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豹治邺》教案
《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优秀12篇

《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优秀12篇《西门豹》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研读第10-14自然段,抓住西门豹三次说的话读、评、议,体会西门豹惩治恶人的巧妙之处,进行说的训练和展开想像写人们的议论的表达训练。
2.借助表格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理解、感悟、体验,培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概括、转换语言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确定研究主题。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都知道西门豹是个好官。
现在他想请大家帮个忙,事情是这样的,魏王也听说西门豹在邺这个地方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他要西门豹写个工作汇报,你们能替西门豹大人完成这个任务吗?教师出示表格,哪些你已能填了,请填好――姓名、性别、职务2.余下的怎么办――我们先来读读课文。
3.我们知道,西门豹刚到邺这个地方,看到的景象是――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通过调查,他明白了原因是――巫婆和官绅头子给河伯娶媳妇;年年闹旱灾。
我们可用一个词来概括――天灾人祸。
4.如果当初魏王派往邺的不是西门豹,而是其他官员,他也知道了真相,他会怎么做――同流合污;全抓来,杀了;……5.西门豹这样做了吗?他的做法巧妙在哪里呢?这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二.自主研究,合作探索:1.学生自学:读10-14自然段,找找写西门豹言行的词句中的巧妙之处,好好读读,细细体会。
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说说你找了哪些句子,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随机点拨,理解意思,并要求用西门豹借口……就……的句式来说话。
主要有三句,分别是对巫婆、官绅头子、官绅们说的。
使学生明白西门豹将计就计,惩治恶人的巧妙言行。
3.同学们刚才找得很好,说得很好。
的确,西门豹是话中有话,话外有意。
那么他当时是以怎样的口气说这些话的呢?你能来试一试吗?学生自由练习,可选一处反复读。
交流读,评议,再读。
4.除了西门豹的话以外,你还能从其他地方体会到西门豹做法的巧妙之处吗?提心吊胆,大气也不敢出面如土色,磕头求饶老百姓明白了……骗钱害人――让学生明白西门豹做法对他们的教育作用西门豹面对漳河站了很久……5.想象写话:书上说,漳河边上站满了百姓,想象一下岸上有哪些人?――农民、小孩年轻姑娘、老奶奶、新娘、新娘的父母、官绅们……他们会说些什么?请选择一个人写在表格上。
《西门豹治邺》教案(精选13篇)

《西门豹治邺》教案(精选13篇)《西门豹治邺》篇1教学目的:1 在学习课文时,要注意“都是给河伯娶媳妇闹的”和“闹旱灾”中的两个“闹”字在文中的意思,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其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2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领悟西门豹破除迷信方法的巧妙和过人的智慧,体会其非凡的治理才能。
3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白世界上是没有什么神的,从而受到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1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领悟西门豹破除迷信方法的巧妙和过人的智慧,体会其非凡的治理才能。
2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白世界上是没有什么神的,从而受到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教育。
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西门豹治邺》。
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要问的吗?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他是怎样治理、整治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二、初读课文,感知引疑1 不过学习课文之前老师还是先检查生字的预习情况。
2 自己读课文,看看西门豹通过什么事来治理的邺,他都做了什么?(通过拆穿巫婆谋财害命的事来整治的,先查明原因,惩治罪犯,兴修水利)三学习课文:(一)第一部分:1西门豹来到邺,发现这里(田地荒芜人烟稀少)谁知道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出示图片)看到这一幕你有什么感受?(荒凉)如果你是西门豹此时你会想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是啊,为什么会这样呢?西门豹就要进行调查,他向谁调查了,为什么找他呢?2请大家自读西门豹和老大爷对话的部分,看看西门豹共向老大爷调查了哪几个问题?从老大爷的回答中你都知道了什么?造成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出示课件)(共调查了4个问题,分别了解了原因、首恶者是谁、受害者是谁和漳河的情况)板:摸清底细四问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都是给河伯娶媳妇闹的”和“闹旱灾”中的两个“闹”字在文中的意思。
3看来从西门豹和老大爷的对话中,我们大家了解了很多,那么谁能说说,西门豹和老大爷当时是什么心情呢?能读出来吗?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试试好吗?4事情的真相大家明白了吗?那造成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谁能概括出来?(一是巫婆和官绅头子以河伯娶媳妇为借口骗取老百姓的钱财,使得没钱的人家都逃到外地去了;还有一个原因是邺这个地方年年闹旱灾。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优秀教案(通用11篇)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优秀教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优秀教案(通用11篇)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德育目标。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找出西门豹与老大爷的对话,并体会它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单元简介本单元的主题是:(破除迷信),“迷信”是什么意思?快速浏览看这单元有哪些课文?二、释题1、板书课题:西门豹,治,邺。
2、解题:“西门”是复姓,“豹”是名字,他是距今两千多年战国时期的人。
3、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想知道西门豹是干什么的?课文主要写了他的什么事……)三、出示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德育目标。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找出西门豹与老大爷的对话,并体会它在文中的作用。
四、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完成第一个目标)1、自由朗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认读生字,查字典联系课文理解新词分钟)生字:认读课文后要求学会的生字词语:邺、荒芜、人烟稀少、巫婆、官绅、提心吊胆、面如土色、灌溉。
2、交流五、默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完成第二个目标)1、大家默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主要写战国时候,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和群众一起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故事。
)2、交流:六、再读课文,找出西门豹与老大爷的对话,并体会它在文中的作用。
(完成第三个目标)1、自学。
2、交流:a、门豹向老大爷调查了哪儿件事?①为什么田地荒芜,人烟稀少?②是谁要给河伯娶媳妇的?③新娘从哪来?④漳河有没有发大水?b、爷的回答中,西门豹了解到哪些情况?①河伯娶媳妇是造成“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主要原因。
②巫婆和官绅是首恶分子。
③巫婆和官绅骗钱害人,使家里有女孩子的纷纷逃走。
④漳河从没有发过大水,倒是年年闹干旱。
这四个问题的调查结果,成为西门豹治邺的可靠事实依据。
)西门豹说:“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
”从表面上看,河伯确实很灵。
因为河伯要娶媳妇后的确没有发过大水。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教案范文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教案范文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教案范文第【1】篇〗【课前解析】关注内容:本文根据汉代史学家褚少孙补写的《史记·滑稽列传》中的相关章节改写,讲述了战国时期政治家西门豹办理邺地时,惩治恶人、破除迷信、造福百姓的故事。
关注结构:全文结构清晰,按事情发展顺序可分为三个部分:摸清底细、惩治巫婆和官绅,兴修水利。
三个情节环环相扣,通过对人物言行的描写,表现了西门豹的智慧,巫婆、官绅的奸诈。
关注西门豹的办法:1.将计就计,救下姑娘。
2.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3.假戏真做,震慑帮凶。
4.用有力的事实,破除迷信。
关注插图:课文配有一幅插图,表现了西门豹惩治巫婆的场景。
画面上的人物表情生动,西门豹正气凛然,巫婆垂死挣扎,官绅胆战心惊,百姓半信半疑,便于学生进入情境理解历史故事,充分感受西门豹的智慧。
【教学目标】1.认识“豹、娶”等11个生字,会写“豹、派”等15个生字,会写“管理、人烟”等12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根据课文提示梳理故事情节,练习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3.能借助第十至十四自然段中描写西门豹言行的句子,说出西门豹的办法好在哪里,感受他的智慧。
【教学重点】1.能根据课文提示梳理故事情节,练习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2.能借助第十至十四自然段中描写西门豹言行的句子,说出西门豹的办法好在哪里,感受他的智慧。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豹、娶”等11个生字,会写“豹、派”等15个生字,会写“管理、人烟”等12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根据课文提示梳理故事情节。
3.能借助第十至十四自然段中描写西门豹言行的句子,说出西门豹的办法好在哪里,感受他的智慧。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距今2000多年的战国时期,有一位地方官名叫西门豹,虽然他官职很小,却一直被人称颂。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让我们通过学习课文来寻找答案吧!(板书课题:26西门豹治邺)齐读课题,提问:题目中的“治”是什么意思呢?1.教师提问:读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想一想题目中的“治”是什么意思呢?教师出示选项:治病救治治理治疗预设:治理2.教师指导识记“豹”字:说说书写“豹”字,需要注意些什么?预设:“豹”的撇画较多,要注意每个撇画的长短与角度,上面的两个撇写得略平一些,弯钩要写出弧度,勺的横画要穿插在“豸”的第二个撇画下。
《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通用12篇)

《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通用12篇)《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学习西门豹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大无畏精神。
2、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一些词语、句子的意思,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读中感悟,抓住西门豹的言行,领悟出他破除迷信方法的巧妙和过人的智慧,体会其非凡的治理才能和尊重科学破除迷信的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体会西门豹破除迷信的做法之妙。
教学方法:讨论法、谈话法、批注法、多媒体展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西门豹治邺》(板书课题)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预设:①西门豹是谁?②西门豹是如何治邺的?③邺是什么地方?④为什么要治邺?【设计意图:通过对课题的质疑,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为下一步进行教学做铺垫。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师:刚才我们已经读了两遍课文,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本文介绍了一件什么事?预设:西门豹惩治了巫婆、官绅,破除了迷信,最后率领老百姓开凿渠道,浇灌庄稼。
预设:西门豹最终使老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设计意图:此环节意在整体把握课文,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过渡语:那么邺地最初是怎样一幅景象呢?“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出示表格)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默读(1——9)自然段,找出问题答案,完成表格。
2、学生汇报,填写表格3、通过读来体会两个“闹”字的含义,体会老大爷的心情。
纵观表格,我们发现老大爷说了两句话都带有“闹”字(这都是给河伯娶媳妇闹的)(年年闹旱灾),联系上下文,你能说说这两个闹字含义有何不同?此时老大爷的心情如何?你能带着自己的理解来读这两句话吗?师:由此可见,西门豹通过调查已经了解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一)是人为的——给河伯娶媳妇闹的;(二)是天灾——年年闹旱灾。
通过调查,情况已经了解。
假如你是西门豹,你将怎样做?(板书:调查了解)【设计意图:此部分处理略详得当。
西门豹治邺教案

西门豹治邺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理解课文《西门豹治邺》的基本内容,记住故事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1.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3了解西门豹的智慧和勇敢,懂得正义和邪恶的较量。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西门豹治邺的过程和策略。
2.2通过角色扮演,体会西门豹的心理和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英雄的品质。
3.2教育学生敢于面对困难和邪恶,勇于维护正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课文的生字词。
1.2西门豹治邺的过程和策略。
1.3西门豹的品质和精神。
2.教学难点:2.1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西门豹的智慧和勇敢。
2.2如何让学生体会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西门豹的背景和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兴趣。
2.自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基本内容,找出生字词。
3.讨论分析3.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西门豹治邺的过程和策略。
4.角色扮演4.1学生分组,分别扮演西门豹、巫婆、官绅等角色。
4.2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会西门豹的心理和情感。
5.课堂小结6.课后作业6.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生字词。
四、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分析1.1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1.2学生对西门豹品质的认识。
1.3学生对正义与邪恶的感悟。
2.教学改进措施2.1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节奏。
2.2增加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3加强课后辅导,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资源1.课文《西门豹治邺》。
2.生字词卡片。
3.角色扮演道具。
六、教学时间1课时七、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练习的完成质量。
3.学生感悟文章:评价学生对西门豹治邺的理解和感悟。
“重难点补充: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关于古代英雄的故事。
你们听说过西门豹吗?他在历史上以智慧和勇敢著称。
《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1《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西门豹治邺》的背景和故事情节,理解其中所包含的历史意义和道德教育意义。
2.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其语言文字表达水平。
3. 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创新思维、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点:1. 掌握《西门豹治邺》的故事情节,理解其中所包含的历史意义和道德教育意义。
2. 培养学生分析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有更深入的了解并理解《西门豹治邺》的背景和故事情节,达到领悟其中所包含的历史意义和道德教育意义的目的。
2. 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运用合适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四、教学过程:第一节:导入张老师拿出一本《西门豹治邺》的小说,让学生打开书看看封面,尝试解决问题:1. 你能猜测一下这本书要讲什么吗?2. 阅读只是看懂文字,还需要一些预测和猜想,你能否猜测一下书中的主角和故事情节?第二节:阅读和讨论1. 分析故事情节,内容。
请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西门豹治邺》的主要情节是什么?它描述了什么故事?主角是谁?他为什么要治理邺城?2. 分析历史意义和道德教育意义。
请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为什么要将《西门豹治邺》列入中国古代历史名著?其中包含哪些历史意义和道德教育意义?为什么这些意义至今仍然有启迪意义?第三节:写作活动请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并写下一篇200字左右的文章来介绍《西门豹治邺》,该文章应该包含何种信息及内容?可以包括以下信息:1. 书名2. 主人公和故事情节3. 历史意义和道德教育意义4. 自己的思考和理解第四节:展示与交流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文章展示出来,并由老师和同学进行评价和交流。
五、教学后记本次教学过程整体上比较顺利,学生对于《西门豹治邺》小说的背景和故事情节有了很好的理解和认识。
四年级上册语文《西门豹治邺》教案5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西门豹治邺》教案5篇四年级上册语文《西门豹治邺》教案5篇四年级上册语文《西门豹治邺》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
3、领悟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和抓住人物言行来重点描写的表达方法。
4、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渗透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教育。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描写西门豹言行的语句,领悟他破除迷信方法的巧妙和过人的智慧。
教学难点:体会西门豹破除迷信方法的巧妙和过人的智慧。
教学过程:一、读课题质疑,整体感知1、教师板书:西门豹治邺,(再次提醒学生注意豹的写法)导入:同学们已经把课文读了好几遍,用心读了就一定有收获。
“邺”是怎样的一个地方,为什么会这样?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田地荒芜、人烟稀少3、引导学生抓关键句子:“这都是给河伯娶媳妇闹的”、“倒是夏天雨水少,年年闹旱灾”。
结合上下文相机理解两个“闹”的不同意思。
二、分角色朗读,自主探究1、分角色朗读课文1-9自然段,注意引导学生进入人物角色,读出感情。
人物说话时,课文都没有写他们的神态,请你想一想,该怎样读?为什么?2、请同学们自己默默地读1-9自然段,静静地想一想西门豹问的这四个问题及背后的意图。
3、学生交流,教师板书:弄清真相三、抓关键语句,深度感悟过渡:西门豹该怎么办?1、学生默读课文10-12,勾画出描写西门豹言行的语句,交流并反复朗读。
2、“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
”请同学们透过西门豹的言、行,体会他当时真实的想法。
在勾画出的句子下面写上自己的理解。
3、学生先读描写西门豹语言行为的句子,再联系上下文说自己的理解,在互动交流中深入理解句子背后的意思。
4、问题探讨A、思考:从西门豹表面的言行上看,他也相信有河伯,有吗?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请用课文中的语句证明你的观点。
教师在学生的探讨交流中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西门豹方法的巧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门豹治邺
西门豹治邺
教学目标:
1、了解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学习西门豹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大无畏精神。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详略安排。
教学重难点:
西门豹是怎样为民除害、破除迷信的。
教学方法:
引导、点拨、讨论、交流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教具:课件
一、直接导入,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西门豹治邺的两件事,分别是:破除迷信和兴修水利。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定向导学
请孩子们用心自读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过渡:让我们带着目标,愉快地开启本节课的学习之旅。
三、自主学习(品读感悟)
内容:1—9自然段
方法:读画思批
时间:5分钟
思考:
1、西门豹初到邺地是如何做的?
师:孩子们,通过学习,我们发现造成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罪魁祸首是谁?
生:巫婆和官绅
师:是他们害得老百姓家破人亡、背井离乡。
过渡:两千多年前,由于科技不发达,老百姓对鬼神的传说深信不疑。
那么,
西门豹究竟想到了什么妙计来既惩治巫婆官绅又教育了百姓呢?请同学们合作
学习10-12自然段。
四、合作交流
内容: 10—12自然段
方法:读画合作探究
时间:4分钟
思考:
1、西门豹是如何惩治恶人,破除迷信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西门豹为什么不直接把巫婆、官绅头子抓起来杀掉呢?
(1)交流两个问题。
(2)师:西门豹把巫婆和官绅头子投进了漳河,其余的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磕头求饶,想象一下,他们会怎样说?
学生发言
(3)师:假如你就是站在漳河边上的老百姓,你明白了吗?(追问)
你明白了什么?(老师扮演西门豹,向学生发问这位老乡你明白了什么?\你呢?)
学生发言
(4)师:西门豹将计就计,及惩治了巫婆官绅有教育了百姓,他真是一个()的人呀!(学生发言)
(5)师:让我们带着对西门豹的敬佩再来读读他的话吧!
指导朗读(一人读旁白,其余读西门豹的话)
(6)师:惩治恶人,破除迷信以后,西门豹又为老百姓做了哪些好事呢?
(齐读最后一段)
六、质疑探究
孩子们,对于这篇课文,你还有不明白的吗?请提出来。
1、预设问题:
西门豹与老大爷的对话在课文中有什么作用?
2、老师有一个问题不太明白,想请教一下你们:
西门豹治邺做了两件事:破除迷信和兴修水利,哪件事详写,哪件事略写呢?(学生回答)为什么详写破除迷信,略写兴修水利呢?
破除迷信是兴修水利的前提,不扫除恶势力,迷信邪说还会继续迷惑百姓,西门豹的威信就树立不起来,兴修水利就很难进行,所以课文详写破除迷信,略写兴修水利。
写作方法渗透:希望大家在今后的习作中,也要做到详略得当。
七、小结检测
1、小结:师生对接:同学们,因为西门豹相信科学,才会调查研究,发现症结所在。
因为西门豹相信科学,才能将计就计,惩治恶人,破除迷信,教育百姓。
因为西门豹相信科学,才能兴修水利,造福百姓。
2、同学们,在我们身边,也常常会发生一些因封建迷信而,酿成的悲剧,法轮功剖腹取法轮,使人走上不归路,生病不就医,祈求神灵保佑,耽误最佳治疗
时机,后悔莫及。
做为小学生的我们,一定不要被封建迷信所迷惑。
在这节课即将结束的时候,老师有16个字要送给大家,希望和大家共勉。
(生齐读)“相信科学,破除迷信;崇尚科学,追求真理”老师希望你们把这16个字送给送关心爱护你们的亲朋好友。
(再次齐读)
现在第组暂时领先,接下来就到了小组竞赛,一锤定音的关键时刻,请认真同学们完成导学案上的检测题。
3、检测
必做题。
(一)、填空。
1、《西门豹治邺》这篇课文按照()的顺序,记叙了西门豹在邺()、()的故事,刻画了一个()、()、()的好官形象。
2、西门豹在惩治恶人的过程中,使用的计策是()。
(二)、一课一得。
学习完这篇课文,你收获了什么?
选做题。
假如你是魏王,请写一份通报,表彰西门豹的功绩,号召官员们向他学习。
西门豹治邺
破除迷信相信科学
破除迷信兴修水利为民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