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一 爆炸危险区域划分示例图及爆炸危险区域划分条件表

合集下载

爆炸性危险场所的划分表

爆炸性危险场所的划分表

爆炸性危险场所的划分表[ 2005-9-20 20:39:06 | By: 醉清风 ]四. 防爆4.1 我国对爆炸性危险场所是如何划分的?答我国对爆炸性危险场所的划分采用与IEC等效的方法。

国家标准GB 50058-92中规定,爆炸性气体危险场所按其危险程度大小,划分为0区、1区、2区三个级别,爆炸性粉尘危险场所划分为0区、11区两个级别,详见表4-1。

表4-1 中国对危险场所划分表爆炸性物质区域划分区域定义气体 0区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1区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2区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或即使出现也仅是短时存在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粉尘 10区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粉尘的环境11区有时会将积留下的粉尘扬起而偶然出现爆炸性粉尘混合物的环境4.2 国际上对爆炸性危险场所是如何划分的?答国际上各主要工业国家对爆炸性危险场所的划分,基本上可分两种意见。

一种以IEC〔国际电工委员会〕为代表,包括德国、英国、意大利、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对气体划分为0区、1区、2区,对粉尘划分为10区、11区。

其定义与IEC基本相同〔可参见我国对各区域的定义,我国等效采用IEC标准〕。

另一种为美国、加拿大等北美国家的划分,以NEC〔美国国家电气规程〕的定义为代表,对气体划分为1区、2区〔没有0区〕,对粉尘也划分为1区、2区。

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大致如下:气体:IEC0区、1区——NEC 1区IEC 2 区——NEC2区粉尘:IEC 10区——NEC 1区IEC 11区——NEC 2区IEC“区”的英文为Zone;NEC“区”的英文为Division。

4.3 我国的防爆电气设备,其防爆结构形式有几种?列出其名称和标志。

答根据国家标准GB 3836—83,我国的防爆电气设备其防爆结构形式有8种,列举如下。

结构形式标志结构形式标志隔爆型 d 充油型 o增安型 e 充砂型 q本质安全型 i 无火花型 n正压型 p 特殊型 s4.4 什么是隔爆型仪表?它有什么特点?答隔爆又称耐压防爆,它把能点燃爆炸混合物的仪表部件封闭在一个外壳内,该外壳特别牢固,能承受内部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压力,并阻止向壳外的爆炸性混合物传爆。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分类表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分类表
汽车加油加气站:液化石油加气机内部空间;埋地液化石油气储罐人孔(井)井内部空间和以卸车口为中心,半径为1m的球形空间;地口为中心,半径为1m的球形空间;液化石油气压缩机、泵、法兰、阀门或类似附件的房间内部空间
汽车加油加气站:压缩天然气加气机壳体内部空间;天然气压缩机、阀门、法兰或类似附件的房间的内部空间;存放压缩天然气储气瓶组的房间内部空间
自地面算起0.6m高的空间。液化石油气泵、压缩机、阀门和法兰等在有孔、洞或开式墙时,以孔、洞边缘为中心半径3m以内与房间等高的空间和以释放源为中心,半径为6m以内,自地面算起0.6m高的圆柱形空间。压缩天然气加气机以中心线为中心线,半径为逐。5m高度为地面向上至加气机顶部以上0.5m的圆柱形空间。室外或棚内压缩天然气储气瓶组(储气瓶)以放散管管口为中心,半径为3m的球形空间和距储气瓶组壳体(储气瓶江.5m以内并延至地面的空间。天然气压缩机、阀门,法兰等在有孔、洞或开式墙的房间内,以孔、洞边缘为中心半径为3m至7.5m以内至地面的空间。露天(棚)设置的天然气压缩机、阀门,法兰等壳体7.5m以内延至地面的空间。存放压缩天然气瓶组的房间有孔、洞或开式墙外,以孔、洞边缘为中心,半径R以内并延至地面的空间
烟花爆竹工厂的危险场所类别见表A
表A2工作间和仓库的危险场所类别
名称
危险等级
工作间和仓库名称
危险场所类别
防雷等级
黑火药
A3
三成分混合,造粒、干燥、凉药、筛选、包装


C
硫碳二成分混合,硝酸钾干燥、粉碎和筛选,硫、碳粉碎和筛选


烟火药
A2
含氯酸盐或高氯酸盐的烟火药、摩擦类药剂、爆炸音剂、笛音剂等的混合或配制、造粒、干燥、凉药
石油库:易燃油品油泵棚和露天油泵站;易燃油品桶装油品敞棚和场地

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标准

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标准

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标准
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根据爆炸性气体环境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来划分区域等级,二是根据爆炸性粉尘环境的特性来划分区域等级。

对于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等级可以划分为0区、1区和2区。

0区是指在正常运行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的环境;1区是指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2区是指在正常运行时不太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或即使出现也仅是短时间存在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对于爆炸性粉尘环境,危险区域等级可以划分为20区、21区和22区。

20区是指空气中的可燃性粉尘云持续地、长期地、频繁地出现于爆炸性环境中的区域;21区是指在正常运行时,空气中的可燃性粉尘云很可能偶尔出现于爆炸性环境中的区域;22区是指在正常运行时,空气中的可燃粉尘云一般不可能出现于爆炸性粉尘环境中,即使出现,持续时间也是短暂的。

此外,在实际划分防爆区域中,0区/20区所占所有危险区域的空间比例不到0.5%,1区/21区所占所有危险区域的空间比例约为4.5%,2区/22区所占所有危险区域的空间比例约为95%。

总之,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标准主要是根据爆炸性气体或粉尘环境的特性来确定的,不同的区域等级对应着不同的危险程度和防爆要求,以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加油站防火防爆及危险区域划分

加油站防火防爆及危险区域划分

加油站防火防爆及危险区域划分加油站的经营、生活场所按对安全用电的不同要求,可分为爆炸危险区、火灾危险区、一般用电区三个区域。

◆◆1区:指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图1-1 加油站火源分析2区: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或即使出现也仅是短时存在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火灾危险区火灾危险区是指闪点高于环境温度的可燃油品作业区。

火灾危险区又可分为21区、22区、23区。

◆一般用电区除爆炸危险区和火灾危险区外的其他用电区是一般用电区。

◆加油站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1.加油机Ⅰ区:机体本身及其内部、机座附近的坑沟或低洼潮湿区;Ⅱ区:以加油机中线为中心,上面半径为3m,下面半径为4.5m,高度为从地坪向上至加油机顶上0.15m的圆锥形空间。

2.油罐0区:油罐内部油品液面以上的罐内整个空间;Ⅰ区:人孔井(阀井)内部整个空间;Ⅱ区:距离人孔井(阀井)边缘1.5m为边界,地坪以上距地坪1m高的圆柱体空间。

3.卸油口Ⅰ区:以密闭卸油口为中心0.5m半径的球形空间;Ⅱ区:以密闭卸油口为中心,半径为1.5m的球形空间并延至地面划为Ⅱ区。

4.通气管Ⅰ区:以管口为中心,1.5m(0.75m)为半径的球形空间;Ⅱ区:以管口为中心,3.0m(2.0m)为半径的球形空间;5.油罐车0区:油罐车内部的油品表面以上罐内的整个空间;Ⅰ区:以通气口为中心1.5m(0.75m)为半径的球形空间,以密闭卸油口为中心0.5m为半径的球形空间;Ⅱ区:以通气口为中心,半径3.0m的球形并延至地面,及以密闭卸油口为中心,半径为1.5m延至地面的空间。

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的范围条件表

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的范围条件表

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的范围条件表一、在火灾危险环境中能引起火灾危险的可燃物质分为下列四种:1.可燃液体:如柴油、润滑油、变压器油等。

2.可燃粉尘;如铅粉、焦炭粉、煤粉、面粉、合成树脂粉等。

3.固体状可燃物质:如煤、焦炭、木等。

4.可燃纤维:如棉花纤维、麻纤维、毛纤维、木质纤维、合成纤维等。

气体分类代表性气体最小引爆火花能量二、根据可能引爆的最小火花能量,我国和欧洲及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将爆炸性气体分为四个危险等级(Ⅰ、ⅡA、ⅡB、ⅡC), 爆炸性粉尘、纤维类分为两级(III A 、III B),如下表: 气体分类代表性气体最小引爆火花能量Ⅰ甲烷(矿井下) 0.280mJⅡA 乙烷、丙烷、对二甲苯、醋酸甲酯、醋酸、醋酸(异)丁酯、CO、CH3OH 0.180mJⅡB 乙烯、煤气 0.060mJⅡC 氢气、乙炔 0.019mJ三、温度组别安全的物体表面温度常见爆炸性气体T1 ≤450℃氢气、丙烯腈等46种T2 ≤300℃乙炔、乙烯等47种T3 ≤200℃汽油、丁烯醛等36种T4 ≤135℃乙醛、四氟乙烯等6种T5 ≤100℃二硫化碳T6 ≤85℃硝酸乙酯和亚硝酸乙酯四、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BS EN60529;1992)第一位特征数字防止固定导体异物进入0 无防护1 固定异物直径大于50mm2 固定异物直径大于12mm3 固定异物直径大于2.5mm4 固定异物直径大于1.0mm5 防尘6 尘密第二位特征数字防止进水造成有害影响0 无防护1 垂直滴水2 倾角75-90°滴水3 淋水4 溅水5 喷水6 猛烈喷水7 短时间侵水8 连续侵水举例:IP 65即要求具有尘密及对外壳喷水有防护功能五、火灾种类应根据物质及其燃烧特性划分为以下几类:1、 A 类火灾:指含碳固体可燃物,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燃烧的火灾;2、 B 类火灾:指甲、乙、丙类液体,如汽油、煤油、甲醇、乙醚、丙酮等燃烧的火灾;3、 C 类火灾:指可燃气体,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炔、氢气等燃烧的火灾;4、 D 类火灾:指可燃金属,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等燃烧的火灾;5、带电火灾:指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分类表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分类表
10区
正常情况下能形成粉尘或纤维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危险场所
注:正常情况指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粉尘环境
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应按爆炸性粉尘的量、爆炸极限和通风条件来确定,引燃温度分为T1-3(150C≤t≤⒛0℃)、T1-2(200℃≤t≤270℃)和T1-1(t≥270·C)三组。为爆炸性粉尘环境服务的排风机室,应与被排风区域的爆炸危险区域等级相同
煤气净化车间:室外脱硫剂再生装置
11区
正常情况下不能形成,但在不正常情况下能形成粉尘或纤维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危险场所
注:11区指有时会将积留下的粉尘物起而偶然出现爆炸性粉尘混合物的环境
煤气净化车间:硫磺仓库(室内)
表A.1(续)
线圈车间、侵漆车间
线缆车间、漆包线工部
发生炉煤气站:机器间、加压间、煤气分配间
乙炔站:发生器间、乙炔压缩机间、电石间、乙炔汇流排间、净化器间、罐瓶间、空瓶间
液化石油气配气站
天然气配气站
电气室:固定式蓄电池
汽车库:携带式蓄电池
蓄电池车间:蓄电池充电间
石油库:易燃易爆的油泵房、阀室;易燃油品桶装库房;易燃油罐的3m范围内的空间;易燃油品人工洞库区的主巷道、支巷道、上引道、油泵房,油罐操作间,油罐室等
A.1爆炸火灾危险环境分区的示例
0区
正常情况下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气体或蒸汽爆炸性)的爆炸危险场所
油漆车间:非桶装的地下贮漆间
石油库:易燃油品罐油和油罐呼吸阀、量油孔3m以内空间
汽车加油加气站:埋地卧式汽油储罐内部油表面以上空间
1区
在不正常情况下能爆炸性混合物(气体或蒸汽爆炸性)的爆炸危险场所
油漆车间:喷漆室(连续式烘干室,距门框6m以内的空间);桶装贮漆间;油漆干燥间、漆泵间

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的区域划分

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的区域划分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爆炸性气体环境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划分第三节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的范围第四节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分级、分组第五节爆炸性气体环境的电气装置第三章爆炸性粉尘环境第一节一般规范第二节爆炸性粉尘环境危险区域划分第三节爆炸性粉尘环境危险区域的范围第四节爆炸性粉尘环境的电气装置第四章火灾危险环境第一节一般要求第二节火灾危险区域划分第三节火灾危险环境的电气装置附录一名词解释附录二爆炸危险区域划分示例图及爆炸危险区域划分条件表附录三气体或蒸气爆炸性混合物分级分组举例附录四爆炸性粉尘特性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使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保障人身和财产的安全,因地制宜地采取防范措施,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在生产、加工、处理、转运或贮存过程中出现或可能出现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的电力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下列环境:一、矿井井下;二、制造、使用或贮存火药、炸药和起爆药等的环境;三、利用电能进行生产并与生产工艺过程直接关联的电解、电镀等电气装置区域;四、蓄电池室;五、使用强氧化剂以及不用外来点火源就能自行起火的物质的环境;六、水、陆、空交通运输工具及海上油井平台。

第1.0.3条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的电力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爆炸性气体环境第一节一般规定第2.1.1条对于生产、加工、处理、转运或贮存过程中出现或可能出现下列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环境之一时,应进行爆炸性气体环境的电力设计:一、在大气条件下、易燃气体、易燃液体的蒸气或薄雾等易燃物质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二、闪点低于或等于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的蒸气或薄雾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三、在物料操作温度高于可燃液体闪点的情况下,可燃液体有可能泄漏时,其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

与爆炸危险区域相邻场所的等级划分表

与爆炸危险区域相邻场所的等级划分表

与爆炸危险区域相邻场所的等级划分表1. 场所等级划分的背景近年来,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爆炸危险区域的存在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爆炸事故的发生,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和标准,对爆炸危险区域及其相邻场所进行了严格的等级划分。

2. 划分标准根据国际上的相关标准和国内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与爆炸危险区域相邻场所的等级划分表,将相邻场所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以便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和控制。

3. 等级划分表根据层级不同,我们将与爆炸危险区域相邻的场所划分为以下几个等级:3.1 等级I与爆炸危险区域直接相邻的场所,应当符合最高的安全标准,必须采取各种必要措施,保证场所内的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这些场所可能包括生产车间、仓库等。

3.2 等级II与爆炸危险区域相对较近的场所,虽然与爆炸危险区域相隔一定的距离,但在爆炸事故发生时,仍然可能受到较大的影响。

这些场所也需要符合高标准的安全要求,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3 等级III与爆炸危险区域较远的场所,虽然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受到爆炸事故的直接影响,但仍然需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必须进行一定程度的安全管理和控制。

3.4 等级IV与爆炸危险区域相对较远的场所,一般情况下不会受到爆炸事故的影响,但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全水平,也需要进行相关的安全管理和防护。

4. 实施措施基于以上的等级划分,我们将对不同等级的场所实施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人员培训、设备维护、紧急预案制定等,以确保场所的安全运营。

5. 结语通过对与爆炸危险区域相邻场所的等级划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场所的安全风险和安全要求,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爆炸事故的发生,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希望这一等级划分表能够为相关行业的安全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与爆炸危险区域相邻场所的等级划分表6. 实际应用以上的等级划分表是基于一般情况下的安全管理需要制定的,但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场所的特点和实际风险情况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补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