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学期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数学教案-加法运算定律-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数学教案-加法运算定律-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数学教案加法运算定律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加法运算定律的概念,掌握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加法运算定律的概念及意义。

2.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3. 加法运算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加法运算定律的概念及意义,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加法运算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加法运算定律的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加法运算定律的概念及意义,通过典型例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3. 练习: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加法运算定律的概念及意义。

2.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3. 加法运算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2. 提高题:设计一些变式题目,让学生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定律。

3. 拓展题:引导学生探讨加法运算定律与其他数学知识的联系。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课后辅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加法运算定律,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小明的铅笔盒里有5支铅笔,他又买了3支,那么他现在一共有多少支铅笔?”学生通过计算得出答案8,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他们思考这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从而引出加法运算定律。

人教四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 加法运算定律(2)——加法结合律

人教四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 加法运算定律(2)——加法结合律
那么加法结合律表示为
(a+b)+c=a+(b+c)
例:
这三天一共骑了多少路程? 88+104+96
方法1 88+104+96 =192+96 =288
怎样计算比较简便?要应 用什么运算定律?
方法2 88+104+96
=88+(104+96) →应用加法结合律 =88+200 =288
上边两种方法在应用运 算定律方面有什么不同?
(3)(26+8)+32+7=26+(8+32)+7应用了加
√ 法结合律。( ) (4) 27+46+73=46+(27+73)只应用了加法交
× 换律。 ( )
2.学生先思考,然后指名回答,并说出错的原因。 下面各题计算中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1)283+152+48 =283+(152+48) =283+200 =483
第一道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而第二道应用了加法结合律。
• 加法结合律不止限于三个数相加,可 以把它们推广到四个和四个以上的数相加。
根据加法结合律填空。 (25+68)+32=25+( 68+ 32) 130+(70+4)=(130+ 70)+ 4
巩固新知
1.你来当小判官
√ (1) 85+150=150+85( ) × (2)269与141相加可以凑成整百数。( )
•3. 先计算,再填表。
+ 36 78 135 296 36 72 114 171 332 78 114 156 213 374 135 171 213 270 431 296 332 374 431 592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4课时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反馈练习,巩固应用。

课件出示:
1.口算。

0.384+0.37+2.63= 5.28+3.43+0.72=
1.29+3.6+0.71+6.4=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6.7+4.88+2.3=6.7+□+4.88
(2)(2.59+3.25)+2.75=+□(□+□)
3.看谁算得快。

35.6+58.9+22.4= 59.7-12.12-5.88= 2.8+1.37+7.2+42.63=(21.34+28.68)+12.66=
课堂总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让学生自己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并比较两种方法的不同之处,在实践中发现并总结出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加法中同样适用。

同时引导学生明确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的运算中也同样适用,可以使计算简便。

从整节课的教学情况看,学生掌握得还是不错。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知识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知识篇

加、减法的速算与巧算( 基础篇 )1、加法运算定律(2个):☆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即:a + b = b + a☆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即:(a + b) + c = a + (b + c)(提醒:运用加法结合律时,要注意把结合的两个数用括号括起来。

)连加的简便计算方法:①使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凑整(把和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先交换再结合在一起。

)②个位:1与9,2与8,3与7,4与6,5与5,结合。

③十位:0与9,1与8,2与7,3与6,4与5,结合。

连加的简便计算例题:50+98+50 488+40+60 165+93+35 65+28+35+72=50+50+98 =488+(40+60)=93+165+35=(65+35)+(28+72)=100+98 =488+100 =93+(165+35)= 100+100=198 =588 =293 = 2002、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即:a – b – c = a – (b + c)注:连减的性质逆用:a – (b + c) = a – b – c = a – c – b☆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

即:a - b - c=a - c - b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①连续减去几个数就等于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如:106-26-74 = 106-(26+74)②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

如:226-58-26=226-26-58③减去几个数的和就等于连续减去这几个数。

如:106-(26+74) = 106-26-74连减的简便计算例题:528—65—35 528—89—128 528—(150+128)=528—(65+35) =528—128—89 =528—128—150=528—100 =400—89 =400—150=428 =311 =2503、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性质:在计算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时,计算时可以带着运算符号“搬家”。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之运算定律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之运算定律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之运算定律一、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b+a 。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 )+c=a+(b+c )。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同样适用于计算多个数连加。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同样适用于计算多个数连加。

如如: 125+36+75+264=(125+75)+(36+264)=200+300=500有的算式中带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并不简便,根据数的特点可以先把括号去掉,再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使计算变得简便。

如:(452+36)+(48+564)=(452+48)+(36+564) =500+600 =1100注意:在计算连加算式时,不要盲目地进行计算,首先要观察算式中的数,看看有没有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如果有...,.那么可以运用加法交换律或加法结合律进行计算.....................,.这样既简便.....又准确...。

二、减法的运算性质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

注意:根据数据的特点逆运用减法的性质也可以使计算变......................得简便。

括号前面是减号...........,.去掉括号后.....,.括号里面的算式要改变运...........算符号...。

如:346-(146+63)=346-146-.63 =200-63 =137减法性质的逆运用: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相当于从被减数中连续减去这两个数。

2.在连减运算中,任意交换两个减数的位置,差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c=a-c-b 。

3.在加减混合运算中,带着数前面的运算符号交换加数、减数的位置再进行计算,其结果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c=a-c+b (a>c )运用加法交换律可以验算加法: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看看和是否相等。

人教四下数学【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知识篇

人教四下数学【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知识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加、减法的速算与巧算( 基础篇 )1、加法运算定律(2个):☆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即:a + b = b + a☆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即:(a + b) + c = a + (b + c)(提醒:运用加法结合律时,要注意把结合的两个数用括号括起来。

)连加的简便计算方法:①使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凑整(把和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先交换再结合在一起。

)②个位:1与9,2与8,3与7,4与6,5与5,结合。

③十位:0与9,1与8,2与7,3与6,4与5,结合。

连加的简便计算例题:50+98+50 488+40+60 165+93+35 65+28+35+72=50+50+98 =488+(40+60)=93+165+35=(65+35)+(28+72)=100+98 =488+100 =93+(165+35)= 100+100=198 =588 =293 = 2002、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即:a – b – c = a – (b + c)注:连减的性质逆用:a – (b + c) = a – b – c = a – c – b☆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

即:a-b-c=a—c-b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①连续减去几个数就等于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如:106-26-74 = 106-(26+74)②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

如:226-58-26=226-26-58③减去几个数的和就等于连续减去这几个数。

如:106-(26+74) = 106-26-74连减的简便计算例题:528—65—35 528—89—128 528—(150+128)=528—(65+35) =528—128—89 =528—128—150=528—100 =400—89 =400—150=428 =311 =2503、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性质:在计算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时,计算时可以带着运算符号“搬家”。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运算律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运算律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运算律一、加法运算律。

1. 加法交换律。

- 定义: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 用字母表示:a + b=b + a。

例如:3+5 = 5+3,3和5是加数,交换它们的位置后,和都是8。

2. 加法结合律。

- 定义: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 用字母表示:(a + b)+c=a+(b + c)。

例如:(2 + 3)+4 = 2+(3 + 4),先计算2+3 = 5,再加上4得到9;先计算3 + 4=7,再加上2也得到9。

二、乘法运算律。

1. 乘法交换律。

- 定义: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 用字母表示:a× b = b× a。

例如:2×3=3×2 = 6。

2. 乘法结合律。

- 定义: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 用字母表示:(a× b)× c=a×(b× c)。

例如:(2×3)×4=2×(3×4),先算2×3 = 6,再乘以4得24;先算3×4 = 12,再乘以2也得24。

3. 乘法分配律。

- 定义: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

- 用字母表示:(a + b)× c=a× c + b× c。

例如:(2+3)×4=2×4+3×4,(2 + 3)×4 = 5×4=20,2×4+3×4 = 8 + 12=20。

人教版四年级下数学《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小数的加法和减法PPT电子课件

人教版四年级下数学《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小数的加法和减法PPT电子课件

你有发
(4.7+2.6)+7.4=4.7+(2.6+7.4) 现什么?
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
应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小数计算更简便。
4 计算0.6+7.91+3.4+0.09。 (教科书第79页例4)
方法一
计算时,由于 算式中只有加法, 按从左往右的顺序 依次计算。
0.6+7.91+3.4+0.09 =8.51+3.4+0. 0= 91 1 . 9 1 + 0 . 0= 91 2
二、数学医院。(对的打“√”,错的打“”, 并改正)
43.56−17.5+2.5 改正: 43.56−17.5+2.5
=43.56−(17.5+2 =43.56−(17.5−2
.=54)3 . 5 6 − 2 0 =23.56
.=54)3 . 5 6 − 1 5= 2 8 . 5 6
21.38−(6.38+5.6) 改正: 21.38−(6.38+5.6)

0.6+7.91+3.4+0.09

=(0.6+3.4)+(7.91+0 .=049+)8 =12
方法二
观察四个加 数,可以凑成整 数进行加数。
☆比一比两种计算方法。
0.6+7.91+3.4+0.09 =8.51+3.4+0.0 9= 1 1 . 9 1 + 0 . 0= 91 2
0.6+7.91+3.4+0.09 =(0.6+3.4)+(7.91+0. 0= 94 )+ 8 =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