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海上花园”__澳门特别行政区 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下)
《“海上花园”——澳门特别行政区》word说课稿[教案设计doc]
![《“海上花园”——澳门特别行政区》word说课稿[教案设计doc]](https://img.taocdn.com/s3/m/90421ddd08a1284ac85043b5.png)
《繁华都会——香港和海上花园——澳门》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十二、十三节《繁华都会——香港和海上花园——澳门》。
一、教材地位繁华都会——香港和海上花园——澳门,是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二章认识省级区域的第十二、十三节。
香港和澳门是我国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单位中两个特别行政区,与大陆其它省份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也有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经济特点,是中国地理中重要一节。
二、解读课标本节课对应《地理课程标准》有以下要求:1、位置与分布1)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其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2)地形图上识别区域主要地形,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其地形特征。
3)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区域的产业结构,描述其人口特点。
2、联系与差异举例说明祖国内地对港澳经济繁荣的促进作用。
三、学生实际港澳是当今的热点地区,学生掌握区域地理和运用地图册的学习方法。
从学生的心理发育来看,正处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
四、教学目标依据课标、教材、学生的实际,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香港、澳门的地理位置、范围、组成、地形和气候特征等基本地理概况。
2、了解香港国际经济贸易中心的地位以及产业结构的变化。
3、了解香港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
4、了解香港发达的旅游业、信息和教育。
5、了解香港、澳门的历史及特别行政区的由来。
6、了解香港,澳门的经济。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香港经济特点的分析以及香港和深圳等内地实现共同繁荣的探究,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港澳“省世”和“一国两制”政策的讲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
重点: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密切联系对其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难点: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密切联系对其发展的促进作用五、教法与学法新课程下的地理教学,要求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学习有用地理、学习终身发展有用地理等新理念。
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展示等新的教学方法。
【湘教版初二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教案

一、课堂导入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啊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这是闻一多《七子之歌》中的澳门,你知道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吗?二、知识讲解考点1 地理概况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珠江口西南,背靠珠江三角洲,由澳门半岛凼(dang)仔岛和路环岛组成。
澳门]半岛集中了澳门的大部分人口,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地。
澳门原属广东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1.位置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珠江口西南,背靠珠江三角洲。
2.范围澳门由澳门半岛、凼仔岛和路环岛组成。
澳门半岛集中了澳门的大部分人口,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地。
3.特别行政区的建立澳门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后被葡萄牙殖民者侵占。
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4.澳门面积扩大及原因(1)面积变化19世纪末,澳门陆地面积只有10.3平方千米,20世纪80年代初,澳门面积为16.1平方千米,1990年扩大到17.4平方千米,2000年更扩大到25.4平方千米,2010年已扩大到29.7平方千米。
(2)原因珠江口西侧泥沙大量淤积,尤其是当地人民不断填海造地,使得澳门的陆地面积逐渐扩大。
澳门半岛考点2 “海上花园”澳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约20℃,气候宜人,环境幽雅,终绿树繁花,以绮丽纤巧为特色,素有“海上花园”之称。
澳门历史城区保存了澳门400多年中西文化交流的精髓,其中大三巴牌坊尤为著名。
1.气候澳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约20℃,气候宜人,环境幽雅,终年绿树繁花,以绮丽纤巧为特色, 素有“海上花园”之称。
2.历史澳门历史城区保存了澳门400多年中西文化交流的精髓,其中大三巴牌坊尤为著名。
3. “澳门市景”木板房的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也可以看到拱形门窗、粗大方柱以及米色厚墙等显著特点的欧式楼房。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教学设计1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介绍了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旅游资源和文化特色等内容。
本节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澳门的旅游文化特色,培养他们对澳门的认识和了解,激发他们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我国其他省级行政区的地理特征,对地理知识有一定的掌握。
但他们对澳门的了解相对较少,因此需要通过本节内容来增加对澳门的认识。
同时,学生对旅游文化特色的了解也相对有限,需要通过本节内容来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旅游资源和文化特色,能够分析澳门的旅游文化特色。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观看图片和视频等方法,提高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澳门的认识和了解,增强他们对地理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对旅游文化特色的鉴赏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旅游资源和文化特色。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澳门的旅游文化特色。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展示澳门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澳门的旅游文化特色。
2.案例分析法:以澳门的旅游景点为例,让学生分析其旅游文化特色,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澳门的旅游文化特色,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澳门的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准备澳门的旅游景点介绍资料。
3.准备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澳门的美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澳门的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澳门有什么了解?澳门有哪些旅游资源和文化特色?”2.呈现(10分钟)通过教学课件,介绍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旅游资源。
让学生了解澳门的发展历程和旅游业的繁荣,为后续分析旅游文化特色奠定基础。
【实用型】德兴初级中学《“海上花园”——澳门特别行政区》word说课稿.doc

《繁华都会——香港和海上花园——澳门》说课稿德兴初级中学马宗周我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十二、十三节《繁华都会——香港和海上花园——澳门》。
一、教材地位繁华都会——香港和海上花园——澳门,是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二章认识省级区域的第十二、十三节。
香港和澳门是我国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单位中两个特别行政区,与大陆其它省份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也有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经济特点,是中国地理中重要一节。
二、解读课标本节课对应《地理课程标准》有以下要求:1、位置与分布1)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其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2)地形图上识别区域主要地形,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其地形特征。
3)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区域的产业结构,描述其人口特点。
2、联系与差异举例说明祖国内地对港澳经济繁荣的促进作用。
三、学生实际港澳是当今的热点地区,学生掌握区域地理和运用地图册的学习方法。
从学生的心理发育来看,正处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
四、教学目标依据课标、教材、学生的实际,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香港、澳门的地理位置、范围、组成、地形和气候特征等基本地理概况。
2、了解香港国际经济贸易中心的地位以及产业结构的变化。
3、了解香港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
4、了解香港发达的旅游业、信息和教育。
5、了解香港、澳门的历史及特别行政区的由来。
6、了解香港,澳门的经济。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香港经济特点的分析以及香港和深圳等内地实现共同繁荣的探究,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港澳“省世”和“一国两制”政策的讲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
重点: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密切联系对其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难点: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密切联系对其发展的促进作用五、教法与学法新课程下的地理教学,要求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学习有用地理、学习终身发展有用地理等新理念。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说课稿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说课稿一、教材结构分析本节教材包括“地理概况”和“海上花园”两部分内容,作为我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无论在自然地理条件,还是在历史、经济发展方面,都有特殊性。
结合前面所学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内容,对比学习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知识,会比较容易一些。
祖国内地的发展为澳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澳门则为祖国内地的改革开放做出了贡献,两地经贸关系促进了双方的共同发展。
此外澳门对于祖国内地使用葡萄牙语国家的里阿尼,起到了纽带作用。
香港和澳门都是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地理位置和经济特征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本节与上节内容有着共性的内容,可作为上一节学习的延伸与强化。
二、学情分析从认知水平上看: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通过一年的地理学习,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读图能力和简单的地理问题分析能力。
在本节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基础知识。
从已有的知识水平上看:知识层面需过多讲解关于澳门的产业与旅游业,可以多多采用材料、图片结合来多方位认识香港。
从方法经验上看:在香港学习的基础上,已经为本节澳门做了铺垫,在澳门的学习过程中,还需将澳门与香港的比较进行重点材料与图文讲解来区分。
三、说目标1.通过读图能够找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地理位置、组成部分及陆地面积的变化;2.通过图文能够说出澳门的气候及经济发展特点;3.通过合作探究澳门产业的学习,认识到回归祖国后的经济发展迅速,感悟到祖国统一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
四、两基三点基本知识:通过图文资料,认识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地理概括基本技能:通过读图能够掌握在图中准确找出香港的位置、范围教学重点: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地理概括和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教学难点:澳门的对外贸易早于香港,为什么经济发展落后于香港?易错点:澳门与香港的旅游景点五、重难点处理方法针对重点:通过学历案合作探究材料和课本P50页活动,进而引导学生总结概括;针对难点:通过区域比较法(香港与澳门作对比),通过比较可以找出两个区域的区别与联系。
湘教版八下第二章 第十三节 海上花园 澳门

第二章第十三节海上花园——澳门特别行政区教学目标:1、知道澳门的地理位置和组成部分。
2、了解澳门的历史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设立。
3、理解澳门产业的变化,知道中国是其发展的强大后盾。
4、通过澳门地图的变化,知道澳门填海造地的巨大成就。
一、自然概况(1)位置①经纬度位置:位于113°35'E,22°14'N。
②海陆位置:位于,北靠珠江三角洲经济恃区,东隔与香港相望。
③组成:由、、组成。
(2)自然环境①地形:在澳门半岛,平地面积较大,约占80%以上;氹仔岛和路环岛,丘陵面积较多,氹仔占45%,路环则近80%。
②气候:属,年平均气温约20C。
春、夏季潮湿多雨,秋、冬季的相对湿度较低且雨量较少。
台风季节为5月至10月。
(3)面积和人口①面积:面积29. 7平方千米。
②人口:55. 8万(2011年统计)。
二、经济发展(1)经济支柱:、、、等。
(2)经济发展变化表现出多样化特征,的比重有所下降。
(3)工业部门:、、、和为主。
(4)被誉为“东方蒙特卡洛”三、城市环境环境幽雅,素有“”之称。
著名旅游景点有妈阁庙,作为澳门象征的等。
五、活动探究(1)澳门在16世纪已成为一个国际商业港口,它的对外贸易早于香港,为什么经济发展落后于香港?(2)澳门与香港在发展中面临一些相似的问題,你认为澳门将如何发展?6、随堂练习1、下列关于澳门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珠江口西南B、毗邻广东省深圳市C、西隔珠江口同香港相望D、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2、小明暑假到澳门旅游不可能看到的景象是()A、大型赌场随处可见。
B、大三巴牌坊前人们在拍照留念。
C、成群结队的人们徜徉在仿《清明上河图》建造的“宋城”。
D、海边的造船厂机器轰鸣。
3、目前,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地域分工与合作的独特模式是()①港澳地区——“前店”②珠江三角洲地区——“后厂”③珠江三角洲地区——“前店”④港澳地区——“后厂”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小资料:澳门的旅游业相当发达,每年可吸引数百万游客。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 》教学设计 (1)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教学设计 (1)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教材,主要介绍了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旅游资源和文化特色。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使学生了解澳门的独特风貌,培养学生对澳门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有一定的了解。
但澳门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政治体系,其旅游文化特色可能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澳门的特殊地位和旅游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掌握澳门的旅游资源和文化特色。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实例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对澳门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兴趣,增强国家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旅游资源和文化特色。
2.难点: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政治地位和旅游文化特色的内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实例和视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澳门的旅游文化特色,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3.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和实例,用于教学呈现。
2.设计好教学问题和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准备澳门地图和旅游资源分布图,方便学生直观了解澳门的地理位置和旅游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澳门的美丽景色和独特风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引导学生回顾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相关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介绍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呈现澳门的旅游资源和文化特色。
通过讲解和展示,使学生对澳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澳门的旅游资源和文化特色。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说课稿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地理八年级下册说课稿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说课稿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说课稿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材分析: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十二、三节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本教材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地理位置、组成范围、地形等方面介绍了本区的自然特征。
后从国际经济贸易,发达的交通运输业、旅游等方面分析港澳的人文地理特征。
针对本节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学生实际,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出示幻灯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港、澳的概况能利用香港和澳门的相关地图,准确说出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及范围,总结香港和澳门地理特点。
2、利用相关的地理信息资料学会分析港、澳的经济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景,合作探究的方法。
对比较港、澳地理特征,培养学生分析和概括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港澳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国策教育。
我这样设置是突出“三维”目标,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升自己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
让学生以清晰的思路去学习。
三重难点:重点: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及地形特点。
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识图、记图,综合运用地图的能力是教学的重点而港澳的地理位置和范围需要让学生在地图中获取知识,总结知识。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把它作为重点。
难点:港澳的经济特点及经济发展。
之所以列为难点,是因为这部分比较抽象与学生生活实际离的较远,理解起来难度较大。
我设置突破重难点的措施:(1)、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通过设置问题情境,科学设置问题,突出问题的层次性,学生的主体,使学生在对问题的思考当中,层层推进逐步加深对问题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凼仔岛B、路环岛C、大屿山岛D澳门半岛
2、大三巴牌坊是澳门的象征,它位于()
A澳门半岛B、凼仔岛C、路环岛D、横琴岛
3、下列各项,不属于澳门经济支柱的是()
A、金融业B、旅游业C、博彩业D、建筑业
科代表总结:
澳门的主要经济支柱,经济发展的特色,以及联系香港,比较它和香港经济发展方式上有何异同点,它们各自发展了自已的哪些特色。
点滴记录
本节学生基本达到了要求,即:结合地图简述澳门的地理位置、范围和组成。了解澳门的经济支柱及发展变化特征
科代表讲解:
澳门的自然环境,重点在于旅游业发展。
步骤
科主任与科代表活 动
复备
激情互动
魅力精讲
拓展应用
能力提高部分:
地理位置
组成
面积
人口
设区时间
经济支柱Leabharlann 香港澳门1、完成表格:
2、找出下列日记中的3处错误并改正:
壮壮和爸爸随旅行社参加了“港澳五日游”,他在日记中写道:我们乘火车由京广线直达香港九龙半岛,而后乘船游览了香港岛北面的维多利亚夜景。在澳门,我们参观了位于澳门半岛的澳门国际机场和大三巴牌坊,而后乘车经友谊大桥过海关回珠海。
本学期总第21课时
本单元第6课时
授课日期:4月23日
课题
海上花园——澳门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学
习
目
标
1、结合地图简述澳门的地理位置、范围和组成。
2、了解澳门的经济支柱及发展变化特征。
重点难点
1、香港和澳门都是中国的领土。
2、通过地图或资料对比,分析澳门面积扩大的原因。
3、“自由贸易港”在中国地理中是首次出现的名词概念,也是本节一个难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步骤
科主任与科代表活 动
复备
依据提纲
自主学习
目标要求:
1、澳门是我国面积最――,人口最――的省级行政区;
2、澳门位置:位于――海之滨,珠江口――侧、北连――市;
3、澳门范围:包括――半岛、――岛、――岛三个部分;
4、主要经济支柱有:――、――、工业、建筑业;
5、因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之称,象征是―――――。