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深加工与利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煤炭行业的人才培养与技能提升

煤炭行业的人才培养与技能提升

煤炭行业的人才培养与技能提升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增长,煤炭行业作为重要能源产业,其人才培养和技能提升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煤炭行业人才培养与技能提升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的重要性1. 增强人才储备: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充足的专业人才储备,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2. 推动技术创新:煤炭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只有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才能推动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应用。

3. 提高综合素质:人才培养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要培养人的综合素质,如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以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

二、人才培养的策略1. 加强理论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使其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为将来的实践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拓展实践机会:除了理论课程的学习,还应提供实践机会,如实习、实训等,让学生有机会亲身感受煤炭行业的实际工作,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 加强职业素养培养:在人才培养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规范、职业心态等,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职业素质。

三、技能提升的重要性1. 适应市场需求:技能提升是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的关键措施,只有不断提升自身技能水平,才能适应行业的不断变化和市场的需求。

2. 提高工作效率:技能提升不仅可以提高工作质量,还能提高工作效率,使员工更加熟练地完成工作任务,从而提高整体生产效益。

3. 增加竞争力:在竞争激烈的煤炭行业中,技能提升可以使员工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增加个人的竞争力和职业发展空间。

四、技能提升的途径1. 继续教育:提供员工进修学习的机会,鼓励他们通过参加学习班、职业技能培训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

2. 岗位轮岗:给予员工机会在不同岗位上工作,增加他们的工作经验,拓宽视野,提高岗位技能。

3. 培训计划:建立完善的培训计划,根据员工的需求和岗位要求,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员工在工作中所需的专业技能。

煤炭行业人才发展探讨煤炭行业人才培养和发展的策略

煤炭行业人才发展探讨煤炭行业人才培养和发展的策略

煤炭行业人才发展探讨煤炭行业人才培养和发展的策略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经济环境下,煤炭行业作为一个重要的能源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然而,由于行业特性的限制以及外在因素的影响,煤炭行业人才的培养和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为了确保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探讨并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和发展策略。

一、背景分析煤炭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传统能源依赖大环境下,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能源结构的转型以及环保意识的增强,煤炭行业面临严峻的发展困境。

此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现代化生产要求的提高,也促使煤炭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变得更加迫切。

二、人才培养策略为了满足煤炭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必须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策略。

以下是几个方面的建议。

1. 教育体系改革煤炭行业需要专业化、高素质的人才,因此在高等教育阶段,应加大对煤炭相关专业的培养力度。

此外,还应与煤炭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实际工作环境。

2. 职业技能培训除了高等教育阶段的培养,煤炭行业还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和操作人员。

因此,应建立全面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为从业人员提供适应性强、针对性明确的培训课程。

同时,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技能竞赛和评选活动,激励人才在技术方面的进一步发展。

3.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煤炭行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

因此,必须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创新教育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三、人才发展策略除了培养策略外,还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人才发展策略,以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人才。

1. 薪酬福利体系改进提高薪酬水平和完善福利政策,是吸引和激励人才的重要手段。

煤炭企业应该根据员工的贡献和能力,合理制定工资及薪酬激励政策,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和良好的福利保障,以增加员工的归属感和满意度。

2. 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公平的晋升机会,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关键。

煤炭行业的人才发展培训计划技能需求和职业前景

煤炭行业的人才发展培训计划技能需求和职业前景

煤炭行业的人才发展培训计划技能需求和职业前景石油和天然气是当今主要的能源来源,但煤炭仍然在全球范围内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

然而,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煤炭行业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并确保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人才发展和培训计划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煤炭行业的人才需求,培训计划以及相关职业前景。

一、技能需求1.工程和技术技能煤炭行业需要专业的工程和技术人才来进行勘探、开采和加工煤炭。

这些人才需要具备煤炭基础知识,了解煤炭资源的形成、分布和开发潜力。

此外,他们还需要掌握现代采矿技术、矿井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2.环境保护技能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煤炭行业对环境保护技能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人才需要了解环境法规和政策,掌握煤炭燃烧和煤矿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技术。

同时,他们还应该具备环境监测和评估的能力,以确保煤炭开发过程中的环境可持续性。

3.管理和领导能力煤炭行业不仅需要技术人才,还需要具备管理和领导能力的人才来组织和协调生产活动。

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以推动煤炭企业的发展并应对市场的变化。

二、人才发展培训计划为了培养和储备煤炭行业所需的人才,煤炭企业和相关机构建立了一系列的人才发展培训计划。

这些计划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学历教育许多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提供与煤炭相关的学历教育,例如煤炭资源与勘探工程、矿业工程、燃烧工程和环境工程等专业。

通过这些教育培训,学生可以获取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煤炭行业工作做好准备。

2.职业培训煤炭企业还通过职业培训机构为员工提供技能培训和职业发展机会。

这些培训包括煤炭开采和加工技术、矿山安全管理、环境保护和能源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持续的职业培训,员工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

3.科研创新为了促进煤炭行业的创新发展,煤炭企业还鼓励人才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煤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煤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煤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前言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能源供给已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而煤炭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意义。

为了推进煤炭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煤炭专业人才来支持这个行业的发展。

因此,煤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就成为了促进煤炭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本文将针对煤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煤炭专业人才的需求煤炭工业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其在能源行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但是,由于煤炭采掘和加工的特殊性,需要有大量煤炭专业人才来支持这个行业的发展。

目前,煤炭专业人才的需求已经不断增加,这不仅对煤炭行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一部分人带来了就业的机会。

煤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了培养更多的煤炭专业人才,需要设计和实施一套系统的培养方案。

下面将详细介绍煤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煤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核心,是指在一定的培养周期内,建立科学的培养模式,按照一定的教育标准和培养程序,培养出具备一定的煤炭专业知识、技能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培养内容煤炭专业人才培养内容应当紧密结合煤炭工业的发展需求,注重煤炭工程技术、煤炭资源管理、煤炭矿山工程设计与建设、煤炭环保与管理等方面的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培养。

培养方式煤炭专业人才培养方式应当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产业实习相结合,鼓励学生接触煤炭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升实际工作能力。

培养周期煤炭专业人才培养周期应当根据实践需求和行业标准的要求,设置不同的培养周期,以保证人才的培养质量和人才的实际应用能力。

培养质量保障为了保证煤炭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应当注重教育资源的共享,优化课程设置,完善教与学质量监控机制,确立评价标准等一系列措施。

总结随着煤炭工业不断的发展,煤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在设计和实施煤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当考虑煤炭工业发展的需求,注重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注重培养方法和周期的科学设置,以保证煤炭专业人才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培养质量。

《煤炭深加工与利用》专业计划书

《煤炭深加工与利用》专业计划书

《煤炭深加工与利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稿)(适用于:2010级)安全与环境工程系执笔人:徐博2010年7月《煤炭深加工与利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近几年来,在煤炭企业加速发展和东北建设新型能源基地和工业基地的新形势下,我校抓住机遇、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办好煤炭高等职业教育,在办学体制改革和内部管理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和显著的教育成果,于06年开设了新专业《煤炭深加工与利用》。

学校经过社会职业岗位群对本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及其他院校的相关专业进行了相应的调研,尤其是国家陆续启动实施一系列煤化工、煤电联营、煤制油项目,而受目前厂、矿、企业因为多种因素的影响,现有的一线基层管理和技术人员明显减少,该专业人才需求已凸显。

为适应煤炭深加工与利用市场人才需求,充分利用我校办学资源,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培养煤炭深加工与利用专门人才,依据职业岗位群对该专业人才素质、能力、技能培养的要求,借鉴其他高职院校相近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党和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方针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内涵建设,以学校提出的分类培养多元发展的" 1、一、0"工程,实行差异教育,遵循高职教育教学基本规律,坚持‘工学结合”“理训一体”“教、学、做统一”教学思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学生个性的多元化发展提供全方位优质教育服务,培养煤炭加工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等职业技术应用性人才。

二、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焦化厂和其他煤炭加工企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掌握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素质和较强的生产实践能力,适应煤炭深加工生产、技术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基本要求: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良好思想品德;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快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创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的体魄。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煤炭专业人才培养规划的通知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煤炭专业人才培养规划的通知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煤炭专业人才培养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2.25•【字号】晋政办发[2008]15号•【施行日期】2008.02.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人力资源综合规定正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煤炭专业人才培养规划的通知(晋政办发〔2008〕15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山西省煤炭专业人才培养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予印发。

二○○八年二月二十五日山西省煤炭专业人才培养规划一、山西省煤炭职工队伍及人才培养现状(一)全省煤炭职工队伍状况1.整体情况到2005年底,山西煤炭行业从业人员总数为104.2万人,其中国有重点煤矿51.1万人,地方煤矿18.8万人,乡镇煤矿27.7万人,各级煤炭企事业单位6.6万人。

全省煤炭行业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1.95万人,其中学习采矿、安全、机电、地质、测量等煤矿主体专业的仅为28943人。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结构情况: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含后续学历)13568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17.10%,占从业人员总数的1.34%;专科学历(含后续学历)的31870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40.15%,占从业人员总数的3.16%;中专学历的24170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30.47%,占从业人员总数的2.39%。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结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6234人,占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为7.85%,占从业人员总数的0.6%;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26396人,占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为32.27%,占从业人员总数的2.61%;初级专业职务占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为59.88%,占从业人员总数的4.84%。

2.国有煤炭企事业单位职工队伍现状(1)近5到10年期间,全省煤炭科研教育事业单位新引进的大学以上学历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和科研型人才逐年下降。

煤炭行业的人才培养

煤炭行业的人才培养

煤炭行业的人才培养煤炭行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于实现能源安全、促进经济发展、保障人民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在煤炭行业中,人才的作用尤为突出,是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因此,针对当前煤炭行业的人才培养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努力推动人才培养工作的深入发展。

一、关注基础教育煤炭行业的人才培养,必须从基础教育开始关注。

因为煤炭行业的人才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而这些都需要在基础教育时期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要加强对基础教育的关注和投入,加强教师培训和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同时,还要关注青少年的职业教育。

煤炭行业需要大量技术型和工人型人才,早期职业教育的培养对于今后的人才储备至关重要。

因此,要注重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建立与企业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

二、注重行业内部培养煤炭行业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行业,对于从事该行业的人才要求也很高,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

因此,需要注重行业内部的人才培养,让从业人员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能力提升。

在实践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内部培训。

例如,通过开展岗位练兵、讲座、培训班等方式,让从业人员学习新技术、新理念和新成果,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素质。

同时,可以借助优秀员工开展员工带徒、班组带徒等内部培养活动,使优秀员工的技术和经验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三、加强产学研协作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和煤炭企业开始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产学研协作推动人才培养工作。

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学校期间接受企业的实习和培训,提前接触到实际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从而更好地适应企业的需求。

同时,教育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协作也能够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让学校和企业共同探索和开拓市场,携手推动煤炭行业健康发展。

四、加强政策支持在煤炭行业的人才培养工作中,政策支持也非常重要。

相关政策可以理顺人才流动机制,提供实习岗位和职业培训等支持,创造有利的人才发展环境。

“校企一体,工学结合”煤炭深加工与利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校企一体,工学结合”煤炭深加工与利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科技・ 探索・ 争鸣
S c 科 i e n c e & 技 T e c h 视 n o l o g y 界 V i s i o n
“ 校企一体 , 工学结合” 煤炭深加工与利用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 索
杨舜伊 蒋高 华 2 袁纯 红 , ( 1 . 昆明工 业职 业技术 学 院 , 云南 昆明 6 5 0 3 0 0 ; 2 . 云南能 源职业 技术 学院 , 云南 曲靖 6 5 5 0 0 1 )
1 “ 校企 一体 。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内涵及特 点
所谓“ 校企一体” 就是将 高职院校 的人才培养 、 科学研究与相关产 业及企业三 者有机 结合 . 实现一体化建 设 : 工学结合则是企业 实践与 课堂学 习的结合 . 即学中有工 , 工中有学的办学形式。 “ 校企一体 . 工学 结合 ” 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典型的高 职教育 的职业性 、 技术性和实用性。 同时在课程体系方面构建以培养能力为主线 的模块教学体系 . 在素质 教育方 面注重培养学生的综 合素质 。 在职业资格技能方面实习“ 双证” 制. 在教师培养方面建立“ 双师素质 ” 教师 队伍 , 在就业方面实行“ 订单
பைடு நூலகம்
【 关键词 】 煤炭深加工与利 用; 校企一体 ; 人才培养模 式
0 引言
“ 校企一体 . 工学结合” 的办学模式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基本经 验, 是今后高职教育加强内涵建设 的核心 内容。 但是 , 当前我 国高职院 校 校企合作 . 工 学结合 的实质性效果 并不 明显 , 形 式化 、 口号化 比较 多。 主要存在以下几方 面问题 : 缺乏有效的校企合作发展平 台; 企业 动 力不足 : 合作缺乏稳定性 、 持久性 , 难 以形成 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 ; 合 作表面化 . 没有对学校人才 培养过程产生实质性 影响Ⅲ 。 校企合作是职 业教育 的永恒命题 . 如何在这些方面取得 突破 . 深入推进人才 培养模 式改革 . 是 当前高职教育发 展所面 临的重大课题。昆明工业职业技术 学 院得天独厚的办学优势 . 在“ 校企一体化” 机制创新 的基础上进行校 企共 同体建设 ,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 取得 了丰硕的成果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炭深加工与利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选煤厂、焦化厂、煤炭气化厂、甲醇乙烯生产、化工厂及其他煤炭深加工企业的设计能力和基本化工单元的结构设计及计算能力的,获得煤炭深加工与利用理论和技术,煤炭深加工和煤化工艺流程的基本训练,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二、学制与毕业要求1.学制:标准学制三年,修业年限不超过五年。

2.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职业高中毕业生、中专毕业生、技校毕业生。

3.毕业:本专业学生必须按培养方案的要求在校期间修读完成各类课程和实践环节规定的最低学分,并完成相应的课外安排内容,总学分达到132.5学分(表一),并获取本专业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至少1个,方可毕业。

三、毕业生培养规格与要求1.思想政治素质要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团队合作的品德;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文化素质要求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知识和素养: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以及终身学习、自我发展的自觉意识和基本能力。

理解文化基础知识对自学和自我提高能力培养的意义。

3.职业素质、能力结构要求(表二)4.身心素质要求(1)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职业道德和善于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2)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较强的业务技能,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3)具有健康的体魄和承担繁重岗位工作的良好身体素质。

5.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应取得本专业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1-2个。

四、专业主干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1.专业主干课程:煤化学、煤化工工艺学、选煤概论、化工分析、煤综合利用、化工机械、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

2.专业主要实践环节: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选煤课程设计、顶岗实习、毕业设计。

五、课程进度计划总表(表三)六、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表四)七、教学环节安排表(表五)八、学期周数安排表(表六)九、备注说明注:通识教育选修课不再分学期课程进度计划表中列出,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至少4个学分的通识教育选修课,其中人文社科类课程2个学分。

表一:课程结构与学分、学时比例平台模块学分、学时比例(%)类别课程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学时占总学时比例理论教学通识教育必修课31.5 23.754.75361192 44.9 选修课 4 3.0 64专识教育必修课职业基础课13.5 10.3 216职业技术课19.5 14.7 312选修课 4 3.0 64实践教学课内实践教学课内实验实训课15 11.445.32401590 55.1 集中实践教学基础实践0 0 0专业实践31 23.4 930综合实践14 10.5 420合计132.5 100 2782 100 表二:职业素质、能力结构要求序号综合能力专项能力相应课程1 基本素质l.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知识。

2.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

3.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体能达到国家标准。

4.公共英语通过国家三级考试,专业英语能阅读有关技术文件。

5.具有应用语言、文字等表达能力,对文学、艺术等方面具有一定修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体育高职高专英语2 职业技术基本能力1.掌握炼焦工艺、选煤工艺、煤炭气化、液化工艺以及其它煤炭深加工工艺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

2、掌握炼焦化学产品的回收、煤炭综合利用、选煤机械、炼焦机械等专业知识。

3、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环境保护等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前沿科学技术及发展前景,学会获取这些知识的方法。

4、具有根据煤炭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工艺性能评价煤炭质量的能力。

5、掌握煤加工中洗选与焦化等方面主要技术工种的操作技能。

煤化工工艺学煤化学煤综合利用工业分析3 管理组织能力1.具备选煤厂、焦化厂、煤气化、液化公司的工程设计能力和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

2.具备选煤厂、焦化厂、煤气化、液化公司的业务管理工作。

3.通晓煤化工行业相关的环保法规选煤厂设计环境保护4 职业应用基本能力1.具有识读机械装配图,绘制简单零件图的能力。

2.具有根据煤炭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工艺性能评价煤炭质量的能力。

3.掌握煤加工中洗选与焦化等方面主要技术工种的操化工机械选煤概论作技能表三:理论课程进度计划表模块课程模块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分配按学期周学时分配成绩考核课内课外总学时讲课实践一二三四五六考查考试通识教育必修课200001101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 54 54 4 √200001102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3 56 564 √200001103X 形势与政策 1 32 32 2 2 2 2 √2000121041 军事理论36 36 √200011105Y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教育2 38 38 2 2 √2000031061 体育(一) 1.5 24 24 2 √2000031062 体育(二) 2 30 30 2 √2000031063 体育(三) 2 30 30 2 √2000031064 体育(四) 1.5 24 24 2 √2000021071 高职高专英语(一) 2 32 32 4 √2000021072 高职高专英语(二)2.5 40 40 4 √2000021073 高职高专英语(三)2.5 40 40 4 √2000071252Visual FoxPro数据库1.5 24 24 4 √2000021091 高等数学(一) 3 48 48 4 √2000021092 高等数学(二) 4 64 64 4 √小计31.5 536 536选修课见校选修课表 4 64 64 √小计 4 64 64续表三:理论课程进度计划表模块课程模块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分配按学期周学时分配成绩考核课内课外总学时讲课实践一二三四五六考查考试专识教育必修课职业基础课2000053102 工程制图 2.5 40 40 4 √2430043131无机及分析化学3 48 484 √2430043152 有机化学 2.5 40 40 4 √2430043173 物理化学 2.5 40 40 4 √2430043193 化工原理 3 48 48 4 √小计13.5 216 216 4 8 8职业技术课2430043213 煤化学 2.5 40 40 4 √2430043233 选煤概论 4 64 64 6 √2430043244 化工机械 3 48 48 4 √2430043254 化工专业英语 3 48 48 4 √2430043264 煤综合利用 3 48 48 2 √2430043274 煤化工工艺学 4 64 64 4 √小计19.5 312 312选修课2430045293 洁净煤技术 2 32 32 2 √2430045304 分离工程 2 32 32 2 √2430045314 化工环境保护 2 32 32 2 √2430045324 选煤厂设计 2 32 32 2 √2430045333化工仪表自动化2 32 32 2 √2430045343 化工热力学 2 32 32 2 √小计 4 64 64合计72.5 1192 1192表四:实践课程进度计划表模块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周数)学期成绩考核一二三四五六考试考查课内实践教学200101102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1 16 √√2001071081 计算机文化基础 3 48 4 4 √2001021071 高职高专英语听力(一) 1 162 √2001021072 高职高专英语听力(二) 1 16 2 √2001021073 高职高专英语听力(三) 1 16 2 √2001071252Visual FoxPro数据库实训1.5 24 4 √2001053102 工程制图实训 1.5 24 4 √2431046141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1 16 4 √2431046162 有机化学实验0.5 8 4 √2431046183 物理化学实验0.5 8 4 √2431046203 化工原理实验 1 16 4 √2431046223 煤化学实验0.5 8 4 √2431046282 AUTOCAD 1.5 24 4 √小计15 240集中实践教学基础实践2001121041 军事训练(3)√√2431047361 入学教育(1)√√2431017372 社会实践(2) √√2431047381 劳动养成教育(2) √√√2431047396 毕业教育(1)√√小计(9)专业实践2431047402 认识实习 1 1周√√2431047413 生产实习 2 2周√√2431047425 专业综合实习 2 2周√√2431047435 校外顶岗实习26 26周√√√小计31 31周综合实践2431047443 选煤概论课程设计 2 2周√√2431047453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2 2周√√2431047465 毕业设计(论文)10 10周√√小计14 420合计60 1590表五:教学环节安排表年级 学期 周次及内容一 年 级 一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 ☆ ∥ √ √ √ √ √ √ √ √ √ √ √ √ √ √ √ & 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 √ √ √ √ √ √ √ √ √ √ √ √ √ √ √ & × 》 二 年 级 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 √ √ √ √ √ √ √ √ √ √ √ & $ $ $ $ × × 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 √ √ √ √ √ √ √ √ √ √ √ √ √ √ √ √ & 》 三 年 级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 ※ ※ ※ ※ ※ ※ ※ ※ ※ ※ ★ ★ ★ ★ ★ ★ ★ ★ 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 ★ ★ ★ ★ ★ ★ ★ ★ ★ ★ ★ ★ ★ ★ ★ ★ # ∥说明:∥—表示入学教育或毕业教育;☆—表示军训;×—表示实习;$—表示课程设计或大作业;√—表示上课;&—表示复习考试;※—表示毕业设计;#—表示毕业答辩;@—表示两课实践;□—表示上机实践;★—表示校外顶岗实训;》—表示机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