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晶体结构与性质范文晶体的常识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 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 3.1 晶体常识 玛瑙及其鉴别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3-新人教版高二选

高中化学 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 3.1 晶体常识 玛瑙及其鉴别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3-新人教版高二选

玛瑙及其鉴别玛瑙的英文名称为Agate,来自希腊文的拉丁字。

玛瑙是石英的变种,是由二氧化硅沉积而成的隐晶质石英的一种。

从切开的剖面可以看到由灰、白、红、绿、淡褐、淡蓝等多种不同颜色组成的同心圆状、波纹状、层状或平行条带状。

俗有“千种玛瑙万种玉〞之说。

宝石界将其中具有同心层状和不规那么纹带、缠丝构造的隐晶质块体石英称玛瑙。

玛瑙具有脂肪或腊状光泽,半透明,贝壳状断口。

硬度7-7.5,质地坚硬耐磨,它的种类很多,有条纹玛瑙、苔藓玛瑙、水胆玛瑙、截子玛瑙等。

玛瑙是自然界中分布较广、质地坚韧、色泽艳丽、文饰美观的玉石之一。

玛瑙的用途非常广泛。

它可以作为药用、宝石、玉器、首饰、工艺品材料、研磨工具、仪表轴承等。

中医界认为,玛瑙味辛性寒无毒,可用于眼科目生障翳者,用玛瑙研末点之,疗效很好。

药用的玛瑙碎屑,是雕琢宝石所剩下的。

玛瑙是人们熟悉的首批宝石材料之一,古来早就被当作人间奇珍。

据说,它能给佩戴者带来愉快和信心,并被赋予上帝的仁慈,还可以确保他们胜利和力量。

埃及米索不达米亚地区的最早居民沙美里亚人,似乎是最早使用玛瑙来做信物、戒指、串珠、图章和其它宝石艺术品的,他们用玛瑙制作的斧头的工艺品,现在存放在纽约的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中。

最异乎寻常的玛瑙制品是有两个把手的酒杯子,容量多于一品脱。

杯子的外表错综复杂地雕刻着洒神巴库斯的图案。

据历史记载,这个杯子是为罗马尼禄皇帝制作的,后经过许多人拥有和保藏,最后成为法国国王加冕酒会上用的杯子,法国人认为这个酒杯是历史上最有价值的纪念品之一。

玛瑙主要产于火山岩裂隙及空洞中,也产于沉积岩层中。

世界最著名的产地有印度、巴西等地。

我国玛瑙产地分布很广泛,几乎各省都有,主要有某某、某某、某某等地区。

某某雨花台产出的"雨花石"就是玛瑙的一种。

古代传说玛瑙是由所谓"鬼血"凝结而成的,也只是传说而已。

玛瑙由于纹带美丽,自古就被人们饰用。

出土玉器中,常见成串的玛瑙珠,以项饰为多。

高二晶体的知识点

高二晶体的知识点

高二晶体的知识点晶体是由一定的结构单元有序排列而成的固体,它具有特定的外形和透明度。

在高二化学学习中,晶体也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探讨高二晶体的相关知识点,包括晶体的定义、晶体的分类、晶体的特性和晶体的应用。

一、晶体的定义晶体是由原子、离子或分子,按照一定的规则和间距排列而成的固体。

它具有一定的几何形状,并且在宏观上呈现出透明或半透明的特性。

二、晶体的分类根据晶体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特点,晶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元素晶体:由相同的元素原子组成,例如金刚石、硅等;2. 化合物晶体:由两种或以上不同元素组成的晶体,例如石盐、方解石等;3. 同质晶体:晶体中只含有一种离子或分子,例如氯化钠、纯净水等;4. 杂质晶体:晶格中掺杂了其他元素或离子,例如掺杂的硅晶体、掺杂的氯化钠晶体等。

三、晶体的特性晶体具有以下几个特性:1. 具有一定的硬度和透明性:晶体由于有规则的结构排列,使得其硬度较高,并且晶体中的原子、离子或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大,使得光线能够穿透晶体而不发生散射。

2. 具有独特的几何形状:晶体在宏观上呈现出不同的几何形状,例如立方体、六角柱等。

3. 具有特定的熔点:晶体在升高温度时会发生熔化,其熔点取决于晶体的组成和结构。

4. 具有特定的光学性质:晶体对光的传播和偏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质,例如双折射。

四、晶体的应用晶体在生活和科学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应用:1. 石英晶体振荡器:石英晶体振荡器是现代电子设备中的重要部件,它具有稳定的振荡频率,用于时钟、计时器等精确计量设备。

2. 半导体晶体管:半导体晶体管是电子电路中的核心部件,它利用晶体的特性实现了信号的放大与控制,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中。

3. 晶体光学:晶体对光的传播和偏振具有特殊性质,因此在光学领域中有重要的应用,例如激光器、光纤通信等。

4. 制造材料:晶体也可用于制造耐高温、耐腐蚀的材料,例如高纯度的硼晶体在核能工业中的应用。

高中化学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晶体常识玛瑙及其鉴别素材新人教选修

高中化学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晶体常识玛瑙及其鉴别素材新人教选修

玛瑙及其鉴别玛瑙的英文名称为Agate,来自希腊文的拉丁字。

玛瑙是石英的变种,是由二氧化硅沉积而成的隐晶质石英的一种。

从切开的剖面可以看到由灰、白、红、绿、淡褐、淡蓝等多种不同颜色组成的同心圆状、波纹状、层状或平行条带状。

俗有“千种玛瑙万种玉”之说。

宝石界将其中具有同心层状和不规则纹带、缠丝构造的隐晶质块体石英称玛瑙。

玛瑙具有脂肪或腊状光泽,半透明,贝壳状断口。

硬度7-7.5,质地坚硬耐磨,它的种类很多,有条纹玛瑙、苔藓玛瑙、水胆玛瑙、截子玛瑙等。

玛瑙是自然界中分布较广、质地坚韧、色泽艳丽、文饰美观的玉石之一。

玛瑙的用途非常广泛。

它可以作为药用、宝石、玉器、首饰、工艺品材料、研磨工具、仪表轴承等。

中医界认为,玛瑙味辛性寒无毒,可用于眼科目生障翳者,用玛瑙研末点之,疗效很好。

药用的玛瑙碎屑,是雕琢宝石所剩下的。

玛瑙是人们熟悉的首批宝石材料之一,古来早就被当作人间奇珍。

据说,它能给佩戴者带来愉快和信心,并被赋予上帝的仁慈,还可以确保他们胜利和力量。

埃及米索不达米亚地区的最早居民沙美里亚人,似乎是最早使用玛瑙来做信物、戒指、串珠、图章和其它宝石艺术品的,他们用玛瑙制作的斧头的工艺品,现在存放在纽约的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中。

最异乎寻常的玛瑙制品是有两个把手的酒杯子,容量多于一品脱。

杯子的外表错综复杂地雕刻着洒神巴库斯的图案。

据历史记载,这个杯子是为罗马尼禄皇帝制作的,后经过许多人拥有和保藏,最后成为法国国王加冕酒会上用的杯子,法国人认为这个酒杯是历史上最有价值的纪念品之一。

玛瑙主要产于火山岩裂隙及空洞中,也产于沉积岩层中。

世界最著名的产地有印度、巴西等地。

我国玛瑙产地分布很广泛,几乎各省都有,主要有黑龙江、辽宁、湖北等地区。

南京雨花台产出的"雨花石"就是玛瑙的一种。

古代传说玛瑙是由所谓"鬼血"凝结而成的,也只是传说而已。

玛瑙由于纹带美丽,自古就被人们饰用。

出土玉器中,常见成串的玛瑙珠,以项饰为多。

《晶体结构与性质》 讲义

《晶体结构与性质》 讲义

《晶体结构与性质》讲义一、晶体的定义和基本特征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物质,而其中一部分物质以一种特殊的、有序的方式排列,形成了晶体。

那什么是晶体呢?晶体是由原子、离子或分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周期性地重复排列构成的固体物质。

晶体具有一些独特的基本特征。

首先,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这是因为其内部的粒子排列具有高度的规律性。

比如我们常见的氯化钠晶体(食盐),呈现出立方体的形状。

其次,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

当对晶体加热时,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晶体开始熔化,这个温度就是熔点,且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此外,晶体还具有各向异性,这意味着在不同的方向上,晶体的物理性质,如导电性、导热性等可能会有所不同。

二、晶体的结构类型晶体的结构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和金属晶体。

离子晶体是由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晶体。

典型的离子晶体如氯化钠,钠离子和氯离子交替排列,形成一个紧密的结构。

离子晶体的特点是硬度较大、熔点较高、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原子晶体中,原子之间通过共价键结合形成空间网状结构。

金刚石就是一种典型的原子晶体,其中每个碳原子都与周围的四个碳原子以共价键相连,形成一个坚固的三维结构。

原子晶体具有硬度高、熔点高的特点。

分子晶体是由分子通过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或氢键)结合而成的晶体。

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就是分子晶体,二氧化碳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相对较弱,所以分子晶体通常熔点较低、硬度较小。

金属晶体则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通过金属键结合而成的。

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这都与其特殊的金属晶体结构有关。

三、晶体结构的微观分析要深入理解晶体的性质,我们需要从微观角度来分析晶体的结构。

在离子晶体中,离子的半径和电荷对晶体的性质有着重要影响。

离子半径越小、电荷越高,离子键越强,晶体的熔点和硬度就越高。

对于原子晶体,共价键的键能和键长决定了晶体的稳定性和物理性质。

键能越大、键长越短,原子晶体越稳定,熔点和硬度也越高。

晶体的结构与性质

晶体的结构与性质

晶体的结构与性质晶体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有序排列组成的固体物质。

它们具有高度的周期性和对称性,这导致了晶体与其他非晶体固体在性质上的差异。

晶体的结构决定了它们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本文将探讨晶体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并介绍一些常见的晶体结构。

一、晶体的结构晶体的结构是指晶体中原子、分子或离子的排列方式。

晶体的结构可以通过X射线衍射等实验方法进行研究和确定。

根据晶体结构的不同,可以将晶体分为正交晶系、立方晶系、六方晶系、四方晶系、三斜晶系和三角晶系等几个主要类别。

在晶体的结构中,原子、分子或离子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形成周期性的空间网络。

这个空间网络由晶格点和晶胞构成。

晶格点是晶体结构中最小的重复单元,晶胞则是由一个或多个晶格点组成的空间区域。

不同的晶体结构具有不同的特点。

例如,立方晶系的晶体结构具有最高的对称性,晶格点位于立方体的顶点、中心和边心位置等规则位置。

而六方晶系的晶体结构则具有六角形晶胞和六方柱的对称性。

二、晶体的性质晶体在许多性质上与非晶体有明显的区别。

晶体的周期性结构导致了许多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1. 光学性质:由于晶体结构的周期性,晶体对光的传播和吸收具有特殊的规律性。

晶体可以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光学效应,如散射、折射、吸收和双折射等。

这些光学性质常常用于晶体的识别和应用。

2. 热性质:晶体的热导性和热膨胀性与其结构有密切关系。

晶体的周期性结构使得热能在其中传导时受到阻碍,导致晶体具有较低的热导率。

此外,晶体的热膨胀性也因结构的周期性而呈现出特殊的规律性。

3. 电学性质:晶体中的离子或电子在结构的作用下呈现出特定的电学性质。

晶体可以表现出正电介质、负电介质、半导体和导体等不同的电导特性。

这些性质与晶体中离子或电子的移动、相互作用以及能带结构等因素密切相关。

4. 力学性质:晶体的结构对其力学性质也有显著的影响。

晶体的硬度、断裂韧性、弹性模量等力学特性与晶体结构的紧密程度、原子排列的方式等因素有关。

晶体结构与性质知识总结

晶体结构与性质知识总结

晶体结构与性质知识总结晶体是由原子、离子或分子组成的固体,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而形成的,在空间上具有周期性的结构。

晶体的结构与性质密切相关,下面对晶体的结构和性质进行总结。

一、晶体的结构:1.晶体的基本单位:晶体的基本单位是晶胞,它是晶格的最小重复单位。

晶胞可以是点状(原子)、离子状(离子)或分子状(分子)。

2.晶格:晶格是一种理想的周期性无限延伸的结构,它由晶胞重复堆积而成。

晶格可以通过指标来描述,如立方晶系的简单立方晶格用(100)、(010)和(001)来表示。

3.晶系:晶体按照对称性的不同可以分为立方系、四方系、正交系、单斜系、菱面系、三斜系和六角系等七个晶系。

4.点阵:点阵是晶胞中原子、离子或分子的空间排列方式。

常用的点阵有简单立方点阵、体心立方点阵和面心立方点阵。

5.晶体的常见缺陷:晶体中常见的缺陷有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

点缺陷包括空位、间隙原子和杂质原子等;线缺陷包括晶体的位错和附加平面等;面缺陷包括晶体的晶界、孪晶和堆垛疏松等。

二、晶体的性质:1.晶体的光学性质:晶体对光有吸收、透射和反射等作用,这取决于晶格结构和晶胞的对称性。

晶体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时,有明亮的晶体颗粒。

2.晶体的热学性质:晶体的热学性质主要包括热容、热传导和热膨胀等。

晶体的热传导性能与晶胞的结构和相互作用有关,不同晶体的热传导性能差异很大。

3.晶体的电学性质:晶体的导电能力与晶体的结构和化学成分密切相关。

一些晶体可以具有金属导电性,例如铜、银和金等;而其他晶体可以具有半导体或绝缘体导电性。

4.晶体的力学性质:晶体的力学性质涉及到晶体的刚性、弹性和塑性等。

晶体在受力作用下可能发生形变,这取决于晶格的结构和原子、离子或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5.晶体的化学性质:晶体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晶体的成分和结构。

晶体可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新的物质。

晶体的化学性质对其功能和应用具有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晶体的结构与性质密切相关。

晶体结构与性质知识点

晶体结构与性质知识点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第一节晶体的常识【知识点梳理】一、晶体与非晶体1、晶体与非晶体①晶体:是内部微粒(原子、离子或分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做周期性重复排列构成的物质。

②非晶体:是内部的原子或分子的排列呈杂乱无章的分布状态的物质。

2、晶体的特征(1)晶体的基本性质晶体的基本性质是由晶体的周期性结构决定的。

①自范性:a.晶体的自范性即晶体能自发的呈现多面体外形的性质。

b.“自发”过程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条件。

晶体呈现自范性的条件之一是晶体生长的速率适当。

②均一性:指晶体的化学组成、密度等性质在晶体中各部分都是相同的。

③各向异性:同一晶体构造中,在不同方向上质点排列一般是不一样的,因此,晶体的性质也随方向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④对称性:晶体的外形和内部结构都具有特有的对称性。

在外形上,常有相等的对称性。

这种相同的性质在不同的方向或位置上做有规律的重复,这就是对称性。

晶体的格子构造本身就是质点重复规律的体现。

⑤最小内能:在相同的热力学条件下,晶体与同种物质非晶体固体、液体、气体相比较,其内能最小。

⑥稳定性:晶体由于有最小内能,因而结晶状态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⑦有确定的熔点:给晶体加热,当温度升高到某温度便立即熔化。

⑧能使X射线产生衍射:当入射光的波长与光栅隙缝大小相当时,能产生光的衍射现象。

X射线的波长与晶体结构的周期大小相近,所以晶体是个理想的光栅,它能使X射线产生衍射。

利用这种性质人们建立了测定晶体结构的重要试验方法。

非晶体物质没有周期性结构,不能使X射线产生衍射,只有散射效应。

(2)晶体SiO2与非晶体SiO2的区别①晶体SiO2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而非晶体SiO2无规则的几何外形。

②晶体SiO2的外形和内部质点的排列高度有序,而非晶体SiO2内部质点排列无序。

③晶体SiO2具有固定的熔沸点,而非晶体SiO2无固定的熔沸点。

④晶体SiO2能使X射线产生衍射,而非晶体SiO2没有周期性结构,不能使X射线产生衍射,只有散射效应。

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晶体的结构和性质晶体,是由原子、离子或分子有序排列而成的固态物质。

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质使得晶体在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中占据重要地位。

本文将着重探讨晶体的结构和性质,并对其应用领域进行简要介绍。

一、晶体的结构晶体的结构可以分为两个层次来讨论:微观结构和宏观结构。

微观结构是指晶体中原子、离子或分子的排列方式。

晶体的微观结构可以由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镜等高分辨率实验手段进行研究。

例如,石英晶体的微观结构是由硅氧簇构成的,这些硅氧簇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形成晶体的三维结构。

宏观结构是指晶体的晶体形状,也就是晶体表面的外部几何形态。

晶体的宏观结构与其内部微观结构密切相关。

例如,钻石晶体的宏观结构呈现为八面体的形状,与其微观结构中碳原子之间的强共价键有关。

晶体的结构对于其性质具有重要的影响,下面将对晶体的一些性质进行探讨。

二、晶体的性质1. 光学性质晶体的不同结构决定了它们不同的折射率、吸收特性和透明度等光学性质。

例如,石英晶体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可以广泛用于光学仪器和光学器件制造。

而金刚石晶体在适当条件下具有高折射率和强光散射能力,使其成为用于研究光学行为的重要晶体。

2. 电学性质晶体的结构和电子排布方式影响着它们的电学性质。

不同的晶体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电导率、介电常数和电荷迁移速率等。

这些性质使得晶体在电子学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如半导体材料和光电器件。

3. 热学性质晶体的结构也会对其热学性质产生影响。

晶体的热导率、热膨胀系数和热稳定性等热学性质对于材料的热管理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例如,硅晶体由于其较高的热导率和稳定性,是制造集成电路中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

三、晶体的应用由于晶体独特的结构和性质,它们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1. 材料科学领域晶体结构研究对于新材料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晶体结构的深入理解,科学家能够设计出具有特定性能的新材料,如高强度陶瓷、高温超导材料等。

2. 光电子学领域晶体的光学和电学性质使其成为光电子学领域的核心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第一节晶体的常识知识归纳一、晶体与非晶体1.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2.获得晶体的三条途径(1)______物质凝固;(2)______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______);(3)______从溶液中析出。

3.晶体的特点(1)自范性①定义:在适宜的条件下,晶体能够自发地呈现规则的______,这称为晶体的______。

非晶体物质没有这个特性。

②形成条件:晶体______适当。

③本质原因:晶体中粒子在______里呈现______的______排列。

(2)晶体在不同的方向上表现出不同的物理特质即______。

(3)晶体的______较固定。

(4)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的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对固体进行______实验。

二、晶胞1.概念晶胞是晶体中最小的______。

2.结构晶胞一般都是______,晶体是由无数晶胞“______”而成。

(1)无隙:相邻晶胞之间无任何______。

(2)并置:所有晶胞都是______排列的,取向______。

(3)所有晶胞的______及内部的原子______及几何排列是完全相同的。

【答案】一、1.有周期性没有相对无序2.(1)熔融态(2)气态凝华(3)溶质3.(1)多面体外形性质自范性生长的速率三维空间周期性有序(2)各向异性(3)熔点(4)X-射线衍射二、1.结构重复单元2.平行六面体无隙并置(1)间隙(2)平行相同(3)形状种类知识重点与晶体有关的计算晶体结构的计算常常涉及如下数据:晶体密度、N A、M、晶体体积、微粒间距离、微粒半径、夹角等,密度的表达式往往是列等式的依据。

解答这类题时,一要掌握晶体“均摊法”的原理,二要有扎实的立体几何知识,三要熟悉常见晶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1.“均摊法”原理晶胞中任意位置上的一个原子如果被n个晶胞所共有,则每个晶胞对这个原子分得的份额就是1n。

非平行六面体形晶胞中粒子数目的计算同样可用“均摊法”,其关键仍然是确定一个粒子为几个晶胞所共有。

例如,石墨晶胞每一层内碳原子排成六边形,其顶点(1个碳原子)对六边形的贡献为13,那么一个六边形实际有6×13=2个碳原子。

又如,在六棱柱晶胞(如下图所示的MgB2晶胞)中,顶点上的原子为6个晶胞(同层3个,上层或下层3个)共有,面上的原子为2个晶胞共有,因此镁原子个数为12×16+2×12=3,硼原子个数为6。

2.晶体微粒与M 、ρ之间的关系若1个晶胞中含有x 个微粒,则1 mol 该晶胞中含有x mol 微粒,其质量为xM g(M 为微粒的相对“分子”质量);又1个晶胞的质量为ρa 3g(a 3为晶胞的体积),则1 mol 晶胞的质量为ρa 3N A g ,因此有xM =ρa 3N A 。

已知氟化钙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

则1个晶胞中含有___个Ca 2+、___个F −。

若晶体的密度为a g·cm −3,则晶胞的体积是_______(只要求列出计算式)。

【解析】计算1个晶胞的质量,依据晶体的密度与晶胞的密度相同,可由ρ=mV来计算晶胞的体积。

1个CaF 2晶胞中有8个Ca 2+在顶角、6个Ca 2+在面心,Ca 2+数目为8×18+6×12=4;8个F −均在晶胞内部,F −个数为8,即1个晶胞中含有4个Ca 2+、8个F −。

1个晶胞的质量为123478g mol 6.0210-⨯⋅⨯,晶胞的密度为a g·cm −3,所以晶胞的体积V=m ρ =234786.0210a ⨯⨯⨯ cm 3。

【答案】4 8 234786.0210a ⨯⨯⨯ cm 3【易错诊断】不会计算晶胞的组成,直接把化学式“CaF 2”当成一个晶体。

其次,不能正确建立a 、ρ、M 与m 之间的关系,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好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一定是晶体B .晶体与非晶体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C .具有各向异性的固体一定是晶体D.晶体、非晶体都具有固定的熔点2.下列有关晶胞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晶胞中的粒子数可直接确定该晶体的化学式B.若晶胞为平行六面体,则侧棱上的粒子为2个晶胞共用C.若晶胞为六棱柱,顶点上的粒子为6个晶胞共用D.晶胞中不可能存在多个粒子3.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不变B.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C.晶体熔化时不吸热,非晶体熔化时吸热D.天上飘落的雪花,是非晶体4.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将饱和硫酸铜溶液降温,析出的固体不是晶体B.假宝石往往是玻璃仿造的,可以用划痕的方法鉴别宝石和玻璃制品C.石蜡和玻璃都是非晶体,但它们都有固定的熔点D.蓝宝石在不同方向上的硬度一定相同5.下列关于液晶的说法正确的是A.液晶是液体和晶体的混合物B.液晶是一种晶体C.液晶分子在特定条件下排列比较整齐,但不稳定D.所有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成为液晶6.下列关于纳米材料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包括纳米颗粒和颗粒间界面两部分B.纳米材料属于晶体C.纳米材料属于非晶体D.同一种金属元素构成的纳米材料与宏观金属晶体具有完全等同的性质7.从我们熟悉的食盐、金属、冰到贵重的钻石等都是晶体,而同样透明的玻璃却是非晶体。

下列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本质区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是否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B.是否具有固定的组成C.是否具有美观对称的外形D.内部微粒是否按一定规律做周期性重复排列8.整块晶体可以看作是数量巨大的晶胞“无隙并置”而成。

对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是A.相邻晶胞之间没有任何间隙B.晶体是晶胞简单、随意堆积而成C.晶胞排列时,取向相同D.“并置”是指所有晶胞都是平行排列的9.普通玻璃和水晶的根本区别在于A.外形不一样B.普通玻璃的基本构成微粒无规律性地排列,水晶的基本构成微粒呈周期性有序排列C.水晶有固定的熔点,普通玻璃无固定的熔点D.水晶可用于能量转换,普通玻璃不能用于能量转换真题10.仔细观察下图,它表示的是晶体还是非晶体A.是晶体B.可能是晶体,可能是非晶体C.是非晶体D.不能确定11.将一块缺角的胆矾晶体悬置于饱和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温度不变),发现缺角的晶体变完整了。

若溶剂不挥发,则这段时间内晶体和溶液的质量变化分别是A.晶体质量减小,溶液质量变大B.晶体质量变大,溶液质量减小C.晶体和溶液质量都不变D.无法确定12.某晶体的晶胞为正三棱柱,结构如图所示,该晶体中A、B、C三种粒子的个数之比是A.3∶9∶4 B.1∶4∶2C.2∶9∶4 D.3∶8∶513.如图是二氧化硅固体的结构示意图,请认真观察两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会自动形成有规则几何外形的晶体B.Ⅰ形成的固体物理性质有各向异性C.Ⅱ形成的固体一定有固定的熔点D.二者的X−射线衍射图谱是相同的14.纳米材料的表面粒子数占粒子总数的比例很大,这是它有许多特殊性质的原因。

假设某硼镁化合物的结构如图所示(六个硼原子位于内部),则这种纳米颗粒的表面粒子数占总粒子数的百分比为A.22% B.70% C.66.7% D.33.3%15.如图为铜的面心立方晶胞,则铜的一个晶胞中实际拥有的微粒数为A.3 B.4 C.7 D.916.有四种晶体,其粒子排列方式如下所示,其中化学式不属AB型的是17.现有四种晶体,其构成粒子(均为单原子核粒子)排列方式如下图所示,其化学式正确的是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本题的易错之处是误认为只要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就属于晶体。

晶体与非晶体的根本区别在于内部基本构成微粒是否按一定规律做周期性重复排列;晶体具有各向异性;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而非晶体不具有固定的熔点。

2.【答案】C【解析】晶胞中的粒子不一定完全属于该晶胞,故不能直接由晶胞中所含粒子数确定该晶体的化学式,A 项错误;平行六面体侧棱上的粒子为4个晶胞共用,B项错误;1个晶胞中一般都有多个粒子,D项错误。

3.【答案】B【解析】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A项错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B项正确;晶体熔化时保持熔点温度不变,但也需要不断吸热,C项错误;天上飘落的雪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属于晶体,D项错误。

4.【答案】B【解析】A选项,将饱和CuSO4溶液降温,可析出胆矾,胆矾属于晶体。

B选项,一般宝石的硬度较大,玻璃制品的硬度较小,可以根据有无划痕来鉴别。

C选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D选项,由于晶体的各向异性导致蓝宝石在不同方向上的硬度有一些差异。

5.【答案】C【解析】液晶是指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既具有液体的可流动性,又具有晶体的各向异性的一类特殊的物质,它既不同于晶体又不同于非晶体,在特定条件如外加电场作用下排列整齐,一旦取消电场又恢复原状,所以液晶不稳定。

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成为液晶。

6.【答案】A【解析】纳米材料既不是晶体,也不是非晶体,是物质的一种聚集状态,由于纳米材料的粒子细化和界面原子比例较高,使得同一金属元素形成的纳米材料与宏观金属具有不同的性质。

7.【答案】D【解析】有规则几何外形或美观对称外形的固体不一定都是晶体,如玻璃制品可以塑造出规则的几何外形,也可以具有美观对称的外形,A、C项错误;具有固定组成的物质也不一定是晶体,如非晶体玻璃就有固定的组成,B项错误;晶体和非晶体的本质区别在于其微观结构不同,D项正确。

认为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即为晶体,易误选A;认为有固定组成的物质即为晶体,易误选B。

8.【答案】B【解析】晶体并不是晶胞简单、随意堆积而成,而是平行排列的。

【解析】普通玻璃是非晶体,水晶是晶体,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普通玻璃的基本构成微粒无规律性地排列,水晶的基本构成微粒呈周期性有序排列。

10.【答案】C【解析】从多方面可以看出此固体构成微粒排列的无序。

比如观察右侧一个空隙中就有2个大球。

11.【答案】C【解析】胆矾晶体具有自范性,有自发形成规则几何外形的性质,由于原溶液为饱和溶液,因此胆矾晶体与CuSO4饱和溶液间存在着溶解、结晶平衡,在整个过程中晶体和溶液的质量都不发生变化,故正确答案为C。

12.【答案】B【解析】本题的疑难之处在于弄不清顶点上的粒子A及棱上的粒子B被几个晶胞所共用。

由晶胞结构可知,顶点上的一个粒子A为12个正三棱柱所共用,正三角形边上的一个粒子B被4个正三棱柱所共用,而竖棱上的一个粒子B被6个正三棱柱所共用。

所以该晶胞中所含粒子A的个数为6×112=12,所含粒子B的个数为6×14+3×16=2,所含粒子C的个数为1,则A、B、C的个数比为12∶2∶1=1∶4∶2。

13.【答案】B【解析】观察结构图可知,Ⅰ中微粒呈周期性有序排布,Ⅱ中微粒排列不规则,故Ⅰ为晶体,即二氧化硅晶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