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细菌不同属类的分离培养
光合细菌菌种的分离、富集培养、纯化和菌种鉴定及净化水质的研究

1 3 1 光合 细菌 富集 富集 和分 离 不 同类 型 的光 合 . . 细菌 所用 培养 方 法 不完 全 相 同 。 首先 , 5 1 0 生 取 0 0克 长 光合 细菌 的土壤 , 灭菌 后装 入 玻璃 量筒 内 , 再加 入采 集 的样 品水 。 根据 欲要 分 离 的不 同光合 细菌 选 用上 述相 同的培 养 基 10~ 0 0 2 0毫 升 , 并与 土壤 搅 拌 均匀 , 后加 流体 然 石蜡 隔绝 空气 , 成 厌氧 的环 境 。 造 在 2 3 ℃ 温 度下 ,用 50 0 1 0 5— 5 0 00 0勒 克斯 的 光 照强度 进 行光 照 培养 2—8周 ( 活在海 水 中的菌株 生 生 长较缓 慢 , 要 培养 1—3 月 ) 需 个 。这 时 , 合 细菌在 光
配法 同富集 培养 基 , 加 入 N H O 的量 为 2克 / 但 aC a
5 0毫 升 , p 调 H值 到 7 0后 , 入 N 9 : . . 加 aS・ H 0 10克
5 0毫 升水 , 1千克 / 米 灭菌 1 钟 , 厘 5分 以便 降低 培养 基 的氧 化 还原 值 。酒 精 或戌 醇 或 4 %丙 氨 酸 的用 量 同 富 集培养 基 。
・
形 态基 本 一致 , 纯化 工作 才 结束 。菌 株做 鉴 定备 用 。
14 光合 细菌 的 菌种鉴 定 . 以 《 明第 八 版伯 杰 细菌 鉴定 》… 为 主要鉴 定 手 简
册 同时 , 照 《 参 细菌 学 概论 》 , … 进行 菌种 鉴定 。
15 净化 水质 技 术 的研 究 . 按 污 水 体 积 1 的量 加 人 人 工 培养 的光 合 0x1 0 细菌培 养液 ( 0, 毫升 以上 ) 3 f L/ 。每 隔 1 投放 1 , 0天 次 共投 放 4次 , 4 即 0天 为一个 处 理 周期 。
光合细菌菌种的分离_富集培养_纯化和菌种鉴定及净化水质的研究

对照不加菌液 - 毫升 ( 升菌液 #" 毫升 ( 升菌液 #- 毫升 ( 升菌液 !" 毫升 ( 升菌液
!* 1* +
球形红假单胞菌净化水质的能力见表 +
表+
加入量
!* #* ! 净化水质的光合细菌菌株的分离与纯化 采 用分离培养基,把生长良好的富集液适当稀释,在厌
形态基本一致, 纯化工作才结束。菌株做鉴定备用。
#) 5) # 光合细菌富集 富集和分离不同类型的光合 细菌所用培养方法不完全相同。 首先, 取 %" : #"" 克生
长光合细菌的土壤, 灭菌后装入玻璃量筒内, 再加入采 集的样品水。 根据欲要分离的不同光合细菌选用上述相同的培 并与土壤搅拌均匀, 然后加流体 养基 #"" : !"" 毫升, 石蜡隔绝空气, 造成厌氧的环境。 在 !% : 5%; 温度下,用 % """ : #" """ 勒克斯的 光照强度进行光照培养 ! : < 周 $ 生活在海水中的菌株 光合细菌在 生长较缓慢, 需要培养 # : 5 个月 & 。这时,
表.
组份
多菌种净化水质效果
%2+ / 毫克 3 升 0 !#, *" #*, "1 #-, -# 氨氮含量 / 毫克 3 升 0 #, #" ", -# ", .1 亚硝酸盐 / 毫克 3 升 0 ", -$ ", 1" ", )(
", #1 毫 克 3 升 , 至 试 验 !" 天 后 升 至 ", (1 毫克 3 升,而试验池至 !" 天后氨
光合细菌菌种分离与保藏

光合细菌菌种分离与保藏随着健康养殖渔业的发展,光合细菌越来越受到养殖者的青睐。
光合细菌广泛分布于生物圈的各个角落,在净化水质、防治疾病和促生长方面效果明显,可作为鱼、虾、贝的饵料、饵料添加剂及浮游动物饵料。
光合细菌的培养首先要有菌种,菌种是从它生活环境中的微生物群中分离出来的。
笔者现以水产养殖和水质净化中常用的红螺菌种为例,简单介绍其分离和保藏技术,以供生产者参考。
菌种的分离采样红螺菌种的种类在自然界中有有机污染的地方广泛存在。
样品可以从河底、湖底、海底以及水田、池塘、沟渠等有污水进入的地方,以及食品工业污水排放处的橙黄色、粉红色泥土中获得。
可以用杯子采集少量泥土,连水放入广口瓶或用采水器、采泥器取样。
为了获得密度较高的样品,也可以采取淡水池塘、池沼及海边的污泥,置入广口瓶中盖紧,分别加入几片海带或其它一些海藻,装满淡水或海水,置入日光下培养。
大约一个月以后,瓶底就可以见到光合细菌的沉淀物。
经过这样的简单培养后,可以直接对此菌作分离后进行纯培养。
富集富集培养时,将采集的样品装入玻璃圆筒或大型试管或具塞磨口玻璃瓶,再倒入配制好的培养液,充分搅拌。
为造成厌气环境,在玻璃瓶或试管中加入液体石蜡以隔绝空气;磨口瓶只需将培养液加满加塞,以排除其中空气,瓶外再用塑料薄膜裹住扎牢,以减少水分蒸发。
培养温度为5℃~35℃。
光照可以利用阳光,夜晚时则利用人工光源,光照强度的适宜范围为5000Lux~10000Lux。
在这样的培养条件下,大约经过2周~8周的培养,在玻璃瓶壁上会出现光合细菌的菌落,或者整个培养液长成红色。
如果是培养海水的光合细菌,因其生长缓慢,需要更长的富集培养时间。
富集操作可以重复进行,方法是将初步富集的光合细菌的菌液或泥土移入磨口玻璃瓶中继续培养,反复多次,光合细菌占绝对优势时可确认富集成功。
为了避免在培养液中藻类和绿杆菌科的细菌的发展,可采用滤光片,使波长800纳米或更长波长的光透过,这样可以更有效地达到富集紫色非硫细菌的目的。
第一章光合细菌培养

• • •
第一节光合细菌生物学特征 第二节光合细菌的分离、 第二节光合细菌的分离、培养与保存 第三节光合细菌的应用
概念
• 光合细菌:又称光养细菌,是能进行光合作 光合细菌:又称光养细菌,是能进行光合作
用的一群原核生物。广义的光合细菌包括产 氧光养细菌和不产氧光养细菌。产氧光养细 菌,又叫蓝细菌,也称蓝藻;不产氧光养细 菌,即狭义的光合细菌。包括厌氧光合细菌 和最近发现好氧不产氧光合细菌。
光合细菌培养基)无机物:NaHCO3 无机物: • (2)有机物: CH3COONa 、 CH3CH2COONa 、葡萄糖、 有机物: 葡萄糖、 苹果酸、 苹果酸、CH3CH2OH 2、氮源 (1)无机物: NH4Cl 、 (NH4)2SO4 无机物: (2)有机物:蛋白胨 、氨基酸 、酵母膏 有机物: 3、生长因子: B族维生素和某些氨基酸或核酸 生长因子: 4、微量元素:铜、钾、镁、硫、磷、氯等 微量元素: 5、磷酸缓冲液: KH2PO4 、 K2HPO4 磷酸缓冲液: 6、还原剂:半胱氨酸、Na2S.9H2O 还原剂:半胱氨酸、
1000ml
pH
7.4
3、紫色非硫细菌的富集与分离培养基
• ④R培养基(刘军义,2003):用于红假单胞菌属 培养基(刘军义,2003): ):用于红假单胞菌属
菌的培育。 菌的培育。
• • • • •
CH3CH2COONa NaHCO3 NH4Cl K2HPO4 pH
3.0g 1.0g 1.0g 0.5g
在自然界的碳、氮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它 在自然界的碳、氮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 们还能把下层水中残留的有机物经异养分解后产生有 们还能把下层水中残留的有机物经异养分解后产生有 机酸、硫化氢和氨等作为合成菌体的基础物质 作为合成菌体的基础物质, 机酸、硫化氢和氨等作为合成菌体的基础物质,起着 了净化水质的作用, 了净化水质的作用,有利于地球的水循环和水生生物 的生长繁殖。 的生长繁殖。 (二)光合细菌与其他生物的关系 光合细菌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可用作为各种水 光合细菌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 生动物的饵料和饲料添加剂, 生动物的饵料和饲料添加剂,构成了生物界食物链的 重要环节。而光合细菌和其他细菌、 重要环节。而光合细菌和其他细菌、浮游生物的共生 关系,使生物界更加和谐。 关系,使生物界更加和谐。
光合细菌培养基配方以及培养方法

光合细菌培养基配方以及培养方法光合细菌是一类能够通过光合作用进行能量合成的细菌。
为了研究光合细菌的生长和代谢,科学家们发展了一种特定的培养基来提供光合细菌所需的营养物质和生长条件。
本文将介绍光合细菌培养基的配方和培养方法。
一、光合细菌培养基配方光合细菌培养基的配方主要根据光合细菌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而设计。
典型的光合细菌培养基配方包括以下成分:1. 碳源:光合细菌通常利用有机物作为碳源进行能量合成。
常用的碳源包括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等。
2. 氮源:氮是细菌生长所需的重要元素之一。
光合细菌培养基中的氮源可以是氨基酸、氨态氮、硝酸盐等。
3. 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光合细菌的生长和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矿物质包括钠、钾、钙等,微量元素包括铁、锌、铜等。
4. 维生素:维生素是细菌生长所需的有机物,能够促进细菌生长和代谢。
常用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群、维生素C等。
5. pH调节剂:光合细菌对pH敏感,因此培养基中需要添加适量的pH调节剂,如磷酸盐缓冲液。
二、光合细菌培养方法光合细菌的培养方法主要分为液体培养和固体培养两种。
1. 液体培养法:首先,将光合细菌培养基配制好,经过高温高压灭菌处理。
然后,取一定量的培养基倒入无菌培养瓶中,接种适量的光合细菌菌液。
接种后,将培养瓶放入恒温摇床或恒温培养箱中,在适宜的温度、光照和摇床摇动条件下培养。
培养一段时间后,可通过观察培养液的浑浊度和菌液的光学密度来判断光合细菌的生长情况。
2. 固体培养法:固体培养法主要用于分离和纯化光合细菌。
首先,将光合细菌培养基配制好,加入适量的琼脂(1.5-2%),搅拌均匀。
然后,将培养基倒入无菌培养皿中,待凝固。
接种光合细菌菌液后,将培养皿倒置放置在恒温培养箱中,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培养。
培养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光合细菌在琼脂上生长形成的菌落。
在培养光合细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无菌操作: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外源性微生物的污染。
光合细菌的培养及应用技术

光合细菌的培养及应⽤技术光合细菌的培养及应⽤技术1 引⾔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 bacteria,简称PSB)是⼀群能在厌氧光照或好氧⿊暗条件下利⽤有机物作供氧体兼碳源,进⾏不放氧光合作⽤的细菌,⼴泛分布于⽔⽥、湖沼、江河、海洋、活性污泥和⼟壤中,依据《伯杰细菌鉴定⼿册》(第九版)可分为6 个类群,27 个属。
不产氧光合作⽤的红螺菌⽬分为紫细菌(purple bacteria)、绿细菌(Greenbacteria)和⽇光杆菌属(Heliobacteria)、红⾊杆菌属(Erybrobacter)。
其中紫细菌中包含有红螺菌科(Rhodolspirillaceae)、着⾊菌科(Chromatiaceae)、外硫红螺菌科(Eceothiorhodospiraceae),包含16属49种。
其中在⽣产上有意义的红螺菌科包括红螺菌属、红假单胞菌属和红微菌属[1]。
PSB 均为⾰兰⽒阴性细菌,⼀般为球型、卵形、杆形、弧形、螺旋形、环形、半环形丝形,也可随培养条件和⽣长阶段⽽改变,⼤部分单个存在。
PSB的⼀般菌体组成及营养成分见表1[2].表1 光合细菌菌体的组成与⼩球藻等⽐较Tab. 1 Components comparison betweenphotosynthetic bacteria and ChlorellaP S B 含有较⾼的优良蛋⽩质,粗蛋⽩含量为65.45%,含有17 种氨基酸⽽且消化率较⾼;粗脂肪约7%;可溶性糖类约20%;粗纤维约3%[1];维⽣素B12 含量是酵母的200 倍、⼩球藻的4 倍[2],⽣物素含量也⽐较丰富;菌体的脂类成份含有⼤量的叶绿素、类胡萝⼘素和辅酶Q(泛醌),迄今已从PSB中分离出80 种以上的类胡萝⼘素。
叶绿素和类胡萝⼘素对养殖⽣物的健康⽣长,增强对疾病的抵抗⼒有很⼤的益处。
辅酶Q4 是与⽣命活动有重⼤关系的⽣理活性物质,PSB 中的含量特⾼,是酵母的13 倍。
光合细菌的培养及应用方法

光合细菌的培养及应用方法光合细菌(简称PSB)是地球上最早出现具有原始光能合成体系的原核生物,是一大类在厌氧条件下进行不放氧光合作用的细菌的总称,广泛存在于地球生物圈的各处。
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作为养殖水质净化剂;作为饲料添加剂;用于鱼、虾、贝幼体的培育;作为动物性生物饵料的饵料;防治鱼病。
一、培养工具的消毒方法1.加热消毒法:利用高温杀死微生物的方法。
(1)直接灼烧:此法可直接把微生物烧死,灭菌彻底,但只适用于小型金属或玻璃工具的消毒。
(2)煮沸消毒:一般煮沸5~10分钟,适用于小型容器、工具的消毒。
(3)烘干箱消毒:亦称为恒温干燥箱消毒法。
2.化学药品消毒法:适用在批量培养中,大型容器、工具、玻璃钢水槽和水泥池中。
(1)酒精:浓度为70%的酒精常用于中、小型容器的消毒。
用纱布蘸酒精在容器、工具的表面涂抹,10分钟后,用消毒水冲洗两次即可。
(2)高锰酸钾:按300ppm配成高锰酸钾溶液,把洗刷洁净的容器、工具放在溶液中浸泡5分钟,取出,再用消毒水冲洗2次~3次即可。
二、光合细菌的培养条件1、营养条件光合细菌细胞体构成元素主要有:碳、氢、氧、氮、磷、钾、钠、镁、钙、硫和一些微量元素等,它们也是所有生物细胞构成的主要物质。
一般情况下,比重:水占80%-90%、无机盐1%-1.5%、蛋白质7%-10%、脂肪1%-2%、糖类和其它有机物1%-1.5%。
其中干细胞含碳45%-55%、氢5%-10%、氧20%-30%、氮5%-13%、磷3%-5%、其它矿物元素3%-5%。
光合细菌的细胞膜具有半透性,能选择性地让营养成分按一定需要进细胞内,在酶的作用下合成自己的细胞组分并促进分裂新的个体。
营养元素的全面合理的搭配,是培养高产光合细菌的关键。
根据这一要求,郑州@@@@生物材料公司选用多种光合细菌生长必需的原料,科学配方,经特殊加工而成的"光合细菌发生剂(培养基)",基本符合光合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要求,无毒无副作用,使用安全,固状结晶体便于包装和运输,而且有2年的保质期。
光合细菌培养

1光合细菌光合细菌简称PSB,是一群能在厌氧光照或好氧黑暗条件下利用有机物作物供氧体兼碳源,进行不放氧光合作用的细菌,广泛公布于水田、湖泊、沼泽、江河,海洋、活性污泥和土壤中。
目前农业生产上应用的光合细菌主要有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as)、红螺菌(Rhodospirillum)、红硫细菌(又称着色菌,Chromatium)、绿硫细菌(Chlorobium)4个属种。
光合细菌菌体含蛋白质60%以上,含有动物和植物所需全部氨基酸和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B族维生素几乎都有,还具有较高含量的生理活性物质辅酶Q等,是一种高营养型微生物的属种。
红硫细菌和绿硫细菌主要以硫化氧、硫代硫酸盐等作为供氧体及电子受体,且是专性厌氧细菌,用于池塘和水田后可增强对土层中硫化物的降解,细螺菌能利用有机物进行光能异养,无论在光照有氧或黑暗无氧的环境条件下都利用有机物,把高分子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分解,产生单糖、低脂肪酸、氨基酸等低分子物质。
红假单胞菌细胞壁中所含的多糖类为广谱的非特异性免疫激活剂,起到防抗病害的作用。
光合细菌菌种可从采集的淡、咸水池塘中重复富集、分离、纯化获得。
如用保存下来的菌种,在培养前必须复壮,才能有效地进行扩大培养,复合型菌株可以利用多种碳源,更容易培养。
1.1复合型光合细菌的菌种分离与生产性扩繁培养1.1.1光合细菌的计数与分离纯化条件:无菌室、超净台、平皿、密封玻璃试管、接种针、玻璃棒、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高压锅、加热器、生化培养箱等。
无菌室内操作步骤:1、将适量琼脂固体培养基在12l℃高压灭菌20min后,倒入若干个平皿冷却至45℃以下,制成固体培养基待用。
2、取光合细菌菌液,分别用蒸馏水以10万倍、50万倍、100万倍、500万倍、5000万倍、10000万倍稀释。
3、分别从每个稀释倍液中取lml的样本各10个,均匀涂布于贴好相应标签的平皿内固体琼脂培养基平面上。
4、将平皿放入培养箱培养12h-50h,如菌落末成长,再继续培养,直到有明显的菌落长成为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合细菌的分离培养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 Bacteria,略作PSB)是一大类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的总称。
除蓝细菌外,都能在厌氧光照条件下进行不产氧的光合作用。
研究与应用的实践表明,光合细菌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与资源化、水产养殖的水质调控与促进健康生长、在农业生产中作为高效活性菌肥等方面,发挥着十分有益的和令人瞩目的作用。
关于光合细菌的类群、形态与生理特征、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等内容,请参考有关文献与专著。
这里仅就光合细菌的分离、培养方法作一介绍。
1光合细菌的富集培养的一般方法①分离源光合细菌四个科-红螺菌科(Rhodospirillaceae)、着色菌科(Chromatiaceae)、绿菌科(Chlorobiaceae)、绿色丝状菌科(Chloroflexaceae)的各种菌,广泛分布于地球生物圈的各处。
作为光合细菌的分离源,一般可从富营养化的湖泊、池沼、海滩、以及水田、硫黄泉、灌水土壤、和污水厂活性污泥、畜牧场水沟等厌氧或缺氧环境采样。
在较深的水体,可使用采水器采取厌氧层的水。
在较浅的地方,可直接用吸管吸取带底泥的水。
采样的同时记录水温、pH、有无H2S气味等项内容。
将采集到的水样或泥样放在厌氧、低温条件下,带回实验室进行分离。
②光合细菌富集培养基用于光合细菌富集培养用的培养基有许多配方,这里仅介绍日本星野氏推荐的基本培养基I和基本培养基II。
前者适合于红螺菌科的光合细菌,后者适用于着色菌科和绿菌科的菌。
基本培养基I:KH2PO4 0.5g K2HPO4 0.6g (NH4)2SO4 1.0g MgSO4·7H2O 0.2gNaCl 0.2g CaCl2·2H2O 0.05g酵母浸出汁 0.1g微量元素溶液(见后)1mL 生长因子溶液(见后)1mL蒸馏水1000ml以上配制成的培养基pH值约6.7根据需要,可在上述培养基中添加一些成分,如富集的是缺少同化型硫酸还原系的菌种,则可在基本培养基I中加入0.01%硫代硫酸钠;如是海洋性菌种,可加入3%NaCl等等。
另外,如分离源中含有较多的硫酸还原菌时(尤其是采自海洋的样品),为了抑制硫酸还原菌的生长,可把基本培养基I中的(NH4)2SO4、MgSO4·7H2O替换成NH4Cl和MgCl2·6H20。
含单一有机化合物的基本培养基I配置方法如下:①在容积为20mL的螺口试管中,加入最终浓度为一定量(0.05~0.1%)的有机物。
②加入基本培养基I至1/2试管的量,松松地旋上螺盖。
③ 121℃,灭菌15分钟。
④冷却后加入过滤除菌的10%抗坏血酸钠溶液0.1mL(最终浓度为0.05%),作为还原剂。
⑤用另行灭菌的基本培养基I注满试管,旋紧螺盖。
用同样方法可配制含各种不同的单一有机化合物的基本培养基I。
基本培养基II:KH2PO4 1.0g,NH4Cl 1.0g,MgCl2·6H2O 0.2g,CaCl2·2H2O 0.05g,微量元素溶液(见后)1mL,生长因子溶液(见后)1mL,蒸馏水1000mL,根据需要,可在该培养基中加入0.1%硫代硫酸钠、3% NaCl或0.05%乙酸钠等。
含一定浓度的H2S和CO2,并有特定pH的基本培养基II的配制,可参照表5-5进行。
例如,要配制NO.1的基本培养基II,其中含0.1%Na2S·9H2O 和0.2%NaHCO3,pH=6.4,具体方法如下:①在螺口试管(容积为20mL)中加入半管量的基本培养基II,松松地旋上螺盖。
②121℃,灭菌15分钟。
③冷却后依次加入0.3mL1NHCl、0.5mL8%的NaHCO3溶液(过滤除菌)和1.0mL2%的Na2S·9H2O溶液(高压灭菌)。
④用另行灭菌的基本培养基II注满试管,旋紧螺盖。
用同样方法可配制含所需H2S浓度和pH值的各种基本培养基II。
将制得的装有培养基的试管充分振荡后,在冷暗处放置1昼夜,使培养基内完全呈厌氧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可保存1个月左右。
表5-5 各种基本培养基II 的配制方法 培养基中的浓度(%)*最终培养基20mL 中应加入mL 数 培养基编号NaHCO 3 Na 2S·9H 201NHCl 1NaOH 培养基的pH1 0.2 0.1 0.3 6.42 0.2 0.1 0.26.7 3 0.2 0.1 0.15 6.9 4 0.2 0.1 0.17.1 5 0.2 0.1 0.05 7.3 6 0.2 0.1 7.67 0.2 0.1 0.05 7.9 8 0.2 0.05 0.15 6.6 9 0.2 0.05 0.16.9 10 0.2 0.05 0.057.0 11 0.2 0.05 7.212 0.2 0.050.05 7.5 13 0.2 0.050.15 7.8 14 0.2 0.025 0.056.9 15 0.2 0.0257.116 0.2 0.0250.05 7.3 17 0.2 0.0250.1 7.5 18 0.2 0.025 0.15 7.9 * 最终培养基量20mL 中,加入8%NaHCO 3溶液0.5mL 时,其最终浓度为0.2%;若分别加入2%Na 2S·9H 2O 溶液1.0、0.5、0.25mL ,它们的最终浓度分别为0.1%、0.05%、0.025%。
微量元素溶液:EDTA -2Na 2000mg , FeSO 4·7H 2O 2000mg , H 3BO 3 100mg ,CoCl 2·6H 2O 100mg ,ZnCl2100mg, MnCl2·4H2O 100mg,Na2MoO4·2H2O 20mg,NiCl2·6H2O 20mg,CuCl2·2H2O 10mg, Na2SeO31mg,蒸馏水1000mL,保存于暗处。
生长因子溶液:维生素B1 50mg,烟酸(维生素PP)50mg,对氨基苯甲酸30mg,维生素B12 5mg,吡多酸(维生素B6) 10mg,生物素5mg,蒸馏水100mL,保存于冷暗处。
③接种适当的接种量对于有效地富集到目标菌种十分重要。
因为过多的接种量会使培养基条件发生变化,导致富集培养失败。
合适的接种量为:20mL富集培养基中加入分离用样品1~2滴。
④培养接种后的富集培养管,一般先在室内暗处放置数小时至1昼夜,然后移至光照下开始光合成培养。
培养时间因条件而异,大约需要1星期至1个月。
如果一次富集培养光合细菌尚未充分生长,则应继续进行富集培养。
即把上一次的富集培养物移接少量至无菌的富集培养液中,重复上述的培养过程,直至获得有光合细菌大量生长的富集培养物。
⑤光源进行光合成培养时使用的光源,以白炽灯为好。
因为与荧光灯相比,白炽灯不仅发出光合细菌的类胡萝卜素吸收的短波光(450-550nm),而且大量发出细菌叶绿素(Bchl)吸收的长波光(715-1050nm)。
由于不同的光合细菌菌种所含有的细菌叶绿素种类不同(见表5-6),因此也可利用特定波长的光源来进行相应菌种的富集培养(van Niel,1971)。
光合成培养的合适光照强度为500-2000Lux,把培养管放在距白炽灯(40-60W)15-5℃m处即可。
另外,由于白炽灯会发出大量的热,故因注意培养装置内温度的控制。
表5-6 各种Bchl及其主要吸收光波Bchl 最大吸收波长(nm)Bchl a 830~890Bchl b 1015~1035Bchl c 745~760Bchl d 725~745Bchl e 715~725⑥防止藻类生长富集培养中若有藻类生长,会因其光合产氧而使培养基内呈好氧状态,从而引起光合细菌的生长受抑制。
为了阻止藻类的生长,Swoager和Lindstrom(1971)提出可在培养基中加入光化学反应系II的抑制剂。
另外,也可利用滤波器得到波长700nm以上的光作为光源,在这样的光照条件下,光合细菌因含有Bchl(吸收波长为700nm以上)而能够生长,藻类则因所含Chl的吸收波长为700nm以下而不能生长。
(2)各科光合细菌的富集培养①.红螺菌科(Rhodospirillaceae)光合细菌的富集培养该科光合细菌包括4属17种1亚种。
这些菌种都能利用有机物作为碳源和光合成反应的氢供体进行生长。
因此,红螺菌科的菌可用含单一有机物的基本培养基I,并在20~30℃,1000~2000Lux 条件下进行富集培养。
培养物因菌种不同而呈现红、紫、茶色等色泽。
为富集红螺菌科中的特定菌种,一般的方法是依据该菌种对某种有机物的特异利用性,配制成以该有机物为单一碳源的培养基进行富集培养。
此外,可利用不同菌种对培养基pH、生长因子以及光源波长范围的不同要求,来对特定菌种进行富集培养。
实际应用时,常根据需要把上述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组合起来,将能更有效地富集到所需的特定菌种。
以下就几种红螺菌科细菌的富集培养法作一简要介绍。
a.Rhodobacter sphaeroides(球形红菌)(原为Rhodopseudemonas sphaeroides,球形红假单胞菌)的富集培养:首先,在含有0.1%乙醇或醋酸钠的培养基中进行第一次富集培养。
然后,将一部分富集培养物接种到含0.1%酒石酸钠的培养基中,进行第二次富集培养。
用此法可选择性地富集到球形红菌(R. Sphaeroides)(van Niel,1971)。
但是,在R. Sphaeroides中也有些菌株不能利用酒石酸钠为碳源。
据星野氏的研究,对这些菌株的富集培养可在含3%NaCl的苹果酸钠培养基中进行。
b.Rhodopseudomonas acidophila(嗜酸红假单胞菌)的富集培养:根据Pfennig(1969)的研究,可采用不含生长因子的琥珀酸钠培养基(pH=5.1)进行嗜酸红假单胞菌的富集培养。
c.Rhodopseudomonas viridis(绿色红假单胞菌)的富集培养:采用乙醇或醋酸钠培养基,并利用该菌含Bchl b而以红外滤色器获得1000-1050nm波长的光进行照射,可有效地富集到绿色红假单胞菌。
其培养物呈绿色。
(Drews and Giesbrecht,1966)d.Rhodospirillum fulvum(黄褐红螺菌)的富集培养:采用只含对-氨基苯甲酸为生长因子的0.05%苯甲酸钠培养基,可有效地富集黄褐红螺菌。
(Pfennig,Eimhjellen and Liaaen,1965)②着色菌科(Chromatiaceae)光合细菌的富集培养法该科光合细菌包括10属27种。
该科菌种在以CO2为碳源、H2S为光合反应氢供体的碱性培养基中生长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