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测图实习报告

合集下载

数字测图实习报告(完整版)

数字测图实习报告(完整版)

数字测图实习报告专业班级组号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10 年11 月1 日至2010 年11 月12 日目录一、实习目的及意义 (1)二、实习内容及要求 (1)三、数字地形图测绘基本原理 (2)四、数字地图测绘过程 (2)五、参考资料 (7)六、实习心得 (8)数字测图实习报告2010—11-1至2010—11—12我们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学生在校进行了为期两个星期的数字化测图实习。

一、实习目的及意义通过这次实习,使我们对《数字化测图》这门课程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掌握,进一步加深我们对数字化测图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我们实际操作的能力。

本次实习培养了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以及实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实事求是,严谨认真,吃苦耐劳,同时还要团结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好小组的实习任务。

从各方面锻炼自己,为以后的测量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及要求1、实习的具体内容如下:1、数字地图测绘(1)练习和掌握全站仪的使用方法;(2)每组测绘一幅1:1000的数字地图;(3)熟悉和掌握南方CASS地形测图软件编辑地形图的基本方法.2、数字地图的工程应用(1)完成测站改正;(2)完成设计路线的断面图绘制;(3)用DTM和断面法计算土方量。

3、MAPGIS扫描矢量化熟悉MAPGIS软件进行扫描矢量化的步骤和方法。

2、实习的具体要求如下(1)掌握数字化测图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2)掌握并熟练全站仪的使用.(3)掌握使用数字成图软件(南方CASS)进行数字地图编绘的方法。

(4)掌握矢量化软件进行地图的扫描矢量化操作步骤和方法.三、数字地形图测绘基本原理采用草图法进行数字化测图,主要作业过程分为三个步骤: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地形图的数据输出。

在本次实习中利用中纬全站仪进行外业数据采集,在内业计算机上采用南方CA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成图.四、数字地图测绘过程1、踏勘,选点本次实习地点是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南校区,地形十分熟悉.老师带领我们在校区大门口选择一点作为已知点,根据一份小比例尺图,选出一条闭合导线,现场选出导线点,并均匀分布在校内,共计6个点。

测绘实习报告范文7篇

测绘实习报告范文7篇

测绘实习报告范文7篇测绘实习报告篇1我们进行了为期差不多五个月实习,其中两周多的户外作业和几天的数据处理,通过这次的实习我对数字测图内容有了更深的了解、户外作业其中包括导线测量,碎部测量、主要练习水准仪和全站仪的使用、因为以前在课程的教授过程中已经练习过导线测量,使用这次重点练习碎部测量和绘制地形图,我也对碎部测量影像比较深、碎部测量是一控制点(我们本次任务中的H1到H18点)为基础测定地物地貌的平面坐标和高程并将其绘制成地形图的测量过程、我们本次采用的是数字测图法,所用仪器是托扑康全站仪、碎部测量步骤:1、定向2、检核3、测量定向即将全站仪架在已知点,将棱镜架在另一已知点,将全站仪对准棱镜,再将已知点输入、检核就是把棱镜架在另一已知点,将全站仪对准它进行测量,如果得出的数据和以有数据的误差在允许的范围内,表明全站仪已经架好,可以进行测量,否则要重新定向、误差分析除了全站仪本身的引起的误差外(比如竖轴倾斜引起的误差)还有大气折光的影响引起的误差和操作过程的误差、为了避免大气折光的影响我们尽可能早的起床和在太阳不大的时候测量,尽管如此但为了如期的完成任务还是不可不免的要在烈日下测量、这也让我第一次体会到了户外测绘的艰辛、操作过程会出现的误差有:为对中引起的误差和为整平引起的误差、通过两周的练习,我能熟练的对中和整平,所以这些误差能尽可能的减小、操作过程引起的误差还有两个比较容易忽略的,那就是:1、加密引起的误差我们是通过已知点来测量碎部点的,其最基本的条件是两点间要通视、所以当岁部点和已知点不通视时就要进行加密、加密点又要作为已知点用,所以当加密点出现误差时会使后面的点受到很大影响、所以在加密时要特别仔细、2、未检核引起的误差、我们把全站仪架在已知点,将其对准后视棱镜,输入后视点数据、但当全站仪不能对准棱镜时,又未进行检核就会出现误差、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讲,进行碎部测量一般碎部点都比较多,如果每个点都进行检核会花大量时间、而不检核就要求进行定向时要确保精确,可见测绘要一门要求非常细心和严格的学科、通过这次的户外测量和内业数据的处理,我基本上掌握了数字测图的一些基本内容包括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的使用,导线测量,碎部测量的方法,地形图的绘制、做到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对以前零零碎碎学的测量知识有了一综合应用的机会、通过户外测量我充分认识到干我们这一行的需要的是耐心,毅力和仔细、要绘制出一幅地形图是要测出许多碎部点的,重复单一的测量没有耐心和毅力是不可能完成的,不仔细是很容易出现错误的,而测绘对误差是那么的敏感、所以干一行要爱一行,要在每次的练习中培养自己的测绘习惯、另外团队合作也很重要、一个小组要想完成一份好的实习作业,光靠一个或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我们完成这次实习的原则也是让每个组员都学到知识,会实际操作,而不是抢时间,赶进度,草草了事收工、所以,我们每个组员都至少独立的观察、记录水准、和碎部测量的一站、最后我们回到本部进行数据处理,利用南方cass和CAD绘制地形图,我们很仔细、我们深知搞工程这一行,需要的就是细心,做事严谨,一个小数点的错误可能影响全局、如果现在不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将来工作了,在实际操作中犯了错,导致的可能是成百上千万的损失、这次实习除了让我更好理解课内知识以外,还懂得了实地操作的步骤,和获得了实地测绘的感受,为今后两年的学习开好路、当地形图绘制出来时,我有一点激动,因为这次实习达到了初衷,那是我们两周的劳动成果、测绘实习报告篇2我们进行了为期差不多五个月实习,其中两周多的户外作业和几天的数据处理,通过这次的实习我对数字测图内容有了更深的了解,暑假测绘实习报告。

数字化测图实习报告

数字化测图实习报告

数字化测图实习报告一、实习性质、目的和任务《数字化测图原理与方法》实习是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实践性必修课程。

任务:掌握全站仪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室内成图。

目的:本次实习是在完成《数字化测图原理与应用》理论教学之后进行的,通过实习,使学生能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提高实际操作技能数字化测图的原理与方法。

二、实习程序与时间安排数字化测图实习总时间为5周,每周7天,每天2个单元,合计70个单元,每单元实习时间为4小时。

三、实习内容与要求实习内容:⒈野外数据采集:包括图根控制测量和碎步测量。

⒉数据的传输:数据由全站仪传输到计算机,生成图形文件。

⒊计算机图形编辑:利用数字测图软件进行人机交互式的图形编辑与修改。

⒋图幅整饰:地形图的分幅、图廊的自动绘制。

⒌地形图输出:绘图仪输出图纸。

实习要求⒈全面、系统的掌握数字化测图的理论和方法。

⒉每组应完成一幅(50cm*50cm)1:1000数字地形图。

⒊实际测图过程中,一切操作都应遵循数字化测图图式、规范的要求。

四、实习测区概况:地形、气候我们的测区也就是我们的学校,内蒙古科技大学坐落在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美丽的草原钢城―包头。

她始建于1956年,最初为包头钢铁工业学校和包头建筑工程学校,1958年两校合并组建包头工学院,1960年更名为包头钢铁学院,隶属原冶金工业部,1998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理,成为中央与地方共建的高校,1999年内蒙古煤炭工业学校并入,2003年更名为内蒙古科技大学。

位于内蒙古阿尔丁大街八号,离包头火车站大约一公里的地方,目前,学校占地12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31万平方米。

学校固定资产总值约5.8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03亿元。

教学、试验设施完备,各类体育运动设施齐全,校园网络系统运行可靠、利用率高,基于网络管理平台控制的多媒体教室应用效果好,现代化的图书馆初步实现了馆藏资源数字化和网上资源馆藏化,馆藏各类图书总数204万册,面向全体师生开通了学术期刊文献等多个专向检索服务系统。

数字化测图测量实习报告

数字化测图测量实习报告

数字化测图测量实习报告数字化测图测量实习报告1伴随着暴雨,阵雨,小雨和大太阳的实习生活总算要结束了,我想大家这些天的心情也和这多变的天气一样起伏不定,而大家也顺利的由中国移民到了南非吧。

我们一起经历了吵吵闹闹,开开心心,也感受到了更多的充实和真实,很有意义。

俗话说的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还记得我们领了仪器后,第一次扛着全站仪一大堆人在东五楼那边,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完全是懵的。

当时,我就觉得我们真的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感觉啊!仔细想想,我们开始实习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掰树了。

然后在茫然中度过了第一天的实习生活。

而他们男生也在这天晚上回去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仔细的研究,而我就在寝室看了看书,发现是懂非懂的。

第二天的时候,我们依照“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碎步”的概念,并在熟悉了全站仪的使用方法,测回法,竖直角以及指标差的计算,以及如何布设控制网和用仪器获得观测数据的方法的知识以后,开始进行控制网的布设。

本以为可以顺利地进行这一切,可是往往我们想得太过简单了。

毕竟以前接触的只是一些简单的碎步,比如测一个建筑物等等,甚至连坐标都是自己假定的。

所以这样的一个布设工作,对刚接触的我们来说,也算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了。

在跟老师了解到相关的知识后,我们的第一条导线终于诞生了,一条11个控制点的闭合导线,也宣告着我们的实习真正的开始了。

测量过程中依旧是磕磕碰碰,刚开始还会出现测了很久才看到有的数据没有测,又得重来的情况,有的时候一个测站上面都得耽搁好久。

就这么一个简单的闭合导线,我们做了好几天才完成。

本来做完了是值得高兴的,但却因为角度闭合差与高差闭合差都超限而以失败告终。

最终,男生那边研究猜想可能是路线太长导致误差积累。

于是放弃了之前的闭合导线将其改为做两条附和导线。

由于前面的经验积累,这一次我们做起来游刃有余,很快就完美落幕了。

当时的我们心里充满了小小的高兴和自豪之感。

接下来的就是碎步测量。

相对而言,碎步测量就要容易很多了,毕竟之前也是多次接触,而唯一不同的也就是工作量大了很多。

广西灌阳县城郊数字化地质填图实习报告范文

广西灌阳县城郊数字化地质填图实习报告范文

广西灌阳县城郊数字化地质填图实习报告范文目录第一章:绪论............................................................. ............................................................... .. (3)1.1目的任务............................................................. ............................................................... .. (3)1.1.1实习目的............................................................. ............................................................31.1.2实习任务............................................................. ............................................................31.1.3实习时间安排............................................................. ....................................................41.1.4完成工作量及提交成果............................................................. .....................................61.2实习区地理概况............................................................. ............................................................71. 3区域地质概况............................................................. (8)1.3.1地层.................................................................91.3.2构造............................................................. ............................................................... ..131.3.3岩浆岩............................................................. . (19)1.3.4矿产资源............................................................. ..........................................................231.4前人研究概况............................................................. . (25)第二章:测区地层............................................................. ............................................................... . (26)1.1实测剖面地层............................................................. . (26)1.2地层描述............................................................. ............................................................... ......26第三章:测区构造............................................................. ............................................................... . (29)1.1褶皱............................................................. ............................................................... .............291.2断层..........................................................................321.3节理............................................................. ............................................................... .............351.4劈理............................................................. ............................................................... .............36第四章基于3S技术的数字化地质填图............................................................. . (37)4.1基础底图的数字化............................................................. .. (37)4.1.1基础底图的扫描.............................................................. .............................................374.1.2屏幕跟踪矢量化.............................................................. .............................................374.2地质数据的采集、处理及最终成图.............................................................. (40)1/574.2.4用MapGIS软件进行成图............................................................. ..............................444.3RS在地质填图中的应用............................................................. .. (47)4.3.1遥感概念及应用简介............................................................. ......................................474.3.2地层单元与影像特征关系............................................................. ..............................494.3.3断层与影像特征关系............................................................. ......................................504.3.4褶皱与影像特征关系............................................................. .. (51)第五章地质发展史............................................................. ............................................................... . (51)5.1沉积发展史............................................................. ............................................................... .515.2构造发展史............................................................. ............................................................... .535.3生物发展史............................................................. ............................................................... .54第六章结束语............................................................. ............................................................... ............55参考文献............................................................. ............................................................... ....................57附表、附图............................................................................................................................ . (57)2/57第一章:绪论1.1目的任务1.1.1实习目的1准备工作2踏勘学习掌握:点的记录内容和记录格式;信手剖面图和素描图的绘制方法;手持式GPS、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罗盘和地形图的使用;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的基本特征;岩浆岩与围岩的三种接触(侵入接触、沉积接触和断层接触)关系;沉积岩的原生构造;地层接触关系;小型褶皱的观测,褶皱几何要素的测定;断层观察、断层性质、产状、规模的确定;节理观察、统计及节理图的编制;板理、线理和劈理折射的观察;野外主要岩石类型的肉眼鉴定、描述及定名方法;了解主要化石特征、化石组合及时代意义。

测绘工程实习报告范文5篇

测绘工程实习报告范文5篇

测绘工程实习报告范文5篇测绘工程实习报告范文5篇「篇一」一、实习目的:通过控制网的建立、地形点的测绘、手绘成图等,可以增强测绘地面点的概念,提高解决工程中实际测量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巩固已学的测量课程知识;在测、记、算、绘等方面得到全面的训练,加强动手能力的锻炼;培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测量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吃苦耐劳与团结写作的精神。

二、实习内容设备DS3型微倾式水准仪,DJ6型光学经纬仪,塔尺,三脚架,盘尺,半圆仪,测钎,直尺,50_50图纸等。

1.水准测量:根据已知水准点的高程,测量其他水准点的高程;2.导线测量:通过测角和量距,求出各导线点的坐标;3.碎步测量:根据控制点,测定碎步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4.绘图。

理论知识:(1)平面控制测量①踏勘选点:每组在制定范围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定导线点,布设一条闭合导线,导线点要有足够的密度便于控制整个测区;导线平均长80m左右,并设置固定标志,以便测角与测边。

②水平角观测:导线转折角一律为左角,用测回法观测两个测回。

两个半测回角值之差≤±24",测回间古刹≤±24",个测回零方向的读盘变换量为180°/n(n 为测回数)。

③边长测量:导线变长测量用全站仪单向观测一测回。

④导线内业计算:导线方位角闭合差的限差为±24"根号n,n为导线点数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的限差为1/5000。

(2)高程控制测量采用四等水准测量规定各导线点高程,四等水准测量每张的实线长度小于80m,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小于±20mm根号L,L是以Km为单位的水准路线长度。

测量顺序为后、后、前、前。

水准测量原理: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借助于带有分划的水准尺,直接测定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已知点高程和测得的高差,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设水准测量的进行方向为从A至B,A称为后视点,a为后视读数;B称为前视点,b称为前视读数。

数字测图实习报告

数字测图实习报告

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测绘工程专业测图绘图类实习2(数字测图实习)实习报告姓名:王清旺班级:测绘BG162学号:0000000000实习指导教师:实习时间:17年10月23日—17年11月3日目录1实习目的与要求 (1)1.1实习目的 (1)1.2实习要求 (1)2图根控制测量 (2)2.1控制测量的概述 (2)2.1.2控制测量的原则 (2)2.2踏勘选点 (2)2.2.1选点要求 (2)2.2.2实地踏勘选点 (3)2.3闭合导线施测 (3)2.3.1闭合导线角度测量 (3)2.3.2闭合导线边长测量 (4)2.4导线成果计算 (4)3水准测量 (6)3.1水准测量原理及要求 (6)3.2水准仪的使用 (6)3.2.1水准仪的使用步骤 (6)3.2.2水准测量方法 (6)4碎部测量 (8)4.1基本内容 (8)4.2碎部测量的方法 (8)4.2.1碎部测量技术要求 (8)4.2.2碎部点的选择 (8)4.2.3碎部测量步骤 (8)5内业成图 (10)5.1内业数据传输 (10)5.2成图方法 (10)5.2.1内业成图原理 (10)5.2.2内业成图具体过程 (10)6参考资料 (11)7实习心得 (12)8.数字成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实习目的与要求1.1实习目的1.巩固和深化对《数字测图原理与技术》课程的理解,具体三个方面:熟练掌握常用测量仪器的使用;掌握小地区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成图过程与测绘方法;了解数字测图的基本程序及相关软件的应用。

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常用测量仪器水准仪、全站仪的使用。

掌握导线测量、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和计算方法。

3.培养同学们的基本功,充分锻炼同学们在测,记,算,绘各方面的能力,充分认识到测量工作的科学性,精密性,并帮助同学们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和个人责任感,引导专业素质的养成。

2023年测绘实习报告集合7篇

2023年测绘实习报告集合7篇

2023年测绘实习报告集合7篇测绘实习报告篇1一、工作分配实习周刚开始时我们小组经过讨论分配好了各个组员主要负责的项目,我分配到的工作是记录数据。

记录数据,别看它微不足道,但只要记错,以后的计算全部失败,所以工作一开始我就特别警惕小心,每次记之前和读数同学核对一下,避免出现错误。

很庆幸的是,整整一周的数据记录下来除了数据本身无法避免的误差之外,作为记录员的我并没有犯错。

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需要负责的项目,但是一些紧急时刻我们都会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任务,不仅提高了测量的效率,同时也让我们对测量过程中的各个项目都有一定的了解。

二、工作总述本次测量的工作任务主要有两个:一.在分配到的区域中完成一条导线的测量(包括该导线的'水准测量,距离测量,水平角测量);二.按1:500的比例尺完成分配到得区域地形图的测绘。

针对第一个任务,我们根据我们所分配到的地理位置的实际情况,选择了一条有一定长度、一定高差的闭合路线作为施测路线。

接下来便是根据已知点确定未知点,未知点的确定很重要,各点的好坏决定了测量的速度,一切准备完毕后。

我们选一已知水准点作为高程起始点,.1人利用水准仪器和经纬仪观测该水准路线(同时也是导线)的高程以及水平角(实验仪器的整平对实验数据的误差有很大的影响;水准测量和水平角测量均需检查闭合差,超过差限一定要重新测量),1人记录、2人立尺,2人利用皮尺进行测量导线点间的距离。

定位各个建筑物的角点主要用到的仪器是经纬仪和皮尺,将经纬仪定位于四个已知的测站,测到一切可以侧到的建筑物的点,一些可以准确定位的点则用皮尺进行测量然后定位,一边测一边画草图记录各个测到的点以及在聚酯薄膜上准确画出各点的准确位置。

可以说整个过程比较复杂麻烦,因为许多点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这也导致了图上的某些建筑物点之间出现一点偏差,但我们不气馁,那个点出现错误那个点重测,最后终于解决了这些偏差的问题。

经过几天不停地测量,区域中大致的建筑物草图已经出炉,接下来便是对草图的修正以及加深,这一块虽然不是我负责的,但我也进行了一定的了解,比如大路用实线,小路用实线,草坪,路灯等对应的符号都要标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科技大学《数字化测图原理与方法》实习报告学院: 矿业工程学院专业: 测绘工程10级-班指导老师: 李世平姓名: 张庆学号: 1072143113日期: 2012.06.30数字化测图实习报告一、实习时间和地点:时间:2012年6月11日至2012年6月30日地点:内蒙古科技大学校园内二、实习性质、目的和任务:《数字化测图原理与方法》实习是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实践性必修课程。

任务:掌握全站仪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室内成图。

目的:本次实习是在完成《数字化测图原理与应用》理论教学之后进行的,通过实习,使学生能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提高实际操作技能数字化测图的原理与方法。

三、实习内容与要求:实习内容:1.野外数据采集:包括图根控制测量和碎步测量。

2.数据的传输:数据由全站仪传输到计算机,生成图形文件。

3.计算机图形编辑:利用数字测图软件进行人机交互式的图形编辑与修改。

4.图幅整饰:地形图的分幅、图廊的自动绘制。

5.地形图输出:绘图仪输出图纸。

实习要求:1.全面、系统的掌握数字化测图的理论和方法。

2.每组应完成一幅(50cm*50cm)1:1000 数字地形图。

3.实际测图过程中,一切操作都应遵循数字化测图图式、规范的要求。

四、实习测区概况:内蒙古科技大学坐落在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美丽的草原钢城——包头,她始建于1956 年。

包头市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坐落在著名的黄河河套顶端,北于蒙古国接壤,东西两侧是土默川平原和河套平原,是连接环渤海经济带和西北地区的战略要地,是自治区战略布局中腹地开发的关键地区,属半干旱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2002 年包头市年均气温8.5 ℃,年最低气温-27.6 ℃,年最高气温35.5 ℃,年降水总量262.9 毫米,年最大风速11.0米/秒,平均风速1.8 米/秒,年日照时数2806 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52%,全年沙尘天气12 次。

夏秋之时,是包头绝佳季节,清风送爽,花香色艳,瓜果丰盛,蔬菜充足,是理想的避暑胜地。

冬春二季,冰封雪飘,银装素裹,别具北国特色。

目前,学校占地121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5 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31 万平方米。

分为东西两院,东院为高职院,西院为本科院。

由于测区位于大学校园内交通便利,测区有三条主干道,若干交叉道。

形成了网型,由于校园高楼林立,通视条件较差,所以控制网应沿路线布设。

形成网型控制网。

但是由于校园人流量较大也给测量带来一定的麻烦。

测区地势较为平坦,通视条件好。

五、作业规范:1.坐标系统可采用国家坐标系、独立坐标系,由实习指导教师统一选定。

2.测图比例尺可选用1:500 ,1:1000 ,1:2000,由实习指导教师根据任务和地形情况统一确定。

3.地形图基本等高距根据地形类别和用途的需要,按表1之规定由实习指导教师统一确定。

表1 基本等高距单位:m4.地形图符号注记执行《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的规定。

对图式中没有规定的符号,由实习指导教师统一规定,不得自行设计使用。

5.地形图分幅采用正方形,规格为50cm*50cm;图号以图廊西南角坐标公里数为单位编号X 在前,Y 在后,中间用短线连接(如1:1000,10.5-21.5)。

6.图根控制点相对于起算点的平面点位中误差不超过图上0.1mm;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测图等高距的1/10.7.测站点相对于临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3mm;高程中误差;平地不得大于1/10 基本等高距,丘陵地不得大于1/8 基本等高距,山地、高山地不得大于1/6 基本等高距。

8.图上地物点相对于临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与临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应符合表2 之规定。

表2 图上地物点点位中误差与间距中误差(图上mm)9.地形图高程精度规定:城市建筑区和基本等高距为0.5m 的平坦地区,其高程注记点相对于临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0.15m。

其它地区地形图高程精度应以等高线插求点的高程中误差来衡量。

等高线插求点相对于临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应符合表3之规定。

表3 等高线插求点的高程中误差六、踏勘选点、埋点:(一)仪器工具每小组携带木桩若干,斧子一把,小钉若干个,选点纸一张。

(二)作业方法图根控制点应选在土质坚实、便于长期保存、便于仪器安置、通视良好、视野开阔、便于测角和测距、便于施测碎部点的地方。

要避免将图根点选在道路中间。

图根点选定后应立即打桩并在桩顶钉一小钉或画“+”作为标志;或用油漆在地面上面“○”作为临时标志并编号。

当测区内高及控制点稀少时,应适当埋设标石,埋石点应选在第一次附和的图根点上,并应做到至少能与另一个埋石点相互通视。

各作业小组按明显带状地物如河流、道路等边界划分选点测区,在通视良好的地区以布设三角网为主,在通视情况不好的地区以布设导线为主,建议三角形变长为200m~500m,导线边长为100m~300m。

(三)作业要求图根点视直接供测图使用的平面和高程依据,宜在各级国家控制点、城市等级控制点、GPS 控制点下加密。

图根点的密度应根据测图比例尺和地形条件而定,传统测图方法平坦开阔地区图根点的密度不宜小于表 4 之规定;数字化测图图根点的密度不宜小于表5 之规定。

表4 平坦开阔地区图根点的密度(点/㎞2)表5 数字化测图平坦开阔地区图根点的密度(点/㎞2)七、图根控制测量:(一)仪器工具:全站仪、反光棱镜、小钢卷尺等。

(二)作业方法与要求1.图根平面控制测量图根平面控制点的布设,可采用图根导线、图根三角锁(网)方法,不宜超过二次附合,图根导线在个别极困难的地区可符合三次。

局部地区可采用光电测距极坐标法和交会点等方法,亦可以采用GPS 测量方法布设。

图根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6之规定。

因地形限制图根导线无法附合时,可布设支导线。

支导线不多于4条边,长度不超过450m,最大边长不超过160m。

边长可单程观测1 测回。

水平角观测首站应连测两个已知方向,采用DJ6 光学经纬仪观测1 测回,其它站水平角应分别测左、右角各 1 测回,其固定角不符值与测站圆周角闭合差均不应超过±40〃。

图根三角锁(网)的平均边长不宜超过测图最大视距的 1.7 倍。

传距角不宜小于30°。

特殊情况下个别传距角也不宜小于20°。

线形锁三角形的个数不应超过12 个。

图根三角锁(网)的水平角,应使用DJ6 级仪器并采用方向观测法观测 1 测回。

当观测方向多于 3 个时应归零。

图根三角锁(网)水平角观测各项限差应符合表7之规定。

表7 图根三角锁(网)的技术要求采用交回测量时,其交会角应在30°~150°之间。

前、侧方交会应有三个方向;后方交(三角之和)不应在160°~200°之间。

交会边长不宜大于0.5M(m)(M为测图比例尺分母)点位应避免落在危险圆范围内。

当局部地区图根点密度不足时,可在等级控制点或一次附和图跟点上,采用光电测距极坐标法布点加密,平面位置测量的技术要求符合表8 之规定。

采用光电测距极坐标所测的图根点,不应再行发展,且一幅图内用此法布设的点不得超过图跟点总数30%。

条件许可时,宜采用双极坐标测量,或适当检测各点的间距;当坐标、高程同时测定时,可变动棱镜高度两次测量,以作校核。

两组坐标较差、坐标反算间距较差均不应大于图上0.2㎜。

表8 光电测距极坐标法测量技术要求注:1、边长不宜超过定向边长的 3 倍;2、采用双极坐标测量时,每测站联测一个已知方向,测角、测距均为 1 测回,两组坐标较差不超限时取其中数。

图根三角锁(网)和图根导线可采用近似坐标平差。

计算角值取至秒。

边长和坐标取至厘米。

单三角锁坐标闭合差,不应大于图上±0.1√nt(㎜)(nt 为三角形个数)。

线形锁重点合点或测角交会点的两组坐标较差,不应大于图上0.2 ㎜。

实量边长与计算边长与计算边长较差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1500。

2.图根点高程测量图根点的高程,当基本等高距为0.5 m 时,应用图根水准、图根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或GPS 测量方法测定;当基本等高距大于0.5 m 时,可用图根经纬仪三角高程测定。

图根水准测量应起闭于高程控制点上,可沿图跟点布设为附和路线、闭合环或结点网,对起闭于一个水准点点闭合环,必须先行检测该点高程的正确性。

高级点间附和路线或闭合环线长度不得大于8 ㎞,结点间路线长度不得大于 6 ㎞,支线长度不得大于4 ㎞。

使用不低于DS10 级的水准仪(i 角应小于30〃),按中丝读数法单程观测(支现应往返测),估读至毫米。

水准测量技术要求符合表9、表10 之规定。

图根水准就计算可简单配赋。

高程应取至厘米。

表9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表10 水准测量测站限差图根三角高程导线垂直角应对向观测;光电测距极坐标法图根点垂直角可单向观测 1 测回,变换棱镜高度后再测一次;独立交会点亦可用不少于三个方向(对向为两个方向)单向观测的三角高程推求,其中测距要求同图跟导线。

图根三角高程测量的技术要求符合表11 之规定。

表11 电磁波测距高程导线的主要技术指标长(㎞);2、仪器高和目标高应准确量取至毫米,高差较差或高程较差在限差内时,取其中数。

当边长大于400 m 时,应考虑地球曲率和折光差的影响。

计算三角高程时,角度取至秒,高差应取至厘米。

八、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一)仪器工具:全站仪,反光棱镜,小卷尺,纸张,铅笔等。

(二)作业方法:1)置仪:在控制点上安置全站仪,检查中心连接螺旋是否旋紧,对中、整平、量取仪器高、开机。

2)创建文件:在全站仪Menu 中,选择“数据采集”进入“选择一个文件” ,输入一个文件名后确定,即完成文件创建工作,此时仪器将自动生成两个同名文件,一个用来保存采集到的测量数据,一个用来保存采集到的坐标数据。

3)输入测站点:输入一个文件名,回车后即进入数据采集之输入数据窗口,按提示输入测站点点号及标识符、坐标、仪高,后视点点号及标识符、坐标、镜高,仪器瞄准后视点,进行定向。

4)测量碎部点坐标:仪器定向后,即可进入“测量”状态,输入所测碎部点点号、编码、镜高后精确瞄准竖立在碎步点上的反光镜,按“坐标”键,仪器即测量出棱镜点的坐标,并将测量结果保存到前面输入的坐标文件中,同时经碎部点点号自动加1返回测量状态。

再输入编码、镜高,瞄准第2个碎部点上的反光镜,按“坐标”键,仪器测量出第2个棱镜点的坐标,并将测量结果保存到前面的坐标文件中。

按此方法,可以测量并保存其后所测碎部点的三维坐标,同时绘制草图,并保存观测点的点号与草图上的点号一致。

5)临时测站点的测量:在数据采集过程中,有些碎部点用已有的控制点无法测到,这时需要临时增加一个测站点,临时测设点的测量时根据前述碎部点测量中的(侧视)菜单进行,只是在测量之前要输入临时测站点的测站名而已,方法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