90% D、45-55% 6、氨基酸的吸收部位为()。 A、小肠 B、大肠 C、胃 D、肝脏 7、对生长猪,下列组合中哪一种含有非必需氨基酸()。 A、赖蛋色精组 B、亮异苯苏缬 C、赖组亮缬色 D、蛋异苯苏谷 8、下列具有协同作用的元素为()。 A、VE-Se B、Mo-Cu C、Mo-S D、Fe-Zn 9、最适合做鱼类能量饲料的原料是()。 A、玉米 B、豆粕 C、稻谷 D、小麦 10、浓缩料中不含有的饲料原料是()。 A、蛋白质饲料 B、能量饲料 C、添加剂饲料 D、矿物质饲料 三、名词解释 1、美拉德反应 2、能量饲料 3、益生素 4、载体 5、日粮 四、简答题 1、饲养标准中饲料标准数值的表达方式有哪些? 2、动物的初乳有什么特点? 3、试述唾液作用? 4、简述植物性蛋白质饲料的一般营养特性? 5、简述青贮饲料的营养特性? 6、简述饲料添加剂的作用? 7、简述铁的营养生理功能及缺乏症? 五、论述题 详述应用内源指示剂法测定猪饲料消化率的过程及计算方法?

动物营养学复习资料及经典期末试题和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绪论 ★1、名词解释: 养分(营养物质):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具有类似化学性质的物质统称为营养物质(nutrients),亦称为养分或营养素。 营养:是动物摄取、消化、吸收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命活动、修补体组织、生长和生产产品的全部过程。 营养学:研究生物体营养过程的科学。通过这一过程的研究,可以阐明生命活动的本质,并通过营养调控措施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饲料:正常情况下,凡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无毒无害、且能提供营养物质的所有物质均可称为饲料 饲料的营养价值;饲料或养分完成一定营养或营养生理功能的能力大小。 ★ 2、试述动物营养学的研究目标和任务。 答:总体目标:通过研究,揭示养分利用的定性定量规律,形成饲料资源的高效利用、动物产品的高效生产、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的长期维护的动物营养科学指南,使动物生产在土壤----植物----动物 ----- 人食物链中与其他要素协调发展,为维持食物链的高效运转发挥积极作用。 任务:(1)确定必需营养素、研究其理化特性和营养生理作用;(2)研究必需营养素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及其调节机制;(3)研究营养摄入与动物健康、动物体内外环境间的关系;(4)研究提高动物对饲料利用率的原理与方法;(5)制定动物的适宜养分需要量;(6)探索或改进动物营养学的研究新方法或新手段(饲料营养价值评定、营养需要量)。 ★3、简述动物营养学在动物生产中的地位。答:(1)保障动物健康(2)提高生产水平与 50 年前比较,现代动物的生产水平提高了 80-200%。其中,营养的贡献率占 50-70%。(3)改善产品质量(4)降低生产成本动物生产的总成本中,饲料成本占 50-80% (5)保护生态环境 ★4 学习动物营养学的意义 答:(1)研究养分的摄入与动物健康和高效生产的定性定量规律,可为动物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维持动物生产的高效进行。(2)有助于揭示动物生命活动的本质、动物与人及环境的互作关系,并通过营养调控措施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3)研究饲料的营养本质以及降低饲料投入和成本的方法,使养殖业和饲料工业的保持持续发展。(4)研究营养物质利用的过程和饲料加工、饲喂、环境等对饲料利用的影响,为饲料加工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5、生产中与动物营养有关的常见问题有哪些? 答:(1)提高动物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2)调控养分的摄入和排泄量,影响环境质量; (3)保障动物产品对人类的食用安全。1)缺乏动物组织代谢和生长的细胞调节和分子调节过程的基本知识。2)缺乏对动物与其消化道微生物生态系统相互关系的了解。3).对营养与遗传、营养与健康、营养与环境及动物福利、营养与产品品质等关系的研究十分薄弱。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时,动物营养需要的含义及需要量有何变化,目前知之极少。4.)动物达到最佳生产性能时的采食量及其调控机制与措施了解不足。5)效迅速地检测饲料中养分和抗营养因子的含量以及评定养分的生物利用率的技术尚不完善。6).饲料资源的开发及利用各类副产物合成动物的必需养分或其前体物的研究十分有限。7).缺乏准确、客观评定动物福利要求的理论和技术。 第一章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 要求:1.了解动物与植物的相互关系;2.了解动植物体的化学组成及其比较;3.掌握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功能。 1.名词解释: CP(粗蛋白质):是指饲料中所有含氮化合物的总称。CP%=N%×6.25 粗灰分(C A):是饲料、动物组织和动物排泄物样品在550-600℃高温炉中将所有有机物质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灼烧后的残渣中含有泥沙,故为粗灰分 EE(粗脂肪):是饲料、动物组织、动物排泄物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常规饲料分析是用乙醚浸提样品所得的物质,故称为乙醚浸出物。 CF(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 A D F(酸性洗涤纤维) N D F(中性洗涤纤维) ★2.简述饲料概略养分分析法对饲料养分如何分类、测定各种养分含量的基本原理。 ★3.简述述概略养分分析体系的优缺点。 概况性强.简单使用。尽管分析中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粗纤维分析尚待改进,目前世界各国仍在使用. ★4.简述养分的一般营养生理功能。 (1)机体或动物产品的构成物质(蛋白质、矿物质、水分、脂肪)---部件(2)动物生产的能源物质(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 ---- 动力(3)动物生产的调节物质(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脂肪酸、添加剂)---- 控制系统 ★5.比较动植物体组成成分的异同? 答1:元素组成的比较1)元素种类基本相同,数量差异大;(植物体化学成分含量受生长期、地区、气候影响较大,动物体则相对稳定。)2)元素含量规律 有机元素:均以氧最多、碳氢次之,其它少无机元素:植物含钾高,含钠低动物含钠高,含钾低动物含钙、磷高于植物 3) 元素含量的变异情况 (动物的元素含量变异小,植物的变异大。)化 2 化合物组成的比较 1).水分一般情况下,动物体与饲料植物中都以水分含量最高,但植物变异大,动物变异小。 【(1)植物体水分变异范围很大,可多到 95%,少到 5%;植物整体水分含量随植物从幼龄至成熟,逐渐减少。 (2)动物体水分含量比较恒定,约占体重的 60~70%,一般幼龄动物体内含水多,如初生犊牛含水 75%~80%,成年动物含水较少,相对稳定,如成年牛体内 含水仅 40%~60%。越肥的动物,体内含水量越少,动物体内水分和脂肪的消长关系十分明显。 3)动植物体组织、部位不同含水量不同。 (4)植物的栽培条件、气候、收获期等影响含水量,动物的年龄、营养水平、饲料组成、健康状况也影响体内含水量。】 2).碳水化合物是植物干物质中的主要组成成分,既是植物的结构物质,又是植物的贮备物质。动物体内的碳水化合物主要为糖元和葡萄糖,且含量极少, 通常在 1%以下。 【(1)植物干物质中主要为碳水化合物,占其干物质重量的 3/4 以上。 (2)动物体内完全不含有淀粉和粗纤维等这一类物质。 (3)碳水化合物是动物日粮的主要成分,其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也有其他特殊作用。】

创业者的素质与能力案例

第2讲创业者的素质与能力 【案例】民营经济的代表-刘永好[1] 1951年,刘永好出生于四川新津县,小的时候家里非常贫穷,以至于在他20岁之前,竟没穿过鞋子。1982年,正当绝大多数人还在抱着“铁饭碗”吃得有滋有味时,年过而立之年的刘永好毅然辞去了来之不易且令人羡慕的政府部门公职,同兄弟四人卖废铁、手表、自行车、黑白电视,凑足了1000元钱,下海自谋职业。当时,他选择的行当是别人不看好的农产品生产领域,他们从种植业、养殖业起步,创办“育新良种场”,开始了向土地要财富的道路。刘氏四兄弟作出这样的抉择是很有胆量的。刘氏四兄弟大学毕业后都分配在国家单位工作,有着令人羡慕的舒适工作环境和稳定收入。在接下来7年的时间里,他们筹办起一家小良种场,专门孵化小鸡和鹌鹑,公司几经风险,近乎绝望,兄弟四人曾经在“跳岷江”、“逃新疆”、“继续干”三条路中选择道路,最后咬牙选择了第三者。 1988年,刘永好出差到广州,偶遇广东农民排着长队购买泰国正大颗粒饲料,令他惊奇不已。他观看了饲料,索要了说明书,与排队客户摆起“龙门阵”。回到成都后,他向几位兄长介绍生产猪饲料的前途。刘永好说:“四川是全国养猪大省,养猪是四川农村经济的重要来源。泰国正大的猪饲料动摇了我国落后的喂养结构,应该把目光放到更广大的市场上,去搞饲料、搞高科技全价饲料。” 于是,刘氏兄弟经过认真研究,决定放弃养鹌鹑而转产饲料,并作了详细的战略部署。刘氏兄弟将资金全部投入到这个项目中,并聘请30余名动物营养学专家重点攻关。1989年4月,公司自行研发的“希望牌”乳猪全价颗粒饲料问世,一下子打破了正大集团洋饲料垄断中国高档饲料市场的局面。1993年希望集团成立,刘永言为董事会主席;刘永行为董事长,刘永美为总经理,刘永好为总裁、法定代表。希望集团的诞生给刘氏兄弟的事业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 当时希望集团写的大字标语遍布广袤的城乡大地——“希望养猪富,希望来帮助。”刘氏兄弟喊出这样的口号不是没有道理的。那时候,刘氏兄弟踏进饲料行业,并已经专注经营了4年多,创业的辛苦已经尝遍了,经验当然也就丰富了。 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希望集团走出四川,先后在上海、江西、安徽、云南、内蒙古等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开展国有、集体、外资企业的广泛合作,迅速开拓了全国市场。1997年,正当成都的房地产业刚刚完成了第一轮开发的积累,开始对已有的产品进行检点与反省,并准备进入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微利”时代的时候,刘永好又一次抓住了机会,进入到房地产业。 “在最高潮,大家认为最好的时候,我们反而没有做。当然,没有挣钱也没有被套,我们抓住谷底攀升的时机,我们还要随着曲线上升。”——当别人开始纷纷感到房地产这碗饭越来越难吃的时候,刘永好却意识到机会的存在。经过两年的时间的论证,刘永好与房地产业的第二次握手取得了实质性成果:1998年,新希望成立了自己的房地产公司,在成都买下418亩地,进行规模房地产开发。但对于精熟于饲料业的刘永好来说,房地产开发毕竟是个全新的领域。刘永好坦言:“房地产是我不熟悉的,作为一个战略投资者,我需要了解熟 [1] 案例资料来源:陈小凡.赤脚首富刘永好.今日东方,2007(7)

动物营养学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部分 复习思考题 一、术语与概念 二、思考题 1.NPN的利用原理及合理利用措施。 2.什么叫必需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及非必需氨基酸?猪、禽各有哪些必需氨基酸? 3.什么叫限制性氨基酸?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在蛋白质营养中有何意义?猪、禽饲料最常见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各是什么? 4.比较抗生素和益生素的作用及发展前景。5.比较非反刍动物和反刍动物脂肪类消化、吸收和代谢的异同。 6.比较非反刍动物和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原理的异同。 7.水在动物体内的作用。 8.水的质量包括哪些指标?与动物的营养有何关系? 9.孕期合成代谢的含义与生物学意义。 10.必需脂肪酸的概念、作用及来源。11.生长肥育动物的采食量、日增重及料肉比有何关系? 12.生产实践中怎样考虑单胃非草食动物维生素的需要? 13.动物营养需要及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主要方法。 14.各种动物机体化学成分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规律?掌握这些规律对研究营养需要有何作用?15.各种矿物元素的主要缺乏症及其机理。16.各种维生素的主要缺乏症及其机理。 17.如何用析因法来确定妊娠母畜的营养需要?18.如何合理应用饲养标准。 19.如何应用动物营养学的理论和技术解决动物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如何提高饲粮的适口性? 21.论述“维持营养需要”在实际生产中的意义。22.论述母猪怀孕期和哺乳期营养的差别。23.论述产蛋家禽的钙磷营养特点。 24.论述单胃非草食动物和反刍动物在消化营养上的主要差别。 25.论述矿物质的营养特点。 26.论述采食量在动物生产中的作用和意义。27.论述非反刍动物和反刍动物对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和代谢的异同。 28.论述饲料添加剂在动物营养中的作用及发展方向。 29.论述养分间的相互关系及饲粮养分平衡的意义。 30.论述热应激时动物的热调节的途径及缓解热应激的营养措施。 31.论述能量与三大有机养分的相互关系及实践意义。 32.论述维生素的营养特点。 33.论述概略养分分析体系的优缺点。 34.论述影响采食量的因素及实践意义。 35.论述瘤胃内环境稳定的含义及营养生理意义。36.何为可消化、可利用及有效氨基酸?何为理想蛋白?二者有何关系? 37.何谓生态营养?发展趋势如何? 38.何谓脂肪的额外能量效应?简述其可能的机制。

动物营养学复习资料全

第一章动物与饲料 饲料:是指在正常情况下,凡是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利用,并对动物无毒无害的所有物质的总称。 养分: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物质,称为营养物质,简称养分 总水分:饲料样品在烘箱中100-105 ℃烘干至恒重,失去的游离水和结合水质量总和。烘干后的剩余物叫全干(绝干)物质。 初水分:饲料等样品在烘箱中60-70℃烘干至恒重,失去的初水。烘干后的剩余物在空气中平分可制得风干样品。 粗蛋白CP:饲料中含氮化合物的总称。 粗纤维CF: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常规分析法是在强制条件(1.25%酸、1.25%碱、乙醇、高温)下测定。 粗灰分Ash:是饲料、动物组织和动物排泄物样品在550-600℃高温炉中将所有有机物质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 粗脂肪EE:饲料、动物组织、动物排泄物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常规饲料分析是用乙醚浸提样品所得产品,故称为乙醚浸出物。 中性洗涤纤维NDF: 酸性洗涤纤维ADF: 无氮浸出物NFE:NFE%=100%-(水分+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 一、叙述题:动植物体在化学成分上有何不同? 1)水分:动植物水分含量最高,植物变异大于动物; 2)碳水化合物:植物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动物无;植物能量储备为淀粉,含量高;动物体碳水化合物少(<1%),主要是糖原和少量葡萄糖; 3)蛋白质:植物除含真蛋白外,含有较多的氨化物;动物主要是真蛋白及少量游离AA,无其他氨化物;动物蛋白质含量高, 变异小,品质也优于植物; 4)脂类:植物除含真脂肪外,还有其他脂溶性物质,如脂肪酸、色素蜡质;动物主要是真脂肪\脂肪酸及脂溶性V;动物脂肪含量高于除油料作物外的植物。 二、饲料概略养分分析的过程及主要成分? (一)水分:饲料除去水分后的剩余物质称干物质。干物质有风干物质和全干物质之分。样品在60-65℃下烘至恒重,其干物质称风干物质;样品在100-105℃下烘至恒重,其干物质称全干物质。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均集中于干物质中,所以干物质是动物营养的主要来源。 (二)粗灰分:是饲料、动物组织和动物排泄物样品在550-600℃高温炉中将所有有机物质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 (三)粗蛋白质:是饲料有机物中含氮化合物的总称。分析上=N×6·25,凯氏定氮法 (四)粗脂肪:常规饲料分析是用乙醚浸提样品所得产品,故称为乙醚浸出物。 (五)粗纤维:常规分析法是在强制条件(1.25%酸、1.25%碱、乙醇、高温)下测定。 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多缩聚糖等,它是影响饲料利用率的重要限制因素。(六)无氮浸出物:无氮浸出物(%)=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 第二章碳水化合物 可溶性非淀粉多糖:非淀粉多糖(NSP)是植物组织中出淀粉外所有多聚糖的总称,非淀粉多糖可分为不溶性非淀粉多糖和可溶性非淀粉多糖,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果胶和抗性淀粉(阿拉伯木聚糖、β-葡聚糖、甘露聚糖、葡糖甘露聚糖等)组成。其部分

动物营养学试题及答案(A)

甘肃农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函授) 《动物营养学》课程考试(A)卷注意事项:1. 考生务必将自己姓名、学号、专业名称写在指定位置; 2. 密封线和装订线内不准答题。 A.脚气病 B.多发性神经炎 C.麻痹症 D.佝偻病 10.以下( )的吸收主要是以被动吸收的方式进行吸收。 A.电解质 B.短链脂肪酸 C.水 D.氨基酸 11.反刍动物比单胃动物能更好的利用()。 A.蛋白质 B.脂肪 C.无氮浸出物 D.粗纤维 12.反刍动物使用高精料饲粮时,容易出现酸中毒,饲粮中添加缓冲剂,可以提高瘤胃的消化功能,防止酸中毒,生产中常用的缓冲剂为()。 A.碳酸氢钠 B.氢氧化钠 C.硫酸铜 D.氯化钠 13.鸡体内缺硒的主要表现为()。 A.贫血 B.佝偻病 C.夜盲症 D.渗出性素质 14.寡肽是含有()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 个以上个以上个以下个 15.动物体内缺锌的典型症状为()。 A.贫血 B.佝偻病 C.夜盲症 D.皮肤角质化不全 答: 1、B 2、D 3、A 4、B 5、A 6、A,B,C,D 7、A 8、A 9、B 10、D 11、D 12、A 13、D 14、D 15、D 二、填空题(30分,每空2分) 1.钙和磷的典型缺乏症有()()()。 2.反刍动物日粮中使用非蛋白氮作为氮源时,氮硫比例大于()可能引起硫缺乏。 3.引起动物白肌病是因为动物缺乏微量元素()或维生素()。 4.与家禽产软壳蛋有关的维生素是(),鸡发生渗出性素质症,是因为缺乏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禽类的硫胺素的典型缺乏症()。 5.寡糖的营养和益生作用表现为()、结合并排出外源性病原菌、()和寡聚糖的能量效应等四个方面。 6.水中有毒的物质包括()、()、()等。 答:1、佝偻病骨质软化症软骨症产褥热任意填三个 2、10-12:1 3、硒E 4、维生素D E 硒多发性神经炎 5、促进机体肠道内微升态平衡调节体内的免疫系统 6、硝酸盐重金属盐亚硝酸盐或氟化物

南农动物营养学与饲料学复试

动物营养学 2009年 一、名词解释(60) 1.维持需要 2.美拉达反应 3.合生素 4.微量元素 5.蛋白质的生物利用率 6.限制性氨基酸 7.日粮纤维 8.dEB 9.干物质10.基础氮代谢 11.过瘤胃蛋白12.MHA 13.青草抽搐症14.日粮15.球安 二、简答题(30) 1.“非必需氨基酸是指动物不需要的氨基酸”,这句话对吗?说明理由 2.列举2~3种酸化剂,并说明酸化剂的作用机理 3.理想蛋白(氨基酸平衡)的总体内容 4.青贮的制作要点 5.玉米和小麦的营养价值比较 6.列举参与瘤胃发酵调控的的饲料添加剂(5个商品名或化学名) 三、论述题(60,其中5、6选做,第4题20分) 1.氧弹测热仪的使用原理以及测定总能的具体步骤 2.比较反刍动物和单胃动物的消化道结构和功能差异 3.瘤胃酸中毒的机制和预防方法 4.实验设计:植酸酶对产蛋鸡的作用。动物安排选择、饲料的选择、样品的收集和制备、指标选择及理由、统计方法、注意事项 5.提高饲料资源利用率的措施 6.缓解动物热应激的营养方案 2008年 一、名词解释 1.ADF、NDF 2.RDP、UDP 3.MHA 4.HACCP 5.Maillard反应 6.GMP 7.类胡萝卜素8.瘦肉精9.肌胃糜烂素10.Aw 11.synbiotics:合生素,指益生菌和益生元的组合制剂,或再加入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它既可发挥益生菌的生理性细菌活性,又可选择性地快速增加这种菌的数量,使益生菌作用更显著持久。12.多发性神经炎(VB1)14.NSPs 15.DEB 16.离子载体(聚醚类):一类由链霉菌属和真菌产生的抗生素制剂,它可与金属离子作用,作为这些离子通过细胞膜的载体(莫能菌素、盐霉素)。17. Premix 二、问答题 1.国际饲料分类及分类依据,并谈谈我国饲料资源状况和开发前景。 2.瘤胃的环境。常见的几类微生物,并说出常用于分析的瘤胃微生物,并谈谈常见的瘤胃消化代谢实验技术。 3.简述动物胃肠道的生长发育过程,并简述影响胃肠道发育的因素。 4.请你说说饲料营养对畜禽胴体和肉质品质的影响。 5.饲料安全与食品安全的关系,并说说如何做好饲料安全的措施。 2004年 一、名词解释(25分)

动物营养学模拟考试题答案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营养学模拟考试题答案姓名:班级:学号: 一、填空题(15分,每空0.5分) 1.(甘露寡糖或甘露低聚糖)、(低聚果糖或果寡糖)、(寡葡萄糖)(寡木糖) (寡乳糖)(壳寡糖)。任选其中三个都给分。 2. 引起动物贫血症的原因,可能是缺乏微量元素(铁、钴或铜任选其中两个都 给分)等和维生素(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K、维生素C;任选其中两个都给分)等;引起动物白肌病是因为动物缺乏微量元素(硒)或维生素(E);鸡发生渗出性素质症,是因为缺乏维生素(E)或微量元素(硒);与家禽产软壳蛋有关的维生素是(维生素D); 3. 食盐缺乏的典型缺乏症包括(厌食、异食癖、咬尾、神经症状,任选其中两 个都给分),反刍动物镁缺乏产生(草痉挛或肌肉抽搐)。 4.理想蛋白质中把(赖氨酸)作为基准氨基酸,其相对需要量定为(100),其他 氨基酸表示为(相当于赖氨酸的百分数)。 5. 能产生氨基酸拮抗的氨基酸有:赖氨酸与(精氨酸);亮氨酸与(异亮氨酸或 缬氨酸);苏氨酸与(丝氨酸)。 7. 缺(铜),毛弯曲减少。缺乏(含硫氨基酸或蛋氨酸或胱氨酸或硫)或(锌或碘或钴或铜),毛易脱落、断裂和强度下降。 8. 水的来源有(饮水)、(饲料水)、(代谢水),水的流失途径是(粪、尿)、(呼 吸与蒸发)、(动物产品)。 二、名词解释(30分,每个3分) 1. 动物营养:是指动物摄取、消化、吸收、利用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全过程,是一系列物理、化学及生理变化过程的总称。 2. 真消化率:在计算消化率时扣除粪便中的内源部分,所得出的消化率为饲料中某种营养素的真实消化率,计算公式如下: 饲料中某营养食入饲料中某营养素-(粪中某营养素-消化道内源某营养素) 素真消化率(%) = ─────────────────────────×100 食入饲料中某营养素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养殖领域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养殖领域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3年6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掌握本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思想品德要求: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业务素质要求:掌握本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 二、研究方向 1.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研究动物营养物质和能量的代谢规律;动物高效饲养技术;研究动物营养与动物产品质量的关系与调控机制;研究各种饲料添加剂的营养作用及机理;研究配合饲料配制的理论与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在饲料生产中的应用;青绿饲料与非常规饲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饲料安全评价与监控等研究内容。 2.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基于分子遗传学理论,采用基因操作、mRNA差异显示等技术,进行动物主要经济性状候选基因的筛选、鉴定和克隆;采用候选基因法等技术寻找控制

动物重要经济性状的主效基因或QTL,进行动物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基因组育种;探讨动物杂种优势产生的分子遗传基础;采用分子遗传标记技术与分子系统学理论进行畜禽地方品种遗传资源的起源、系统分化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研究动物的繁殖规律和生理机制,解决实际生产中出现的繁殖障碍问题,提高畜禽的繁殖效率;研究动物配子发生、受精及早期胚胎发生、发育的机理,并应用于“工厂化”生产胚胎的繁殖体系;研究各种动物体细胞、配子及胚胎冷冻保存的原理和方法,保存动物品种资源。 三、培养方式 1.教学方式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采取课程学习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阶段集中在校学习,学习实行学分制,采取多学科综合、宽口径的培养方式,要求在校学习时间累积不少于6个月;同时注重实践环节培养,鼓励采用顶岗实践的方式进行实践研究,实践研究累计不少于6个月。 2.导师指导方式 实行双导师负责制。双导师制是指1个校内学术导师,1个校外社会实践部门的导师。校内导师是主要责任人,负责研究生全学程的业务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入学三个月内,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个人培养计划。 四、学制、学分与主要教学环节 1.学制:基本学制2年,最长不超过5年。 2.学分:最低学分要求为32学分(含实践环节6学分)。 3.主要教学环节:文献综述、论文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实践环节等。同等

动物营养_试题及答案

《动物营养学》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15分,每空1分) 1.在饲料能量营养价值体系中,鸡的营养需要多采用( C )体系表示。 A.总能 B.消化能 C.代谢能 D.净能 2.含硫氨基酸包括蛋氨酸,胱氨酸和(D)。 A.赖氨酸 B.硫胺素 C.色氨酸 D.半胱氨酸。 3.自然界中维生素K的主要拮抗物为( B )。 A.硫胺素 B.双香豆素 C.凝集素 D.棉酚 4.动物摄入饲料的总能减去粪能的差值称为(A)。 A.消化能 B.代谢能 C.气体能 D.生产净能 5.当反刍动物饲粮中粗饲料比例比较高时,瘤胃液中哪一种挥发性脂肪酸的比例相对较高(A)。 A.乙酸 B.丙酸 C.丁酸 D.戊酸 6.必需矿物元素按动物体内含量和需要两不同分成常量矿物元素和微量矿物元素两大类,常量矿物元素一般指在动物体内含量高于(C)的元素。 A.1% B.0.1% C.0.01% D.0.001% 7.哪种氨基酸易与赖氨酸发生拮抗(B)。 A.胱氨酸 B.精氨酸 C.蛋氨酸 D.苏氨酸 8.寡糖是由( D )个糖单位通过糖苷键组成的一类糖。De A.10个以上 B.2个以上 C.50个以下 D.2-10个 9.下列哪种脂肪酸为必需脂肪酸( B )? A.油酸 B.亚麻酸 C.EPA D.DHA 10.使用禾谷类及其它植物性饲料配制猪饲料时,(B)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A.蛋氨酸 B.赖氨酸 C.色氨酸 D.苏氨酸 11.鸡体内缺硒的主要表现为( D )。 A.贫血 B.佝偻病 C.夜盲症 D.渗出性素质 12.动物体内通过一碳单位的转移而参与嘌呤、嘧啶和某些氨基酸的代谢,哪一种维生素在一碳单位的转移过程中必不可少( A )。 A.叶酸 B.泛酸 C.生物素 D.胆碱 13.哪种营养素缺乏后容易导致坏血病?D A.维生素A B.维生素E C.维生素B1 D.维生素C 14.瘤胃微生物包含细菌、真菌和( D )。 A.乳酸杆菌 B.双歧杆菌 C.芽孢杆菌 D.纤毛虫 15.在饲料能量营养价值体系中,世界各国的猪营养需要多采用( B )体系表示。 A.总能 B.消化能 C.代谢能 D.净能 二、填空题(30分,每空2分) 1.维生素A有三种衍生物(视黄醛视黄酸视黄醇) 2.(双香豆素)是自然界中维生素K的主要拮抗物。 3.水的来源有(饮水饲料水代谢水) 4.按照概略养分分析方案中酸-碱处理法测定粗纤维,造成测定结果低于实际含量的原因是:相当数量的(半纤维素)溶解于酸溶液中,相当数量的(木质素)溶解于碱溶液中。

颗粒饲料的制作及其在猪生产中的应用

颗粒饲料的制作及其在猪生产中的应用 日期:2006-4-18 15:29:00 来源:不详主题:颗粒饲料的制作及其在猪生产中的应用 1.颗粒饲料的概念 颗粒饲料是配合饲料生产产品中的一种,是一种由全价混合料或单一饲料(牧草、饼粕等),经挤压作用制成型的粒状饲料。通常是圆柱形,根据饲喂动物种类的不同而有各种尺寸。 2.颗粒饲料的优缺点 2.1颗粒饲料的优点 2.1.1便于贮藏、包装、运输 饲料成型后,颗粒饲料比粉状饲料体积缩小约1/3,便于贮藏、包装、运输;在贮藏过程中,粉状饲料容易吸湿结块、发霉变质,而颗粒饲料的散落性好,吸湿性小,贮藏稳定性高;成品运输过程中避免了自动分级现象;在包装过程中降低了粉尘及微量成分的损失。 2.1.2杀菌消毒 在制粒过程中,饲料中某些有毒物质或抑制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血球凝集素等)因热作用而被破坏。同时可杀灭90%的沙门氏杆菌。 2.1.3提高畜禽适口性,增加采食量 由于颗粒饲料密度大,体积减少,营养浓度高,从而使动物的采食量也相应增加。 2.1.4便于动物消化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 通过制粒,改善了饲料中某些营养成分的理化性质,提高了饲料利用率,营养物质利用率也相应提高。 2.1.5防止畜禽挑食,减少饲料浪费 由于颗粒饲料的大小均匀,营养全面,从而保证了日粮组分的一体性和全价性,避免了畜禽按其适口性挑选饲料,减少向空中、水中到处飞散粉尘而造成的损失。而且颗粒饲料便于识别,如仔猪、生长猪、肥育猪的颗粒饲料大小是由小到大的。 2.1.6经济合算 颗粒饲料的加工是在粉料的基础上又增加的一道工序,饲料加工费用明显提高。但使用颗粒饲料是否有利,如何估测颗粒饲料的经济效益,国内外资料众法不一。中国农业大学熊易强教授提出了一套简单的估算方式。如果只考虑颗粒饲料在提高饲料转化效率上的直接效益,而降其在贮藏、包装、运输等方面的有利因素作为决定采用制粒工艺的“安全因子”,那么,只要制粒工艺所增加的成本不超过因颗粒饲料所提高的饲养效果而增加的畜产品产值,颗粒饲料是具有经济效益的,可以推广使用。 估算公式如下:

动物营养学的发展趋势及对我国动物营养学未来发展的建议

动物营养学的发展趋势及对我国动物营养学未来发展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0-09-02 浏览量:77 次 摘要:本文对动物营养学的概念及作用、发展趋势及前沿和我国动物营养学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做了概要分析,并对我国动物营养学的未来发展和推动其发展的政策措施提出了初步建议,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动物营养学发展趋势建议 1 前言 动物营养学是一门主要以动物生理学和动物生物化学为基础,揭示营养物质在动物体内的代谢机理、规律及功能、研究发挥最大遗传潜力对各种营养素的适宜需要量以及评定饲料对动物的营养价值的应用基础科学,是沟通动物饲养学与动物生理生化这些主要基础学科的桥梁,最终目标是为畜禽饲养中科学配制全价平衡高效饲料等,以改善动物健康和促进动物高效生产,用最少的饲料投入向人类提供量多、质优且安全的畜产品,同时减少畜牧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平衡,奠定理论基础。饲料是畜牧业赖以持续稳定发展的物质基础,饲料成本占整个畜牧业生产成本的70%左右。因此,动物营养学的科研水平直接关系到饲料工业和畜牧业的生产水平和可持续发展,在畜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 动物营养学的发展趋势及前沿 动物营养科学,如从拉瓦希(Lavoisier)1777年提出生物氧化学说为起点,迄今已逾220年。它和其它科学一样,是在人类活动中知识积累的基础上随着其它相关科学的进展而发展起来的。十九世纪为营养学的草创年代,主要反映在能量代谢与饲料的能值评定方面,同时也萌发了对蛋白质与矿物元素的研究。二十世纪为营养科学之盛世。这一个世纪以来,营养科学突飞猛进,揭开了新的篇章。营养研究由粗到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正向着更深入、更全面和更系统的方向发展,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营养代谢机理研究正向分子水平深入

2013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动物营养学期末考试真题

1 .以一种动物为例评述能量在动物体内的转化过程 答:动物摄入的饲料能量伴随着养分的消化代谢过程,发生一系列转化,饲料能量可相应划分成若干部分,如图所示。每部分的能值可根据能量守衡和转化定律进行测定和计算。 一、总能( Gross Energy,缩写GE) 总能:是指饲料中有机物质完全氧化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其他氧化物时释放的全部能量,主要为碳水化合物、粗蛋白质和粗脂肪能量的总和。饲料的总能取决于其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含量。 二、消化能(Digestible Energy,缩写为DE) 消化能:是饲料可消化养分所含的能量,即动物摄入饲料的总能与粪能之差。即: DE = GE - FE 按上式计算的消化能称为表观消化能(缩写为ADE)。 粪能FE:为粪中养分所含的总能,称为粪能。正常情况下,动物粪便主要包括以下能够产生能量的物质:(1)未被消化吸收的饲料养分(2)消化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3)消化道分泌物和经消化道排泄的代谢产物。(4)消化道粘膜脱落细胞。 代谢粪能FmE:后三者称为粪代谢物,所含能量为代谢粪能(缩写为FmE,m代表代谢来源)。 真消化能:FE中扣除FmE后计算的消化能称为真消化能(缩写为TDE),即: TDE = GE - ( FE - FmE ) 用TDE反映饲料的能值比ADE准确,但测定较难。三、代谢能(Metabolizable Energy,缩写为ME) 代谢能ME:指饲料消化能减去尿能(缩写UE)及消化道可燃气体的能量(缩写Eg)后剩余的能量。 ME = DE -( UE + Eg )= GE – FE – UE - Eg 尿能UE:是尿中有机物所含的总能,主要来自于蛋白质的代谢产物,如尿素、尿酸、肌酐等。 消化道气体能Eg:来自动物消化道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气体,主要是甲烷。 内源尿能UeE:尿中能量除来自饲料养分吸收后在体内代谢分解的产物外,还有部分来自于体内蛋白质动员分解的产物,后者称为内源氮,所含能量称为内源尿能(缩写为UeE)。 真代谢能TME : TME = TDE - [ ( UE - UeE) + Eg ] 四、净能(Net Energy,缩写为NE)

《动物营养学》复习题答案

《动物营养学》复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8分) 1.基础代谢。指健康正常的动物在适温环境条件下,处于空腹、绝对安静及放松状态时,维持自身生存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能量代谢。 2.必需氨基酸。凡是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者合成的量不能满足动物的需要, 3.比较屠宰试验。为进一步了解动物机体成分的变化和评定胴体品质、必须屠宰动物,以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故称为比较屠宰实验 4.养分消化率。饲料中可消化养分占食入饲料养分的百分率。 5.能量蛋白比。D×M×(Kcal Kj ) / CPg / Kgf ××d 6.短期优饲法为配种前的母畜提供提供较高营养水平的饲料以促使排卵,。 7.必需脂肪酸。凡是动物体内不能合成,必需由饲粮供给,或者通过体内特定先体物形成,对机体正常机能和健康具有保护作用的脂肪酸称为8.限制性氨基酸(LAA)。是指一定饲料或饲粮所含必需氨基酸的量与动物所需的蛋白质必需氨基 第 2 页,

酸的量相比,比值偏低的氨基酸。由于这些氨基酸的不足,限制了动物对其他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利用。比值最低的称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9.营养需要。是指动物在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正常、健康生长或达到理想生产成绩对各种营养物质种类和数量的最低要求。简称“需要”。营养需要量是一个群体平均值,不包括一切可能增加需要量而设定的保险系数 11.饲养试验。在生产条件下,按生物统计对试验设计的要求,选择一定数量符合要求的试验动物,控制非测定因素一致或相似后进行分组饲养。通过测定比较各组获得的结果,借助特定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此结果作出技术判断的整个过程称为动物的科学饲养试验,简称饲养试验。12.维持需要。维持需要是指动物在维持状态下对能量和其他营养素的需要 13.饲养标准是根据大量饲养实验结果和动物生产实践的经验总结,对各种特定动物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定额作出的规定,这种系统的营养定额及有关资料统称为饲养标准。 14.养分消化率(公式) 即为表观消化率= (食 第 3 页,

动物营养学课程论文

提高反刍动物饲料转化效率的措施 摘要: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反刍动物饲料转化效率的措施;为了更好的掌握查阅、收集、整理、归纳与分析《动物营养学》相关资料的方法;为了对《动物营养学》的最新研究进展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同时也为了毕业论文的写作打好基础。故而归纳各家对提高反刍动物饲料转化效率的措施的研究写了这篇综述论文。 关键词:转化;措施;效率;反刍动物 引言 反刍动物属哺乳纲,偶蹄目,反刍亚目。我们在生活中所熟知的反刍动物以牛、羊为最。其他不怎么常见的如骆驼、鹿、长颈鹿。这类动物都生有复杂的反刍胃,可以反刍食物,即可以把吞入胃中的食物呕到嘴部咀嚼充分后再吞入腹中。反刍动物一般都有四个胃骆驼较为特殊有三个胃。四个胃分别为瘤胃、网胃、瓣胃以及皱胃。不同的胃对饲料的消化、吸收和利用具有不同的功能与作用[1]。我国作为一个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农业大国,具有丰富的饲料资源。这对我们研究提高反刍动物饲料转化效率的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我国的畜牧业来讲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正文 1提高植物性饲料转化效率的方法 我国作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农业大国,秸秆饲料资源相当丰富。如何很好的利用这些饲料资源成为我们必须要认真面对的问题。由于秸秆类饲料中各有机物质的消化率普遍较低,一般很少超过50%[2]。其中粗蛋白在3%~6%不等。粗灰分含量很高,对动物有营养意义的矿物元素很少。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含量都很低,尤其是钙和磷的含量很低[3]。含磷量在0.02%~0.16%,而日粮配方所需的含磷量都在0.2%以上。远低于动物的日需要量。于是如何提高饲料的转化效率成为动物科学工作者的重中之重。 1.1 物理法 我国作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农业大国,秸秆饲料资源相当丰富。如何很好的利用这些饲料资源成为我们必须要认真面对的问题。由于秸秆类饲料中各有机物质的消化率普遍较低,一般很少超过50%。其中粗蛋白在3%~6%不等。粗灰分含量很高,对动物有营养意义的矿物元素很少。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含量都很低,尤其是钙和磷的含量很低。含磷量在0.02%~0.16%,而日粮配方所需的含磷量都在0.2%以上。远低于动物的日需要量。于是如何提高饲料的转化效率成为动物科学工作者的重中之重。 对于植物饲料在我国主要就是各种秸秆,且多为农作物秸秆。提高饲料的转化效率不外乎破坏植物细胞壁,弱化或破坏木质素与纤维素或半纤维素之间的结构,使饲料主要是

2011研究生复试动物营养学精彩试题B及问题详解

华中农业大学二0一一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试题纸 课程名称:动物营养学B第1页共 4 页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本上,不得写在试题纸上,否则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答案错选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碳水化合物属于单糖的是 A.半乳糖 B. 乳糖 C. 蔗糖 D.麦芽糖 2.直链淀粉的结构中,连接葡萄糖的糖苷键是 A.α-1,4糖苷键 B.α-1,6糖苷键 C. β-1,4糖苷键 D.β-1,6糖苷键 3.一般来说,饲粮中谷物比例越高,瘤胃液中比例越高的酸是 A.乙酸 B.丙酸 C.丁酸 D.乳酸 4.只在小肠黏膜细胞中合成的脂蛋白是 A.乳糜微粒 B.VLDL C.LDL D.HDL 5.反刍动物适用的能量体系是 A.总能体系 B.消化能体系 C.代谢能体系 D.净能体系6.动植物体化学组成的最大差别是植物体含有 A.粗蛋白质 B.粗纤维 C.粗脂肪 D.粗灰分7.检查发现羔羊出现夜盲症,眼睛粘膜干燥,消化道粘膜损伤,运动失调等症状,可初步诊断为缺乏 A.维生素A B.维生素D C.维生素E D.维生素K 8.猪常出现口腔粘膜增生,食欲下降,皮肤角化不全等症状,缺乏的元素是 A.铜 B.锌 C.碘 D.锰 9.引起禽类产生滑腱症是缺乏 A.钾 B.碘 C.锰 D.镁 10.缺硒一般不会出现的症状是 A.肝坏死B.白肌病 C.雏鸡小脑软化 D.雏鸡渗出性素质病11.大麦中可溶性NSP主要是 A.阿拉伯木聚糖B.β-葡聚糖 C.甘露聚糖 D.半乳聚糖

第2页共 4 页12.实验时间短,实验动物有限,通常采用的实验设计为 A.单向分类实验设计B.随机化完全区组设计 C.复因子实验设计 D.拉丁方设计 13. 下列元素中不属于微量元素的是 A.铁 B.锌 C.硫 D.铜 14. 下列脂肪酸熔点最低的是 A.亚麻酸 B.花生油酸 C.油酸 D.亚油酸 15. 木樨草中含有的双香豆素会影响动物体利用 A.维生素A B.维生素D C.维生素E D.维生素K 16. 下列属于n-6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是 A、棕榈酸 B.油酸 C.α-亚麻酸 D.花生四烯酸 17.瘤胃内pH变动范围是 A.2.0~5.0 B.5.0~6.0 C.5.0~7.5 D.7.0~8.5 18. 标准奶是奶中含 A.乳糖3% B.乳糖4% C.乳脂3% D.乳脂4% 19. 禽饲料的能量价值常用的表示是 A.总能 B.代谢能 C.消化能 D.净能 20. 在动物体内,维生素D3的活性远大于维生素D2的动物是 A.猪 B.禽 C.反刍动物 D.所有动物二、多选题(在下列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所有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答题表中相应题号下;正确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选错的,该题无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21.属于成年猪必需氨基酸的有 A. 赖氨酸 B.蛋氨酸 C.色氨酸 D. 精氨酸 E.组氨酸 22.缺乏后可引起动物发生贫血现象的维生素有 A.维生素A B.维生素D C.维生素B6 D.叶酸 E.维生素B12 23.蔗糖在酸或转化酶作用下,水解为 A. D-葡萄糖 B. D-果糖 C. D–甘露糖 D. 阿拉伯糖 E. 半乳糖

动物营养学

《动物营养学》复习思考题 绪论 ★1、名词解释:养分、营养、营养学、饲料、饲料的营养价值。 ★2、试述动物营养学的研究目标和任务。 3、简述动物营养学在动物生产中的地位. 4、生产及实际生活中与动物营养有关的常见问题有哪些? 5、如何学习和应用动物营养学的知识? 6、你期望通过学习本课程获得那些知识和技能? 第一章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 ★1。名词解释:CP、粗灰分、EE、CF、ADF、NDF。 2. 简述饲料概略养分分析法对饲料养分如何分类、测定各种养分含量的基本原理。 3。简述述概略养分分析体系的优缺点。 ★4.简述养分的一般营养生理功能。 ★5. 比较动植物体组成成分的异同? ★6。经测定饲喂态玉米含水8%,CP 9。6%、EE3。6%、CF 1.3%、粗灰分1。1%、Ca 0.03%、P0。29%,问饲喂态时NFE含量?绝干状态时CP、Ca? 7。实际生产中如何防止饲料营养价值的下降? 第二章动物对饲料的消化 ★1。解释消化、吸收、消化率的概念。 ★2。比较单胃动物与反刍动物消化方式的异同。 ★ 3.简述瘤胃消化饲料的生物学基础及其消化的优缺点。 ★4。蛋鸡每天采食120 g饲粮,饲粮含CP18%,Ca 3.5%,每天随粪排出CP 4.32 g、Ca1。95 g,随粪排出内源CP1。5g,内源Ca 0。90 g,问该饲粮的CP、Ca表观与真消化率是多少? ★5.简述影响饲料消化率的因素。 6.饲料颗粒化处理、少量多餐饲喂、奶牛TMR日粮各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7。单胃动物回肠末端(家禽去盲肠)消化率、真消化率的意义? 第三章水的营养 ★1.水分的基本营养生理功能。 2.为什么动物缺水的危害比缺乏饲料的危害大? ★3.动物如何调控其体内的水分平衡? ★4.影响动物需水量的因素有那些? 5.如何减少夏季高温季节家禽发生软便? 6.生产中强迫奶牛多饮水有哪些负面作用? 7。多饮水能否缓解母猪便秘现象? 第四章蛋白质的营养 ★1.名词解释:EAA、NEAA、LAA、RDP、UDP、IP。 ★2。简述蛋白质的营养生理功能. ★3.解释氨基酸之间的拮抗、平衡、转化及中毒关系。 ★4.列出猪和家禽常见的EAA名称,常见拮抗氨基酸 对、转化氨基酸对。 ★5。阐述单胃动物、反刍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过程及其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