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分析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教案教学设计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传统文化的概念和内涵,认识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意义;2.学习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3.掌握传统文化传承的形式和方法,了解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方式。
二、教学内容1.传统文化的概念和内涵;2.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意义;3.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4.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和方法。
三、教学重点1.了解传统文化的概念和内涵;2.掌握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四、教学方法1.讲述教学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介绍和讲解传统文化的概念、内涵、主要内容和特点。
2.群体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讨论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意义,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传统文化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然后,教师向学生提问:“你们对传统文化是怎么理解的?它对现代社会有什么影响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并展开讨论。
2.探究传统文化的概念和内涵(1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传统文化的概念和内涵。
教师可以举例说明传统文化的内容,如传统艺术、传统礼仪、传统习俗等,并与学生一起讨论传统文化的特点和独特之处。
3.学习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3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等。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材料,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4.小组讨论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意义(1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意义,并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如思想观念、道德伦理、审美情趣等,讨论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5.总结归纳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和方法(15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和方法,如家庭传承、学校传承、社会传承等。
教师可以邀请一些有传统文化背景的学生分享他们的传承经历,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兴趣。
中国传统文化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分析一、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
它有着悠久历史。
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集体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它从时间上讲,中国传统文化大致是指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文化。
因为鸦片战争后由于西方文化的剧烈冲击。
中国文化开始大幅度的震荡,调整。
这种变化一直持续至今。
从地域范围看,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包括传统的中国地理概念,还包括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越南、朝鲜等国家和地区,没有一个清晰的地域界限。
她是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
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今天中国人的思维与行为仍在不自觉中深受其影响。
纵观历史,传统文化主要包括儒学、美德、礼仪、民族精神、榜样、诚信、和谐观、负面道德经验等方面。
二、多视角看传统文化教育的德育价值和体现传统文化教育的德育价值,众说纷纭,许多专家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各抒己见。
有些学者们论证了儒学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认为儒学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等具有极为有益的作用。
还认为新儒学伦理道德思想有助于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也有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和加入WTO以后,中国的人文精神及传统文化思想受到挑战。
对学生进行儒学教育,坚定信仰教育有利重建精神家园,凸显人文精神,要求我们加强儒学伦理教育,倡导道德体验教育。
〔1〕有学者从美育及传统美德的角度看其德育的促进作用。
也认为当代德育的社会文化环境受以现代传媒为特征的大众文化影响,人的审美受到侵蚀、精神世界也被无情的挤压着。
青少年的奋斗精神、进取精神、创造精神受到巨大影响,自我意识强全局意识差、竞争意识强合作意识差、好胜心强抗挫折能力差等不健全人格结构。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课件ppt课件

传统
传统文化 文化传统
两重性
全文结构
再读课文 探讨问题Fra bibliotek再读课文,探讨问题
1.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两者的含义(区 别)?两者各有什么特征?
2.文章为什么要用较大的篇幅阐释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这两个 概念?
3.为什么说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 袱”?文章论述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什 么?
4.作者在文中阐述了一个怎样的基本观
②从论证的角度看,本文论证严密,运 用了比喻、正反对比等论证方法
节选部分的最后三节,起着概括本部分和全 文的作用。首先提示辩证地把握传统的两重 属性并非易事,指出由于认识偏差而引发出 的两种倾向带来的严重后果。这里用了比喻 论证的方法,如把传统比喻为时装,比喻为 文物等。再从正面分析传统为什么是财富是 包袱,指出传统是内在物,是人群共同体的 品质和精神。这里和前一节形成正反对比, 用了对比论证。最后进一步明确,说明这种 内在物的本质属性和由来,阐明应取的正确 态度。
传统文化的含义?
作者认为,传统文化的落脚点在 “文化”,是相对于当代文化和外来 文化而言的,包括历代存在过的种种 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 文化意识,如民族服饰、生活习俗等 等,简言之就是文化遗产。有形的。 (4节)
文化传统的含义?
文化传统的落脚点在“传统”, 它不可捉摸却无所不在,产生于民 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反复 实践,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 体无意识,简言之就是民族精神。 无形的。(8-9节)
• “拿来与接纳”选入杂文《拿来主义》与随笔《麦当劳中的中 国文化表达》。前者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着重谈文明对话中 必须具有自主意识,懂得怎样选择接受处来文化;后者从平常 事物中看中西文化是怎样相互渗透和融合的。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分析课件

会,增进相互理解和尊重。
03
推动文化创新与发展
通过对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分析,有助于发掘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推动文化创新与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
02
传统文化概念解析
传统文化的定义
传统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社会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 发展起来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延续性的文化。它包括了一 个民族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伦理、风俗习惯、宗教 信仰、文学艺术等多个方面。
05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现代价值
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01
02
03
传承历史记忆
传统文化承载着民族的历 史记忆,有助于我们了解 过去,更好地认识自己和 民族身份。
促进文化认同
传统文化是民族认同的重 要标志,有助于增强民族 凝聚力和自豪感。
推动文化创新
传统文化为现代文化创新 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有助于推动文化多样性 和发展。
和行为,阻碍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因此,在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开放、包容、创 新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和社会中焕发 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03
文化传统概念解析
文化传统的定义
文化传统是指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发展并传承下来的 文化现象。它包括了一个民族、国家或地区在思想、道德 、艺术、宗教等方面的共同认知和价值观,是民族认同和 发展的重要基石。
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是维系民族团结和发展 的重要纽带。它不仅代表着民族的历史和智慧,也是民族 未来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文化传统的特点
历史性
文化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是经过长期积淀和发展而形成的。它反应了一个民族、国 家或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演变和融会。
中国文化与传统

中国传统音乐注重旋律和节奏的和谐,以及乐器演奏的技巧和表现力。
中国传统音乐和舞蹈在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与舞蹈
戏曲是中国独有的综合性表演艺术,融合了音乐、舞蹈、表演、说唱等多种艺术形式。
曲艺则是以说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艺术门类,如相声、评书、快板等。
中国古代建筑风格多样,包括宫殿、寺庙、民居等,每种建筑风格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价值。
中国古典园林以其独特的自然美感和人文内涵吸引了世界的关注,其设计理念和技巧对现代园林设计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古代建筑与园林
园林艺术
建筑风格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中国文化与传统
contents
目录
中国文化概述 中国传统艺术 中国传统节庆 中国传统习俗 中国传统思想与哲学 中国传统科技与发明
01
中国文化概述
中国文化是指中国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并传承下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具有独特的民族特性和丰富的内涵。
定义
中国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底蕴、多样的形态和广泛的影响。中国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理念,注重家族、亲情和孝道,强调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注重礼仪、道德和修养。
法家思想
总结词:法家思想强调法制和权威,主张以法治国、强化中央集权,推动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
墨家思想强调兼爱非攻、反对奢侈浪费,主张节俭、实用和互助,追求平等与和平。
总结词
墨家思想起源于战国时期,代表人物是墨子。墨家认为社会不平等和战争源于人类的自私和贪欲,主张兼爱非攻、反对奢侈浪费。墨家提倡节俭、实用和互助,追求平等与和平的社会理想。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教案8篇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教案8篇我们在写教案的时候,一定要明确好自己的教学目标,教案在完成的时候,大家务必要强调联系实际,作者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教案篇1教材分析:通过孔子语录,让孩子们遵循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在理解基础上水到渠成地完成熟读背诵本文的任务。
教学重点:通过多媒体、活动等多种教学手段在一堂课的各个环节中反复强化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在教学各环节衔接中对教师指令的准确把握并努力突现其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1.本学期我们已经学了《熟读精思》中古人教给我们的学习方法。
请同学们回顾一下。
老师明确:学习方法是:熟读和精思。
且是两者的有机结合。
(全班齐声背诵全文)肯定其背诵的熟练度后引出今天将学的课文。
(导入)2.请同学们不要翻书,先放松一下脑神经,让我们先来看几幅漫画。
看看画的都是些什么?比比谁的观察力最强最准确。
a.展示课件中第一幅漫画。
在同学们开动脑筋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回答后,为该图配上相应的说明文字“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老师示范性地带读,学生跟着朗读一遍。
b.同样的操作方法:放图#思考#回答#文字#带读#朗读(共5幅)初步目标:学会流利地朗读每一段文字。
3.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老师将给出每段话中生字的解释,请同学们自告奋勇起来翻译句子。
(老师点评并给出规范的翻译方法,随后通过课件切换,回到相应的每张漫画,请同学们通过朗读及时巩固一遍。
)在翻译中老师需要适时补充拓展的内容:a.古人的“学”包括哪两方面内涵?老师明确:学分小学和大学。
小学#诗辞章句;大学#修齐治平(板书)b.为何古人会因“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而“不亦乐乎”?老师明确:古人倡导“游学”传统。
通过学识的增长道德素养的提高实现自我价值的升华并以此为乐。
传统文化知识点解析

传统文化知识点解析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历史上形成的具有独特特点的文化体系,它承载着民族的智慧和价值观念,对于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传统文化的知识点进行解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传统文化的定义与特点传统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特文化体系,它包括语言、宗教、哲学、文学、艺术、音乐、舞蹈、建筑、服饰、礼仪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传统文化的特点是历史悠久、深入人心、独具特色和丰富多样。
二、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1. 传承文化传统: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根基,通过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可以使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增强文化自信。
2. 塑造民族精神: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标识,它承载着民族的智慧、情感和价值观念,可以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
3. 促进社会和谐:传统文化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播,可以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4. 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传统文化包含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如音乐、舞蹈、戏曲等,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升人们的审美情趣。
三、传统文化的知识点解析1. 语言文字: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语言文字体系,如汉字、拉丁字母等。
了解传统文化的语言文字有助于理解文化内涵和思维方式。
2. 宗教哲学:宗教哲学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它包括佛教、道教、儒教等不同的宗教体系,通过学习宗教哲学可以了解传统文化的信仰体系和价值观念。
3. 文学艺术:传统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形式丰富多样,如诗歌、小说、戏曲等。
通过学习传统文学艺术,可以欣赏和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学作品,感受传统文化的美。
4. 音乐舞蹈:音乐舞蹈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不同地区的音乐舞蹈有着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通过学习传统音乐舞蹈,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民族精神。
5. 建筑艺术:传统文化中的建筑艺术体现了民族的智慧和审美观念,如古代的宫殿、庙宇、园林等。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整理PPT课件

希腊神话、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启蒙主义
吗?了解《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吗?
了解华盛顿不愿权力膨胀而自我约束、主
动辞职的伟大举动吗?了解阿克顿“绝对
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这一现代至理名
言吗?
.
31
有人曾经说过:“现在孩子接触现代
东西机会太多,接触西方东西太泛滥。”
在看起来符合事实,而实际上现在的孩子
接触的西方文化多半是流行的(在西方本
童的智力发展作用不大。电脑世界,
为孩子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空间,学习、
游戏、休闲融为一体,它有现代科技
的成果。电脑的普及,体现了现代的
外来文明的冲击力。
.
26
反馈练习(二)
结合图片,谈谈这些“传 统文化”今天仍有着怎样的内 涵:
.
27
传
文
统
化
文
传
化
统
.
28
传
文
统
化
文
传
化
统
.
29
传
文
统
化
文
传
化
统
.
.
5
提问:课文作者阐述了一个怎样 的基本观点?
明确:传统文化与文化
传统,既是财富,又是
包袱。运用它而不被其
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
千里之外。
.
6
文本研习
.
7
在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完成下表的填空:
比较对象
概念
特点
举例
历代存在过的种
传统文化 种物质的、制度 的和精神的文化 实体和文化意识
文化传统
产生于民族的 历代生活,成 长于民族的反 复实践,从而 形成为民族的 集体意识和集 体无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从传统文化或文 化传统中找一个的例子,并且结合课文 “财富和包袱”这一部分内容,谈谈我们
该如何对待它。 (四人小组的形式展开 讨论)
资料
1966年5月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确实是在革中 国文化的命。八月份开始,“破四旧”的烈火烧 遍中华大地。寺院、道观、佛像和名胜古迹、字 画、古玩作为“封、资、修”立即成为红卫兵们 的主要破坏对象。举例来说,中国第一个佛教寺 院是东汉初年在洛阳城外营建的白马寺,为中国 “释源祖庭”。“破四旧”时它自然难逃洗劫。 寺院旁边有个白马寺生产大队,党支部书记率领 农民去革命,乱砸一通,一千多年的辽代泥塑十 八罗汉被毁,两千年前一位印度高僧带来的贝叶 经被焚。稀世之宝玉马被砸烂。几年后,柬埔寨 流亡君主诺罗敦.西哈努克指名要朝拜白马寺, 周恩来赶紧下令将北京故宫里的贝叶经和京郊香 山碧云寺的清代十八罗汉运到洛阳,来个冒名顶 替,才解决了外交难题。
第三幅画
游戏是儿童的本能,捉迷藏
的游戏体现了自我保护的意
识,也是一种有意思的活动,
不过对于儿童智力的发展作 用不是很大。电脑世界给孩
了文明的交流。电脑作 为现代科技的成果,也
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习、 游戏、休闲融为一体,显示
体现了现代外来文明的 冲击力。
课文总结
本文是一篇学术论文节选。 作者学识渊博,学术造诣颇深。 本文所论述亦颇深,我们却并 不感到晦涩难懂。为什么呢?选 取你体会最深的一点谈谈理由。
预习作业:自读课文,填写表格的内容
比较对象 落脚点 传统文化
含义
特性
文化传统
1.校对表格内容:
比较对象 落脚点
含义
特性
传统文化 文化 文化传统 传统
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 的、 时代性
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 实体和 民族性 文化意识。具体的就是文化
遗产。
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是 一个民族的共同心理状态, 是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 意识。
惰性 渐变性
在过去的一百年里,人们对于传统和文化和文化传 统的一些态度:
(1)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曾经提出过 “打倒孔家店”。
(2)后来胡适又提出了“整理国故”。
(3)文革期间曾展开过大规模的批林批孔运动,孔 孟之道当作牛鬼蛇神,打翻在地。
(4)九十年代以来也有人提出要复兴我们的传统文 化。
作为文化实体,四合院 与现代 化的住宅,确实有很大差异,但也 有作为传统一脉相承的地方,如封 闭观念-----用墙隔开,色调的使用----灰淡的冷色调,朝向-----坐北朝 南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民族的集体 无意识的作用。
第 二 组 画
这两幅图片放在一起,反 差很大,一静一 动,一个娴静地坐于自家闺房内,另一个则在 大庭广众之中。从这种对比中可以看出传统的 可变性,贤淑的少女变成了富有活力的勇于拼 搏的奥运健将。
②从论证的角度看,本文论证严密,运用 了比喻、正反对比等论证方法
首先提示辩证地把握传统的两重属性并非易事, 指出由于认识偏差而引发出的两种倾向带来的严 重后果。这里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如把传统比 喻为时装,比喻为文物等。再从正面分析传统为 什么是财富是包袱,指出传统是内在物,是人群 共同体的品质和精神。这里和前一节形成正反对 比,用了对比论证。最后进一步明确,说明这种 内在物的本质属性和由来,阐明应取的正确态度。
唐承隋制,唐代是中国历代 经济、文化的鼎盛时期,因 此服饰也十分华丽。贵妇人 的礼服多以坦胸、低领、大 袖为主,同时又有襦裙、半 臂肩披帛巾。当时的织造技 术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同时由于大量吸收外来文化 的影响以及胡服的持续影响, 唐代服饰普遍华丽、清新, 充满大唐盛世之风范。
中国画
中国画又叫国画,它 是用毛笔、墨及颜料, 在宣纸或绢上画出的 画。中国画与中医、 京剧一起,被誉为中 国的“三大国粹”。
(5) 当前社会上又掀起了“汉服热”、“国 学热”。
总体结构
总————分————总
传统
传统文化 两重性
文化传统
2.看课文的“财富和包袱”这一部分内容, 依次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作者认为我们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
(2)作者提出这样的观点是基于何种理由呢?
(3)作者用财富和包袱的比喻来形象地说明文化传 统和传统文化的双重属性,像这样生动的语言在文 中还有很多,请你从文中再找出一些类似用比喻来 说理的例子。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庞朴
庞朴1928年10月出生于江苏淮
阴,汉族。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 国社会科学》杂志副编审、副总编和 《历史研究》主编等职。现为中国社 会科学院研究员、联合国科教文组织 《人类科学文化发展史》国际编委会 中国代表。现为“国际简帛研究中心” 主任。
注音
与时俱进 yǔ 与会 yù 媲美 pì 一大摞 luò 自戕 qiāng 蜕除 tuì 昙花一现 tán 钳制 qián 攻讦 jié 一蹴而就 cù 威慑 shè 孕育 yùn
提示:可从语言和论证的角度来谈。
①语言的角度,请大家注意作者语言 的运用,如动词、关联词,特别是句 式的变化。
②论证的角度,请大家阅读“财富和包 袱”这一部分后面三个小节,思考 文章是如何论证的。
①从语言的角度来看,作者注意语 言的运用,如动词、关联词,特别是句 式的变化。
例如第六段,“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 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抱残守缺,化为明日黄花; 也有的播迁他邦,重振雄风;也有的昙花一现, 未老而先亡”大体相同的句式,组合在一起,连 绵而来,读起来很有气势和节奏感。第二段,传 统即“那个在以往历史中形成的、铸造了过去、 诞生了现在、孕育了未来的民族精神及其表现” 用很长的短语修饰“民族精神”。再如,以“蜜 蜂”和“蜂蜜”比作“传统文化”与“文化传 统”,极好理解。
剪纸,就是用剪子、刻刀在大红纸或有色纸上剪。刻出 各种装饰性的花样和图案。中国的剪纸艺术大约有 2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民间十分常见的工艺品
中国古代的园林艺术是中国文化的一朵奇葩。现存于 中国各地的古典园林,风景优美,建筑奇特,是中外 游人向往的游览胜地。
苏州留园
第 一 组 画
四合院就是房屋从四面 20世纪90年代,苏州建 “合(拢)”过来。四 造的住宅小区。围墙内 合院除了正房必须朝南, 是一幢幢别墅和公寓房, 还有个“左厨右厕”的 都有墙分隔。 老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