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油检验操作规程
甘油检验操作规程

江西欧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GMP文件1 目的:为规范质量检验人员对甘油的检验操作,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特制定本规程。
2 范围:适用于辅料甘油的检验。
3 责任人:QC人员(化验员)对实施本规程负责,QC主任(质量控制实验室负责人)负责监督检查,质量部部长负责抽查执行情况。
4 内容:4.1 检品名称及代码4.1.1 物料名称:甘油4.1.2 物料代码:F0024.2 质量标准编号:STP-ZL-02-002-00。
4.3 取样规程编号:SOP-ZL-03-017-00。
4.4 检验项目及操作方法4.4.1【性状】4.4.1.1仪器与用具:电子天平、锥形瓶4.4.1.2操作方法:4.4.1.3记录:记录观察到的辅料的行状、颜色、色泽,味道、溶解等。
4.4.1.4结果与判定:本品为无色、澄清的黏稠液体;味甜,有引湿性,水溶液(1→10)显中性反应。
本品与水或乙醇能任意混溶,在丙酮中微溶,在三氯甲烷或乙醚中均不溶。
4.4.2相对密度4.4.2.1仪器与用具:电子天平、比重瓶、干燥箱、恒温水浴锅4.4.2.2试液与试剂:纯化水名称甘油检验操作规程编号SOP-ZL-06-002-00码2/74.4.2.3操作方法:取本品,照《相对密度测定法》(编号:SOP-ZL-01-023-00)检查,4.4.2.4记录与计算:记录每次称量数据,并按下述计算公式计算相对密度:相对密度= W1-WW1-W式中:W0为比重瓶重(g);W1为供试品+比重瓶重(g);W2为水+比重瓶重(g)。
4.4.2.5结果与判定:在25℃时不小于1.2569。
4.4.3【鉴别】4.4.3.1仪器与用具:红外分光光度计等4.4.3.2试液与试剂:无水乙醇4.4.3.3操作方法:取本品,照《红外分光光度法》(编号:SOP-ZL-01-013-00)检查,4.4.3.4记录:记录供试品的红外色谱图并附图4.4.3.5结果与判定: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77图)一致。
生化检验操作规程

生化检验操作规程一. 血脂血糖1.胆固醇(1)方法学:胆固醇氧化酶法(2)实验仪器:上海科华卓越33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3) 试剂成分:R1-胆固醇酯酶,抗坏血酸氧化酶,过氧化物酶,ESPAS,R2-胆固醇氧化酶,4-氨基安替比林(4)操作流程:开机->进入主程序->开始->杯空白测定->正常->将待测管放入样品盘检测孔中(如1孔)->进入样品界面->在界面左侧输入相应起始样品号(如1号)以及相应起始杯号(如1杯)->在右侧检测项目界面中选择“胆固醇”->点击下方申请测试->开始测试->加样针吸取样品管内血清3μL于比色盘的1号比色杯中->试剂针吸取胆固醇 R1试剂250μL于1号比色杯中->搅拌器搅拌混匀->37℃恒温5分钟->试剂针再吸取胆固醇 R2试剂125μL于1号比色杯中->搅拌器再次搅拌混匀->37℃恒温5分钟后比色测定->结果数据传至主程序开始菜单内的报告列表界面->检测完毕->在报告列表输入检验报告单相关信息->点击右下方打印报告->签字审核后发单。
(5)注意事项:①保证比色盘与试剂盘的洁净,定期检查。
每日检查试剂剩余量,及时补足。
②注意主程序界面内的试剂盘的温度变化,一旦持续增高,则考虑冷冻剂问题,予以更换。
③保证样品的良好待检状态,样本为血清,肝素或EDTA抗凝血浆,若当时不能检测则可2℃~8℃冷藏保存。
过度溶血的宜重新取血,若无法重新取血的应在检验报告单上注明,脂血的样本也应在检验报告单上标注,并且稀释后再行检测,黄疸的应先做空白对照,再行检测并将结果减去空白对照后再行出单。
④每日跟随样品进行质控检测绘出质控图,观察质控值是否在2SD以内,3SD为失控限,以便据此观察机器与试剂的状态是否在控。
⑤注意试剂的效期问题,定期检查试剂是否变质,保证试剂在有效期内使用。
甘油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甘油内控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1、目的:建立甘油检验操作规程,确保甘油的质量。
2、适用范围:适用于甘油的检验操作。
3、责任者:检验员负责实施,质控部负责人负责监督。
4、依据: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
5、规程:(一)、质量标准:(二)、操作规程:试剂与试药:硫酸氢钾标准氯化钠溶液标准硫酸钾溶液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醋酸盐缓冲液(pH3.5) 50%(W/V)乙二醇溶液 2.14%(W/V)高碘酸钠溶液仪器与用具:试管5个 50ml烧杯4个 50ml纳氏比色管1个红外光吸收仪1台电子天平1台1.性状1.1取本品适量,目视观察为无色、澄清的黏稠液体;味甜,感觉;有引湿水溶液(1 →10)显中性反应。
1.2本品与水或乙醇能任意混溶,在丙酮中微溶,在三氯甲烷或乙醚中不溶。
1.3相对密度本品的相对密度,在25℃时不小于1.2569。
2、鉴别:2.1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77图)一致。
3.检查:3.1颜色取本品50ml,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与对照液(取比色用重铬酸钾液0.2ml,加水稀释至50ml制成)比较,不得更深。
3.2氯化物取本品5.0g,依法检查(附录Ⅷ A),与标准氯化钠溶液7.5ml 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015%)。
3.3硫酸盐取本品10g,依法检查(附录Ⅷ B),与标准硫酸钾溶液2.0ml 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02%)。
3.4脂肪酸与酯类取本品40g,加新沸过的冷水40ml,再精密加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10ml,摇匀后,煮沸5分钟,放冷,加酚酞指示液数滴,用盐酸滴定液(0.1mol/L)滴定剩余的氢氧化钠,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消耗的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不得过4.0ml。
3.5丙烯醛、葡萄糖与铵盐取本品5ml,加10%氢氧化钾溶液5ml,在60℃放置5分钟,不得显黄色或发生氨臭。
3.6易炭化物取本品4.0g,照易炭化物检查法(附录Ⅷ O)项下方法检查,静置时间为1小时,如显色,与对照溶液(取比色用氯化钴溶液0.2ml、比色用重铬酸钾溶液1.6ml与水8.2ml制成)比较,不得更深。
甘油检验操作规程

甘油检验操作规程1 目的:建立甘油检验操作规程。
2 适用范围:适用于甘油的检验操作。
3 职责:检验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 规程:4.1 编制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P83。
4.2 质量指标:见《甘油质量标准》。
4.3 仪器与用具:滴定管、烘箱。
4.4 试药与试液:硫酸氢钾、重铬酸钾液、标准氯化钠、标准硫酸钾、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盐酸滴定液(0.1mol/L)、10%氢氧化钾、硫酸、醋酸盐缓冲液、标准铁溶液、高碘酸钠。
4.5 操作方法4.5.1 性状:本品为无色、澄清的黏稠液体;味甜;有引湿性,水溶液(1→10)显中性反应。
本品与水或乙醇能任意混溶,在氯仿或乙醚中均不溶。
相对密度:取本品,按《相对密度检验操作规程》检验,在25℃时应不小于1.2569。
4.5.2 鉴别(红外光谱):取本品,按《红外光谱测定操作规程》检验,应与对照图谱一致(光谱集77图)。
4.5.3 检查4.5.3.1 颜色:取本品50ml,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与对照液(取比色用重铬酸钾液0.2ml,加水稀释至50ml制成)比较,不得更深。
4.5.3.2 氯化物:取本品5.0g,依《氯化物检验操作规程》检验,与标准氯化钠溶液7.5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015%)。
4.5.3.3 硫酸盐:取本品10g,依《硫酸盐检验操作规程》检验,与标准硫酸钾溶液2.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02%)。
4.5.3.4 脂肪酸与酯类:取本品40g,加新沸过的冷水40ml,再精密加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10ml,摇匀后,煮沸5分钟,放冷,加酚酞指示液数滴,用盐酸滴定液(0.1mol/L)滴定剩余的氢氧化钠,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消耗的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不得过4.0ml。
4.5.3.5 丙烯醛、葡萄糖与铵盐:取本品4.0g,加10%氢氧化钾溶液5ml,混匀,在60℃放置5分钟,不得显黄色或发生氨臭。
甘油检验操作规程

甘油检验操作规程一、实验目的检验甘油的纯度和质量指标,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二、实验仪器和试剂1.仪器:比重计、标准色板、分光光度计。
2.试剂:甘油、去离子水、浓硫酸。
三、实验操作步骤1.准备:(1)将比重计、标准色板、分光光度计清洗干净并晾干。
(2)准备甘油样品和去离子水。
(3)做好实验记录表格。
2.主试剂制备:(1)取一定量的浓硫酸,注入已清洗干净的试剂瓶中,封闭好瓶盖。
(2)将试剂瓶标上“浓硫酸”。
3.样品检验:(1)取适量的甘油样品,注入比重计中,记录下质量。
(2)使用标准色板,将样品与标准溶液进行比较,判断其颜色是否符合要求。
(3)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甘油样品的吸光度,记录下数值。
(4)将甘油样品倒入试剂瓶中,添加适量的去离子水,封闭好瓶盖。
(5)将试剂瓶摇匀,置于比重计中,测量比重计读数。
(6)根据测得的吸光度和比重计读数,计算甘油的质量分数和密度。
4.结果处理:(1)将实验记录表格中的数据整理清楚。
(2)比较样品的颜色和标准溶液的颜色,判断样品的纯度。
(3)根据吸光度和比重计读数计算甘油的质量分数和密度。
(4)将结果与标准要求进行比较,判断甘油的质量是否合格。
四、实验安全注意事项1.使用浓硫酸时要戴好防护手套和防护眼镜。
2.操作时要轻拿轻放,防止甘油溅出。
3.分光光度计和比重计操作时要注意正确使用方法,避免损坏仪器。
4.实验结束后,彻底清洗仪器和容器,确保安全和卫生。
五、实验质量控制1.实验前仪器和试剂的检查。
2.测量过程中的仪器校准。
3.比对样品和标准溶液的颜色判断方法的准确性。
4.实验结果的正确计算和比较。
六、实验结果报告实验结果应详细记录在实验记录表格中,并进行分析和评价。
如有发现样品不合格的情况,应及时报告实验室主管或相关负责人。
七、实验总结根据实验结果和经验,对实验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并对今后的实验工作进行规划安排。
甘油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甘油内控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1、目的:建立甘油检验操作规程,确保甘油的质量2、适用范围:适用于甘油的检验操作。
3、责任者:检验员负责实施,质控部负责人负责监督4、依据: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
5、规程:(一)、质量标准:(二)、操作规程:试剂与试药:硫酸氢钾标准氯化钠溶液标准硫酸钾溶液氢氧化钠滴定液(O.1mol/L)醋酸盐缓冲液(pH3.5)50% ( W/V乙二醇溶液2.14% (W/V高碘酸钠溶液仪器与用具:试管5个 50ml烧杯4个 50ml纳氏比色管1个红外光吸收仪1台电子天平1台1.性状1.1取本品适量,目视观察为无色、澄清的黏稠液体;味甜,感觉;有引湿水溶液(1 —10)显中性反应。
1.2本品与水或乙醇能任意混溶,在丙酮中微溶,在三氯甲烷或乙醚中不溶。
1.3相对密度本品的相对密度,在25E时不小于1.2569。
2.鉴别:2.1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 77图)一致。
3.检查:3.1颜色取本品50ml,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与对照液(取比色用重铬酸钾液0.2ml,加水稀释至50ml制成)比较,不得更深。
3.2氯化物取本品5.0g,依法检查(附录毗A),与标准氯化钠溶液7.5ml 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015%)o3.3硫酸盐取本品10g,依法检查(附录毗B ),与标准硫酸钾溶液2.0ml 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02%)o3.4脂肪酸与酯类取本品40g,加新沸过的冷水40ml,再精密加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 ) 10ml,摇匀后,煮沸5分钟,放冷,加酚酞指示液数滴,用盐酸滴定液(0.1mol/L )滴定剩余的氢氧化钠,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消耗的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 )不得过4.0ml。
3.5丙烯醛、葡萄糖与铵盐取本品5ml,加10%K氧化钾溶液5ml,在60C放置5分钟,不得显黄色或发生氨臭。
3.6易炭化物取本品4.0g,照易炭化物检查法(附录毗 O)项下方法检查,静置时间为1小时,如显色,与对照溶液(取比色用氯化钻溶液 0.2ml、比色用重铬酸钾溶液1.6ml与水8.2ml制成)比较,不得更深。
美国USP标准 甘油检测操作规程

1目的1.1 通过对所采购药用辅料甘油各项质量标准的检测,确定其自身安全性。
1.2 通过对所采购药用辅料甘油各项质量标准的检测,确定是否影响产品生产、产品质量、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用于生产液体棉签所采购的药用辅料甘油。
3 责任者:质量部经理化验员4引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10年版二部美国药典 USP5包装与贮存要求:保存在密闭容器6 操作6.1鉴别(符合红外吸收197 F和6.1.2的鉴别反应)6.1.1 所需仪器、试剂:气象色谱仪、USP二甘醇(对照品)、USP乙二醇(对照品)、USP 甘油(对照品)、甲醇、氦气6.1.26.1.2.1 标准储存溶液1:准确称量50mg的USP二甘醇(对照品),用甲醇溶解并稀释到100ml容量瓶中。
6.1.2.2 标准储存溶液2:准确称量50mg的USP乙二醇(对照品),用甲醇溶解并稀释到100ml容量瓶中。
6.1.2.3标准储存溶液3:准确称量50mg的USP甘油(对照品),用甲醇溶解并稀释到100ml 容量瓶中。
6.1.2.4解决方案---把每种储存溶液中各取5毫升,放入100毫升的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到100ml容量瓶中。
6.1.2.5测试溶液---取5g甘油,加入到100毫升的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到100ml 容量瓶中。
6.1.2.6色谱系统(见色谱621)--- 在气相色谱仪配备一个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一个0.53毫米×30 m熔融石英分析柱涂有3.0 -µm G43固定相。
注射口温度保持在220和检测器温度保持在250。
载气是氦气,流率约为每分钟4.5毫升。
分流比相当于10:1。
色谱程序,如下所示:最初,柱温是在100,保持4分钟,然后温度以50的比率增加到120,保持10分钟。
然后温度再以50的比率增加到220,保持6分钟。
色谱仪拆分溶液,并记录峰值响应和保留时间。
他相对保留时间约为乙二醇0.3 ,二甘醇0.8,甘油1.0;复制注射的二甘醇的相对标准偏差为不会超过10%。
单硬脂酸甘油酯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编码:SOP-QC-211-A
起草: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生效日期:
颁发部门:质控部
分发部门:检验室
变更记载修改号
批准日期执行日期
变更原因及目的
标准依据:GB 1986-89
目的:建立单硬脂酸甘油酯检验操作规程。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单硬脂酸甘油酯的检验。
职责:检验员、质控部经理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2.3游离酸的测定
2.3.1试剂和溶液
95%乙醇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1%酚酞示液
2.3.2操作步骤
称取样品4g(准确至0.001g),置于锥形瓶中,加80~90ml中性乙醇,加热使其溶解后滴入5~6滴酚酞指示液,立即以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液(0.1mol/L)滴定至呈微红色,并维持30s不褪为终点。
3.[贮藏]密闭保存。
2.3.3计算
式中:X1——游离酸百分含量,%;
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摩尔浓度,mol/L;
V——滴定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ml;
m——样品质量,g。
2.3.4允许差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允许差为0.02%。
2.4砷的测定
称取样品1g(称准至0.1g),按砷盐检查法(《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附录ⅧJ第二法)检查,应不大于0.0001。
2.1.3计算
式中:X——碘值;
V0——空白试验所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ml;
V1——试样所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
ml n——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浓度,mol/L;
m——样品质量,g;
2.1.4允许差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允许差为0.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欧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GMP文件1 目的:为规范质量检验人员对甘油的检验操作,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特制定本规程。
2 范围:适用于辅料甘油的检验。
3 责任人:QC人员(化验员)对实施本规程负责,QC主任(质量控制实验室负责人)负责监督检查,质量部部长负责抽查执行情况。
4 内容:4.1 检品名称及代码4.1.1 物料名称:甘油4.1.2 物料代码:F0024.2 质量标准编号:STP-ZL-02-002-00。
4.3 取样规程编号:SOP-ZL-03-017-00。
4.4 检验项目及操作方法4.4.1【性状】4.4.1.1仪器与用具:电子天平、锥形瓶4.4.1.2操作方法:4.4.1.3记录:记录观察到的辅料的行状、颜色、色泽,味道、溶解等。
4.4.1.4结果与判定:本品为无色、澄清的黏稠液体;味甜,有引湿性,水溶液(1→10)显中性反应。
本品与水或乙醇能任意混溶,在丙酮中微溶,在三氯甲烷或乙醚中均不溶。
4.4.2相对密度4.4.2.1仪器与用具:电子天平、比重瓶、干燥箱、恒温水浴锅4.4.2.2试液与试剂:纯化水名称甘油检验操作规程编号SOP-ZL-06-002-00码2/74.4.2.3操作方法:取本品,照《相对密度测定法》(编号:SOP-ZL-01-023-00)检查,4.4.2.4记录与计算:记录每次称量数据,并按下述计算公式计算相对密度:相对密度= W1-WW1-W式中:W0为比重瓶重(g);W1为供试品+比重瓶重(g);W2为水+比重瓶重(g)。
4.4.2.5结果与判定:在25℃时不小于1.2569。
4.4.3【鉴别】4.4.3.1仪器与用具:红外分光光度计等4.4.3.2试液与试剂:无水乙醇4.4.3.3操作方法:取本品,照《红外分光光度法》(编号:SOP-ZL-01-013-00)检查,4.4.3.4记录:记录供试品的红外色谱图并附图4.4.3.5结果与判定: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77图)一致。
4.4.4【检查】4.4.4.1颜色:4.4.4.1.1仪器与用具:移液管、纳氏比色管等。
4.4.4.1.2试液与试剂:纯化水、基准重铬酸钾4.4.3.1.3操作方法:取本品50ml,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照《溶液颜色检查法》(编号:SOP-ZL-01-005-00),与对照液(取比色用重铬酸钾液0.2ml,加水稀释至50ml制成)比较,。
4.4.4.1.4记录:记录样品溶液和标准溶液量取的数据,溶液配制记录,观察样品溶液与对照液的颜色,4.4.4.1.5结果与判定:样品溶液与对照液的颜色比较不得更深。
4.4.4.2氯化物名称甘油检验操作规程编号SOP-ZL-06-002-00码3/74.4.4.2.1仪器与用具:电子天平(感量0.1mg)、纳氏比色管等。
4.4.4.2.2试液与试剂:纯化水、氯化钠、硝酸、硝酸银4.4.4.2.3操作方法:取本品5.0g,照《氯化物检查法》(编号:SOP-ZL-01-027-00)检查,与标准氯化钠溶液7.5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4.4.4.2.4记录:记录供试品的称量数据,样品溶液和标准溶液量取的数据,溶液配制记录,观察样品溶液与对照液的颜色4.4.4.2.5结果与判定:样品溶液与对照液的颜色比较不得更深(0.0015%)。
4.4.4.3硫酸盐4.4.4.3.1仪器与用具: 电子天平(感量0.1mg)、纳氏比色管等4.4.4.3.2试液与试剂:纯化水、硫酸钾、盐酸、氯化钡4.4.4.3.3操作方法:取本品10g,照《硫酸盐检查法》(编号:SOP-ZL-01-031-00)检查,与标准硫酸钾溶液2.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02%)。
4.4.4.3.4记录:记录供试品的称量数据,样品溶液和标准溶液量取的数据,溶液配制记录,观察样品溶液与对照液的颜色4.4.3.3.5结果与判定:样品溶液与对照液的颜色比较不得更深(0.002%)。
4.4.4.4脂肪酸与酯类4.4.4.4.1仪器与用具:电子天平(感量0.1mg)、锥形瓶、电炉等。
4.4.4.4.2试液与试剂:纯化水、酚酞、乙醇、盐酸、氢氧化钠4.4.4.4.3操作方法:取本品40g,加新沸过的冷水40ml,再精密加氢氧化钠滴定(0.1mol/L)10ml,摇匀后,煮沸5分钟,放冷,加酚酞指示液数滴,用盐酸滴定液(0.1mol/L)滴定剩余的氢氧化钠,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4.4.4.4.4记录:记录供试品的称量数据,空白和样品各消耗滴定液的数据、滴定液的浓度、溶液配制记录4.4.4.4.5结果与判定:消耗的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不得过4.0ml。
4.4.3.5丙烯醛、葡萄糖与铵盐4.4.3.5.1仪器与用具:电子天平(感量0.1mg)、恒温水浴锅等。
名称甘油检验操作规程编号SOP-ZL-06-002-00码4/74.4.3.5.2试液与试剂:纯化水、氢氧化钾4.4.3.5.3操作方法:取本品4.0g,加10%氢氧化钾溶液5ml,混匀,在60℃放置5分钟,4.4.3.5.4记录:记录供试品的称量数据,溶液配制记录4.4.3.5.5结果与判定:不得显黄色或发生氨臭。
4.4.3.5易炭化物4.4.3.5.1仪器与用具:托盘天平、具塞烧瓶、恒温水浴锅等。
4.4.3.5.2试液与试剂:纯化水、比色用重铬酸钾溶液、比色用氯化钴溶液、硫酸等4.4.3.5.3操作方法:取本品4.0g,照易炭化物检查法(编号:SOP-ZL-01-038-00) 项下方法检查,静置时间为1小时,如显色,与同体积对照溶液(取比色用氯化钴溶液0.2ml、比色用重铬酸钾溶液1.6 ml与水8.2 ml制成)比较,不得更深.4.4.3.5.4记录:记录供试品的称量数据,样品溶液和标准溶液量取的数据,溶液配制记录,观察样品溶液与对照液的颜色4.4.3.5.5结果与判定:样品溶液与对照液的颜色比较不得更深4.4.3.6炽灼残渣4.4.3.6.1仪器与用具:电子天平(感量0.1mg)、坩埚、箱式电阻炉、电炉等。
4.4.3.6.2操作方法:取本品20.0g,加热至发火,停止加热,使自然燃烧后,放冷,照《炽灼残渣检查法》(编号:SOP-ZL-01-028-00)检查,4.4.3.6.3记录与计算:记录每次称量数据,并按下述计算公式计算炽灼残渣含量:炽灼残渣= W1——W 0式中:W0为坩埚的重量(g);W1为炽灼后的灰分+坩埚的重量(g)。
4.4.3.6.4结果与判定:结果按有效数字修约规则进行修约,有效数字的数位应名称甘油检验操作规程编号SOP-ZL-06-002-00码5/7与标准中的规定一致。
遗留残渣不得过2 mg。
4.4.3.7铁盐4.4.3.7.1仪器与用具:电子天平(感量0.1mg)、扁形称量瓶、恒温干燥箱、干燥器等。
4.4.3.7.2试液与试剂:纯化水、标准铁溶液(硫酸铁铵)、盐酸、过硫酸铵、硫氰酸铵、4.4.3.7.3操作方法:取本品10.0g, 照《铁盐检查法》(编号:SOP-ZL-01-033-00),样品溶液与标准铁溶液2.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
4.4.3.7.44.4.3.5.4记录:记录供试品的称量数据,样品溶液和标准溶液量取的数据,溶液配制记录,观察样品溶液与对照液的颜色4.4.3.5.5结果与判定:样品溶液与对照液的颜色比较不得更深(0.0002%)4.4.3.8重金属4.4.3.8.1仪器与用:纳氏比色管、电位滴定仪等。
4.4.3.8.2试液与试剂:硝酸、纯化水、醋酸盐缓冲液(PH3.5)、硝酸铅、硫代乙酰胺、氢氧化钠、甘油、盐酸4.4.3.8.3操作方法:取本品5.0g,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与水适量使成25ml,照《重金属检查法》(编号:SOP-ZL-01-029-00)“第一法”检查,4.4.3.8.4记录:记录标准溶液量取的数据,溶液配制记录,观察样品溶液与对照液的颜色4.4.3.8.5结果与判定: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三十。
4.4.3.9二甘醇,乙二醇与其它杂质砷盐4.4.3.9.1仪器与用具:电子天平、气相色谱仪、移液管、容量瓶等。
4.4.3.9.2试液与试剂:甲醇、乙二醇、正己醇、二甘醇、甘油等4.4.3.9.3操作方法:取本品约10g,精密称定,置25ml量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每1ml中含0.5mg正己醇的甲醇溶液)5ml,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作为供试品溶液;取二甘醇,乙二醇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溶解并稀释制成每名称甘油检验操作规程编号SOP-ZL-06-002-00码6/71ml中含二甘醇,乙二醇各0.5mg的溶液;精密量取5 ml,置25ml量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5ml,用甲醇稀释至刻度,作为对照溶液。
另取二甘醇,乙二醇,正己醇和甘油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 ml含有甘油400mg,二甘醇,乙二醇,正己醇各0.1mg的溶液,作为系统适用性溶液。
照《气相色谱法》(编号:SOP-ZL-01-009-00)试验,用6%氰丙基苯基-94%二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液(或极性相近)的毛细管柱,程序升温,起始温度为100℃,维持4min,以每分钟50℃的速率升温至120℃,维持10 min,再以每分钟50℃的速率升温置220℃,维持6min;进样口温度为200℃,检测器温度为250℃。
取系统适用性溶液1ul, 注入气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各组分色谱峰之间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取对照品溶液重复进样,二甘醇和乙二醇峰面积与内标峰面积比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均不得大于5%。
依次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溶液各1ul,注入气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4.4.3.9.4记录:记录溶液配制记录、记录色谱图4.4.3.9.5结果与判定:按内标法以峰面积计算,供试品中含二甘醇与乙二醇均不得过0.025%,如有其它杂质峰,扣除内标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单个未知杂质不得过0.1%;;杂质总量(包含二甘醇,乙二醇)不得过1.0%。
4.4.3.10【含量测定】4.4.3.10.1仪器与用具:电子天平、滴定管、移液管、锥形瓶等。
4.4.3.10.2试液与试剂:纯化水、高碘酸钠、乙二醇、酚酞指示液、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等4.4.3.10.3操作方法:取本品0.20g,精密称定,加水90ml,混匀,精密加入2.14%(g/ml)高碘酸钠溶液50ml,摇匀,暗处放置15分钟后,加50%(g/ml)乙二醇溶液10ml,摇匀,暗处放置20分钟,加酚酞指示液0.5ml,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定至红色,30s内不退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4.4.3.10.4记录与计算:记录样品称量数据,滴定液消耗数据和滴定液浓度,溶液配制记录并按下述计算公式计算含量:(V 1-V 0) ×C ×9.21甘油含量(%) = ×100%W ×1000×0.1式中 C :氢氧化钠滴定液实际浓度(mol/L )V 0:空白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的量(ml ) V 1: 样品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的量(ml )9.21: 每1ml 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C 3H 8O 3的毫克数; W: 供试品的取样量(g )4.4.3.10.5结果与判定:本品含C 3H 8O 3不得少于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