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车检验作业指导书1
整车下线检验指导书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 工作表

核准审核制定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第四条类别下线检验:是指对装配下线的成品进行的100%检验和调试,检验完合格的成品交由打包线打包入库。
4.定义
1.2 本检验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简易款电动自行车和半包式电动自行车整车下线后的调试、检验。
本产品出厂检验作业指导书包含《电动自行车外观质量检验规范》、《电动自行车装配质量检验规范》、《电动自行车电器性能检验规范》以及《电动自行车包装检验规范》。
1. 目的与范围
品保类1.1为用户提供合格满意产品,指导检验人员正确检查验收产品,而制订本作业指导书。
外观质量检验 装配质量检验 电器性能检验 包装检验
3、作业方式:
3.1、 外观质量检验由检验人员目测及手感进行100%检查。
3.2、 装配质量检验由检验人员目测、手感、试骑进行100%检验,允许不合格返修进行调整后重检,直至合格为止。
标准书
整车出厂检验作业指导书
3.3、 电器检验由检验人员将上述合格品进行整车电路、转把、刹车、灯具、仪表等检验,此项为100%检验。
3.4、 包装检验由检验人员按整车配置状态及附件清单目测、手感进行100%检验。
2、 作业程序:
编号。
整车检验指导书

1).在静止或车辆运行中检查变速器,换档时齿轮应啮合灵便,互锁、自锁和倒档锁装置应有效
2).在车辆运行中不允许有乱档和自行跳档现象,运行中应无异响,换档杆及其传动杆件不应与其它部件干涉
3).在换档杆上应有容易识别变速器档位位置的标志,变速器档位应与其档位位置的标志相符
4).在静止或车辆运行中换档时各档位操纵应便利,无明显不适感
√
目测、耳听、手感
编制
日期
校对
日期
审核
日期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名
日期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名
日期
批准
日期
福建新福达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漳州分公司
检验指导书
产品名称
客车系列
分组号
04
产品型号
分组名称
路试后停车检查
共4页
第1页
序号
检验内容
主要质量要求
检验器具
检验方案
检验方法或图示说明
抽检
全检
04
路试后停车检查
发动机的机油油位、转向器助力油壶油位、检查膨胀水箱的水位、风扇皮带轮润滑嘴、空调皮带轮润滑嘴应完好无损
1).目测发动机的机油油位应处于机油尺上刻度线与下刻度线之间;检查转向器助力油壶油位,观察转向器助力油壶上油位应不高于助力油壶上刻度线;风扇皮带轮润滑嘴、空调皮带轮润滑嘴应完好无损
2).检查膨胀水箱的水位,观察其水位应处于膨胀水箱上刻度线与下刻度线之间
6全车异响检查
发动机、变速器、离合器、转向器、转向传动机构、消声器/排气管、加热器、转向助力泵、空滤器、散热器、中冷器/中冷器连接钢管、空调压缩机、发电机、前桥、后桥、传动轴、前/后稳定杆、前/后减振器、前/后气囊、复合气囊、前/后钢板、车外后视镜和前下视镜、前除霜机、车载电视、驾驶员椅、乘客座椅、导游椅、护栏、饮水机、刮水器、安全天窗/换气扇、前后路牌盒、侧路牌、风道、乘客门、车内暖风机、车内行李架、空调回风栅、车内顶盖扶手、车内侧窗扶手、前后乘客门防护栏、前乘客门上门侧扶手、左右侧最后活动窗防护栏、高位刹车灯
整车检验指导书

3.检验人员视力不低于0.8(含矫正后),检验人员目测检查时,眼睛与被检验面相距0.5米。
4.检验在正常自然散射光下或日光灯(照度≥800Lx)下进行。
5.保险杠等塑料件漆层检验参照有关条款执行。
6
中涂前检查
1.刮涂腻子
2.打磨残灰
3.光滑平整度
4.干燥、清洁
5.腻子层开裂、砂眼、起泡
4.检验在正常自然散射光下或日光灯(照度≥800Lx)下进行。
5.保险杠等塑料件漆层检验参照有关条款执行。
2
电泳
1.漆膜厚度
2.硬度
3.附着力
4.起泡
5.缩孔
6.起皱
7.桔皮
8.露底、脱落
9.颗粒
10.电泳膜碰划伤痕、压坑
11.漆膜不干
12.再溶解
内:≥12μm
外:≥20μm
≥H
各区均达到0级
各区不允许有
3.硬度
4.附着力
5.色差
6.起泡
7.针孔
8.起皱
9.桔皮
10.虚漆(露底)
11.流挂
12.脱落
金属漆:A区≥85μm;B区≥80μm;
C区≥70μm
素色漆:A区≥75μm;B区≥70μm;
C区≥60μm
金属漆:A、B区≥95%;素色漆:A、B区≥90%
A、B区≥H(大红高温漆漆膜硬度≧HB除外)
各区≤1级
6.边角
7.砂纸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A、B区缺陷处无漏刮
整车无残灰
A、B区要求光滑平整、无腻子接头印、打磨不透现象
各区充分干燥,车内外无杂物、无积水
A、B区要求无开裂、砂眼、起泡现象
机动车检测公司作业指导书

JAQJ XX市XX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JAQJ/ZY —2016作业指导书(第二版)2016—01—01发布 2016—01—01实施作业指导书目录1.仪器设备使用操作方法编写规范(JAJC/ZY01—2016)2.检测原始记录填写要求(JAJC/ZY02—2016)3.检测报告填写要求(JAJC/ZY03—2016)4.质量审核报告编写规范(JAJC/ZY04—2016)5.评审报告编写规范(JAJC/ZY05—2016)6.存档文件编写方法及具体要求(JAJC/ZY06—2016)7.运行检查实施办法(JAJC/ZY07—2016)8.检测工作实施细则(JAJC/ZY01—2016)附件A 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流程图附件B 机动车安全性能检测流程图仪器设备使用操作方法编写规范1.目的正确的使用、操作仪器设备,防止使用不当和违章操作,保证检测工作质量。
2.适用范围适用于检测人员执行操作规程,对在用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及质量负责人对检测工作的有效控制。
3.依据本公司《质量手册》4.工作职责4.1检测车间主任负责组织编写检测车间在用仪器设备使用操作方法,并贯彻实施。
4.2检测人员负责编写本工作岗位在用仪器设备使用操作方法和具体执行。
4.3检测车间主任负责操作方法的审核,技术负责人负责批准实施。
5.工作程序5.1为保证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检测车间主任应对检测车间所有在用仪器设备编写操作方法,并保证其现行有效性和准确执行。
5.2操作方法有检测车间根据项目和工作岗位组织检测人员编写,检测车间审查定稿。
5.3操作方法应主要根据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检测规程和规范、标准等有关规定编写。
要求步骤明确、重点突出、简明扼要,关键性操作不能遗漏,具有可操作性。
5.4操作方法编写的基本要求5.4.1操作方法的名称名称的确定: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下列形式之一:a.直接采用仪器设备名称(必要时可在仪器或设备名称前冠以准确度登记或规格型号等)b.计量器具和检测设备配合使用的,可采用组合命名方式。
机动车检车线综检作业指导书第一版本.docx

作业指导书JHBJJC/JS-1-2018第一版2017 年 12 月 30 日发布2018 年 1 月 1 日执行江华瑶族自治县百佳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发布. .... .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JHBJJC/JS-1-2018文件版本:第一版第 0 次修订批准页文件页码:第 1 页共 1 页执行日期:2018年 1 月 1 日. .... .作业指导书文件版本: A/0执行日期: 2018 年 1 月 1 日编制:李雄祥审核:陈敬忠批准:莫荣波日期:2017 年 12 月 30 日. .... .版本控制:□√受控□非受控发放编号: JHBJJC/JS-1-2018持有人: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 JHBJJC/JS-1-2018文件版本:第一版第0次修订. .... .修改控制页文件页码:第 1 页共 1 页执行日期: 2018 年 1 月 1 日修改章节文件编号页数修改说明批准人修改日期. .... .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 JHBJJC/JS-1-2018文件版本:第一版第0次修订目录批准页修改控制页目录总则参考文件术语和定义检测类别及项目车辆外观检测(检视)机动车外廓尺寸检测系统汽油车双怠速污染物排放检测汽油车稳态工况排放污染物检测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污染物)排放检测柴油车加载减速工况(污染物)排放检测车速表检验台轮(轴)重仪、滚筒反力式汽车制动检验台碳平衡油耗检测系统悬架装置检验台前照灯检测仪声级计汽车侧滑检验台制动性能路试设备汽车故障电脑诊断仪文件页码:第 1 页共 1 页执行日期: 2018 年 1 月 1 日123456791113162124272931373941434648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 JHBJJC/JS-1-2018文件版本:第一版第0次修订总则文件页码:第1页共1页执行日期: 2018 年 1 月 1 日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要求,进一步规范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工作,根据《道路运输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审要求》、《汽车修理质量检查评审方法》等及其它引用或规定使用或相关标准的现行最新有效版本,制定本套作业指导书,以供检验人员使用。
3电动车整车检验指导书

文件号:SJHQ电动车成车检测基准书编制:审核:标准化:批准:2009年 4 月 3 日电动车成车检测基准书序号检验项目重要度检验标准检验设备及方法检验频次1 整车总体要求 A ①整车应按其型号要求组装,不得错装漏装。
目测和手感(扭力扳手)100% ②各紧固件应紧固到位且无打花现象,各转动部件应运转灵活,后平叉安装螺栓、方向柱螺母、前后减震固定螺母、前后轮螺母的紧固力矩符合装配工艺要求。
③各对称部件应于车架中心面左、右对称,不得有明显的偏斜。
④变速装置和制动系统应装配正确,操纵灵活。
⑤各不动件不允许与运动部件相碰擦、干涉。
2 整车外观质量要求A①外露零部件表面应清洁,无污渍、锈蚀,商标、贴花应完整、清晰、位置应正确。
目测和手感100%②各电镀件外观色泽应均匀、光亮,不得有起泡、剥离、浇黑、露底、露黄及明显毛刺、花斑、针孔、麻点等缺陷。
目测和手感、GB/T1217-1991中5.1.1规定③各镀锌件经白色或彩色钝化处理后表面色泽均匀不得有露底、露黄及明显毛刺、起泡脱皮,明显的条纹、毛刺等缺陷。
目测和手感、GB/T1217-1991中5.1.1规定④各油漆外露件的表面微粒、麻点、斑点、纤维状尘埃、色斑、椐皮、毛坯伤痕、砂纸纹和色差要求:○1表面微粒:距离50cm,目测主视面不能识别,侧视面在每cm2 小于2个Φ0.2mm以下,不易观察在每cm2 小于3个Φ0.2mm以下。
○2麻点、斑点、纤维状尘埃:在20×30cm面积内,主视面平均2个以下,间隔在15cm以上,大小在Φ0.5mm以下;非主视面平均2个以下,间隔在15cm以上,大小在Φ1mm以下。
○3色斑、椐皮、毛坯伤痕、砂纸纹:在500LX的光照下,主视面在距离0.5m处不可见,侧视面在距离0.5m处不明显,不易观察面在距离1m处不能有。
○4色差:在0.5m处,主视面无色差,非主视面不明显。
目测和手感(必要时参考零部件检验规范)⑤各塑料件表面色泽均匀,无明显的飞边、划伤、裂纹和凹陷。
整车检验作业指导书1

整车检验作业指导书1一、车辆检验目的为满足产品质量要求,保证产品和个性。
规范检验程序,特制定本规范来保证整车美观性、安生性、经济性以及舒适性,让顾客更加满意。
二、原则严格按照技术设计标准要求对每辆车严格检验,不得遗漏。
1.车架检验1.1车架总成宽度按设计、尺寸要求误差应≤3mm。
1.2纵梁上翼面,纵向水平弯度全长误差应≤5mm。
1.3纵梁侧弯全长误差应≤15mm。
1.4两纵梁左右翘曲误差应≤10mm。
1.5前后悬挂支点矩形对角线长度误差应≤2mm 车轴与纵梁垂直度误差应≤2mm。
1.6带传动轴吊架横梁与车架翼面垂直度允许误差≤2mm,吊架与车架中心点允许误差≤3mm,各横梁间距与车架按设计要求允许误差≤2mm。
1.7各动力支架座孔位中心点按设计要求允许误差≤1.5mm,对角线长度允许误差≤3mm。
1.8车架单个铆钉头是钉杆1.4。
并遮盖铆钉全孔。
铆钉应铆紧,铆接部位要贴合不能虚铆、偏铆。
1.9车架各孔位殷实设计要求对应齐全。
位置差允许≤0.3mm。
车架总成毛刺刃连清除干净,不能有刺扎手现象,禁止高温切割车架。
1.10车架无裂痕,明显的划伤、凹凸、麻点及要除锈、涂装、喷腊防锈。
2. 车轿检验2.1 前轿部分2.1.1 前轿转向角左转43°,右转37°,前束钢丝胎0至2mm,普通胎3至5mm+1mm。
双前轿转向轮必须转向同步,转化为调整工装刻度线二线平行,不得误差1mm。
2.1.2 检查球销螺母包箍锁紧情况及开口销安装情况,要求有点检标记。
2.1.3 前轮轴承调整应转动自如,旋转无跳动感,轴向无窜动现象,轮毂不与刹车底板,防尘摩擦。
2.1.4 检查分泵装配情况及前刹车调整情况,有点检标记。
2.1.5 检查各润滑点油脂加注情况,前轿与板簧连接要有点检标记。
2.1.6 不能有碰伤、划伤、裂痕、锈蚀并有防锈处理。
2.2 后轿部分2.2.1 检查中轿、浮轿、后轿装配应符合设计要求,与板簧连接要有点检标记。
整车检验作业指导书

无
无
不明显
漏漆
无
无
无
锈鉵
无
无
无
电镀部品外观检查标准
检查项目
各检验区域外观检查标准
A视
B视
C视
锈鉵及化学腐鉵物
无
无
无
斑点
无
直径0.5mm以下,相互间距50mm以上
直径1.0mm以下,相互间距50mm以上
起泡、剥落
无
无
无
光泽
色泽均匀光亮
色泽均匀光亮
色泽差异不明显,不影响整体差观
划伤
无
长3mm以下,宽0.2mm以下,但相互间距50mm以上
起泡、剥落
无
无
无
线状杂质
无
无
宽<0.3mm,长<3mm,距离100mm以上
桔皮纹
无
不明显
不特别无明显
划伤
无
长3mm以下,宽0.2mm以下,但相互间距50mm以上
长5mm以下,宽0.4mm以下,但相互间距30mm以上
打磨痕迹
无
长10mm以下,宽0.05mm以下,但相互间距70mm以上
长30mm以下,宽0.15mm以下,但相互间距50mm以上
100%
左右把高低
B
应一致
目 测
100%
游隙、间隙
A
要适当
手感
100%
检 査 项 目
重要度
检验标准
检验
方法
检验比例
制动系统
空载
运转无异响,卡滞,
目测 耳听
100%
制动安装状态
调节行程不得小于2/3
目测
100%
刹车拉线
走向顺畅,不得与运动件干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车辆检验目的为满足产品质量要求,保证产品和个性。
规范检验程序,特制定本规范来保证整车美观性、安生性、经济性以及舒适性,让顾客更加满意。
二、原则严格按照技术设计标准要求对每辆车严格检验,不得遗漏。
1.车架检验1.1车架总成宽度按设计、尺寸要求误差应≤3mm。
1.2纵梁上翼面,纵向水平弯度全长误差应≤5mm。
1.3纵梁侧弯全长误差应≤15mm。
1.4两纵梁左右翘曲误差应≤10mm。
1.5前后悬挂支点矩形对角线长度误差应≤2mm 车轴与纵梁垂直度误差应≤2mm。
1.6带传动轴吊架横梁与车架翼面垂直度允许误差≤2mm,吊架与车架中心点允许误差≤3mm,各横梁间距与车架按设计要求允许误差≤2mm。
1.7各动力支架座孔位中心点按设计要求允许误差≤1.5mm,对角线长度允许误差≤3mm。
1.8车架单个铆钉头是钉杆1.4。
并遮盖铆钉全孔。
铆钉应铆紧,铆接部位要贴合不能虚铆、偏铆。
1.9车架各孔位殷实设计要求对应齐全。
位置差允许≤0.3mm。
车架总成毛刺刃连清除干净,不能有刺扎手现象,禁止高温切割车架。
1.10车架无裂痕,明显的划伤、凹凸、麻点及要除锈、涂装、喷腊防锈。
2. 车轿检验2.1 前轿部分2.1.1 前轿转向角左转43°,右转37°,前束钢丝胎0至2mm,普通胎3至5mm+1mm。
双前轿转向轮必须转向同步,转化为调整工装刻度线二线平行,不得误差1mm。
2.1.2 检查球销螺母包箍锁紧情况及开口销安装情况,要求有点检标记。
2.1.3 前轮轴承调整应转动自如,旋转无跳动感,轴向无窜动现象,轮毂不与刹车底板,防尘摩擦。
2.1.4 检查分泵装配情况及前刹车调整情况,有点检标记。
2.1.5 检查各润滑点油脂加注情况,前轿与板簧连接要有点检标记。
2.1.6 不能有碰伤、划伤、裂痕、锈蚀并有防锈处理。
2.2 后轿部分2.2.1 检查中轿、浮轿、后轿装配应符合设计要求,与板簧连接要有点检标记。
2.2.2 中后轿润滑油加注油面不低于检视孔下沿10mm且无渗漏油现象要有加油标记。
2.2.3 检查浮轿工作情况,当气压为490kpa(5kg)时,操作升降开关,浮轿升降自如,无异响现象,倒车锁工作正常,连接板簧要有自检标记。
2.2.4 检查平衡悬架及反作用杆(推力杆)和支架连接装配情况。
2.2.5 轮毂轴承调整检查同前轿〔2.1.3部分〕。
2.2.6检查各润滑点油脂咀安装及油脂加注情况。
2.2.7检查后制动弹簧气室装配情况,要有点检标记。
2.2.8 车轿不能有裂痕、碰伤、划伤、锈蚀且有防锈防蚀处理。
2.2.9 检查悬挂系的装配情况,要有自检标记。
3. 轮胎部分3.1 同车轮胎就用同种型号,品牌,花纹的轮胎,不得混装。
3.2 轮胎螺栓应按规定对角均匀紧固,双轮气门咀错开180°装配,要有点检标记。
3.3 检查备胎及备胎摇机装配和工作情况。
3.4 检查钢圈与轮胎装配情况,卡圈要入槽,缺口要错开,气门咀不能与钢圈缺口刃边摩碰。
3.5 整车各轮胎气压应标准一致,普通胎气压约7.8kg,钢丝胎气压约9.8kg。
4. 转向部分4.1 装配转向机及支架螺栓、级数、扭力应达到技术要求要有点检标记。
4.2 转向机及转向传动机构连接可靠,转向自如,无任何干涉,无旷动现象,要有点检标记。
4.3 方向盘自由间隙6°<10°。
4.4 检查方向盘传动锁止装置工作情况,施加于手柄上的力不大于200N(约20kg)时,方向盘上、下、前、后作用力500N(约50kg)方向盘及转向杆应能牢固锁止,不能移动。
4.5 助力转向器及油泵应排尽空气,转向时液压系统应无异响,传动液的油面加到距灌口1.5 mm处(或8分满)。
4.6 检查转向系各连接部位装配情况及油脂加注情况,要有点检标记。
5. 发动机部分5.1 动力装配5.1.1动力润滑油面高度应在游标尺刻度线中上部,熄火后不低于刻度线中间处,启动后各结合部,螺栓,润滑油路无渗漏油现象,要有加油标记。
5.1.2 检查发动机前后悬架装配紧固情况,螺栓要保险安装防止螺帽自松脱掉5.1.3检查风扇与水箱之间的装配空隙与水箱安装连接情况。
5.1.4 检查发动机工作运转情况,不得与其他物件干涉。
5.2 供油系5.2.1 供油系各管路和接头无渗漏油、气现象。
5.2.2 供油系内空气应排除干净,有手油泵手柄的应拧紧。
5.2.3 油门操作机构装配调整应轻便灵活、不发卡,位置恰当。
5.2.4 油箱、油虑及各零部件安装紧固无差错。
5.2.5 检查发动机熄火装置工作情况。
5.3 进、排气系统5.3.1 检查涡轮增压的工作情况。
无漏油、漏气现象。
5.3.2 检查空气滤清器及各进气管路的装配连接情况、无漏气。
5.3.3 检查排气管与消声器及支架装配情况。
无错装、漏装、漏气现象不得与其它部位干涉。
5.3.4 检查排气制动阀安装及工作情况,操作油门或离合器时均能解除排气制动。
6. 冷却系6.1 检查水箱悬置支架的装配情况。
6.2 检查水泵的工作情况及各水管接头开关安装情况,各结合部位无渗漏水现象。
6.3 冷却液加注面不低于补偿水箱口30mm 。
7.离合器及操作机构7.1 离合器压盘螺栓安装要对角多次逐步加紧。
分离爪平整,从动片无装反。
7.2 助力器装配到位坚固,推杆与助力器活塞同轴无偏斜现象。
7.3 离合器油管无漏油,气管无漏气,加油量在油壶两刻度线内。
7.4 离合器操纵灵活,不发卡,踩下离合器踏板,助力器活塞不回退,踏板不弹脚。
7.5 离合器分离彻底,结合时不打滑,半联动不发抖,运转时无异响。
7.6 踏板总行程为200mm 自由行程30-40mm 〔新车允许自由行程为总行程的50%约100mm〕。
8. 变速器部分8.1 变速器装配正确到位,螺栓紧固,无碰伤,损坏。
8.2 操纵机构安装可靠,螺母紧固。
选档、挂档轻便灵活,变速杆位置适中,无碰撞,干涉现象。
8.3 变速器在运行中选档准确,挂档到位,不会跳档并且无任何异响和杂音。
8.4 变速器各装配结合部位,油封等无渗漏油现象。
8.5 变速器加注齿轮油面与检视孔下沿,不低于10mm,有加油标志。
9. 传动轴部分9.1 传动轴装配正确牢靠,螺栓规格,扭力符合装配技术要求,有点检标记。
9.2 过轿吊架装配位置准确牢靠。
9.3 传动轴伸缩节伸缩量为30-50mm。
9.4 各润滑点无漏装油咀都应加注油脂。
9.5 传动轴在运行中不颤抖,无运转啸声,无干涉。
10. 管路与制动部分10.1 各管路走向合理,管束布置清楚,固定到位牢靠,拉直且留有余量,无弯折、交叉现象。
10.2 管路不得与运动件、高温件干涉,穿过金属刃边处有护套保护无直接摩碰。
10.3 检查管束,气管接头安装锁紧情况,接头螺纹要涂有螺纹密封胶、无漏气,当气压达到590kpa〔6kg〕时,检查系统内的气密性,非制动状态3分钟,气压下降小于0.1kg。
制动状态3分钟气压下降小于0.2kg。
10.4检查各制动软管安装情况,在任何情况下不与轮胎摩碰。
10.5 驻车制动操作可靠,当气压达到392kps〔4kg〕时,松开操纵手柄起步无阻滞,拉起手柄断气时能安全制动,二档不能起步。
10.6 检查系统中各元件,各零部件应装配牢固,都应正常持续工作。
10.7 路试制动力符合设计要求,拖印一致,不单边。
释放制动时无拖滞。
11. 电器部分11.1 检查电源电路的装配及工作状况(如:电瓶、电瓶架、发电机、搭铁等)。
11.2 检查启动电路、预热装置、熄火电磁阀的装配及工作情况。
11.3 检查灯光电路的装配及工作情况:特检刹车灯、转向灯、报警灯。
11.4 检查仪表电路的工作情况,各仪表计数必须准确无误,报警器,感应器工作灵敏可靠。
11.5 辅助电器装配齐全,工作正常(如喇叭、雨刮器等)。
11.6 底盘线束应按设计要求安装牢固,线束走向清楚整齐。
11.7 所有线束、线路无裸露,过刃边处应有护套保护,不与运动件、高温件干涉。
12. 驾驶室部分12.1 检查驾驶室翻转机构。
12.1.1 检查驾驶室翻转支架及翻转轴的装配情况。
应安装牢固,翻转灵活,机械式可单人操作,有点检标记。
12.1.2 检查龙门架装配情况,应稳定牢固。
12.1.3 液压举升装置装配紧固,工作正常,远高温件、无渗漏油。
加油量是以其系统内无空气,驾驶室放平后加满即可。
12.1.4 驶驶室保险装置装配应能安全可靠锁紧驾驶室,开起轻便灵活。
12.1.5驾驶室左右两端平齐,高低差不大于10mm。
缓冲垫缓冲有效。
12.2驾驶室内部缺损及使用功能检验12.2.1 检查工作台板及仪表盘,装饰板的装配情况,软化件无机械件损伤,硬物凸起、褶皱、色差、脏、破裂及装配质量问题。
12.2.2 雨刮器、通风装置、音响、点烟器等,辅助装置及开关,操作灵活,工作正常。
12.2.3 刹车、离合器、油门、方向盘、挂档杆、手刹车手柄、车窗升降等操纵机构,调整到位使用灵活可靠。
12.2.4 座椅、床垫安装牢固、无损坏,调整机构,工作灵活可靠。
12.2.5 安全带安装牢固可靠,卷收器预紧有效,带面无破损。
12.3 驾驶室外部缺损检查12.3.1 驾驶室外部无划伤、凹凸不平、裂痕、装配缝隙不规整。
装配缝隙标准在3-5mm范围内。
12.3.2 车窗车门铰链及门锁、车门拉把安装牢固,开关无卡滞及异响,操作灵便,密封条紧密贴合无损坏,脱落,无渗水现象。
13.3.3 驾驶室漆面质量符合要求,喷涂均匀、无色差、流痕、褶皱、漏漆、划伤等缺陷。
13.3.4 玻璃及镜面要求清晰透明,视物不变形且无划伤破损。
12.3.5 雨刮器刮水干净,不留水痕。
12.3.6 所有附件(如后视镜及支架、雨刮臂、灯架等)安装牢固,工作可靠。
13. 厂牌型号校对13.1 核对出厂编号,动力号。
铭牌应打印清楚、准确规范。
13.2 检查整车所有配置是否与配置订单相符。
13.3 整车所有装配螺栓的规格、型号、扭力值均按技术设计标准和要求安装(螺栓露牙不得少于2牙,多于5牙。
14. 下线调试与路试14.1 检查发动机、变速箱、减速器、离合器、方向助力器的油量,不足应补充。
14.2 检查冷却液加注情况,不足应补充。
14.3 检查发动机各部件连接及装配情况,运动件不与其它物件干涉,各结合部位无漏油、漏水、漏气、漏电现象。
14.4 排除供油系统内空气,油管接头无漏油现象。
14.5 调整油门行程,操纵轻便灵活。
14.6 检查离合器、变速器操纵机构、调整变速器挂档拨叉在空档位置,挂档杆在中间位置。
14.7 启动发动机怠速运转3-5分钟。
让发动机预热,检查怠速运转情况。
刚启动时严禁发动机高速运转。
14.8 检查发动机低速至中速、高速过度及运转情况,同时检查仪表盘上各仪表的读数是否准确及工作情况。
14.9 当气压达到590kpa(6kg)时调整刹车和手刹车,检查刹车系统工作状况有无漏气,方可移动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