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加油站内爆炸危险区域的等级范围划分
加油站内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

加油站内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加油站是一个极具危险性的场所,如果操作不当或者面临火灾等紧急情况,就有可能导致爆炸。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必须对加油站内部的区域进行划分,并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
一、潜在危险区域在加油站内,存在很多潜在的危险区域。
首先是加油区域。
这个区域容易积累可燃气体,如果有硫化氢、甲烷等易燃气体存在,加油机启动时可能会引发爆炸。
其次是油罐区域。
油罐内部有可能存在轻质烃类气体,像是己烷、乙烯等,一旦进入油罐区域,这些易燃气体就可能放出来,并形成爆炸的危险。
另外,加油站管理和储油区域也是危险区域之一。
管理处室内有可能存在火源,例如明火、高温的照明灯具、电气设备等。
储油区域可能会有泄露的油漏到地面,形成可燃气体,一旦遇到火源,也有可能引发爆炸。
二、危险区域的划分为了确保加油站的安全,需要对危险区域进行划分。
首先需要对整个加油站进行分类,按照不同的区域,用不同的颜色标注出来。
1.熄火区:用蓝色标注。
这个区域应该远离加油区域和油罐区域,确保车辆在已熄火的情况下可以安全地进行加油和启动。
2.加油区:用绿色标注。
这个区域应该放置加油机,来保证车辆在这个区域内进行加油时是安全的。
3.油罐区:用红色标注。
如果加油站有自己的储油罐,应该用红色标注这个区域。
只有授权人员可以进入这个区域,并且需要正确使用专业的工具,以避免闪电、高热灯泡等设备存在的危险。
4.管理和储油区域:用黄色标注。
这个区域应该设立相应的安全措施,来确保管理处室内不会存在火源,并且储油的罐体不会泄油。
三、安全管理为了确保加油站的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可能存在的危险。
1.警示标志:有关危险区域应设置相关的专业标志,提醒人员必须小心谨慎,不得随意闯入危险区域。
2.安全隔离:安装相应的隔离装置,限制进出危险区域的人员,必须经过相应的安全培训认证考核方可进入。
3.防止静电火花:车辆进入加油区域进行加油时,要尽可能避免摩擦和火花,否则可能引发爆炸,所以在进入加油区域之前,需要将车辆是否有漏电现象进行勘测,必要时喷洒一些防火剂。
爆炸危险场所等级

爆炸危险场所等级划分根据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及危险程度,在《电力装置设计规范》中,将爆炸火灾危险场所划分三类八级。
第一类是气体或蒸汽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共分为三级:Q—1级场所,在正常情况下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场所;Q—2级场所,正常情况下不能形成,仅在不正常情况下才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场所;Q—3级场所,在不正常情况下整个空间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可能性较小,爆炸后果较轻的场所。
第二类是粉尘或纤维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共分为两级:G—1级场所,正常情况下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如镁粉、铝粉、煤粉等与空气的混合物)的场所;G—2级场所,正常情况下不能形成,仅在不正常情况下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
第三类是火灾危险场所,共分为三级:H—1级场所,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使用、加工贮存或转运闪点高于场所环境温度的可燃物体,而它们的数量和配置能引起火灾危险的场所;H—2级场所,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悬浮状、堆积可燃粉尘或可燃纤维,它们虽然不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但在数量上与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场所;H—3级场所,有固体可燃物质,在数量上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场所。
各类危险场所的“正常情况”包括正常的开车、停车、运转(如敞开装料、卸料等),也包括设备和管线正常允许的泄漏情况。
“不正常情况”则包括装置损坏、误操作、维护不当及装置的拆卸、检修等。
在划分一个场所是否有火灾危险时,要考虑可燃物质在场所内的数量和配置情况,以决定是否有引起火灾的可能,而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有可燃物质就属于火灾危险场所。
1987年12月16日,由劳动人事部、公安部、国家机械委、煤碳部、化工部、石油部、纺织部、轻工部联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程》(试行)中规定的爆炸危险场所分为五类。
0级区域(简称0区):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连续地、短时间频繁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1级区域(简称1区):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有可能出现的场所; 2级区域(简称2区):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不能出现,仅在不正常情况下偶尔短时间出现的场所; 10级区域: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粉尘或可燃纤维与空气的混合物,可能连续地、短时间频繁地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11级区域: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粉尘或可燃纤维与空气的混合物不能出现,仅在正常情况下偶尔短时间出现的场所。
油库加油站爆炸气体和火灾危险环境及区域划分

The sky is always cloudy, it is foggy now, and nothing can be seen in the distance, as if it is my future.勤学乐施天天向上(页眉可删)油库加油站爆炸气体和火灾危险环境及区域划分划分爆炸危险区域的意义在于,确定易燃油品设备周围可能存在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范围,要求布置在这一区域内的电气设备具有防爆功能,使可能出现的明火或火花避开这一区域。
为了对防爆电气提出不同程度的防爆要求,将爆炸危险区域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一、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环境及区域划分对于生产、加工、处理、转运或储存过程中出现或可能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称为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环境。
1.在大气条件下,有可能出现易燃气体、易燃液体的蒸气或薄雾等易燃物质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2.闪点低于或等于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的蒸气或薄雾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3.在物料操作温度高于可燃液体闪点的情况下,可燃液体有可能泄漏时,其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一)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分区爆炸性环境的分区是根据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确定的。
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CB50058)将爆炸性气体环境划分为三级危险区域,见表3—1。
(二)危险物质释放源可释放出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物质所在位置或地点称为危险物质释放源。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CB50058)将危险物质释放源分为三级。
1.连续级释放源。
预计会长期释放或短期频繁释放易燃物质的释放源。
类似下列情况的,可划为连续级释放源。
(1)没有用惰性气体覆盖的固定顶储罐及卧式储罐中的易燃液体的表面;(2)油水分离器等直接与空气接触的易燃液体的表面;(3)经常或长期向空间释放易燃气体或易燃液体的蒸气的自由排气孔或其他孔口(如易燃液体储罐的通气孔、盛装易燃液体的油罐车的灌装口等)。
爆炸危险区域

DOCS
DOCS SMART CREATE
爆炸危险区域概述与安全措施
01
爆炸危险区域的定义与分类
爆炸危险区域的定义及成因
爆炸危险区域是指存在潜在爆炸危险的场所
• 爆炸物质的存在,如气体、粉尘、液体等 • 爆炸环境的形成,如高温、高压、静电等 • 爆炸能量的释放,如化学反应、物理过程等
爆炸危险区域的个人防护
• 佩戴防爆头盔,保护头部安全 • 穿戴防爆防护服,保护身体安全 • 使用防爆工具,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
爆炸危险区域的个人防护培训
• 开展个人防护培训,提高员工的自救互救能力 • 制定个人防护规定,确保员工正确使用防护装备
爆炸危险区域的应急防护
爆炸危险区域的应急防护
• 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程序和责任 • 建立应急救援队伍,提高应对爆炸事故的能力 • 配备应急救援设备,如救援车、救援器材等
爆炸危险区域的应急处置方案
• 制定应急处置程序,明确应急处置责任和措施 • 建立应急处置机制,提高应对爆炸事故的能力
爆炸危险区域的应急处置演练
• 开展应急处置演练,提高应对爆炸事故的能力 • 分析应急处置演练结果,不断完善应急处置方案
爆炸危险区域的人员疏散与救援
爆炸危险区域的人员疏散与救援
• 制定人员疏散计划,确保人员安全疏散 • 建立应急救援队伍,提高救援能力和效率
• 采用醒目的颜色和明确的图案 • 标识应易于识别和理解
爆炸危险区域的警示措施
爆炸危险区域的警示措施
• 设置警示标识,如警示带、警示牌等 • 采取隔离措施,如护栏、警戒线等 • 制定安全规定,如进入许可、操作要求等
爆炸危险区域的警示宣传教育
• 开展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 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爆炸事故的能力
加油站防火防爆及危险区域划分

加油站防火防爆及危险区域划分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加油站防火防爆及危险区域划分加油站的经营、生活场所按对安全用电的不同要求,可分为爆炸危险区、◆◆区三个区域。
➢➢➢2区: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或即使出现图1-1 加油站火源分析也仅是短时存在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火灾危险区火灾危险区是指闪点高于环境温度的可燃油品作业区。
火灾危险区又可分为21区、22区、23区。
◆一般用电区除爆炸危险区和火灾危险区外的其他用电区是一般用电区。
◆加油站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1.加油机➢Ⅰ区:机体本身及其内部、机座附近的坑沟或低洼潮湿区;➢Ⅱ区:以加油机中线为中心,上面半径为3m,下面半径为,高度为从地坪向上至加油机顶上的圆锥形空间。
2.油罐➢0区:油罐内部油品液面以上的罐内整个空间;➢Ⅰ区:人孔井(阀井)内部整个空间;➢Ⅱ区:距离人孔井(阀井)边缘为边界,地坪以上距地坪1m高的圆柱体空间。
3.卸油口➢Ⅰ区:以密闭卸油口为中心半径的球形空间;➢Ⅱ区:以密闭卸油口为中心,半径为的球形空间并延至地面划为Ⅱ区。
4.通气管➢Ⅰ区:以管口为中心,()为半径的球形空间;➢Ⅱ区:以管口为中心,()为半径的球形空间;5.油罐车➢0区:油罐车内部的油品表面以上罐内的整个空间;➢Ⅰ区:以通气口为中心()为半径的球形空间,以密闭卸油口为中心为半径的球形空间;➢Ⅱ区:以通气口为中心,半径的球形并延至地面,及以密闭卸油口为中心,半径为延至地面的空间。
加油站安全设施建设项目装置或单元火灾危险性分类和爆炸危险区域划分

加油站安全设施建设项目装置或单元火灾危险性分类和爆炸危险区域划分1.5.1、装置或单元火灾危险性分类本项目属于加油站项目,由于项目的简单性。
该加油站分为加油作业区和辅助服务区。
加油作业区分为卸车设施、储油设施、加油机和通气管等。
该项目用地红线范围内加油作业区以外的为辅助服务区。
根据《建筑防火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中的规定该项目的火灾单元的危险性分类见表3-7表3-7 该项目火灾危险性分类序号建、构筑物名称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备注1 直埋卧式油罐区甲类二级防爆钢质油罐20m³×2,30m³×12 税控潜泵加油机- - 单枪2台3 加油棚甲类二级钢筋砼+钢架4 站房民用二级框架5 化粪池- 二级砖砌6 消防器材及沙箱- - 成品7 实体围墙- 二级非燃烧实体围墙1.5.2、爆炸危险区域划分1、爆炸危险区域划分该项目爆炸危险区域划分遵循《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的有关规定。
该项目根据工艺危险性介质在生产、加工、处理、转运和储存过程中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按下列规定进行区域划分:0区:连续或长期出现危险性介质的环境。
1区:在正常情况下可能出现危险性介质的环境。
2区:在正常情况下不可能出现危险性介质的环境,或即使出现也是短时间存在危险性介质的环境。
其他区域则为非危险区域。
根据《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和《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相关条款,加油机内部空间为1区爆炸危险区域;以加油机中心线为中心线,以半径为4.5m的地面区域为底面和以加油机顶部以上0.15m半径为3m的平面为顶面的圆台形空间为2区爆炸危险区域。
埋地式油罐内部油品表面以上空间划分为0区爆炸危险区域;人孔(阀)井内部空间、以通气管管口为中心,半径为1.5m的球形空间和以密闭卸油口为中心,半径为0.5m的球形空间为1区爆炸危险区域;距人孔(阀)井边缘1.5 m以内,自地面算起1m 高的圆柱空间、以通气管管口为中心,半径为3m的球形空间和以密闭卸油口为中心,半径为1.5m的球形并延至地面的空间为2区爆炸危险区域。
危险场所的分区划分

危险场所的分区划分易燃易爆场管理所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中涉及易燃易爆场所一旦发生事故往往造成的后果是巨大的,无论是企业主要负责人还是安全管理人员一定要把易燃易爆场所的管理做为工作中的重要点,做到合法合规。
只有在平时做到履职尽责,才能尽职免责。
一、什么是爆炸性环境环境中存在的气体、蒸气、薄雾或粉尘可燃物质与空气形成混合物,点燃后能发生燃爆的环境。
二、爆炸危险场所的分类爆炸危险场所按爆炸性物质的物态,分为2类:1.气体爆炸危险场所;2.粉尘爆炸危险场所两类。
二、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分区1.气体爆炸性环境依据气体出现的频率和持续时间把危险场所分为0区、1区和2区三个区域等级。
0区:爆炸性气体环境连续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1区: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场所。
2区: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如果出现也是偶尔发生并且仅是短时间存在的场所。
三、可燃性粉尘环境的分区根据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出现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及粉尘层厚度,可燃性粉尘环境可分为20区、21区和22区三个区域等级。
20区: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可燃性粉尘连续出现或经常出现,其数量足以形成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和/或可能形成无法控制和极厚的粉尘层的场所及容器内部。
21区: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粉尘数量足以形成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但未划入20区的场所。
该区域包括,与充入或排放粉尘点直接相邻的场所、出现粉尘层和正常操作情况下可能产生可燃浓度的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的场所。
22区:在异常条件下,可燃性粉尘云偶尔出现并且只是短时间存在、或可燃性粉尘偶尔出现堆积或可能存在粉尘层并且产生可燃性粉尘空气混合物的场所。
如果不能保证排除可燃性粉尘堆积或粉尘层时,则应划分为21区。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设计(一) 危险区域划分

一、爆炸危险区域划分
(四)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划分典型图
在工程实践中,应根据行业特点,介质特性,采用 与行业对应的国标, 对照规范的典型示例图,结合具体 情况及实践经验开展设计。
天然气介质 建议参照GB50251-2015 附录J 原油介质 建议参照 GB50074-2014 附录B 加油站加气站 参照 GB50156-2012(2014年版) 轻烃、丙烷、液化石油气、丙烯等高挥发介质 建议参照GB50058 附录B 以上规范没有明确规定的,参照SY/6671-2006
一、爆炸危险区域划分
(二)术语和定义
引燃温度:可燃性气体或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 在规定条件下被热表面引燃的最低温度。
介质的引燃温度决定了防爆设备的组别T1~T6 介质的引燃温度见见GB50058 附录C 可燃性气体或蒸汽 爆炸性混合物分级分组
一、爆炸危险区域划分
(二)术语和定义
爆炸极限 1 爆炸下限:可燃气体、蒸气或薄雾在空气中形成爆炸
一、爆炸危险区域划分
举例:比空气轻
一、爆炸危险区域划分
举例:比空气重
一、爆炸危险区域划分
4.2 工作压力
工作温度和压力值不同,危险区域划分范围不同。 温度和压力大,划分范围大。
(对炼油装置、石油化工厂,在加工过程中,化工设 备连续处理高速、高温、高压的液体或蒸气。则以释放 源起15m划分范围。SY/T6671 9章)
一、爆炸危险区域划分
(三)划分步骤
2、鉴别释放源和确定释放源的等级。
存在连续级释放源的区域可划为0区; 存在第一级释放源的区域可划为1区; 存在第二级释放源的区域可划为2区。
一、爆炸危险区域划分
2、鉴别释放源和确定释放源的等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附件加油站内爆炸危险区域的等级范围划分
1、爆炸危险区域的等级定义应符合现行国家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火灾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的规定。
(1)0区: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2)1区: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3)2区: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即使出现也仅是短时存在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注:正常运行指正常的开车、运行、停车、易燃物质产品的装卸,密闭容器盖的武装,安全阀、排放阀以及所有工厂设备都在其设计参数范围内工作状态。
2、汽油和液化石油设施的爆炸危险区域内地坪以下的坑或沟应划分为1区。
3、汽油加油机爆炸危险区域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图1):
(1)加油机壳体内部空间划分为1区。
(2)以加油机中心线为中心线,以半径为4.5m的地面区域为底面和以加油机顶部以上0.15m半径为3m的平面为顶面的圆台形空间划分2区。
注:采用加油机油气回收系统的加油机爆炸危险区域用括号内数字。
图1 汽油加油机爆炸危险区域划分
4、油罐车卸汽油时爆炸危险区域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图2):
(1)油罐车内部的油品表面以上空间划分为0区。
(2)以通气口为中心半径,半径为1.5m的球形空间和以密闭和油口为中心,半径为0.5m的球形空间划分为1区。
(3)以通气口为中心,半径为3m的球形并延至地面的空间和以密闭卸油口为中心,半径为1.5m的球形并延至地面的空间划分为2区。
图2 油罐车卸汽油时爆炸危险区域划分
5、埋地卧式汽油储罐爆炸危险区域划分应符合下列要求(图3):
(1)罐内部油品表面以上的空间划分为0区。
(2)人孔(阀)井内部空间、以通气管管口为中心,半径为1.5m(0.75m)的球形空间和以密闭卸油口为中心,半径为0.5m 的球形空间划分为1区。
(3)距人孔(阀)井外边缘1.5m以内,自地面算起1m高的圆柱形空间、以通气管管口为中心,半径为3m(2m)的球形空间和以密闭卸油口为中心,半径为1.5m的球形并延至地面的空间划分为2区。
注:采用卸油油气回收系统的汽油罐通气孔管管口爆炸危险区域用括号内数字。
图3 埋地卧式汽油储罐爆炸危险区域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