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二年级美术上册 我们喜欢的动画形象教案 浙美版

合集下载

浙美美术二上《5我们喜欢的动画形象》[刘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

浙美美术二上《5我们喜欢的动画形象》[刘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优秀的动画形象,感受其拟人化、夸张化及富有人类情感等在内的动画形象造型特点。

2.在观察、比较、交流等多样学习中,认识更多的动画形象,并获得临摹动画形象及添画简单故事背景的方法及直接创意的体验。

3.培养简单的动画形象造型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增添美术表现的幽默与智慧,丰富精神世界。

2学情分析“动画”普遍受到学生们的喜爱,并使其在情感上乐于接受。

但学生们对动画形象的概念、特征和表现手法缺乏深入的了解、探讨和运用能力,更没有尝试过自己独立进行动画艺术形象的设计,并运用与生活实际中。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欣赏与交流动画形象,进行动画形象的临摹及简单故事的添画或进行其他方面的延伸创意。

教学难点:大胆而细致的动画形象临摹造型和自由而有创意的简单故事添加引导。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猜想激趣导入以两个学生熟悉的中国动画形象的猜想导入,一方面增强孩子们对动漫形象“行头”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增强孩子们对民族动画的视觉认知和自豪感。

(1)猜一猜:你知道这是谁的穿戴吗?(黑猫警长)(2)再猜一猜:你知道这是谁的玩具吗?(孙悟空)活动2【活动】引导学生认知各种动画形象2.引导学生认知各种动画形象,并发表来自他们的视觉第一印象。

(1)比一比:谁认识的动画形象多?哪些动画形象是中国的?哪些是外国的?感受动画是的多姿多彩的动画形象。

(2)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些动画形象?为什么?鼓励学生抓住动画形象的特点,说出自己的视觉观赏感受。

(3)在比较中提升对动画形象的视觉审美认识。

如引导学生把“孙悟空”这一动画形象和生活中的猴子长相加以比较,从而悟得动画形象具有夸张、拟人、鲜艳等特点。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动画小知识”这样的方式总结学生的欣赏感悟。

活动3【练习】微作业之一3.微作业之一:在老师提供的背景上,引导学生将自己收集、剪好外形的各种动画形象进行拼摆,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动画舞台秀》,并展示孩子们的成果,以营造动画创意氛围。

二年级美术上册动漫宝宝教案浙美版

二年级美术上册动漫宝宝教案浙美版

二年级美术上册动漫宝宝教案浙美版第一章:动漫宝宝基础知识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动漫宝宝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培养学生对动漫宝宝的兴趣和爱好。

1.2 教学内容:动漫宝宝的定义:动漫宝宝是指在动画电影或漫画中出现的可爱、可爱的角色。

动漫宝宝的特点:形象可爱、表情丰富、动作生动。

1.3 教学步骤:引入:向学生介绍动漫宝宝的概念,并展示一些典型的动漫宝宝形象。

讲解:讲解动漫宝宝的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一些动漫宝宝的形象和表情。

练习:让学生尝试绘制一个简单的动漫宝宝形象,并添加一些表情和动作。

第二章:动漫宝宝的形象设计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动漫宝宝形象设计的兴趣和能力。

让学生了解动漫宝宝形象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2 教学内容:动漫宝宝形象设计的原则:简洁、可爱、生动。

动漫宝宝形象设计的方法:比例、线条、色彩、细节。

2.3 教学步骤:引入:向学生展示一些可爱的动漫宝宝形象,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设计一个可爱的动漫宝宝。

讲解:讲解动漫宝宝形象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并示范一些基本的设计技巧。

练习:让学生尝试设计一个可爱的动漫宝宝形象,并注意比例、线条、色彩和细节的处理。

第三章:动漫宝宝的表情绘制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动漫宝宝表情绘制的兴趣和能力。

让学生了解动漫宝宝表情绘制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2 教学内容:动漫宝宝表情绘制的基本技巧:线条、形状、色彩、阴影。

动漫宝宝常见表情的绘制方法:笑、哭、生气、惊讶等。

3.3 教学步骤:引入:向学生展示一些动漫宝宝表情的例子,并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它们的特点。

讲解:讲解动漫宝宝表情绘制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并示范一些常见的表情绘制。

练习:让学生尝试绘制一个动漫宝宝的各种表情,并注意线条、形状、色彩和阴影的处理。

第四章:动漫宝宝的动作表现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动漫宝宝动作表现兴趣和能力。

让学生了解动漫宝宝动作表现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4.2 教学内容:动漫宝宝动作表现的基本技巧:线条、形状、色彩、动态。

二年级美术上册《我们喜欢的动画形象》教案、教学设计

二年级美术上册《我们喜欢的动画形象》教案、教学设计
3.教学评价:
-评价方式:采用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价内容:关注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如观察力、想象力、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等。
-评价目的:激励学生,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教学拓展:
-邀请动画制作师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动画制作的整个过程,拓宽视野。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同时,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形成良好的交流习惯。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
-学生根据讨论结果,运用绘画和剪贴技巧,创作出自己喜欢的动画形象作品。
-教师巡回辅导,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指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相互交流、分享经验,提高绘画和剪贴技巧。
2.设计意图:
通过作品展示和总结,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心。同时,布置课后作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作的能力,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五、作业布置
1.课后作业:
-请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创作一幅自己设计的动画形象作品,要求作品具有个性和创意,能够表现出动画形象的特征。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可以运用绘画、剪贴等多种技巧,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2.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经典动画形象,激发学生对动画的喜爱,为新课的学习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同时,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动画形象,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倾听习惯。
(二)讲授新知
1.教学活动:
-教师讲解动画形象的基本特征,如外貌、动态、表情等。
-教师演示绘画和剪贴技巧,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创作动画形象。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习绘画和剪贴技巧,了解创作动画形象的方法。
-学生参与评价他人的作品,学会用欣赏和鼓励的语言给予反馈。

二年级美术上册《我们喜欢的动画形象》教案2 浙江人美版

二年级美术上册《我们喜欢的动画形象》教案2 浙江人美版

《我们喜欢的动画形象》教案教材分析:本课以色彩缤纷的卡通形象向学生展示了生活中众多知名卡通形象;并介绍了几种不同表现形式的卡通形象;教材以生活原型与卡通形象图片并置的方式,告诉学生卡通形象来源于生活的道理,并通过文字提示了卡通形象的设计手法(拟人化、变形、夸张等),引导学生大胆设计简单的卡通形象。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卡通形象分类等知识,并了解中外知名卡通形象;2、使学生了解卡通形象设计过程与方法,学会设计简单的卡通形象;3、通过设计联系增强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艺术表现力。

教学重点:卡通形象的创设过程。

教学难点:学生能大胆的尝试设计简单的卡通形象。

课前准备:师生共同收集多种卡通漫画故事,学生准备自己喜欢的漫画故事、纸、笔、颜料等,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课件导入。

1播放《猫和老鼠》片段和中国、美国、日本优秀卡通形象图片(如:哪咤、孙悟空、葫芦娃、喜羊羊与灰太狼、唐老鸭和米老鼠、大力水手、海贼王、火影忍者等),活跃气氛,把学生的思绪带入卡通世界。

2、观赏课件并思考:你喜欢卡通画吗?为什么能打动你?你喜欢什么样的卡通形象?你最想创造一个什么卡通形象?(二)讲授新课。

1、讨论并回答上述问题。

2、实例分析中外卡通形象的区别与联系。

3、讲解设计过程。

A、拟人化:将现实生活中的对象拟人化,构建一个神奇的世界,让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

B、夸张变形:巧妙的夸张变形能使对象更滑稽、更幽默,从而更好地体现作者的构想,如大头儿子小头爸爸、蜡笔小新等;C、个性化:把对象的特点做刻意的夸张,更能突显个性。

特别是动物形象,如猫和老鼠、书上的狮子、喜羊羊与灰太狼等。

4、学生课堂作业过程。

A、课件欣赏教师设计简单的卡通形象的过程。

B、选取生活中常用的物品为创作原型,设计一个简单的卡通形象。

如杯子、牙刷、书本、电脑、书包、笔、橡皮、文具盒、水果等。

C、展示并小结。

课堂上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提醒优缺点;把全部学生作品按班级为单位做成课件在下节课的时候播放给学生观赏。

二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5课 我们喜欢的动画形象丨浙美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5课 我们喜欢的动画形象丨浙美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5课我们喜欢的动画形象|浙美版前言动画是现代社会中非常流行的艺术形式之一,它用形象的方式讲述各种故事,产生非常深刻的艺术体验,成为了孩子们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以“我们喜欢的动画形象”为主题,借助浙美版的美术教材,来深入了解动画艺术,开拓孩子的美术眼界,培养其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动画的基本概念,学习动画的表现方式和艺术特点。

2.通过学习几个知名的动画形象,培养孩子们在欣赏美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美和美的价值感。

3.通过动画创作的形式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动画的表现方式和艺术特点。

2.学习几个知名的动画形象,掌握其特点与造型。

3.通过动画创作的形式,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作技巧。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深入了解动画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形式。

2.如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欣赏和创作,深入理解“我们喜欢的动画形象”所传达的美和价值。

教学步骤第一步:了解动画的基本概念1.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喜欢的动画片。

2.介绍动画的基本概念,包括动画的定义、表现方式和艺术特点等。

第二步:欣赏几个知名的动画形象1.介绍几个知名的动画形象,包括米老鼠、小熊维尼、蓝色的精灵等。

2.让学生通过欣赏这些动画片的片段,来了解这些动画形象的特点和造型。

第三步:学生自主创作动画形象1.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创建一个动画形象。

2.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绘制出动画形象的造型和表情。

3.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合作,创作出自己的动画片段并完成作品演示。

课后作业1.完成课上动画创作的作品。

2.观看哈利波特的电影,写一篇观后感。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非常热爱和喜欢动画的艺术形式。

虽然他们对动画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不甚了解,但是在课上的欣赏和创作中,他们通过自己的欣赏和动手创作的方式更深入地了解了动画的艺术价值。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应当注重真正引导学生欣赏和思考艺术与美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年级美术上册动漫宝宝教案浙美版

二年级美术上册动漫宝宝教案浙美版

二年级美术上册动漫宝宝教案浙美版第一章:《认识动漫宝宝》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漫宝宝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动漫宝宝的兴趣和爱好。

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动漫宝宝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动漫宝宝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准备:动漫宝宝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1. 导入:向学生介绍动漫宝宝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关注动漫宝宝的形象和表情。

2. 教学内容:让学生观察动漫宝宝图片,分析动漫宝宝的形象、表情和动作等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动漫宝宝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3. 实践环节:让学生尝试绘制简单的动漫宝宝形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动漫宝宝的特点和魅力。

第二章:《动漫宝宝的表情与动作》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漫宝宝的表情和动作的基本表现形式。

2. 培养学生对动漫宝宝表情和动作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3.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了解动漫宝宝的表情和动作的基本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动漫宝宝表情和动作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教学准备:动漫宝宝表情和动作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1. 导入:向学生介绍动漫宝宝的表情和动作的基本表现形式,引导学生关注动漫宝宝的表情和动作。

2. 教学内容:让学生观察动漫宝宝表情和动作的图片,分析动漫宝宝表情和动作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动漫宝宝表情和动作的基本表现形式。

3. 实践环节:让学生尝试绘制简单的动漫宝宝表情和动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现力。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动漫宝宝表情和动作的特点和表现力。

第三章:《动漫宝宝的故事情节》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漫宝宝的故事情节的基本构成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动漫宝宝故事情节的观察力和理解力。

3. 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了解动漫宝宝的故事情节的基本构成和特点。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动漫宝宝故事情节的观察力和理解力。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5课 我们喜欢的动画形象丨浙美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5课 我们喜欢的动画形象丨浙美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5课我们喜欢的动画形象丨浙美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动画形象的类型和特点;•了解喜欢的动画形象及其特点,表现出自己的观点;•掌握简单的造型技法,可以表现自己喜欢的动画形象。

2.过程与方法•了解到动画形象在生活中并不仅限于电视动画片中;•通过观察和自己的感受,了解到每个人对动画形象的喜欢是因为其所具有的美学价值;•贴近生活,用简单的造型技法表现喜欢的动画形象。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热爱生活,热爱动画形象;•懂得欣赏美,表现对美的珍视之情;•接受和尊重每个人的品位,欣赏不同的美。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理解动画形象的类型和特点;•了解喜欢的动画形象及其特点,表现出自己的观点;•掌握简单的造型技法,可以表现自己喜欢的动画形象。

2.难点•培养孩子们热爱生活、热爱动画形象的情感态度;•从简单的造型技法中查找到喜欢动画形象的源头。

三、教学过程1.热身观看一些有代表性的动画片,让孩子们自由观看,然后在讨论中引导孩子们了解一些常见的动画形象,比如米老鼠、唐老鸭、小猪佩奇、蓝猫等。

2.学习以浙美版二年级美术上册第5课《我们喜欢的动画形象》为例,向孩子们介绍不同类型的动画形象和表现动画形象的方法。

第一步:认识不同类型的动画形象让孩子们分组讨论介绍不同类型的动画形象,比如动物形象、公仔形象、人物形象等。

为孩子们提供一些关于不同类型形象的提示单词,比如动物形象可以提供“熊猫、老虎、企鹅”等。

第二步:了解喜欢的动画形象先介绍一些常见的动画形象,然后引导孩子们在其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形象,自由表达喜欢的原因,并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

第三步:用简单的造型技巧表现喜爱的动画形象在了解了喜欢的动画形象后,让孩子们通过简单的造型技巧来表现自己喜欢的动画形象。

比如可以通过纸条、麦片盒子等废旧材料制作公仔或动物的造型。

3.总结讲解动画的概念,培养孩子们对动画的认识和欣赏能力,同时也号召孩子们珍惜环境,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浙美版二年级上册美术动漫宝宝详案(教案)版本2

浙美版二年级上册美术动漫宝宝详案(教案)版本2

浙美版二年级上册美术动漫宝宝详案(教案)版本2not for commercial use动漫宝宝二年级第三册第6课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讲课教师:林婧钰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动漫的各种特点,加强对动漫的认识和喜爱。

2、初步学习运动夸张、拟人、添加等手段结合生活常见事物设计动漫形象,培养创造能力。

3、丰富生活情趣,树立动漫意识,为创造富有特色的中国动漫形象而努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夸张、拟人、添加等设计方法设计动漫形象。

难点:鲜明的动漫形象的刻画。

教学过程1、直接导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今天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块,我们家里最常见洗东西用的小海绵。

你们可不要小看这块小海绵,它除了能为我们带来干净的生活以外,还能摇身一变成为更神奇的动漫宝宝。

师:看看,当我们为小海绵画上眼睛,嘴和四肢后,就变成了可爱的海绵宝宝了,其妙吗?师:生活中像小海绵这样能摇身一变,成为我们喜爱的海绵宝宝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

例如:小熊可以摇身一变成为维尼熊宝宝,小兔可以变成流氓兔宝宝,就连我们平常最熟悉的学习用品和食物都可以成为动漫宝宝。

今天,林老师就教大家如何将我们的生活用品、学习用品以及食物变成动漫宝宝。

2、欣赏对比、了解方法师:首先,让我们来找一找那些动漫宝宝身上的艺术手法。

师:同学们请看,老师将猪猪侠和它的原型小猪放在了一起。

师:请同学们找一找,看看小猪和猪猪侠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师:相同之处在小猪和猪猪侠的鼻子都一样,还有小猪和猪猪侠都有圆滚滚的肚子。

师:不同之处在小猪的脸又长又丑,猪猪侠的脸圆乎乎的很可爱,小猪用四条腿走路,猪猪侠用两条腿,小猪没有穿衣服,猪猪侠却穿着红色的紧身衣,头上还戴着虎头帽。

师:人们把小猪变成动漫宝宝猪猪侠后,还是保留了小猪的基本特点,就是它最有代表性的大鼻子,但人们也为它添加上了好看的衣服和可爱的五官。

师:那么在平常生活习性上,小猪和猪猪侠有什么不同吗?师:猪只会憨憨叫,猪猪侠会讲话,猪很笨拙,每天都懒得动弹,猪猪侠却很灵活,可以像一个小猴子一样上蹿下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二年级美术上册我们喜欢的动画形象教案浙
美版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中外优秀的动画形象,感受其拟人化、夸张化及富有人类情感等在内的动画形象造型特点。

2.在观察、比较、交流等多样学习中,认识更多的动画形象,并获得临摹动画形象及添画简单故事背景的方法及直接创意的体验。

3.培养简单的动画形象造型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增添美术表现的幽默与智慧,丰富精神世界,初步发展动漫时代所需要的文化创意意识。

教学重点:
欣赏与交流动画形象,进行动画形象的临摹及简单故事的添画或进行其他方面的延伸创意。

教学难点:
大胆而细致的动画形象临摹造型和自由而有创意的简单故事添画引导。

教学方法:
讨论法、演示法、引导法、自主探究法等。

课前准备:
(学生)带好自己收集并剪好的动画形象1—2个、绘画工具。

(教师)课件、若干动画形象玩具等
教学过程:
1、猜想激趣导入。

以两个学生熟悉的中国动画形象的猜想导入,一方面增强孩子们对动漫形象“行头”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增强孩子们对民族动画的视觉认知和自豪感。

(1)猜一猜:你知道这是谁的穿戴吗?(黑猫警长)
(2)再猜一猜:你知道这是谁的玩具吗?(孙悟空)
(3)从孙悟空自然过渡到“中国国际动漫节”动画吉祥物“小金猴”,从而引导学生和小金猴一起进入去找找我们自己喜欢动漫形象的学习环节。

2、引导学生认知各种动画形象,并发表来自他们的视觉第一印象。

(1)比一比:谁认识的动画形象多?哪些动画形象是中国的?哪些是外国的?感受动画是的多姿多彩的动画形象。

(2)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些动画形象?为什么?鼓励学生抓住动画形象的特点,说出自己的视觉观赏感受。

(3)在比较中提升对动画形象的视觉审美认识。

如引导学生把“孙悟空”这一动画形象和生活中的猴子长相加以比较,从而悟得动画形象具有夸张、拟人、鲜艳等特点。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动画小知识”这样的方式总结学生的欣赏感悟。

3.微作业之一:在老师提供的背景上,引导学生将自己收集、剪好外形的各种动画形象进行拼摆,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动画舞台秀》,并展示孩子们的成果,以营造动画创意氛围。

4.以“小金猴”和我们一起去画画我们们自己喜欢的动画形象为转折顺利引导学生进入临摹动画形象的学习环节。

5.引导学生根据以往经验,说一说动画形象临摹的要点和注意点。

听取学生精彩回答后,教师结合一般临摹步骤图做概要讲解和局部示范,并结合动画形象临摹小作欣赏加以拓展,
6.微作业之二:引导学生选取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画形象,用线描方式临摹一下。

7.延伸添画作业引导。

(1)这是一幅在临摹动画形象基础上,添加简单故事情节的小创作,想一想:作品怎样添加故事背景,才能使动画形象变得更加生动?结合欣赏,引导学生发现进一步想象创作的规律。

(2)深入作业要求.
8.拓展创意引导。

(1)引导学生在课余创意自己的动画形象,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动画短片创作。

(2)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找找自己喜欢的动画形象,做一本“动漫形象”收藏小手册。

附送:
2019-2020年二年级美术上册我们来跳舞 1教案人美版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初步了解古今中外有不同形式的舞蹈,各个时代、民族的服饰各有特色,艺术家们表现的形式也多种多样。

应会:学习从艺术品中认识了解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文化,学习分析、描述作品中线条、色彩的表现力以及对人物动态、造型的描绘。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在学习中,教师应注意学生小组合作意识的培养。

培养学生对古今中外各民族文化的尊重,激发学生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

培养学生感受、分析、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舞蹈是人类源远流长的一种艺术形式,欣赏古今中外以舞蹈为题材的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指导学生分析作品。

难点:观察、分析作品,体会不同艺术品给人类带来的不同感受。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放一段欢快的民族音乐。

(2)提问:听到音乐后有什么感受?你想做些什么?
小结:舞蹈可以表达人们欢快喜悦的心情。

2.欣赏《舞蹈纹彩陶盆》
(1)提问:你知道在人类历史上,舞蹈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
(2)出示《舞蹈纹彩陶盆》。

简要介绍:这是在墓葬中挖
掘出的一个原始社会时期的彩陶盆。

(3)提问:①上面画了些什么?②他们跳的舞蹈是什么样子的?请学生上前模仿。

③你知道为什么要跳舞吗?
3.学生分组看中外部分民族舞蹈。

(1)提问式导入:想不想对舞蹈有进一步的了解?
(2)将全班分两大组(每大组中有若干小组),分别观看课件中的中国民族舞蹈和外国民族舞蹈。

通过课件分析《新疆舞》作品中对线条的感受。

提问:①如果去掉作品中的线条会有什么感受?(轮廓感)②如果去掉衣裙上的一些线条会有什么感觉?③如果改变线条的倾斜方向会有什么感觉? (运动感、速度感)
以各组为单位欣赏其他作品。

课件出示:花山崖壁画、汉代圆雕(玉舞人)、透雕饰品(双人盘舞)、砖雕(舞伎)。

绘画作品:马蒂斯《舞蹈者》、德加《从包厢剧院看芭蕾》、名家舞蹈速写作品、农民画作品、剪纸作品等。

请学生选择工具表现出看到的或想象中的舞蹈。

对构图饱满、抓住舞蹈特点、形象生动的作品加以鼓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