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开展策略

合集下载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创设社会生活情境策略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创设社会生活情境策略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创设社会生活情境策略是一种很重要的教学策略。

这种教学策略是指通过模拟或者呈现社会生活中的真实情境,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去创设社会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创设社会生活情境策略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一、社会生活情境对语文学习的意义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社会生活情境可以增加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通过模拟真实的社会情境,学生可以更容易地将语言知识与实际生活通信起来,从而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社会生活情境中,学生需要通过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达,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学生在模拟情境中能够更加自然地运用语言,培养他们准确、得体地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提高语言组织和表达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社会生活情境中,学生需要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学生在情境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思考和决策,这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使他们更加全面和灵活地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

二、实施社会生活情境策略的方法1. 选取具体的情境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芳龄特点,选取与学生生活经验和兴趣相关的具体社会生活情境,如购物、旅游、求职等。

通过这些具体情境的设置,可以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关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 创设真实的情境氛围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布置教室环境、准备道具、扮演角色等方式,创设真实的情境氛围。

在模拟购物的情境中,可以准备一些购物商品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像真正的购物一样体验语言运用的情境。

通过这样的创设,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语文知识,增强学习的效果。

3. 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创设社会生活情境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情境中去。

高中语文情境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情境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情境教学策略高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关键阶段,情境教学是一种以情境为基础的教学策略,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主动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策略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运用能力,下面将介绍几种高中语文情境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实地教学策略实地教学是一种将学生直接带入实际情境中进行学习的教学方式。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名人故居、文化名城、文化街区等地方作为实地教学的情境。

带领学生参观世界文化遗产,感受历史文化的熏陶,参观名人故居,了解名人的文化思想,参观文化街区,感受文化的魅力。

通过实地教学的方式,学生可以直接感受到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体验,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二、角色扮演策略角色扮演是一种通过模拟情境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文学作品或历史事件作为情境进行角色扮演。

让学生扮演小说中的人物,通过模拟情境来感受人物的思维和情感,帮助学生理解和体验作品中的情节和主题。

角色扮演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和理解能力。

三、文化体验策略文化体验是一种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来感受文化氛围和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教学策略。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文学节庆、书展、戏剧表演等活动为情境,让学生亲身参与感受文化的魅力。

带领学生参加文学节庆活动,品味文学之美;带领学生参观书展,了解书籍的文化价值;带领学生观看戏剧表演,感受戏剧艺术的魅力。

通过文化体验的方式,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和体验语文知识的应用场景,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四、情景模拟策略情景模拟是一种通过模拟情境来培养学生语言运用和应对能力的教学策略。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情境作为模拟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语言表达和交流。

让学生模拟一次家庭聚会的场景,进行家庭成员间的对话;让学生模拟一次旅行的场景,进行游客与导游之间的交流。

谈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谈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谈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创新和调整。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现代教育提倡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基于情境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它强调通过模拟真实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本文将就谈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情境教学法概述1. 提倡以情境为中心的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情景,引导学生走进故事、文学作品,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体验语文。

可以通过朗读一段文学作品,然后邀请学生模拟其中的情境,展开情境演绎,从而增强学生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和感悟。

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各种生动的情景来进行教学。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让学生在比赛的情景中感受语文的魅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名人演讲、纪录片等融入语文课堂教学,营造出真实的语文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情境教学法可以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体验语文,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2. 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情境教学法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语文学习,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通过情境教学,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3. 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促使他们融会贯通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应用能力。

四、结语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为学生营造更加真实、丰富的语文学习情境,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中语文情境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情境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情境教学策略一、通过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高中语文情境教学首先要做的是通过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师可以通过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情境或者故事,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激发起学习兴趣。

比如可以选择一篇描写青春校园生活的散文、小说、诗歌等,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自己身边的青春情感,激发出对文学的热爱。

语文教师还可以结合当下热点事件或社会现象,设计情境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探索欲望。

比如可以以近期社会热点事件为背景,编排相关故事或情景,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进行角色扮演、讨论分析,从而深入了解语言背后的情感与价值。

二、打造真实的语言情境高中语文情境教学的关键之一是要打造真实的语言情境。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展开语言实践,提高语文素养。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在情境中感受语言的力量,促进语言的习得。

比如可以选择名著中的人物,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他们所处的时代环境、社会背景,进而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富有情景化的语言活动,比如模拟新闻发布会、辩论赛、戏剧表演等,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语言、表达观点,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语言知识高中语文情境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语言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引导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他们对语言知识的主动学习和发现。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情境分析语言,解析词语、句子的含义,从而深入理解语言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探究性的任务,让学生在情境中主动探索,通过运用语言解决问题,提高语言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促进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高中语文情境教学还要注重促进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历史、地理、科学等多个学科,设计跨学科的情境教学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加深对语文学科的理解。

比如可以通过文学作品来了解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从而提升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可以通过语文课上的科学实验或科技话题来拓展学生对科学知识的了解;可以通过语文阅读来了解地理环境,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

高中语文任务群教学中情境构建的实施策略运用分析

高中语文任务群教学中情境构建的实施策略运用分析

高中语文任务群教学中情境构建的实施策略运用分析摘要: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应是一种与传统教育完全不同的教学方法,它是指在任务的驱动下,以学习项目为主题,对一系列教学因素进行充分的整合,从而达到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本文将以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为中心,着重探讨情境构建的重要作用以及情境构建的方法和思路,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任务群教学;情境构建情境构建是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方法的主要支点之一,是帮助学生更深层次了解教学内容、产生理解感悟、培养共情能力的重要手段。

出色的情境构建能够大幅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从学生主观上增加对语文授课内容的正向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但目前,在高中语文任务群教学的视角下,许多高中语文教师在情境构建方面仍旧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1.当前情境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中,高中语文教师在构建情景的时候比较着重氛围感的营造,比如说在进行某些诗歌教学的时候会播放诗歌朗诵的音频,伴随着音乐让学生对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进行一定的体会和感悟。

但这种情境构建方往往只适合传统的教学方法。

在语文任务群教学的视角下是远远无法满足教学需求的。

语文任务群教学包含多个任务,在构建教学情境的过程中,首先是要贴合生活实际,其次是需要更加真实、更加深刻、学习的周期性也会更长。

而另一方面,情境创设离不开学习任务,因为创设情境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手段,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进入情境并完成这些任务才是主要目的。

但一部分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的时候存在一定的缺陷和瑕疵,比如说问题会脱离情境本身,导致学生在进入情境之后不能有效的对问题进行思考。

其次是教学问题设置的过于生硬,在进行探讨的过程中让学生不得不脱离情境。

而高中语文教学本身就存在着较为强烈的主观因素和个人感受,教学任务和问题的设计不完善,都会影响学生的个人感受,导致情境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

除此之外,无论是传统视角下还是语文任务群视角下,情境本身就是为教育服务的。

高中语文课堂的情境创设

高中语文课堂的情境创设

高中语文课堂的情境创设一、引言高中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文化素养和思维能力的重要场所。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情境创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本文将探讨高中语文课堂的情境创设方法,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情境创设的方法1.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一种通过提出问题来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教学方式。

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例如,在讲解《红楼梦》节选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让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和内涵。

2.创设生活情境语文学科与生活息息相关,许多语文知识都来源于生活。

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境,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例如,在讲解《茶馆》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模拟茶馆场景,扮演不同角色进行对话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体会人物情感和故事情节。

3.创设多媒体情境多媒体技术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技术手段。

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在讲解《荷塘月色》一文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荷塘月色的美景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感官刺激下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三、情境创设的实施策略1.关注学生需求情境创设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该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点。

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特点,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来设计教学情境,从而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注重情感体验情境创设应该注重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和心理需求,通过创设情感丰富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情境,语文教学腾飞的翅膀——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情境的创设

情境,语文教学腾飞的翅膀——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情境的创设
文 后 . 感 到 文 字 很 生 疏 . 能 感 受 会 不
如: 在教 学《 孔雀 东南飞 》 , 时 为
了 让 学 生更 好 地 理 解 故 事 的主 题 , 我 在 课 前 播 放 了小 提 琴 协 奏 曲《 山伯 梁 与祝 英 台 》 ,在 优 美 的乐 曲声 中 讲 述
梁 山 伯 与 祝 英 台 的 故 事 。 由 此 引 入 《 孔雀 东 南 飞 》 的教 学 。由 于课 前 的 故
花 . 学 生 以 最 佳状 态投 入 学 习 。 使 如 : 学 《 塘 月 色 》 , 过 多 教 荷 时 通 媒 体 课 件 . 示 一 个 素 雅 、 胧 、 美 展 朦 静 的意境 . 表现 散 文 的 语 言 美 、 境 美 . 意 使 学 生 更 能 感 受 朱 自 清 散 文 的 独 特 的 艺术 氛 围 和 艺术 魅 力 。 如 教 学 《 王 阁 序 》 学 生 预 习全 滕 ,
时 . 先 指 导 学 生 分 角 色 朗 读 ( 名 首 四 同学 分 别 扮 演 佚 之 狐 、 伯 、 之 武 、 郑 烛 秦王 ) 。然 后 要 求 这 四名 同学 在 准 确 把 握 人 物 语 言 、人 物 性 格 的 基 础 上 , 进 行 对 话 表 演 , 过 对 白 、 作 , 教 通 动 使 育 教 学 内容 更 加 现 实 化 、 象 化 。让 形 同 学 们 临 其 境 , 其 声 , 其 貌 , 其 闻 睹 见 行 。还 文 言 课 堂 以生 机 , 学 生 以活 还
轲 刺 秦 王 》 文 言 文 时 , 导 学 生 进 等 指 行 分 角 色 朗读 、 话 表 演 , 分 调 动 对 充 了 学 生 读 的 兴 趣 、 的 热 情 , 果 很 学 效
其 美 , 时 播 放 著 名 表 演 艺 术 家 孙 道 这

高中语文情境教学法的运用策略

高中语文情境教学法的运用策略

高中语文情境教学法的运用策略一、教学设计1.明确教学目标:在设计情境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所要达到的教学效果。

语文教学的目标包括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能力等,而情境教学法能够通过具体的情境来实现这些目标。

2.选择合适的情境:在教学设计中,需要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具有情感和吸引力的情境进行设计。

情境教学法是以情境为载体,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因此选择合适的情境对于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3.设计情境教学任务:情境教学法要求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完成任务,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需要设计具体的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任务设计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趣味性,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过程1.引入情境: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引入情境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形式引入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真实的情境,从而引发学习兴趣。

2.展开情境教学活动:在引入情境后,需要展开具体的情境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学习。

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方式展开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主动学习,体验知识的应用。

3.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在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可以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他们在情境中对知识进行深入的探讨和思考。

三、教学效果1.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情境教学法能够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语言情境中,促进他们的语言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在情境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交流和表达,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情境教学法的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从而更加主动地掌握知识。

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学习,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3.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情境教学法注重学生在实践中的综合素养培养。

在情境中,学生需要运用语言知识,进行思考和表达,锻炼他们的综合素养,使他们在学习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开展策略
发表时间:2019-06-05T09:34:00.700Z 来源:《中国教工》2019年第3期作者:李晓溪张凯
[导读] 教学情境的打造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将自己的教学理念融入其中,需要借助综合的教学手段,将静态化的知识用动态,形象生动的场景表现出来,可以让学生沉浸其中,有所感悟,有所体会。

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重视这种方法的运用,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情境教学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与其他方法综合运用。

接下来关于情境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问题,笔者从几个方面专门来谈一谈。

辽宁省锦州市锦州中学
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新课标背景下所倡导的教学改革对教学的要求就更高了,课堂教学的作用就更加明显了。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不仅仅要重视"情",激发学生的热情,同时也要积极地构建"境",为学生找到知识的依托。

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法对于语文课堂的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激情、促进语文教学的顺利进展具有较大的意义。

一、如何推进情境教学法与高中语文教学课堂的融合
正是基于情境教学法在与高中语文教学课堂融合的过程中存在上述问题,所以语文教师才更应该积极应对,"对症下药",以解决语文教学问题,推进情境教学法与语文教学课堂的融合。

1.明确情境教学法含义和分类
教师不能够狭隘的将情境教学法定义为文本实体情境教学法,而是要明确掌握情境教学法的含义和诸多分类,并且在了解、掌握的基础上加以利用,从而提高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效率。

除去文本实体情境教学法之外,其中还包括课外实体情境教学法,也就是利用生活、大自然寻找教材原形来进行教学;语表情境教学法,通过用语言的声调、措辞来激发学生的情绪、情感;背景情境教学法,通过事件背景、历史背景来介绍教材内容,帮助学生在明确的时间感和空间感下理解文章和作者。

2.将情境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
教师必须将情境教学法作为教学的辅助,将情境创设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既不能够过度追求情境创设,也不能够表面开展情境创设,要将情境切实的展现在学生面前,灵活利用各种感官来提高学生对情境的理解。

如笔者在教授《荆轲刺秦王》时,会适当的引入荆轲刺秦王的历史背景和短小段落视频,将它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不会让视频、介绍背景"喧宾夺主",让学生在了解历史背景,调动学生兴趣的同时开展教学,以达到教学的目的。

3. 灵活利用多种教学工具
创设情境的工具有很多,实物、多媒体音频视频等,教师要合理利用这些教学工具并且结合教学需要来创设情境。

还要抓住语言这一重要工具,通过语言的引导来创设情境,以更好地发挥情境教学法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投入语文学习中。

二、情境创设的策略
1、通过古诗实现教学中的情境设计
高中语文中是最容易实现情境设计的一门学科。

在语文中需要很多的语境让学生体会其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这恰恰是情境设计的必要因素,而最需要学生体会作者情感的就是古诗。

短短的几句古诗包含着很多诗人当时的心情,有的含蓄、有的狂放、有的直接。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经说过"有游戏是由愉快促进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所以尤其是语文教师更应该注重依据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所要讲述的内容进行相应的情境设计,使得学生能够愉快的学习。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学好所需要学习的教学内容,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在某种情境下的反应速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不断的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

2、通过散文实现教学中的情境设计
散文作为近代文学的主要体现形式,在表达作者情感上更容易使现代学生所感知。

但是作者的情感具体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还是需要学生在认真的研读后才能体会到。

所以,情境的设计在散文的教学中也是非常的重要。

随着教学观念的不断更新,语文教师越来越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在学生进行探究之前,教师先为学生导入一定的知识背景的铺垫,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启发学生思维,协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课文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将文章所表达的现实意义充分的体现出来。

3、丰富情境创建方式
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语文学习需求也有差异,单一的情境创建方式显然满足不了这些需求,教师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对情境创建途径进行拓展,根据不同的课堂教学要求选择相应创建方案,保证学生语文学习的有效性。

情境创建方式的丰富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不小的考验,教师要不断积累情境创建经验,通过交流、网络搜集等方式挖掘新型的情境设计手段,而学生则要不断优化学习能力,保证能在多样化的情境中完成语文知识点的理解消化任务。

4通过角色扮演,体验人物内心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尝试舞台剧,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验人物内心的复杂,更好地理解人物的精神世界。

比如在学习必修一第二单元的《荆轲刺秦王》时,就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印象。

高中文言文有非常丰富的语法现象和通假字,与现代汉语的差别非常大。

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较弱,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太子丹、荆轲和秦王,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排演一出荆轲刺秦王的戏剧。

角色扮演中,学生更能了解这些文言文的含义,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折服于荆轲反抗强权的勇气,以及勇于牺牲的精神。

5、完善情境评价机制
学生主体地位在语文情境中的有效体现有利也有弊,益处是解放了学生的语文思维,能更好地自主挖掘语文知识点,提高综合素养,但是弊处也不容忽视。

教师对学生的监管力度明显下降,部分学生在情境中容易出现开小差等问题,造成学习效率的下降。

因此,教师要通过完善情境评价机制的方式保证情境开展的有效性,保证学生情境学习的参与度。

完整的评价机制不止师生评价一种,生生评价、自我评价等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对应的效果也不同,生生评价能弥补师生评价过程中被忽视的细节缺陷,保证学生语文学习体系的系统化,自我评价则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自我考查习惯,主动投入精力参与到语文知识探究活动中,有效提升情境学习质量。

结语
情境教学法具有自身的优越性,高中语文教师必须"扬长避短",在教学中发挥其积极作用,并且从多个角度更好地应用情境教学法,才
能够解决目前高中语文的教学现状,从而构建一个高效的语文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 高洁;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7(25)
[2] 屈慧会;浅析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5(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