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气及光气化工艺安全控制指导意见

合集下载

关于印发光气及光气化工艺安全控制指导意见的通知

关于印发光气及光气化工艺安全控制指导意见的通知

关于印发光气及光气化、电解(氯碱)工艺安全控制指导意见的通知鲁安监发[2010]70号来源:山东省安监局发布日期:2010-6-18各市安监局,各县(市、区)安监局,各有关企业,有关设计、施工单位:为规范、指导全省光气及光气化、电解(氯碱)工艺安全控制设计、安装和改造工作,确保安装改造后工艺装置的安全运行,省安监局组织山东省化工研究院、山东汇智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等单位和有关专家,依据国家安监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09]116号)要求,研究制订了光气及光气化、电解(氯碱)工艺安全控制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

请你们按照省安监局《关于印发氯化、硝化、磺化、聚合、氟化、加氢6种危险化工工艺安全控制设计指导方案的通知》(鲁安监发[2009]108号)的有关要求,认真落实光气及光气化、电解(氯碱)工艺安全控制指导意见,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请及时反馈省安监局(危化处)。

附件1光气及光气化工艺安全控制指导意见为做好全省涉及光气及光气化工艺相关企业的安全控制系统改造工作,指导设计单位相应的安全控制系统设计工作,并为各级安监部门的有关监督检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09]116号)、山东省安监局《关于推进化工企业自动化控制及安全联锁技术改造工作意见》(鲁安监发[2008]149号文件),制定本意见。

1概述1.1光气及光气化工艺光气及光气化工艺包含光气的制备工艺、以光气为原料制备光气化产品的工艺。

光气化工艺主要分为气相和液相两种。

1.2光气及光气化反应类型1.2.1光气光气(碳酰氯)的生产是以干燥高纯度的一氧化碳与干燥的氯气在活性炭催化下进行一氧化碳酰氯化反应,是气相连续化工艺。

因沸点7.48/8.2℃,常温常压下为气态,通常叫光气。

由于双光气、三光气在我省实际生产中并无应用,因此本意见不包含相关内容。

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安全控制要求、重点监控参数及推荐的控制方案

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安全控制要求、重点监控参数及推荐的控制方案
重点监控工艺参数
氯化反应釜温度和压力;氯化反应釜搅拌速率;反应物料的配比;氯化剂进料流量;冷却系统中冷却介质的温度、压力、流量等;氯气杂质含量(水、氢气、氧气、三氯化氮等);氯化反应尾气组成等。
安全控制的基本要求
反应釜温度和压力的报警和联锁;反应物料的比例控制和联锁;搅拌的稳定控制;进料缓冲器;紧急进料切断系统;紧急冷却系统;安全泄放系统;事故状态下氯气吸收中和系统;可燃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等。
(2)反应介质具有燃爆危险性;
(3)副产物氯化氢具有腐蚀性,易造成设备和管线泄漏使人员发生中毒事故。
典型工艺
一氧化碳与氯气的反应得到光气;
光气合成双光气、三光气;
采用光气作单体合成聚碳酸酯;
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的制备;
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的制备等。
重点监控工艺参数
一氧化碳、氯气含水量;反应釜温度、压力;反应物质的配料比;光气进料速度;冷却系统中冷却介质的温度、压力、流量等。
硝化反应系统应设有泄爆管和紧急排放系统。
5、合成氨工艺
反应类型

热反应
重点监控单元
合成塔、压缩机、氨储存系统
工艺简介
氮和氢两种组分按一定比例(1:3)组成的气体(合成气),在高温、高压下(一般为400—450℃,15—30MPa)经催化反应生成氨的工艺过程。
工艺危险特点
(1)高温、高压使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扩宽,气体物料一旦过氧(亦称透氧),极易在设备和管道内发生爆炸;
裂解炉进料压力、流量控制报警与联锁;紧急裂解炉温度报警和联锁;紧急冷却系统;紧急切断系统;反应压力与压缩机转速及入口放火炬控制;再生压力的分程控制;滑阀差压与料位;温度的超驰控制;再生温度与外取热器负荷控制;外取热器汽包和锅炉汽包液位的三冲量控制;锅炉的熄火保护;机组相关控制;可燃与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等。

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安全控制要求、重点监控参数及推荐的控制方案

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安全控制要求、重点监控参数及推荐的控制方案

安监总管三〔2022〕116 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危(wei)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安委办〔2022〕26 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有关要求,提高化工生产装置和危(wei)险化学品储存设施本质安全水平,指导各地对涉及危(wei)险化工工艺的生产装置进行自动化改造,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组织编制了《首批重点监管的危(wei)险化工工艺目录》和《首批重点监管的危(wei)险化工工艺安全控制要求、重点监控参数及推荐的控制方案》,现予发布,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化工企业要按照《首批重点监管的危(wei)险化工工艺目录》、《首批重点监管的危(wei)险化工工艺安全控制要求、重点监控参数及推荐的控制方案》要求,对照本企业采用的危(wei)险化工工艺及其特点,确定重点监控的工艺参数,装备和完善自动控制系统,大型和高度危(wei)险化工装置要按照推荐的控制方案装备紧急停车系统。

今后,采用危(wei)险化工工艺的新建生产装置原则上要由甲级资质化工设计单位进行设计。

二、各地安全监管部门要根据《指导意见》的要求,对本辖区化工企业采用危(wei)险化工工艺的生产装置自动化改造工作,要制定计划、落实措施、加快推进,力争在 2022 年底前完成所有采用危(wei)险化工工艺的生产装置自动化改造工作,促进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条件的进一步改善。

三、在涉及危(wei)险化工工艺的生产装置自动化改造过程中,各有关单位如果发现《首批重点监管的危(wei)险化工工艺目录》和《首批重点监管的危(wei)险化工工艺安全控制要求、重点监控参数及推荐的控制方案》存在问题,请认真研究提出处理意见,并及时反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安全监督管理三司)。

各地安全监管部门也可根据当地化工产业和安全生产的特点,补充和确定本辖区重点监管的危(wei)险化工工艺目录。

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安全规程完整

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安全规程完整

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安全规程2006-7-3 安监GB19041-2003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安全规程自2003-10-1 起执行目次前言1围2规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 一般规定和安全设计原则4.1 一般规定4.2安全设计原则5工艺及设备的安全要求5.1工艺的安全要求5.2设备的安全要求6管道的安全要求7设备布置的安全要求8尾气回收及破坏处理系统9紧急停车和应急破坏处理系统10电气和仪表的安全要求11厂房的安全要求12安全管理13卫生防护及事故应急救援附录A (资料性附录)光气及部分剧毒光气化产品的主要危险特性前言本标准是在劳动和劳动安全行业标准LD31-1992《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安全规程》基础上制定的与LD31-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更加突出和明确了对生产和设计的安全要求;――列岀了光气及光气化装置,不同规模应保持最小的安全防护距离;――删除了与已有国家标准重复的条文;――强调了预防重大事故的事前、事中科学的安全管理程序;――简化了常规仪表的装设规定,突岀了必装的安全防护仪表;――删除原标准重复性的附录A、附录B o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岀。

本标准由中国化工学会化工安全专业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化学工业第二。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许祖龙、闫少伟、万世波、在建、国平、鲍焕霞。

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安全规程1围本标准规定了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和生产装置设计的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装置的新建、扩建和改建。

2规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危险化工工艺安全控制要求

危险化工工艺安全控制要求

危险化工工艺安全控制要求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危险化工工艺安全控制要求1、光气及光气化工艺反应类型放热反应重点监控单元光气化反应釜、光气储运单元工艺简介光气及光气化工艺包含光气的制备工艺,以及以光气为原料制备光气化产品的工艺路线,光气化工艺主要分为气相和液相两种。

工艺危险特点(1)光气为剧毒气体,在储运、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后,易造成大面积污染、中毒事故;(2)反应介质具有燃爆危险性;(3)副产物氯化氢具有腐蚀性,易造成设备和管线泄漏使人员发生中毒事故。

典型工艺一氧化碳与氯气的反应得到光气;光气合成双光气、三光气;采用光气作单体合成聚碳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的制备;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的制备等。

重点监控工艺参数一氧化碳、氯气含水量;反应釜温度、压力;反应物质的配料比;光气进料速度;冷却系统中冷却介质的温度、压力、流量等。

安全控制的基本要求事故紧急切断阀;紧急冷却系统;反应釜温度、压力报警联锁;局部排风设施;有毒气体回收及处理系统;自动泄压装置;自动氨或碱液喷淋装置;光气、氯气、一氧化碳监测及超限报警;双电源供电。

宜采用的控制方式光气及光气化生产系统一旦出现异常现象或发生光气及其剧毒产品泄漏事故时,应通过自控联锁装置启动紧急停车并自动切断所有进出生产装置的物料,将反应装置迅速冷却降温,同时将发生事故设备内的剧毒物料导入事故槽内,开启氨水、稀碱液喷淋,启动通风排毒系统,将事故部位的有毒气体排至处理系统。

2、电解工艺(氯碱)反应类型吸热反应重点监控单元电解槽、氯气储运单元工艺简介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时,在两个极上所引起的化学变化称为电解反应。

涉及电解反应的工艺过程为电解工艺。

许多基本化学工业产品(氢、氧、氯、烧碱、过氧化氢等)的制备,都是通过电解来实现的。

工艺危险特点(1)电解食盐水过程中产生的氢气是极易燃烧的气体,氯气是氧化性很强的剧毒气体,两种气体混合极易发生爆炸,当氯气中含氢量达到5%以上,则随时可能在光照或受热情况下发生爆炸;(2)如果盐水中存在的铵盐超标,在适宜的条件(pH典型工艺氯化钠(食盐)水溶液电解生产氯气、氢氧化钠、氢气;氯化钾水溶液电解生产氯气、氢氧化钾、氢气。

光气及光气化产品安全生产管理指南(国家安监总局2014年10月)

光气及光气化产品安全生产管理指南(国家安监总局2014年10月)

光气及光气化产品安全生产管理指南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14年10月目次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定义 (1)4 规划布局 (2)4.1 布点布局 (2)4.2 选址 (2)4.3 安全许可 (2)5 设计 (2)5.1 设计基本原则 (2)5.2 一级安全措施 (3)5.3 二级安全措施 (14)6 操作管理和安全程序 (16)6.1 企业的义务 (16)6.2 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标准化 (17)6.3 工艺安全管理 (17)6.4 设备安全管理 (21)6.5 变更管理(MOC) (23)6.6 人员培训 (23)6.7 自我评估 (25)6.8 事件、事故管理 (25)6.9 运输 (26)7 毒理学和管理标准 (26)7.1 光气的毒理学作用模式 (26)7.2 光气的暴露限值和标准 (26)8 职业健康 (28)8.1 职业危害申报 (28)8.2 教育培训与个体防护 (28)8.3 职业危害管理 (29)8.4 作业防护 (30)8.5 警示公告 (30)8.6 日常监控(检查) (31)8.7 职业病管理 (31)9 急救和医疗 (32)9.1 救援与急救 (32)9.2 就医运送 (33)9.3 医疗协作和沟通 (33)9.4 医疗决策树 (33)9.5 医疗人员的培训 (33)10 实验室安全规程 (34)10.1 实验室描述 (34)10.2 实验室设计、设备、程序 (34)10.3 实验操作 (39)10.4 实验人员培训 (40)11 应急救援管理 (40)11.1 总则 (40)11.2 应急管理的目标 (40)11.3 应急救援预案编制 (40)11.4 区域(园区)应急计划 (41)11.5 工厂内应急计划 (41)11.6 工厂内的应急设施 (41)11.7 装置应急计划 (41)11.8 装置应急设施 (41)11.9 应急情况培训和演练 (42)附录A(资料性附录)双光气与三光气的使用与存放 (43)A.1 前言 (43)A.2 标准操作程序(SOP)内容 (43)附录B(资料性附录)毒理学和管理标准参考网站 (47)参考文献 (48)光气及光气化产品安全管理指南1 范围本文件是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单位的规划布局、设计、操作管理、毒理学管理、职业健康、急救、实验室安全以及应急救援等的管理指南。

光气及光气化产品危险性分析及安全措施

光气及光气化产品危险性分析及安全措施
安全职责。
对员工进行安 全培训和教育, 提高员工的安 全意识和技能
水平。
定期进行安全 检查和隐患排 查,及时发现 和整改安全隐
患。
建立应急预案 和应急救援体 系,确保在紧 急情况下能够 迅速有效地应
对。
加强日常监督和检查
定期对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的生产和使用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设施完好、 安全措施到位。
提高企业安全文化意识和员工安全素质
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 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加强安全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 和消除安全隐患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 规程,确保员工严格遵守
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和提 出改进建议,提高整体安全文化 意识
THEME TEMPLATE
与专业机构合 作,定期对员 工进行安全培 训和教育,提 高员工的安全 意识和技能水
平。
安全措施的具体内容
章节副标题
储存和运输安全
储存:选择阴凉、 干燥、通风良好的 地方,远离火源和 热源
运输:使用专用的 危险品运输车辆, 配备消防器材和应 急救援设备,遵守 交通规则和危险品 运输规定
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
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他 们能够正确、安全地操作设备。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 地应对。
加强对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的储存和运输管理,确保产品储存和运输的安全。
及时整改安全隐患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 建立安全隐患整改制度,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 加强员工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 建立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关于印发光气及光气化、电解(氯碱)工艺安全控制指导意见的通知1

关于印发光气及光气化、电解(氯碱)工艺安全控制指导意见的通知1

关于印发光气及光气化、电解(氯碱)工艺安全控制指导意见的通知鲁安监发 [2010]70 号来源:山东省安监局发布日期: 2010-6-18各市安监局,各县(市、区)安监局,各有关企业,有关设计、施工单位:为规范、指导全省光气及光气化、电解(氯碱)工艺安全控制设计、安装和改造工作,确保安装改造后工艺装置的安全运行,省安监局组织山东省化工研究院、山东汇智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等单位和有关专家,依据国家安监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09]116号)要求,研究制订了光气及光气化、电解(氯碱)工艺安全控制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

请你们按照省安监局《关于印发氯化、硝化、磺化、聚合、氟化、加氢6种危险化工工艺安全控制设计指导方案的通知》(鲁安监发[2009]108号)的有关要求,认真落实光气及光气化、电解(氯碱)工艺安全控制指导意见,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请及时反馈省安监局(危化处)。

附件 1光气及光气化工艺安全控制指导意见为做好全省涉及光气及光气化工艺相关企业的安全控制系统改造工作,指导设计单位相应的安全控制系统设计工作,并为各级安监部门的有关监督检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09]116号)、山东省安监局《关于推进化工企业自动化控制及安全联锁技术改造工作意见》(鲁安监发[2008]149号文件),制定本意见。

1 概述1.1 光气及光气化工艺光气及光气化工艺包含光气的制备工艺、以光气为原料制备光气化产品的工艺。

光气化工艺主要分为气相和液相两种。

1.2 光气及光气化反应类型1.2.1 光气光气(碳酰氯)的生产是以干燥高纯度的一氧化碳与干燥的氯气在活性炭催化下进行一氧化碳酰氯化反应,是气相连续化工艺。

因沸点7.48/8.2℃,常温常压下为气态,通常叫光气。

由于双光气、三光气在我省实际生产中并无应用,因此本意见不包含相关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 3.3 主要安全设计措施 3.3.1 光气合成及光气化反应装置设应急破坏处理系统,在正常生产状况下 应保持运行;另宜对氯气存储单元密闭,设置紧急碱破坏系统,对氯气泄漏进行 独立吸收处理。 3.3.2 光气及光气化装置控制室需隔离设置,控制室内应保持良好的正压通 风状态,取风口应远离污染源处。 3.3.3 光气生产车间设置喷氨或喷蒸汽管线,便于现场破坏有毒气体。在可 能泄漏光气部位设置可移动式弹性软管负压抽气系统, 将有毒气体送至破坏处理 系统。 3.3.4 光气化装置处于密闭厂房时应设机械排气系统,重要设备如光气化反 应器等,宜设局部排风罩,排气接入应急破坏处理系统。 3.3.5 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车间配备洗眼器和淋洗设备。 3.3.6 输送含光气物料应采用无缝钢管,并宜采用套管。 3.3.7 含光气物料管道连接应采用对焊焊接,管道系统应做气密试验,焊缝 要求 100%射线探伤检验并做消除应力处理。 3.3.8 对含光气物料的管道系统应划分区域,设置事故紧急切断阀,室外的 气态光气输送管道宜有伴热保温设施,输送管道不宜安设放净阀。输送液态光气 及含光气物料管道不宜设置玻璃视镜。 3.3.9 剧毒品储槽的出料管不宜侧接或底接,剧毒品贮槽装设安全阀,在安 全阀前装设爆破片,安全阀后接至应急破坏系统,在爆破片与安全阀之间装超压 报警器。 3.3.10 剧毒品储槽设事故槽。 3.3.11 液氯与反应器间设置止回阀和缓冲罐。 3.3.12 光气总管给多个工序供光气时,应从分配罐上分别送至用户。 3.3.13 设置有毒、易爆气体泄漏监测系统。有氯气、CO 和光气泄漏时,可 进行报警或启动预设的紧急处置程序。 3.3.14 液态光气和异氰酸甲酯等装置要严格控制水混入。 3.3.15 计划停车时,必须在停车前将设备内的物料全部处理完毕。
装车、及公用工程设施重要参数的控制、记录、报警、联锁等功能。在光气装置 及光气化装置设置视频监控系统,将视频信号传送至控制室。 DCS 画面根据报警级别的高低分别选择不同的颜色闪烁或报警音来提醒操作 人员,操作键盘上预组态的报警指示灯可以提供非当前画面的报警信息。 3.2 报警和安全联锁控制 3.2.1 光气合成车间主要联锁紧急停车,以下任一因素(信号)即可执行光气 自动紧急停车。 ▲自动紧急停车联锁参量: a. CO 总管压力下下限 b. CL2 总管压力上限及下限 c. CO、CL2 混合器出口温度上限 d. 光气反应器出口温度上限 e. 光气清洁器出口温度上限 f. 光气清洁器出口压力上限 g. 光气反应器循环冷却水压力下下限 h. 仪表空气压力下下限 i. A、B 二路总电源停电 j. DCS 控制室紧急停车按钮 k. 装置现场手动紧急停车按钮 以上联锁有任一信号输入,系统可执行以下操作: a. CO 主阀关闭 b. CL2 主阀关闭 c. 紧急停车报警启动 d. 各光气化装置停车报警启动 e. 关闭液氯蒸发器进口主阀 f. 关闭液氯蒸发器热水进口阀 g. 启动通风排毒系统,将事故部位的有毒气体排至处理系统。该系统的装 置处理能力应在 30min 内消除事故部位绝大部分的有毒气体。 3.2.2 紧急碱破坏系统独立为液氯存储单元设置,由于液氯一旦大量泄露, 危害程度高,因此宜对液氯封闭存储,由管线与紧急碱破坏系统连接。 紧急碱破坏系统启动联锁参量: a. 液氯蒸发器压力上上限 b. 环境气体检测到氯气、光气超标(可设定上限报警,上上限启动) c. 现场及控制室手动按钮 以上联锁有任一信号输入,系統可执行以下操作: a. 关闭环境紧急排放总管旁通阀 b. 环境风总管进碱破塔主阀 c. 碱液大流量待机循环泵启动 d. 事故槽进入阀门打开,将发生事故设备内的剧毒物料导入 e. 碱液冷却器循环冷却水总阀打开 f. 大风量抽风机启动 g. 大风量抽风机进口阀开启 h. 液氯引风总管阀门开启 i. 报警启动后,由人工进入手动调整、检查系统阀位、流量、温度、压力
2 工艺危险特性和重点监控的工艺参数 2.1 工艺危险特性 光气剧毒,是一种强刺激、窒息性气体,在生产和存储过程中发生泄漏,人 员一旦吸入光气会引起肺水肿、肺炎等,具有致死危险。 2.2 重点监控的工艺参数 2.2.1 一氧化碳单元:监控一氧化碳中氢气、氧气、二氧化碳和水分含量。 2.2.2 氯气单元:监控液氯汽化器的热水温度,氯气中的含水量,压力满足 工艺要求,设置氯气缓冲罐。 2.2.3 光气合成单元:监控一氧化碳、氯气流量和两者配比;光气合成器压 力、反应温度;冷却水进、出口温度,压力及流量。 2.2.4 光气化产品合成单元:监控光气压力、流量,光气化反应釜压力、温 度。冷却介质压力、温度。 3 安全控制基本要求和联锁方式 3.1 光气及光气化反应过程中的控制要求 3.1.1 光气化反应釜通入的光气由流量计控制,设紧急切断阀,监控光气及 反应釜内压力。 3.1.2 在控制光气流量的同时,控制反应温度,及时移出反应热,监控冷盐 水或冷却水的进出口压力和温度。 3.1.3 监控尾气中光气的含量,尾气经尾破系统后高空排放。 3.1.4 副产氯化氢用碱或水吸收,尾气高空排放,设置紧急冷却系统,氨水 或碱液喷淋系统,毒气检测系统和紧急停车系统。 3.1.5 光气装置采用双重电源加应急电源供电方案,装置电源由两个回路提 供,应急电源采用柴油发电机组。 3.1.6 光气原料一氧化碳和氯气设在线红外线分析仪, 或进行定时取样分析, 检测水份、H2、CnHm 等杂质。 3.1.7 分别设置流量计监控原料一氧化碳和氯气流量,供 DCS 系统计算调节 两者配比流量。 3.1.8 光气合成车间分布式安装多点环境可燃气体(CO)检测器、光气检测器 和氯气检测器, 检测器信号由系统处理后按设定程序报警或启动预设自动事故紧 急处理程序停车及喷氨气捕消,确保光气生产安全。 3.1.9 光气化产品车间仅在光化反应器(塔)周边视需要设置若干环境光气 检测器。 进入光气车间、 光气化产品生产车间人员佩带环境光气浓度指示试纸 (或 管) 。 另外,光气合成反应釜、光气化产品反应釜等设备均安装现场检测仪表,重 要操作参数均由相应的变送器输出信号至 DCS 控制作数据处理, 工艺参数及过程 控制均在控制室集中显示、控制、管理,实时打印各种参数、报表,且设置联锁 保护系统, 事故状态下能够实现各种保证生产和安全的措施。 实现对装置、 罐区、
CO + Cl2
催化0.3MPa 180℃
COCl2
由于双光气、三光气在我省实际生产中并无应用,因此本意见不包含相关内 容。 1.2.2 光气化反应的主要类型 a.氯代酯化反应:光气与醇类或酚类的羟基进行 o-酯化反应合成氯代甲酸 酯产品。典型产品:氯甲酸甲酯,碳酸二苯酯等。反应通式:
O ROH + COCl2→RO C Cl + HCl
附件 1
光气及光气化工艺安全控制指导意见
为做好全省涉及光气及光气化工艺相关企业的安全控制系统改造工作, 指导 设计单位相应的安全控制系统设计工作, 并为各级安监部门的有关监督检查工作 提供参考,依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 的通知》 (安监总管三[2009]116 号) 、山东省安监局《关于推进化工企业自动 化控制及安全联锁技术改造工作意见》 (鲁安监发[2008]149 号文件) ,制定本 意见。 1 概述 1.1 光气及光气化工艺 光气及光气化工艺包含光气的制备工艺、 以光气为原料制备光气化产品的工 艺。光气化工艺主要分为气相和液相两种。 1.2 光气及光气化反应类型 1.2.1 光气 光气(碳酰氯)的生产是以干燥高纯度的一氧化碳与干燥的氯气在活性炭催 化下进行一氧化碳酰氯化反应,是气相连续化工艺。因沸点 7.48/8.2℃,常温 常压下为气态,通常叫光气。
O 2ArOH + COCl2→2ArO - C - Cl + 2HCl
b.酰氯化反应: 光气与熔融态羧酸或伯胺进行酰氯化反应,生成甲酰氯和氨 基甲酰氯。典型产品: NH2 + COCl2→R NH CCl + HCl
O
O
Ar C OH + COCl2→ Ar C Cl + CO2 + HCl
c.异氰酸酯化反应:光气与胺进行 N-酰化反应合成氨基甲酰氯或异氰酸酯。 如: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1) ,甲苯二异氰酸酯(TD1) ,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 (MD1) 。反应通式:
R NH 2 COCl2 R N C O 2 HCl Ar NH 2 COCl2 Ar N C O 2 HC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