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卫生学说课稿

合集下载

幼儿健康教育《学前卫生学》教案

幼儿健康教育《学前卫生学》教案

幼儿健康教育《学前卫生学》教案第一章:幼儿生理发育特点1.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和功能。

使幼儿认识并关注自己的生理发育特点。

1.2 教学内容:人体基本结构与功能。

幼儿生理发育的阶段和特点。

幼儿生理发展的规律。

1.3 教学活动:观看人体结构图,认识人体基本结构。

观察幼儿生理发展的实例,讨论幼儿生理发育的特点。

进行身体检查,了解自己的生理发育情况。

第二章:幼儿营养与饮食健康2.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

2.2 教学内容:食物的营养成分及其作用。

幼儿饮食的合理安排。

不良饮食习惯的危害。

2.3 教学活动:观察食物模型,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

讨论不良饮食习惯的例子,认识其危害性。

第三章:幼儿运动与身体锻炼3.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运动的重要性。

使幼儿学会正确的运动方法和技巧。

3.2 教学内容:运动对幼儿身体发育的作用。

幼儿运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幼儿运动的注意事项。

3.3 教学活动:观看运动视频,了解运动的重要性。

学习正确的运动方法和技巧,进行实际操作。

第四章:幼儿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4.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自己的心理发展。

使幼儿学会情绪管理和心理健康。

4.2 教学内容:幼儿心理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和处理。

4.3 教学活动:观察和分享自己的情绪变化,学习情绪管理技巧。

学习识别和处理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寻求帮助和支持。

第五章:幼儿安全教育与自我保护5.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安全的重要性。

使幼儿学会自我保护的技巧和方法。

5.2 教学内容:幼儿安全的基本知识和原则。

幼儿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5.3 教学活动:观看安全视频,了解安全的重要性和基本知识。

学习自我保护的技巧和方法,进行实际演练。

讨论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培养幼儿的应变能力。

第六章:幼儿个人卫生习惯6.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使幼儿学会正确的个人卫生习惯。

幼儿健康教育《学前卫生学》教案

幼儿健康教育《学前卫生学》教案

幼儿健康教育《学前卫生学》教案第一章:幼儿生理发展1.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自己身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引导幼儿关注自己的生理变化。

1.2 教学内容人体基本器官和功能介绍。

幼儿生理发展特点。

个人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1.3 教学方法图画展示人体器官。

故事讲解生理变化。

互动游戏培养卫生习惯。

1.4 教学评价观察幼儿对人体的认知程度。

评估幼儿卫生习惯的养成情况。

第二章:幼儿营养与饮食2.1 教学目标使幼儿了解基本营养知识。

教育幼儿合理膳食的重要性。

2.2 教学内容食物中的基本营养素。

幼儿饮食的注意事项。

健康食谱的示范。

2.3 教学方法实物和图卡展示食物营养。

角色扮演讲解饮食注意事项。

制作简单健康食谱的实践活动。

2.4 教学评价检查幼儿对基本营养知识的掌握。

观察幼儿饮食习惯的改进。

第三章:幼儿心理健康3.1 教学目标帮助幼儿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增强幼儿的自我认知和自信心。

3.2 教学内容幼儿情绪的认识和管理。

同伴间的情感交流技巧。

提升自信心的活动和方法。

3.3 教学方法情绪脸谱游戏。

角色扮演学习情感交流。

自我介绍和才艺展示活动。

3.4 教学评价观察幼儿情绪管理的进步。

评估幼儿情感交流能力的提升。

第四章:幼儿安全教育4.1 教学目标使幼儿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

教育幼儿遇到危险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培养幼儿遵守安全规则的意识。

4.2 教学内容日常生活中的安全规则。

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应对方法。

陌生人防范和自我保护技巧。

4.3 教学方法安全情景剧。

安全海报制作。

紧急疏散演练。

4.4 教学评价检验幼儿对安全知识的记忆。

观察幼儿在实际情境中的自我保护能力。

第五章:幼儿疾病预防与保健5.1 教学目标帮助幼儿了解简单的疾病预防知识。

教育幼儿正确的日常保健方法。

培养幼儿的健康监测意识。

5.2 教学内容常见儿童疾病的预防。

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

健康监测和就医常识。

5.3 教学方法疾病角色扮演。

健康监测工具的使用介绍。

制作健康日记。

学前卫生学 教案(第一章) Microsoft Word 文档

学前卫生学 教案(第一章) Microsoft Word 文档
3.血液:是存在心脏和血管里的液体,包括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1)血浆:血浆中91%—92%是水分,主要起运输血细胞、养料和废物的作用。(2)血细胞: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种。①红细胞:主要成分为血红蛋白(Hb),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到一定程度就称为贫血。
淋巴系统淋巴系统由淋巴管、淋巴结、脾、扁桃体组成。正常的浅表淋巴结无粘连,无压痛,蚕豆大小。如果浅表淋巴结肿大,有压痛等症状,往往是由于它所属的区域或器官出现感染。因此,观察淋巴结的肿大情况,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之一。
(5)、幼儿的骨骼富于弹性,容易变形
小孩骨头韧性强,硬度小,容易发生变形,一旦发生骨折,会出现“青枝骨折”。小儿骨头最外层的骨膜较厚,可以发生“折而不断”的现象,就像鲜嫩的柳枝,被折后,外皮还连着。小儿的这种骨折称为“青枝骨折”。疼痛不如骨头完全断裂时明显,伤肢还可以做些动作,因此这类骨折容易被忽略,而未能送去医院治疗。骨折未复位长上以后,肢体就会出现畸形,甚至影响正常功能,所以,小孩肢体受伤后,即使痛的不十分厉害,也要去医院检查一下,看是否发生了骨折。
4.气管及支气管幼儿的气管和支气管的管腔较成人狭窄,肌肉发育不完善,缺乏弹性组织。粘液腺分泌的粘液少而干燥,粘膜上纤毛运动较差,易受损伤。如有尘埃及微生物侵入,较成人的危害性大。容易得肺炎。
5.肺(1)特点①肺的弹性纤维发育较差,间质组织比较多,血管比较丰富,肺脏含血量多、而含气量少。肺泡的数量较少,易患肺炎。尤其婴幼儿时期肺炎发病率更高。因气管、支气管管腔狭窄、肺部弹性差,分泌物不容易排出,发生炎症后常会出现呼吸困难。尤其婴幼儿患肺炎可因缺氧而面色青灰,甚至抽风、昏迷。②年龄越小,呼吸越快。安静时,呼吸次数已经较快,运动量一大,就更显得上气不接下气了。
(1)总体特点:幼儿的骨骼比较柔软,软骨多。骨骼短而细,骨化没有完成。骨骼在生长,骨骼在不断加长、加粗。

《学前儿童卫生保育》说课文稿

《学前儿童卫生保育》说课文稿

说课文案各位专家、老师,下午好,我是XX学院学前教育系系学前教育专业教师,XXX。

今天由我代表《学前儿童卫生保育》教学团队为各位专家进行说课。

我的说课将从两个部分展开,一是课程的整体设计说明,二是针对学习单元进行单元说课。

第一部分,课程整体设计(一)课程定位1、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培养具有较强的保育、幼儿组织管理能力,能够全面承担幼儿园教育和保育工作的实用型、专业化的幼儿教师为目标。

毕业生就业岗位:面向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一线岗位,培养实用型、专业化的幼儿教师。

或从事其它学前教育服务型机构的工作。

2、课程性质与作用《学前儿童卫生保育》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学前教育专业中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它以研究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维护和增进学前儿童身体健康,促进学前儿童正常发育为任务,研究促进学前儿童健康成长的卫生要求和卫生措施的制定,因此也是幼儿教师和幼儿园管理者必备的教学和实践的指导性课程。

从培养目标上看,学前教育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应是幼儿园教师、早教机构的工作人员。

幼教机构强调“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保教结合,保教并重”。

保育过程非常注重卫生常识教育、营养教育、安全教育、生长发育教育等。

本课程正是承担着培养学生获得学前儿童保育保健能力的重任。

通过《学前儿童卫生保育》的学习,既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学前儿童卫生保健领域内的多种理论知识和一些实践问题,也能帮助学生获得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素养,使学生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切实做到维护和增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3、前后续课程《学前儿童卫生保育》与《幼儿教育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及《幼儿教育活动设计》等学科都有着密切联系。

《学前儿童卫生保育》中学前儿童生理特点和发育规律为上述学科在生理方面提供了科学依据,它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

1/94、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总目标为:通过学习《学前儿童卫生保育》课程,学生理解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健康观,保育观;全面掌握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内容和要求,初步具备托幼机构保教工作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技能;同时培养学生做事认真细心、富有爱心和责任心等职业品质。

幼儿卫生学教案

幼儿卫生学教案

幼儿卫生学教案
一、教学内容
幼儿卫生学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幼儿健康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卫生保健知识。

2.能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个人卫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3.掌握常见疾病的防治知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幼儿卫生的基本知识和保健技能。

难点:幼儿卫生保健知识的具体实施。

四、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实践。

五、教学步骤
1.导入
通过幼儿生长发育的话题,进入幼儿卫生学课程的学习。

2.讲解幼儿卫生学基本知识
(1)幼儿健康的标准:身体健康、生理功能正常、情感良好、
智力发展正常、社会适应能力强等。

(2)幼儿卫生保健知识:清洁卫生、营养保健、疾病预防、意
外伤害预防等。

(3)幼儿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持体育锻炼、合理膳食、充
足睡眠、良好的心理调节等。

3.发放幼儿卫生保健手册
将幼儿卫生保健手册发放给家长,让其了解与实施幼儿卫生保
健知识。

4.实践环节
(1)带领幼儿学习日常清洁卫生的方法,如手洗、牙齿刷洗等。

(2)让幼儿了解常见疾病如感冒的预防、治疗方法、安全意识等。

(3)教授安全知识,如防火、自然灾害等。

(4)进行常见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理和急救知识的普及。

五、课堂总结
通过讲解和实践环节,使幼儿对幼儿卫生保健知识有了更深刻
的认识,同时在实践中掌握了具体的卫生保健技能。

2024年幼儿卫生学优质教案完整版

2024年幼儿卫生学优质教案完整版

2024年幼儿卫生学优质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幼儿个人卫生的基本知识,提高对幼儿卫生教育的重视。

3. 提高学生对幼儿卫生问题的观察能力和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幼儿个人卫生的重要性、日常卫生习惯的养成方法以及卫生问题的处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展示(如洗手液、毛巾等)。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幼儿日常生活中不注意卫生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幼儿卫生问题的关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a. 讲解幼儿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b. 分析日常卫生习惯的养成方法。

3. 例题讲解:以实际案例为例,讲解如何处理幼儿常见的卫生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针对一个具体的卫生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六、板书设计1. 幼儿卫生学2. 内容:a. 幼儿个人卫生的重要性b. 日常卫生习惯的养成c. 幼儿卫生行为的引导d. 常见卫生问题的处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简述幼儿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b. 列举三种日常卫生习惯的养成方法。

c. 针对一个具体的卫生问题,提出你的解决方案。

2. 答案:a. 幼儿个人卫生的重要性: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培养良好习惯等。

b. 日常卫生习惯的养成方法:定时洗手、饭前便后洗手、不随地吐痰等。

c. 卫生问题解决方案:以感冒为例,应保持室内通风,为幼儿提供充足的睡眠,多喝水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以及对幼儿卫生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关注幼儿卫生方面的新闻和资讯,提高自身对幼儿卫生教育的关注度,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 教学目标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性。

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

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完整性。

幼儿健康教育《学前卫生学》教案

幼儿健康教育《学前卫生学》教案

幼儿健康教育《学前卫生学》教案第一章:绪论1.1 教学目标了解幼儿健康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掌握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理解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和方法1.2 教学内容幼儿健康教育的定义和意义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原则幼儿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策略1.3 教学活动导入:介绍幼儿健康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讲解:讲解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案例分析:分析幼儿健康教育的实际案例小组讨论:探讨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原则第二章:幼儿生理健康教育2.1 教学目标了解幼儿生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掌握幼儿生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2.2 教学内容幼儿生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幼儿生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2.3 教学活动导入:介绍幼儿生理健康的基本知识讲解:讲解幼儿生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实施幼儿生理健康教育第三章:幼儿心理健康教育3.1 教学目标了解幼儿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掌握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3.2 教学内容幼儿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3.3 教学活动导入:介绍幼儿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讲解:讲解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第四章: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教育4.1 教学目标了解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掌握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原则和方法4.2 教学内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4.3 教学活动导入:介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讲解:讲解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实施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第五章:幼儿安全教育5.1 教学目标了解幼儿安全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掌握幼儿安全教育的原则和方法5.2 教学内容幼儿安全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幼儿安全教育的原则和方法5.3 教学活动导入:介绍幼儿安全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讲解:讲解幼儿安全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实施幼儿安全教育第六章:幼儿饮食与营养教育6.1 教学目标了解幼儿饮食与营养的基本知识掌握幼儿饮食与营养教育的原则和方法6.2 教学内容幼儿饮食与营养的基本知识6.3 教学活动导入:介绍幼儿饮食与营养的基本知识讲解:讲解幼儿饮食与营养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实施幼儿饮食与营养教育第七章:幼儿运动与体能教育7.1 教学目标了解幼儿运动与体能的基本知识掌握幼儿运动与体能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培养幼儿积极参与运动与体能活动的习惯7.2 教学内容幼儿运动与体能的基本知识幼儿运动与体能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培养幼儿积极参与运动与体能活动的习惯的策略7.3 教学活动导入:介绍幼儿运动与体能的基本知识讲解:讲解幼儿运动与体能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实践演示:演示培养幼儿积极参与运动与体能活动的习惯的策略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实施幼儿运动与体能教育第八章:幼儿环境保护教育8.1 教学目标了解幼儿环境保护教育的基本知识培养幼儿爱护环境的意识8.2 教学内容幼儿环境保护教育的基本知识幼儿环境保护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培养幼儿爱护环境的意识的策略8.3 教学活动导入:介绍幼儿环境保护教育的基本知识讲解:讲解幼儿环境保护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实践演示:演示培养幼儿爱护环境的意识的策略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实施幼儿环境保护教育第九章: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9.1 教学目标了解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掌握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方法9.2 教学内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方法9.3 教学活动导入:介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讲解:讲解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方法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设计和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第十章:幼儿健康教育评价与反思10.1 教学目标了解幼儿健康教育评价的意义和重要性掌握幼儿健康教育评价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幼儿健康教育反思的习惯10.2 教学内容幼儿健康教育评价的意义和重要性幼儿健康教育评价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幼儿健康教育反思的习惯的策略10.3 教学活动导入:介绍幼儿健康教育评价的意义和重要性讲解:讲解幼儿健康教育评价的方法和技巧实践演示:演示培养幼儿健康教育反思的习惯的策略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幼儿健康教育评价与反思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一章绪论中的幼儿健康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理解幼儿健康教育对幼儿成长发育的影响,以及如何在教学中融入健康教育。

幼儿卫生学教案

幼儿卫生学教案

幼儿卫生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幼儿个人卫生的基本要求。

2.学习幼儿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方法。

3.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教学内容
1.幼儿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

2.幼儿常见卫生问题的处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幼儿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

2.教学难点:如何有效地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案例分析法。

3.小组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故事、图片等形式引入幼儿卫生学主题。

2.讲解基本概念:介绍幼儿个人卫生习惯的定义、重要性及培养方法。

3.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讨论幼儿卫生问题的处理方法。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5.总结讲解:总结幼儿卫生习惯的培养方法及注意事项。

六、课后作业
1.列举幼儿个人卫生习惯的具体内容。

2.设计一个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活动方案。

七、教学反思
1.教学效果评估:观察幼儿对卫生习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教学方法改进:根据幼儿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儿童卫生学说课课件
说课层次
• 一 课程定位 • 二 教学资源 • 三 教学设计 • 四 教学实施 • 五 课程特色 • 六 教学效果
一、 课程定位
《学前卫生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也是 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以幼儿的生长发育、健康状 况与教育、环境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研究学 前儿童的机体与其生活和学习环境之间的相互关 系,研究促进学前儿童健康成长的卫生要求和卫 生措施的制定。《学前卫生学》是预防医学和教 育学的交叉学科,也是学习学前教育学、儿童心 理学等学科的基础。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 十分重要。
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利用案例导入,启发学生思考,引出单元 的学习目标和能力要求 采用教学录像、教 学模型、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教学手段,配 合教师的讲解、示范,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和趣味性 运用角色扮演、模拟操作等方法 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引导学生 体会受伤幼儿的内心感受,培养学生的爱 心和同情心,强化职业责任强。
学前儿童的身体的生长发育与保健、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测量与评价(2)
学前儿童身体的疾病及其预防、学前儿童常见病及其预防(1) 学前儿童身体的疾病及其预防、学前儿童常见病及其预防(2) 学前儿童身体的疾病及其预防、学前儿童常见病及其预防(3) 学前儿童身体的疾病及其预防、学前儿童常见病及其预防(4) 学前儿童身体的疾病及其预防、学前儿童常见病及其预防(5) 学前儿童身体的疾病及其预防、学前儿童常见病及其预防(6) 学前儿童身体的疾病及其预防、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1) 学前儿童身体的疾病及其预防、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2) 学前儿童心理的发育与保健、学前儿童心理发育的特点(1) 学前儿童心理的发育与保健、学前儿童心理发育的特点(2) 学前儿童心理的发育与保健、学前儿童心理发育的特点(3) 学前儿童心理的发育与保健、学前儿童心理发育的特点(4) 学前儿童心理的发育与保健、学前儿童心理发育的评价(1) 学前儿童心理的发育与保健、学前儿童心理发育的评价(2) 学前儿童心理的发育与保健、学前儿童心理发育的评价(3) 学前儿童心理的发育与保健、学前儿童心理发育的评价(4)
课程目标
2、知识目标
• • • • • • • • 熟悉学前儿童的解剖生理特点,掌握各系统及感觉器官的保健措施 了解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掌握婴幼儿身体发育的测量和评价方法 理解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影响因素,掌握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预防措施与矫 正方法 理解各种营养素与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关系,掌握学前儿童合理膳食的调配原则,熟 悉托幼机构的膳食计划 学会观察并发现学前儿童生病的特殊现象,熟悉小儿传染病和常见病的一般临床表现 ,了解托幼机构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掌握基本的护理技能。 了解学前儿童意外伤害与急救的基本知识,理解意外伤害的影响因素,掌握学前儿童 自救能力训练的方法和技能,掌握学前儿童意外伤害的急救原则,学会常见的急救方 法和处理技术 了解合理安排托幼机构一日生活和教育的卫生依据,掌握学前儿童一日生活与教育过 程各项卫生保健的技能 了解托幼机构物质环境的构成,掌握园所的场地、房舍及常用设备的卫生要求
教学设计
1 8 2-3 学前儿童的身体的生长发育与保健、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测量与评价(1)
1
1 9 1 1 10 1 1 11 1 1 12 1 1 13 1 1 14 1 1
2-3
3-1 3-1 3-1 3-1 3-1 3-1 3-2 3-2 4-1 4-1 4-1 4-1 4-2 4-2 4-2 4-2
15
1 1 16 1
教学方法
(一)启发式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以此方法为主。通过提问 揭示问题所在,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通 过提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直到得出正确 的结论。针对学生给出的各种“答案”, 及时分析错误原因,在解决学生疑惑的同 时,锻炼自身的应变能力,考察自身知识 的缺欠,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根据《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的教学目标、本课题在教材中所处 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确定单元的目标、重难点如下 : 1、知识目标 (1)明确意外伤害的急救原则 (2)熟悉急救技术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知道各种常见意外伤害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掌握常见意外伤 害的处理方法. 2、能力目标 (1)在遇到危急情况时会实施急救 (2)能恰当地处理几种常见的意外伤害 3、态度目标 具有爱心、耐心和同情心,增强职业责任强
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利用案例导入,启发学生思考,引出单元 的学习目标和能力要求 采用教学录像、教 学模型、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教学手段,配 合教师的讲解、示范,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和趣味性 运用角色扮演、模拟操作等方法 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引导学生 体会受伤幼儿的内心感受,培养学生的爱 心和同情心,强化职业责任强。
教学方法
(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加强实践环节,优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中 凡是能通过实验完成的或通过实践获取数据、结 论的,均以实践为基础,再与理论内容进行对比 ,从中找出一般性的规律和结论,并加以分析、 处理、认证。使学生学到科学的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方法和严谨的学习态度。通过学生自主设 计实验、分组汇报实验收获、相互补充完成学习 。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
课程目标
3、态度目标
• 对孩子充满爱心,富有同情心 • 做事耐心细致,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课程目标
4、终极目标
具备托幼机构的幼儿教师、保育员等岗位 必备的《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知识、能 力和素质,毕业时取得国家幼儿教师资格 证书,能胜任幼儿教师、保育员等岗位的 各项保育工作
教学设计
教学手段
本单元采用了教学录像、教学模型、多 媒体课件等多种教学手段,再配合教师的 讲解和示范,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 性,增加了学生操作训练的密度,学生操 作能力的锻炼和提高有了保证。
教学设计
根据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要求规定,《学前儿童卫生学》 总计理论教学课时72节
教学计划
周次 节次 1 1 1 1 2 1 1 3 1 1 4 1 1 5 1 1 6 1 1 7 1 2-2 学前儿童的身体的生长发育与保健、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2) 2-1 2-2 学前儿童的身体的生长发育与保健、学前儿童身体各系统、各器官的生长发育特点与保健、皮肤、神经系统、感觉器官 学前儿童的身体的生长发育与保健、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1) 2-1 2-1 学前儿童的身体的生长发育与保健、学前儿童身体各系统、各器官的生长发育特点与保健、消化系统 学前儿童的身体的生长发育与保健、学前儿童身体各系统、各器官的生长发育特点与保健、泌尿、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 2-1 2-1 学前儿童的身体的生长发育与保健、学前儿童身体各系统、各器官的生长发育特点与保健、呼吸系统 学前儿童的身体的生长发育与保健、学前儿童身体各系统、各器官的生长发育特点与保健、循环系统 1-2 2-1 遗传与优生、优生 学前儿童的身体的生长发育与保健、学前儿童身体各系统各器官的生长发育特点与保健、运动系统 绪言 1-1 绪言、学前儿童卫生学的研究方法 遗传与优生、健康的遗传基础 绪言 绪言 绪言、学前儿童卫生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绪言、学前儿童卫生学的研究内容 章节 绪言 绪言、健康的概念 课 题 或 内 容 提 要 作业、作业批改、实 验情况
教学设计
1 8 2-3 学前儿童的身体的生长发育与保健、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测量与评价(1)
1
1 9 1 1 10 1 1 11 1 1 12 1 1 13 1 1 14 1 1
2-3
3-1 3-1 3-1 3-1 3-1 3-1 3-2 3-2 4-1 4-1 4-1 4-1 4-2 4-2 4-2 4-2
学前儿童的身体的生长发育与保健、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测量与评价(2)
学前儿童身体的疾病及其预防、学前儿童常见病及其预防(1) 学前儿童身体的疾病及其预防、学前儿童常见病及其预防(2) 学前儿童身体的疾病及其预防、学前儿童常见病及其预防(3) 学前儿童身体的疾病及其预防、学前儿童常见病及其预防(4) 学前儿童身体的疾病及其预防、学前儿童常见病及其预防(5) 学前儿童身体的疾病及其预防、学前儿童常见病及其预防(6) 学前儿童身体的疾病及其预防、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1) 学前儿童身体的疾病及其预防、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2) 学前儿童心理的发育与保健、学前儿童心理发育的特点(1) 学前儿童心理的发育与保健、学前儿童心理发育的特点(2) 学前儿童心理的发育与保健、学前儿童心理发育的特点(3) 学前儿童心理的发育与保健、学前儿童心理发育的特点(4) 学前儿童心理的发育与保健、学前儿童心理发育的评价(1) 学前儿童心理的发育与保健、学前儿童心理发育的评价(2) 学前儿童心理的发育与保健、学前儿童心理发育的评价(3) 学前儿童心理的发育与保健、学前儿童心理发育的评价(4)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根据《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的教学目标、本课题在教材中所处 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确定单元的目标、重难点如下 : 1、知识目标 (1)明确意外伤害的急救原则 (2)熟悉急救技术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知道各种常见意外伤害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掌握常见意外伤 害的处理方法. 2、能力目标 (1)在遇到危急情况时会实施急救 (2)能恰当地处理几种常见的意外伤害 3、态度目标 具有爱心、耐心和同情心,增强职业责任强
课程目标
1、能力目标
• • • • • • • 能根据婴幼儿的生理特点,保护和促进其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健康发展 会正确测量和科学评价婴幼儿的身体发育状况 能对婴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做出诊断、预防和矫正 能正确分析幼儿园食谱,会编制符合幼儿营养需要的食谱 能辨别、判断和预防婴幼儿的常见病,会适当护理生病的幼儿 能积极防范并恰当处理婴幼儿常见的意外伤害 会照料和指导婴幼儿的日常生活,合理安排和组织各项教育活动和体 育锻炼 • 能为婴幼儿创设安全、符合卫生要求的物质环境,并能及时发现并改 善环境中的安全隐患和不良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